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天神剑-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杀绝技:三环套月

内功心法:杂,但没有太一流的心法。

擅长武功:一流骑射,家传枪法。

终极战斗力:准一流

情节简介:

李如枫,这是一个男儿的名字。

老将军年过五旬还得一女,更何况貌美如花,所以自然便是掌上明珠。

将门虎女,怎能不精武艺?

偏偏这位大小姐,似乎真的喜欢上了弓马骑射,而将所谓的针线女工都丢到了身后。其实这也不足为怪,武侠小说里面,有几个小姐会绣花?注:读者不要将东方不败算成小姐……

她,也到了待嫁之年,却也成了老爷子的心病……

当她得知老爹决定将她嫁给一个叫做张傲天的大少……

当然,将这大少说成了将门虎子……

这个人,究竟如何?

她也想看看……

她,以男子身份见到了张傲天,还为他“安排”了一位“美女”,想考验考验他,谁知……

竟然又多了好多情节……

不过……她……似乎……也在张傲天的身上,见到了很多男人的优点……

可是,在这个时候,变故又产生了……

张傲天的家里,又多了一起惨祸……

接下来,便是一系列的变故……

而命运安排给她的,是不幸?还是幸运?

这个时候,东征……开始了……

做为一位巾帼英雄,她是不是也应该纵横于沙场?

可是,他,又会如何抉择?

在这众多的矛盾面前……

她,该怎么办?

请看本书!

朋友们,如果有喜欢她的,关心她的,请看本书《傲天神剑》。起点中文网:书号95223

如果有想为她出主意的,敬请留意,作者感激不尽。

十二金钗正榜 之七 心奈(燕姬)

更新时间2007…9…27 8:00:00  字数:1201

提起十二金钗,大家自然也都知道,自然就是本剧中的美女了,在这里,排名不分先后,以出场顺序为列。

《傲天神剑》一书中,有性格、有特点的美女实在不少,凑成一副金钗榜,实在还有剩余……

狂龙秋劲风送给心奈(燕姬)对联一副:

绝代妖姬,仪态动人外加风情万种。

风云人物,心思缜密何况冷血无情。

零号:

姓名:心奈

昵称:燕姬

名号:无

血统:混血

喜欢颜色:黑色、白色

身高:158cm

体重:50kg

三围:90,59,92

面容:绝色妖娆

特点:天生绝色,更习得万种风情,绝对诱惑异性的尤物

性格:其实,她是一个最为不幸的女子……

终极兵器:冰冽

必杀绝技:回眸一笑

内功心法:冰雪神功

擅长武功:巫山神女峰绝技,东瀛忍术

终极战斗力:超一流

情节简介:

燕姬,或许,是本剧中最为悲剧的一个人物。

可是,即便读者能够看完本书,可能会对她极为同情,但却未必会有怜惜。

因为,她太“强”了。

同时,她的人,又太可怕。

她,注定了,是一个悲惨人物。

因为,从她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她的悲剧。

她,是两个极为不寻常的人的私生女。

而,这却是一个秘密!

没有人可以告诉她的秘密!

所以,她都是在自己的爹、娘,临死之前,她才知道他们是自己的爹娘……

而她,也已无力回天……

从小,她跟随自己的师父龙紫雪长大。

同时,她还加入了忍者组织……

当她接受任务,来到中原的时候,她遇到了张傲天,这唯一一个,可以让她心动的男子……

她曾经想过,为了爱,放弃?

可是,在她狂热的时候,她对面的张傲天却似乎总是冷静。

自己爱他,可是,他是否真的爱自己呢?

命运的安排,让她无法选择,她最后,选择了放弃这段感情……

其实,她也无法选择……

这个时候,她才发现,自己的一切,都生活在师父——龙紫雪的阴影下——

她,最后的决心是——放弃一切,为了所谓的大和民族……

可是,当她知道,自己其实是大汉民族与大和民族的混血时……

还有,她居然知道了一个让她几乎无法活下去的秘密……

她,该怎么办?

继续苟延残喘,还是选择爆发?

无论如何,她面对的,似乎都是悲剧。

请看本书!

朋友们,如果有喜欢她的,关心她的,请看本书《傲天神剑》。起点中文网:书号95223

如果有想为她出主意的,敬请留意,作者感激不尽。

起点中文网 。cmfu。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明援朝抗日战争简介

更新时间2007…9…13 19:16:00  字数:7365

明援朝抗日之战是明朝万历时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起于1592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明万历二十年,日本文禄元年)至1598年结束。1592年是朝鲜壬辰年,朝鲜史家因此称此役为壬辰卫国战争,中国称万历朝鲜之役,日本则叫文禄、庆长之役(日本在庆长2年发动了第二次战争)。

有明一代,中朝两国一直友好相处,使臣往来频繁。当时,中国向朝鲜输出绢、布、药材等物品,还特别允许朝鲜购买明朝严禁贩卖的硝黄、火yao和牛角。朝鲜则向中国输出耕牛、马匹、纸张和苧布。政治上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上的相互援助,促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朝鲜在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彩响下,于15世纪初首先创造了铜活字印刷术,这一技术后来传到中国。

16世纪80年代,在日本列岛,中部尾张国织田信长被刺死,部下大将丰臣秀吉(1536…1598年)继续其统一事业,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战争,基本结束了战国林立的局面,使战国以来延续百年的分裂局面重获一统。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全国后,执掌了整个日本的军政大权,为了满足国内封建主和商人贪财牟利的yu望以及他自己骤然膨胀的野心,便开始了对外扩张。他乘朝鲜李氏王朝耽于党争内讧,朝纲紊乱,决定通过武力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进而称霸东亚,使三国归于一统。

日本侵朝,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四世纪,大和政权就在朝鲜半岛的任那地区建立了殖民地,甚至倭五王时期还曾先后向当时中国南北朝的宋遣使,要求封为朝鲜和日本的总督。日本在朝鲜的势力时进时退,最盛时曾一度打到平壤附近。而且就地理位置而言,日本孤悬海外,要向大陆发展,唯有从朝鲜一途。所以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固有其野心的关系,但传统的因素也不小。早在征讨毛利的时候,秀吉就写信给信长说待到大军平定本州后就要进发九州,然后图朝鲜以窥大明。在征服高野寺以后,在给一柳末安的信中也说“日本国之事自不待言,尚欲号令唐国。”甚至他还曾委托传教士购买两艘欧洲战舰。1590年在写给朝鲜李王的信中更为露骨地地表示“予入大明之日,将士卒临军营,则弥可修邻盟也,予无愿也,只显佳名于三国。”

当时,朝鲜处于李氏王朝时期,政治上确已十分腐败,官僚营私舞弊,特别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党派之争,即一派是世袭的官僚贵族,称为勋旧派;另一派是地方中小地主出身的受过书院教育的新官僚,称为士林派。两派各自结党争权,互相倾轧,一大批人被杀戳流放,政变不断,弄得民不聊生,国力大衰。整个朝鲜武备松弛,统治者重文轻武,“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全国300多郡县大多数没有城防。这恰好给日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侵略机会。

1591年在征服了奥羽的诸大名后,秀吉就着手准备开战。虽然黑田如水考虑到国内的形势,反对征朝。但此时的秀吉醉心于“显佳名于三国”的美梦,结果如水的提案遭到无视,征朝的计划还是启动了。他首先在肥前修筑了名护屋城,作为侵朝日军的总指挥部,由他亲自坐镇。然后他把关白之职交给了那个日后的杀生关白秀次以备不测。在将领和军队的配备方面,秀吉共调动了五十万人,其中三十万用于作战,十五万人是先遣队。先遣队分为八个军,宇喜多秀家为总司令官,小西行长率第一军,加藤清正率第二军,黑田长政率第三军,同时还有九鬼嘉隆的四万水军和七百艘舰船。另外还有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衫景胜、蒲生氏乡、伊达正宗统帅的十万人马驻在名护屋做为预备队。一时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可以说是日本当时的最豪华阵容。而在战略上,日军采用的是德川家康的提案,确定了“陆海并进”、“以强凌弱”、“速战速决”的战法;以水军保证陆军的战略物资供应,陆军分三路齐头并进,一举占领朝鲜。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丰臣秀吉借口朝鲜拒绝攻明,于1592年4月正式开始了侵略朝鲜的战争。

日军以小西行长、加藤清正为先锋,统率十多万军队,上千艘战船,偷渡对马海峡,第一批部队(1.8万人)分乘350艘舰船,于1592年5月25日在釜山登陆。数量不多的釜山守军和居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因众寡悬殊,城市终为日本人攻占。小西行长首先在釜山登陆成功后,在南部沿海登陆的由加藤清正率领的第二批部队(2.2万人)经庆州、熊川和新宁数城向北推进。几乎与此同时,第三批部队(1.1万人)在洛东江口登陆,占领了清元城,并向春川山口推进。在这几批部队登陆之后,日本将主力(8万人)和其余舰队全都调往朝鲜。

此时庆尚道的朝鲜水军则彻底被九鬼嘉隆所败,右水使元均竟*船舰,根本无法配合陆军阻止敌人登陆。结果小西行长轻而易举地拿下了东莱城。然后整个先遣队按照计划分成三路:小西行长猛进密阳,直指忠州;加藤清正则攻打彦阳、蔚山,企图在忠州同小西行长会师,进而直逼京城(汉城)。黑田长政则越过秋风岭北上,以策应友军。于此同时,日军水军则攻占了庆尚、全罗、忠清等道的沿岸地区。

对此朝鲜大惊失色,但是朝鲜封建统治集团由于朋党之争,对侵略者无力组织抵抗。数量不多的政府军接连失利。日本人击溃了朝鲜的一支8000人的部队的抗击,夺取了全宁山口。此时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已经会师,以大军团开始强攻忠州,日军娴熟的攻城技巧令朝军防不胜防,第二天就被攻破了城池,忠州一失,汉城(京城)实际上已经没有防御力了。日军迅速逼近汉城(京城)。朝鲜有些地方官吏弃地而逃,国王李昖惊慌失措,仓皇放弃首都,先奔平壤,继而逃往鸭绿江边的义州。7月初,日本人兵不血刃占领王京(汉城),此时距日军登陆仅仅过了二十天。

同日本陆军的接连胜利相反,日本水军却是连连受挫,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全罗道的水军节度使李舜臣。此人弓马娴熟,精通兵法,尤其水战方面更是不世出的天才。4月20日,他就调动全道的水军赶往庆尚道去重新编组被击溃了的庆尚水军。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出海做游击战,以便寻找有利时机。5月7日,在玉埔海面突然袭击了停泊在这的日军50艘舰艇,共击沉了26艘,其后在追击到永登浦时又破坏了5艘。紧接着李舜臣第二天在赤珍浦偷袭了日军的补给船队,又击沉13艘。而朝鲜水军方面却仅仅一人轻伤而已,这种战果令戎马一生的秀吉也无话可说。朝鲜水军的巨大胜利,打乱了日本侵略者水陆并进的作战计划,陆军的补给开始出现危机。

日本入侵前,朝鲜水军共有4支独立舰队,其中有两支在战争刚一开始就损失了。只有李舜臣统辖的有85艘战舰的舰队,在陆军的支援下抗击日本舰队,李舜臣长于战略,吸取朝鲜水军的传统经验,在旧有战舰的基础上,发明了“龟船”战舰。龟船外包铁板,不易被重炮击伤;周身插满锥刀,使敌人不敢攀登上船。仓内备置火炮,可以随时射击,喷出火焰。龟船形制轻巧,行动敏捷,可以出入敌舰阵内,在打击日军的海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5月29日,李舜臣的舰队开到泅川附近的露梁海面,遇到了龟井兹矩率领的12艘日舰。龟井因为惧怕李舜臣的威名,弃船登山,在陆地上摆开半月长蛇阵。适逢退潮,对朝鲜水军不利。于是朝鲜水军假装撤退,等到日军前来追讨之际,突然全舰队反转,以龟船强大的火力一举歼灭大部分敌军。之后舰队继续向东前进,于6月2日在唐浦港追上了正在劫掠发泄的龟井兹矩。李舜臣借龟船的高机动力先行击沉龟井的指挥舰,然后向敌人两翼包抄,从四面攻击已经失去指挥的日水军。是役龟井战死,21艘楼船被灭。随后6月5日和6月7日又连破日军的补给舰队。至此秀吉的主力舰队·;黑岛舰队被催毁,制海权完全掌握在了朝鲜手中。

而此时的日本陆军在占领汉城以后兵分两路,继续向西北和东北进攻,小西行长过开城向平安道进发,加藤清正攻打咸镜道。在临津江一带遇到朝鲜军队的坚固防御而受阻。日军使出军事计谋,佯装撤退,将朝鲜军诱出工事,接着进行反冲击将其击败。日军占领了开城和平壤。到此距日军釜山登陆不到两个月,就已经控制了除平壤以北,全罗道沿海外的全部朝鲜半岛。朝鲜国土大部分沦丧。

日军所到之处,焚烧劫掠,仅晋州一地,军民被屠杀者6万人。朝鲜人民在非占领区普遍组织了人民义勇军……“义兵”(“正义之师”),开展了游击战争;突袭敌人的要塞和兵营,特别是在夜间,隐蔽潜入敌宿营地进行骚扰;进行防御战斗;烧毁粮秣仓库和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在围攻要塞和城市时,朝鲜人组织了特别突击队,并使用了“飞击震天雷”,以杀伤敌有生力量。为援助被日本围困在要塞里的守卫部队,朝鲜人经常对敌人的后方进行出其不意的引诱性突击,阻击敌军。

朝鲜国王李昖在爱国朝臣和军民抗倭热潮的推动下,遣使向明朝告急,要求出兵援助。明朝廷认为“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如若再纵容日本侵吞朝鲜,那后果不堪设想。故决定援朝抗倭。同年(1592年)七月,明朝派先锋戴朝弃、史儒率兵20000出征,副总兵祖承训、游击王守官带大部队继后进入朝鲜。

为了及时补给陆军给养,九鬼嘉隆又派出了三路舰队侵朝,同李舜臣舰队在闲山岛前展开决战。闲山岛水深,利于朝军,一开始朝军就利用小规模攻势诱使日军进入包围圈中,待日军全部进入后,隐藏在闲山岛北的朝军主力立刻摆开了鹤翼阵,同时从正面和侧面击溃了日军。击破了59艘敌舰、数千日军,史称闲山岛大捷。这是被写入马汉《海权论》里的著名战例。之后李舜臣又在安骨浦完全消灭敌残余部队。

受此役鼓舞,7月17日拂晓,中日两国军队终于开始发生冲突。祖承训认为日军“蛮夷野人,安能于天朝大军抗衡哉?”,轻率地调动全部兵力进攻平壤。当时连续降雨,道路泥泞,以骑兵为主的明兵很难施展威力。当冲入好象是空城的平壤时,立刻遭到了小西行长部的伏击。日军的火铳队发挥了极大的威力,戴朝弃、史儒当场身亡,其余兵将更是死伤惨重。祖承训一天之内退到大定江,然后撤回国内。平壤攻防战使本来对明朝尚有一定戒心的秀吉再无提防之意,立即派岛津义弘增兵朝鲜,企图从陆地支援小西、加藤、黑田部。

出乎秀吉意料,因为以加藤清正为首的日军在朝鲜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使得朝鲜人恨极日军,各地义军蜂拥而起,甚至连和尚都组成僧兵(不是日本那种职业僧兵)来抵抗日军,逐渐代替官兵形成抗日的主力。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使日军陆地的补给线也不稳定,而且还要分掉不少兵力来镇压骚乱,于是秀吉不得不打消了立刻进军义州的计划。日军小行西长为麻痹明军,佯装和谈,狂妄地提出以大同江为界,将平壤以西归还朝鲜,意欲吞并平壤以南的大片领土。这种损害朝鲜人民利益的和议,遭到明朝的拒绝。

万历二十年十二月,明朝政府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东征都督,增派4万兵力渡过鸭绿江,大举援助朝鲜。1593年1月3日明军进驻肃川,会合朝鲜士兵,开始了第二次平壤攻防战。

经过周密部署,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1月7日明军进军平壤,与日军的精锐部队3万人遭遇。李如松竖起一面大白旗,上书“自投旗下者免死”。次日总攻开始,李如松亲率敢死队冲锋陷阵,同时以火攻对抗。小西行长则zhan有地利,退缩在练光亭的土窟中用火枪不断射击,战斗非常激烈,劲弩齐发,火焰蔽空,中朝将士奋勇当先。神机营参将骆尚志冒险登城,腹部被滚石打伤,仍然屹立不动。60多岁的游击将领吴惟忠,胸部中弹洞穿,犹奋呼督战不已。李如柏的头盔中弹,李如松的坐骑被炮击毙,都置之不顾,愈战愈勇。激战到近中午,日军纷纷逃窜,中朝军队凯旋入城。此战共消灭敌人1万余人,俘虏无数,逃散日军不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