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项重大改革,使生产效率比手工操作提高了两倍。1955年张松茂被评为“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毛泽东主席接见了与会代表。
1956年元月,全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完成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手工业实行了合作化。6月25日,市瓷业生产采取推广煤柴合烧窑,使用注浆法,试验低温釉,成立研究室。从而加强了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从此陶瓷的烧制工艺有了开拓性的改变,陶瓷艺术上有了更高的、更全面的发展。9月7日各瓷厂5495件陶瓷作品在波兰、印度尼西亚等10多个国家展出,这是景德镇第一次正式在国外举办的展览。当年共出口瓷器84648箱,产品远销越南、蒙古、印度、缅甸、芬兰、瑞典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1957年12月,由陶研所、工艺美术合作工厂建造的第一座隧道锦窑试烧成功,市第四瓷厂新建园型倒烟煤窑。1958年6月28日,江西陶瓷学院改为景德镇陶瓷学院,设陶瓷工程系、陶瓷艺术科。至今已发展成为设有材料工程系、美术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工业管理工程系和基础课部、社会科学部、体育部,共有17个专业,有542名教职员工,在校学生2800多人的综合性学院。7月24日,市机械厂试制真空练泥机成功,每小时可练泥5吨,改变了千年来打杂工人“三道脚板二道铲”的手工操作的历史。7月25日,第九瓷厂试制高级耐酸瓷成功。经陶瓷研究所化验,耐酸性能达99。3%,超过非金属陶瓷耐酸物国际标准1。3%。
1959年5月4日,景德镇市宇宙瓷厂建成两组大型土洋结合的水波池,提高了陶瓷原料的精制能力。9月12日,市新平瓷厂首创万件加大柳叶瓷瓶成功,瓶身高达八尺九寸,用青花装饰“鹭鸶戏莲”大型画面,是陶瓷美术家王步采用青花釉里红斗彩的方法设计并绘画的。色彩鲜明,具有民族特色。9月29日,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曾龙升、王大凡、王步、毕渊明、刘雨岑、张志汤、余翰青、周湘甫、徐天梅、蔡敬台、黄海云、周国桢、王锡良、张松茂、张景寿、等33人“陶瓷美术家”称号,同时授予55名“陶瓷美术设计师”和105名“陶瓷美术设计员”。12月30日,市红星瓷厂制成双刀压坯机,使剐坯工效提高一倍。
1959年以曾龙升为主创作的《大龙船》瓷雕高56 cm;长120 cm;宽30 cm,船上塑造了150多个现代各民族人物形象,是一件惊世珍品。
1960年11月2日——4日,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来景德镇视察工作,并作有《初到景德镇》诗一首。这是国家主要领导人第一次对景德镇的视察。此后,康克清、陈奇函也曾前来视察。
1962年12月30日,全市“以煤代柴”烧炼瓷器取得显著效果,全市新建圆型倒烟式煤窑200多座,除保留市建国、人民、艺术瓷厂的10多座柴窑外,已基本实现了瓷器烧炼煤窑化,初步改变了一千多年来以松柴烧炼的历史。
1964年8月,市红星瓷厂于1958年革新创造的双刀压坯机,是我国成型生产中的先进设备之一,在全国陶瓷生产中推广使用。9月5日,中共江西省委批准在我市成立江西省瓷业公司。
1965年7月5日——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郭沫若副委员长来市视察工作,并应陶瓷馆、艺术瓷厂、陶瓷研究所的要求,分别题诗、留言,并书写了“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这一时期,我市各瓷厂机压成型生产迅速发展。采用机械化生产的品种共达246个,使整个器具和品种规范化、标准化。工效提高一至四倍,统一了产品规格,提高了产品质量。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幅直径十米的巨型瓷板肖像画《毛泽东像》由艺术瓷厂章文超创作完成,这是我国第一幅大型瓷板肖像画。
1973年2月7日——11日,邓小平同志及夫人一行5人于7日下午乘专车到达本市,先后到十大瓷厂考察瓷器发展历史和瓷业生产过程。
1978年,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创立。
1979年,轻工部陶研所王锡良被轻工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是景德镇第一位获此殊荣者。
1979年,由省陶瓷公司、艺术瓷厂、部陶研所等单位24名技术人员绘制,中央美术学院祝大年教授设计的彩色瓷板画“森林之歌”启运北京,镶嵌在北京国际机场。
1980年8月7日我国第一座压力喷雾干燥塔试产成功,比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日本伊奈公司设计的喷嘴使用寿命长三分之一。
1981年10月24日,由陶瓷公司设计的我市第一台CYG32型辊道烤花窑在宇宙瓷厂安装投产。该窑彩烧瓷器质量好,产量高,是我国第一流的新型彩烧窑炉。
1982年6月25日,我市第一座分层垂直的联合生产厂房——人民瓷厂青花生产联合厂房建成投产,从原料到成瓷全部在一个厂房内操纵,全年可产青花瓷650万件。人民瓷厂青花梧桐餐具在国际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
1986年雕塑瓷厂工人蔡敬标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前往北京接受表彰。
1994年6月,市委市政府向24户“陶瓷世家”颁发荣誉证书。
1994年曾维开与其子曾亚林合作的高1。88米的瓷雕《天女散花》烧制成功,现存放于景德镇陶瓷上海艺术中心。
1994年程元璋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展,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为其题写“古雅彩”“瓷苑新艺,景德明珠”。
1994年8月,乔石同志视察景德镇。
1995年11月,李鹏同志视察景德镇。 1996年5月,朱镕基同志 视察景德镇。
1997年8月,吴邦国同志视察景德镇。
1997年7月1日,由8位工艺美术大师共同构思,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创意制作的《紫归牡怀图》代表江西省人民政府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8年7月,余小康制作的直径111。3 cm薄胎碗,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隆夫及其子王安维进行装饰设计,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薄胎碗,创吉尼斯世界记录。
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亲临景德镇视察,给百万瓷都人民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2004年10月12日——18日,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景德镇举行。
2004年景德镇置镇千年华诞(1004——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