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赞善,掌事如左。 通事舍人八人, 正七品下。 典谒二十人。舍人掌导引
宫臣辞见及承令劳问之事。
太子内坊: 皆宦者为司局。 典内二人, 从五品下。 录事一人,典直四人,
正九品下。 导客舍人六人,阁帅六人,内阍八人,内给使, 无员数。
内厩二十人,典事二人,驾士三十人。典内掌东宫阁门之禁令,及宫人衣廪赐与之
出入。丞为之贰。典直主仪式。导客主傧序。阁帅主门户。内阍主出入。给使主伞扇。
内厩主车舆。典事主牛马。典内统而监之。
太子内官:司闺二人, 从六品。 掌导引妃及宫人名簿,总掌正、掌书、掌筵
三司。掌正三人, 从八品。 掌文书出入,目录为记。并阁门管钥,纠察推罚。女
史,流外三品。掌典文簿而执行焉。,掌书三人, 从八品。
掌宝、符契、经簿、宣传、启奏、教学、廪赐、纸笔、监印。
掌筵三人, 从八品。 掌帷幄、床褥、几案、伞扇、洒扫、铺设之事。司礼二
人, 从六品。 掌礼仪参见,以总掌严掌缝,掌藏,而领其事。掌严三人,从八品。
掌首饰、衣服、巾栉、膏沐、仗卫。掌缝三人,从八品。 掌裁缝、织缋。掌藏
三人, 从八品。 掌货贝、珠玉、锦彩。
司馔二人, 从六品。 掌膳羞。进食先尝,总掌食、掌医、掌园三司,而领其
事。掌食三人, 从八品。 掌膳羞、酒醴、灯烛。掌医三人, 从八品。掌医主医药。
掌园三人, 从八品。 掌园苑树艺、蔬果。
太子家令寺:令一人, 从四品上。 丞二人, 从七品上。 主簿一人, 正
九品下。 录事一人。家令掌太子饮膳、仓储、库藏之政令,总食官、典仓、司藏三
署之官属。
食官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二人, 从九品下。 掌膳十二人,奉觯三
十人。食官令掌饮膳之事。
典仓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二人, 从九品下。 园丞二人,典事六人。
典仓令掌九谷入藏,及醯醢、庶羞、器皿、灯烛之事。
司藏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二人。 从九品下。 司藏令掌库藏财货、
出纳、营缮之事。
太子率更寺:令一人, 从四品上。 丞二人, 从七品上。 主簿一人, 正
九品下。 录事一人,伶官师二人,漏刻博士二人,掌漏六人,漏童六十人,典鼓二
十四人。率更令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漏刻之政令。
太子仆寺:仆一人, 从四品下。 丞一人, 从七品上。 主簿一人, 正九
品下。 录事一人,太子仆掌车舆、乘骑、仪仗之政令及丧葬之礼物,辨其次序。
厩牧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二人, 从九品下。 典乘四人,牧长四人,
翼驭十五人,驾士三十人,兽医二十人。厩牧令掌车马、闲厩、牧畜之事。
东宫武官
太子左、右卫率府: 秦、汉有太子卫率,主门卫。晋分左、右、中、前四卫率,
后代因置左、右率。北齐为卫率坊。隋初始分置左右卫率府、左右宗卫率、左右虞候、
左右内率、左右监门率十府,以备储闱武卫之职。炀帝改为左、右侍率,国家复为卫率。
龙朔改为左、右典戎卫,咸亨复。 率各一员, 正四品上。 副率各一人, 从四
品上。 左右卫率掌东宫兵仗羽卫之政令,总诸曹之事。凡亲勋翊府及广济等五府属
焉。凡正、至太子朝,宫臣率其属仪仗,为左右厢之周卫,出入如卤簿之法。
长史各一人, 正七品上。 录事参军事各一人。 从八品上。 仓曹参军一人,
从八品下, 兵曹参军一人, 从八品下。 胄曹参军一人, 从八品下。
司阶一人, 从六品上。 中候二人, 从七品下。 司戈二人, 从八品下。
执戟三人。 从九品下。 长史掌判诸曹及三府五府之贰。录事掌监印勾稽。官掌本
曹簿籍。 职事皆视上台。 亲府勋翊府中郎将各一人, 从四品上。 左、右郎将
各一人, 正五品下。录事一人,兵曹参军一人,校尉五人,旅帅十人,队正二十人,
副队正二十人。郎将掌其府之属以宿卫,而总其事。 职掌一视上台亲府。
太子左、右司御率府: 本号左、右宗卫府,龙朔改为司御率府。 率各一人,
正四品上。 副率各二人, 从四品上。 卫御率掌同左右率。
长史、录事参军事、仓兵胄三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 人数、品秩、
职掌如左右卫府也。
太子左、右清道率府: 隋文置左右虞候府,各开府一人,掌斥候。国初亦为左、
右虞候,龙朔改为清道率府,神龙又为虞候,开元复为清道也。 率各一人, 正四
品上。 副率各二人。 从四品上。 清道率掌东宫内外昼夜巡警之法。
长史、录事参军事、仓兵胄三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 人数、品秩如
左右卫率府。
太子左右监门率府: 隋置此官,国家因之。 率各一人, 正四品上。
副率各一人。 从四品上。 左右监门率掌东宫禁卫之法,应以籍入宫殿门者,
二率司其出入,如上台之法。
长史、录事参军事、兵胄二曹参军。监门直长七十八人。 人数、品秩同诸率府。
太子左、右内率府: 隋初置内率府,拟上台千牛卫。龙朔初,为奉裕率,咸亨复。
率各一人, 正四品上。 副率各一人。 从四品上。 左、右内率之职,掌东
宫千牛备身侍奉之事,而立其兵仗,总其府事。
长史、录事参军事、兵胄二曹参军, 人数、品秩如诸率。 千牛十六人,备身
二十八人,主仗六十人。
王府官属 公主邑司。
亲王府:傅一人, 从三品。汉官有王傅、太傅,魏、晋后唯置师,国家因之,开
元改为傅。 谘议参军一人, 正五品上。 友一人, 从五品下。文学二人, 从
六品上。 东阁、西阁祭酒各一人。 从七品上。
傅掌傅相赞导,而匡其过失。谘议訏谋左右。友陪侍规讽。文学雠校典籍,侍从文
章。祭酒接对宾客。
长史一人, 从四品上。 司马一人, 从四品下。 掾一人, 正六品上。
属一人, 正六品上。 主簿一人, 从六品上。 史二人,记室参军事二人,
从六品上。 录事参军事一人, 从六品上。 录事一人,从九品上。功仓户兵骑
法士等七曹参军事各一人, 正七品上。 参军事二人, 正八品下。 行参军四人,
从八品。 典签二人。 从八品下。 长史、司马统领府僚,纪纲职务。掾统判七
曹参军事。主簿掌覆省王教。记室掌表启书疏。录事参军事勾稽省署钞目。录事掌受事
发辰。七曹参军各督本曹事,出使检校。典签宣传教命。
亲王亲事府:典军二人, 正五品上。 副典军二人, 从五品上。 执仗亲事
十六人,执乘亲事十六人,亲事三百三十三人,校尉、旅帅、队正、队副。 准部内人
数多少置。 亲王帐内府典军二人,副典军二人, 品秩如亲事府。 帐内六百六
十七人,校尉、旅帅、队正、队副。 看人数置。 典军、副典军之职,掌率校尉已
下守卫陪从之事。
亲王国:令一人, 从七品下。 大农二人, 从八品下。 尉二人, 正九品
下。 丞一人, 从九品下。 录事一人,典卫八人,舍人四人,学官长一人,食
官长一人,丞一人,厩牧长二人,丞二人,典府长二人,丞二人。国令、大农掌通判国
事。国尉、国丞掌判国司,勾稽监印事。典卫守居宅。舍人引纳。学官教授内人。
公主邑司:令一人, 从七品下。 丞一人, 从八品下。 录事一人, 从九
品下。 主簿二人,谒者二人,舍人二人,家吏二人。公主邑司官各掌主家财货出入、
田园征封之事。其制度,皆隶宗正寺。
州县官员
京兆河南太原等府: 自秦、汉已来为雍、洛、并州。周、隋或置总管都督,通名
为府。开元初,乃为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 三府牧各一员, 从二品。牧,古
官,舜置十二牧是也。秦以京城守为内史,汉武改为尹。后魏、北齐、周、隋又以京守
为牧。武德初,因隋置牧,以亲王为之。或不出阁,长史知府事。 尹各一员, 从
三品。京城守,秦曰内史,汉曰尹,后代因之。隋为内史。武德初置牧,以长史总府事。
开元初,雍、洛、并改为府,乃升长史为尹,从三品,专总府事也。
少尹各二员, 从四品下。魏、晋已下,州府有治中,隋文改为司马,炀帝改为赞
理,又为丞,武德改为治中,永徽避高宗名,改为司马,开元初,改为少尹。 司录参
军二人,正七品。 录事四人, 从九品上。 功仓户兵法士等六曹参军事各二人,
正七品下。 府史、 《隋书》有之。 参军事六人, 正八品下。
执刀十五人,典狱十一人,问事十二人,白直二十四人。经学博士一人, 从八品
上。 助教二人,学生八十人。医药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二十人。
大都督府: 魏黄初二年,始置都督诸州军事之名,后代因之。至隋改为总管府。
武德四年又改为都督,贞观中分为上、中、下都督府也。 都督一员, 从二品。
长史一人, 从三品。 司马二人, 从四品下。录事参军事二人, 正七品上。
录事二人, 从九品上。 功仓户兵法士六曹参军事, 功士二曹各一员,余曹各
二员,并正七品下也。 典狱十六人,问事十人,白直二十四人,市令一人, 从九
品上。 丞一人,佐一人,史二人,仓督二人。经学博士一人, 从八品上。
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医学博士一人, 从八品下。 助教一人,学生十五人。
中都督府:都督一员, 正三品上。 别驾一人, 正四品下。 长史一人,
正五品上。 司马一人, 正五品下。 录事参军事一人, 从七品下。 录事二
人, 从九品上。 功仓户兵法士六曹参军事各一人, 并从七品上。 参军事四人,
从八品上。 典狱十四人,白直二十人,市令一人, 从九品上。 丞一人,佐一
人,史二人,帅三人,仓督二人。经学博士一人, 从八品下。 助教二人,学生六
十人。医药博士一人,学生十五人。
下都督府:都督一员, 从三品。 别驾一人, 从四品下。 长史一人, 从
五品上。 司马一人, 从五品上。 录事参军事一人, 从七品上。 录事二人,
从九品下。 功仓户兵法士六曹参军事各一人, 从七品下。 参军事三人, 从八
品下。 典狱十二人,问事六人,白直十六人,市令一人, 从九品上。 丞二人,
佐一人,史二人,帅二人,仓督二人。经学博士一人, 从八品下。 助教一人,学
生五十人。医学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十二人。
上州: 州之名,古也。舜置十二州,《禹贡》九州,汉置十三州。秦并六国,置
三十六郡。汉则以州统郡。其后武德改郡为州,改州为郡,事见诸卷。国家制,户满四
万以上为上州。 刺史一员, 从三品。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都尉各一人,
仍以御史一人监郡。汉废监郡御史,丞相遣掾吏分察诸郡。汉武元光五年,分天下置十
三州,分统诸郡。每州遣使者一人,督察官吏清浊,谓之十三州刺史。后汉遂以名臣为
刺史,专州郡之政,仍置别驾、治中、诸曹掾属,号曰外置刺史。天宝改州为郡,置太
守。乾元元年,改郡为州,州置刺史。初,汉代奉使者皆持节,故刺史临部,皆持节。
至魏、晋,刺史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后魏、北齐,总官、刺史,则加
使持节诸军事,以此为常。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州统县,刺史之名存而职废。而于刺史
太守官位中,不落持节之名,至今不改,有名无实也。至德之后,中原用兵,大将为刺
史者,兼治军旅,遂依天宝边将故事,加节度使之号,连制数郡。奉辞之日,赐双旌双
节,如后魏、北齐故事。名目虽殊,得古刺史督郡之制也。 别驾一人, 从四品下。
长史一人, 从五品上。 司马一人, 从五品下。 录事参军事一人, 从七品
上。 录事三人, 从九品上。 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六曹参军
事各一人, 并从七品下。
参军事四人,典狱十四人,问事八人,白直二十四人,市令一人, 从九品上。
丞一人,佐一人,史二人,帅三人,仓督二人。经学博士一人, 从八品下。
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医学博士一人, 正九品下。 助教一人,学生十五人。
中州: 户满二万户已上,为中州。 刺史一员, 正四品上。 别驾一人,
正五品下。 长史一人, 正六品上。 司马一人, 六品上。 录事参军事一人,
正八品上。 录事一人, 从九品上。 司功、司仓、司户、司法、司士六曹参军
事各一人, 并正八品下。随曹有佐史人数。 参军事三人, 正九品上。 执刀十
人,典狱十二人,问事六人,白直十六人,市令一人,丞、佐各一人,史、帅、仓督各
二人。经学博士一人, 正九品上。 助教一人,学生五十人。医药博士一人, 从九
品下。 助教一人,学生十二人。
下州: 户不满二万,为下州也。 刺史一员, 正四品下。 别驾一人, 从
五品上。 司马一人, 从六品下。 录事参军事一人, 从八品上。 录事一人,
从九品下。 司仓、司户、司法三曹参军事各一人, 从八品下。随曹有佐史人数。
参军事一人, 从九品下。 典狱八人,问事四人,白直十六人,市令一人,佐、
史各一人,帅二人,仓督一人。经学博士一人, 正九品下。 助教一人,学生四十
人。医学博士一人, 从九品下。 学生十人。
京兆、河南、太原牧及都督、刺史掌清肃邦畿,考核官吏,宣布德化,抚和齐人,
劝课农桑,敦敷五教。每岁一巡属县,观风俗,问百年,录囚徒,恤鳏寡,阅丁口,务
知百姓之疾苦。部内有笃学异能闻于乡闾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悌,悖礼乱常,不率法
令者,纠而绳之。其吏在官公廉下己,清直守节者,必谨而察之。其贪秽谄谀,求名狥
私者,亦谨而察之。皆附于考课,以为褒贬。若善恶殊尤者,随即奏闻。若狱讼疑议,
兵甲兴造便宜,符瑞尤异,亦以上闻。其常则申于尚书省而已。若孝子顺孙,义夫节妇,
精诚感通,志行闻于乡闾者,亦具以申奏,表其门闾。其孝悌力田,颇有词学者,率与
计偕。其所部有须改更,得以便宜从事。若亲王典州,及边州都督刺史不可离州局者,
应巡属县,皆委上佐行焉。尹、少尹、别驾、长史、司马掌贰府州之事,以纲纪众务,
通判列曹。岁终则更入奏计。司录、录事参军掌勾稽,省署钞目,监符印。功曹、司功
掌官吏考课、祭祀、祯祥、道佛、学校、表疏、医药、陈设之事。仓曹、司仓掌公廨、
度量、庖厨、仓库、租赋、征收、田园、市肆之事。户曹、司户掌户籍、计帐、道路、
逆旅、婚田之事。兵曹、司兵掌武官选举、兵甲器仗、门户管钥、烽候传驿之事。法曹、
司法掌刑法。士曹、司士掌津梁、舟车、舍宅、百工众艺之事。市令掌市厘交易、禁斥
非违之事。经学博士掌《五经》,教授诸生。医药博士以百药救民疾病。下至执刀、白
直、典狱、佐史,各有其职。州府之任备焉。
县令 三代之制,五等诸侯,自理其人。周衰,诸侯相侵,大国分置郡邑县鄙,以
聚其人。齐、晋谓之大夫,鲁、卫谓之宰,楚谓之公、尹,秦谓之令、长。秦制:万户
已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
至二百石也。
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六县,谓之京县。令各一人, 正五品上。
丞二人, 从七品。 主簿二人, 从八品上。 录事二人, 从九品下。
佐二人,史四人,尉六人, 从八品下。司功、 佐三人,史六人。 司仓、佐四
人,史八人。 司户、 佐五人,史十人。 司兵、 佐三人,史六人。 司法、
佐五人,史十人。 司士, 佐四人,史八人, 典狱十四人,问事八人,白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