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查理大帝传》 艾因哈德著 A。J。格兰特英译 戚国淦译
简介
【作 者】(法)艾因哈德著 (英)A。J。格兰特英译 戚国淦译
【丛书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形态项】 113 ; 20cm
【读秀号】000000558939
【出版项】 商务印书馆 ; 1979
【ISBN号】 7…100…02032…8 / K835。657
【原书定价】 5。60元 网上购买
【主题词】查理(学科: 传记)皇帝(学科: 传记 地点: 法国)
中译者序言
查理大帝(公元768—814年在位)一称查理曼,是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有名人物,是法兰克国家加洛林王朝的第二代君王。查理生活的年代,是西欧封建化过程急剧进行的时刻。他的全部政策代表了新兴的封建主阶级的利益。他统治的四十六年间,曾进行过五十多次战争,建立起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并为自己加上了“罗马人皇帝”的皇冕。连绵不断的战争使法兰克封建主掠夺到大量的土地和农奴,同时也使法兰克自由农民贫困破产,遭受奴役。就是在查理统治期间,法兰克封建制度终于树立起来。恩格斯指出:“在占领高卢时构成了全部法兰克人中的普通的自由人等级消灭了,人民分裂为大土地占有主、臣仆和农奴,——这就是查理为取得他的新罗马帝国所付出的代价。随着普通的自由人的消灭,旧的军事制度瓦解了,随着两者的消灭,王权也崩溃了。查理把他自身统治的唯一基础破坏了。他还能勉强支撑下去;可是一到了他的后继者们的手里,实际上由他亲手造成的东西,却明显地暴露出来了。”①这是对于查理的全部事业最为精辟透彻的评价,它戳穿了一千年来封建和资产阶级历史家为了替查理歌功颂德而编造的一切神话。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563页。
本书包括两种查理的传记。一种为艾因哈德所撰,另一种为圣高尔修道院某佚名僧侣所撰。两种传记均撰写于九世纪,是关于查理大帝的最早的史料。
艾因哈德约在公元770年出生于法兰克国家东部美因河下游地方一个有地位的封建主家庭里,779年后被送进富尔达修道院受教育。由于艾因哈德学习出色,才智过人,在他刚过二十岁的时候被这个修道院的院长鲍古尔富斯推荐到查理的宫廷去供职。此时,查理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强大的国家的统治者。他从欧洲各地延揽了一批知名当世的学者到宫廷来,讲求学问,兴办学校,其中最著名的人士是来自不列颠的阿尔昆。查理这种附庸风雅的举动曾获得资产阶级历史家的大声喝采,被誉为“加洛林文艺复兴”。年轻的艾因哈德跻身于这个文学侍从的小团体,有机会博览群书,接触名家,并直接受到阿尔昆的教益,学识日益精进,成为这一“复兴”的后起之秀。
艾因哈德深受查理的宠信,也尽力为之效劳。他曾几次啣查理之命出使国外。但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呆在查理身边,掌管秘书,参预机要。查理死后,他继续留在其子虔诚者路易的宫廷,恩宠不衰。他曾破例地同时兼领过几个修道院的院长职务,这原是教会宗规所不容许的事情。这时的查理帝国已随着地方封建势力的加强而走向解体。路易同他的儿子们父子兄弟之间战争频仍,宫廷里的阴谋事件也一再发生。艾因哈德决计离开这个政治斗争的漩涡,从830年起隐居于塞利根施塔特的一座修道院,直到840年3月14日去世。
艾因哈德流传下来五种著作,其中以《查理大帝传》最有价值。这部著作写于他住在塞利根施塔特的期间。加洛林时代的文风专以摹仿古典作家为能事,艾因哈德撰写《查理大帝传》也是以苏埃托尼乌斯的《十二凯撒传》为蓝本的。
苏埃托尼乌斯是公元二世纪的罗马史学家。《十二凯撒传》是一部关于共和国末期和帝国初期罗马统治者的传记,记述从尤利乌斯·凯撒到多米提亚努斯十二个统治者的事迹。苏埃托尼乌斯曾供职罗马宫廷,接触过官方文书档案,因之他这本传记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材料。但是书中同时也存在不少缺点,例如只着眼于皇帝个人行事的记载而忽略了对时代背景的叙述,为了追求趣味化而对元首的轶闻、宫闱的秘史作了过分的渲染等等。这就使得这本传记比起同时代的塔西佗的著作来,在史料价值方面不能不居于次要地位。
《剑桥中世纪史》认为艾因哈德对于苏埃托尼乌斯的《十二凯撒传》,是从全貌乃至细节的全面模仿①。这种模仿为《查理大帝传》带来深刻的影响。在早期中世纪,教会垄断了历史的编纂工作。历史著作充斥着宗教迷信,成为天主教神学的仆从。这种现象,甚至连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和比德的《英吉利教会史》这类史学名著也在所不免。艾因哈德撰写本书时,刻意摹仿古典著作,摆脱这种风气的影响,为查理的一生写成比较真实的记录,这是苏埃托尼乌斯给他影响的好的方面。但在另一方面,他也因袭了苏埃托尼乌斯只写传记主人翁而略去时代背景的笔法,在书中除了记述查理的对外战绩和宫廷生活外,对于这一时期法兰克国家国内外其他方面的情况几乎只字不提。另外,他又极力仿效古典作品通常采用的短小篇幅,“把这项工作压缩在最低的可能限度以内。”(见书中原作者自序。)结果使得许许多多他所熟悉的重要材料都被舍弃,而这本本来可以写成洋洋巨著的作品,竟被压缩到两三万字,以致这半个世纪充满动荡和冲突的热闹场面,只剩下一些稀疏的线条留给后人,这是十分可惜的。
①见《剑桥中世纪史》,1957年版,第2卷,第626页。
《查理大帝传》写成后,获得很高声誉。同时代人瓦拉夫里德·斯特拉博称赞它“提供了丝毫不假的真情实况”。(见本书瓦拉夫里德序言。)另外也有人夸奖它的优雅文笔。直逼古典作家。从中世纪流传下来的手抄本,多达六十部,其传诵一时可以概见。
关于本书的评价,诚如艾因哈德本人在自序中所说那样:“我认为没有人能够比我更真实地记述这些事情,而且我也不能肯定有没有别人会写出它们。”无论是同时代或者稍稍晚出的编年史籍与它相比,都可以说是无出其右的。尽管本书对于查理的论述有许多溢美的地方,对于史迹的记载也间有失实之处,但它仍不失为这一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史料。
另一部查理传记的作者是圣高尔修道院的一个僧侣,已佚其名,有人认为其人是诺特克,有人则不承认,今天已无从判断。①至于撰写时间,书中却有线索可寻。据作者透露,这本传记是查理大帝的曾孙胖子查理在圣高尔修道院作短暂逗留时嘱咐他编写的。胖子查理前往圣高尔修道院的时间为883年,可知这本传记当在此时写成。本书流传至今已残缺不全,前面原有一篇序言,业已散佚;书的末尾也欠完整,作者在第二卷第十六节中曾表示要在写完查理的武功之后再写一些他的生活习惯和平日言谈,如果这些内容曾经单作一卷写出的话,今天也告阙如了。
①诺特克据《大英百科全书》载为瑞士北部人,生卒年代约为公元840至913年,曾在圣高尔修道院所设学校执教多年。诺特克素患口吃,有人就根据这本传记中作者自称口吃,断定为诺特克所撰。例如《剑桥中世纪史》称这本传记为“口吃者诺特克的有趣的小书”(见该书第2卷第625页)。另外有人则认为单凭口吃一词,不足为据。例如传记的英译者A.J.格兰特认为这只是一种通常作譬喻用的自谦之词,不应就字面意义去理解。
查理大帝死去半个世纪以后,有关他的种种传说,先是在西法兰克,后是在东法兰克广泛流传开来。传说越来越多,查理这个人物也越来越神圣化,一些虚构的武功和捏造的神话,归到他的身上;一些诸如“萨克森人的使徒”、“耶路撒冷圣城的保卫者”之类的神圣光轮,加在他的头上,等到十二世纪,查理便完全变成一个圣徒。
圣高尔修道院僧侣撰写这本传记,正是这类传说开始流传的时候。作者宣称他的材料根据来源有三,见于书中的则只有两个。其一是阿达尔贝尔特,他隶属于查理大帝的皇后希尔迪加尔德的兄弟克罗尔德部下,曾跟随查理对匈奴人、萨克森人、斯拉夫人作过战。另一是阿达尔贝尔特之子韦林贝尔特,他是同作者一起在圣高尔修道院修道的一个僧侣。第三个来源为何,不得而知。就前面这两个人而言,关于查理是可能提供大量珍贵材料的。但是传记作者基于其基督教会的神学观点,似乎对于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道听途说更有兴趣。他以更多的篇幅载录了这种荒诞不经的故事,致使他这本著作完全成了一本稗官野史,人们只有在拨开弥漫书中的浓云迷雾以后,才能发现若干有用的材料。
但是也须指出,圣高尔修道院僧侣撰写此书,采摭了许多民间传说,因之在内容上与艾因哈德有所不同。他所叙述的范围不限于阿亨宫廷,而稍稍地接触到宫廷以外的世界,所记载的人物也非集中于查理一人,而是涉及到其他某些社会阶层,因之书中所展示的画面,要比艾因哈德的记述宽阔一些。他描绘了处于人身依附地位的匠人遭受的奴役折磨,教俗封建主生活的骄奢淫佚,高级教士的愚昧粗鄙等等;也记载了查理生前和身后在宫廷内部酝酿的一次又一次的政变阴谋。这些都是九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的如实写照。把两部著作合在一起,可以为查理大帝近半个世纪的统治提供一个粗略的轮廓。《剑桥中世纪史》也指出,“由于艾因哈德,也由于圣高尔修道院僧侣脍炙人口的故事,查理的整个形象被刻划得十分有血有肉,非常清晰地摆在我们眼前。”①
①《剑桥中世纪史》,第2卷,第627页。
艾因哈德和圣高尔修道院僧侣的原著用拉丁文写成。本书系据英国A.J.格兰特教授的英译本《查理曼的早期传记》(伦敦查托和温德斯公司1922年版)译出。英译本原有序言,今略去;原来的注释较繁,现只选译其中一部分,另外由中译者补注了一些,注释后面分别缀以英译者和中译者字样。限于水平,书中可能有不少错误,希读者指正。
《查理大帝传》
艾因哈德著 A。J。格兰特英译 戚国淦译
瓦拉夫里德的序言①
①瓦拉夫里德·斯特拉博在公元842至849年间任法兰克某修道院院长。——英译者(其人与艾因哈德相识,为他写这篇序言。——译者)
如所周知,下面关于最光荣的查理皇帝的行述,是由艾因哈德撰写的。艾因哈德在当时所有的宫廷官员中间享有最高的声誉,这不仅由于他的学识渊博,也由于他的品德超群;而且,由于他对于所描述的全部事件,几乎都亲临其境,因之他的叙述在最严格的准确性方面更为见长。
他出生于法兰克东部叫做莫因格维的地方,少年时代在富尔达修道院内殉教者圣旁尼法斯的学校里受到最初的训练。他之所以被修道院院长鲍古尔富斯从这里送到查理的宫廷,与其说是出于门第优越,毋宁说是由于他的才智非凡,这种才智即使在当时就已显示了他日后如此驰名的学识的光明前景。当时,查理比所有的君王都远为殷切地搜罗博学之士,给予他们的待遇如此之优隆,以便他们得以从容舒适地探求哲理。因此之故,他在上帝的帮助下,使得他那个在上帝付托他时尚是愚闇、甚或是全然蒙昧(如果我可以使用这种词句的话)的国家,由于这种一向不为我们的野蛮状态所了解的崭新的学问而光辉四射。可是现在,人们的兴趣又一次地转向相反的方向,学识的光辉不那么为人们所爱惜,而在大多数人中间正在熄灭。
因此,这位藐小的人——因为他身材中等——由于他的知识和高尚品格而在热爱学识的查理的宫廷中获得如此之多的荣誉,以致那位最有力量、最为聪睿的国王陛下在他当时所有的大臣中间难得找到一个使他更乐于一同商量私事的人。的确,他配得上这种恩遇,因为,不仅在查理的时代,而且更为显著地在路易皇帝的统治下,①当法兰克人的国家由于多种多样的骚乱而动摇,并且在有些部分濒于毁灭的时候,他是如此令人惊异而又幸运地权宜行事,而且在上帝的庇祐下,能够这样地省察自身,因之他明智的盛名,虽有多人嫉妒和多人揶揄,却不曾非时地从他身上消失,也不曾置他于不可挽救的危难之中。
①路易为查理之子,绰号虔诚者。在他继其父为皇帝期间(814—840年在位),帝国开始分裂。——译者
我之所以谈到这些,为的是使所有的人可以阅读他的作品而不致有所怀疑,另外也可以了解,在他对他的伟大首领备致颂扬的同时,也为好奇的读者提供了丝毫不假的真情实况。
我,斯特拉博,插入了一些根据个人意见认为适当的标题和装饰,以便有人在需索某点的时候,可以更方便地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
《查理大帝传》
艾因哈德著 A。J。格兰特英译 戚国淦译
艾因哈德自序
当我已经决心要把我的那位已故的伟大而又堪称光荣的君王和恩主的生活、言谈以及大量行事记述下来的时候,我把这项工作压缩在最低的可能限度以内。我的目的是一方面把我所能获知的每件事情都写进去;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把每件新事情写成长得使人厌倦,因而得罪那些爱挑剔的人。总之,我已经极力要使这本新书不致触犯那些就连学识丰富、雄辩滔滔的人士所写的古代著作都看不起的人。
我不怀疑,有许多有学问、有闲暇的人,他们觉得一定不能完全忽视今天的生活,不应该把我们这个时代的活动当作完全不值得记述的事情,使之泯没无闻,被人遗忘;因此,他们是如此地喜爱声誉,乃至尽管拙于笔墨,他们也情愿把别人的伟大的事迹笔之于书,而不愿意无所著述,让他们的姓名、声望从人们的记忆里消逝。但是,即使如此,我还是觉得不应该罢手不写这本书。由于我曾亲身参与这些事件,身临其境,目睹其事,因此我认为没有人能够比我更真实地记述这些事情,而且我也不能肯定有没有别人会写出它们。因此我想,与其让这个当代最崇高、最伟大的国王的生平事迹,和他那后人难以效法的赫赫功业因湮没而消失,倒不如象别人那样,把故事记录下来,垂诸后世。
我还有另外一个理由——我想这并不是个愚蠢的理由,甚至单凭这个理由就足以让我动笔,——那就是我所受到的养育之恩以及我跟国王本人和他的孩子们的友谊,这种友谊自从我在宫廷里居住的时候起,一直没有间断。由于在这种情况下他使我同他如此投合,使我在他的生前和死后感戴不已,如果我把他所赐给我的一切恩惠忘掉,如果我使这样恩遇我的人的丰功伟绩湮没无闻,如果我容许让他的生平不见著录,不受颂扬,就象他没有存在过一样,——实际上他的生平不仅值得以我那拙劣贫乏而又渺乎其微的才能来记载,而且值得用西塞罗①的全部雄辩才华来记载——那么说我忘恩负义,在我是罪有应得的。
①西塞罗(公元前106—43年)是罗马共和国晚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作家,精于哲学、文学、修辞、法学等。他的拉丁文风在中世纪有很大的影响。——译者
因此这里你得到了一本载录那位伟大而光荣的人物之生平的书。除去他的事业以外,不会再有什么可以使你惊奇或景慕的了;诚然,倘或有之,那就是,我是一个异族人,并不怎么通晓罗马语言,②而竟然妄想可以通畅无疵地运用拉丁文字,甚且狂妄自大到连西塞罗的名言都敢于轻视。西塞罗在《图斯库兰论文集》③第一卷里,在谈到拉丁作家的时候说过:“如果一个人既不会很好地组织他的思想,也不会通顺地把思想写下来,又不能给读者提供任何乐趣,而竟把他的思想写在纸上,那么他就是在轻率地滥用他的闲暇和他的纸张。”假如我不是被一种想法所鼓励的话,这位大演说家的话也许会使我搁笔不写。可是我觉得我应该甘冒世人之指责,应该让我的拙劣的才能甘蹈写作之艰险,而不应该吝惜我的声名,使这位伟大人物的遗念被人忘掉。
②艾因哈德对于拉丁文极为精通,这里只是谦词。——英译者
③《图斯库兰论文集》是西塞罗的哲学著作,于公元前46年写于他的图斯库兰别墅。——译者
《查理大帝传》
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