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醒覆雨-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雍神色不变,站在原地没有动弹。
  “呼!”
  人影闪过,庞斑已经走出了大门“我们三人就这么徒步上去,院长的好意庞某心领了。”
  我和古叔并肩而出,背上的仙澜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放到了王雍的双手之上“书院的传承后继有人,真是可喜可贺!”刚刚庞斑肯定也是看出王雍的资质不凡,所以才主动出手一试。若是换作别人,看见庞斑那貌似凌厉无匹的肩撞,即便是不作出闪躲,也肯定有所害怕。而到了我们这个等级,一个人心中是否露出胆怯绝对瞒不过我们对气息、心跳、精神的探索。无疑,刚刚王雍已经在庞斑的考核下过了关,再加上他在儒术、理学上的成就,仙澜剑传继给他可说是毫无问题。
  我们刚刚走过,王雍的声音就从后面响起“师伯师叔,不知雍能不能随你们一同上山?”
  古叔头也不会,浑厚的声音随着山间的凉风飞到了王雍耳朵里“什么时候你找到了仙澜的下一位主人,你就自己上去吧!”
  说罢,我们两人随着庞斑的脚步瞬间去远。
  寒冬腊月,正是北风肆虐的季节,特别是早晚两个时段,一般人即便是背着厚厚的棉袄,恐怕也顶不住天地间的这股凉意。
  不过,这是对一般人来说。若是到了江湖一流高手的境界,体表会自然的散发出护体罡气,将这股凉意抵挡在外;若是到了我们这样的层次,早就不会被外物的表象所蒙蔽,即便先天真气不运行起来,这样的寒风对于我们来说,也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庞某自小受恩师点拨,遍历了中原、塞外、西域大大小小上万个山川河流,可说没有什么山势是庞某不知道的。但是今天走在这麓山小径,却让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陌生,两位何以教我?”走在前面的庞斑不断打量着岳麓山的山势,蓦然顾首问道。
  古叔转头看了我一眼,淡然笑道“古某学艺不精,在领悟层次上尚不及希文你,不如就由你来解魔师之惑吧!”
  我知道这是古叔故意推脱,也可以说是考较考较我,毕竟对于擅长山水丹青的人来说,掌握山势水行不过是他们最基本的技能,要说他不知道麓山为何山势,打死我也不信。不过身为两辈子研究麓山的我来说,却也不是什么难题。
  脚下步伐一轻,我跟上了庞斑的脚步,和他一起拾阶而上“自古山势有地脉以及风行之说。龙脉就是地脉最为突出的脉象,据缪希雍的《葬经翼》记载,所谓龙脉并不是只有某个兴朝断代的山川所有,而是每一个山脉都必不可少的。龙脉说起来可以认为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风水’。先贤《龙法》中记载,天下山脉成于昆仑,中原龙势分为三股,‘下泰岳起嵩山,右转荆州,抱淮水,左落平原,起泰山如海’是为中龙,荆楚山川莫不出自于此。若说东岳泰山是为龙伏、西岳华山是为龙舞、巴蜀峨嵋是为龙腾之势的话,那么湘楚的南岳衡山就是其势如飞,是为‘龙飞脉势’。龙脉九势,各有不同,泱泱华夏之地,这‘飞龙’之势却是衡山独有,天下也仅此一家,所以魔师觉得陌生一点都不奇怪。”
  庞斑蓦然停下脚步,哑然失笑道“说起来,希文你也是正宗的儒学传人了,所谓‘罢殁百家,独尊儒术’,没想到你对风水之说却也这么熟悉。”
  古叔已然走到了我们身边,闻言笑道“儒术也并非都是股文,理学儒术注重的是济世救国,讲的是‘存根、实效、报国’,很已往学说大不相同。”
  “根?”庞斑仰望山颠,再次迈开了脚步“是啊!说起来,我们蒙古人的根在哪里?当年师尊随忽必烈大汗剿灭金国、南宋,东破北海,北抵冰川,西征蛮夷,却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转迅凋零,不就是没有根么?”
  古叔赞同道“庞兄当年不也是看到这一点,才假装接受言静庵的提议,退隐二十年么?”
  庞斑点了点头“每一个民族想要强大,就必须有一个信仰的图腾,一个精神的归宿。可惜,当年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也没有看出这点,虽然用无与伦比的强大实力征服了天下,却一触即散,经不起岁月的推敲。若是我们蒙古人有那么一个‘根’,我庞斑即算是飞蛾扑火,也誓要找张三丰决个高下!何必装孙子退隐二十年!?”
  小径路风一转,三人已然走到了山顶。
  古叔走在前面,边带路边说道“到了剑冢,庞兄就会知道为什么岳麓山会叫做‘龙飞’之势了。”
  话音未落,小径尽头蓦然展现在三人面前,十余座挂满沧桑的嶙嶙石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不过,让我们惊讶的是,我们并不是今天的第一位客人,因为碑前赫然站着一个我们熟悉的身影。
  “浪兄,别来无恙?”庞斑似乎什么事情也没发生,径直走到了浪翻云端详的那块石碑前,随意的说道。
  浪翻云一身素色长衫,闻名天下的覆雨剑被他连鞘一起插在了一旁的泥土之中。手中只有那从不离身的酒葫芦,清幽的酒香缓缓从葫芦口飘逸而出。
  “浪某从来没有这么好过,想必庞兄也是如此。”浪翻云说话时并没有移开自己的目光,仿佛这块碑上有什么令他很感兴趣的东西。
  庞斑耸了耸鼻子,今天首次动容道“醇美而不霸道,香浓而不媚俗。浪兄手里的美酒似乎比之以前的‘清溪流泉’更胜一筹,可否告知庞某是何美酒?”
  和浪翻云说话,几乎什么都提不起他的兴趣,但是只有这“酒”一途,却是百试百灵。
  果然,浪翻云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一脸笑意的看着庞斑,微笑道“庞兄的鼻子几可比得上老贼头了。不错!浪某手里的美酒就是女酒仙特别为浪某设计的好酒,它的名字叫做‘离别’。”
  庞斑也不管它三七二十一,一把夺过浪翻云手里的酒葫芦,大口的灌了下去“好酒!这么浓烈的美酒,怎么会叫出一个如此伤感的名字?”
  浪翻云嘿然一笑,目光回到了石碑之上“因为他们还看不开,为我们这次决斗伤感。”
  庞斑随意的用袖口擦拭了嘴角的酒滴,淡然道“人生匆匆百年,有几个人能向我们一般看的如此通透?他们应该为我们感到开心才是。”
  浪翻云颔首同意道“没错,所以我把此酒从新取了个名字,叫做‘轮回’!”
  “轮回!?”我愕然听到浪翻云说出的名字,失声喊了出来。
  浪翻云回首颇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微笑道“希文明白了么?”
  我心中一片翻腾,惊讶不已,难道浪翻云早就看出了我的身世?
  没有等待我的回答,浪翻云自顾自的回过头去,接过了庞斑递回来的酒葫芦,又深深的喝了一口。
  庞斑这才首次把目光落在了身前的石碑上,不解的问道“碑上有什么东西,能令浪兄如此流连?”
  浪翻云淡淡一笑“字!” 
 
 
 
  
第十六集 两江攻略 章一百九六 定南碑!三百年的传说(三)
 
  “字?”庞斑目光看过,石碑上刻的赫然是“岳鹏举”三个诺大草字,而在这三个字的旁边还镌刻有一个秀气的“五”字楷书。
  庞斑走近前去,俯首仔细端详一番,用手摩挲不已。过了片刻,动容道“看这遒劲有力的笔划,直如入云苍龙一般,字里行间从容不迫,笔姿行云流水。没有数十年沙场雄心,断不可能写出这样的雄浑之字。岳鹏举?这莫不就是当年‘大鹏金翅’岳飞的手笔?”
  古叔缓缓点头,略显骄傲道“没错,此碑正是仙澜名剑的第五任主人,大宋武穆王岳飞岳鹏举亲手用岳家枪法铭刻而成。”
  浪翻云眯着惺忪睡眼,淡淡的问道“仙澜剑不是岳麓书院之人才能继承么?难道岳飞当年也是出自书院?”
  古叔仰面长笑,轻抚着颚下短须道“我们从来没有说过仙澜只有岳麓书院的人才可以继承。相反,在过去三百多年的历史中,仙澜传承的十五个人里,只有那么五个是书院的人。比如希文也是继承者之一,但是他却根本不是书院的人,顶多只能说是挂名而已。”
  顿了顿,古叔看着我询问的目光,继续道“自宋初书院建立以来,仙澜剑继承者的挑选就是以‘济世’的原则来选取。泱泱数百年里,每一位继承人都能为天下的安定尽心尽力。武功,对我们来说,反而没有那么重要。”
  庞斑闻言,蓦然问道“古兄认不认识百里星华这么一个人物?”
  古叔淡淡一笑,回首指着不远处一座残碑道“庞兄是否是说他?”
  庞斑迈步上前,看着残碑上用徽宗瘦金体写就的“百里星华”四个大字,缓缓点头道“当年太宗忽必烈的客卿之中,曾经有‘一仙师,两酸儒’名号的三位汉人高手。‘一仙师’指的就是全真教长春真人丘处机,而‘两酸儒’中我就听说过百里星华这个名字。”
  我愕然,若是按照庞斑的说法,那百里星华这个人不就是汉奸一类的人物了?
  古叔看着碑上残缺的一角,略带悲戗道“他就是我的师祖,也就是师叔的师傅。”
  庞斑露出一丝惊讶“他是文致的师傅!?”转头看去,碑上左下果然有楷书的“十四”。
  十五代继承人是文老,那第十四代的百里星华确实就是文老的师傅了。
  古叔苦笑道“当年庞兄你们蒙古族的步伐踏入中原,朝代的更替势不可挡。师祖为了避免中原百姓遍遭屠戮,毅然放弃了当时中原白道领袖的地位,背上叛逆的恶名,只身赶到蒙古大营,以身饲虎。虽然后来确实如他所想的一般,让忽必烈的杀戮气焰温和了不少,但是却永远无法取得中原武林的原谅。残碑破缺的地方,正是当年师叔亲自掌碎的。”
  庞斑听着这个故事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心情,站在那里默然不语。
  浪翻云淡淡一笑,拿起酒葫芦灌了一口“世人皆醉我独醒,可悲、可悲!”
  说罢,浪翻云指着其他的碑记道“古兄不介绍介绍么?”
  古叔眼神一亮,精神抖擞的笑道“当然!”
  最前面的一块青石碑庄严肃穆,上下整整齐齐,上面的大字用的是宋朝时最为流行的“宋体”,显得一丝不苟。
  古叔看着它淡淡道“先辈朱洞将军,学院的创始之人,恪守谭州数十年,薄有功绩,是为仙澜的第一位主人。虽然世人认识他的不多,但是他却是岳麓书院学子们最不可忘记的人之一。说起来,他也是历任中唯一一个没有绰号的武林中人了。”
  四人淡淡一笑,对此并没有多说。
  青石碑旁边也是一块笔挺的正碑,上面龙飞凤舞的刻着“区惟楚”三个大字,潇洒自如“这是书院的第一任院长,人称‘文龙’的祖师区惟楚,学院的数百年传承,就是从其开始。学院绝学‘仙罡战诀’以及‘仙源剑诀’正是出自其手,可惜时不待其,区惟楚祖师最终也没能误透天道。”
  浪翻云眼神灼灼的看着那块碑石“创出一套绝学何其艰辛,可惜了。”
  我嘿然一笑“浪大侠莫不是捧自己么?谁都知道你的覆雨剑法乃是当世第一的。”
  浪翻云摇头叹道“武学只有能传播下去,才算是创造出来了。你可听说我身边的人能使出我的覆雨剑法么?”
  “呃!”说真的,我还却是没看到浪翻云的剑法有哪个学习过。
  庞斑赞同的点了点头“就如庞某教给夜雨的功夫,多数只是一个概念的东西,说不上什么系统。所以说,创出一套功夫和你个人的武学修为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创造往往比自己修为要难得许多。”
  古叔闻言笑笑,脚步又走过一点“理学大师‘阴阳浮云’周敦颐,想必各位都不会陌生了吧?”
  区惟楚的碑前,耸立这一块小上不少的麻石碑,上面用金铭文字刻了许多有关后天八卦的内容。而在这些字的中间,是篆书刻写的“周敦颐”三个大字。
  庞斑洒然一笑“太极学说的创始之人,可以说,他也是张三丰那个老怪物的师傅了。”
  古叔不置可否,淡淡道“阴阳太极,本就自然的存在于这世间,也说不得谁是谁的师傅。”
  周敦颐碑记的旁边是一块差不多的麻石碑,上面光秃秃的,只不过用草书雕刻着“卓昕朽”三个字,看那样子还真有几分张狂。
  “‘狂草’卓昕朽,学院三百年来在笔墨上成就最高的人,当年他的狂草曾被誉为与‘苏黄米蔡’四大家齐名,排在第五。可惜,他也是诸人中命数最短的人,死时年仅二十七岁。”
  浪翻云看着碑记上的文字,愕然道“靖康元年?难道……”
  古叔淡淡一笑“没错,当年宋朝京城陷落,他就是殁于王事的诸人之一。”
  卓昕朽的碑记下面就是鼎鼎大名的岳飞了,我那次生死挣扎中,曾经在仙澜的记忆里看见过岳飞于烽火中的身影,迎风招展的“岳”字大旗给了我极深的印象。
  古叔凝视了片刻,没有再为我们多做介绍。对于大名鼎鼎的岳飞,想必没有人会陌生的。
  “‘秃笔点苍’甘飞岩,丹青圣手。从其进入书院起,就没有出去过,是一个潜心沉浸丹青之中的人,以前我也是模仿他的笔迹来学习作画,直到我作出《中流击水图》。”
  甘飞岩的石碑上没有一个字,诺大的碑记之中篆刻着一副苍龙出水的图案。
  古叔稍稍转头,看着下面的两块模样相似的石碑“湘楚学派奠基者,理学大成的大儒,胡安国、胡宏父子,两人均是济世之才。可惜宋高宗时,时局没落,朝纲不振,两人空有一身报复,却无法施展。不过,这两位均不是武林人士,算是例外吧!”
  “张栻……”我愣愣的看着胡家父子下面的石碑,独自喃喃道。张栻这个人名,可能认识的人不多,对于这个岳麓书院最杰出的传承者,后世的人都不甚了了。不过若是深究下来,其实你会发现他是绝不简单的。
  南宋中兴四大名臣,岳飞、张浚、韩世忠、刘光世四人,其中的张浚就是张栻的父亲。张浚乃是徽宗时的大将,后来抗金有功,加上护送康王赵构南渡继位,遂被赵构所重用,宗泽死后名列朝廷武将首位,掌管军马大权。
  张栻三十余岁时,拜胡宏为师,学习儒术理学,不几大成。后来天下闻名的“朱张会讲”更是开了千年立坛讲学的先河,传为美谈。长沙府有一渡口名叫朱张渡,大多数人都知道“朱”是指朱熹,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面的“张”就是指的张栻。
  古叔看着张栻的石碑,微微叹道“‘圣师’张栻,岳麓书院历届大儒最博学之人,至今仍是书院学子摹顶礼拜的先贤之一。可惜,宋末名士多坎坷,虽然祖师张栻有着名臣父亲的背景,一身才华依然得不到施展,殊为可惜。”
  说到这里,古叔似乎累了,后面的“碎天刀”白胜龙、“碧波万里”林如海、“仙帝”师煌临、“冷千雪”苏雪淮都是匆匆代过,没有具体介绍。虽然他语焉不详,但是我和浪翻云、庞斑都是精神领域的个中高手,只要看那石碑,就可以从上面感受到强大的精神烙印,体会到那些高手们留下的点滴。
  古叔最后走到百里星华的碑前,淡淡一笑道“这想必不要我介绍了,我的祖师‘天地孤鸿’百里星华,也是书院历史上唯一一个‘叛徒’。”
  在这块碑记的旁边,还有两座刚刚立起的青石碑,其中一块文老已经刻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另外一块则还是空白。
  浪翻云把背上的覆雨剑取下,随手递给了我“来吧,希文,让浪某也来见证一下剑冢碑记的诞生。”
  我晒笑着接过覆雨剑,感受着里面传来的涓涓信息,蓦然另外一十五座石碑同时共鸣起来,在我的心中颤动不已。
  “喝!”
  我的双眼乍阖骤分,覆雨剑在半空中划出一道银光,如星光落在了青石碑上。
  走若有龙、飘然若仙,覆雨剑此刻变成了一支蘸墨的长笔,在碑上落下了“师梵若”三个大字。
  云消雨歇,覆雨剑“锵”的一声回到鞘内。
  浪翻云微笑着接过长剑,大笑道“走!”话音未落,人已转身而去。
  庞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原地只留下了浅浅的脚印,让人恍若一梦。
  古叔也没有问我为什么刻下“师梵若”三个字,只是和我一起看着身前的青石碑。
  “啪!”
  石碑表面落下一层碎屑,“韩希文”三个字从里面透了出来。人们只要不认真看,绝对不会看清“韩希文”三字上面隐隐约约的“师梵若”的影子。
  我淡淡一笑,望着这些石碑后面的一块高达丈余的汉白玉石碑问道“这是什么碑?”
  古叔仰首瞻仰,喃喃道“靖康之耻,城破之日,卓昕朽祖师从东京(开封府)带回来的议政殿台阶,为的就是警示后人,勿忘国耻。现在,我们都叫它‘定南碑’!”
  “定南碑!?”我看着被周围石碑众星拱月般偎依着的定南碑,渐渐的出神。 
 
 
 
  
第十六集 两江攻略 章一百九十七 听!令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