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在京城里大名鼎鼎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安王世子妃,她亲身入地牢来找他,定然是又想要他去做的事。
她不可能只是来嘲讽他的,因为他的身份根本就不配。
即便是皇上的亲儿子她都敢毫不犹豫的得罪,又怎会在意一个小人物的死活?
当他昨夜真正听到狱卒细数了这位安王世子妃的胆大言行之后,他竟然还有那么点佩服。
不是所有人都敢跟皇子对着干的,特别是这个皇子还有着继承皇位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很小。
不过再一想这位安王世子妃的身家背景,却又觉得这不算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了。他要是也有个拥有五十万军权的爹,恐怕他也会这个张扬。
方笑语倒是对香阳有些刮目相看了。在酒楼的时候,这就像是个被人逼的发了狂的小人物,不自量力的企图对抗他根本无法对抗的力量。
但是仅仅一夜,他竟然就自我反省到了这种地步,然后清醒的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甚至已开始就没有期待着那个邪教能够给他任何的救援。
他对自己的是棋子的身份有着清楚的认知,所以知道自己在地方心中的价值。他知道对方会毫不犹豫的放弃他,所以要自己寻求生路。
“你既想要生路,我就给你一条生路,就看你是否把握得住了。”方笑语喜欢香阳这样的聪明人。这种挣扎在底层的小人物的心境,对于上层人的恐惧与渴望,还夹杂着深深的怨恨,她虽然没有真正的经历过那样的过程,但是却看过不少这样的人。
为了能活命,他会使尽浑身解数,像一条疯狗一样追着对方紧咬不放,为的,仅仅是能够回到最初那个被她弃如敝屣的身份。
“世子妃有何吩咐?”香阳认命了,却也不认命。
他想出去,从这个阴暗潮湿的大牢中出去。想呼吸新鲜的空气,想看到形形色色与他无关的人。
他想走出这个牢笼,想离那个可以夺走他性命的铡刀越远越好。哪怕出去之后依旧要回归成一个玩杂耍的,靠乡里乡亲的施舍几分银钱来填饱肚子。但他已开始想念那样的风吹日晒却自由无忧的日子。
方笑语对香阳的反应十分满意。所以她提出了她的要求。
可香阳却倒吸一口冷气,对于方笑语话语中的那些后果,他还没有答应,就已觉得浑身都开始止不住的颤抖。
一个人究竟能够狠辣成什么模样?
他以前却没有一个强烈的清晰的认知。
但此刻看着面前这个衣着光鲜容颜亮丽的女子,他却感觉到发自内心的惧怕。
一句话间便能埋葬一个家族,上上下下一百多口人可能因此而丧命,但是,对方连眼睛都没眨过。
“怎么?你不愿意?”方笑语的话如同幽冥中的恶鬼,狠狠的灼烧着香阳的理智。
“小人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哪怕听从世子妃的话这样指正,怕也不会有人相信。”香阳有一些想要拒绝,可是一想到拒绝之后的后果,他又紧紧的咬住了嘴唇。
为了救别人一家的性命,用自己的命去换?值得吗?
最重要的是,对方连他是谁都不知道,可能他就会死在一个阴冷无比的角落之中,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他这才想起来,原来他无亲无故啊。
“这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此刻外头因为几位大师和皇上的圣旨而人心惶惶,急需一个人来平息这种恐慌。邪教之人乃是魔道的傀儡,此事已在百姓心中牢牢扎根,一旦天罚降临,所有人都会对邪教之人恨之入骨,届时你们就算是勉强保住一命,也会时时刻刻活在他人的仇恨甚至追杀之中。可你不同。”
方笑语说着看了香阳一眼,见他眼中的挣扎之色渐退,继续添上一把火道:“我可让你成为那个回头是岸的人。让百姓见到你幡然悔悟后得到上天的原谅,让你成为这个教派之中唯一一个得意存活的人,到时候,百姓便不会再怨恨于你,反倒是会感激你的幡然悔悟让天罚降临的小了一些,救了许多人的命。届时,我再给你换上一个身份,给你一笔足以让你一生无忧的银子,你远远的离开京城,去任何地方都好,总能无忧无虑的过完这一辈子。”
香阳心动了。
他一开始入教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那么多。甚至他都没有觉得教派有能够推翻叶氏皇朝的可能性。他只是需要一个容身之处,想要拥有一个能满足他虚荣的身份,所以没有考虑清楚后果,便脑子一热的加入了。
可现在后果显然而易见的摆在了他的面前。那些叫嚣着要推翻叶家天下的人,身为皇帝,如何能够容忍他们在他眼皮子底下存在?
无论使用任何的方法,皇帝一定会对他们的教派斩尽杀绝。
无关狠不狠毒,这事关一个皇帝的尊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即便他能够从牢中逃出来,将来也是寸步难行。
既如此,不如答应了方笑语的条件为自己博这唯一一条生路。
“世子妃真能保小人性命无忧?”香阳再三确定道。
“你还不值得我欺骗。”方笑语的话听起来有些伤人,却是事实。
香阳听到并没有什么不舒服,反倒是更信了几分。
如果按照方笑语的话来做,他就会彻底出现在京城百姓的视线中。对方应该不会冒着被百姓怀疑的危险而对他一个小人物下手,所以他活下来的机会很大,很大。
咬咬牙,香阳最终有了决定。
他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又睁开,心中仿佛下了一个什么重大的决定,对方笑语道:“小人明白了。小人会按照世子妃的吩咐行事。近来京城里出现的猖狂邪教,其幕后之人乃是当朝丞相,梅苍云。”
香阳说出了这句话,似乎松了口气。
开弓已无回头箭。剩下的,已经身不由己了。
“哦?原来京中邪教的教祖竟是丞相大人?这倒是出乎了我的意料之外。”方笑语一脸惊讶。
香阳咬着牙看着方笑语,心说女子都是如此善于伪装不成?明明是她指使他将一切都推到丞相的头上,如今却装作第一次听说此事的模样,这眉眼间哪还有一点此事是她一手策划的样子?
她就这么恨梅丞相不成?竟不惜用这样的手段,来置梅丞相一家老小于死地?
这种教派若是牵扯上了朝廷大员,皇帝必然勃然大怒。特别是丞相乃是文官之首,权倾朝堂,皇上更加不可能放心这样一个人留在身边时时的觊觎着他的皇位。
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若他是皇帝,他就一定会这么做。就算不杀,也绝不会再如从前般信任。这位世子妃殿下,分明是想将梅丞相往死路上推!(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六章 成为众矢之的的梅丞相
京城中风声鹤唳,而朝堂的风向也开始慢慢的改变了。
丞相一党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反倒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脸上清晰的写着四个大字:生人勿近。
外头传言方笑语将流沙国入侵北燕,而镇远军屡屡失败的责任推给了孙云还有几个丞相安插在其他三位副将身边的几个队长,这已经是摆明了要将北燕之前失利的责任扣在丞相的头上了,所以即便是丞相的派别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知道丞相与方剑璋之间真相的人沉默以待,因为他们很简单的就能想到,无论北燕之事是不是丞相的错,方笑语也是打定了主意要将丞相彻底的拖下水,为的就是给她爹方剑璋报仇。甚至于他们还怀疑方笑语的这种举动会不会是方剑璋在背后指使,只是委托了方笑语出面做这个恶人而已,他自己躲去了西北,于此,对他的名声也不会有太大的打击。
而不知真相者认为方剑璋以及他的镇远将军府就是一群白眼狼,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丞相施以援手,他不仅不思报答,反而恩将仇报。纵容着方笑语害死了丞相之女梅素惜,打压周子风,如今竟又陷害丞相背上叛国的罪名,这就是摆明了要置丞相于死地。
但无论外界如何传言,于方笑语而言都不重要。此刻的方笑语正在等待叶西辞回家。
牢里的香阳突然‘坦白’了一切,称他有一次不小心偷听堂主与道主的谈话,得知教派背后是由丞相大人撑腰的,他不敢声张,只默默退去。但此时听闻大承因为邪教将会有天罚降临,又得知邪教之人事后会下十八层地狱。他亲眼所见佛女引发神迹,亲眼所见佛祖借方笑语之身降临,亲自被佛祖训斥,亲眼目睹惊雷炸响,他越想越怕,随即决定回头是岸。说白了就是争取宽大处理。
于是,丞相梅苍云的罪名除了通敌叛国之外扰乱军营之外,又加了条建立邪教企图谋反。
这些罪名无论哪一条拿出来都是要命的死罪,虽然并没有确切的证据,可只要百姓中流传不休,传到皇上的耳朵里,那就是不信任的种子萌芽之时,哪怕此刻皇上不处置他,早晚有一日这些矛盾还是要爆发的。
丞相府里这些日子愁云惨淡,虽然对外界的传言没有任何的反应,可没一个人心头都笼罩了一片阴云。
梅苍云立于书桌前,手中执笔,轻蘸点墨,在透白的纸上写下一个‘忍’字,随即撕毁。
他的目光灼灼煞人,脸色阴沉,握笔的手指青筋乍显,手指还有些颤抖,足以见得他此刻并不如表面显得平静。
梅苍云有着自己的担心。
虽然从未想过要谋反,但他的手绝不干净。他利用几十年光阴,亲手制造着一起起冤案,促成了许多人的家破人亡,而后再亲自现身救下他们,指点迷津,所以几十年来,他的手眼遍布朝廷。
他无意谋反,也不想推翻叶家江山,可是他喜欢权力,享受这种高高在上俯视一切的滋味。他想要掌控朝堂,暗中扶持一股连皇帝都不得不忌惮的势力,但是,他不打算将之现于人前,而是放在那阴影之下,若有朝一日他丞相府终究要遭帝王猜忌,此庞大的势力也可让帝王投鼠忌器。
所以他很怕皇帝要彻查他的一切,即便他已经做的难以察觉,可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谁也不敢保证他会否大意的留下什么蛛丝马迹被皇帝查出端倪。
因为他很清楚,皇帝的身后还有着神龙卫这个神秘的组织存在。他们才是最最难以对付的。
梅苍云并不知道,早在方笑语重生之际,皇帝便已经在镇远将军府中‘不小心’听到了方笑语与方剑璋的对话。方笑语故布此局,就是为了让皇帝知道梅苍云的真面目。
曾经的皇帝很信任梅苍云,比起周相在朝堂中那令人忌惮的势力,皇帝更加相信梅苍云对他的忠心。
但是,方笑语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还假冒了一次佛祖显灵。皇帝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着人去查了,其结果叫人震惊。
各地大大小小的官员,上至朝廷二三品大员,下至一个七品芝麻官家的师爷甚至府衙里的捕头,军中的将官,大牢中的狱卒等等等等。皇帝竟是不知,这梅苍云梅丞相这些年来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做了这么多事。
而只要皇帝起疑,肯去查证,许多事便不会再是秘密。特别是对于神龙卫来说,挖出这些秘密,就跟厨子随手做了一道小菜一般,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可言。
梅苍云的隐藏势力中究竟囊括了哪些人,一份详细的名单早就已经落在了皇帝的手中。其中包括方剑璋这个镇远大将军还有商经纬这个吏部尚书也都在皇帝的视线之内。
方剑璋是最早抽身而后投入皇帝这一方的人,所以才能得到皇弟的信任,可是商经纬之流却没这么幸运。他们根本不知他们的一举一动其实早就落在了皇帝的眼中。
而此次流沙国进犯北燕之事,虽然幕后另有主使,可方笑语却不打算打草惊蛇。既然对方处心积虑不惜引起战争也要做到那件事,方笑语寻思着不防帮他们一把,先将梅苍云这个害了他爹还让她爹帮他数钱的老狐狸除去,再慢慢对付那个隐藏在幕后的罪魁祸首。或许因此还能麻痹这幕后之人,到时给他致命一击。
所以,方笑语亲手制作了梅丞相在北燕与流沙国之战中重要的地位,用来坐实了他通敌叛国的罪名。
方笑语并没有什么愧疚,虽然北燕之事并不是丞相在背后指使,可这老狐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绝不光彩。
他已经开始怀疑方剑璋是否已经从别处得知了当年的真相,所以同样的宁可杀错,他也想要借此机会将方剑璋留在北燕。
甚至于京城里开始传言方剑璋失踪可能是做了逃兵,可能是投靠了敌国的时候,他还曾想过亲赴北燕,亲手解决这个隐患。如不是方笑语主动请缨而真的让梅苍云去了北燕,方剑璋的死活能否保障就只能全凭运气了。
方笑语这是阳谋,从一开始他就没有隐瞒皇帝,而皇帝因为方剑璋私下里竟然笼络了如此多的人才,也开始怀疑他是否是心存不轨,所以也想要借此机会将这个隐患除去,所以他配合了方笑语的计划,没有拆穿,而是认同,甚至是他亲自吩咐属下在外传出了关于梅苍云可能是北燕与流沙国之战真正的幕后之人的传言,足以见得皇帝也同样想要打压甚至除去梅苍云。
而证据不仅仅是这些。他还与无心合作,将邪教之事也推到了梅苍云的头上。而证据,自有无心去处理。
同时,叶西辞回京这代表着太子也要回京了。而太子与叶西辞全程参与了北燕之事,所以方笑语所说的话百姓若还有疑的话,那么由太子这个大承的储君所说出来的话,恐怕会给梅苍云最为致命的一击。
别忘了,梅苍云一开始是支持二皇子叶书成的。虽然是心怀鬼胎各有算计,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是站了队的。梅苍云怎么就不跟太子心怀鬼胎满怀算计呢?无论他心里有什么想法,在太子和叶书成之间,梅苍云选择了叶书成,这就是最大的错。有机会的话,太子绝不会吝啬这个除掉梅苍云的机会。特别是梅苍云还是当朝的丞相,他的影响力,若是站在了叶书成的一边,对太子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太子很干脆的就同意了方笑语的计划,利用北燕的战事来除掉他最大的对手的倚仗。
何况此次北燕之行,太子可是憋了一肚子火儿。堂堂大承储君,竟然被人关在了城门之外不让进,害得他险些死在敌军之手,后来又跟着方剑璋逃命,狼狈不堪,从前总是养尊处优的太子何尝受过这样的苦?
这种苦难,虽然让太子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甚至是成长了,但是这不代表太子就没有脾气。
怎么说都是国之储君,未来的皇帝,被人如此算计,他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幕后之人暂时不好对付,但是他可以拿别人开刀。反正梅苍云摆明了是跟他为敌的,狠狠的打击敌人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
于是,太子回京,一场让梅苍云意想不到的噩梦悄然来临。
而此时的梅苍云集合了梅家的嫡系,正在商讨如何应付方笑语的污蔑。意见始终无法达到完全的统一,这让梅苍云的脸色绿的如同饭菜里的葱芯,阴着的脸就像是谁欠了他八百万两银子没还似的。
一晃十天已过,京中的空气变得难以捉摸,各家的人似乎都开始销声匿迹了,就算是原本祸害京师的纨绔们似乎也都老实了许多。恐怕是已经被家中人警告过了,免得这些坑爹的给家族带来什么麻烦。特别是在这种风声鹤唳的时刻。
而十日之中,丞相曾三次被召进宫去,每一次出宫,丞相的脸色都漆黑如墨。
皇帝没有拿出那些致命的证据,只是说这些时日总有人上书弹劾丞相,大大小小的弹劾奏折几乎铺满了皇帝的书案。
这些弹劾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有的罗列了丞相近些年的各种罪责,上到买官卖官,下到纵容奴才白吃白喝白拿百姓的东西,似乎再小在鸡毛蒜皮的事都要拿出来添加到梅苍云的罪责中去。
更有甚者,一个一开始就与梅苍云不对付的御史大夫,竟然上书弹劾丞相府的奴才调戏了城中一个商人的庶女,另一个奴才逛了青楼却不给银子,还有一个丫鬟当街抢夺另一位大人府中的一个丫鬟已经付了银子的首饰。
没事找事。
即便是方笑语看了也觉得这是鸡蛋里挑骨头,什么都往梅苍云头上扣。虽然奴才仗势欺人丞相也有责任,却也不至于要状告到皇上面前去。但这位御史大夫就这个干了,这不仅让皇上气个半死,又将梅苍云给骂了个狗血淋头,一整张奏折就直接摔在了梅苍云的脸上,奏折的边角还划破了梅苍云的眼角,留下了一个细小的口子。没有流血,但已泛殷红。
所以梅苍云这几日的心情阴云密布,几乎下一秒便是狂风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