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家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1923年10月20日生于苏台德地区的伊塞尔山区。1953年大学毕业以后在慕尼黑担任教师,后在罗森海姆任中学校长。1970年离开教育界从事专业写作。其主要作品有《小幽灵》、《小女巫》《小水精》、《大盗贼》、《咱们的傻瓜城》、《鬼磨坊》等书最为著名。
《大盗贼》这本书已被译成英语、法语、俄语、芬兰语、瑞典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日语、挪威语、朝鲜语等40多种语言,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广播剧。
作家曾先后四次获德意志青少年图书奖,一次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大奖提名奖。1973年被授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勋章。
侦探故事(4)
《四个半朋友系列》
'德'约阿希姆·弗里德里希 /著 陈良梅 陈靓 /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0年和2002年陆续出版
适合年龄:8…15岁
家长提示:这是一套饶有趣味而且比较耐读的书,作者本人是侦探小说的发烧友。但是,他写给孩子的侦探小说没有全用通常的侦探小说的套路,而是别出心裁,完全用生活化的套路,语言上采用孩子的口吻来诉说,童趣十足,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全系列共有九册:《四个半朋友和妙探守则十条》、《四个半朋友和失踪的生物老师》、《四个半朋友和奇怪的发现》、《四个半朋友和机警的花园陶俑》、《四个半朋友和〃圣诞老人团伙〃》、《四个半朋友和对校长的侦缉》、《四个半朋友和老师办公室的惊叫》、《四个半朋友和七根黄瓜的秘密》、《四个半朋友和网上鳄鱼》。可以各自独立来读,没有绝对的顺序,但最好从“妙探守则十条”开始,这一册有个基本的交待。
《冒险小虎队系列》
'奥'托马斯·布热齐纳 /著 维尔纳·埃曼 /插图 许雪桂 /译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适合年龄:7…12岁
家长提示:本书最吸引孩子的是附有一张解密卡,别小看这张解密卡,没它可是没法通读全书噢。因为几乎每一节都会留下一个需要动脑筋的小问题,有的简单,有的可不是太简单,大人都未必能解得出来。我们自己要是想轻松读下这本书,手上离了解密卡可不成。读这样的书,很有挑战性。但凡有点争强好胜心理的孩子,都会想办法去读一读,要不,会让别的同学小看的。
全系列现在已经出版了二十多册。不过,没关系。从任一本都可以读起,各自独立成篇。几乎没有连带关系。
《埃米尔擒贼记》
'德'埃里希·凯斯特纳/著 瓦尔特·特里尔/插图 华宗德 钱杰/译
明天出版社1999年版
适合年龄:8…15岁,适合给孩子大声读。
家长提示:本书前面部分有10页图片,很有趣的开篇人物介绍。可能的话,找一找电影看看。可以告诉孩子,甚至埃米尔本人,也同他的伙伴们,一起看过这个电影。虽说是作者虚构的,但是也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
《大侦探小卡莱》
'瑞典'林格伦 /著 李之义 /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版
适合年龄:8…99岁,适合给孩子大声读。
家长提示:这种书很适合孩子反复地读,每次都会读出不同层次的味道。建议大人一起读。书里有很多想法是冲着大人来的。不要仅仅是教育孩子,人长大了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教育自己。为什么人长大了就把自己的孩童时代淡忘了呢?玩游戏也是可以增长智慧的呀!我们大人现在的一点一滴的智慧,不就是从小到大玩出来、积攒出来的吗!
《大盗贼》
'德'普鲁士勒 /著 陈俊 /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1年版
适合年龄:8…15岁,适合给孩子大声读。
家长提示:别忘了先让孩子阅图漫步。有的图画还有幽默的旁注,有的图画甚至都是连续的故事。有些画里的配字还有警世的味道呢,比如“为人好良心,睡觉方安稳”。这本书里充满了西方人的人性哲学,把一个似乎是很坏的坏人,写得生灵活现、有血有肉。最后大盗贼洗心革面、改过自新的结局,还跟常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佛家思想相通的哦。
科普、科幻故事(1)
推 荐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 隐身人
∷ 小灵通漫游未来
∷ “校园三剑客”系列故事
∷ 奇妙的数王国
∷ 神奇的校车
好奇心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财富
无穷尽的好奇心创造了人类世界的今天。人们总是对于未来的世界,对于不明的领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象。好奇心和幻想填补了未知的空白。科普科幻作品记录了人类奇妙的想象力和非凡的预见能力。
大多数科普科幻作品,主要是为成年人而写的,但其中的大多数也适合稍大一些的孩子阅读。当然也有专门为孩子创作的作品。下面我选择几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做一简单介绍。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英国贵族院的苏格兰元老之一的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航海捕鲨时,发现鱼腹中藏着一只香槟酒酒瓶。从酒瓶中取出了一份被海水浸蚀十分严重的文件;这份文件用英、法、德三种文字写成,正文只剩下一些残字断句,难以辨读。
但很快便弄清了真相,文件所指的显然是格兰特船长指挥的三桅船不列颠尼亚号。这位英勇无畏的船长宣称要在太平洋上建立一个新苏格兰,三年前失踪。爵士和他的同伴根据推测、补充完整残缺的字眼,认为该船可能在南半球的巴塔戈尼亚沿岸沉没,两名水手和他们的船长试图登上大陆,不幸在南纬37°的地方被野蛮的印第安人俘获。
爵士和夫人海伦本来就计划做一次环球海航。于是,他们毅然决定开着他们的新游轮邓肯号,带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玛丽和罗伯尔,去寻找格兰特船长。
探险队经历千难万险,沿着南纬37°横贯巴塔戈尼亚、安第斯山脉和智利,穿越了南美洲大陆。在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时,探险队继续沿着南纬37°,跨越了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阿姆斯特丹岛和澳大利亚国土。
记得还是在三十多年以前,我就对《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小人书爱不释手,书中奇异的历险故事,到现在还深深地铭刻在记忆里。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探险队乘着地震后飞行滑动的山坡坡体下山的险遇;印第安人一声枪响,救下了被巨型兀鹰叼走的小罗伯尔的奇趣情节;探险队和上千只阿根廷红狼狼群做殊死的搏斗,后来小罗伯尔骑印第安宝驹,引开狼群,从而使探险队脱险的英勇故事;探险队在土著人的神禁领地躲避屠杀,撬开火山口的巨石引发火山爆发,乘乱逃生的奇招妙术。都是一幕一幕让人难以忘怀的情景!
最为有趣的,还是书里的一位冒冒失失的教授,这位法国地理学教授忙乱中搭错了船,登上了邓肯号。就在邓肯号上,围绕地球反转了一圈。教授的粗心大意简直具有传奇式色彩。教授沿途猛学苦练“西班牙语”,竟然发现却是葡萄牙语,后来到底还是从印第安人那里,学来了夹生的西班牙语。教授渊博的地理学知识,就连带路的当地向导都自愧不如,但不错则罢,教授常常是一错再错,错则谬之千里。就在探险队远征历经挫折,无望中返航的归途中,路过了一个荒凉的孤岛——达抱岛,最终发现并救出了格兰特船长。事后发现,这又是教授的一个重大疏忽!原来,邓肯号的英文地图上标注有玛丽亚泰勒萨岛,该岛法文名字就是达抱岛。这位法国地理学家竟然粗心大意,忘记了达抱岛一岛两名的事实!从而在寻找格兰特船长的路线中,该岛被渊博的地理学教授严重遗漏。
凡尔纳(1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小凡尔纳背着家人,偷偷地溜上一艘开往印度的大船,渴求当一名见习水手,准备开始他梦寐以求的冒险生涯。由于父亲的发现及时,在下一个港口把他揪下了船。他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并向家人保证:“以后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这一挫折,使他彻底丧失了成为冒险家的可能。当然,蔚蓝色的大海在心中的形象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凡尔纳一生创作过上百部科幻小说,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其作品堪称科幻小说中的经典。他一生创作数量巨大,共写过八十部小说,还发表过几部科普读物。他创作的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是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另外,还有《地心游记》(1864)、《从地球到月球》(1865)、《八十天环游地球》(1873)、《公元2000年的亚眠市》(1874)、《世界的主人》(1904),以及《流星追逐记》(1908)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凡尔纳是一个预言家,在他的不少科幻作品里,往往提前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就预想到某些极令人惊异的科学发现,比如类似今天核潜艇的潜水艇,类似今天航天飞机式的炮弹。
科普、科幻故事(2)
【隐身人】
看过哈利·波特的人一定会记得,哈利·波特进入魔法学校以后,得到了爸爸给他留下的唯一的遗物,一件隐身衣。展开隐身衣,披在头顶,可以在学校宵禁的时候四处游荡,从而打探到了不少沉寂多年的秘密。
在100多年以前,作家威尔斯就创造这么一个隐身人,格里芬是一个具有非凡天才的科学家,一不小心,把自己变得看不见了。这本该是一件了不起的快事,可是却被人当成了一个魔鬼。城市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格里芬只好躲避到乡下,一个叫艾平村的地方。格里芬怪异的穿着,非同常人的举止,也引发乡里人不可节制的好奇心。随之,带来了一场不可逆转的混乱。
在书里是这样描写这场混乱的:
旅馆客厅的门突然打开,卡斯先生出现了。“抓住他!”他叫道,“别让他丢下包裹!只要他拿着包裹,就能看得见他。”
卡斯先生脸上的表情是愤怒和不屈不挠,但他的衣服可是太有些欠缺——他只穿了一条苏格兰高地男子穿的柔软的白色的褶叠短裙,这在希腊还凑合。“抓住他!”他咆哮到。“他拿走了我的长裤!——还有牧师的全部衣服!”
他奔过拐角去加入这场骚乱,却马上被人踢了一脚,就此以一种不雅的姿势四肢伸开地躺在了地下。有人奔跑途中重重地踩了他的手指。他大叫,奋力站了起来,受到打击,又四肢着地倒下了。他终于觉悟到他参加的不是追捕,而是混乱行动。这时大家都跑回了村里。他再度站起来,又被人在耳朵后面重重地打了一下。他站立不稳,即刻回到“车马店”去。
。。。。。。
他听见旅馆过道里有可怕的打斗声,于是便做出了决定。他从窗户里爬了出去,尽他那双短胖腿的能力,尽快地向村子里跑去。。。。。。
读这位科幻大师的作品,就好像在看动作片。连续紧张的情节,勾着你一口气读完。同时,隐身人的悲壮的命运,也会让读者深深的关注和同情。
H·G·威尔斯(1866…1946),英国作家。早年当过学徒、信差、店员,一度在社会的底层挣扎,这使他毕生对社会采取了批判态度。后来曾在英国皇家科学院,在赫胥黎的指导下接受高等教育。他的科幻小说处女作是《时间机器》。在这部作品中,他把读者“送到”公元2701年。《摩罗博士岛》、《隐身人》、《神食》等作品是描写通过各种手段改变人类的幻想曲。他在描写星际航行的作品中,除著名的《大战火星人》外,还有《最先登上月球的人》。
他的小说可以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预言书”。比如,类似激光的“热线”、类似毒气的毒烟、器官移植、空中战机和前面已提过的宇航问题。在1914年出版的《获得自由的世界》中威尔斯竟使用了“原子弹”一词。
威尔斯的作品,均具备坚实的科学基础,或以科学事实和科学学说,或以科学假说为发端,经严密推论、推理而铺展成章。他的许多预言今天已成现实,尽管有的被事实证明并非正确,但人们至今仍被他的引人入胜的幻想所感染。
【小灵通漫游未来】
什么是未来?未来会怎样?
眼明手快的小记者小灵通,一次偶遇,乘上了一班前往名叫“未来市”的奇怪的船。书中通过小灵通漫游未来市的所见所闻,对未来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
作品的原稿,产生于六十年代。作家在40多年前,大胆的设想了今日科技的发展状况。读起来让人有种奇幻而亲近的感觉。阅读本书的时候,你会下意识的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做一个无形的比较。
小灵通前往“未来世界”,乘的是“气垫船”、“水翼船”。如今,气垫船、水翼船已经被很普遍地应用。
小灵通手腕上戴的“电视手表”,已经接近于变成现实,如今,“掌上微型电视机”已经商品化。更小的手表大小的微型电视机的诞生,指日可待。
小灵通在未来世界乘坐的这种“飘行车”,也许会在21世纪出现。
书中写到的“环幕立体电影”,如今已经变为现实。把小轿车驶进电影院,坐在车里看电影的汽车影院,已经是不足为奇的了。
书中还有许多科学幻想,尚待21世纪实现。比如,天气完全由人工控制,晴雨随意,“天听人话”;天空上高悬人造月亮,从此都市成了真正的不夜城;家家都有机器人充当服务员;不仅能在地面行驶,而且能够在空中行使的“飘行车”;人的器官可以像机器零件一样调换,从此人“长生不死”……
阅读《小灵通漫游未来》,可以在人类现代发明史作一次漫游。小灵通的所见所闻,蕴含了作家非凡的想象力。阅读本书还可以展开对未来50年的设想。想象一下,未来的世界又该是什么样的呢?
对于不知道的,未来的东西,孩子们天生的着魔。有一次我问一个六年级的女孩,她们现在都对什么最感兴趣?她回答说,她和她的同学们,最热衷最关注的,是那些到现在还不知道的东西,比如外星来客、黑洞、克隆、遗传基因什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正是要将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引发出来。
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曾任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他从11岁起发表诗作,现已出版了180多部著作,是国内少有的勤奋高产的作家。早年他曾是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的编导,业余时间创作的科普作品很多。他还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
《小灵通漫游未来》完成于1961年秋,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78年才出版,但是一出版就立即引起轰动,一下子印了300万册,成了当时的畅销书。小灵通是该书中的形象代表。现在甚至被用到了手机的专门名称上。
科普、科幻故事(3)
【校园三剑客】
“不必是最好的,但一定是与众不同的。”
这是新生代科幻作家杨鹏信奉的创作准则。这位被誉为“科幻之星”的年轻作家,选择了与传统科幻作家不同的道路。他专门为少年朋友创作,虽然也是创作科幻小说,但作品的想像介于科学幻想和纯粹的幻想之间。许多科幻前辈更加重视作品的科学性,而他则强调少年读者的兴趣和阅读感受。因此,如果你以传统的科幻角度来观察,会发现这是一个“另类”的作家,他的作品融合了科幻、童话和少年小说的特点。
在银河的深处,有一个名叫安卡拉星的星球,她曾经是银河里一颗绿色的明珠。因为安卡拉星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人们疏忽了对环境的保护,安卡拉星很快就失去了绿色的家园,整个星球不再剩下一花一草。所有的人只能靠着高科技工厂生产出来的氧气呼吸生存。
安卡拉星的人们终于醒悟过来了,他们派出了他们的使者,要把绿色带回家园。安卡拉星的使者摇身一变,成为了地球上一个中学的教师,他带着他的学生,开始了以穿越时空隧道为线索的神奇冒险经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