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邪都有。要想在幕客中找到瑞直正义的人,往往十个中找不出四五个来。书记偶尔
也懂一点法,但也要看用他的人是否正直善良,他们的品格是随主人而转移变化
的。至于随从仆人之类,就根本不知道正义事理是何物,只晓得贪图私利,仗着他
是当官的心腹人士,因此倚仗他们办事情,难得没有把事情搞得乌七八糟的。然而
对当官者声誉破坏性最大的,还是那些看门人。哎!他们这几种人所产生的弊病绝
不是三言两语就说得清楚的。想约束他们又恐怕考察问题不周全,放纵他们则必定
会让他们更无法无天。从我做官的经验来看,当官需要自己当。把我上面的说法,
拿来仔细推究,总结个条条出来,大概会从里面找到一些办法吧?
严防左右阻塞长官耳目
当官者身边的人,主要从蒙骗官长中徇私舞弊而获得各种好处。因而他们最惧
怕的事,就是当官者的耳目,虎视眈眈地在四周窥视。我所说的接待当地名流缙
绅,频频接见下级官吏,这两件事都不是当官者左右的人所喜欢的事。他们一定会
用不少办法,再从中加以阻挠。应该命令传达室,让他们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挡来
宾;而下级官吏的事应该当面给当官的讲。所以应该当着大家的面宣布这些办法,
并把这些条款贴在经常出入的大堂上,让每一个人都看得到;每一个人都听得到;
并且处理好事务后随时宣传这些条款。如此一来,左右侍从之人,就不敢随意弄
权,胡作非为,而当官者自己的耳目也就不会被堵塞了。
差遣人不能请人代劳
官府中的文件,不能不请亲友帮忙。至于像派官差办理文件稿子,派遣捕役抓
人等一类事,即使公事很忙,也必须有条有理地着手办理。假如说在一个要镇当
官。确实没有时间把这些事同时兼顾,又不便把公文留着等以后处理,那便可以草
拟一份大概的公文稿子,马上交给当天处理日常公务的官吏办理。当天当差的人,
可以在核定稿子时将姓名填在文件上。这类事情总是不能够叫亲友帮忙,以克开那
种凭关系向上爬的口子。
不要轻信拒捕报告
这一条在《佐治药言》中,我已经谈到了。现在又提到这个问题,是基于下面
的理由:由于幕僚们没有见到下级役吏,心里却想着老百姓,所以,内心也就很平
静;当官的没有见着百姓却相信下级役吏们的话,所以容易激动。捕快差役们在老
百姓面前没有捞到便宜,在上司面前就放意装出一副可怜模样。有的毁掉公文,有
的扯烂自己的衣服,从而把老百姓刁钻蛮横的表现,在上司面前活灵活现煞有介事
地陈述出来。进而夸大其辞,无中生有地说老百姓如何的目无官长目无法律。而当
官长的人,在这个情形下,就没有不面色不变,勃然大怒的。当官的人发怒,再加
上这些当差的人的狡猾奸诈,那老百姓受苦受难就因此而起了。抗拒逮捕是有罪
的,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而拒捕只有在那些贩买私监的头领,偷盗抢劫犯罪的
人想侥幸脱逃时才会发生,只有他们这类亡命徒才敢于拒捕。果于像催交赋税、官
府传讯等事,老百姓们本来就没有犯罪又从哪里来的拒捕呢?因此只听一面之辞,
轻易相信,结果自然是一个当差的人好计成功了,许许多多的当差者就会加以仿
效。那老百姓能够自我保全的又有几个呢?假如当差的在向你汇报情况时,平心静
气地仔细考察,那么差役们的装模作样的表演也就自然会露出马脚来。遇上这种情
况,姑且把原来的公文注销,只把要办的事另外派人去带人;等到人被带到官府
后,等事情办好了,再告诉这个人拒捕的罪名和不马上追究拒捕的原因。老百姓知
道了后也就晓得自爱,并畏惧法律,而差役们也就不敢重演故技了。
不要使老百姓大伤元气
老百姓的谚语之中有句话叫“破家县令”。这并不是说县令的权力让人害怕,
而是说老百姓的身家性命操在县官手里,不能不使老百姓有所顾虑。县官即使再无
怜惜老百姓之心,也决不会干让老百姓家破人亡的事情。就拿有千金之产的人家来
说吧,要是他一旦被打官司这样的事连累,很少有不破产亡家的。就是这种千金之
产的人家,一年的收入不过百来金,除去诸如办红白喜事,穿衣吃饭,剩下的资产
也不过仅仅够平时开销。如果说用五、六金作为诉讼的费用,那么,他就要借钱才
能够维持生活。但是,打官司用的费用哪里才五、六金呢?哪里有家家都是有千金
的财产呢?当官的只要刚刚上任,就能够尽心尽力地去教育老百姓不要犯法。如果
说是一个人犯了法,那就要保住他家里的其他人。如果遇上不得不吃官司的人,那
就不要拖延,赶快把案子办完了事,千万不要让老百姓大伤元气。这样一来,案子
结束后,还能替老百姓想到补救家产的措施。这样做官的人,也就对得起父母官的
称号。
对上司只说三分话
我这个说法,是从我自己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我这个人,为人老实巴交的,
只要我知道的,我一定要竹筒倒豆,一说为快。我还没有当官的时候,以及做别人
的参谋充当智囊人物的时候,我都是这个毛病。我要去拜见一个候补官员,我的老
朋友送了我几句话,大概意思就是说,对上司讲话,只能话说三分,末可全掏一片
心,最好是沉默,一定要小心同上司应对。当然我心里是佩服同意这种说法。但是
一旦遇上具体的事情的时候,我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说句老实话,我一旦遇上
询问我公事方面的情况,我就完完全全原原本本的说出来。幸而我的上司对我还一
直很信任,因此,我也就没有被上司责备怪罪。但是,有一天,一个最欣赏我的顶
头上司,问到我家里的情况,我便把家里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说出来,并且说出我自
己的志向。我的上司便问道:“莫非你有退出官场的想法?”我连忙答道:“哪里
敢呢,斗胆回答大人的话,等过些年头,属下力不能支的时候,请大人放属下回
家。”又过了一年,我的脚受了伤,我便告病还乡。哪知上司忽然想到我原来给他
讲的那席话,于是便产生了怀疑,指责我是逃避责任,对我的伤势再三检验,才把
我放行了。于是我更加对我老朋友的忠告深信不疑,这个事实不是亲身有这样的经
验的人是感受不到的。所以对上司说话,一定不要全抛一片心。如果机密的事变成
了公开的秘密,那就会招锅上身。千万要谨慎!
事未做好不要向上司禀报
把还没干好的事向上司禀报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做不做这样的事自己心中
也没有把握,于是说出来探探上司的口风。第二点是喜欢表现自己夸大自己的能
耐,把还没干好的事说出来,想得到上司的夸奖。这种人不知道在案情还没有定的
时候,许多情况还有待仔细调查研究,但上司却以先入之言为主,以后等案情大白
于天,就不好更正了。一旦自己否定了先前的说法,那就会造成现在的说法也难以
维持的局面。这样,为了维护前头的说法,必然会迁就,受到伤害的人就会很多。
不要用假话搪塞上司
当今世上,没有人没有受过骗,但是,如果在上司面前一句话不符合实际情
况,那就必然被上司怀疑,这样一来,便会动不动就犯错误,会被认为是没有可取
之处的人。所以,碰上难办的事情,案件中牵连的人和事多的,那就要诚心诚意的
向上司报告,请上司批示,上司自然会给你周密的详尽可行的指示。假设拿假话来
搪塞,蒙骗上司,这样的人,没有不受到谴责的。“狡猾的苍头”这个名声是做官
人最忌讳的名称。
不要议论上司和同事
如果别人对事情的看法同自己的想法有差距,那么,在上司面上不妨委婉地陈
述自己的看法,据理力争,在同事面前也可公开讲出自己的看法。如果自己讲的有
道理,用词贴切,表达准确,那上司一定会息准,同事也一定会听从你的想法。如
果不敢当面陈述,但却在下胡乱议论,这种态度即便是用在交友上都是要不得的,
何况同上司相处的。再一点就是,传述话的人,他的用词,他讲的语气,未必没有
添油加醋的地方,要是稍稍有失真的地方,就会让听到的人更加愤怒。记住:只有
人言与战乱是同样让人害怕的。
对下面的指示交待要清楚
当差的人与乡下老百姓,都是见识浅薄的人。凡是叫他们去办点什么事情,或
者叫他们办理案件,如果不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交待清楚,让他们清楚明白,
那就会使他们不知该怎么办。当差的就会因此误事,老百姓就会糊里糊涂对当局不
信任。以上的情况对于治理好一个地方都没好处。
感化老百姓的两大秘诀
教育感化老百姓的两大秘诀,不外乎是做官的勤于政事,同时惩治奸民两方
面。比如,在每月初一、十五点上香,宣讲皇上的旨意,劝老百姓务农,考查读书
人,同老百姓一起喝酒,设宴招待客人,遵守礼仪,向有道德学问的人学习,在各
地表彰节烈的女人和孝子,这一类事情都是勤于政事,惩治奸民最明显的。近些年
来,大家都把它当作一种纸上写的东西,没有真正干起来。我在宁远刚刚上任之
时,那时正是初夏,我派手下贴出告示,鼓励老百姓栽桑种田,同事们都觉得非常
惊讶。我多次到乡下去同老百姓喝酒,主持的司仪官居然不知道席间的礼节。于
是,我也就顾不得别人说我迂腐,所有的礼节,我都一一做给他们看。三四年之
后,所看到的情况,真是耳目一新。刁民们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读书人也奋发
读书,追求科举功名,女人也知道节烈,知道要做有节操的女人。我所用的力气不
大,但收到的效果却是很大的,意想不到的。那种交通发达的大都市,官员们还可
以说公务繁忙,还顾不上这些事情的话。作为一个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公务繁忙得
顾不上抓礼仪这类的事呢?我希望要想搞好一个地方治理的官员,就从这里做起
吧!
严惩刁民
那种矫健凶悍的人,往往惹事生非危害老百姓,这种人就是刁民。如果官吏不
管他就算了,要管他的话,就应该让他懂得法律是可怕的。这样可以使他不敢再胆
大妄为,从而灭掉他的气焰。如果对刁民不严加惩处,那还不如不管他。因为不去
管他,他还担心总有人会收拾他。如果管与不管等同起来,他就认为官法是可以随
便玩弄的,他的气焰会更盛,不达到危害老百姓被判死刑,他是不会自行检点行为
的,从而使道德性格上的毛病变成了法律上的违法乱纪。历史上的韩非子之所以同
老子同在一个本传中,一个主张法治,一个主张无为:崔蔡偷盗,孔子却赞叹子产
有爱心,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更留意可备急用的人才
在矫健与凶悍的人中,有那种勇猛干练的人才,一时间走错了路子,也应该随
时查访,暗中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这种人要么可以让他们充当练保,或者把他们
编入乡丁之中。只要当官的以威势让他感到害怕,用高尚的品德使他感化,使他知
道礼节道义,从而被我控制。假设碰上急事,未尝不可收服他们,使他们为我所
用。这就是使奸诈、使黑心肠用在正当的地方。如果不是具有洞察人的能力的官
吏,对这种方法不能采用。否则,一旦出了差错,就等于关着门养了一只猛虎。
官阶升迁要碰运气
一饮一啄,都是早就注定之事,何况作为治理老百姓的官,被老百姓当作休戚
相关的人呢?没有前世注定的缘份,怎么能成为他们的父母官呢?一旦前世所注定
的缘份已尽,那就应当离开,这决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有能力的人有升官的势
头,但却因为冒得太快而被压抑不用。平庸无才之人,看来没有升官的希望,但却
因他的诚实而被任用。再说,还有那种非常得上司宠爱,但最终却一生不能升迁
的;极不受上司重视,但却被提升的。算来算去得到升官,不算他也升了官;算计
越深,越加没有升官的希望。这里面有注定了的命运,既知这是命运,那就只有勤
勤恳恳忠于职守,那么,什么得失都可以不计较。即使十分不幸因为公事上的过失
而得不到升迁,那也可以说上对得起天地祖宗,下可以对得起同事朋友姻亲家人,
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
非分之事不可为
趋吉避凶,这是一条天经地义的规律。为了公家而忘掉自己,就不应当存在什
么趋吉避凶的想法。至于那种贪婪残酷,置老百姓之生死于不顾的官吏,因自己的
小事而该职,以及那种使好计耍阴谋而被法办的人,都是咎由自取。除以上各种情
况外,其他的都是命中注定的。但是祸福之事,上天自然有明显的奖惩法则来约
束,极少有不受天道赏罚约束的。那种暴尸恣行,作威作福的人,有幸保全一个好
的名声,百人之中没有两三人。不败露则已,一旦败露,那就不是仅仅罢官的问题
了。善于分清吉和凶的人,就知道哪些是我自己分内该干的事,也就不会干自己所
不该干的事,这样一来,自然就符合了趋吉避害的法则。趋吉避凶的规律,也就是
如上所说罢了。
不可图虚名而标新立异
在一个地方治理百姓,如非万不得已,只能够按照旧有的典章制度办事,让老
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不要说罪恶之事不可为,即使是造福于老百姓之事也不要贸然
地干。就拿建社仓、创书院这类事来说吧,这难道不是地方上的盛事吗,但我却要
说不必创建社仓、书院这些东西。难道这是人之常情吗?建社仓的种种弊病,我在
前面已经谈到。书院这个想法从一出来,再经过劝老百姓捐资修建,总的说来并不
是不花费精神的。等到书院一旦建成,规模已定,那就会有依靠要人的情面而出任
书院主讲。这类人中能够尽心尽力劝学生学习,十个之中没有三、四个。老师的名
分仅仅是个空名,那学生怎会有真才实学。用一般的乡村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水平,
充作大官应酬和情面的用途,已经让人感到非常惭愧了。但是,这还不算,更有甚
者,办书院的时候,如果费用不足,那么,当官的还得把自己私人款项拿出来作为
补充,当官的也就会归罪到想创建书院的人。这样做是干什么呢?书院这种事尚且
有遗留下的麻烦,何况其他的事呢?所以,会治理的人,切忌喜欢虚名而多事的想
法,不要去贸然创建某事。
怎样应付突发事件
常言道,天下没有不怕官的老百姓。如果说当官的表现出并不可怕的神情,那
么老百姓对官也就有狎戏之情,甚至会造成官府畏惧老百姓的局面,而那种粗犷凶
悍的刁民就会肆无忌惮,与官府对抗,在公堂上与官府斗法。虽说犯此罪的是老百
姓,但让他们敢于犯法的却是官府本身。事情来得突然,来得意想不到,当然可以
用实干来平定风波,但更可贵的是以静制动。在公堂上就不要退堂,在座位上就不
要离开座位。用端庄严肃的神态出现在他们面前,用诚心劝告他们使他们明白事
理。看见的人也就会肃然起敬,听到的人自然会感到官府不可抗拒。粗犷凶悍的人
就不敢放肆。如果遇上突发事件,做官的惊慌失措,那就必然产生大的事端。治理
老百姓一定会遇上突发事件,遇上突发事件不可不告诉老百姓,使他们明白道理。
而告诉他们的道理,完全要在平时有同老百姓亲近的功夫,老百姓相信他。这样的
话,即便做官的有小小的错误,一旦遇上麻烦之事,也断断不会有与官府为难的
人。
进退去留宜早下决心
做了官,就想做更大的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如果没有达到目的,不
久就想退出仕途,这是人们在做官路上的权变。如果你的志向在努力做大官,那就
只有尽心尽力克尽职守,以等待命运的安排,即便是碰上吹毛求疵的事,这也是你
分中该有的,你也不能不接受。如果你不想在官路上前进了,那就应该知道什么时
候停止而洁身自好。这样一来,即便有破格提拔这样非常幸运之事,你也不能留恋
于眼前好处。所以,已经知道何去何从,那就应当选择一条路,让自己决定。如果
游移不定,下不了决心,那就必然会造成犹豫不决的形势,从而使得做不做官都没
有依靠。
官场难进亦难出
做官的人都知道爬上高位是很难的,这不是说做大官是难办到的。凭着人力向
上爬,这肯定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这样讲,往往是上天决定了的,根本不可以人力
战胜,弄得不好就只有使自己伤。已而已。这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