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一样都没带,这导致老爷子带出来的东西很少,为了这次赌局,他们可算是吧家里的老底子给掏空了……
“呵呵,当然都带齐了,王哥。”唐大少轻笑道。
王军微微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将开着的皮箱一百八十度转了个圈,里面东西一目了然,那闪闪发光的九龙宝剑尤其诱人。
王军把箱子给他们看了约莫是来秒钟,马上合上盖子,重新转了回来。
“我的诚意,你们已经看到了,现在轮到你们了。“唐大少道。
“哼,那就让你见识一下我们向家的收藏。“向云胜冷哼道。
“第一件,郎世宁的妃子图,这幅图画的是是乾隆皇帝的一个妃子,来自回疆,就是著名的香妃娘娘。”向云胜从自己身边的保镖手里先是拿过一幅画,缓缓摊开,介绍道。
唐大少闻言,顿时呼吸急促起来,郎世宁的妃子图,而且画的是香妃娘娘,这可是一件宝贝啊,民间有关于香妃的传说实在是太多了,甚至有了香妃化蝶的传说,对于这个谜一样的女子,恐怕不少人都很有兴趣。
不过唐大少还是谨慎的,虽然对与这幅画非常垂涎,但是并没有表现的太过明显,同时异能展开,给这幅图画来了个鉴定。
“《妃子图》,大清宫廷画家,郎世宁……”
果然是真的!
“王哥,你的消息不错啊。”唐大少小声道,在来之前,王军就说过,向家很可能有郎世宁的真迹。
“嘿嘿,那必须的,再往下看吧,第一件就是郎世宁的《妃子图》了,不知道下面还有什么,真是期待啊。”王军嘿嘿一笑道。
“嗯,这件不错,我看着汗蛮顺眼的。”唐大少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件东西。
根据他们之前的协议,他们拿出的古玩要让唐大少满意,不然的话,随时可以取消赌局……
虽然这个约定看上去对向家不利,但是用正常人的脑袋来想一想,一个压根不会赌博的人,你让他去对阵东南亚赌王,总要给点甜头吧,不然的话,谁会傻了吧唧的,直接往上凑啊……
如果唐大少是在香港的话,向云胜自认为他有无数种办法可以让唐大少就范,但是唐大少身在海市,那里可不是他们向家的地盘,长鞭莫及,不可能他们向家说赌,唐大少就必须应战……
“那最好。”向云胜冷冷的说道,他肺都要气炸了,郎世宁的妃子图,所画的又是最为神秘的香妃娘娘,这幅画尺寸也不小,如果上拍卖行,起码五百万起拍价,这样的一幅画在这个家伙眼里居然只是不错……
向云胜哪里知道,唐大少的眼界现在可是越来越高了,手里有着好几件天下第一了,自然不会把一般的东西放在眼里。
“嗯,来吧,让我看看,你们向家还藏着什么好东西。”唐大少嘴角露出一丝邪恶的笑容……
第319章向家珍藏
“东珠一串,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婉容所佩戴,共有一百零八颗珠子,主材料为珍珠。”向云胜从身后拿出好一个古朴的木匣子,将其打开,一串乳白色东珠挂着明黄色缎子出现在众人眼前。
东珠,朝珠的一种,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于胸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
朝珠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有东珠(珍珠),翡翠,珊瑚,09琥珀,蜜蜡等等多种材料制成,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军机处、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得挂用。其中东珠和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
皇后留下的东珠不用说,不管是用料还是工艺,绝对是一流,虽然是末代皇帝的皇后,但是以大清朝的国力而言,一串东珠还不至偷工减料。
况且,这个婉容皇后也是个妙人,或许他不是第一个给皇帝戴绿帽子的皇后,但是她绝对是第一个敢给皇帝带了绿帽子之后,还敢把孩子生下来的皇后,虽然后来那个孩子也没落到好下场,被清王朝最后的那个皇帝溥仪扔进了焚化炉,但是那是婉容皇后的彪悍却深深的给清代历史留下了一个乌黑的脚印……
说起清末皇帝溥仪,就不得不提他那悲剧的一生,身为皇帝,本应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可是他的正牌皇后找了个下人,让他喜当爹,然后他的皇妃响应了西方思想潮流,想要自有,结果他又成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被踹出门墙的皇帝……
“东珠,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婉容所佩戴,精选108……”
是真的!
根据鉴定得到的信息,这串东珠居然还是向家老爷子的战利品,在某一次缴获中得到的,为了查出这串东珠的来历,还花费了不少功夫。
“好东西啊。”王军看着那东珠,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
据说当年孙殿英打开东陵地宫的时候,从乾隆皇帝的陵墓里盗出的宝物无数,但是有两件最为珍贵,其中一件是唐大少手里的九龙宝剑,另外一件就是乾隆皇帝的东珠,一百零八颗,其中最珍贵的两科为朱红色,后来为了逃避罪责,孙殿英将其中的两颗最大的朱红色珠子送给了戴笠……
当年,王军的爷爷就是第一个冲进乾隆陵墓的,那朝珠,和九龙宝剑也是他亲自交给孙殿英的,后来王军的爷爷出走,对于当初的那些宝贝自然是念念不忘……
现在的王军见了这一串东珠,嘴角的哈喇子就飞流直下三千尺……
“嗯,是好东西,你看那四颗分珠,居然是粉色的,这串东珠应该都是天然珍珠,比起现在的那些人工珠子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这东西一定要拿下。”唐大少重重的点了点头。
“这串东珠如何?”对面的向云胜问道。
“还行吧。”唐大少强忍住不让自己的目光往哪里瞟……
“哼。”向云胜冷哼一声,也不说话,直接上了第三件东西。
第三件东西好像很小,只是一个比巴掌略大的盒子。
向云胜打开盒子,将里面的东西拿了出来正面唐大少。
“你妈,不是吧,还有这玩意?”唐大少看了之后顿时有些按耐不住。
“你这玩意不会是假的吧。”王军也长大了嘴巴问道。
“假的?怎么可能,这都是我们家传的。”向云胜冲着王大少翻了个白眼。
这是一面令牌,通体金黄色,背景为九条金龙纠缠在一起,正面用繁文写了四个字‘如朕亲临’!在唐大少看不见的背面也有四个繁文‘代天巡视’!
这是传说中的金牌,见金牌如见皇帝,和尚方宝剑一样,见人官大一级,一般是给那些皇帝的亲信或者是密探使用的。
唐大少用出探测异能得知,这玩意是真品,而且还是康熙年间制作,在康熙之前,是没有这个令牌的,但是康熙喜欢微服私访,于是就特地弄出了这么一块令牌来,关键时刻好派上用场……
“如朕亲临啊,这玩意要是拿到大清朝,整个就是一钦差大臣啊。”王军喃喃道。
“王哥,这玩意虽然不错,可是比起你家里收藏的那个康熙的‘天子行玺’还差远了吧。”唐大少不由得翻了个白眼道,‘如朕亲临’的令牌是不错,可是比起玉玺来,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王军摇头道,玉玺等于是公章,每天用来盖来该去的,哪有‘如朕亲临’这种金牌好用,简直就是装逼打脸的不二法宝。
“第三件,龙袍!”向云胜郑重的说道。
唐大少闻言惊呆了,什么玩意?龙袍也有?你妈,这玩意要是放在大清朝,私藏龙袍,恐怕会诛灭你十族吧……
只是,唐大少显然忘记了,这个时代连皇帝的玉玺都被拍卖了,一件龙袍算的了什么?只是龙袍毕竟只是丝织品,难以做到千年不腐,所以存世不多。
向云胜说完,从身后的拿过一个木匣子打开,里面一团金灿灿的丝织品,最上方一个龙头显现,显然就是向云胜所说的龙袍。
王军也有些愣神了,你妈,又是金牌,又是龙袍的,这是想要闹哪样?自己家里的藏品,王军感觉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可是现在又长见识了,倒不是说这里的比家里的好,但是从某程度上来说,这向家拿出来的东西脚跟厉害啊,都是皇宫里出来的,不是皇帝的,就是皇后的……
看来自己爷爷一个校官,虽然跟着东陵大盗混过一段时间,捞了不少好处,但是比起那些个将军来,还差了不少啊,要知道自己家里的宝库有不少都是后面填充进去的,真正的传家宝,或许占了东陵大盗的光,数量上不少,但是质量上比起向家老爷子,貌似还真是差了不少……
经过探测得知,这确实是一件清王朝遗留下来的龙袍,不过是给溥仪准备的,但是溥仪还没来得及穿几次,就被弄下台了,这件龙袍也就留在了禁城,最后辗转,落到了向家老爷子手里。
“第四件,盘龙玉佩,这件玉佩是雍正皇帝送给乾隆皇帝的,后来乾隆皇帝又送给了嘉靖皇帝,可谓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传家玉。”向云胜再次朝着上面放了一个小盒子,盒子里面装了一个龙形玉佩,通体乳白。
“第五件,玉观音,这件观音据说是清朝顺治皇帝出家前放在宫中的,后来凡是信仰佛的皇帝都会将其带着,玉不离身。”
这件玉观音个头不大不小,高约莫三十公分,属于供奉类,唐大少一眼就看出,这个玉观音是最极品的羊脂白玉所雕刻而成,价值连城。
“第六件,圣旨一副。”向云胜道。
圣旨?这玩意貌似就不算太稀罕了,前段时间还有人拍卖圣旨,才一两万块钱而已,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极为贵重了,但是在这个赌金都是按照十亿来算的赌桌上,价值不过百万,根本不上不得台面……
“圣旨?好像不是什么了不得东西啊,怎么连这东西也过来了,凑数吗?”王军不屑的说道。
“哼,你知道什么,普通圣旨,自然算不得有多值钱,但是这一幅圣旨可不一样,它是传位圣旨!”向云胜冷哼道。
“传位圣旨?那还有点看头。”王军毫不在意的笑道。
圣旨当然也分为很多种,一些简单的只有拿吗寥寥几句话,自然不值什么钱,但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圣旨就不一样了,价值最高的就是传位圣旨,就是老皇帝传位给新皇帝的圣旨,其次为册封圣旨,比如册封皇后,册封太子,亲王等等。
“这幅圣旨是谁传给谁的?”唐大少问道。
“嘿嘿,康熙皇帝传位给雍正皇帝!”向云胜笑道。
向云胜说完不止是唐大少震惊,连观众席不少人都震惊了……
康熙皇帝绝对是有资格称之为千古一帝的伟大皇帝,他有二十四个儿子,其中有九个参与了皇位之争,历史称之为九龙夺嫡,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雍正接为可谓是一波三责,更有野史说康熙传位是传给了十四阿哥胤禵,而不是四阿哥胤禛,只是四阿哥胤禛比较有手段,买通了太监,修改了圣旨,把传位十四阿哥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多家了一横一点……
而四阿哥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更是创建了传闻中的血滴子,这一特殊组织。
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不是如同野史上所说的那样,看传位圣旨应该可以看出蛛丝马迹……
第320章十五件宝贝
“第七件玲珑玉如意一对,为慈禧太后心爱之物。”向云胜打开第七个盒子,里面有一对青白色的玉如意。
这对玉如意看表面应该是最极品的昆仑青玉制成,做工精细,上面雕刻着龙凤等图画,栩栩如生。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的品类有珐琅。
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对于唐大少来说,这是件不错的东西,打开门的物件,象征着吉祥!
“第八件乾隆皇帝诗集真迹一本。”向云胜打开了第八个盒子,里面露出是一本线状古书。
乾隆皇帝本人是个狂热的艺术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个大诗人,在晚年的时候,就曾经命人将自己的所做过的诗词收集成册,然后将部分比较满意的诗作亲自抄录,装订成册,乾隆皇帝一生写诗41863首,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诗人,这个诗册虽然包含的诗词不多,但是却是他亲手所写,历史价值极高,这本诗册,在唐大少看来,甚至不比他的《九峰雪霁图》差。
“第九件金丝珐琅梅瓶一对,为乾隆皇帝时期烧制,相传,乾隆皇帝南巡的时候,就把这对梅瓶挂在轿子里欣赏。”向云胜打开了第九个盒子,这个盒子里装是是一对梅瓶,正面看上去完好,但是侧面看山去却只有一半……
这种挂瓶,也是乾隆皇帝的首创,他南巡时候,队伍庞大,但是当时毕竟路途没有现在这么顺畅,做的是轿子时有不稳,瓷器是个易碎的东西,一不小心就会摔碎,为此,他想了个法子,就是定做了一批挂瓶,正面看上去,是一个完整的瓷器,但是侧面看就只有一半,可以挂在轿子上,供他欣赏。
“第十件青龙砚台一方,相传为乾隆皇帝写字时所使用的砚台。”向云胜拿出了第十件宝贝。
青龙砚台,传说这是由一条青龙所化,但是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知道,这个说法不靠谱,不过并不影响它在砚台这个行业里的地位,除了公认的天下第一砚台,金砚台之外,其余排名均有争议,不过这青龙砚台排名前十还是没问题的,不过有了天下第一的金砚台,唐大少对这一方青龙砚台兴致缺缺……
“第十一件,红珊瑚一尊,两广总督所进献给慈禧老佛爷的生日礼物。”向云胜打开了第十一件宝物。
这尊红珊瑚通体血红,形状怪异,一看就是珊瑚中的极品,不过,现如今科技发达,珊瑚这东西,远远没有古时候那么稀罕,当年老佛爷过生日,这东西在所有的生日礼物中都能数得上,但是放在现在,价值反而不如以前,是以唐大少也没多少兴趣……
连续两件,让唐大少打不起精神,不禁有些期待下一件……
“第十二件,纯金打造烟斗一把,乾隆皇帝御赐给能臣纪晓岚的。”向云胜拿出了一根金色的烟杆……
唐大少无语,不是吧,连传说中纪大烟袋的烟杆也有?不过看看那烟锅,你妈,差不多有婴儿的拳头大小了,果然是纪大烟袋……
这东西用来收藏也不错,王军似乎对这个也很感兴趣,哈喇子又不自觉的留了下来……
“第十三件,软猬宝甲一件,这东西在冷兵器时代就是最好的保命之物,据说可以抵挡子弹,有防弹衣的功效,但我没试过。”向云胜拿出了一套甲,这个甲并不像平日里看到的那种非常笨重,金属制成,而是由某种不知名的线条组成,防御力惊人,可以当内衣来穿。
“软猬宝甲?哈哈,兄弟,你说这会不会是黄蓉穿的那一件?”王军笑道。
“嘿嘿,说不准上面还有蛇毒呢,而且还有黄蓉留下的余香……”唐大少撇了撇嘴道,这个家伙说话真是不靠谱,还能扯到黄蓉身上去了……
“那等以后兄弟你穿上试试看,我们去打靶吧,看看能不能真的挡住子弹。”王军笑道。
“得了吧你,咋不是你穿上,让我打靶……”唐大少翻了个白眼,你妈,这要是挡不住,哥们不是要挂了……
“嘿嘿……”
“哼,你们知道什么?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所写到的软猬甲就是根据这件宝甲来的灵感,现在是第十四件,《康熙南巡图》第五卷。”向云胜没有理会唐大少和王军的嬉闹,直径介绍起第十四件……
“什么?《康熙南巡图》?真的假的?”唐大少和王军对视了一眼,然后失声道。
《康熙南巡图》绢本,重设色,共12卷,每卷纵678厘米、横1555~26125厘米不等。1691年绘,历时3年。绘康熙帝第二次南巡(1689年)从离开京师到沿途所经过的山川城池、名胜古迹等,每卷均有康熙出现。作品以鲜明的色彩和工整的手法,真实、细致地表现了所经之处的风土人情及农业、商业的繁荣景象,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该画原藏清宫,后散佚,今第1、9、10、11、12卷藏故宫博物院,余者藏于美国、法国及加拿大等国的博物馆或私人手中。
这个《康熙南巡图》实在是太珍贵了,绝对的国宝级文物当然,现在这的这一块只是其中的一卷,还比不上真正的国宝级,只能说是国宝级文物的部分,第五卷一直是不知所踪的,没想到居然被向家收藏,看来这十二卷中丢失的几卷,很可能并未毁于战火,说不定就在某个收藏家的手里……
“第十五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