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能科技时代-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经理保证道:“好,王潇你放心,我绝对盯着老何他们,不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老何苦着脸腹诽:不是你来建造,你当然话大。

“嗯,那我就放心了,有时间我就会过来看看。你们抓紧时间赶工吧,上面还等我们的厂房建设好了开始出产品。”

王潇和两人再次握了握手,就告辞了。

临走的时候,王潇对秦峰低声说道:“大哥,你最近什么都别忙,就盯着这两个工地。”

秦峰笑道:“材料厂我肯定盯着,那也是我的公司。这芯片厂可跟我没关系,我把老孙他们叫过来给你盯着,他们也要出点力气我才高兴。”

“呵呵,也好,不然他们光有好处也不行。”

王潇无所谓地答应下来。

嘟嘟嘟……

这时,他的电话又响了起来。

又是中科院李海生打来的。

“喂,王潇,我给你说个事。刚才美国科学杂志主编打来电话,他们想要转载你的论文,我们没有权利帮你决定。我就帮他们问问,你同不同意?”

李海生的声音有一些激动地问道,好像就是走个过场。

美国科学杂志是世界上科研领域内最具权威的期刊之一,几乎是每一个关注科研的人都会阅读的,也是每一个科学家都想出现的媒体之一。

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的自然杂志是两大科学界的象征,也是每一个科学家都想去露面的地方。

“不同意,告诉他们,我不同意他们转载。”

王潇极其肯定地回绝了。

李海生顿时就有些纳闷儿了。他以为王潇会很兴奋的答应才对,毕竟国内有史以来的所有科学家,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刊登论文的也是屈指可数。每一篇被科学和自然刊登的论文都是国内科研领域的一个荣耀,是一份被世界科学界的认可。

“为什么拒绝?”

李海生郁闷地问道:“难道你不想让全世界的科学家和科学爱好者都看到你的论文,都看到你的伟大发现?”

又经过大半天的研究和实验,李海生心中又有了新发现,所以对王潇的发现已经用了伟大来形容。

“那就让他们来买我们学校的校刊去看,反正我不同意国外任何媒体转载我的论文。”

王潇的语气依旧很肯定地说道。

要看我的论文?

可以,来中国看吧,来买东海科技大学的校刊吧。

第九十二章震惊世界的第一步

(求订阅,求打赏,求票票,求支持……今天依旧两更,多谢大家……)

威尔逊是美国科学杂志的主编之一,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并且拿到博士学位,身兼洛杉矶大学物理系教授职位。

他参与了斯坦福大学好几座实验室的物理研究,可以说,是站在物理界顶端的一群人,虽然说不上是权威,可绝对是专家。

本来,他对中国的物理研究是从没有放在心上的,就算是今年出了一个什么量子卫星,可是那又如何?

美国的量子计算机似乎都提上日程了。

在美国和欧洲的物理界诸多科学家的眼中,中国人是不适合搞科研的,虽然很多中国人看起来很聪明。

虽然也有不少外籍华人也取得了不少成就,如杨振宁等少数杰出华人科学家还获得了诺贝尔奖,可是依旧不能改变他们心目中的固有印象。

可是,此刻威尔逊却是双手颤抖地看着亚洲的下属发来的一篇经过翻译的论文,眼中的光芒好像要射出来一样。

这篇论文,正是王潇发表的那篇关于能量粒子和力场规律的论文。

这也不得不说,东西方信息交流的严重滞后是困扰双方交流的最大障碍。因为双方的文化隔阂,以及网络上的技术限制,让双方的交流并不像是一个地球村,而是地球和火星之间的信息距离。

有些在欧美轰动的新闻或者是信息,要经过几天才能在中国国内被广为人知,而中国国内的一些重大事情,或许也要经过好几天才能被欧美民众知道。

在中国闹腾了近半个月的王潇,此刻才出现在欧美一些有心人的眼中。

所以,威尔逊才关注到来自亚洲的翻译稿件。

这个稿子他只是看了前面十分之一,就知道要出事了。

然后,他看到一半的时候,就赶忙叫另一个副主编去找中国方面要转载权了。他知道,这篇论文一旦传播开。必定会让整个世界的科学界都发生一次不下于十二级地震的大震荡。

“三大公式定律,连接起来,加入一个数据就推导出了一个新的力场基本定律,力场遵循这样的性质……”

威尔逊是理论物理学博士。看这篇论文虽然有些晦涩,可是依旧能看明白大部分。看了大半的时候,他赶紧就拿出电话打给了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老朋友迈克:“迈克,我给你发一篇论文。你如果有时间,马上验证一下这篇论文的正确性。老伙计,我告诉你,有大事要发生了。”

在美国物理领域的高校排名当中,麻省理工学院几乎一直都是第一,偶尔会被斯坦福超过一两次。而麻省理工在全球也是排名在一二之间,只有英国的剑桥能抗衡,这里盛产物理科学家,是全球物理研究的前沿阵地,每年在物理方面投入的研究资金更是达到数亿美元……

迈克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研究量子动力学方面的博士。他在学校享受专项研究资金,可以说是美国排名前二十的物理科学家。在量子力学方面更是权威当中的权威,水准绝对在中科院李海生等人之上。

几年前,威尔逊和迈克有过一次合作,所以算是有一点交情,互相留下了电话。

迈克听到威尔逊的话,有些不悦地说道:“威尔,我最近在主持一个实验,可能没有时间忙其他的小事情。”

威尔逊在迈克眼中,并不是什么值得重视的人,在合作之中。威尔逊也就是打下手,所以也不认为威尔逊能有什么重大发现,肯定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

也就是因为在科研领域没什么建树,所以威尔逊才应聘成为了科学杂志的主编。开始专注于媒体宣传方面的工作,和很多科学家以及名校和实验室都有良好的联系。

威尔逊听到迈克的不耐烦,赶紧解释道:“嘿,伙计,我知道你很忙,在设计一个量子动力方面的实验。可是老伙计。我告诉你,如果你看了这篇论文,你就会发现你的实验没有必要去做了。”

迈克虽然依旧不悦威尔逊的语气,可是还是有一丝好奇地问道:“哦?威尔,那你发过来给我看看吧,如果你的发现能让我惊喜,我就原谅你今天对我的冒犯。”

“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威尔逊的声音有一丝激动和期待地说着。

然后,威尔逊就将这篇论文发给了迈克的邮箱。

虽然还没有得到转载授权,可是私下里传播进行学术研究,并没有关系,没有构成侵权,因为没有谁从传播论文之中得到了商业利益,也没有从事商业传播牟利。

叮……

坐在实验室内的迈克收到了威尔逊的邮件,然后面色平静地打开了邮件,点开了里面的文档。

“嗯?中国人写的?”

迈克看到署名是中国汉子,立即兴趣就下降了一大半,不过还是耐着性子看下来。

作为一个科学家,耐心绝对是必备的素质,有可能一个不经意的发现就能改变世界,就好像几百年前牛顿被那颗落下来的苹果吸引了注意力,从而开启了科学领域的新篇章。

迈克皱着眉头,慢慢地看了下来。

只是看了几百字,他的神色就严肃下来,脸上的轻松和不屑已经消失的一干二净,剩下的就是认真。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迈克作为量子力学领域的大行家,只是看这几百字,就知道写论文的人水准绝对很高,或许和自己不相上下。

可是,当他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面色已经很是凝重。他可以肯定对方在量子力学领域的造诣不下于自己了。

不过……

当他看到一半的时候。

他的神色之中出现了一丝无奈和不敢相信。

因为,他看到这里,发现自己读起来都要经过思考才能看懂,其中一些东西还要仔细思索。

对方的水准,或许还在他之上……

而当他看到后半部分的时候,论文已经脱离了现在的物理体系,逐渐引申出能量粒子和力场的三大定律的时候,他就是激动的浑身颤抖了……

因为这是绝对的新发现。

“这不可能……”

迈克看着论文的神色惊喜的同时。剩下的就是不敢相信:“中国人不可能领先我们,不可能,这不可能……”

这时,他的助手过来喊道:“博士。我们实验室已经准备好了,我们需要开始实验吗?”

迈克的眼睛没有离开电脑屏幕上翻译过来的英文字母,呼吸急促地说道:“不,不需要了,重新布置实验室。我要开始一个全新的实验。”

就如威尔逊所说,他看了这篇论文,觉得自己的实验已经没有必要了。

助手很是疑惑,因为目前这个实验可是他们准备了一周的时间才设计完整的,怎么突然就不做了?

他问道:“博士,为什么不做了?我们要重新设计实验吗?”

迈克将论文用打印机打印下来,一边再次仔细地阅读,一边朝着实验室走去,看都没有看自己的助手一眼,完全沉入了论文当中。声音急促地说道:“我们要做一个证明上帝的实验。”

中科院的李海生等物理学家还在深入研究三大定律,虽然觉得深不可测影响很大,可是依旧没有准确的概念。可是身为麻省理工的权威,迈克只是看了一遍,就知道这篇论文究竟有多重要,其中涉及到的领域又是多么的宽广。

最可怕的是,物理界提出来很多年没有被证明的上帝粒子,或许能用这篇论文来解决!

迈克同意威尔逊的一句话——出大事了。

事情有多大?

不可想象的巨大。

几乎就要颠覆现在的物理体系。

迈克立即拿出电话给威尔逊打了过去:“威尔,论文我看了,我只能说不可思议。你确定是中国人写的吗?”

威尔逊此刻也看完了。他看的更慢,语气也是很不可思议地说道:“我确定,因为是我们杂志社亚洲的编辑发过来的。这篇论文已经在中国出现两天,我的编辑才翻译完成。中国的研究院已经验证了论文真实性。我可以给你发一份他们公布的实验数据。”

迈克立即回绝了:“不需要了,我马上就开始做实验验证。发表论文的是谁?是中国科学院的张吗?”

张院士是迈克记忆中中科院在量子力学领域最有造诣的人了。

威尔逊苦笑道:“伙计,我不得不告诉你一个更加震惊的消息。你应该看到了论文的作者,叫王潇,是中国东海科技大学一名大三的学生。他在发表这篇论文之前,还发表了一篇颠覆软件语言的论文。只能说他是一个天才。”

“什么?上帝,是一个大三学生?他甚至不是一个研究生,或者博士?哦,上帝!”

迈克停下了急促的脚步,声音几乎是低吼了出来,根本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让一个中国的大三学生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他们这些研究了一辈子物理的老家伙都在干什么?

威尔逊继续说道:“还有让你疯狂的事情,事实上,他的专业是学习计算机的。”

迈克手中拿着的论文直接掉了下去,心中只剩下震惊和不可思议,大声问道:“什么?他是学习计算机的?”

“是的,我已经拿到了他的资料。我想让这篇论文登上我们的科学杂志,可惜的是,我们杂志社没能拿到这篇论文的转载权,原作者王潇拒绝了我们的转载要求。”

威尔逊很是郁闷地说道,也很是遗憾。

美国科学杂志作为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科研杂志之一,一直都是最权威,最前沿的。可以说,美国科学杂志就是世界科研发展的历史书,可以从历年的科学杂志上找到科学研究的一次次重大发现,以及最重要的论文。

每一个改变世界的重要科学家,都在科学杂志上出现过,这几乎是定律。

可是现在,中国那位即将改变世界的,最年轻的物理学家,竟然拒绝了科学杂志刊登论文的要求?

这个王潇的身上有太多的新闻爆点了。

大三,二十二岁……

计算机专业……

并且还是一个创业青年……

就读的学校还是中国一个成立不到五年的年轻学校……

这种种信息集中在一起,再配合那篇震动世界的论文,威尔逊可以想象,科学杂志一旦刊登出来,绝对会轰动全世界,成为年度十大新闻是妥妥的。

迈克对科学杂志的事情不关心,只是对王潇这个人很关心,很期待地说道:“看来,我最近要休假一次,去中国走走了,那里的风景一直都很好。”

威尔逊挂了电话,要来王潇的电话号码,亲自打了过去。

第九十三章想看,就来买校刊吧

(求订阅,求支持!晚了点,抱歉。)

王潇坐在秦峰的车上,朝着魔能软件公司而去。

他刚刚挂了李海生教授的电话,拒绝了美国科学杂志的转载,还没和秦玉说两句话,就接到了一个国际长途。

他知道,八成是美国打来的。

一接通,就听懂了英语问候:“哈罗,你好,王先生,我是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威尔逊。”

王潇平静地用汉语说道:“你好,威尔逊先生。我已经拒绝了你们的转载要求,我想我们没有什么可谈的。”

威尔逊的汉语并不好,只能听懂你好,我是中国人,我是美国人这样的大众语句。王潇后面说了一大堆,他都没听懂,但是他知道王潇能听懂自己的英语,立即语气带有一丝恳切地说道:“王先生,你能不能说英语和我交谈?”

“哦?说英语,那真的是太抱歉了。我发过誓,我这辈子都不会说英语。如果你听不懂,那我们就彻底没办法交谈了,那我就挂了,再见。”

说完,王潇就真的挂了电话,并且很无奈地对旁边看着自己的秦玉说道:“洋鬼子来求我,还让我说英语,你说他们是不是脑子有病?”

秦玉无奈地白了王潇一眼,低声说道:“王潇,你对他们不要这么绝。美国科学杂志在全世界的影响很大,和许多名校还有实验室都有深入合作,包括我们的京城大学和清华浙大都和他们有一些合作。”

王潇呵呵笑了笑,说道:“那我有需要他们的时候吗?”

秦玉想了想,发现以王潇的性格和创业发展,还真的没有需要这些专业媒体的地方。

如果是普通的科学家,可能会尽量的和科学杂志打好关系。

可王潇需要科学杂志刷名声吗?

并不需要,因为他的名声已经足够了。

国外名声?

王潇真的不着急,也不需要。

如果可以,他还不乐意让自己的论文流入国外,自己带着国内科研领域一起发展的话。过个几年赶超国外不是很美妙的想法?

可是他也知道,这是无法杜绝的。他能制止的也就是媒体的大规模转载,那些学校教授和科学家们还是会私下里流传研究。

所以,他的名声还是会不知不觉地在世界范围内传开的。尤其是在高端科研学术领域,会传的更快。

那么,他就更加不需要科学杂志来刷名声了。

要看论文?

王潇还是那句话,来买东海科技大学的校刊吧。

而在美国,威尔逊可不想这么放弃。

他有些发呆地看着传出忙音的手机。刚想发泄心中的怒火,自己竟然被一个中国人挂了电话。可是随后就清醒过来,他知道电话另一头的那个中国年轻人已经不是普通的年轻人了,甚至不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家,而是和牛顿爱因斯坦等等顶尖科学家一样,是一个即将改变世界的科学家。

他深呼吸两口气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下属编辑喊道:“叫一个会中文的编辑过来。”

不到一分钟,一个华人实习编辑有些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恭敬地道:“威尔逊先生。您需要会中文的?”

威尔逊点点头,语气有些僵硬地说道:“我等下给一个中国人打个电话,你来帮我做翻译。”

这个华人实习编辑也不是普通路人甲乙丙。他名叫杨建,是从中国南方来美国留学的,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美国,去年从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毕业,获得研究生学位,同时对媒体感兴趣,所以就来这里应聘实习了,没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进入科学杂志之后。他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脏活累活抢着干,就是希望能留下来。

现在,他好像终于抓住了一个机会。主编需要会中文的人帮忙翻译电话?他能进入主编的视野了?

杨建急忙点点头,答应道:“好的,威尔逊先生,我可以帮你翻译。”

威尔逊松了口气,然后再次拨打了王潇的电话。

嘟嘟嘟……

电话响了,可是没有接通。

因为。对方拒绝接听。

威尔逊的怒火没忍住,噌的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差点没忍住将电话直接砸出去。

站在他旁边的杨建也是惊讶不已,一个中国人拒绝了美国科学杂志威尔逊主编的电话?

谁,这么厉害?不是无知,那就是无畏。

或者,无知而无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