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在灵武继位,命令西域诸军迅速勤王,一夜之间,唐帝国在西域的15万主力精兵奉命东进,西域立时处于军事真空状态;于是被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名将打得抬不起头来的吐蕃人找到了机会,乘机侵吞了大唐在西域的诸多领土。
大唐在河西走廊的各个要塞和城市都在孤立无援的境地下为吐蕃逐一击破,最后仅剩下了沙洲(敦煌)一座城池,安西都知兵马使阎朝杀了决定弃城率领百姓东逃的河西观察使周鼎,率城中军民死守沙洲,在坚持了十一年后,弹尽粮绝之下,阎朝不得不在和吐蕃的大将绮心儿郑重约定,献城沙州民众将不会被外迁后向吐蕃人投降。
沙洲虽然陷落,但是得益于阎朝等人的坚决抵抗,让城中的汉人大姓张、李、索等氏族都没有流离失所,这就保存了一丝夺回沙洲的希望。
吐蕃人在沙洲严令汉人不得穿着汉族服装,必须如吐蕃人一般,辫发左衽,但这些汉人却丝毫不敢忘记自己的出身,每逢春节之时都在家中穿着汉服祭祀祖先,为之泪流满面。
这些汉人忍辱负重等待着时机,他们一直等了六十七年,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彼时因为吐蕃连年灾害,饿殍遍地,因而发生了内乱,在内耗之中他们的实力大大削弱,大唐看到机会在自身实力已经极为衰弱的情况下发动了西征,河东节度使王宰率代北诸军,于盐州大败尚恐热所率吐蕃军。次年12月,凤翔节度使崔珙奏“破吐蕃,克清水”,并一举收复了原州、石门等六关和威州、扶州。
与此同时吐蕃人在河西烧杀抢掠,吐蕃人的凶残和唐军的胜利,让准备多年的张义潮举起了反抗的大旗,趁着吐蕃人大军离开沙洲的时候发动起义,一时之间无数汉人全力相助,猝不及防的吐蕃人被赶出了沙洲,沙洲起义之后,河西的汉人纷纷起来反抗并陆续不断的归顺到张义潮麾下,张义潮也因此而成为沙洲一带的最高统治者。
此后张义潮接连往大唐派出了十队使者,结果只有僧人悟真一人抵达长安,整个长安都为之轰动,唐宣宗没想到河西的汉人仅仅凭借自己的力量就能够收复失地,为之大喜过望;可惜如今的大唐已经没办法给他们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了,只能给予名义上的嘉奖和封赏,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管内观察处置,检校礼部尚书,兼金吾大将军。
这些鼓舞让河西百姓士气大振,张义潮率领义军发动了对吐蕃的全面攻势,不到一年的时间,除凉州之外的河西之地全部收复;后经过十多年的苦战,张义潮率军终于收复了凉州,“河陇陷没百余年,至是悉复故地”时人闻之赋诗赞曰,“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赖得将军开旧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后为了避免大唐猜忌,张义潮前往长安充当人质,将权力交接给了侄子张淮深,可惜张淮深虽然在军事上不输于张义潮,在政治上却是远远不及,导致此前和汉人站在统一战线上的回鹘人脱离归义军,建立了高昌回鹘和甘州回鹘。
其后数十年归义军的政权一直在张氏子弟中传承,直到朱温篡权时,张承奉终于脱唐自立,建立了“西汉金山国”,自号为“白衣天子”,但是他却是个志大才疏之辈,完全配不上这个名号,而且因为他背唐自立引起了沙洲军民的诸多不满,导致人心离散,沙洲被甘州回鹘所征服,张氏子孙也失去了执掌归义军的权力。
在张承奉落败后,曹议金重建了归义军,并隐忍多年终于找到合适的机会击败了甘州回鹘,重新夺回河西霸主的地位。
从此以后归义军的政权就归属曹氏子孙所有,流传至今已经有八十年了;在曹议金的儿子曹元忠死后,按道理归义军节度使一职应该落入他的儿子曹延禄手中,可是由于曹延禄那时候年纪尚小,所以由他的侄儿、曹元德的儿子曹延恭继位,这引起了曹元忠一系的不满,一直到十五年后曹延恭死去,曹元忠一系人马拥立曹延禄继位,但是这又引起了曹延恭子女的不满,一道不可磨灭的裂痕已经在归义军中出现。
这就是我要面临的局势啊,翻阅了曹延禄的记忆,弄清楚自己处境的李悠不仅有些头疼,现在在西方有回鹘人虎视眈眈,在南边吐蕃人虽然不复从前,但依旧不可小觑,在东方大宋除了名义上的嘉奖并没有办法给归义军提供任何帮助,反倒是党项人李继迁围攻灵武,击败了宋太宗派来的五路援军,早已盯上了归义军所占据的土地;在北方则是辽国的上京道,可谓是四面皆敌。
内部混乱,人心不稳,周围又是群狼围困,想要有所作为还真是不容易啊,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绪的李悠越发的佩服当年纵横河西的张义潮来,这般手段委实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无与伦比的智慧。
当然,归义军在西域也并非没有盟友,李悠回头看向伫立在他身边的妻子,曹延禄这位夫人的父亲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未完待续。。)
第665章 召唤班超
曹延禄的这位夫人乃是于阗国王李圣天的女儿,于阗国也是归义军在西域为数不多的盟友之一,这位李圣天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
这位于阗国王原名尉迟僧乌波,因为唐末战乱河西走廊被封闭,他不知道唐朝已经灭亡,仍旧将自己视为大唐的藩属,并且以李为姓氏,给自己取了一个霸气无比的名字叫李圣天,后来的种种事迹表明他也配得上这样霸气的名字。
此时的西域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在怛罗斯之战后,虽然大唐再次进入西域驱逐了黑衣大食的势力,但是由于安史之乱西域都护府的士兵们不得不回归中土,西域出现了权力真空,在河西走廊一带吐蕃人纵横无忌,而在葱岭以北,喀喇汗国兴起,他们占据了西域重镇怛罗斯,迁都喀什噶尔,并在宗教的驱使下,向信奉佛教的西域发起了攻击,试图让这里也成为真神子民的领土。
而李圣天就承担起阻止他们的重担,率领于阗军民和喀喇汗国展开了残酷的厮杀,这并非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在喀喇汗国身后,还有诸多信奉真神国度的帮助,他们挥舞着弯刀呼喊着圣战的口号冲向东方;李圣天这边除了于阗国之外,仅有高昌回鹘、归义军还有甘州回鹘能给他们提供寥寥无几的帮助。
尽管实力上不如敌人,李圣天却率领于阗**民一次又一次的击败了喀喇汗国的进攻,甚至还曾经反攻攻入到喀喇汗国的境内,一直到他去世也没有让喀喇汗国讨到便宜;到了他的儿子李从德继位,更是攻入喀什噶尔附近获得大胜,缴获了无数金银以及此地难得一见的大象,后来他把大象进贡给大宋,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夫君,僧伽罗摩派人送信来了,邀请您率军一起攻打喀喇汗国。”见他久久没有说话,李圣天的女儿忍不住上前提醒道,“此战关系到于阗国的生死存亡,若是于阗国亡了,就该轮到沙洲面对他们了,夫君应当早做决定才是。”
僧伽罗摩是现任的于阗国王,乃是李从德的孙子名曰尉迟僧伽罗摩,按照辈分来讲大概要算是曹延禄的侄孙,或许是因为知道了大唐已经灭亡的缘故,自从李从德之后的于阗国王也就放弃了李姓,恢复了尉迟本姓,但是他们依旧遥奉中原为主,国内的风俗习惯也多以融合了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为主。
尉迟僧伽罗摩信中的意思李悠已经知晓,现在喀喇汗国将攻击的目标放到了西方的波斯身上,东方的喀什噶尔较为空虚,因此尉迟僧伽罗摩想要邀请李悠率领归义军一起攻打喀什噶尔,彻底拔取西方世界进入西域的桥头堡。
对此李悠当然是乐见其成的,如果可能的话他也愿意率领大军参与到这场战斗中去,然而可惜的是如今的局势却让他无法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归义军内部的矛盾依然复杂,曹延恭的势力依旧无时不刻觊觎着归义军节度使的宝座,周围吐蕃、李继迁对沙洲依旧是虎视眈眈,如果他率军离开的话,内外矛盾一起爆发,归义军或许会立刻崩解消亡。
“僧伽罗摩这些年独自抵御喀喇汗国的确辛苦,按理来说这一战也关系到我归义军的生死存我,我理应率军相助。”说到这里李悠忍不住叹了口气,“可眼下归义军中的情况你也清楚,这兵不是我说派就能派的。”
见李夫人的目光黯淡下来,李悠赶紧说道,“不过我眼下已经有了些办法,或许用不到多久就能将归义军整合完毕,扫除周边的威胁,到那时候或许可以凑出一支强的军队去援助僧伽罗摩。”这可是关系到他的任务能否完成的大事,断断不能拒绝。
“我既然已经嫁入你们曹家,凡事都得以你们曹家的利益为重,既然夫君已经有了计较,那妾身就不多说了。”虽然出身于阗国,模样与中原女子大为不同,可这位李夫人却是说得一口好汉话,就连脑子里的想法也和汉人女子相差仿佛。
说罢李夫人告辞离去,去给李悠准备饭食,留下他独自一人在沙洲的城墙上思考着种种办法,这已经是李悠第三次来到西域了,可是这一次却和前两次大为不同,第一次他只需要躲过匈奴人的追击到达大月氏就好,第二次跟随强大无比的唐军征战,身边有高仙芝、李嗣业这样的猛将,不用他操心太多。
可是这次却全然不同,要想完成任务就必须在群狼围困之下将内部先整理好再说,如此繁复的局势让李悠颇觉有些吃力。
带兵出去打仗李悠一点也不担心,可如何收拾内部曹延恭一系的人马却让他感到无比头大,最简单的当然是直接召唤出神策军将他们杀了,可要是这样李悠在归义军中的民心也会尽皆失去,在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归义军中,手足相残可是一件十分让人唾弃的事情。
似乎可以请他出来帮忙吧?想到神策军,李悠又想起了上次抽奖的另一个收获,定远侯班超既然能够将那些杀来杀去的西域各国都团结在自己的麾下,那么收拾下这点小局面该不成问题吧?而且他肯定也能够帮助归义军从吐蕃、西夏和回鹘人的围困中寻出一条出路来。
主意已经打定,李悠这就展开了行动,他快速下了城墙,带上几名亲卫来到城外荒凉处,将他们远远地赶到一边,自己调出虎符面板选择了召唤班超。
一道白光闪过,一名额头如燕,颈脖如虎的男子出现在了李悠的面前,他拱手为礼,“是班超见过主公。”
“定远侯勿用如此多礼。”李悠赶紧上前将他扶了起来,挽着他的胳膊走上附近的小山丘,“定远侯看看这是何地?”
抬眼望去,四周的地形是如此的熟悉,班超惊讶的说道,“这里。。。这里莫不是敦煌?”
第666章 班超的策略
“定远侯对西域果然了若指掌。”现在距离班超纵横西域已经过去了九百多年,周围的城池早已消失在黄沙之中,可那些巍峨的群山却没有多少变化,因此班超才会一眼就认了出来,“只是如今此处已经不是大汉的辖地了。”
接着二人盘膝而坐,李悠慢慢的讲述了这数百年来西域的变化,听到汉末纷争失去西域时班超摇头长叹,听到大唐纵横西域、睥睨四方时班超击掌叫好,听到张义潮隐忍数十年奖励归义军时班超顿生惺惺相惜之感连声较好,最后一直说到李悠现在面临的局势,说完之后李悠深深一礼,“还请定远侯教我。”
“此时与老夫当初出西域时大有不同,若中原无法为西域提供帮助,想要凭借一己之力颠覆眼下的局势却是难之又难。”班超一下子就点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要是还处于大汉或者大唐强盛的时期那还用得着这么费劲,只需要派遣一名使者进入长安求援,朝廷自然会派出强大的军队前来相助,可惜如今的大宋刚刚败给了李继迁,又要面临辽国的进攻,自顾尚且不暇又那有余力来援助西域呢?
“定远侯所言极是。”李悠对此也表示了赞同,当然要是换到那时候,他也不用召唤班超出来帮忙了,他知道班超肯定还会有办法,因此没有催促只是默默地等待着。
“不过也并非毫无出路,听主公方才所言如今的西域依旧是诸国林立,各国之间多有不合,那么我们大可以利用这些做做文章。”班超抚须说道。
“然也,如今西域之中有于阗国、喀喇汗国、吐蕃、高昌回鹘、甘州回鹘、辽国、党项人等诸多势力,其中于阗国与我有姻亲,足以信任,但于阗国却面临着喀喇汗国的巨大威胁,不仅无力援助我等,反而还需要我等的帮助,高昌回鹘和于阗同为盟友暂且不用忌惮,甘州回鹘却是渐有不臣之心,归义军中亦有不少曾在回鹘中任职的官员,恐怕难以信任;辽国之中心在东方,党项人刚刚击败大宋消耗甚大,此二者暂且可以不管,但吐蕃人却时常前来骚扰甚是麻烦。。。。。。”李悠又一一将西域各国的立场、形式说了一遍。
“经主公如此说来,张某对西域如今的形式倒也有了几分了解,只是这些还远远不够。”班超起身说道,“还请主公给我一队随从,我亲自带人去周围走一走看一看,如此才好为主公出谋划策。”
“此乃理所当然,定远侯这就随我入城,待休息一两日后我就为定远侯准备人手。”李悠明白自己刚才透露的信息还不够,对于班超的觉得他毫无意见。
“不必休息,待用过饭后即可出发,听主公方才所说,眼下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留给主公的时间怕是不多了,能早一日动身就可以早一日探听清楚情况,实在是不宜耽搁。”班超果断的拒绝了李悠的提议,李悠只好听从。
“此乃本王寻访到的贤才仲升先生,尔等今后就听从仲升先生的号令吧。”从山上下来,李悠将班超引荐给他的亲随,仲升乃是班超的字,班超这个名字在西域实在是太过响亮,因此只要用这个名字来遮掩一二。
这些都是自小跟随在曹延禄身边的可靠人手,完全可以信任,李悠给他们讲述了一通此行目的之后将自己的佩剑取下亲手系在班超的腰间,众人见状对班超越发的敬仰起来,打定主意一定会按照他的命令行事。
时间仓促,班超也不打算入城用饭,从亲随那里取了些干粮垫了垫肚子就带着他们往甘州回鹘的方向而去,他方才已经和李悠说好,一个月之后他自会带着这些人返回沙洲,并且给出一个可行的方略来。
一直目送班超的身影消失在道路尽头,李悠才一步三回头的带着剩下的人马返回沙洲城中,一边处理归义军的军政要务,一边等待着班超的回归,在此期间李夫人多有询问,曹延恭的子女也多有试探,但是都被李悠一一应付下来。
直到一个月之后,风尘仆仆的班超终于回到了沙洲,李悠赶紧亲自出城迎接,远远地看去,队伍中的人数比之去时少了许多,可剩下的那些人马却给人一种脱胎换骨之感,比起去的时候精悍了许多,而且看上去他们已经彻底被班超所征服,看向班超目光中的崇敬比起李悠来也是不遑多让了。
“诸位一路辛苦,城中早已备下了酒宴,快快入城为诸位接风洗尘。”进入沙洲,班超和这些亲卫在沐浴更衣之后参加了宴饮,酒过三巡李悠和班超来到书房之中。
“主公,这些日子在下走了不少地方,对如今西域的局势也算是略有所得。”借着对着墙上的地图,班超缓缓道来,对西域各国的风俗、形势、兵力等已经是烂熟于心,甚至有些比李悠了解的还要透彻。
整整说了一个时辰班超方才说完,李悠也感到大有收获,至此对班超的本领他再无怀疑,只等着对方拿出解决眼下困境的策略了。
“主公现在最大的难处乃是归义军内部不稳,不仅有令侄对主公心存忌惮,还有那些在归义军和甘州回鹘只见摇摆不定的官员。”班超一下就说到了要点。
“真是如此。”李悠点头赞同,在历史上正是因为曹延禄和曹延恭子女的分歧以及在清理“亲回鹘派”中制造了诸多冤案,方才导致归义军实力大损,最终被李元昊所吞并。
“此事倒也不难解决。”班超胸有成竹的说道,“如今甘州回鹘的实力要弱于我等,只要出动大军吞并甘州回鹘,一可断了这些人首鼠两端之心,二可为主公树立威望让那些人不敢有其他想法。”
李悠闻言若有所思,那些人对甘州回鹘还存有想法是因为他们的确还有卷土重来的可能,而曹延恭的子嗣不服气是因为自己缺少功绩,这的确是个办法。
第667章 剿匪
“可。。。如今归义军的将士们早已不复当年之勇,要是直言进攻甘州回鹘,怕是多有怯战之人,而且那些首鼠两端之辈也会将消息传给甘州回鹘,我那侄儿怕是也会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