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官场学-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的罪犯。如系诬告的,立刻释放,不要使追捕的差役趁机拘留、敲诈罪犯,滋生
事端。
  缉拿盗贼的方法
    捉拿盗贼,不可以有固定的偏见。旧有的说法,都认为夜间的盗贼来去不超过
二十里,因此多在案发地点附近访问侦查。殊不知强悍的罪犯,一时路过,便能顿
生盗心,突然作案。如果没有查获真正的赃物,宁肯作为悬案,切不可顾虑到自己
政绩的考核,一时轻信,而犯下有失体察、诬陷贤良的过错。如若平日访察,不可
不保密。有这样一类人:游手好闲,毫无生活来源而穿着华丽、饮食丰盛;或者整
日聚众豪饮;或者白天酣然大睡,这些人必然不是善良的人。他们的举动很难逃脱
邻居的耳目,只是邻居们害怕招来怨恨,或者得了人家的好处,沉默不语罢了。又
有一些乞丐,年轻力壮,精力强盛,三个五个成群结伙,擅长盗掘坟墓、对于这些
人,都不可不明察看清、心中有数。
    盗贼诬告善良的人,出于本犯心怀仇隙、伺机报复的还很少;出于贪鄙的差役
拣选段富而加以指使的,实际上很多。一经到案,必须察言观色,追查出真赃实
据,才可以定案。不可以轻率地施刑审问,以致造成冤枉、逼迫的情形。如果查出
诬告善良的确实情况,务必加重惩罚他的罪行,并追究主使人的刑事责任,使他不
敢再次妄供。
    捕役抓获盗贼,把他看作是奇货,教其如何口供,设法挽救,乱招同案犯,随
便指控收买赃物的人和窝藏赃物的人。对此必须反复审讯、调查落实,释放无辜的
人,并在初次禀报的文稿内将他们删除掉。如果不明确判断,模棱两可,等待覆
审,那就会造成无穷无尽的麻烦了。
    真正的同案犯、窝主,一经发出拘捕令,捕役就立即带领多人捉拿、拷打,搬
走抢窃财物,填饱他们贪婪的欲望,然后才将罪犯解送官府。真赃失踪,就在这个
时候。
    道路和村庄发生的盗窃案,包括通缉在内,正式规定破案的期限是三年零四个
月。首犯、窝主、眼线、同伙等,都有充足时间设法擒获。即使是超过期限而未抓
获,以致遭到官吏的弹劾,也是属于工作中的错误,还可以指望得到提升重用。绝
对不可以妄想侥幸过关,有意隐瞒、遮掩,拖着不办理。一经被盗人告发,或者是
上司查访出来,或者是别的悬案破案时附带破案,依照规章条文应当予以革职,不
仅仅是降职调动,后悔就来不及了。
  办理盗案的一般原则
    查究参议、通告缉拿的文件内,叙述明白失盗日期,并附上被盗人初次禀报的
口供。已经抓获作案者的,要叙述清楚同案犯的数目。不以被盗人所报人数为依
据,必须以刚抓获的盗贼招供的为确切数目。
    盗贼的情形不一样,拟定参报、通缉,最好应当详细谨慎。如果是拒捕械斗而
后抢夺赃物的,就称作“临时行强”。或者是抢夺赃物而后拒捕殴打的,则称作
“窃盗拒捕”。拒捕之中,又分为“临时”、“追逐”。“临时”是没有离开行盗
的地方,“追逐”则已经离开。追逐之中又分:“护赃”、“求脱”。“护赃”则
贪图财物而格斗拒捕,与“临时”没有差别。“求脱”则尚且知道畏惧,不算是恃
强凶狠之辈。又有赃物被其他贼人带走,没有赃物可取,这样的拒捕,细究起来也
是“求脱”。移动一步就变换一种形状,这中间有很大的区别。
    办理盗窃案件,以迅速为最重要。抓获罪犯不迅速,罪犯必定远走高飞。抓获
搜查赃物不迅速,赃物必定会被挥霍耗费。审讯定案不迅速,犯人则畏罪而想逃
跑,或者长期囚禁以致于死亡。因此,不惜悬赏重金,收买线索,增加盘费,或者
利用盗贼来擒获盗贼,那么抓获罪犯就迅速了。派专人搜查收缴赃物,或者签发内
部传票令地保搜查缴获。那些不了解情况而寄放赃物、误买贼货的人,只是命令他
们上缴原赃,免去他们吃官司的麻烦,那么缴获赃物就迅速了。把供的情况已经查
证落实,赃物已经搜获的,就迅速审理定案。虽然同案犯并未全部缉拿归案,不妨
另案处理,不要命名案子生出技节,辗转往复,造成拖累。况且,没有到规定期限
就先行破获结案,详叙上报,即使受到上司的训诫驳问,也可以在规定期限内重新
审定,不致迟误。不仅仅是盗窃案,所有的案件都应当迅速办理。
    破案必须具备真赃。贪污的捕役,常常报出一两件小赃物,其中的金银珠宝、
首饰玉器等贵重物品,早已瓜分掉了。被盗人因为失物没有着落,不肯就此罢休。
上司因为赃物有限,认为不足凭信。这就必须秘密查访捕役人等,有没有削减截留
赃物的情况,不使他们从中侵吞。这样一来,赃物没有散失隐瞒,案件就容易审理
结案了。
    案件已经审定,应立即将现有的赃物当堂示众招领。如果想等追缴全部赃物后
才认领,恐怕拖延搁置,遥遥无期。被盗人的财物,一旦丢失,就不能重新获得。
又有经过承办官吏和掌管财库的官吏来查证发放赃物的,因而敲诈勒索,侵吞隐
瞒,必然滋生出许多弊端。
    已被典当的赃物,按照规定应当追查取出,供失主认领,其所当本金在犯人名
下追回。只有江南地区盗窃的赃物,只令失主前往认领、画押。如果无法确认,由
失主赎取,浙江一带均遵照规定办理。近来,各县竟然有捕役带领失主一同认领的
事情发生,即使签票差役,也呼应不灵。这是承办官吏和差役从中舞弊,造成盗贼
虽然归案,赃物却无法追认。这就需要在审讯时,留意观察查访,遵照规定的条例
办事。
  如何勘查杀伤人案
    斗殴被伤,按规定禁止抬人到官署验伤。查验伤的轻重,或者派专人代验,或
者单独骑马亲自前往验看。伤者包扎不合的地方,不可揭动,以防止进民感染。如
系多人殴打致伤,必须问明什么地方是什么人打伤的,什么地方是什么东西打伤
的,使其具结审辨无辜被伤,存案备查。另方面,让他医治。如果伤势颇重,则将
首凶加械关押,责令他的亲属代为调理伤者。同时,必须禁止被打伤人的家属,借
机敲诈勒索,滋生事端。
    杀人案件初次禀报,事情发生很突然,其清理、内容还比较真实。稍微迟延,
就会出现挑拨教唆、粉饰捏造的情况。天气炎热,体变质,逐渐难以勘查推断。因
此,必须随到随验。尤其重要的是应在当场定案:尸伤一共有几处?参与斗殴的一
共有多少人?谁的情节轻、谁的情节重?谁先动手、谁后动手?某人致伤某处?追
查出凶器,与伤痕相比较,逐一相符,然后案子才不会辗转游移。
    官署中负责验死伤的吏役,大多不熟习检验。常常有无名尸首,伤痕累累,以
伤痕深入的伤为枪伤,伤痕齐截的作为刀伤,伤痕紫赤青肿的又作为拳伤、棍伤,
信口乱报。如果不亲自查看验证,查问明白,随便填写随便上报,不但无法进行驳
斥查证,将来也很难缉拿凶犯了结案件。
    案子没有真正的凶犯,或者捉拿归案的犯人不肯供认而又没有确凿证据的,固
然应当随后访查。然而,往往当场勘验尸体的时候,真正的凶手、确凿的证据混迹
于众多人群之中,偷偷进行窥伺,应观察他的举动、神色,用埋伏之计揭发其奸,
垂手可得。
    尸伤的检验,本来就不在于体制规矩的壮观。从来都是人命案件报来,随即签
票勘验。差役一拿到传票,立即押解责令乡官、地保,在凶犯家中敲诈勒索财物。
搭棚持彩,供应差役等人的酒食,花钱疏通负责验尸的吏役,借房子以供使用,乡
官地保又从中谋取利益,这样一来,主管官吏还未勘验而穷苦百姓早已破产。等到
主管官吏到来,整理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点燃薰香,香气馥郁,任凭验尸的吏役
大致报告结果,这样做的弊病是很多的啊!所以签票以后,差役只准把犯人聚集起
来等候审问,主管官员按照规定轻骑减从,带领书吏、验尸吏役各一人,跟班差役
二人。路途遥远,就供应饭食,随时留意察看有否勒索现象。等到验尸的时候,不
避污秽恶臭,亲自检验观察,辨别伤痕,这样做大约就不会有蒙蔽的情况。
    中风突然死亡,手足爪甲都是青的。真心痛而残废者,四肢都是青的。凡是没
有原因、没有争斗、没有感情纠葛而检验多有可疑的,必须仔细询问他平常有没有
疾病,或者吃了什么异常的东西,然后详细查看《洗冤录》和医书,不能够无根据
地乱怀疑,以免冤枉诬陷无辜百姓。
    案情变化多端,有道理上绝对荒谬而事实上却偶尔发生的事情,切不可拘泥。
比如自刎的尸体,起手重收手轻,说他是因为怕痛而缩手,因而渐轻,但是也有不
完全是这种情况的尸伤。又比如上吊自杀的尸体,悬挂高处,身体垂下造成残废,
但亦有平平挂紧就气断残废的。总之,死者不能善终,必然不是偶然的,有的人遇
到鬼祟就死去,千万注意不要固执成见,造成冤曲诬陷。
  处理人命案的要点
    不明原因的被杀身亡,初次上报,就将死者居住村庄附近几里内,家中有没有
携带银钱财物出门的?出门时有没有同伴?尸体靠近什么村庄?有没有土堆翻动的
情况?土地的主人是谁?都要叙述清楚。按定期限六个月缉拿以凶犯。凶犯被捉拿
归案后,如经审讯确系盗窃杀人的,补充上报通缉公文。
    死者亲属悲痛愤恨,帮打官司的师爷挑拨教唆,有把斗殴致死罪作故意杀人
的,一人犯罪而牵连多人,徒手殴斗而增写凶器。如果不反覆调查核实,再次审讯
也难以定案。即使获取的确切口供与原告呈状不相符合,也始终费耗心力驳斥诘
问。因此,务必在几天中审讯提取口供证据,使它们一致起来。确切口供与死者家
属乱告不符合的地方,一个一个地加以对质,使它们清晰明白、妥当服贴,才可
以定案。通报中,只叙死者亲属的呈状,其余家族中的人挺身出来告发的,以及被
告的申诉状子等无关紧要的东西,或者捏造掩饰抵赖的内容,都可以删除掉。
    主管验尸伤的役吏,原本就不叙述供词。如果伤痕有怀疑的地方,应当添叙口
供。总之,案情详细,推论勘查清楚明白,就可以避免上司的驳斥诘问了。
    人的生命至为贵重,追求可以解救的方法而不能得到,就当以死罪判之。但
是,死灰可以复燃,如果犯罪情节可以宽有减轻,也应确切声明,不可删削。今天
的定案,就是为了秋天的最终判决。字斟句酌地拟定判词,发场仁厚宽大的本性,
笔下超生,千万注意不要只管断案的坚决、确实,而断绝犯人将来的生存机会啊。
  如何处理男女奸案
    好清幽暗隐曲、复杂不明,最不容易弄清楚。务必存有一分宽厚之心,保护顾
全妇女的名誉和节操。如果没有确凿证据,就判为指控犯奸,搁置不论。不可以轻
率地吹毛求疵。
    妇女的脸面,最应当看重爱惜。万不得已,才责令其到官署受审。总之,妇女
抛头露面一经习惯,不讲节操、寡廉鲜耻,以后就肆意乱来、无所顾忌了。
  审理奸案的一般原则
    有黑夜乘妇女的丈夫不在,潜入妇女居室狡诈骗奸的。或者因为声音相貌与妇
女熟习的人相似,被控告到官的,毕竟不是在奸污之地捉获的,不可以轻率地定
案。
    调戏妇女而未构成奸污的,妇女因羞耻愤怒而自杀,其中有因为罪犯不肯认罪
伏法,时间久了,就决定轻生的;有因亲属等人加以斥责侮辱,受刺激而自杀的;
又有穷人拼舍一命,借以敲诈,不全因为羞耻愤怒。凡是有控告调戏奸污罪的,审
查清楚后就立即严肃处理。原夫原妇,好言劝解安慰,大约可以避免滋生事端。有
从来就是通奸,忽然败露后,奸妇讳通奸为强奸,原夫信以为真,于是控告强奸
的。有原本属于强奸,奸夫避重就轻,假称通奸的。案情虚假不一,不可不明察。
    地方上有品行恶劣的少年,淫荡放纵,挟妓冶游,或酒食宴饮,互相邀集,常
常产生意想不到的事件。媒婆、老年妇女,经常作为穿针引线的人,引诱良家子
弟,都应当予以严厉惩治。
    门户完整无损,男人忽然被人杀死的,大多数是因为奸情所造成。
  奸案的定罪
    凶狠乖张的男子,殴打妻子以致残废,有的假托奸情以企图免除罪行,没有证
据,岂能坚信不移。因此条例规定,杀死奸妇而没有确切证据的,仍然处以绞刑。
奸夫杀死奸妇的丈夫,奸妇虽然不知情,也处以绞刑。由于奸情而引起祸端,以放
纵淫欲而杀害丈夫的性命,实际上是罪魁祸首。如果纵容遍好,奸夫自行杀害奸妇
丈夫,罪责不专在奸妇,所以只追究通奸的罪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生奸情的地点捉获人赃。有一种指控奸污的人,乱说奸污
的地方,而实际是茅檐破屋,老人公、老人婆、儿子、媳女,不过挤住在两三间房
子里,别无可供好淫的地方,都不可轻易相信。勘察清楚后,就其关键之处加以斥
责法问,一句话就可以戳穿他。
    凡是控告强奸的,常有强奸未遂而告称已遂的。也有强行交情而妇方顺从成奸
的,想将罪犯置于死地以泄仇恨,一口咬定强奸已遂。应当遵照刑律条例,审明如
何施行强暴的情形:不能挣脱,有没有撕破扯烂的衣物,肌肤有没有伤痕?为什么
不呼救?有谁听见呼救声?如果没有确实证据,不可以轻率地判定死罪。
    强奸不从,羞辱仇恨而自杀的妇人,应在罪犯成招后加以注明,附于上报公文
中,并请求朝廷表彰嘉奖。虽然是仆婢一类的女子,也一视同仁供给银两树立牌
坊,只是良贱有别,不准进入祠堂设立牌位。
    妇女不是犯了死罪不轻易收入监房。况且遵照明文规定另设女监,立法防范,
确实已经周到细密,但奸妇归案,常常有官衙中的吏役调戏纠缠,欺辱敲诈的情
况,也应当禁止。
  如何缉拿逃犯
    对于逃跑者法律规定甚为严厉,收容滞留六个月以上的,就要受到官吏的追
究。直隶于京师的省份和京畿附近地区,旗人和汉民混杂居处,旗人窝藏逃人,查
访弄清就尤其困难。关键是要大力推行保甲制度,旗人就责成领催、屯长进行追
查,汉民就责成乡官,地保、牌头进行追查,着实考核查访,自然难以隐蔽、躲
藏。
    抓获逃跑者到案,问明是哪一旗的,是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以及
他们的佐领姓名;是正式户口,还是另册之人,或者是仆人奴婢;有没有拐带家主
的财物,同行的人有谁;何时逃出;为什么逃走;沿途住宿在哪里,是不是知情收
容隐藏;在各个地方住过多少天,有没有盗窃的行为;逃跑过多少次等等。验看是
不是被刺过字的,然后详细上报。
    州、县居住的旗人,庄头、庄丁等人逃跑,讯问有没有携带财宝物件;红契、
白契是否载入档案;是否传递过逃牌;开具出他的年龄、相貌、衣服穿着,详细上
报,请求通缉。
  逃案的公文办理
    叙供的公文,主要的是简洁。大约是东流西荡,投宿饭店;或者是沿途乞食,
并没有长久居住的地方,文字不必冗长拉杂。如果没有别的事情需要通报,文内就
可以写明属于哪卜旗的人,佐领是谁,以及年龄、相貌,简明地拟定奏札,请求咨
询、押解到部院。如果确实有知情收容窝藏的情况,或者是曾经在境内盗窃过财
物,不能立即押解到部的,就叙供通报理事厅(专掌狱讼的机关)进行会审,拟定
详细的报告以供洛询、押解。
    有私自越境偷渡关口的逃人,问明在何年何月何日,从何处出关的,在文内注
明详查守关官吏失察之过、姓名、职务,另文申送。
    旗人逃案,不完全是由于逃跑。或者是他的家主不能赡养,流落在外。或者是
家主嫌其无用,叫他自己居住,只是害怕以后犯法连累自己,所以预先递送了逃
牌,仍然与家主有时见面的。哪里知道一经发觉仍在本旗,部院总是以报告过逃跑
作为凭据,窝藏、收容、失察的罪责,绝对是难以解脱免除。直隶省份和京师附近
五百里内,原许旗人居住,若查访不出来,或者托言旗人亲戚,听任逃人居住,贻
害不小。因此,凡是有新来的人,或者是单身,或者是携带眷属,总之要领催、十
家长申报清楚,查访其来历,但不可骚扰添麻烦罢了。
    律例规定,分别逃跑的次数议定其罪过。至于旗人汉民窝藏逃人,白契、红契
各条颇为详尽,到时候仔细查看即可定罪。
  押送逃犯的规矩
    都察院签发下咨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