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示
人无信不立,良好的信誉能给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诚实、守信是形成强大亲和力的基础 诚实守信会使人产生与你交往的愿望,在某种程度上,会消除不利因素带来的障碍,使困境变为坦途。
对企业来说,忠诚能带来效益,增强凝聚力,提升竞争力,降低管理成本;对员工来说,忠诚能带来安全感。因为忠诚,我们不必时刻绷紧神经;因为忠诚,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忠诚并不是“从一而终”,而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不是对某个公司或者某个人的忠诚,而是一种对职业的忠诚,是承担某一责任或者从事某一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
忠诚、责任、执行是最基本的商业精神,让我们能战胜一切的困难。作为公司忠诚的员工,即使是你的竞争对手,他们也会敬佩你的责任和忠诚,因为你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对手比自己还强大。
思索
你认为忠诚的员工的标准是什么?扪心自问,你是个忠诚的员工吗?
你认为,怎样才能表现出你的忠诚?
你如何理解“忠诚是执行的最大动力”?
你认为忠诚的好处有哪些?
有人说:“忠诚的最大受益者是员工本身。”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假如你是老板,在选拔人才时,如何兼顾执行力和忠诚度两个标准?
1.当上司对你的工作提出异议,并要求你进行改正的时候,你是否会说:“不就是 错了嘛”?
2.当上司要求你对某项命令服从的时候,你是否会说:“服从?先让我看看你说的是不是正确。”
3.当上司要求你停下手头上的工作,并开始另一项工作的时候,你是否会说:“等一下,我这里马上就好了。”
4.当上司命令你做某项工作的时候,你是否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以上这些都是你的亲身经历,那么你就不算是一个忠诚的员工。记住:一个优秀的员工,一个不可替代的员工,可以不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但绝对是一个对公司,对老板,对上司忠诚的人。
战胜胆怯,执行的第一步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72年,是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的摇篮。这个学会有一个传统:每期学员毕业前,都必须完成一个检验推销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
2001年该学会的实习题是:谁能把斧子卖给美国总统?许多学员一看见题目就知难而退,因为他们认为美国总统肯定不需要斧子,即使他需要,也不一定正好买他们推销的斧子。
乔治·赫伯特却不以为然,他当即给美readist读家TXT书籍下载
第一章 现在就付诸行动:执行力法则(5)国总统布什写了一封信:“我有幸参观过您在得克萨斯州的农场,看见那里种了许多矢菊树,并且有些已经死掉了,因此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斧子。考虑到您现在的身体状况,您可能更需要一把不太锋利的老斧子,现在我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子,是祖父留给我的,非常适合砍伐枯树。如果您有兴趣,请按以下的信箱给予回复。”
布什总统很快给乔治·赫伯特寄来15美元,买下了这把斧子。
2001年5月20日,乔治·赫伯特得到了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布鲁金斯学会对他的表彰词是:金靴子奖已空置26年,虽然其间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但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有授予他们,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 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也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的人。
启示
战胜胆怯心理,是执行的第一步,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自信。所谓勇气,就是指勇往直前的气魄和敢想敢做、毫不畏惧的气概。从某个角度来看,勇敢是智慧和一定程度的教养的必然结果。
克服胆怯,除了需要勇气和自信外,还要有责任感,这也是执行力的一个表现和基本要求。俗话说得好:“如果你不敢去跑,就不可能赢得竞赛;如果你不敢去战斗,就不可能赢得胜利。”因此只有勇敢地克服胆怯,才能更好地执行,完成自己的使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要过了自己这一关,克服再大的困难都易如反掌。乔治·赫伯特战胜了自己的胆怯,赢得了金靴子奖,更重要的是给自己以后做事情增添了信心,这将是他以后工作或生活中用之不竭的财富,终身受益无穷。
记住:成功的第一条件,是要战胜自己,战胜胆怯。谁都可以战胜胆怯,勇气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与生俱来的,唯一的差别是,有些人没有很好的利用和发现它。不管你是谁,只要你敢于面对自己和天地,你就是一个大勇之人,终会有所成!
思索
你是否曾屈服在“拦路虎”的淫威之下?你确定自己真的尽全力了吗?如果没有,你为什么放弃了自己的目标?
你是否真正理解何谓“勇气”?勇敢和莽撞、蛮干的本质区别何在?你身边有深受胆怯之害的同胞吗?你作何感想?
你被别人认可的天赋有哪些?它们全都被付诸实施了吗?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你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是否有因胆怯而与施展才华的机会失之交臂的悔恨经历?你是否已经认识到了胆怯的危害?
因为恐惧,给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困扰?你有没有因此而产生消极情绪?
回忆自己有关勇敢、勇气方面的经历,在一张白纸上依次写下如下内容:
你是否有因胆小怕事而助长邪恶势力的气焰或错失良机的经历;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写出当时的具体情况和你胆小的原因,以便自警;
罗列出你近期可能面临的状况,并写出你希望得到的结果和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确定自己的座右铭,譬如“恐惧是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时刻提醒自己勇敢地去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
谨记一点:任何困难都是一时的,都是可以克服的;
抽出一点时间,向身边还有胆怯心理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真心鼓起他们生活的勇气。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想到更要做到
这是内刊记者兼主编杰克的自述:
前年,我只身闯荡纽约。得知一家企业内刊招聘记者,我当即带着作品集赶了过去。
到现场一看,我才真切地感受到竞争的激烈和残酷:125个人争夺一个岗位。平心而论,我对自己并没有信心,本来想打道回府,但又实在不甘心,于是抱着长长见识的心理留了下来。
我排在面试队伍的后面,主考官是该公司的老总。看着应聘者一个个面色凝重地离开考场,我强烈地意识到,只有来一场别出心裁的面试方式,才能出奇制胜。
这时,在会客室里坐等的几位应聘者的牢骚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来的都是有经验的人,readist读家TXT书籍下载
第一章 现在就付诸行动:执行力法则(6)小小内刊还拿不下来?一个面试还搞这么复杂!”“肯定要当面出题让应聘者动笔,我们带了作品集,用不着害怕。”
我灵机一动,马上赶到楼下的打字店,以“求贤若渴”为题写了一篇现场短新闻。回到会客室时,正好轮到我出场。
出人意料的是,神色已略显疲惫的老总既没提业务等专业问题,也没问我的应聘经历,却要我从自己的角度谈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内刊记者。我立刻递上了刚打印完的那篇短新闻稿,胸有成竹地回答:“敏锐。”
就这样,我成了应聘者中百里挑一的幸运儿。老总的理由是:“正确的方法大家都注意到了,但心动不如行动,想到更要做到,关键是看你是否最先做大家都注意到的东西。”
启示
想到更要做到,想到不难,难的是想到并做到了。要想到并做到,就要落到实处,彻底了解自己,充分了解工作,这是执行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哪个领域,不努力去行动,都不可能成功。杰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俗话说:“说一尺不如行一寸。”任何希望,任何计划最终都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只有把自己的美好憧憬付诸实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才能不断缩短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最终达成所愿。早点动手,就早一点起步,早一点向成功迈进。
记住:许多事情的难度,都由于我们的犹豫不决和摇摆不定而加大。事实上,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艰难,只要我们抛弃一切杂念,蔑视一切困难,马上付诸行动,就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
思索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为什么有些人总是与成功无缘呢?
你是否为自己规划了美好的人生蓝图?你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还是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转身就把自己的理想抛到脑后了?
你曾轻易地放弃过自己追求的目标吗?原因是什么?你的行为对你现在的工作或生活产生过不好的影响吗?如果有,你准备如何补救?
你曾有在公共场合口若悬河的经历吗?你的用意何在,达到预期的目标了吗?如果没有,你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回忆你是否曾许下无数诺言,在一张白纸上依次写下如下内容: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请写下你是否还能记清自己所有的诺言;
如果能,请写下你所有的诺言,如果你已忘得差不多了,写下你记得的诺言;
你的诺言都实现了吗?如果没有,你认为自己失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尽量写下所有的客观原因或主观原因;
你认为今天的成功或失败与自己的纸上谈兵有关系吗?请写下你的真实想法和补救措施;
最后,再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并不折不扣地去行动。记住: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行动在他人之前,只要不再纸上谈兵,你也可以成功!
专注地做事情,执行能力的分水岭
一天,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去乡下探望好朋友、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在简朴的工作室里,罗丹兴高采烈地介绍自己的新作 一个女性半身像。他仔细地审视着这幅作品,对旁边的茨威格说:“只有那肩膀上的线条还显得有些僵硬。对不起 ”
说着说着,罗丹顺手拿起一把小刀就开始摆弄起这座雕像,自顾自地干了一个多小时,把身边的茨威格忘得一干二净。除了理想中的雕像外,他脑子里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工作就是他存在的唯一理由。终于,完美的雕像诞生了,大功告成!
然后,罗丹心满意足地朝门外走去,却突然发现了一直耐心等待的客人。他觉得非常过意不去,连忙向客人道歉:“对不起,先生,我简直把你忘记了。”
虽然被冷落了一个多小时,茨威格却感叹道:“我在这一天的收获,比在学校几年的收获还大。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可以如此专注地工作,甚至忘了时间和整个世界,这太让我感动了。在这短短一个小时里,我懂得了成功的秘诀 专注。只要我们全神贯注地工作,无论大小,最终一定会成功。”
启示
专注,即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readist读家TXT书籍下载
第一章 现在就付诸行动:执行力法则(7)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目标专一。一个专注的人,能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全都集中到自己的目标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竭尽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专注与否,是执行能力的分水岭,直接影响执行能力的高低。
专注的可贵之处,在于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时间和困难的考验,勇往直前,直至取得成功。古往今来,成功者一定是专注的人。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每次只专注于一个目标,比同时专注几个目标更容易成功。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专注精神对每一个员工来说都必不可少,这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难也专注,成也专注。虽然专注的代价可能不仅是放弃很多宝贵的机会,还意味着遭遇任何困难都要迎难而上,但这样会让我们离成功更近,有所成就,否则将一事无成。
专注一时者众,而专注数载者寡。许多大事之成,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坚持多久。正如贝多芬所言:“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最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地滴坠。”readist读家TXT书籍下载
第一章 现在就付诸行动:执行力法则(8)你是否曾专注于某件事?你是一次只专注于一个目标,还是多个目标?取得的成绩如何?
如果你曾在某段时间里专注于一个目标,你最多能坚持多长时间?放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
在专注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难以克服的困难?你是勇敢地面对和克服困难,还是像个懦夫一样逃之夭夭?
难以专注对你的工作或生活产生了哪些不良的影响?你是否曾扪心自问,深刻剖析自己的这种做法的根源之所在?你是否已经决心“洗心革面”?
仔细回忆一下你曾专注的某件或某些事情,在一张白纸上依次写下以下内容:
你专注这件或这些事情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你当时的真实想法;
你坚持了多长时间;
导致你最终放弃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当时的情况和你的真实想法;
你自认为放弃这些事情对你有影响吗?如果有,请详细地写下来,并写下你所能想到的补救措施;
想想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写出你当时的想法;
下定决心,或者干脆写一份保证书,时刻提醒自己“专注地做事情”;
事实上,所谓的困难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可逾越,只要我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成功。赶快行动吧!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不要找借口,克服走向成功的第一障碍
约翰和戴维是一家大型速递公司的工作搭档,工作非常努力,上司对他们很满意。谁知,一件小事就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一次,约翰和戴维接受了一个任务:把一件很贵重的古董送到码头。临行前上司千叮万嘱,要他们在路上小心。但没想到,货车在半路抛锚了。如果不按时完成任务,他们就会被扣掉业绩奖金。
为了保住奖金,人高马大的约翰背着邮件,一路小跑,终于按时赶到了码头。这时,跟在身后的戴维想,如果客户在收货时看到是我背着货物,他一定会向老板表扬我,说不定我就会有升职或是加薪的机会,于是他对约翰说“我来背着,你去找货主”。但是他自己只顾着做加薪升职的美梦,在从约翰手中接沉重的邮件时没接住,“哗啦”一声,古董碎了。
戴维气急败坏地大声责骂约翰,因为他们不仅会因此丢掉工作,还可能要负债累累。果不其然,老板勃然大怒,非常严厉地批评了他们。
趁约翰不注意,戴维溜进老板的办公室,把责任全推到约翰身上。戴维离开后,约翰被叫到老板的办公室。约翰诚恳地向老板认错,并表示戴维家境窘迫,他愿意承担所有的责任,并保证赔偿所有的损失。
约翰和戴维一直忐忑不安地等待处理结果。一周后,老板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对他们说:“公司非常器重你们,想从你们当中选一个人担任客户部经理,没想到却出了这样的事。当然,这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使我最终确定了客户经理的人选,他就是约翰。而你,戴维,一个不能为自己的过错负责的人根本就不值得信任,你被解雇了。”
原来,古董的主人目睹了他们接古董的一幕,向老板说明了事情的真相。
启示
勇敢地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这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也是执行力的一种具体体现。约翰敢于承认自己的过错,最终得到了升职加薪的圆满结局,戴维则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丢了工作。
勇敢地承认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做到“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才是最明智的。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并不可怕,就怕犯错后不认错、死不悔改。如果你坦率地认错,全力补救,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就一定会重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信任。
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处事的最佳原则。一个连最起码的诚信都没有的人,还谈什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坚实的事业基础、取得辉煌的人生业绩?即使你的谎言一时得逞,但纸包不住火,真相总有一天会浮出水面,到时你将得不偿失。
无论你在工作中遇到任何困难,受到任何委屈,都要时刻谨记:既然是你的工作,就不要找任何借口!
思索
在过错面前,你是选择当逃兵,还是做一个敢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到底的勇者?
你是否常常喜欢从外部环境中为自己寻找种种借口和理由,不是抱怨职位、待遇、工作环境,就是抱怨同事、上司或领导,而很少问问自己:“我努力了吗?我真的对得起这份工作吗?”
你是否认真地反省过,把每一次的过错当作一次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