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官场学-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轻法重者辄袭其法,所全颇多曩于佐治药言曾记删改自首之报,辛亥万长沙,闻
盗首杨辛宗在逃,知官中比父限交赴案投首,司谳者谓与未经破案,不知姓名、悔
罪自首不同,不准援减,仍拟斩决。余旋即归里,未见邸钞,不知部议云何。窃思
犯罪自首律云凡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免其罪。是指未经破案者言也。事发在逃,律
性云若逃在未经到官之先者,本无加罪,仍得减本罪方等。又乾隆三十八年刑部议
覆苏臬陈奏定,例闻孥投首除盗犯,按本例分别定谳,外余俱于本罪上准减一等。
是皆指被告被缉而言。放云闻奴也。杨辛宗事发在逃闻限比其父,挺身投案,正苏
臬所奏虽无悔过之心尚存例免死发遗未为曲法而曰与未经破案不知姓名悔罪自首不
同,是必逃,在事未到官,律得免罪者方可依闻奴自首科减,向使杨辛宗避罪远扬
不顾其父之比责,偷生迟久,被捕弋获,亦止罪干斩决,不致刑更有加绎。读谳词
殊切耿耿近日读律之友遇一加重成案,辄手录以供摹仿,在杨辛宗死何足惜万一闻
孥自首之律例不可径引,则凡案类辛宗之被缉而事非强盗者,亦将棘手狐疑。况原
献云杨辛宗因事主家止妇女,辄向事主回骂临时行强,被指名缉拿,其投首在伙犯
获后,不准援减查辛宗劫止一次,并未伤人,视凶劫伤主之盗首,尚属情事较轻,
特以首在被辑之后,仍拟斩决,恐授以为准,从总无生路,且案未破而自首者,千
百中未闻一二,其甘心投案,多因捕缉紧急;比及父兄子弟动于一时天性之恩,到
官伏罪,若并此一线天良而绝之,则在逃之犯,更无自首。闻拿自首之例几成虚设
矣。案非手办事阅,九年疑实在胸,终难自释,因论治术,商及律例,愿以正之高
明。方今圣天予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为吏者退可出可人介于律可轩轾之
事,当与幕友虚中办论仰体圣慈,力求至当名例一门义尽仁至,大概必不得已而用
法者尤宜细细体究,而自首各则断不可略观大意,倘有投案之犯,务在求生以全民
命。欧阳崇公所谓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声我两无憾也。敢为学治者敬告,幸为治
者哂其老而悖鄙其说之赘。区区之诚,重有望焉。
  


'学治说赘'译文
  
      查看囚犯登记簿
    把犯人被抓的时间、原因记下来。犯人中等候审讯被关的,尤其要加以注意。
应该监禁或应该释放,随时都可办理。
  查看在押犯名册
    清点出在押人犯的名单,这是任何一条法规都没有用文字固定下来的,这其实
是万不得已才采用的一条办法。只要关押进监,便马上把它记下来。大概的原则是
这样:在小偷强盗之中,等候审讯的,最多的就是那种审讯之后就要定性。因此,
那种罪大的,就把他们关押起来;罪轻的就让人把他们保释出去;和案件没有牵连
的,干脆把他们释放了,立即销去他们的名字。如果是杀人案件中受到牵连的,那
就应该立即讯问证人,然后让人取保释放。如果不能够立即结案的,到了四五天,
都还不能够结案,那就要立即结案。如果说是一般的民事案件,当然可以让人把他
保释出去,第二次审讯的时候就不应该再派人押送。治理地方,最让老百姓受损累
的就是将其关押起来。有时这对当官的来说,关系也很重大。有时小偷被关押起来
了,但差没人员却放纵他去行窃,有的因为杀人案被关押起来,由于害怕拖累便轻
生而死;至于那种民事案件,虽然人被关押起来,但却起了一种招摇过市的作用。
总而言之,真是错漏百出。先前还有班房,到了晚上,官吏必须亲自检查,以防在
押犯人行贿,差人便将他放走。几年前,皇帝下令不要班房这玩意,叫原来捕捉犯
人的人带回家去,这样一来就更难查清楚,似乎还不如就把他押在班房妥当。捕役
人员中的那种贪婪狡诈之徒,凡是杀人案、民事案件,以及不是强盗的头目,小偷
中的要犯,他都随心所欲地敲诈勒索。捕役人员往往把犯人押在污秽不堪的地方,
要是夏天,便用烟熏气蒸,严冬之时便让犯人挨饿。等到保释出来,病死的很是不
少。所以说,不是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关押人。已经被关押起来了,也必须亲自过
问。幕僚人员害怕被别人欺骗,只求能够尽到一点心意,当官的则不仅该尽心而且
尽力。小心在意,不要受人蒙骗,要是没有这个登记册,也许会忘记。在这种情形
之下,一定会拖很久,老百姓将深受其害。
  认真记录上司的批示
    记录下上司批转下来的诉讼状,记下上司是哪年哪月批转下来的,以及这些案
子容易了结或不易了结的原因。我先前做幕宾的地方都是通都大邑,凡是我刚到这
个地方,立即把这些东西整理汇总,把这个册于放在办公桌上,每天拿些文件来查
看。有的应当审讯,了结此案;有的本当了结,我都一一把它记下来。那原来的案
件牵连了许多人,可以释放的,一律把他们释放了。在核定案件时,将这些人的名
字一一删去。如果碰上帮助处理案件的人,找出案件中的毛病,然后将其中的毛病
改正,也就可以在结案上明白批示。就是上司要提取案子,催促了结案件,也不难
把应该处理的马上处理了,把可以不立即处理的原因,据实际情况详细回报给上
司。这样,可以避免差役人员扰乱视线。这样依次办理了结案件,也不会让差役人
员控制权力。
  清理诉讼名册
    记录下诉讼双方的家庭住址、住处离宫府的远近,以及和他住在一块的邻居、
证人的姓名。一个地方,即使诉讼的人多,那也只是刚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即使这
样的话,允许诉讼的新状子,每天总计起来也不过十来张,其余的不过是诉讼状和
催促了结案子的讼状而已。只是获准诉讼的,就一定要定下审判的时间,而且审判
的时间也不能够改期。这样一来,催促了结案子的讼状就会减少,而且那种猖狂的
人必定害怕,不久之后,新的诉讼状就会减少了。对接到的诉讼状,每天自己亲自
注下该注的东西,即使如此,每天也只有几行字,哪里用得着幕僚来动手呢?我这
样做,结果是非常好的。做官的在接受诉讼状时,可以当堂不准其诉讼。这样一
来,新的诉讼状就绝然不会增多,怎么记不住呢?所以说,如果想没有太多的事,
那就先得为自己省事。这一个方法,我多次使用,均有良好效果,为老百姓办实
事、做官的声望等等,都会轻易得到。叫那些有冤枉受错判的人来告状,时间应该
放在中午,这样便可以从容地阅读诉讼状,讯问详细情况。叫代写的人在旁边侍
候,如果发现告状人所讲的情况与掌握的不符,就可以立即详细访问保释的人和写
状子的人,立即向师爷追根究底。这样就不会被乱告状的人拖累。安定老百姓的方
法,总的说来,没有比这样做更好的了。断断不能够叫自己的副官、参谋等接收老
百姓的诉讼状。
  记下来客的话
    民风民俗,每一个地方都不一样,更何况老百姓的疾苦呢?它又怎么能够整齐
划一呢?喜欢问老百姓的疾苦,考察老百姓的疾苦,这是当官的要做的事中最要紧
的一点。书吏役吏的话,往往各自为其私利;是不可轻信的。看门老头说的话,往
往是帮书吏役吏的。地方乡绅虽然说不一定都贤能得很,但他们毕竟要顾及自己的
脸面。所以,这样一来,会见客人不能不多一点。我刚到地方上任时,只要会见客
人,就马上问他住的地方的风土人情。第二次见面,便问他住的地方有没有不法之
徒、强盗小偷、帮助打官司的人等。如果有这样的人,我就把他们的年龄、相貌、
住址详细地问清楚。并且告诉这些人,不会马上动手抓他们,也不会让他们风闻乡
绅的作为而憎恨他们。所以乡绅们没有不完全讲出来的。等到客人走了,我就亲自
一一记录在记事本上。有时我也问他们住的地方的地形地貌,哪个地方土地平坦,
哪个地方多沼泽河流,哪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边界相连,我也亲手详细记录下来,
把它锁在箱子里面,放在内室里。我将要升堂问事的时候,更一一翻看,如果发现
有改换名字来打官司,却与所记的年龄相貌相像的人,我便突然发难,他的真相就
立即败露。如果碰上争水利这种事,偶然以自己所听说的来更正,观看的人必定惊
为神妙莫测。不到半年,那些帮人打官司的人、强盗小偷之类便迁往他处,不法之
人销声匿迹。上司问到境内的利弊以及边界,便都能详细道来。劳心的时间不过半
年,但享受其好处却是好多年,这都是靠了这个来客记事本。只要勤于接见客人,
那就完全知道外界发生的事。这种事是差役。守门人所不高兴的,这就要首先严加
约束他们,告诉他们有客人来了不能阻挡,也以此表示以礼相待绅士的诚意,从而
达到听别人讲话的好处。
  登记堂签
    如果说事情不是非常火急,那就千万不要用堂签提人。那些差役只要拿着堂
签,其凶狠简直胜过虎狼,往往是人还没有抓来,而官家拨给的费用却已经用完
了。我住在乡下的时候,便看见堂签使得别人家破人亡,简直像家常便饭一样平
常,因此,使用堂签一定要慎重。如果说万不得已发了堂签,那在当天就必须去过
问这事,假若拖延了一天,也就是让老百姓多受一天的累。假设路途遥远,要带来
的人又多,必须得两三天才到,那就要找一个本子登记起来。害怕万一事情多,偶
然之间忘记了这一档子事,那就会让差役把持权力,这个关系实在不小。在发出的
堂签上必须盖上大印。至于朱单、朱谕之类的事同堂签的处理一样。总之,一定要
盖上印鉴,登上号码,这样才可防止差役、地痞恶棍作弊,敲诈百姓。
    以上所谈的两本册子,在官府中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如此,还需要不时去翻检
查看。等到时间长了,对当地情况了解了,客人的谈话记录也就可以不要了。
  造福与作孽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州县一级的官吏,要做危害老百姓的事易如反掌,要为老百姓造
福,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当今天下治理老百姓的权力之中,除了总督、巡抚这级官
外,县令的权力是最大的,即使那些手里握着道府一级权力的官也比不上的。这是
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的权力非常集中。只要权力集中,他就可以事事都亲自过
问;事事都亲自过问,就会把事情的具体情况知道得确切。这样一来,形势的缓
急,事情的轻重缓急,都可以认真考虑。如果事情可以做,那就可以花大力气干,
也不必要上司恩准,请上司发令。并且,县官的上司不仅不阻挠他办事,而且会加
重他的权力。县官认为对的,上司也不能凭其主观臆断而说这事不对;县官认为不
对的,上司也不能认为他对。如果说县官尽心尽力地予他的本职工作,给老百姓造
了大福,那么,他也会在冥冥之中享受上天给他的福气。要是不这样,那么老百姓
就会被虐待,这是县官自己给自己造罪!我从二十三岁就做别人的参谋,一直到五
十七岁,拜见候补的官员也就有三十多年了,我所听到的州官、县官的事那就多
了。那种干下了伤天害理的事的人,报应也就会马上显现在他身上。不仅如此,所
带来的祸害还要延及子孙后代。这些人大抵都是上天把他们的福气给减少了。(大
约是乾隆三十四五年间的事:某人的地于中,有的犯法被杀头,有的流落到浙中沦
为无业游民,甚至有的作了富人家的看门人,别人还称他为某某少爷,以此嘲笑
他。也有的父母死了,但却不能够回家安葬的。如此等等,真是不一而足。这些人
的姓名我都知道,只是我不忍。已写出来。)如果真是老百姓的有才干的父母官,
却安分守己,不能够替老百姓干些造福的事,也不愿意干作恶的事,这种人偶然也
有照例升官的。勤于政事、爱惜老百姓,并且不同于一般的官吏的所作所为的官,
我亲眼看到他们的儿子官至太史、作侍御、作司道的官。老天爷的报应,快得像声
音的回音一样。因此,我作了数十年的官,我都非常小心把为老百姓造福作为一个
法宝。每当想到如果作恶的种种后果,我就汗流满面,心中惶恐。因此,俗话说,
在山上行走容易伤脚,趁我还没犯错误的时候,我最好是全身而退。但是,我却突
然四肢行动不便,看来这是老天爷不给我康宁的日子!大抵官不好做,也就到了这
个地步。我衷心希望在某个职位上做官的人,一定要记住我关于为老百姓造福的好
处、危害老百姓的严重后果的意见。只是有一点要声明,我们谈到的为老百姓造福
等等,并不是要当官的不按法律办事,一味地宽大老百姓。人,大抵还是正直的居
多,不正直的少。如果正直的人弱小,不正直的人就会强大。所以,无原则地宽恕
好险罪恶的人,那就是对不正直的人宽大,那样一来,其他的好险邪恶的人就会逞
凶行恶。总之一句话,只要能够除暴安良,就可以狠狠打击好险邪恶的人。这样的
话,其他的奸人就会纷纷改邪从正。这也就分得清什么是造福,什么是作孽了。战
国时候有个子产,他关于如何宽大为怀和严惩好人的议论,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细
读细想的。
  为政勤与懒的区别
    可以这么说,这是为老百姓造福,还是给老百姓造罪的根本原因。一个做官
的,忠于自己的职守,对于公事勤勤恳恳的良好结果,我在前面就已经说得很清楚
了。那种因为对政事不勤奋,而给老百姓造成的严重祸患,远远大于因为贪婪所犯
下的罪恶。如果做官的贪婪成性,在其他人中间出了名,别人也就心中有数。但是
对政事不勤奋而造下的种种罪恶,你是万难给他指出来的。所以,它比贪婪更有
害。但受到这种祸害的人,有着深刻的切肤之痛,看见的人却以为不关痛养,听到
的人或许要为当官的解释:政事太忙了,无暇兼顾,请多多包涵。于是,当官的也
就习以为常。但他却不知道把他造的罪加在一起,神明看得更加清楚。若百姓用劳
力来维持生计,如果你让他一天不做工,他一天的生活就无着落了。我小时候住在
乡里,看见别人进城去打官司,大概都是两天一个来回。过了不久,便等候批示。
又过不久,请亲戚朋友去照料,在差没门房前不停地奔走,这样动不动就是十天半
月。等到当官的告诉你什么时候审理,他又必须邀请这些相关的人前去帮忙。而等
到开始审理时,却又告诉他审讯日期改变。也有当官的被狡猾的差役牵着鼻子走,
便叫重新开始审判。这样搞来搞去,案子就不知该何时了,也许三五天,也许一二
十天。在这期间,差役不能离开,等候审讯的老百姓也走不了。真是使经商的人不
能营业,农民雇工干不了活。差役人员的应酬,老百姓住在城里的花销,打官司的
人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省钱。甚至等到诉讼双方的官司打完,双方的家产便都已经
花光,甚而至于有的人还没有返家的路费,走不了路,饥饿、寒冷、疾病交相压
来,有的就因此丧命。如果当官的勤于政事,又怎么会让打官司的人落到这个地步
呢?那种本来就受了冤枉,但得不到应有的清白,因而心情压抑而死的人;那种遭
到迫害,不得已便打官司,却一直等了许久才批示下来,又等了许久才开始审讯,
这其间又受暴徒们任意地迫害的人,他们之所以落得这样的结果,都是由于当官的
懒于公务所造成的。
    鉴于以上原因,审理一个案件,最好是在接受诉讼的时候就开始审讯,就赶快
去查访情况,立即把诉状发还。其中准予起诉的过一个晚上就批示审讯时间,把结
束案子的时间定下来。说句实话,当官的只要早费一点神,都会减少打官司的人被
差役、看门人敲诈的机会,替打官司的人节省许多精力。如果说那些师爷教唆,打
官司的为一件事却往往把其他的事也扯进来,想以此打赢官司。但是,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只要当官的抓住他本来的案子不放手,官司也就可以马上了结。千万不
要株连无辜的人,把案子扩大,以免助长那种刁猾的风气。古人说,治理老百姓没
有固定的方法。我在这里替它加一个注脚,那就是,没有固定的治理方法,但应该
有治理好的决心。只要用安定老百姓的心去治理,那么,处理打官司的事就不会大
错。
  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人民
    国家对官吏是非常厚道的,在每月的俸禄之外,另外还有给官吏一笔养廉银。
那就是说,做一天的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