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户部随后划出八百万龙币,用于收粮囤粮,慢慢拉高国内的粮价;
看到粮价开始回升,举国农户皆欢颜。这是必然的。
先前粮价不断走低,眼看秋收在即,恐怕没有几个农户能睡得安稳;
要知道,很多普通人家。一年最要的指望就是田里的产出了。
八百万只是划出来的收粮专款,也不能立即全部投入进到粮市里去,否则一下子把粮价拉得过高。也不是好事,城里很多人一日三餐都是买粮吃,粮价过高又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在这方面,户部有相对完善的方案,到底让粮价保持在哪个幅度合理,这些不用秦牧去担心。
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不知不觉地控制日本的粮食生产和供应,改变日本的产业结构,以便把这个岛国牢牢地捏在手心里。
***
浩瀚的印度洋上,正值黑云翻滚,暴雨如注,白浪滔天。
远洋舰队四艘宝船、四十艘飞剪式战舰,在海如风的指挥下,正在奋力搏击着风浪。
巨浪在咆哮,所有人都在咆哮,海天苍苍,光线昏暗,巨浪如山,舰体不断被抛上浪尖,然后又深深地扎下浪底。
很多控帆手甚至要用绳子将自己绑在桅杆上,才不至于被抛离激烈起伏的舰体。
只要稍有点航海知识的人都知道,当海上的风暴来临时,最好是找避风港躲避。
但不是每次风暴来临时都能侥幸找到避风港的,那只有与狂风巨浪作生死搏击了,这个时候,横着横行是大忌,一个巨浪就会把船打翻,顺风航行也不行,巨浪同样会轻易让你的船失控。
如果不想死,你只有迎着狂风巨浪正面冲上去,一次次的冲上浪山,一次次扎入浪谷,这是你唯一的选择,你只能勇敢。
如果是小船,要降下所有的帆,用桨与风暴搏击。但象海如风他们这样庞大的宝船,光靠桨是不可能驱动的,但也不能保留所有的帆。
只留一部分帆,风帆在受风后,帆面会凹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象机翼那样的弧度,凸起的一面空气流速必然会加快,压力就会降低。
利用这些原理,不断地调控风帆的角度,让船只借助帆的每一面所产生的力量没着迎风浪的方向航行。
迎风面的正向力量(推力)和背风面的负向力量(拉力)合在一起,形成合力,让这两种力量都作用于同一方向;
唯有如此,你才能让战舰冲向巨浪之端,用刃状的舰艏不断劈开浪头,保持战舰不被巨浪打沉。
这些事情说来容易,做时难,在狂风暴雨加巨浪之下,船上的水手声嘶力竭,一次次扑倒在地,又努力爬起来,拼命保持着战舰的动力。
几十战舰在风暴里,一次次扎入谷底,又一次次冲上浪端,顽强不息,风雨侵透了每一个人的衣服,打在脸上让人几乎睁不开眼睛;
黑云在翻滚,直压到海面上,舰舷不断有浪头拍过,浪花劈头盖脸的浇下。
飓风吹弯了桅杆,随时有可能折断,船体被巨大的力量撕扯着,甚至发出了吱吱的声音,仿佛船随时会散架,让人惊心动魄。大海在咆哮,水手在咆哮,惊雷在咆哮:
我在航行,
我在航行,
跨越海洋,
迎着风暴,
向你靠近。
我在飞翔,
我在飞翔,
穿过巨浪,
穿过云层,
获得自由
风暴终于过去,金色的阳光从逐渐消散的云层间洒下,海面上金光万道,彩虹横空。战舰上几乎所有人都已精疲力尽,瘫坐在甲板上,望着天边的彩虹,望着浩瀚的海面,傻傻地笑着
海如风从指挥舱里走出来,身上已经全部汗湿,望着无尽的海天,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这不是他第一次在海上遇上风暴,却是遇上的所有风暴中最猛烈的一次。
他心里清楚,随着海军的脚步越走越远,遇到的风暴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从船上的欧洲雇佣兵口中得知,在大西洋上,风暴更加猛烈,变幻莫测。
不管如何,大秦的海军不能窝在避风港里,必须冲出去,去迎接风浪,战胜风暴,走向无说的海洋。
士兵们可以安心休息一会儿了,海如风却必须尽快招集参谋议事,因为离印度只有三天舰程了。
他回舱换上一身干爽的衣服后,来到指挥舱,副提督柯宸枢、都佥事任重,以及十几个参谋一见他进来,除了任重之外,立即起身行礼,动作整齐划一,刚劲有力。
海如风回了一个军礼,然后让大家坐下。
宝船舰体巨大,指挥舱位于顶层,长近百尺,宽五十尺。不但有条形议事长桌,可坐三十人,还有巨型的沙盘。各种作战指挥所须的设施一应俱全,十分宽敞。
海如风坐下后说道:“根据昨夜回程的商船提供的情报,莫卧儿王朝沙。贾汗第四子,德干总督奥朗则布又刚刚灭了一个中部小国,印度中南部的部族所面对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按照陛下的旨意,我们此行,无论如何要保住中南部这些信奉印度教的部族。印度教与佛教不同,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印度教有种姓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我们要帮助印度教,让种姓制度在印度进一步加强,防止印度整体伊斯兰化。
总之,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乃至基督教、天主教,只有各个教派在印度共存,才有利于我们长久主导印度。此事说来容易做来难,各位有什么建议,请各抒己见吧。”
***************************
PS:谢谢亲们,昨天过一百票了,按照昨早的许诺,今天中午会加更一章。亲们,让月票继续吧,俺不会食言的,什么时候满两百票,什么时候接着加更。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937章 各自谋算
***
这秋高马肥的季节,钦察大草原上牧草渐黄,白云高远,一派秋色连天。
在突厥斯坦以东一百六里的恰扬小镇边上,杨吉儿带着六万联军,铺开二十里,人吼马嘶,胡风劲烈。
苏谨带着近两万大军,自东面逼来,旌旗漫漫,金戈如林,一场不同文明的碰撞,一场改变河中地区格局的杀戮,一触即发。
被亲兵侥幸救回的木易随风,把秦军火器的威力一一向杨吉儿说了,杨吉儿紧急招集众将商议对策。
枢密大臣艾流西斯建议道:“大汗,敌人有两千人马装备了火枪,如果是堂堂正正的作战,我们的大军很容易就被这两千火枪撕开缺口,最终引起全军崩溃。
如果我们将六万大军分为六路,从各个方向一起发起攻击,敌人的火枪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只要有一两支人马能冲进去,和敌人缠斗在一起,敌人的火器没没有作用了。到时几万大军一齐出动,便能将敌人围歼。”
杨吉儿频频点头道:“这个办法不错,其他人还有什么意见吗?”
木易随风内腑受伤,很是虚弱,但他还是尽力提醒道:“大汗,万万不可轻视敌人的火器,他们不但有惊人的杀伤力,而且有强大的机动力。
枢密大臣的布置听起来很好,但我几万大军四面合围,敌人也可以凭借火器的强大威力,轻易从一面突围,而且你很难提前判断他们会从哪一面突围。
到那时,我们合围不成,反而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但有一面被突破,对士气的打击会非常大,同样有可能引起几万大军全面崩溃。这个大汗必须要有所预防才行。”
枢密大臣艾流西斯有些不满地说道:“木易将军这是在长敌人的志气吗?你不要光说我的不是,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对付秦军吗?”
木易随风努力地思考着,一时没有回答艾流西斯。
艾流西斯冷哼一声,转头对杨吉儿说道:“大汗,我的意思是,四面合围的同时,正面用轻骑兵掩护哈米将军的重骑兵,等冲到一半,轻骑向两翼避开,让后面的重骑兵发起冲击。哈米将军的重骑兵人和马都有铠甲保护,敌人的子弹伤害不大,应该能轻易冲进去。”
“不行。”木易随风立即否定道,“枢密大臣你大概不知道,秦军真正可怕不只是火枪,还有一种威力更加惊人的火炮,可以扛在肩上发射,爆炸时天地变色,威力非同一般。哈米将军的三百重骑兵如果遇上这种火炮。根本不可能冲到秦军的阵前。”
“木易将军,你是被敌人吓破了胆吧,真是可笑!”
木易随风不理艾流西斯的讽刺,接着对杨吉儿说道:“大汗。我为大汗效忠,刀山火海都没有皱过眉头,这次虽然侥幸得亲兵救回,但我内腑重伤。自知活不了多久了。
我是将死之人,其言也善。绝不是因为贪生怕死才这么说,大汗。请你相信我,这样绝对不行,后果只会是大败给秦军。
哈米将军的重骑兵这样用,是白白送死,照我的意见,只用牺牲一部份轻骑,把敌人的火力吸引过去,再用重骑兵冲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冲溃敌人。
而且用来诱敌的正面兵马,很可能在敌人的火器打击下,迅速崩溃,以至于其他方向的兵马还没完成合围,敌人就已经突围出去。
所以正面除了布置用来诱敌的兵马外,还应该利用地形,布置一些铁蒺藜,或是陷马坑,阻止敌人迅速突围,只有这样,才可能围歼敌人。”
杨吉儿见他急得咳出血来,心中很是感动,连声安慰道:“木易将军的话,本大汗听了。只是你的建议,需要把敌人诱到布置好的陷阱前才行,敌人都是骑兵,要诱他们到特定的位置恐怕不容易啊。”
木易随风立即答道:“大汗,这个不难,只要大汗把主力布置于陷阱后面,再由大汗亲自坐镇,我相信敌人看到大汗的旗帜,一定会全力进攻的。”
“好,就按你说的办!”
杨吉儿从善如流,又退兵十里,在两座小山下布阵,两座小山被当地牧民形象地称为双峰山,两山之有两里宽的通道;
杨吉儿利用夜色掩护,让人在两山之间挖了很多陷阱,然后将自己的帅帐布于陷阱之后,带两万大军坐镇。
其他的四万人马,则分布于两侧的小山,和小山之后,等秦军发起进攻,再从小山后绕出来,对秦军进行包抄围攻。
这种布置非常有针对性,对于刚刚获得胜利,士气正高的秦军,加上有火箭溜和燧发步枪在手,看到杨吉儿的帅旗后,很容易使出擒贼先擒王的策略,直接对杨吉儿发起攻击,以求迅速突破。
苏谨带兵到达后,果然有部将提议,强行突破,立斩杨吉儿于两山之下。
李晟也说道:“大将军,让我上吧,哈萨克的主力都在这里了,只要一举击杀杨吉儿,大局定矣。”
参谋钱达提醒道:“大将军,小心敌人有埋伏。这两山相夹,中宽不过两里,我军一但冲进去,即便能迅速突破,也容易遭到夹击,以至于首尾被斩成两截。”
杨再成说道:“钱参谋的话虽然不无道理,但我们粮草所余不多,不可能长时间和杨吉儿在这里耗下去,而且时间耗得越久,杨吉儿就能调来更多的兵力。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光是哈萨克汗国,总兵力就达到十五万之众,只不过是因为哈萨克地域广阔,这十几万大军分布在各地领主手上,咱们推进得过快,杨吉儿没来得及全部征调过来而已。”
这倒让大家有些犯难了,正面突击吧,敌人可能布有陷阱。但这样耗下去显然对自己也是越来越不利。
苏谨拿着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几里外的敌军阵地,然后拿来地图仔细审视,又找来军中的向导询问,确定由此往南二十里,经红桥、科尔,还有一条路通往突厥斯坦城后,他淡定地说道:“这里是敌人选择定的战场,不管没有没陷阱,但可以确实,一定是对敌人有利的。咱们为什么非要在这里与敌人决战呢。”
另一个参谋王喻立即说道:“大将军的意思是,咱们抛开杨吉儿不管,绕道奔袭突厥斯坦城?”
李晟有些担心道:“大将军,这不妥吧,正所谓擒贼先擒王,咱们抛开杨吉儿不管,去攻打突劂斯坦,万一杨吉儿不上当,咱们就算打下突厥斯坦,让杨吉儿率着主力跑了,那也是没有多少意义啊。”
苏谨坚定地说道:“那就只有赌一赌了,突厥斯坦毕竟是哈萨克都城,非比等级闲,我相信不到万不得已,杨吉儿不会轻言放弃的,只要他还想保突厥斯坦,就必然会被咱们牵着鼻子走。”
“我赞同大将军之策。”
“也我赞同。”
多数将领支持苏谨提出的策略,他们为了保持速度,通常身边带着粮草很少,最多够两到三天食用,因此只能不停地奔袭,以战养战,一但被拖住,粮草很快就会告急,这也是众将支持苏谨的原因所在。
前进,不断地进前,不断地从敌**民手下奔取补给,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于是乎,布置好了一切,正焦急地等着秦军来攻的杨吉儿,突然接到哨探禀报:“秦军绕道向南去了。”
“什么?这这这”
“大汗,不好,秦军这是要绕道红桥,去攻打咱们的都城”
********************
PS:第二更奉上,各位亲手上还有月票的,请多多支持,晚上还会照常道上一更!(未完待续……)
第938章 仓促应战
***
秦牧在南京想着怎么给日本人挖坑,以便从货币上、从粮食上彻底地控制日本。
他的心腹受将苏谨在迢迢万里的中亚,想的是出其不意,攻敌之必救。
对于杨吉儿以身为饵,在双峰山下设的陷阱,苏谨只是稍稍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立即绕道向突厥斯坦城杀去。
从双峰山到突厥斯坦城大概是一百五十里远,向南绕道红桥,也不过增加五十里左右,两百里,这对一人三骑的秦军来说,只要一天时间,就足以杀到城下。
秦军滚滚南去,掀起漫天黄尘,遮天蔽日。
望见此景,哈萨克大汗杨吉儿心急如焚,突厥斯坦城只剩下五千守军,如果秦军的火器真如木易如风说的那么利害,五千守军恐怕坚守不了多久。
杨吉儿万没想到自己身为一国之君,秦军竟没把他放在眼里,弃之不顾,这让他十分羞怒。
如今情况紧急,他也顾不得许多了,立即派部将阿流尔克带五千轻骑急追秦军而去。
他自己则带着五万余大军,原路紧急回援突厥斯坦。
大地被无数的马蹄激烈地敲击着,瑟瑟发抖,所过之处,百兽惊逃,众鸟纷飞,漫天黄尘排云而上,仿佛整个中亚都笼罩在了滚滚烟尘之中了。
敌我双方就象是在赛跑,线路不同,目标一致。
在近程冲刺方面,杨吉儿的阿拉伯战马占据优势;但若论耐力,苏谨他们的蒙古马却强上不少。加上他们是一人三骑,可以轮流换乘,因此虽然路程上多上50里,眼看到达突厥斯坦城的时间却相差不多。
阿流尔克追负责追敌,杨吉儿给了他死命令,无论如何也要拖住秦军。没奔何,他只能拼命咬上去。
这个时候,苏谨哪里还会和他纠缠不清,留下一千人马给游击吴天阻敌,自己带着主力继续向突厥斯坦狂奔。
离突厥斯坦城还有几十里时,锡尔河岸边开始出现大片的农田,以及星罗棋布的村庄。自从大军进入中亚地区以来,几乎看不到农耕地区,全是山川草场,和游牧的部族。
之前只有在碎叶川河谷看到一些农耕的百姓。但远没有突厥斯坦城这么密集。纯粹从军事角度来看,处于平原之上的突厥斯坦城的战备地位是比不上碎叶城重要;
哈萨克人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定都,显然是看上了此处大片的农耕区。村庄里的百姓惊慌地逃避,苏谨他们飞掠而过,根本不去理会他们。
除了进食饮水,近两万大军几乎是马不停蹄,两百里路程,用了四个时辰,终于在傍晚时分杀到突厥斯坦城外。
突厥斯坦城头的守军已经是刀出鞘。弓上弦,严阵以待。望着滚滚而来的黑色铁流,一个个神色凝重,惴惴不安。
秦军已经被妖魔化了。在城中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谣言,甚至有人言之凿凿,说秦军是三头六臂的怪物,吃人肉。喝人血,无恶不作。
秦军被传得非常凶恶,听多了这样的传言。守城的哈萨克士兵心中难免有些忐忑。
这个时候,杨吉儿几万大军,紧赶慢赶,也终于赶回到突厥斯坦城外。
一接到侦骑回报,参谋钱达立即说道:“大将军,敌军一人只有一匹马,这一路狂奔而回,战马一定已经十分疲惫,大将军,不能让杨吉儿退回城内去。”
参将陈汝南也立即说道:“对,咱们一人三骑,战马的耐力也比他们的强,尚且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