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完)-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尺的人也在用Email和BBS进行交流……整个就是网络菜鸟的入门手册。显然这些也无法解释它的魔质。
    我来抄几段网上孩子们的评语,给你琢磨一下。孩子们对它的评价极其夸张——“帅呆了! 酷毙了!”;“好一个YYP,现在可是风靡我们全校了!只要看过就一定会迷死你!!不信?不信就自己去看看吧!”;“如果有谁敢说《e班e女孩》不好看的话,我就会脱口而出:YYP!”;“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有种从来没有的满足感”;“诸贺简直就是我的翻版!”;“比现实还要现实。棒!”……
    读着孩子们的评语,我突然间有一种感悟:当我反复分析这部作品的特点时,不知不觉中我戴上了厚厚的成人的眼镜。我不能非常直觉地、毫无功利心地感受这部作品,于是我无法获得孩子们从这部作品中获得的快乐和满足感。
    大胆抛开对这本书的所有技术性分析,你会发现《e班e女孩》是一组与孩子们一起疯玩的符号。它本身就像一个充满有趣文字和图片信息的网页,孩子们通过浏览来玩耍,通过投注于这个虚构世界的自我镜像来获得交流,获得情感的释放。让孩子们着迷的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这个故事的语言和趣味所带来的一种氛围,他们感到这种氛围离自己很接近,甚至就像是自己营造出来的一样。打个比方,他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像呆在这个故事里一样,而这么呆着他们觉得很舒服。
    张弘1975年出生于上海,10岁时就发表了第一篇童话,是儿童文学界的新生代作家。大学毕业后,她在《新民晚报》担任记者,还创办了自己的个人主页“幻想中国”。e女孩的构思是在2001年9月,她到苏州采访APEC财长会议时想到的。这个创意让她很兴奋,想着想着就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学校,又变成了孩子。虽然采访写作已经疲惫不堪,她还是连夜开始创作这个故事。
    仔细想想,这确实是一个很妙的创意:用网络来写孩子,并不是写孩子在网络上。如果我们承认网络时代催生了一种新文化,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这种文化的主流群体正向越来越低龄化发展。有时这种文化的破坏力是很强的,最近一名17岁的美国中学生,就能在一夜之内用“冲击波”病毒让全球50万电脑陷于瘫痪!在这种新文化面前,许多大人感到很恐怖,而大多数涉足其中的孩子却感到新奇,甚至如鱼得水。这是一种电子代沟。
    如果以老网虫的眼光来看,《e班e女孩》所描述的新东西还只是“菜鸟”级的,但在一个对网络陌生的人看来,它已经有点高深莫测了。这正说明这本书在分寸上把握得很好,它一方面给孩子们的新文化找到了支撑点,另一方面又向“局外”的大人们敞开了大门。所以我特别推荐对孩子上网抱有疑虑的大人好好读读这本书,它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入门手册。
    “成长”二字一向专用于孩子,其实也不妨用在与孩子相关的大人身上,比如家长和老师。我们常常提到“和孩子一起成长”,但真的做到很不容易。有时我们会感觉孩子成长得过快了,其实不然,原因只在我们自己“拒绝成长”。在网络时代,或许我们还要“成长”得更快些。
    少年,成长在那个时代和所有的时代
    
  


成长故事(14)


  【根鸟】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前面介绍的那些成长故事,都有时代的标记,即使在《从罐头盒里出来的孩子》这样带有科幻色彩的故事里,我们大体上也能看出,那是奥地利当代的孩子。可是曹文轩的《根鸟》却没有这样的标志。它讲述少年根鸟的成长故事,但只能说故事发生的时代不是我们这个时代,而是“那个时代”。
    有位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曾写过一本《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又译作《炼金术士》),表面上看也是讲一个少年人在探险奇遇中成长的故事,而骨子里却是有关心灵成长的寓言。从这个角度看,《根鸟》的故事与它有着惊人的相似,它们都是少年小说,又都是带有浓重传说色彩的寓言故事。
    曹文轩在讲述根鸟的故事时,更像是一位诗人,那种专门在部落中讲述英雄故事的盲人诗人。他用叙事诗似的美丽词句,带着潜藏不露的激情,讲着一个看来流传已久的故事,故事里的少年英雄不知生活在哪个时代,但他与我们是那么相似,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他就是我们自己。
    根鸟,生活在菊坡,一个美丽而宁静的村庄。他与父亲相依为命,母亲在很久以前神秘地出走了。
    十四岁的那一天,他独自一人到树林里打猎,这是他的第一回,他必须证明自己已经是一名猎人了。可是整个上午过去,他一只麻雀也没打着。黄昏渐近,蓝如湖水的天上,飞来了一只鹰——白色的鹰。
    少年从未见过,甚至也从未听说过鹰是白色的。那鹰不但样子特别,而且有一种令人震慑的高贵气质,少年的心完全被它牵引了。可是鹰不是他的猎物,他必须继续打猎,哪怕打到一只小兔子也行。
    天色渐暗,几乎完全失望的少年,终于发现了一只在岩石上蹲着的兔子。少年像一个真正的猎人那样瞄准了它。可白鹰再一次如幽灵一般从天而降,把兔子吓跑,挑衅般地站在少年猎人的枪口前。气急败坏的少年扣动了扳机。
    垂死的白鹰用目光把少年召唤,他来到了白鹰的身边。在鹰的腿上有一个布条,布条上竟然写着字:
    我叫紫烟。我到悬崖上采花,掉在了峡谷里。也许只有这只白色的鹰,能够把这消息告诉人们。它一直就在我身边呆着。现在我让它飞上天空。我十三岁,我要回家!救救我,救救我,救救紫烟!
    拿着这个布条,少年寻遍了菊坡周边所有的村庄、城镇和山谷,没有人听说有一个名叫紫烟的女孩,也没有一个见过、哪怕听说过白色的鹰。可倔犟的少年绝不放弃。身边所有的人都在嘲笑少年的痴傻,父亲也摇头叹息:“这孩子,死心眼!”
    一天夜里,一个大峡谷出现在少年的梦里:
    一个长满了百合花的峡谷。百合花静静地开放着,它们不疯不闹,也无鲜艳的颜色,仿佛它们开放着,也就是开放着,全无一点别的心思。几只白色的鹰在峡谷里盘旋着。一个女孩出现在一棵银杏树下,她说她叫紫烟。女孩双眼里流出哀惋的声音:救救我!
    秋天在菊坡走完最后一步时,大峡谷的梦再次出现在少年的梦里。
    被梦唤醒的少年根鸟离开了菊坡。父亲说:这是天意。
    少年根鸟就这样以梦为马踏上了征程。你或许会有些疑惑,到底是什么力量把这个少年“唤醒”而使他踏上漫漫征程的呢?曹文轩用根鸟父亲的嘴说:“天意”。这个词在整个故事中出现了多次。这是一种传说式的解释。还有人用别的方式解释过,比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用词来比喻人生经历的三种境界时,第一境用的是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被使命感唤醒之后的气概,踌躇满志,也有一丝悲壮。
    征途上磨难重重。初涉人世的少年,遇到的第一重磨难,是没有人相信和理解。根鸟满怀热诚地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几乎所有人都把他看作痴傻,只能引来嘲讽和哄笑。别有用心的人还会利用这个故事欺骗他。这个少年渐渐学会把故事深藏在自己的心底。不过少年人并不完全孤独,他在路上遇见了为家族寻梦的中年人板金,也知道了没有梦才是最可怕的噩梦。
    还有一重磨难是生存本身。寻梦,首先必须能够生存。板金教会他,在必要时甚至要用乞讨来生存,为了梦想,其他的一切,只能不在意。不过少年根鸟更愿意靠自己的双手来生存。可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专门靠占有别人的生命而获得生存。根鸟因为善良和太容易相信别人,被拐骗到一个鬼谷中。那是一场真正的生存磨难。经历此劫后的根鸟渐渐成熟。
    也有一重磨难其实很迷人,那是安逸的现实,美丽的温柔乡。路经鱼米之乡的米溪时,根鸟被富庶的米店老板一家相中,他与美丽的秋蔓两情相悦,只要他愿意留下来,甜蜜的生活触手可及。可是梦境仍在继续,父亲在梦中再次将他唤醒。在一个恬静的清晨,告别了米溪,他再次毅然前行。
    在所有的磨难中,最为可怕的,是你自己的心。少年根鸟可以克服苦难,拒绝安逸,却不能轻易摆脱心魔的纠缠。在进入一个名叫莺店的小城时,少年的心中变得空空荡荡。他开始闲逛、看戏、酗酒、赌博,痴迷于唱戏的女孩金枝。他开始恨白鹰,恨大峡谷,恨那个名叫紫烟的姑娘。他恨自己的梦,恨自己为追寻梦所做的一切。然而逝去的一切已不复存在。少年人自甘沉沦。
    金枝和板金挽救了他。金枝对根鸟说:你快离开吧。我觉得那个大峡谷也许真是有的。板金在临终前告诉根鸟,虽然自己没能找到梦,但自己的儿子还会继续去寻找的。
    终于有一天,一群白鹰将骑着白马的少年引进了一个开满百合花的大峡谷:
    当无数只白鹰在长空下优美无比地盘旋时,久久地仰望着它们的根鸟,突然两眼一阵发黑,从马上滚落到百合花的花丛里。
    当山风将根鸟吹醒时,他看到那些白色的鹰仍在空中飞翔着。他让整个身体伏在地上,将脸埋在百合花丛中,号啕大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有饱经磨难后,才能体会这一刹那的百感交集。
    《根鸟》的故事,是讲给少年人听的成长故事,也是讲给每一个大人听的。真正好的成长故事,并不特别属于某一个时代,它属于所有的时代。
    《淘气包埃米尔》
    '瑞典' 林格伦 /著 李之义 /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2年版
    适合年龄:5…99岁,适合为孩子大声读
    家长提示:在前面的“童话故事”中我们已经介绍了《长袜子皮皮》和《小飞人卡尔松》,在“侦探故事”中还介绍了《大侦探小卡莱》。除此之外,中少社还出版了林格伦的《疯丫头马迪根》、《米欧,我的米欧》、《狮心兄弟》、《吵闹村的孩子》。这八本儿童小说都非常精彩,相对来说,《淘气包埃米尔》比较适合年龄偏低一点的孩子。
    这也是一本非常好的儿童心理手册。已经是家长的大人读起来,不但会非常开心,没准儿还能从中琢磨出如何对付孩子的招数呢。
    《小淘气尼古拉》
    '法' 葛西尼 /文 桑贝 /画 高宪如 /译 外文出版社 1998年版
    适合年龄:5…99岁,适合为孩子大声读
    家长提示:这套书由5册组成——《小淘气尼古拉的烦恼》、《小淘气尼古拉和他的死党们》、《小淘气尼古拉的下课时间》、《小淘气尼古拉的梦想》、《小淘气尼古拉的假期》。每一册又由若干个小故事组成。文字和图画大体上各占一半,有时它也会被归入漫画书。
    葛西尼本来也是漫画高手,后来专门从事漫画脚本的编撰。桑贝作为漫画大师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两位绝顶高手的合作,令这本书妙不可言。
    


成长故事(15)


  《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
    梅子涵 /著 沈苑苑 /画 新蕾出版社 2002年版
    适合年龄:5…9岁,适合为孩子大声读
    家长提示:这个系列儿童小说还在不断的创作中。目前已经出版的有《我们的公虎队》和《我们全是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系列的书从文字、图画到排版都是精心为适读年龄的孩子设计的,文字相当简单,排版开阔宽松,阅读的舒适感很好。国内同类的儿童小说能做到如此用心的,很罕见。
    这套儿童小说在叙述儿童趣事的同时,也添入了作者有关儿童在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问题的探讨,这些问题很值得思考,相信对家长和老师也会很有启发。
    《调皮的日子》
    秦文君 /著 戴萦袅 /画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适合年龄:6…12岁,适合为孩子大声读
    家长提示:虽然这是一篇长篇儿童小说,但实际上是由40多篇短小的故事组成,它是一本相当轻松的读物。在这个故事的末尾,作者设计了5种不同的结尾,小读者还可以再加上自己的创意。
    秦文君还创作了这本书的续集,名字是《年糕包子兄弟和紫苜蓿农场》。
    《汤姆·索耶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 /著
    译本1 朱建迅 郑康 /译 译林出版社 2001年版
    译本2 张友松 /译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8年版
    适合年龄:9…99岁
    家长提示:这本书一般旧译为“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在幽默讽刺作家的行列中是绝顶高手,翻译他的作品要想达到传神的效果其实很不容易。张友松先生是一位老翻译家,毕生的主要精力都投给了马克·吐温作品的研究和翻译。他的译本相当经典。
    这本书虽然是按照儿童小说的思路创作,但它在成年人的阅读世界里也是一部经典名著。正如作者在创作时所期望的那样。他说:“我写此书的目的之一,在与努力帮助成年人愉快地回忆起他们童年时代的生活情景,回忆他们当时的情感、思想和言谈,以及有时做出的荒唐事情。”
    这本书里的故事非常有趣,但不太适合直接读。如果想吸引孩子去读,不妨先讲几个最有趣的故事给他们听。
    《男孩彭罗德的烦恼》
    '美'塔金顿 /著
    译本1 《彭洛德》 李航 /译 华夏出版社 2001年版
    译本1 《男孩彭罗德的烦恼》 马爱新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版
    适合年龄:9…99岁
    家长提示:塔金顿也是一位堪称讽刺大师的作家。他创作的彭洛德被誉为“汤姆·索亚第二”,实际上彭洛德更具有讽刺的趣味。作者努力想让我们看到,孩子的天性与大人的期待之间往往存在如此巨大的反差。他还很善意地提示大人,别忘了自己小时候的模样。
    虽然这是为孩子们创作的儿童小说,但从语言上看,塔金顿并没有刻意让语言贴近孩子,他使用的是大人的语言,只是说得特别有趣罢了。不过有这么好玩的故事,相信孩子们不会被语言上的难度吓跑的。塔金顿还为这本书写了一个续集《彭洛德和萨姆》。
    《大草原上的小房子》
    '美'槐尔特 /著 吉裕生/译 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
    适合年龄:9…99岁,适合为孩子大声读
    家长提示:槐尔特本来不是一位专业作家,她直到64岁才开始创作。最初她写的是自传,后来在家人和朋友的建议下改成小说。她发表了第一部作品《大森林里的小房子》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反响,大人和孩子都非常喜欢。在读者们的强烈要求下,她写了一本又一本。《大草原上的小房子》是第二本,也是被公认为最吸引人的一本。带自传色彩的“小房子”系列共有七本,除这两本外还有《李树溪岸》、《银湖岸边》、《漫长的冬季》、《大草原上的小镇》和《流金岁月》,一直讲述到自己结婚前。以她丈夫的儿时故事写成的《农场少年》也被列入“小房子”系列。她还写过一本《最初四年》,讲述婚后四年的生活故事。
    槐尔特的创作风格朴实,讲述的故事也是普通的生活故事。她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关键在于它们所体现的一种了不起的精神。至今美国孩子们还深爱着这本书,说明这种感动是不会过时的。
    


成长故事(16)


  《铁路边的孩子们》
    '英'内斯比特 /著 任溶溶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年版
    适合年龄:9…99岁,适合为孩子大声读
    家长提示:在“魔幻故事”中我们介绍了内斯比特的幻想小说。这位女作家的文风典雅,今天的孩子读来多少会感到有点儿沉闷。多亏了老翻译家任溶溶先生,他的译文浅显易懂,又尽可能保留了原著的味道,还透着一丝俏皮劲儿。作为译作,这本书也应该算是任溶溶先生的代表作。
    《秘密花园》
    '美'伯内特 /著译本1 许虹 汪莹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译本2 张建平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译本3 中英对照版 张润芳 /译 中国社科出版社2002年版
    适合年龄:9…99岁,适合为孩子大声读。
    家长建议:这是一部呼唤生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