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率皆虚矫,以无为有,将虚作盈,内实穷约,而外为奢泰。行既如此,难可名之
为有常也。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曰:“钓者,一竿钓。纲者,为大网以横绝流。
以缴系钓,罗属著纲。弋,缴射也。宿,宿鸟。”)
'疏'“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正义曰:此章言孔子仁心也。钓者,以
缴系一竿而钓取鱼也。纲者,为大网,罗属著纲,以横绝流而取鱼也。钓则得鱼
少,网则得鱼多。孔子但钓而不纲,是其仁也。弋,缴射也。宿,宿鸟也。夫子
虽为弋射,但昼日为之,不夜射栖鸟也,为其欺暗必中,且惊众也。○注“孔曰”
至“宿鸟”。○正义曰:云“钓者,一竿钓。纲者,为大网以横绝流,以缴系钓,
罗属著纲”者,此注文句交互,故少难解耳若。其次序应云:钓者,一竿钓,以
缴系钓。纲者,为大纲以横绝流,罗属著纲也。缴即线也。钓谓钩也,谓以一竹
竿用线系钩而取鱼也。罗,细网也,谓以绳为大纲,用网以属著此纲,施之水中,
横绝流以取鱼。举网则提其纲也。云“弋,缴射也”者,《夏官·司弓矢》云:
“矢、矢用诸弋射。”注云:“结缴於矢谓之。,高也。矢象焉,
之言弗刂也。二者皆可以弋飞鸟。弗刂,罗之也。”然则缴射谓以绳系矢而射也。
《说文》云:“缴,谓生丝为绳也。”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包曰:“时人有穿凿妄作篇籍者,
故云然。”)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曰:“如
此者,次於天生知之。”)
'疏'“子曰”至“次也”。○正义曰:此章言无穿凿也。“子曰:盖有不知
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者,言时人盖有不知理道,穿凿妄作篇籍者,我即无此事
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者,言人若多闻,择善
而从之;多见,择善而志之,能如此者,比天生知之可以为次也。言此者,所以
戒人不为穿凿。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郑曰:“互乡,乡名也。其乡人言语自专,
不达时宜,而有童子来见孔子,门人怪孔子见之。”)子曰:“与其进也,不与
其退也,唯何甚?(孔曰:“教诲之道,与其进,不与其退。怪我见此童子,恶
恶一何甚。”)人已以进,与其也,不保其往也。”(郑曰:“往犹去也。
人虚已自而来,当与之进,亦何能保其去後之行。”)
'疏'“互乡”至“往也”。○正义曰:此章言教诲之道也。“互乡难与言,
童子见,门人惑”者,互乡,乡名也。其乡人言语自专,不达时宜,而有童子来
见孔子,门人怪孔子见之。琳公云:“此‘互乡难与言童子见’八字通为一句,
言此乡有一童子难与言,非是一乡皆难与言也。”“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
也,唯何甚”者,孔子以门人怪已,故以言语之,言教诲之道,与其进,不与其
退也,怪我见此童子,恶恶一何甚乎。“人已以进,与其也,不保其往也”
者,往犹去也。言人若虚已自而来,当与之进,亦何能保其去後之行。去後之
行者,谓往前之行,今已过去。顾欢云:“往谓前日之行。夫人之为行,未必可
一,或有始无终,先迷後得。教诲之道,则与之,往日之行,非我所保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包曰:“仁道不远,行之即是。”)
'疏'“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正义曰:此章言仁道不远,
行之即是,故曰仁道岂远乎哉,我欲行仁,即斯仁至矣,是不远也。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曰:“司败,官名,陈大夫。昭公,鲁昭
公。”)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
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孔曰:
“巫马期,弟子,名施。相助匿非曰党。鲁,吴俱姬姓,礼同姓不昏,而君取之;
当称吴姬,讳曰孟子。”)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孔曰:“以司败之言告也。讳国恶,礼也。圣人道弘,故受以为过。”)
'疏'“陈司”至“知之”。○正义曰:此章记孔子讳国恶之礼也。“陈司败
问:昭公知礼乎”者,陈大夫为司寇之官,旧闻鲁昭公有违礼之事,故问孔子,
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者,答言昭公知礼也。“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
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者,相助匿非曰党。孔子既答司败而退去,
司败复揖弟子巫马期而进之,问曰:“我闻君子不阿党,今孔子言昭公知礼,乃
是君子亦有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者,
孰,谁也。鲁、吴俱姬姓。礼同姓不昏,而君取之,当称吴姬。为是同姓,讳之,
故谓之吴孟子。若以鲁君昭公而为知礼,又谁不知礼也?“巫马期以告,子曰: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者,巫马期以司败之言告孔子也。孔子初言昭公知
礼,是讳国恶也。讳国恶,礼也。但圣人道弘,故受以为过,言丘也幸,苟有过,
人必知之也。○注“司败,官名,陈大夫”。正义曰:文十一年《左传》云:楚
子西曰:“臣归死於司败也。”杜注云“陈、楚名司寇为司败”也。《传》言归
死於司败,知司败主刑之官,司寇是也。此云陈司败,楚子西亦云司败,知陈、
楚同此名也。○注“孔曰”至“孟子”。正义曰:云“巫马期弟子,名施”者,
《史记·弟子传》云:“巫马施字子旗,少孔子三十岁。”郑玄云:“鲁人也。”
云“鲁、吴俱姬姓”者,鲁,周公之後;吴,泰伯之後,故云俱姬姓也。云“礼
同姓不昏”者,《曲礼》云:“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又
《大传》曰:“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虽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
然也。”云“而君取之,当称吴姬,而讳曰孟子”者,案《春秋》哀十二年: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左氏传》曰:“昭公娶於吴,故不书姓。”此
云“君娶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是鲁人常言称孟子也。《坊记》云:
“《鲁春秋》去夫人之姓曰吴,其死曰孟子卒。”是旧史书为“孟子卒”,及仲
尼《春秋》,以鲁人已知其非,讳而不称姬氏。讳国恶,礼也,因而不改,所
以顺时世也。《鲁春秋》去夫人之姓曰吴,《春秋》无此文。《坊记》云然者,
礼:夫人初至必书於册。若娶齐女,则云:“夫人姜氏至自齐。”此孟子初至之
时,亦当书曰:“夫人姬氏至自吴。”同姓不得称姬,旧史所书,盖直云夫人至
自吴。是去夫人之姓,直书曰吴而已。仲尼《春秋》,以犯礼明著,全去其文,
故经无其事也。○注“孔曰”至“为过”。正义曰:云“讳国恶,礼也”者,僖
元年《左传》文也。案《坊记》云:“善则称君,过则称已,则民作忠。”“善
则称亲,过则称已,则民作孝。”是君亲之恶,务於欲掩之,是故圣贤作法,通
有讳例。杜预曰:“有时而听之则可也,正以为後法则不经,故不夺其所讳,亦
不为之定制。”言若正为後法,每事皆讳,则为恶者无复忌惮,居上者不知所惩,
不可尽令讳也。人之所极,唯君与亲,才有小恶,即发其短,非复臣子之心,全
无爱敬之义。是故不抑不劝,有时听之,以为讳恶者礼也,无隐者直也,二者俱
通以为世教也。云“圣人道弘,故受以为过”者,孔子所言,虽是讳国恶之礼,
圣人之道弘大,故受以为过也。孔子得巫马期之言,称已名云:是已幸受以为过。
故云:苟有过,人必知之。所以然者,昭公不知礼,我答云知礼。若使司败不讥
我,则千载之後,遂永信我言,用昭公所行为知礼,则乱礼之事,从我而始。今
得司败见非而受以为过,则後人不谬,故我所以为幸也。缪协云:“讳则非讳。
若受而为过,则所讳者又以明矣,亦非讳也。司败之问,则诡言以为讳,今苟
将明其义,故之言为合礼也。苟曰合礼,则不为党矣。若不受过,则何礼之有
乎?”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乐其善,故使重歌而自和之。)
'疏'“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正义曰:此章明孔子重於
正音也。反,犹重也。孔子共人歌,彼人歌善,合於雅颂者,乐其善,故使重歌
之,审其歌意,然後自和而答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莫,无也。文无者,犹俗言文不也。文不吾犹
人者,凡言文皆不胜於人。)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孔曰:“身为君子,
已未能也。”)
'疏'“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正义曰:此
章记夫子之谦德也。莫,无也。文无者,犹俗言文不也。文不吾犹人者,言凡文
皆不胜於人,但犹如常人也。躬,身也。言身为君子,已未能也。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曰:“孔子谦,不敢自名仁圣。”)抑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马曰:“正如所言,弟子犹不能学,况仁圣乎!”)
'疏'“子曰”至“学也”。正义曰:此章亦记孔子之谦德也。“子曰:若圣
与仁,则吾岂敢”者,唯圣与仁,人行之大者也。孔子谦,不敢自名仁圣也。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者,抑,语辞。为,犹学也。孔子
言已学先王之道不厌,教诲於人不倦,但可谓如此而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
子不能学也”者,公西华闻孔子云学之不厌,诲人不倦,故答於孔子曰:“正如
所言不厌、不倦之二事,弟子犹不能学,况仁圣乎!”
子疾病,子路请祷。(包曰:“祷,祷请於鬼神。”)子曰:“有诸?”
(周曰:“言有此祷请於鬼神之事。”)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
于上下神祗。’”(孔曰:“子路失旨。《诔》,祷篇名。”)子曰:“丘之祷
久矣。”(孔曰:“孔子素行合於神明,故曰‘丘之祷久矣’。”)
'疏'“子疾”至“久矣”。○正义曰:此章记孔子不谄求於鬼神也。“子疾
病,子路请祷”者,孔子疾病,子路告请祷求鬼神,冀其疾愈也。“子曰:有诸”
者,诸,之也。孔子以死生有命,不欲祷祈,故反问子路曰:“有此祷请於鬼神
之事乎?”“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者,《诔》,祷
篇名。诔,累也。累功德以求福。子路失孔子之指,故曰有之。又引祷篇之文以
对也。“子曰:丘之祷久矣”者,孔子不许子路,故以此言拒之。若人之履行违
忤神明,罹其咎殃则可祷请。孔子素行合於神明,故曰“丘之祷久矣”也。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孔曰:“俱失之。奢
不如俭,奢则僭上,俭不及礼。固,陋也。”)
'疏'“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正义曰:此章戒
人奢僭也。孙,顺也。固,陋也。言奢则僭上而不顺,俭则逼下而窭陋,二者俱
失之。与其不顺也,宁为窭陋,是奢不如俭也。以其奢则僭上,俭但不及礼耳。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郑曰:“坦荡荡,宽广貌。长戚戚,
多忧惧。”)
'疏'“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正义曰:此章言君子小人心貌
不同也。坦荡荡,宽广貌。长戚戚,多忧惧也。君子内省不疚,故心貌坦荡荡然
宽广也。小人好为咎过,故多忧惧。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疏'“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正义曰:此章说孔子体貌也。言
孔子体貌温和而能严正,俨然人望而畏之而无刚暴,虽为恭孙而能安泰,此皆与
常度相反。若《皋陶谟》之九德也。他人不能,唯孔子能然,故记之也。
●卷八·泰伯第八
'疏'正义曰:此篇论礼让仁孝之德,贤人君子之风,劝学立身,守道为政,
叹美正乐,鄙薄小人,遂称尧、舜及禹、文王、武王。以前篇论孔子之行,此篇
首末载贤圣之德,故以为次也。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王曰:
“泰伯,周太王之长子。次弟仲雍,少弟季历。季历贤,又生圣子文王昌,昌必
有天下,故泰伯以天下三让於王季。其让隐,故无得而称言之者,所以为至德也。”)
'疏'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正义曰:此章论泰伯让位之德也。泰伯,周太王之长子。次弟仲雍,少弟季历。
季历贤,又生圣子文王昌,昌必有天下,故泰伯三以天下让於王季。其让隐,故
民无得而称言之者,故所以为至德,而孔子美之也。郑玄注云:“泰伯,周太王
之长子。次子仲雍,次子季历。太王见季历贤,又生文王,有圣人表,故欲立之
而未有命。太王疾,太伯因吴、越采药,太王殁而不返,季历为丧主,一让也。
季历赴之,不来奔丧,二让也。免丧之後,遂断发文身,三让也。三让之美,皆
隐蔽不著,故人无得而称焉。”○注“王曰”至“至德也”。○正义曰:云“泰
伯,周太王之长子云云”者,《史记·吴世家》云:“泰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
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於是泰伯、
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辟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
昌为文王。泰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泰伯。
泰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
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吴,
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列为诸侯。”是泰伯让
位之事也。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畏惧之貌,言慎而不以礼
节之,则常畏惧。”)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马曰:“绞,绞刺也。”)
君子笃於亲则民兴於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包曰:“兴,起也。君能厚於
亲属,不遗忘其故旧,行之美者,则民皆化之,起为仁厚之行,不偷薄。”)
'疏'“子曰”至“不偷”。○正义曰:此章贵礼也。“子曰:恭而无礼则劳”
者,劳谓困苦,言人为恭孙,而无礼以节之,则自困苦。“慎而无礼则葸”者,
葸,畏惧之貌。言慎而不以礼节之,则常畏惧也。“勇而无礼则乱”者,乱谓逆
恶。言人勇而不以礼节之,则为乱矣。“直而无礼则绞”者,正曲为直。绞谓绞
刺也。言人而为直,不以礼节,则绞刺人之非也。“君子笃於亲则民兴於仁,故
旧不遗则民不偷”者,君子,人君也。笃,厚也。兴,起也。偷,薄也。言君能
厚於亲属,则民化之,起为仁行,相亲友也。君不遗忘其故旧,故民德归厚不偷
薄也。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郑曰:“启,开也。曾子以
为受身体於父母,不敢毁伤,故使弟子开衾而视之也。”)《诗》云:‘战战兢
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孔曰:“言此《诗》者,喻已常戒慎,恐有所毁
伤。”)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周曰:“乃今日後,我自知免於患难
矣。小子,弟子也。呼之者,欲使听识其言。”)
'疏'“曾子”至“小子”。○正义曰:此章言曾子之孝,不敢毁伤也。“曾
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者,启,开也。曾子以为受身体於父母,
不敢毁伤,故有疾恐死,召其门弟子,使开衾而视之,以明无毁伤也。“《诗》
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者,《小雅·小篇》文也。战战,恐惧。
兢兢,戒慎。临深,恐坠。履薄,恐陷。曾子言此诗者,喻己常戒慎,恐有所毁
伤也。“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者,小子,弟子也。言乃今日後,自知免
於患难矣。呼弟子者,欲使听识其言也。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马曰:“孟敬子,鲁大夫仲孙捷。”)曾子言曰: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包曰:“欲戒敬子,言我将死,
言善可用。”)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郑曰:“此道谓礼也。动容貌,能济济跄跄,则人不敢
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