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贫农大魔师-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穿墙而过了,四合院的情形也如看见过的一样,沉寂的四合院热闹的很,忙忙碌碌的。

    姚长海把木盆里的水倒了,又重新端了一盆水进来。

    连幼梅洗脸、洗手,漱漱口,这一切都是在炕上进行的。

    姚长海服务周到,又体贴。

    妮儿这次紧盯着他,脑海里出现了盖房子的情形,他穿着对襟粗布白褂子正在挥汗如雨的上梁呢!画面中很明显绿树葱葱的,可不是现在天寒地冻的。

    她记得他们要盖房子的。

    如此说来,那她方才看见的……是未来发生的事?预知吗?

    她为什么能看透别人的未来?

    预知未来,她真的会有这种能力?还是她心中的臆想。

    妮儿又集中精力看向连幼梅,脑中的画面又变了,俏丽妩媚的麻花辫,变成了整齐、垂直的头发刚好盖住双耳,看上去坚强有力,干劲十足的刘胡兰发型。

    一身军绿装,胸前带着**像章。

    这算什么,老天的补偿嘛!

    仅仅是看了这一会儿,妮儿就感觉体力透支,浑身的气力像被耗光了一般,昏昏沉沉的,异常的累。

    不一会儿就陷入了睡眠中,还打着呼噜呢!

    “这么快就睡着了。”连幼梅莞尔一笑,把小家伙的身体捋直了,盖上被子掖好。

    醒的早,再睡个回笼觉。

    姚长海端着大海碗走了进来,“嘘……”连幼梅食指放在唇边。

    姚长海轻手轻脚的把碗放在炕头柜上,然后又搬来炕桌放在炕上,小声道,“怎么了,又睡着了。那感情好,你可以吃个放心的饭了。”

第13章 满月酒

    连幼梅点点头,姚长海探头看了看睡着的妮儿,端上小米粥放在炕桌上,“她妈,赶紧吃饭。”

    “别在这儿看着了,你也去吃饭吧!”连幼梅催促道。

    “那好,吃完饭,碗就放在炕桌上,我让夏穗来收。”姚长海站起身道。“这一个月可得小心着,落下病根可就惨了。”

    这可是岳母大人三令五申的,再三叮嘱,一定要照顾好幼梅。

    “行了,我知道了!这段日子就麻烦你们了。”连幼梅笑着说道。

    “怎么能说麻烦呢!这正是我好好表现的机会。”说着话,姚长海把尿布端了出去,放在了院子外的石凳上。

    对于大部分女人来说,操劳一生,怀孕也不得闲,也就只有这一个月能得到精心的呵护,待遇地位真真儿是极高。

    正巧碰上出来端碗筷的大娘和姚奶奶,“咦……啧啧……”姚奶奶砸吧着嘴,一脸调侃,显然对儿子当牛做马的伺候儿媳妇很看不上啊!

    “娘!现在是新社会了。”大娘抿嘴偷笑道。

    “你们是赶上好时候喽!”姚奶奶实事求是地说道,“想当年,哪有做月子一说,长海还是在玉米地里出生的,生完孩子下地干活那是常事。”

    当娘的心中是一片感慨呀!这人和人真不能比。

    “娘您前半生受苦,后半生就享福吧!”姚长海拦着姚奶奶的肩头道,嘴巴那个叫甜儿,“我以后会和幼梅好好孝顺你们的。”

    “敢不孝顺我们,小心拿笤帚疙瘩抽你。”姚奶奶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上,“行了,赶紧吃饭吧!明儿给妮儿办十六天呢!得好好准备一下。”

    “遵命。”姚长海俏皮地行了个军礼,绝对的标准,他现在可是民兵连长呢!

    他的枪法可是比平原游击队中的,双枪李向阳还好!

    ‘可惜战争年代过去了,要是早生个几年,打得鬼子嗷嗷叫。’姚长海这些话只敢在脑子里想,可不敢说出来,说出来,他老娘的估计又会上演一出水漫金山。

    二哥就是打鬼子牺牲的!他可不敢勾起老娘的伤心事,这是老娘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

    “夏穗,门口就拜托你了。”姚长海迎头看向从堂屋出来的姚夏穗道。

    “知道了,小叔。”姚夏穗笑着应道。

    “记得用肥皂搓一把,不然对妮儿的小屁屁不好。”姚长海突然想起来回身道。

    “俺晓得。”姚夏穗道,没见过这么宠孩子的。

    姚奶奶彻底无语了地看着儿子,真是……肥皂这可是许多人都用不上的稀罕物!

    这时候的衣服由于吃得油少,衣服在溪水边用棒槌敲打、敲打就干净了。哪里用得上肥皂这类精贵东西。

    特脏的衣服才用皂荚洗洗。

    唉……姚奶奶觉得自己叹气的次数越来越多。

    姚爷爷盘腿坐在炕上领着家里的男人们吃饭,而大娘摆好碗筷后,就和姚奶奶一起在中堂支着小木桌吃饭。

    姚长海豪爽地拿着大葱蘸着豆瓣酱,咬了一口,又咬了一大口玉米饼子,抻着脖子,三两口一个玉米饼子就下了肚,“爹,大哥和你们说个事。”

    老实说,他可是馋死,大葱和豆瓣酱了,无奈媳妇儿不喜欢大葱味儿,吃了媳妇儿就不给亲热了,所以趁着她怀孕这段时期,他就可劲儿的吃,吃个过瘾。

    媳妇儿可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典型,自个儿吃得大葱,却不喜欢他人的大葱味儿。

    姚爷爷手中的筷子一顿,姚长山把手里端着的碗放下,齐齐地看了向他。

    “妮儿她娘说,东方红农场年后要招工呢!”姚长海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又道,“他们招的多是种植和养殖能手。”

    姚长海的话音刚落,姚博远和清远的两人的双眸是闪闪发光,跃跃欲试,眼巴巴地看着姚长海。

    “看着我干什么?想去就去试试呗!”姚长海霸气地说道,“咱又不是没有本事,你们也高中毕业了,要能力有能力,要学问有学问的。”

    姚博远看着二弟的样子,想了想道,“还是二弟去吧!我就不去了。”

    “为什么啊!多好的机会啊!工人耶!”姚清远诧异地看着大哥道。

    姚博远放下筷子,组织了下语言道,“我是家里的长孙,留在家里……”

    话虽没有说出来,但在场的人都明白,身为家里的长孙,将来要奉养老人,古人常说:父母在不远游。

    “小子!瞎想什么?”姚长山一巴掌拍在他的脑袋上,“就在咱家门口,能当上工人,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这个年代当工人是很荣耀的,多少人巴望着呢!

    “没关系,这不冲突!”姚长山看向姚爷爷征询道,“爹,博远可以去吧!”

    “当然,去吧!”姚爷爷通情达理道。

    “看爷爷也同意了。”姚长山突然高声喊道,“娘!博远娘……”

    姚奶奶听见声音,蹬蹬的走了进来,“叫什么?正吃着饭呢!”

    紧随其后的是大娘问道,“爹,有什么事吗?”

    一看见她们二人进来,姚长山和长海,还有坐在炕上的小子们,纷纷起身下来。

    “都坐下吧!”姚奶奶挥手道。

    大娘则搬了两张小木凳,两人挨着炕坐了下来。

    看着姚奶奶坐下,晚辈们才一一坐下。

    姚长山才道,“娘,事情是这样的。”他简单的把事情说了一下。

    “好事啊!祖国有需要,咱一定要上!”姚奶奶高兴地说道。

    而大娘也是满眼冒红星,显然也是非常乐意的,守家在地还是工人,多好的事。

    姚湾村现在不缺吃的,不管什么,都能吃的差不多,反正饿不着,就一样缺钱。

    农产品除了交公粮,经济之类的作物或者山货都要卖给供销社,支援国家建设。

    可供销社的收购价格低廉,姚家又不愿意到自由市场上买卖,这与社会主义道路背道而驰。

    所以非常的缺钱,尤其眼前这俩大小伙子到了娶媳妇儿的年龄,正经花钱的时候。

    虽说现在讲究的是简朴,可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之类的基本的生活用品,你的买吧!

    想想,他们可是五个儿子呢!

    “瞧瞧!还是你奶奶思想觉悟高!不愧是妇救会里出来的。”姚长海一记高帽子稳稳地落在她的头上。

    姚长山哭笑不得道,“娘,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还不知道人家收不收呢!”

    “这点放心,俺孙子是最棒的。”姚奶奶可是信心十足道。

    “至于博远啊!你的孝心俺们知道,去吧!家里人多的是,不差你一个。”姚爷爷拍板定案道。

    “爹说的对,有我和你爹呢!”姚长海揉着他脑袋笑着调侃道,“还轮不到你小子操心呢!”

    “嗯!”姚博远笑着点点头道。

    “那我们去吃饭了。”姚奶奶起身道,“对了,吃晚饭,博远和清远去给你三婶挑水。”

    “嗯!知道了。”姚博远点点头。

    这不用奶奶说,三婶那边粗重活基本上都是他们干的,也就这两年,致远渐渐的大了,他们才轻省点儿。

    中途被打断的早饭,接着吃,吃完后,姚奶奶指挥着儿媳妇和孙女,还有知道家里要办事,专门回来的帮忙的女儿姚长青,一起开始准备明儿的宴席。

    说是宴席其实就是一人一碗大烩菜,配上窝窝头、蒸地瓜,至于酒,是自家酿的柿子酒,因粮食紧缺,少有人酿造、饮用粮食酿造的包谷酒。

    即使有国家凭票供应的少量‘瓶子酒’,平民百姓也是望梅止渴,只有少数掌权的人“走后门”,但那也是限量供应,往往是逢年过节才有货。

    碗筷是借街坊四邻的,用着藤条编的大簸箩抬来抬去。

    这年月老百姓缺粮少油,一日三餐食不果腹,难得吃一次席面,作为主家办一次吃席同样困难,但还要让吃席的村民四邻吃饱,就想办法用大锅炖一锅红白萝卜块,倒部分肉汤。由于萝卜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肉味就完全入敷在了萝卜里,再加一些豆腐白菜,好一些的再放一些粉条,能看到一抹肉星子,那就是有条件的家庭了。

    这样一锅大烩菜完全可以满足一村人享用,起码混个肚儿圆。

    而这掌勺的姚长山亲自上阵,他乃火头军出身,所以每到冬日里,办喜事的多起来,他可是忙的脚不着地。

    用粗瓷大碗盛上一碗烩菜,配窝窝头、蒸好的地瓜,吃完菜,再把烩菜汤喝掉,那种感觉,真叫爽。

    当然守着盘龙湖,青兰山,什么吃不到。虽然冬日里不好垂钓,可有咸鱼干,桌子上摆着清蒸咸鱼干。

    主家办的绞尽脑汁,而村民和四邻,送礼也送的煞费苦心,三尺布正好小娃娃的一身衣服、俩鸡蛋,至于礼钱少的可怜,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这天刘淑英和刘姥爷也来了,他们送的东西可多了,多是实用性强的,不张扬,如布、粮、油之类的,还有刘姥爷手工做的拨浪鼓。

    这天来看小月娃的,都是要随份子钱的,给小宝宝钱多是一毛、两毛,不过只要不进屋看孩子,可以不给钱。

    所以进连幼梅的房间的人很少,只有姥姥一家,也就是刘姥爷和刘淑英两人。

    妮儿好好地看了看太姥爷和姥姥,她可是记得太姥爷那温文如玉的声音,她在心里怎么描绘也应该是一枚老帅哥。

    没想到糟老头子一个,真让人丧气耶!

    咦!不对,这气血旺盛,不该呀!不该是满脸的枯树皮,还好还好,不是三寸丁!这身材在太姥爷这个年纪绝对称得上壮实。

第14章 一声叹息

    哦!原来如此!

    妮儿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伪装,果然称得上谦谦如玉,不过现在是俊美儒雅的花样爷爷,长眉凤目、面容慈祥,望着自己的目光温柔的似乎能滴出水来。

    姥姥不细看几乎看不出眼角留下岁月的痕迹,当真是个中年美妇人。

    “姥爷,你又拿着烟票换肉票了。”连幼梅看着二老拎来的东西说道。

    “你姥爷我又不抽烟,留着干嘛!干脆换了。”刘姥爷坐在炕沿上抱着妮儿笑道。

    “即使你姥爷不换,他那些徒弟也屁股后面追着换。”刘淑英偷笑道,“我真不知道那烟有什么好抽的,即当不得吃,也当不得喝,冒冒烟就完了。”

    “妈,这个你们就不懂了,这烟瘾大的人要不抽浑身难受,我听说有的拿自己种烟叶抽,搞不到烟苗的人就用黄豆叶、芝麻叶、丝瓜的叶和藤来替代烟抽,冒出的烟呛人的要命。”姚长海摇头道。

    “烟呛人的要命,还抽。”连幼梅摇头实在不理解道。

    “这烟瘾犯了谁也挡不住。”姚长海说道。

    在小夫妻讨论烟瘾的时候,刘姥爷朝刘淑英使了个眼色,刘淑英心领神会的眼神紧盯着外面。

    “来来,这是太姥爷给的。”刘姥爷解开棉袄,从里面摸出一个小东西,挂在了妮儿的脖子上。

    “姥爷这东西太贵重了。”姚长海一看赶紧说道。

    难怪姥爷这么神神秘秘的且如此谨慎,他虽然不懂玉,但也看得出那个好东西,看着就让人舒服。

    “不贵重,我还不给妮儿呢!”刘姥爷白了他们一眼说道。“就这都委屈了俺们的小宝贝儿了。带上它保佑我们妮儿平安长大。”若有灾劫也能挡一挡,当然这些他不会宣之于口的。

    “姥爷,这太扎眼了。”连幼梅侧面敲击道,这个姥爷固执起来,可是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连幼梅是懂货之人,这玉一看就不是凡品,上好的羊脂白玉,玉质洁白润泽,状如凝脂,温润细腻。

    “是啊!爸爸,太扎眼了,对妮儿不好。”刘淑英也帮腔道。

    “太扎眼了。”刘姥爷想想现在的大环境,叹了口气道,“那先收起来。”

    “先收起来。”三人齐齐松口气说道,总算说服老人家了。

    刘姥爷无奈的只好要先收起来,却发现,妮儿的小手死攥着不放手。

    刘姥爷一拿出这玉,妮儿就感受到了,浓郁的灵气,所以一挂在她的胸前,自然这小手就抓着不放了。

    这玉入手的一瞬间,她明显感觉到有种暖意浸入身体,这寒冬腊月的天气里,暖炕上,身体还感受到了一丝温暖,果然不是凡品。

    这奇特的感觉,让她抬起手来,放在空中,定睛猛‘看’了着自己的手掌心,这一看不由讶异!

    羊脂白玉是葫芦形状,没有过多的人工雕刻,天然形成的两个半圆,给以她喜气祥和的美感,而周围竟围绕着一股金色之气!

    哦!原来是个防御型的法器,这个对于魔修宗师级别的妮儿来说,简直是小儿科!

    现在嘛!对于没有任何抵御力量的婴儿来说,自然难得,既然是给她的,自然不会让人拿走了。

    所以死攥着不放!

    “你个小财迷。”连幼梅轻点她的额头道。

    “怎么办。”姚长海看着刘姥爷道。

    “我可不掰开妮儿的手指。”刘姥爷不负责任地说道。

    姚长海和连幼梅相视一眼摇摇头,一脸俺们不干。

    “嗨!冬天穿的厚,先塞到棉袄里吧!晚上趁她不注意,摘下来,不就得了。”刘淑英笑道,“看咱们这着急上火的样儿。”

    说话当中刘淑英把玉葫芦塞进了妮儿的棉袄,贴身佩戴。

    “嘿……妈,你说这小家伙,是不是听懂咱说的话啊!”姚长海挑眉笑道。

    把玉塞进妮儿的棉袄内,她自然非常的合作,没有哭闹,看得四个大人是啧啧称奇。

    而妮儿也终于确定自个儿所处的具体年代了,通过刘姥爷的未来,知道姚长海盖好房子刘姥爷搬来一起住,画面一转是祖国山河一片红,真是红色的年代。

    这还用得着猜嘛!

    “亲家姥爷,亲家母,马上开席了。”姚奶奶亲自过来请道。

    “哦!这就来了。”刘淑英说道。

    忙忙碌碌两天,不其实都准备了小半年了,门口拿石头垒了几口土灶,顿时支起了几口大锅,先是将肥肉熬出油来,然后从把从地窖里收拾好的菜,炒了好几口大铁锅的菜。

    那铁锅可是相当的大,大锅菜炖好,开席喽!

    姚爷爷给正在盛菜的晚辈们道,“博远你们把菜和窝窝头,拾好了先给咱们村的孤寡老人端过去。”

    正在拿着大铁勺盛菜的姚博远手一顿,抬眼道,“是!爷爷。”他把菜盛到粗瓷大碗里,放到大簸箩里,窝窝头也拾到大簸箩里,然后和清远他们抬着给村子里老人们送去。

    “对了别忘了咱们村尾住着的那个大叔。”姚爷爷喊道。

    “忘不了!”姚博远摆摆手道。

    村尾的石屋里住着一个双腿残废的中年男子,只是来历他们这些小辈儿们不知道。只知道战场上负伤,留下来的,人很好,经常给他们讲故事。

    热热闹闹的办完席面,把客人们都送了回去。

    姚爷爷转身进了房间,盘膝坐在炕头,心里有些沉重,战争年代造成了多少无后的家庭。

    姚奶奶似乎感受到他的情绪,坐在外面的门墩上,夫妻俩一里一外,各自叹息,却也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