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西游记 作者:海诚-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师父不悦,停了笑,住了掌,又道:“妙哉!”
  倏忽听见鸾铃响,车辇到,原来国王驾临。三藏迎上见礼。国王道:“圣僧,诸位神仙呢?”三藏道:”皆回天庭矣!”国王垂泪道:“真个无缘!
  千载难逢机会,却失之交臂,可惜,可惜!只怪寡人恐神仙见怪,回宫沐浴更衣,生生耽搁了!”三藏道:“陛下拜神有何意图,盼告之。我徒儿孙悟空是个惯走路的,可叫他走一趟,将陛下之意转致众神!”国王羞羞答答道:
  “不过是想讨个长寿方儿,却晚了一步!”行者道:“陛下知这几拨神仙来做甚的?——原是替那妖道说人情哩!有心管你生死?陛下日后若做个好皇上,受万民拥戴,老孙心有灵犀,即刻便知。一准给你送株灵芝仙草来,叫你延年益寿!”
  国王大喜,即执三藏手,同登凤辇。又招呼行者、八戒、沙僧,一道返回宫廷,设宴含光殿,款待众僧。百官、宫眷都来作陪。席间,公主把酒,先谢唐三藏。三藏推道:“谢我却是虚的,贫憎有何功绩?该谢孙长老!”
  公主笑道:“圣僧教的好徒弟,自然先谢你,再谢孙长老!”三藏勉强呷了一口酒,道:“贫僧不敢破戒,叫悟空代我多饮几杯可也!”公主遂又谢行者珍灭妖怪为母报仇之恩。行者便笑盈盈吃了三杯才罢。君王道:“孙长老,朕看你神通最大,令师也颇着重。故有一事相托。”附耳说了几句。行者笑道:“倘师父愿意,徒儿巴不得吃喜酒!”唐憎、公主心里明白,俱害起臊来。八戒嚷道:“莫不是师父真要做驸马爷了?”羞得公主捂着脸儿,离席而去。
  宴罢,众僧回馆驿歇息。驿丞见了,连忙磕头谢罪。唐僧道:“当时也怪不得你,起来吧!”驿丞爬起来,百般奉承。师徒无事,八戒又逗唐僧,不叫“师父”,改称“驸马老爷”。唐僧操锡杖打了八戒儿杖,才老实。行者私下问三藏可有心入赘皇室。三藏反诘:“悟空,你道若何?”行者笑道:
  “一厢富贵美色,一厢古道荆棘。如俺是师父,便留下做乘龙快婿!”唐僧亦笑:“我便奏明皇上,留你算了!”行者道:“老孙当年为王为尊,也曾富贵风流一时。正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如今早已淡了此念。师父却是自打636娘胎出,未知荣华富贵为何物,不妨尝尝!”唐僧嗔道:“你这猴头,休拉为师下水!”
  次日,唐僧主持净土坛会,为皇后超度亡灵。三日方毕。第四日午初,君王复排宴酬谢四僧,又提与公主联姻之事。三藏支支吾吾,脸赤身热,起身如厕。沙僧佯装不知,行者只好陪师父去。沙僧见八戒正埋头吞吃,趁机将一书简交侍女传给皇上,又挤眉弄眼,以示机密。皇上会意,藏于袖中。
  宴罢回后宫,取出一看,简帖上写:“师父有心却无胆,宜将生米做熟饭!”
  皇上连声“妙计,妙计!”唤公主来,也看了字函。公主道:“全凭父王做主!”君王即令司礼监将昭阳殿张灯结彩,布置喜堂,一厢备筵散柬。上上下下忙乎起来。
  向晚,诸事准备停当,急发凤辇去馆驿接唐僧进宫“议事”。唐僧不知缘故,欲登车辇,却叫行者拦住了。再三诘问随行太监,才道是接唐僧去成亲。唐僧六神无主。八戒笑道:“师父不去,老猪顶缸如此?”行者道:“也看看你那嘴脸!”沙僧试探道:“师父,情势所迫,不如去应酬一下?”行者道:“又不是吃闹酒!此事一去便是真的了!”唐僧房里房外兜圈子,直道:“这如何是好!”行者道:“取金钱来,抛采定去留:若面则留;若背则去。如何?”唐僧道:“好,好!便依此策!”行者便径去八戒腰里摸金钱,交给师父。三藏一抛是背,再抛、三抛皆是背。长叹:“天意如此,贫僧无话可说!”殊不知行者在钱上捣了鬼儿!
  行者口气,道:“好了,好了!我去打发喜车回宫,咱们也拾掇拾掇走人!”八戒道:“天都黑了,看得清道儿?一跌一个筋斗。怎么走!”唐僧道:“关文还未倒换哩,莫如天明吧!”行者道:“取关文来,老孙去见皇上。只说师父难以从命,叫他验了关文。回来时那月亮也该升起,正好踏月色行路!”
  唐僧无奈,只好将关文交行者。又交待行者切勿逞强行凶,惊吓了皇上。
  行者悄道:“师父不与公主写句活儿?”三藏动容,叫一声:“悟空!”竟泪流满面。向驿丞讨了块素帛,饱蘸浓墨,匆匆写了几个字,又呵干了,叫捎给公主。行者识体,也不看,叠了揣在怀里。出门叫太监驱辇随他回宫。
  众人皆知悟空神通,谁敢逆他!只有从命。
  约一个多时辰,行者回馆驿。适好亏月初升,天地光亮。行者道:“皆办妥也!沙僧备马,八戒挑担,走也!”唐僧问:“皇上说甚?”“皇上只言有缘相会,无缘厮守。叹息而已!”唐僧黯然,出门来见鞍辔己备,只好上马离了馆驿。三徒紧随。
  行至西门,守城军士已开启城门等候。一辆香轸停在城外,两排太监宫娥列队侍立。唐僧心中一动,果然从车上下来一个着紫衣裙的佳丽,婷婷娉娉朝三藏马头行来。唐僧心跳都止了,看着佳人幽怨的双眼,正是公主。
  公主走近唐僧,呢喃道:“圣僧何言‘有缘无份’?奴家自此倚闾相望,俟圣僧取经回转再结良缘!”唐僧潜然泪下:“公主切勿等我!人在江湖,命运叵测!公主天生丽质,何必为贫僧白白耗费青春!盼早配鸾俦,亦慰圣上之心!”公主抽泣,只道:“圣憎勿言,妾意已定!”唐僧心如刀绞,道一声:“公主珍重。贫僧??去也!”打马疾奔起来。行了几十里路,才勒住马。回首来路,月光下比丘国绵长的城垣笼在薄雾中,看不分明。风中,忽闻玎玲玎玲的环珮声。再听,又只有风摇树响。
  几个徒弟喘着粗气赶上来。八戒道:“师父,老猪心都跑掉也!”唐憎自语:“便做个无心之人,有何不好!”众徒见状,俱不再言语,护着师父,投西而去。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十七回 灯明果三徒伏浪子 月朦胧唐僧逢仙妹上元灯节,忽见浪子辱妇女,三僧“英雄救美人”??月色朦胧,唐僧他乡遇故知,尾随仙女至城外??
  话说唐僧师徒离了比丘国,行不久,便是冬季。无非迎朔风,踏霜雪,食冷饭,宿废刹。苦不堪言。一日八戒抱怨:”师父若在比丘国招了驸马,还用受这份罪!徒儿也跟你沾沾光儿!”唐僧道:“为师若贪图暖炉品茗、狐裘赏梅,早就不做和尚了,还等到比丘国!”八戒撇嘴道:“其实那时师父心里也是动动的,不是不想!”沙僧道:“二哥言谬也!‘燕雀安知鸿鹄志’!”八戒“哼”道:“这‘志’那‘志’,说说容易——拍甚马屁!”
  沙僧不依:“二哥怎么烂巴嘴儿,骂人呢!”两个吵起来。一旁惹烦了行者,“真是‘闲了无事忙口角’!再下闭嘴,着八戒比斋、悟净开道,有一点差错,就打析腿儿!”慌得两个忙停了吵,甜言蜜语:“哥,哥!俺改还不行!”
  唐僧马背上慢悠悠道:”就让他俩斗嘴去,不然也怪寂寞!”行音道:“帅父伯寂寞了?好办,好办!——那比丘国公主不是正等着师父回转!咱们这就拨马头朝东如何?”唐僧举锡杖虚张声势要打行者:“叫你胡说!”师徒几个苦中作乐,遂熬过一个个冬日。
  光阴荏苒,转瞬冬残春至。这日三藏几众行近一座城邑,原是凤仙府。
  进城来,见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十分热闹。大道两旁家家张灯,户户结彩,八戒道:“此地居民忙忙碌碌,要过中秋节吧?”行者训道:“真是猪脑子!
  时逢早春正月,又有人挂灯,上元节无疑!”唐僧点头,才要言语,忽远远见一辆油壁轻车,在前头缓缓行着,一个女干掀开绣着棣棠花的帷慢,探出头来看街景儿。那女子着紫裙,盘云髻,面容姣好,明眸闪烁。唐僧心中一动,仿佛在哪儿见过似的!急切问一时想不起来。那女子已缩回车中,马蹄嘚嘚,香车飞驰,转眼消失在街角。唐僧暗笑自己多情,异国他乡,何来故知旧友邂逅!
  四僧顺大街行走,正寻馆驿,忽闻近处铙钹阵阵、木鱼笃笃,又有诵经声传来。八戒笑道:“到家了,到家了!师父,你听那念经声有气无力,想是未开午斋,咱们正赶上饭时儿!”几众饥肠辘辘,循声拐进一个巷陌。行不远,果见山门矗立,上题“西明寺”。上女三三两两,或携香油或提彩灯进庙献佛。
  唐憎下马,师徒欲进山门,却被门头僧拦住道:“灯节期间不可白入!”
  行者拔根毫毛变作一锭银子,有三两多沉,充作香油践,四众才混进去。有知客迎着,先顺三藏之意,击引磬、入方丈,参拜了住持。义引至云水堂,与寮无相见。即安排几僧住下。时大雄宝殿廊序间悬梆敲响,知客又领四僧去斋堂用斋。
  斋毕,唐僧净了面,穿上袈裟,唤沙僧随他去殿堂拜佛。先进大雄宝殿,拜了三世佛,又拜胁侍的大智文殊、大行普贤。才要转至观音殿拜大悲菩萨,忽见适才街头骢车上的女子款款进殿,身后使女提着一盏精美的玻璃莲花灯儿。唐僧几乎愣了,那身姿、那眉目,不是比丘国公主是谁!女子见唐僧呆痴痴望她,不觉掩口一笑,却也未打招呼,与三藏擦身而过,将灯儿交殿上“侍灯”僧悬挂起来,随后拜佛。沙僧一旁见师父犯了傻,忙搀帅父去观音殿。唐僧匆匆拈香礼拜了南海菩萨,撇下地藏殿不拜,折回大雄宝殿、那女子已无影无踪,只有那盏莲花灯明灿灿600 悬在殿廊间。
  三藏怏怏回到云水堂。行者激灵醒来,见师父一言不发,闷闷睡去,不免纳闷,悄问沙僧缘故。沙僧道:“适才在大雄宝殿拜佛,师父遇一女子,长相酷似比丘国公主。师父呆看人家,是我以为不雅,拉师父走了。再转回来,那女子已夫所在。师父故此惆怅!”行者道:“你拉他做甚!真是公主,鸳梦重温,有何不好!不是公主,也当面说开了,亦不牵肠挂肚。这下害得他老人家不上不下,不死不活的,难受不?”沙僧委屈道:“我也是为师父好,谁想会这样——日后再有这种事,高低不管了!”
  不觉间天暗,住持差人来请东土和尚去佛殿前聚会观灯。唐僧盛情难却,披了袈裟,率徒弟们去宝殿。见一寺僧人云集殿前,另有簪缨官吏、居士百姓,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殿前一左一右,己立起两株巨制树灯,各燃灯百盏,照得一庭通明,宛如白昼。仪式开始,往持照例咏涌《燃灯文》:
  ??厥今岁无始,瑞月朔日。凤仙府郡,吏士黎民,家家顶谒,户户虔诚,入净食于千龛;燃玉灯于宝刹。奉祀诸佛,加威神力。伏愿当今皇上,圣寿遐长,四海承平;府尹长官,福禄绵远,威恩四方。目今地方昌宁,岁稔物阜,万民乐业。今宵良辰,金吾不禁。府郡内外,许州官放火;三街九巷,允百姓点灯。灯轮不绝,灿若群星;高树灯繁,亮若玉蟾。兰柱炳丙花鲜,桂炉焚而香散。光耀九天,亘十方而历供;晃满今景,竖千百之芳菲。
  灯乃神光破暗,宝烛除昏昔有诸佛剜身,菩萨燃臂,遂使令世千灯普照、百焰日明。
  铁围山内,赖此光明;黑暗城中,蒙斯慈辉。伏愿威光转胜,福力弥增,合邑清泰,五谷丰登,普天安乐,摩诃般若。
  住持唱诵毕,朝那官吏施礼。官员遂道:“府尹有令,上元灯节,士庶同乐!可观灯玩耍,通宵达旦。”又代府尹献香油资五千络。住持谢了。即令小沙弥放焰火。僧俗争睹,热闹一番。众人散去,赴街市观灯。八戒闻见寺外鼓乐喧天,灯焰明空,心痒道:“难得如此佳节盛会,不出去转转,岂不可借!”沙僧道:“师父心里不快,还是回去歇息吧!”忽听唐僧说:“谁道我心里不快?辛苦多日,难得进城人邑。今晚又蒙府尹老爷开宵禁,且也随大众去街上观灯,乐和乐和!”众徒皆欢呼!
  四僧结伴出了西明寺,见三街六市,灯若银汉,人如蚁虫。鳌山下耍百戏,人戴兽面,男着女服,诡状奇形,围了重重叠叠观者;灯林前放焰火,火树银花,绽霞飞彩,璀璨夺目,引了男男女女游客。丝竹悠扬,涌倩妆玄衣;灯烛幢幢,驶华轺画车。更有高楼上佳人,凝妆凭栏,指点灯火,笑语飞言。真个是:
  火树银葩绽,翠拢笑颜开。
  香风随据去,明月逐袂来。
  九陌彩烛连,三街兰车塞。
  忽忆在长安,元宵灯如海!那三藏身在异域,睹此景象,不免勾起故国往事,感慨系之;那八戒无旧可怀,两眼欢欢的,东张西望,看灯看戏看女子,脖子筋都扭酸了,忙得不亦乐乎!偏有一些娼妓,艳装浓抹,朝行人搔首弄姿。看见三藏,喜得合不拢嘴儿,上来拉他。叫行者瞪眼发威,吓跑了。
  八戒背后骂:“贱货,俺家师父连公主都没看在眼里,理你们!”却又嘟噜:
  “只认白脸皮,怎不来拉扯老猪!”行者道:“呆子,闭上臭嘴,看灯吧!”
  四僧游游逛逛观灯。那街上灯树,或七八尺、十几尺不等,大大小小如繁花密垦。又有百影灯、千影灯,映出龙飞凤舞、仙山琼宫种种意境,十分美妙;还有各式彩帛灯、琉璃屏灯,其形状有飞禽走兽人物花卉:仙鹤灯,展翅欲翔;皎龙灯,云霞明灭;蓬莱灯,神仙生动;莲花灯,嫣红晶莹。真个五彩光曳,香风缭绕!四僧见惯了苦风凄雨、青灯古佛,睹此盛况乐不可支,抓耳挠腮!随人流渐至府衙门首,突见灯轮二十丈,耸立夜空,披锦绣,饰金玉,燃灯万余盏,簇如巨大花树。灯轮下少女少妇数百人,衣罗崎,着花冠,佩霞彼,齐声歌诵。歌曰:
  庆佳节,在三五,华灯高悬千万户。
  十里灯人鳌山明,九陌罗裳春风度。
  车水喧闹笙歌起,马龙透迤暗香浮。
  烛影佳丽送秋波,月下少年邂知己。
  邂知己,携手去。
  朦胧灯火人痴迷!八戒看那灯轮下女子,个个如月中仙子,心痒骨酥,垂涎三尺。只恨师父师兄在场,不能盂浪。三藏睹此,亦眼花镣乱,但不为所动,心想的是“虽则如云,匪我所思!”忽地来了帮纨袴子弟,嘻嘻哈哈,朝那群唱歌女子队里闯,口出秽语,手脚放肆。惊得众女子可怜兮兮,四下躲闪。躲不迭的便叫浪荡儿逮往了动手动脚,百般轻薄。那观灯的当地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唐僧忿怒,令三徒弟去除恶安良。行者、八戒、沙僧无不踊跃,皆道:“遵命,正是英雄救美人也!”便如猛虎下山、饿狼扑食,直取众浪荡公子。也不用兵器,只使拳脚,三下两下,一个个放倒!乐得女子欢喜,百姓你赞!唐僧正要上前,嘱弟子将歹人“送官府”,忽见一辆骢车,停在不远,下来一个女子,立如玉树临风,动若轻烟出岫,走走止上,观起灯来。唐僧怦然心动,那不正是寺庙里献灯的女于!不由地紧跟了几步,那女子蓦然回首,瞧见唐僧,嫣然一笑,移步便走”,唐僧心中痴迷,竟尾随而去。渐觉得灯火阑珊,便站下,寻思:“她若真是公主,如何背乡离井,奔波数千里至此?莫非青邪了眼?或是妖怪变化了诓我?”
  正踌躇,那女子又驻步,月光下粲然一笑。唐僧音那笑容,不是公主是谁!便叫:“公主,等等我!”女子嗤嗤笑着前头走。唐僧确信无疑,甩大步追。不知不觉已出了北门,穿一片松林,看见山坡上一处别墅,粉垣朱户,危楼重宇。大门半掩着,女子等庄门首,等三藏走近,捉他手往天井里走。
  唐憎只闻的兰麝馥郁。随女子登上楼阁,里头银烛伟杲,铺陈华丽。女子笑盈盈道:“圣僧,可记得奴家?”唐僧再睹女子,下似比丘公主,却像姑射仙站,不免;乞一惊;揉揉眼再誊,又成了百花羞公主,定限再觑,竟变作盘丝洞七妹!不禁悚然起身:“仙姑,你到底是哪个?休再 捉弄贫僧!”那女子格格笑道:“圣僧勿惊,你我前世有缘,敌今日相会——圣僧还记得十世前之事么?”唐僧摇头:“盼仙姑吉之。”女子笑道:“你自家之事,还用人家告知!自己慢慢想去吧!今日上元佳节,有缘聚会,且与君饮酒唱和,共度良宵,如何?”唐僧回首前世,恍恍惚惚,不知是梦是醒。
  女子轻击掌。俄顷,珠帘动,五六个俊俏小丫鬟鱼贯入内,奉上美酒佳馔,义退下。女子殷勤把盏劝酒。唐僧渐觉酒酣面热,定定看那女于,女子笑道:“目光炯炯如贼,全不像出家之人!”唐僧愧恧,直道:“恕罪!”
  女子悄语道:“长老当初离家西行,颇有一番雄心大志,为何途中屡屡为女色所惑,欲叛正道?”唐僧叹道:“贫僧非铁石之人,难耐无穷无尽旅途寂寞耳!并非有心离经背道。”女子笑道:“汝受沙弥戒时,即知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