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跑出我人生-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依靠行政手段通过总局或者田管中心让对方配合肯定是行不通的。

    这样的冠军人物,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已经是大姚之后最瞩目的世界名片。bbc和日本那边的几个摄制组已经通过央视联系了几次,想拍摄关于苏祖的纪录片。

    “这样吧,兰导,我还是得和田管中心的领导再沟通一下,最后看冬训的进度,当然也要看苏祖自己的意愿。”李志忠斟酌了一下,没有直言拒绝。

    兰坤点点头,话说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

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原训练

    彩云之南。

    一处风景壮阔的高原之上,一辆越野车行走完了最后一段柏油路,开始停了下来。

    前面一段,路面毛躁,依稀可见到底层的碎石路基。上面一层路面似乎刚被大型铲车给铲过了,拉土方石子的工程车停在路边,不少工人正忙碌着翻修。

    从越野车上下来,江大恒抹了把头上的汗水,呼吸微微有些紧促,转头朝另一边一个穿着灰夹克的身影喊道:“胡工,这最后一段路还要多久修完呢?”

    “大概还要一个月吧。”穿灰色夹克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皮肤有些粗糙,笑着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之前真没想到会这么快就有训练队过来,不然我就让工友们多加把劲,把路先弄好了。”

    胡旭说着指了指前方,继续道:“不过你们放心,一期的工程已经结束了一段时间,田径场和宿舍楼都弄好了,训练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就是条件差了一点。”

    “苏祖,你怎么看?要我说去成龚训练基地也是一样的,那边除了几个球队的运动员外,条件比这强多了。”江大恒抬起头看了眼另外一边正眺望着远处的苏祖问道。

    他们现在所在的就是滇南最新的国家重点体育训练基地,海根训练基地做为备战2008奥运会的重点训练基地,此时还处于翻修的状态。

    “这里挺好的。”苏祖看着远处大片的空地,虽然有些不少地方还在施工,但绿树成荫,视野开阔,可以说相当不错。更关键远离了市郊,人也很少,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环境特别舒适。

    “我看这里也还不错,除了那边有在继续整修场地外,其实主体翻修已经差不多了,训练的话是够用了。”旁边的张平秋绕了一圈,看了看四周的环境,接着说道,“况且现在也没那么快进行训练,江师傅你在这地方坐车都有点喘,我们也得先适应一段日子,苏祖刚好也调养下,等李指导过来再进行下阶段的冬训。”

    “唉,你们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吧。”江大恒扶着腰走了几步,这里海拔虽然不高,但对于一些身体不太适应的人,还是有那么几分不舒服。

    苏祖对于滇南省的这个训练基地也颇为满意,虽然比另外一个成龚基地一些基础设施上还没有到位,其他一些场馆的基础设施,诸如草坪之类还处于培育状态。

    但他是练田径,练短跑,这些其实影响不大。

    最关键的是,这边人少。至少在整体翻修完之间,不会有其他训练队入驻。而按照方才负责人吴兴国的说法,总体完工的时间要到2006年底。

    而且这个海根训练基地完全修建完毕之后,将整合原来的成龚训练基地和宋冒水上训练基地的资源,集训练、科研、教育、服务等为一体的高原综合训练基地。而成龚训练基地后世又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扩建,总体上讲,滇南省的几个训练基地都是非常出色。

    苏祖在全运会闭幕式前两天离开了金陵,直接来滇南省训练就是为了能够获得比较安静的训练环境。

    说是条件差,其实条件依旧很不赖,这里原来就是训练基地,该有的东西全部齐备,只不过是重新扩张装修而已。

    这一点滇南省这边也十分欢迎,并且一再保证在苏祖训练期间内对外保密,不会让人来打扰。

    当然训练基地都是国家的资源,肯定不会因为他一个人独占,只是提前进驻。而且田径的短跑训练,对于场地和设施的要求比很多其他项目低得多。

    这一路上苏祖看着四周的景象,越看越是觉得有些心旷神怡。

    海根训练基地坐落在滇池之滨,与著名风景名胜西山龙门相眺,旁边还有几个民族村相毗邻。

    虽然算不上真正的远离俗世喧嚣,但已经算是相对安静。而且训练基地主要是以翻修开拓为主,也算不上是大的动工建设,不至于真的让人感觉在一大片工地上,沸沸嚷嚷的。

    经历过这一年多的外出比赛,苏祖还是觉得这样的环境安静下来,让自己有几分洗礼的感觉。

    国内在高原训练开展的主要项目一般集中在中长跑,竞走,游泳,自行车,划船等耐力性项目,或者如足球篮球这样的耐力体能和对抗性都需要的球类运动。

    对于短跨、投掷、短跑等项目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

    一方面是传统的短跑训练方式所影响,另外一个也是,高原训练容易造成肌力下降或因强度不够,使得刺激不深,不易提升成绩。

    而国外其实不少短跑短跨类的训练,都已经有涉足到高原训练,保加利亚运动技术学会讲师尼古拉…安托诺夫在《短跑运动员的高原训练》书里就已经有过不少论述,当然也有不少争议的地方。

    李志忠让张平秋带着苏祖先到海根训练基地的原因,也是先让苏祖进行一段时间的适应。

    海根训练基地海拔在一千八到两千米,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算是亚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中其实是有一个阈值,即超过一定的高度,人体最大的摄氧量将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步下降,基于超极限负荷能够用于发展肌肉神经系统和速度所需的无氧能量合成这一原理,这是非常有利于速度和力量型的运动项目训练的。

    后世国内除了滇南省的几个亚高原的训练基地外,还真在西南藏区新建了一个高原训练基地,训练项目已经从传统的耐力项目拓展到短跑、跨栏、球类等速度型项目。

    当然在2005年,其实速度型的项目在高原、亚高原基地训练,其实还是偏少的。这也是李志忠之前在img学院交流学习吸收的理念。

    而且为了防止正式开始冬训出现异常状况,提前安排苏祖等人先过来。一方面是让身体得到恢复,毕竟远离人群,能够静下心来,另外一个也是逐步适应,可以开展一些低强度的训练。

    一行人穿过了那一段还在翻修的路面,进入到了训练基地内。

    田径场的塑胶跑道明显铺成的时间不久,色泽艳丽,在蓝天白云之下,犹如一块色彩斑斓的图案。

    “我先去跑两趟。”

    苏祖将身上的外套脱了,原地活动了一下筋骨,就准备下场做个热身跑。从金陵飞到滇南,一路飞机汽车,身体早就想动一动了。

    “就放松跑好了。”张平秋接过苏祖的外套,接着嘱咐道,“强度别太大了,你现在主要是恢复阶段,徐医师还在市区协调几位有高原医疗保障经验的人员再过来。”

    “知道了!”

    苏祖点头应了一声,在这样放眼辽阔,空气清新的亚高原上训练奔跑,还真是第一次,一时间感觉身体方方面面都有几分雀跃的感觉。

    噗噗噗的脚步声在田径场的跑道响起,等江大恒跟着负责训练基地整修的负责人到田径场的时候,就看到苏祖在跑道上奔跑的身影。

    “唉,这就跑上了?”负责训练基地整修的负责人胡旭还有些意外,没想到苏祖刚一到就上场开始训练了。

    江大恒喘了两口粗气,有些感慨,“这就是运动员嘛,闲不住的。”

封推感言

    真上封推了!

    从编辑和我说有封推开始,就一直在期待,但今天真的上了封推,还是激动,紧张,种种情绪一起涌来。

    这是我第一次写书超过15万字,大多数写的开头都埋在了电脑和云笔记里。

    从8月21日上传第一章都现在,已经四个多月过去,这一路感觉现在都犹如梦里!

    若说重生如梦,大概这就是我做过最好的梦境了。

    好多年前开始看网文,那还是租书店普及的时代,然后就想着可以自己写。

    也试着动笔,然后终究是各种原因没能坚持,往往几千几万字就没了下文。

    期间磕磕绊绊,一路高中,大学,工作,终于在工作了第八个年头,离开了工作,再次开始码字。

    若说念念不忘,那现在已然算是给我的回响了。

    一直不太敢想会能够走到今天,开篇仿写下第一章的时候,也不过是难以按捺被勾起的年少旧梦。

    在上架的时候曾说向来不懂坚持,如果无人问津,估计我恐怕很难写到现在。而正是有大家的支持和认可,才走到今天。

    八十几万字对于很多长篇网文来说,真不算什么,但对于我来说,真是每写一章,都是在超越自己了。

    或有精彩,或有平淡,遇到的各种问题困难都层出不穷,但真的能一步步写下去了。

    这本书从开书时的茫然无措,到上架时的煎熬,然后慢慢到现在能够有不错的成绩,已经是远远出乎我的预料。

    以前看网文,看到大封推都是其他作者们的书,但今天真的看到自己的,难免有些唏嘘感慨。

    写这章感言前,翻看了之前从第一章开始的很多章节说,看得自己有几分眼睛涩涩的,很难言的感觉,也不细表,免得矫情。

    言归正传。

    这是我第一本上架的书,能够走到今天,首先感谢的是看书的你们。

    书友里面的人有太多太多,从盟主幽萌、子曰我有罪、老杨、胡须等等人真的给我的帮助太多了,没出现名字的书友也请勿见怪。

    谢谢各位书友大佬,谢谢你们的支持和认可!

    我自知水平能力,只能多用心写!尽量能够好好的写一个圆满的故事!

    其次,还有编辑灰灰,虽然沟通不算多,推荐不断,一直在给予支持!主编……主编层次太高……反正一起感谢!

    再然后还有几个一起码字聊天探讨剧情的作者,大布,甲骨等等。

    ……

    书写到这里,已经到了一个阶段。但苏祖还需要努力,前面还有着更多的挑战!

    作者也需要努力,还有更多的比赛和纪录在等待着!

    雄关漫道真如铁!

    感谢!加油!

第二百八十四章 速度耐力的重要性

    “感觉怎么样?”

    热身的放松跑结束,张平秋将外套重新扔给了苏祖,让他赶紧穿上。

    在海根训练基地年平均气温在15。5c,较零米海拔缺氧17%,在主管教练不在的情况下,运动员身体的任何异状都需要他这个助理教练随时警惕的。

    “非常棒!”

    苏祖轻轻地喘息着,刚刚跑了几组超距离跑,但感觉呼吸并没有特别紧张,肺活量十足,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够感觉到充满力量,运转流畅。

    “那就好!”张平秋笑了笑,“就怕你不适应,这个跟体质有关系,你要是不适应,我们就得换地方了。”

    他看得出来,虽然是亚高原地区,但苏祖刚才训练跑起来确实很轻松,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环境,毕竟这一年多来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现在稍微卸去了包袱,状态和适应都非常不错。

    苏祖穿好了外套,又绕着场地四处转了转,平复一下心率。

    在亚高原训练苏祖之前曾经和李志忠有聊过几次,包括曾经在美国img学院的时候,洛伦西格雷夫也提到了这方面。

    对于短跑项目而言,最直接的提升效果就是在速度耐力上。

    苏祖在短跑训练了这些年,对于短跑训练的认识已经远不是最初的以为只要能够跑就可以。

    像牙买加闪电、泰森盖伊还有贾斯汀…加特林,苏祖都有分析过三个人的技术特点其实都是后半程的速度快。

    苏祖和贾斯汀…加特林跑过好几次,他现在的跑法,在100米项目上,前半程都能够和加特林拉开距离,但到了最后一二十米的时候,往往会被加特林追上来。

    加特林采用的前中半程九分强度,最后爆发的跑法,往往是最后的一二十米骤然发力。

    而起比起加特林,泰森盖伊和牙买加闪电两人在这方面,后半程的速度耐力更强。

    两人都是从四百米跑到二百米,再最后转到一百米项目的。保持速度的能力惊人,甚至在中后半程的大部分选手速度开始呈现滑落状态时,牙买加闪电还能够再次加速冲刺。

    如果有细细看过几个人的比赛,就可以分析得出来,在2015年的世锦赛上,加特林前面九十米都领先,但最后依旧被牙买加闪电赶超绝杀。

    这就是后半程速度耐力的决定性作用。

    对于苏祖自己而言,他当前起跑反应是可以提升的要点,再一个就是速度的保持能力。

    以他最好的100米9。79秒的成绩为例:

    0…10米用时是1。85秒

    10…20米用时是1。03秒

    20…30米用时是0。91秒

    30…40米用时是0。86秒

    40…50米用时是0。84秒

    50…60米用时是0。82秒

    60…70米用时是0。84秒

    70…80米用时是0。86秒

    80…90米用时是0。88秒

    90…100米用时是0。90秒

    他在最高速度的途中跑不差,最巅峰的50米…70米可以达到0。秒,但到了最后的80米…90米阶段0。90秒左右。

    如果速度耐力更好一些,保持速度更强一些,稳定住巅峰的速度,很可能再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成绩。

    而亚高原地区,由于海拔关系,在这一高度能够既能保证短跑无氧训练的需求,能最大限度地产生乳酸,提高机体耐乳酸能力,从而提高无氧运动能力,对于后半程速度耐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在此高度训练因为机体水分和脂肪损失不太大,可通过营养学手段进行恢复。

    这些都是之前李志忠和袁郭华、张平秋,以及其他教练组讨论训练计划时谈到的一个要点,当然具体的训练方案和训练计划,还要等李志忠抵达滇南之后才开始。

    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在做训练的尝试。

    到了苏祖这个程度的水平,除了常规的体能、力量和速度训练外,教练组已经陷入到不知该继续往前如何训练的境地。

    能够拿得出手的,都是普通的训练手段。优化技术,改善跑法,弥补薄弱项,但在根本上提升短跑能力没有几个人有经验的。

    研究的理论毕竟还是需要实际践行才能够有真实的效果反馈,而且当前国内的短跑运动员面对的主要问题,其实也是中后半程保持速度的水平不够,也就是速度耐力比较差。

    在前面一二十米的爆发,国内其实还是有不少优秀的苗子,像陈建、沈运保,在前半程起步加速的水平都比较好,但很难稳定速度。

    这也印证了当前日本几名较为优秀的短跑运动员,主要都是从400米和200米逐步转到100米上。

    围绕着苏祖的课题组,也是尝试一些比较新颖的理念。如果能够证明在亚高原训练对于速度耐力的提升是行之有效的,后期可能也会列入田径队短跑项目的重要训练计划。

    ……

    濠江体育场。

    林邦站在体育场入口外,正盘算着今天上午接的那个邀请电话,国内的一家互联网公司想挖他过去当体育版的编辑。

    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像他这样的纸媒记者多少有些岌岌可危的的感觉。例会的时候,已经不止一次两次常听到销量又下滑的的字眼。

    他进入这个行业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几次抢拍到苏祖的照片和关于苏祖比赛的报道,还是引起了一些同行的注意。

    “小林,你也来了啊!”

    林邦正想着今后的出路,旁边一个声音响起。

    “嗨,是罗哥啊,你这次也过来了。”

    林邦看向来人,登时脸上露出了职业化的笑容,热情地打招呼道。

    来的和他一样是同行,罗勇,都是体育媒体的记者,不过报道的侧重点略有些不同,他偏向田径版块,这一两年随着苏祖刘阳宇等运动员的成绩节节攀升,国内关注的人多,各种大小田径赛事也都有人看。

    而罗勇则主要偏向足球篮球,都是体育记者,抬头不见低头见,几次碰面也就熟悉了。

    “怎么,这次你一个人过来呢?”罗勇看了看林邦周围。

    “我们社里的差旅费才多少,能来我一个就不错了。”林邦笑笑道。

    “这话也是,这东亚运动会其实也没什么看头。嗯,苏祖没来,还好有刘阳宇在,不然真没什么话题性了。”

    两人在体育场门口正聊得欢,偶尔交流了一些比赛的看法和新闻热点,突然旁边几个忿忿不平的声音传了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7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