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智谋串串烧-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仲回答:“大王上朝的时候,向我作了一揖,并且很谦恭,说话的声调也缓和,见到我而面有愧色,因此我知道大王一定是对昨天商议的事情改变主意了。”    
    又有一次,齐桓公与管仲商量伐莒,还没有商量出结果此事就被国人知道了,齐桓公对此事有些奇怪,便问管仲是不是喝醉了把消息泄露出去了。    
    管仲摇头说:“国内必有圣人!”    
    齐桓公叹了一口气,说:“我想起来了,今天我到城墙上巡视在下边干活的民工,有一个拿拓水杵的人一直向上注视我,估计就是他吧?”    
    齐桓公于是命令这些人重新来服役,并且不得由他人代替,同时下令卫士把负责拿拓水杵的人带来。没过多长时间,卫士们带上了一个叫东郭的人。    
    管仲命令迎宾官员恭恭敬敬把东郭迎接进来。    
    管仲客气地问:“是您说大王要伐莒的吗?”    
    他说:“是的。”    
    


待人智谋第5章 料事如神的智谋(8)

    管仲又问:“我们没有说过要伐莒的话,您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东郭回答说:“大人物善于谋断,小人物善于揣测。这是我暗中推测出来的。”    
    管仲说:“您是怎么去推测呢?”    
    东郭回答道:“我听说君子有三种脸色:悠闲自得、宴享喜乐的时候,是钟鼓之色;愁闷悲伤、清静无为的时候,是丧服之色;勃然奋发、踌躇满志的时候,是兵革之色。那一天,我望见国君在城台之上,脸色踌躇满志,这是兵革之色。国君嘴动而不发声,所说的是‘莒’的口形;国君举手臂而指,指的方向与你所指的都同样是莒国。我私下猜测现在我们周围未臣服的小诸侯国只有莒国,所以这样说。”    
    管仲十分佩服,于是向齐桓公推荐,把东郭任命为情报部长。    
    古人的“察色”之法说:真正聪慧的人总是那样明朗、坦然;真正仁厚的人一定有让人敬重的神色;真正勇敢的人一定具有自负奋发的神色,透露出士可杀不可辱的信息;质朴的神色浩气凛然,坚强而稳重;伪饰的神色优移不定,让人烦燥不安。    
    因此,观察一个人,可以使一群人杂然而处,看某个人的神色变化,就能发现其人的种种隐情。或者让人自由行事,可以随便看随便动,可以观察出他对什么事情有特别兴趣。还可以用让他仓猝间作出决定的办法,来观察他是否紧张失措。    
         
    


待人智谋第6章 知人识人的智谋(1)

    知人用人和买股票一样,都需要一种见人所不能见的智慧。    
    先见之明巧识人    
    所谓识人和知人,无非是能够根据一个人现在的状况,预测到他最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古人潘孟阳的母亲很善于识人。潘刚刚当上户部侍郎时,他母亲很担心他不能胜任,经常对他说:“以你的才干,担任副部长这一级别的官职,我怕你会管不住下属而闯祸啊!”    
    潘孟阳不以为然,但仍然耐心地再三劝解。他母亲于是说:“明天你把你的同僚都请来,我为你看一看你在部里的发展会怎样。”    
    于是,潘孟阳就把部里的大小官员请到家里做客。客人到了以后,他母亲在帘子后面仔细地观察这些人。    
    酒宴结束后,他母亲高兴地对他说:“这些人才干与你不相上下,你不必过于担心他们。不过,坐在最外面的那个穿淡绿色衣服的少年是什么人?”    
    潘孟阳想了想,回答说:“是候补官员杜黄裳。”    
    他母亲说:“此人和其它人都不一样,将来必然位至三公,你一定要好好待他。”    
    这个故事中或许有后人演绎的成分,但是不容否认,生活中的确存在一些聪明人,能够以斑而窥全豹,通过细微的小事察觉到事物的发展方向。    
    邵康节是宋朝著名的易学家,他不仅以道德风范为世人敬重。而且为人处世方面同样充满人所不及的智慧。    
    宋朝时,王安石推行新法,深得朝廷重用,他弟弟王正甫也在朝中为官,与邵康节关系不错。    
    有一次,一位朋友邀请邵康节同吴处厚、王正甫一起吃饭。邵康节以有病为由没有去。    
    第二天,朋友来访,问邵康节为何没去。邵康节说:“处厚好议论,常常讥刺王安石的新法,正甫又是王安石的弟弟,虽然不完全护着他的哥哥,但是如果当面骂他的哥哥,那也会十分尴尬。我因此不去。”    
    朋友听后挑指赞叹:“先生真是料事如神!昨天吴处厚地席间放言批评王安石,正甫很有意见,想拉着我一起把此事报告王安石,我正为此事担忧。”    
    邵康节从一顿饭的参加者中预知可能存在的麻烦,可见觉察世事的修为之深。    
    知人用人和买股票一样,都需要一种见人所不能见的智慧。    
    宋哲宗绍圣年间,谏官陈瓘刚奉旨赶到了宫中,就听说有圣旨命令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把过去那些因为上疏而遭到降职或贬滴的臣僚们的奏章送缴上来。    
    陈瓘就对给事中谢圣藻说:“这必然是有奸党妄图掩盖自己的罪愆,而出了这个计策,如果将臣僚的奏章全部送进宫中,那么以后的是非变乱,三省的长官根据什么判断呢?”谢圣藻听后心惊胆战,立即报告宰相,将上疏都录下副本保存在三省中。    
    陈瓘此言并不是杞人无事忧天倾,这一点很快被证实了。    
    


待人智谋第6章 知人识人的智谋(2)

    哲宗时,妃子昭怀刘氏生了一个儿子。哲宗皇帝没有儿子,当时孟后被废,中宫虚位以待,因有了这个儿子,刘氏就被立为皇后。然而,小孩才出生三个月就夭折了。邹浩共三次上书进谏,请求立刘氏为皇后。    
    后来,邹浩因揭露章惇被贬到新州。徽宗即位,重新起用他。他回到朝廷,宋徽宗首先提到的就是进谏拥立太后的事情,赞叹再三,又询问谏书在哪里?    
    邹浩回答:“已经烧了。”    
    退朝后,陈瓘说:“你今天恐怕已经埋下祸根了,以后如果有人胡乱假造一封你的奏疏,你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果然不出所料,蔡京执掌政事,让他的党羽假造了一封邹浩的奏疏,奏疏中说:“刘后杀了卓氏,夺走了她的儿子。这可以骗人,难道也可以欺天吗?”宋徽宗看后勃然大怒,立即下诏将邹浩贬谪到衡州。    
    阴阳神变皆可测    
    白居易曾经在一首诗中写道――    
    海底鱼兮天上鸟,    
    高可射兮深可钓。    
    唯有人心相对时,    
    咫尺之间不能料。    
    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    
    笑中有刀潜杀人!    
    阴阳神变皆可测,    
    不测人间笑是嗔。    
    当今世上,势利奸巧之徒多如过江之鲫,他们脸上带着诚恳的笑容,热情得像一盆火,背后里却握着刀,脚下已经准备使绊子。这时如果没有一双慧眼,不仅很难有所成就,而且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汉武帝死后,昭帝即位,燕王刘旦心中怀恨,企图谋反。    
    同时,霍光、金日单、上官桀三位大臣辅政。在三个辅政大臣当中,金日单死得最早。而霍光,上官桀两人矛盾很深。    
    有一次,霍光外出检阅御林军,而后又把一个校尉叫到大将军府。上官桀趁机让心腹模仿燕王的口气和笔迹,给皇帝写了一封信,派人乔装打扮送进宫里。    
    


待人智谋第6章 知人识人的智谋(3)

    当时汉昭帝年仅14岁,他接到这封自称是燕王写来的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据闻大将军霞光外出检阅御林军,居然坐着和皇帝一样的车子,而后又自作主张,擅自调用校尉,可见他心有异志。我担心他会对皇上不利,燕王愿意亲自到京城来,保卫皇帝。    
    昭帝看罢,沉思良久,把信放在一边。    
    第二天早朝,霍光听说燕王上书告发他,心里很是害怕,于是躲在偏殿的画室里等待发落。昭帝临朝时,不见霍光,便问道:“大将军为何没来上朝?”    
    上官桀赶紧趋前一步回答:“启禀大王,我想霍将军不可能是因为被燕王告发,不敢入朝了吧?”    
    “哦,果真如此?去请霍将军上朝。”    
    “是”,一名小太监到偏殿去请霍光。    
    霍光走上大殿,赶紧摘下帽子,伏在地上向昭帝请罪,却听见昭帝和颜悦色地说:“大将军请起来戴上帽子,朕知道你没有罪,是有人故意要陷害于你。”    
    霍光问道:“陛下明查,可是您怎么知道的呢?”    
    昭帝说:“大将军检阅御林军的地点离京城不远,调用校尉也是最近的事,加起来不到十天的功夫,燕王远在千里之外,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得到消息?再说,即使燕王知道了,马上派人来上书,也来不及赶到这里。如果大将军真要谋反,也用不着调一个校尉。我看,写这封信的人才是别有用心。”    
    霍光和其余大臣听了,都很佩服这位少年皇帝的聪明伶俐。而上官桀则是不敢再乱发一言。    
    昭帝讲完这番话,下令严厉捉拿制造和进呈假信的人。上官桀虽然作了防范,但皇帝追问得很紧,他怕事情败露,多次出面阻挠,说:“区区小事,何须终日劳师动众。陛下还应在国家大事上多下功夫,这些小事就别再分神了。”    
    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昭帝终于发现了上官桀和燕王刘旦的政变阴谋,于是将他们一网打尽。上官桀父子及同谋大臣被杀,燕王刘旦等自裁。    
    当时昭帝年仅十四岁,尚书及左右大臣都对他这种洞察力很惊奇。汉昭帝以自己的智慧挫败了上官司桀浑水摸鱼的计谋,保全了忠诚的下属,也避免了一场内乱。    
    这就是因事知人的智谋,有很多情况下,办事失败并不全是因为人心险恶,缺乏识人的智谋也是个重要原因。    
    吉安州某人家娶媳妇,一盗贼乘人多潜入洞房伏于床下,准备伺机行窃。没想到连续三夜灯火通明,没法下手,贼人饥渴难耐,终于从床下跑出来,被逮住送官府问罪。    
    


待人智谋第6章 知人识人的智谋(4)

    不料这个贼人自称:“我是医生,不是盗贼。因为新娘有病症,令我相随为她疗治病痛的。”并对妇人的家事隐私陈述得详详细细。其实,他的这些供状全是潜伏床下窃听所得。    
    县宰难以决断,要传讯妇人对质。可是,对于这些床上私语,新媳妇又羞于出口。    
    一位老吏便对县宰说:“妇人初嫁,如遭讯问,传出去有辱名声。假如是贼,必然不识新妇。如若我另找个女人出庭对质,贼人如认妇便是他随行治病的新娘,那就不打自招了。”    
    于是选一妓女,盛服浓抹,乘车而至。那    
    贼指妓大声说道:“你邀我为你治病,为何又抓我诬为贼?”公堂之上哄堂大笑,贼人只得认罪。    
    听其言和观其行    
    人的未来发展,在其性格特征和言谈举止上必然有所表现。所谓性格就是命运,指的就是这一规律。    
    汉高祖病危时,吕后问他身后谁当丞相合适,刘邦说:“曹参可以。”    
    又问他曹参以后,刘邦说:“王陵可以。但是王陵这人有些憨厚,陈平可以协助他。陈平这人智谋有余,但是难以独当大任。周勃宽厚稳重,但文化修养不足,然而能安定刘氏天下的,必然是周勃。可以让他当太尉,掌握兵权。”    
    后来,周勃果然一举剪灭当权的吕氏家族,挽救了汉室。由此可见,刘邦可谓有知人之明。    
    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言谈中会有所侧重。如果一个人喜欢谈论权力、机变等事情,那他一定喜欢说服别人,而如果言谈自然,崇尚虚静无为,那么他十之八九淡泊名利,如果一开口就是天下大势,追求公正,那么他一定期望建功立业等。这些大体方向,就是从现象看本质的基本要素。    
    然而在现实中,现象有时并不是真实的,还有很多人心口不一,喜欢制造假像迷惑别人。比如说,有人引经据典,看似头头是道,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找根据;有人标榜自己如何如何正直,实际上却是看风使舵,八面玲珑;有人满口清正廉洁,实际上却贪得无厌;有人说自己多么仁慈,实际上却干着伤天害理的事,等等。凡此种种都足可以假乱真。    
    从这些外在的表现上,也能够判断出一个人本质,但必须要听其言观其行,就是用探测人的内心世界的办法来认识人,并预测其可能采取的行动。    
    相传诸葛亮着有《心书》一册,把了解僚属的方法概括为七大要点: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春秋后期,鲁国大夫郈成子为和晋国通好而访问晋国。他路过卫国的时候,卫国大夫右宰谷臣把他挽留并设家宴招待,宴会上,虽然有家乐助兴,可右宰谷臣的脸上却没有一点儿喜色,喝到最后,右宰谷臣还送给郈成子一块壁玉。    
    等到郈成子从晋国回来,路过卫国时,却没有向右宰谷臣辞行,随从问他:“来的时候,右宰谷臣那样盛情地招待你,如今回来你为何不去向他辞行呢?”    
    郈成子说:“他设家宴招待我,是要我快乐;排出家乐而自己没有笑容,是告诉我他有忧愁;酒到浓时送给我壁玉,是对我有所寄托。这样看来,卫国难道不是要有变乱吗?”    
    


待人智谋第6章 知人识人的智谋(5)

    等到他们离开卫国有三十里以后,听说卫国发生了“宁喜之难”,卫献公发动其它大夫,擒杀宁喜并陈尸于朝。右宰相谷臣也因受牵连而被杀。    
    听到这个消息后.郈成子立即调转车头,回到右宰谷臣的府上,在他灵前哭吊一回,然后才返回。    
    回到鲁国后,郈成子又让人把右宰谷臣妻子和孩子接来,把自己的宅院分出一部分让他们住,每月拿出一部分俸禄供养他们。等到右宰谷臣的儿子长大后,郈成子还把那块壁玉还给了他们。    
    后来,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概他说:“这件事情,从智慧方面可以看出右宰谷臣筹谋的细微,其仁能够对之托孤寄财的,只能是郈成子呀!”    
    听其言,观其行的其它方法还包括:    
    看一个人经常接近些什么东西,知道他的爱好;    
    观察一个人的住处摆设,就能大致估计出他的亲朋好友是些什么人,志向如何;    
    看一个人倒霉、穷困时不喜欢什么东西,或者不敢做的是什么,会不会做坏事,这样就能看出他有没有骨气;    
    看一个人高兴时是否有自制力或者是否轻佻,检验出他的嗜好是什么或是否俭朴;    
    看一个人发怒时,或者故意触怒他,考验他是不是个记仇的人;    
    看一个人在什么时候悲伤,能知道一个人是否仁爱,因为宅心仁厚的人见别人悲哀也会与之同哀;    
    看一个人在艰难困苦中的表现,考验他的志气以及是否能够随遇而安。    
    总之,如果一个人说话时语气宽缓柔和,神色恭敬而不谄媚,先礼后言,常常自己主动表露自己的不足之处,神情轻松而不轻慢,言谈坦率而不偏私,不掩饰自己的美德,不隐藏自己的缺点,给他好处不因此而高兴,不给他好处也不因此而恼恨,沉静而寡言,多守信用但不在外表上炫耀,这种人是质朴的,能给别人带来教益。    
    反之,如果一个人夸夸其谈,炫耀自己的品德才能,高谈阔论,非议其它人,或者说话时盛气凌人,话语上总想占上风,想方设法掩盖自己的不足,故意掩饰他的无能,这种人只会损人利已。    
    各种伪装的背后    
    识别人可以用相马和鉴定宝剑来做比喻。    
    相马时,如果只看口齿,观毛色,即使伯乐也不一定能看出哪一匹是千里马,让马驾车奔驰,不善相马的人也能辨别好马和驽马。从一把宝剑表面的颜色和铸锻的纹理去鉴定,就是善观剑的欧冶子也未必知道好坏,只要在地上宰狗杀马,水里斩截蛟龙,即使是从来没见过好剑的人也能分辨剑的优劣。    
    人有各种伪装,古往今来,伪装的花样从来都是推陈出新。    
    据说北宋时王安石在神宗殿上启奏时,竟有一只虱子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