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兼”,颇相错乱。 其欠一阶之“兼”,古念反。其职事之兼,古恬反。字同音异耳。
  咸亨二年,始一切为“守”。
    自高宗之后,官名品秩,屡有改易。今录永泰二年官品。其改易品秩者,注于官品
之下。若改官名及职员有加减者,则各附之于本职云。
    唐初因隋号,武德三年三月,改纳言为侍中,内史令为中书令,给事郎为给事中,
内书省为中书省。贞观二十三年六月,改民部尚书为户部尚书。七月,改治书侍御史为
御史中丞,改诸州治中为司马,别驾为长史,治礼郎为奉礼郎。显庆元年,改户部尚书
为度支尚书,侍郎为度支侍郎。又置骠骑大将军员,从一品。龙朔二年二月甲子,改百
司及官名。改尚书省为中台,仆射为匡政,左右丞为肃机,左右司郎中为丞务,吏部为
司列,主爵为司封,考功为司绩,礼部为司礼,祠部为司禋,膳部为司膳,主客为司蕃,
户部为司元,度支为司度,仓部为司仓,金部为司珍,兵部为司戎,职方为司域,驾部
为司舆,库部为司库,刑部为司刑,都官为司仆,比部为司计,工部为司平,屯田为司
田,虞部为司虞,水部为司川,余司依旧。尚书为太常伯,侍郎为少常伯,郎中为大夫。
中书门下为东西台。侍中为左相,黄门侍郎为东台侍郎,给事中为东台舍人,散骑常侍
为左右侍极,谏议大夫为正谏大夫。中书令为右相,侍郎为西台侍郎,舍人为西台舍人。
秘书省为兰台,监为太史,少监为侍郎,丞为大夫。著作郎为司文郎中,太史令为秘阁
郎中。御史台为宪台,御史大夫为大司宪,御史中丞为司宪大夫。殿中省为中御府,丞
为大夫。尚食为奉膳,尚药为奉医,尚衣为奉冕,尚舍为奉扆,尚乘为奉驾,尚辇为奉
御,并为大夫。内侍省为内侍监。太常为奉常,光禄为司宰,卫尉为司卫,宗正为司宗,
太仆为司驭,大理为详刑,正为大夫。鸿胪为司文,司农为司稼,太府为外府,卿并为
正卿。少府监为内府监。将作监为缮工监,大匠为大监,少匠为少监。国子监为司成馆,
国子祭酒为大司成,司业为少司成,博士为宣业。都水为司津监。左、右卫府、左、右
骁卫府、左、右武卫府,并除“府”字。左、右屯卫府为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为左
右戎卫,武候为金吾卫,千牛为奉宸卫,屯营为羽林军。詹事为端尹府,门下、典书为
左右春坊,左右庶子为左右中护。中允为左赞善大夫,洗马为司经大夫,中舍人为右赞
善大夫。家令寺为宫府寺,率更寺为司更寺,仆寺为驭仆寺,长官并为大夫。左、右卫
率府为典戎卫,左、右宗卫率府为司御卫,左右虞候率府为清道卫,监门率府为崇掖卫,
内率府为奉裕卫。七日,又制废尚书令,改起居郎为左史,起居舍人为右史,著作佐郎
为司文郎,太史丞为秘阁郎,左右千牛为奉宸,司议郎为左司议郎,太子舍人为右司议
郎。典膳、药藏、内直监、宫门大夫,并改为郎。太子千牛为奉裕。
    总章二年置司列、司戎少常伯各两员。咸亨元年十二月诏:“龙朔二年新改尚书省
百司及仆射已下官名,并依旧。其东宫十率府,有异上台诸卫,各宜依旧为率府。其左
司议郎除“左”字。其左、右金吾、左、右威卫,依新改”。永淳元年七月,置州别驾。
    光宅元年九月,改尚书省为文昌台,左、右仆射为文昌左、右相。吏部为天官,户
部为地官,礼部为春官,兵部为夏官,刑部为秋官,工部为冬官。门下省为鸾台,中书
省为凤阁,侍中为纳言,中书令为内史。太常为司礼,鸿胪为司宾,宗正为司属,光禄
为司膳,太府为司府,太仆为司仆,卫尉为司卫,大理为司刑。司农依旧。左、右骁卫
为左右威卫,左、右武卫为左、右鹰扬卫,左、右威卫为左右豹卫,左、右领军卫为左
右玉铃卫。左、右金吾卫依旧。御史台改为左肃政台,专知京百官及监诸军旅,并承诏
出使。更置右肃政台,专知诸州案察。
    垂拱元年二月,改黄门侍郎为鸾台侍郎,文昌都省为都台,主爵为司封,秘书省为
麟台,内侍省为司宫台,少府监为尚方监。其左、右尚方两署除“方”字。将作监为营
缮监,国子监为成均监,都水监为水衡监。其詹事府为宫尹府,詹事为太尹,少詹事为
少尹。左、右内率府为左右奉裕率府,千牛为左右奉裕,左、右监门率府为左右控鹤禁
率府,诸卫铠曹改为胄曹,司膳寺肴藏署改为珍羞署。十月,增置天官侍郎二员。又置
左、右补阙、拾遣各二员。三年,加秋官侍郎一员。
    永昌元年,置左、右司员外郎各一员。天授二年,增置左、右补阙、拾遣各三员,
通满五员。长寿二年,增夏官侍郎三员。大足元年,加营缮少匠一员,左右羽林卫各增
置将军一员。洛、雍、并、荆、扬、益六州,置左、右司马各一员。长安三年,增置司
勋员外郎一员,地官依旧置侍郎一员,洛、并及三大都督府司马宜依旧置一员。神龙元
年二月,台阁官名,并依永淳已前故事。废左、右司员外郎。左右千牛卫各置大将军一
员。东都置太庙官吏,增置太常、大理少卿各一员。二年,又置员外官凡二千余人。超
授阉官七品已上员外者,又千余人。十二月,复置左右司员外郎各一员。景云二年,复
置太子左、右谕德、太子左、右赞善大夫各两员。雍、洛及大都督府长史加为三品阶,
别驾致敬,依前。太极元年,光禄、大理、鸿胪、太府、卫尉、宗正,各增置少卿一员。
秘书少监、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左右台中丞,各增置一员。雍、洛二州及
益、并、荆、扬四大都督府,各增置司马一员,分为左、右司马。
    开元元年十二月,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中书省为紫微省,门下省为黄门省,
侍中为监。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河南府。长史为尹,司马为少尹,录事参军为司录参
军,余司改司为曹。五年九月,紫微省依旧为中书省,黄门省为门下省,黄门监为侍中。
二十四年九月,改主爵为司封。天宝元年二月,侍中改为左相,中书令改为右相,左、
右丞相依旧为仆射,黄门侍郎为门下侍郎。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十一载正月,改吏
部为文部,兵部为武部,刑部为宪部。其行内诸司有部者并改。改驾部为司驾,改库部
为司库,金部为司金,仓部为司储,比部为司计,祠部为司禋,膳部为司膳,虞部为司
虞,水部为司水。将作大匠为监,少匠为少监。至德二载十二月敕:“近日所改百司额
及郡名并官名,一切依故事。”于是侍中、中书令、兵吏部等并仍旧。罢郡为州,复以
太守为刺史。
    正第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 已上职事官。  王。 爵。《武德令》
有天策上将,九年省。
    从第一品
    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 开府仪同三司及特进不带职事官者,朝参禄俸并同职事,
仍隶吏部也。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已上职事官。  骠骑大将军、
武散官。  嗣王、郡王、国公。 爵。
    正第二品
    特进、 文散官。  辅国大将军、 武散官。  开国郡公、 爵。《武德令》唯
有公、侯、伯、子、男,贞观十一年加开国之称也。  上柱国。 勋官。《武德令》
有尚书令,龙朔二年省。自是正第二品无职事官。
    从第二品
    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
扬、幽、潞、陕、灵。  大都护、 单于、安西,已上职事官。  光禄大夫、 文散
官,  镇军大将军、 武散官。  开国县公、 爵。
    柱国。 勋官。
    正第三品
    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 旧班在左相上,《开元令》移在下。  门下侍郎、
中书侍郎、 旧班正四品上,大历二年升。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
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左右英武六军大将军、
左右千牛卫大将军、 自左右卫已下,并为武职事官。  户部、礼部、兵部、刑部、
工部尚书、 《武德令》,礼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贞观年改以民部次礼部,
兵部次之。则天初又改以户部次吏部,礼部次之,兵部次之。  太子宾客、 旧兼职
无品,《开元前令》定入官品也。  太常卿、宗正卿、 天宝初升入正三品也。  
太子詹事、左右散骑常侍、 旧班从三品,广德年升。  内侍监、 唐初旧制,内侍省
无三品官,内侍四员,秩四品。天宝十三年十二月,玄宗以中官高力士、袁思艺承恩遇,
特置内侍监两员,秩三品,以授之。  中都督、上都护、 已上除八大将军,并为文
职事官。  金紫光禄大夫、 文散官。  冠军大将军、 武散官。  怀化大将军、
显庆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领,仍隶诸卫也。  上护军。 勋官。
    从第三品
    御史大夫、 旧班在秘书监九卿下,《开元令》移在上。  秘书监、光禄、卫尉、
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监、诸卫羽林,
入正三品。千牛龙武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尹、 旧雍、洛长史
从四品上,景云二年加秩为从三品也。  五大都督府长史、 旧从四品上,景云二年
加秩为从三品。  大都护府副都护、 旧正四品上,《开元令》加入从三品。  亲
王傅、 巳上并职事官。诸卫羽林、千牛龙武将军为武,余并为文。
    银青光禄大夫、 文散官。  开国侯、 爵。  云麾将军、 武散官。  归德
将军、 显庆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领,仍隶诸卫也。  护军。 勋官。《武德令》有天
策上将府长史、司马,九年省也。
    正第四品上阶
    门下侍郎、中书侍郎、 旧正四品下阶,《开元令》加入上阶也。  尚书左丞、
永昌元年进为正三品,如意元年复旧,  吏部侍郎、 武德七年省诸司侍郎,吏部郎
中为正四品上。贞观三年复置侍郎,其吏部郎中复旧为五品下。  太常少卿、太子左
庶子、太子少詹事、太子左右卫、左右司御、左右清道、左右内率、左右监门率府率、
中州刺史、军器监、 武德初为正三品,七年省,八年复置,九年又省,十年复置北都
军器监。  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武德令》统军正四品下,后改为折
冲都尉。《垂拱令》始分为上中下府,改定官品。自此已上职事官。率及折冲为武,余
并为文也。  正议大夫、 文散官也。  开国伯、 爵。忠武将军、 武散官。
    上轻车都尉。 勋官。
    正第四品下阶
    尚书右丞、 永昌元年进为从三品,如意元年复旧。  诸司侍郎、太子右庶子、
左右谕德、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武德
令》,中州刺史,正四品,下州刺史,从四品上。《贞观令》,一切为下州,加入正四
品下。自此已上职事官。中郎将为武,余并为文也。  通议大夫、 文散官。  壮
武将军。 武散官。
    从第四品上阶
    秘书少监、八寺少卿、殿中少监、太子左右卫、司御、清道、内率、监门副率、太
子亲勋翊卫中郎将、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仆、内侍、大都护亲王府长史、 已
上职事官。府率、中郎将为武,余并为文。  太中大夫、 文散官。  宜威将军、
武散官。  轻车都尉。 勋官。
    从第四品下阶
    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
司马、上州别驾、 已上职事文官。《武德令》,上州别驾正五品上。二十三年为长史,
前上元年,复置别驾,定入从四品也。  中府折冲都尉、 武职事官。
    中大夫、 文散官。  明威将军。 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从事中郎,
九年省。
    正第五品上阶
    谏议大夫、御史中丞、 《武德令》,从五品上。《贞观令》,加入正五品上,五
年又加入四品。如意元年复旧也。  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子中允、太子
左右赞善大夫、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会昌县令、 武德元年,敕
万年、长安令为正五上。七年定令,改为从五品。贞观初复旧也。  亲勋翊卫羽林郎
将、中都督府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谘议参军事、 《武德令》,正五品下也。  军
器少监、太史少监、亲王府典军、 已上职事官。郎将、典军为武,余并为文。《永徽
令》,亲王典军从四品下。《垂拱令》改入五品也。  中散大夫、 文散官。  开
国子、 爵。  定远将军、 武散官。  上骑都尉。 勋官。
    正第五品下阶
    太子中舍人、尚食尚药奉御、太子亲勋翊卫郎将、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
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已上职事官。郎将、折冲为武,余并为文也。 朝议大夫、
文散官。  宁远将军。 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军谘祭酒,九年省。
    从第五品上阶
    尚书左右诸司郎中、 《武德令》,吏部郎中正四品上,诸司郎中正五品上。贞观
二年,并改为从五品上也。  秘书丞、 《武德令》,正五品上。《永徽令》改也。
  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奉御、献陵昭陵恭陵桥陵八陵令、
《武德》,诸陵令从七品下,永徽二年加献、昭二陵令,为从五品。已后诸陵并相承依
献、昭二陵也。  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已上职事官。典
军为武,余并为文也。朝请大夫、 文散官。  开国男、 爵。
    游击将军、 武散官。  骑都尉。 勋官。旧有太公庙令,武德年七品下,永徽二
年加从五品上,开元二十四年省也。
    从第五品下阶
    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太子典内、 旧正六品上,《开元令》改。
    下都督府上州司马、 《武德令》,上治中正五品下。贞观初改。  亲王友、
《武德令》,正五品下也。  宫苑总监、上牧监、上府果毅都尉、 已上职事官。果
毅为武散,余并为文。  驸马都尉、奉车都尉、 并武散官。驸马自近代已来,唯尚
公主者授之。奉车,有唐已来无其人。  朝散大夫、 文散官。  游击将军。 武散
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主簿、记室、参军,九年省。《神龙令》有库谷、斜谷监
也。
    正第六品上阶
    太学博士、 《武德令》,从六品上,贞观年改。  太子詹事府丞、太子司议郎、
太子舍人、中郡长史、 《武德令》,中州别驾从五品上,贞观年改也。  太子典膳
药藏郎、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 武德元年敕,雍州诸县令阶从五品上,七年定令改。
  亲王府掾属、 《武德令》,从五品下也。  武库中尚署令、《武德令》依上署
令,从七品下,太极年改武库令阶,开元年改中尚令阶。  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
都尉、镇军兵满二万人已上司马、 已上职事官。司阶、果毅为武,余并为文也。  
亲勋翊卫校卫、 卫官。  朝议郎、 文散官。  昭武校尉、 武散官。  骁骑尉。
勋官。
    正第六品下阶
    千牛备身左右、 卫官已上、王公已下高品子孙起家为之。  太子文学、下州长
史、 武德中,下州别驾,正六品,贞观二十三年,改为长史丞。永淳元年,诸州置别
驾官。天宝八载停别驾,下郡置长史。后上元二年,诸州置别驾,不废下府长史也。 
 中州司马、 《武德令》,中州治中,从五品下,《贞观令》改。  内谒者监、中
牧监、上牧副监、 已上文职事官。  上镇将、 武职事官。《武德令》,从四品下也。
  承议郎、 文散官。
    昭武副尉。 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诸曹参军事,九年省也。
    从第六品上阶
    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 《武德令》,吏部员外郎正六品上,诸司
员外郎正六品下。贞观二年改。  八寺丞、大理司直、国子助教、 《武德令》,从
七品上。  城门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 《武德令》,正七品上。  著作佐
郎、 《武德令》,正七品下。  侍御医、 《武德》、《乾封令》,正七品上。《神
龙令》,从六品下。开元改。  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署令、 武德四年进为从五品
上,七年定令,复旧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