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十福晋-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十摇摇头,道:“不管他了,就按蒋先生写的交上去,爷还得赶另一个折子。”

    其木格问道:“又有什么折子?”

    老十想了想,便说:“这事反正你也得知道,你先等等,爷找太医拿了地址和书信,安排完人手后就过来和你详细说说。”

    半盏茶的功夫后,老十府里便响起了其木格的咆哮声…

    乾清宫中康熙听了太医的禀告,心里很不以为然,觉得老十的福晋还真是没事找事,好端端的怎么会诅咒自己的孩子缺胳膊少腿的?真是没脑子。

    孰料第二日,老十就展开了报复,满朝文武都被老十称之为“猪脑子”。

    老十振振有词道:“眼下虽然洋人多是蛮夷之地,但他们一千多人便占了吕宋,占了印度,就算朝中诸公对此不知,但沙俄可是凭着几千人与我数十万大军抗衡,难道大家全忘了不成?他们手中的火枪眼下是比不过咱们骑兵手中的利器,可十年、二十年后呢?咱们得为后代子孙找想,不能目光短浅,觉得眼下海外没什么利益可图的,就弃之不管。何况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咱们如今连洋人的老巢在哪都不清楚,若真有一天和洋人干上了架,不一败涂地才怪,亏你们一个个还饱读诗书…”

    顶着两黑眼圈的九阿哥彻底无语,心想,十弟合着是精明过后必糊涂啊?他就不怕引起大家群起而攻之吗?

    果然,九阿哥的担心很快就成了现实。

    大家被老十损得直吐血,痛定思痛,很快便组织起了反攻。

    在康熙表态前,一御史便弹劾老十,“皇上,敦郡王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子孙后代着想,可却纵容府里的商队与民争利,惹得蒙古王公不快,这几日蒙古各地要求朝廷拨款的折子是络绎不绝,归根结底,敦郡王与之脱不了干系。臣想请问敦郡王,让自己的商队仗势圈钱,是如何的目光长远?又是如何的听从了圣人之言?”

    于是众人便凝神等着老十给个交代。

    郁闷的老十心想,就这么点你们就受不了了?爷昨儿可是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呢。当下便将其木格骂他的话照搬过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只要能让老百姓吃饱肚子,有瓦遮顶,你就是拿刀逼着百姓造反也没人愿意。我的商队怎么了?漠北至少有两个部落手里多了银子,你若去那些部落打听打听,肯定都是说皇上圣明,爷的商队功不可没。蒙古王公的折子不是说爷的商队碍了他们的眼,他们是想让朝廷也帮他们找些进项,大家共同致富。难道这年月还越穷越有脸了不成?还有,你哪只眼看着爷的商队仗势欺人了?和着爷让几个蒙古部落带头致富,没得到好处,还落下不是了?”

    理藩院的满尚书出声道:“十阿哥此话虽说不假,可哪有那么多商队给蒙古各个部落都带去好处?世人可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老十摊手道:“这就不关我的事了,不过,我可提醒大伙,若蒙古人人都穷得叮当响,人家凭什么还跟着咱朝廷过啊?转身就投沙俄去了。到时候,咱们又得派大军去平叛,劳民伤财的,等平完叛,过几年人家一看,日子还是穷啊,又起兵造反,咱又去…”

    见老十没完没了的说着造反…平叛…造反,康熙忍不住了,呵斥道:“重点是在问你怎么有那么多商队让整个蒙古都有银子赚?”

    康熙当然不会让真个蒙古都富裕起来,重点扶持几个才是上策,于是便静候老十的主意。

    哪知老十双手一摊,道:“儿子只负责想章程,儿子的章程就是得让蒙古多赚钱,至于怎么赚,就不是儿子的事了…”

    九阿哥闭起了眼睛,等着康熙的雷霆之怒。

    果然康熙在满朝文武面前上演了全武行,将龙案上的折子砸向了老十。

    老十忙道:“儿子不懂经营,这事得找九哥…”

    九阿哥立即睁开双眼,对老十怒目而视…

    请大家继续支持,多投推荐票和粉红月票,呵呵

第一百九十三章 闹

    第一百九十三章闹

    老十以为推举九阿哥为蒙古致富的带头人此事也就算了结了,孰料康熙却不打算这么放过老十,当着众人问道:“胤禟,你怎么说?”

    九阿哥张口结舌道,“这个,儿子,啊,这个…”

    老十忙继续添加柴火,很是自信的说道:“回皇阿玛,九哥最喜商贾经营,这事交给九哥准没错。”

    康熙冷冷的扫了老十一眼,继续追问九阿哥,似乎打算要九阿哥当场立下军令状,而老十则跃跃欲试,似乎想帮九阿哥签字画押。

    九阿哥心里憋着一股气,陷入了两难境地,应下吧,到时拿不出办法,不说康熙就是蒙古王公也够自己喝一壶的,可若拒绝,那老十今天该如何交差?

    康熙见九阿哥迟迟不表态,不由恨了老十一眼,不明白九阿哥这么护着这个惹事的弟弟干嘛,便将老十套在九阿哥脖子上的绳索勒紧,追问道:“胤禟,可是有为难之处?”

    九阿哥正在想着措词,老十。就插话道:“皇阿玛,九哥不为难,您就放心将此事交给九哥好了。”

    九阿哥恼怒的瞪了老十一眼,小声道:“你给我闭嘴。”

    老十则语重心长的说道:“九哥,你。堂堂的皇子不喜朝事,只费心经营自个的产业,后人还不知怎么说你呢,这次可是个机会,你不仅能一展所长,没准还能在史册上留下重重的一笔,你可别推脱。”

    九阿哥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心。想,还青史留名呢,肯定是野史里的大笑话!

    五阿哥看不过眼了,虽说和九阿哥平素不亲近,可。毕竟是一母同胞,便出列说道:“皇阿玛,蒙古多是荒芜之地,想借商贾多赚银子怕是不易,还是另想法子为好。”

    八阿哥也忙附议道:“五哥所言极是。”

    九阿哥则继续不发一言,准备待会儿见机行事。

    老十却急了,认为眼下有这么大好的机会让九阿。哥扬名立万,怎能轻易放过?当即说道:“皇阿玛,蒙古那地遍地都是宝,您就让九哥去试试吧,反正九哥对这在行。”

    五阿哥见老十铁了心的要给九阿哥下套,便不。悦的问道:“十弟,蒙古都有些什么宝贝?”

    老十大咧咧的。说道:“我还没细问,不过其木格肯定不会骗我,九哥到时去蒙古走一遭就好了。五哥,你放心,我不会害九哥的。”

    康熙恨不得踢老十一脚,心想,你福晋舍不得丢弃商队,拿了套话哄你,你居然还当真,将妇人的置气话拿到朝堂上来说,真是将你姥姥的祖宗的老脸都丢光了!

    满朝文武响起一阵压抑的闷笑声,九阿哥总算明白了老十为何那么坚持,只想时光能倒流,赶在老十大婚前,亲手结果了那蒙古福晋。

    老十却不知道自己再次成了众人的笑料,尤在继续游说着康熙:“皇阿玛,虽然九哥一直没正经的接手差事,可九哥脑袋灵光着呢,加之赚银子又是他最喜欢的,这差事交给他准没错。”

    三阿哥忍不住打趣道:“十弟,你还真是十弟妹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啊?”

    老十纳闷道:“这关其木格什么事?”

    九阿哥闷声道:“不是你福晋说蒙古遍地都是宝吗?”

    老十一下红了脸,诧异的小声问道:“九哥,这话是我说的?不会吧?什么时候?我真说了这话?…”

    康熙实在看不下去了,觉得老十再这么下去,到时候丢的就是爱新觉罗家的老脸了,便道:“既然你福晋说蒙古遍地都是宝,这差事就交给你张罗吧。”

    老十忙摆手道:“皇阿玛,儿子眼下还在户部办差呢,委实没法子接手,还是交给九哥吧。”说着还给康熙使劲的眨眼,提醒康熙千万别忘了,自己眼下可是暗探,正在查军中空响呢。

    康熙只觉得自己被猪油蒙了心,居然将查空响这么大的事交到老十手上,简直无法想象到时如何收场,正在郁闷时,就见庄亲王出列道:“启奏皇上,老臣很想为朝廷出一份力,但又不善经营,若九阿哥愿意接下这差事,老臣自请在一旁照看。”

    康熙嗡一下头大如牛,心想,早知道就该给庄亲王过个嗣子,免得他老来晚节不保,正在想着对策,就听康亲王讥讽道:“庄亲王,虽说子嗣重要,可你也得掂量掂量点,别为了无知妇人之言毁了一世英明。”

    庄亲王回道:“敦郡王福晋看着就机灵,敦郡王府里的几个产业哪个不让诸位眼红?再说了,敦郡王福晋本身就是蒙古人,她既然那么说,定不会是空穴来风。”

    简亲王很是无语,忍不住说道:“老王爷,事关朝政,还请三思,千万别意气用事。”

    庄亲王道:“皇上,老臣虽说对子嗣甚是着急,可却还不至于迷失本心,还分得清是非,这些年来,往来蒙古和中原的商队不少,就是京城许多王府也和蒙古有着生意往来,为什么敦郡王府的商队就如此惹眼?是他的商队挣得最多?是他的商队最嚣张?老臣可不敢苟同,能让诸多蒙古王公瞩目,必有他的不同寻常之处,因此老臣愿意为敦郡王担保。”

    庄亲王此话一出,众人都开始琢磨,是啊,往蒙古的商队多了去了,老十的商队才兴起几年时间,为什么蒙古王公的折子都隐约提及老十的商队,却当其他商队不存在似的?

    众人都在沉思时,老十发言了,开始为自己不平起来,“皇阿玛,儿子不服,此事并不只涉及儿子一家,京城各府往蒙古的商队多了去了,为什么银子大家赚,黑锅却要儿子一人来背?”

    九阿哥扯了扯老十,轻声说道:“你瞎嚷嚷什么,人家折子上就点了你的名,你有本事找蒙古人闹去。”

    老十气鼓鼓的说道:“哪个王八蛋点了我的名?我怎么没看到?”

    九阿哥悄声道:“你昨儿不是看了折子吗?”

    老十很无辜的说道:“我是看了,可折子全是找朝廷要银子的,没提我啊?是你们说与我相关的,我可没看到。”说完老十便望向康熙,似乎要找康熙讨回公道。

    康熙恼了,厉声道:“你昨儿心思都在哪里,看折子都不专心,你还有脸咆哮朝堂?!”

    老十脖子一拧,顶撞道:“皇阿玛,蒙古人可都是实心眼,有什么都知道明说,才不会在折子里暗藏玄机,定是有小人要陷害于我。”说着目光还一一扫过自己的一帮兄弟,当然略过了八阿哥、九阿哥和十四,一副要打架的模样。

    康熙一拍龙案,老十眼睛也一瞪,眼看老十又要触犯龙鳞,九阿哥忙将老十往地下按,可哪按得住老十,幸亏十四移了两步过来帮忙,才将老十成功的按跪在地上,庄亲王则赶紧回旋道:“敦郡王,你府上的商队是怎么经营的?”

    老十被迫跪下后,脑袋也稍微清醒了些,知道此时和康熙闹僵起来,没自己好果子吃,便赶紧接过庄亲王递过的梯子,回道:“甚是简单,一年最多跑两趟,将京城的东西运到蒙古,再把蒙古的东西运回京城。”

    九阿哥见老十还算有脑子,没将终点站说成是沙俄,便悄悄松开了按在老十肩膀上的手。

    庄亲王则干笑道:“呵呵,原来是这样,呵呵…”

    康亲王笑道:“庄亲王,您瞧出什么不同了?”

    庄亲王尴尬的回道:“隔行如隔山,我平素不关心这些,哈哈,还在想…”

    九阿哥只好出来打圆场,道:“这商贾之事很多都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呵呵,不能言传…”

    九阿哥说完后,又瞟了眼康熙,见康熙依旧满脸的怒容,只好说道:“皇阿玛,既然是十弟举荐,还有庄亲王担保,儿子愿意一试。”

    康熙努力压住满腔的怒火,缓缓道:“此事容后再议。”

    下朝后,康熙很郁闷,这次早朝合着什么事都没干成,虽说老十上的折子着眼于未来的海外利益,可除了听老十一顿夹枪带棒的损人之言外,并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而蒙古之事却又陡生枝节,若蒙古真的遍地都是宝,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康熙思来想去,本想叫老十来仔细询问,可又实在觉得老十惹人嫌,想了想,便决定下午问问弘暄。

    而老十此时还在对九阿哥嚷嚷道:“九哥,你别拦我,我要去好好看看折子…”

    十四没好气道:“十哥,事已至此,你就别纠缠了,还是赶紧想法子怎么让九哥脱身吧,你没事拖九哥下水干嘛?若皇阿玛真的应了你,九哥可要被你害惨了。”

    八阿哥也是一脸的不悦。

    九阿哥则用鼻子哼了一声,等着老十给他交代。

    老十没好气道:“庄亲王怎么就能看出门道来?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十四道:“庄亲王那是与十嫂接触不多。”

    老十威胁的看着十四,问道:“你十嫂怎么了?连着怀双生子,满天下谁有这本事?”

    十四苦笑着点点头,九阿哥则诅咒道:“最好这次给你生两格格,看你还宝贝不?”

    老十扬着笑脸道:“我就喜欢格格,格格好,和我亲,可其木格喜欢小阿哥,我不和她争。”

    听得八阿哥都想抬手打人…

    第二天一早,紫禁城、太子、三阿哥和四阿哥府便纷纷有人朝蒙古赶去,若不是庄亲王提醒,众人皆忘了这一层,连精明的康熙也不例外。谁叫与老十相关的从来除了闹剧还是闹剧呢?

    康熙从弘暄嘴里也没套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只知道其木格经常给他们描绘蒙古的美景,一副思乡的模样,无奈之下也只好派出人手去蒙古打探,康熙这边还没想好对策,老十府里又被流言蜚语给包围了…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多投推荐票和粉红票,谢谢

第一百九十四章 维护

    第一百九十四章维护

    听着徐公公的汇报,老十铁青着脸,一言不发。

    负责镜子作坊的小英子悄悄看了看老十,支吾道:“主子,要不奴才出去打探打探,看看是谁在背后嚼舌?”

    老十低声交代着:“你去查查宫里的那几个太医和其他府上私下有什么联系?至于其他的,就不用管了。徐公公,府里的奴才你也找时间好好敲打敲打,另外,福晋那千万不能泄露半句。”

    等徐公公和小英子退出后,老十又找来勒孟和刘贵,又是低语一番交代…

    这些日子,市井皆纷纷扰扰的流传着关于其木格的各种罪状:第一宗罪是:敦郡王福晋善嫉,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手上沾满了美女的鲜血,如今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坏事做绝的敦郡王福晋总算也怕遭到报应,肚里的孩子还没出生,就开始担忧孩子缺胳膊少腿;第二宗罪是:敦郡王福晋不孝,将敦郡王的舅母拒之门外,据说让舅母坐了小半天的冷板凳,连杯茶也没喝到;第三宗罪就是:敦郡王福晋凶悍无比,不仅拿肚里的孩子威胁敦郡王与舅家断了联系,还插手朝政,大放厥词,硬是胳膊肘往里拐,睁眼说瞎话,将荒凉的蒙古草原说成遍地黄金…

    老十这边隐隐觉得此事与阿灵阿脱不了干系,心里越发觉得苦闷。

    当然老十也没忘做各种公。关工作,当机立断的给其木格排了上课表,将庄亲王的女眷请到了家中,自然,作为领队,庄亲王福晋不仅有责任不让流言蜚语影响到其木格,还有义务在宗室老福晋圈子中为其木格正名。

    此外,老十也立即以其木格的名。义给嫣红早已痊愈的奶奶送去了许多珍贵药材,还派人将已经探过一回病的嫣红大张旗鼓的送回了娘家探亲,美其名曰在长者面前多多承欢;

    另外,老十也没让九阿哥和十。四闲着,请两人分别在宜妃和德妃面前帮着说说好话,而八福晋和九福晋则负责在年轻贵妇中辟谣。

    但老十却忍着没去拜访阿灵阿。

    尽管老十多管齐下,但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加之老十请的说客都不是中立人士,因此多方努力却成了越描越黑,舆论对其木格是一天比一天不利,愁得老十真想泡到酒缸子里,可老十连借酒浇愁的幸福也奢望不到,只能打起精神,废寝忘食的投入到了工作中,天天守在户部翻着各种账册,弄得脑袋成天都头昏脑胀。

    虽然老十希望能以自己辛勤的工作换来康熙的。沉默,但形势比人强,眼见各种传言不仅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越演越烈,康熙终于忍不住过问起了老十的私生活。

    老十自然是将其木格大力吹捧一番,还不忘为。其木格抱屈:“皇阿玛,其木格可从没为难过嫣红和海棠,就是环儿,其木格念她给我产下过一子,也是按妾来待的,可不料想依旧还是没落得个好名声,其木格的委屈有谁知啊,我瞧着不落忍…”

    康熙无心听老。十为其木格打抱不平,不悦道:“你宠谁,朕不管,可你也不能冷落了后院,这后院要是怨气大了,可不是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