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5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呀!”明月浅尝了一口,立即吐着小舌,漂亮的五官挤到了一处,“好苦爹爹,我不要喝了,不要喝了”

    “哈哈哈”

    秦牧大乐,倒把杨芷急得亲自打来羹汤喂明月,喂了两口,见明月大口喝汤的狼狈样,杨芷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用过午膳,秦牧回到蒹葭殿,便看到一份刚刚送进来的奏章,这是远洋舰队副提督柯宸枢和都佥事任重联合署名、来自非洲好望角,经锡兰、过孟加拉湾,到王贲城后转用电报发回来的奏章。

    看到这份奏报,秦牧这位大秦天子都不禁有如坠梦中之感,攻破巴黎,生俘法兰西国王、太后、首相,迫使法国割让马塞以及蓝岸地区。还说服西班牙承认葡萄牙独立,联合哈布斯堡家族的力量,夹击奥斯曼

    “朕派出的是使团吗?”

    秦牧神色怪异,拿着奏章左看右看,那样子就像在看最新奇的玩意。

    正在沏茶的李香君忍不住嘻嘻地笑道:“陛下,还有一个葡萄牙卡特林娜公主呢。”

    “嘶~香君,朕怎么觉得蒹葭殿醋味这么浓呢?”

    “奴奴哪敢呀,人家可是公主。”

    “哈哈哈”

    秦牧高兴之下,和李香君打趣两句,便立即招各个大都督和内阁大臣来议事。

    访欧使团传回的,是一份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大礼,狄中行、刘猛等人听了,不禁弹冠相庆。

    内阁大臣李源却有些忧虑道:“陛下,如果在非州北部的萨非港、葡萄牙的阿威罗港以及地中海的马塞港都要驻军的话,少则也要两千兵马,十艘战舰。这万里迢迢,花费必定不小,有必要”

    秦牧摆摆手打断他道:“有没有必要,这要看你怎么看待海外的利益。荷兰、葡萄牙不过是弹丸小国,他们可以来到我大秦的家门口抢占大片的殖民地,我大秦这样的泱泱大国,竟然经营不了几个海港?”

    外交部左侍郎黄振林想了想说道:“陛下,西方各人的殖民方式与我大秦现行的策略确实有些不同。荷兰、英国、葡萄牙等国,实际上多数是以贸易公司打前站,比如荷兰的东印度公司。

    换而言之,西方各国的殖民过程,并不需要国家投入多少经费,而我大秦现在主要还是以海军打前站。

    在通往欧洲的航行上的重要据点都已经被欧洲国家抢占的情况下,我大秦用海军打前站,利于迅速控制航道以及抢夺沿途战掠据点。

    但对比西方各国,我大秦在这扩张的过程耗费了更多的精力也是事实。在扩张的初期,因为有大量的战利品弥补军费支出,因此朝廷不但没感到吃力,还有源源不断的进账。

    不过今后经营起来,初期总是投入大于收益了,如果不改变现在的模式,采取西方那种以公司经营的办法,我大秦今后在海外的收支将有可能失衡。很多战略据点支出可能会大于收益。

    因此,臣以为我朝不妨吸引一些西方国家的经验,授予一些贸易公司相应的资质,让他们去经营这些战略据点。”

    实际上,黄振林说的,秦牧早有考虑,对远洋贸易商社等几个海外贸易公司,也给予了一些武装,只是没有象荷兰东印度公司那样,明确授予这些贸易公司海外殖民特权。

    秦牧很清楚,这么做一定会有很多大臣反对。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陆权国家,大家的思想比较保守。

    而且这些贸易公司一但拥有海外殖民的特权后,公司的股东就会得到巨大的利益。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主要是由荷兰的贵族及议会官员组成。公司有了收益也是进这些人的口袋,他们当然会支持公司海外殖民。

    大秦的贸易公司却主要是由商人组成,公司盈利了,朝中官员分不到利益,他们会同意赋予商人开办的公司海外殖民特权?

    如果让朝中官员参股,官员那么多,难道让大家都一起参股?

    目前来说,实不宜搞这些。

    那么,黄振林的提议,大致也只能采取一些折衷的办法。把一些不太重要的据点交由贸易公司去经营。大秦的海军尽可能控制一些最重要的战略据点就行。

    至于在欧洲几个港口,光靠贸易公司经营是不行的,至少目前非常有必要驻军。

    思前想后,秦牧先否决了黄振林的意见,接着说道:“纵观整个世界,欧洲将是我大秦主要的贸易对象,目前在欧洲的几个港口,不但有必要驻军,而且为了进一步影响欧洲局势,让大秦的商人快速入进欧洲市场,同时配合中亚战略落实,驻军的数量还不能太少。

    目前柯宸枢已经派出一艘宝船,六艘飞剪式战舰、五百陆战队前往欧洲。朕以为,应该再加派四艘飞剪式战舰和五百陆战队前往,才足以保障大秦在欧洲的利益。必要的时候,协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舰队,直接威胁奥斯曼首都伊斯坦布”

    *******************

    PS:早上起来一看,月票榜上又掉了一个名次,落到分类最尴尬的第七名了,真是一步天堂,一步地狱啊,急求月票,求订阅!。

    (未完待续……)

第1110章 启航吧

    ***

    大秦的司法改革还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对都水监和军器监两个外沿部门的官员的专业培训考核又即将铺开。

    这些改革虽然秦牧都和朝中重臣达到了一致,但改革涉及到的部门,以及类似部门的官员,仍难免会形成一些反弹。

    访欧使团的辉煌事迹,远胜于当年的张骞通西域,象一场及时雨,这件事正好用来转移国内的视线,因此,秦牧不但特意召开了一次朝会,落实驻军欧洲之事。

    而且还让《大秦时报》对这件事大肆渲染,除了转移国内视线之外,也是为鼓励更多的人走出去,鼓励商家大举进军欧洲。

    荷兰、葡萄牙这些弹丸小国能把生意做到大秦来,泱泱大秦,掌握着巨大的贸易优势,就不能去抢欧洲的市场吗?

    如果说以前因为对欧洲不熟悉,去了没有保障,那么现在你可以放心的去了,好望角以东有皇家海军保护,进入大西洋之后,葡萄牙、英国、西班牙的港口都可以自由停靠,并且能得到相应的保护以及补给供应。

    到了欧洲,有多国的贸易港可以由自贸易,而且还是免关税的。大秦自己也有两个港口,阿威罗港以及地中海的马塞港。

    你们不再是无依无靠,大秦的皇家海军已经开赴欧洲,在那边将没有一个国家敢故意刁难你们。

    还等什么?去吧,满载着大秦的商品启航吧!在那边。大秦的商品供不应求,价格是本土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只要你们能到达欧洲,就能赚得钵满盘满。

    现在大秦各地的造船厂,造船订单至少也已经排到了一年之后,特别是航速惊人的飞剪船,更是商人们首选的船型。

    每天航行于朝鲜、日本、南洋、南华洲、印度、波斯、红海等地大秦商船,总数已经多达八千多艘。商船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增着。相信很快就会超过荷兰,成为世界上拥有商船最多的海洋贸易大国。

    皇家海军强势的开拓,为大秦的商品铺平了道路。打开了市场。在皇家海军控制的范围内,你只要不畏风浪,把货运过去,就不用担心赚不到钱。

    其实上。就算不用施加外交和军事压力。大秦的商品也根本不用担心没有销路,无论是传统的丝绸、茶叶、瓷器,还是新兴的纱丝、棉布、成衣、羊毛衣、皮衣、奶糖、牛肉干、特色薰肉,以及香皂、马桶、蓄电池、灯泡、探照灯、水泥、橡胶制品;新式钢材打制的宝刀、宝剑、火柴、玻璃工艺品、纸张、笔墨、书画,儒家经典书籍、佛经、医书,精巧的首饰,玉雕、各式香料、药材,家具、漆器等等;

    随着大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世界各国对大秦的仰慕越来越深,人们多以能用上大秦的商品为荣。

    大秦的商品正通过数量近万的商船。源源不断的远销海外,同时带回大量的海外商品,以及一船船的财富。

    前两天就有消息传回,远洋贸易商社的一艘商船从波斯湾回来,一个蓄电池和五个灯炮,一个部落酋长看到之后,视之为神物。用价值30万龙币的珍宝买下,此事传回,在大秦轰动一时。

    而类似的传奇故事绝非单一现象。很多新奇的商品到了海外,常常能获得令人瞠目结舌的高价。这样的生意,只要做上一桩,就足以让人一辈子享用不尽了。

    这样的暴利,引诱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海外贸易。

    现在,欧洲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已经敞开在大秦的商人面前,《大秦时报》这一报导,立即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很多商社和贸易公司纷纷组织船队,准备远航欧洲,抢占市场。

    朝野一片沸腾之下,司法改革以及对都水监、军器监这些部门官员的培训考核的事情,就变得有些波澜不惊了。这也正是秦牧希望达到的效果。

    军器监和都水监这两个部门“匠气”都比较重,和翰林院这种清贵的部门根本没法比较。

    培训考核在这两个部门悄然铺开,朝中官员没有多少“疼痛感”,甚至还有御史言官主动提出对太仆寺、司农寺等部门一并进行培训考核,还是秦牧担心动作太大,会产生不良后果,才暂时按下。

    华盖殿里,秦牧把主持《大秦时报》的翰林学士王夫之召来,对他说道:“王卿,大秦时报是朝廷的大报,朕是每期必看,自从王卿任主编以来,大秦时报的质量不断提高,权威性也得到了民众普遍认可,朕心甚慰。不过朕以为,现在的大秦时报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就是门类比较混乱,这方面必须加以改进才行。”

    王夫之连忙问道:“不知陛下想如何改进?”

    秦牧正色地说道:“朕的意思是,不能再这么笼统的编排了。要分出行业版块才行。比如第一版是时政类的新闻,第二版是科技类的,第三版是金融类的,第四版是农业畜牧类的,总之,每一个版面都要分清,这一类的新闻不能编排到那一类的版面里去。朕这里有一份版面安排细则,你拿去照办即可。”

    王夫之接过宫女递下来的素笺,只见上面已经分门别类的排好顺序。王夫之觉得这么编排的话,确定更加简洁有序。谁要看什么类型的报道,直接找相应的分类版块就行了,于是答应了下来。

    秦牧这么做,其实是想用大报作为引导,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各行各业的地位在报纸上体现现来。

    比如科技版块,被他放到了第二版,仅次于时政要闻。

    而科技的创新免不了涉及到数学、几何、物理、化学这些学科,久而久之,这些自然学科的地位就会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并深入人心。

    分完版块之后,秦牧又说道:“为了保证大秦时报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所以报道都不能仅凭捕风捉影便加以报道。报社要聘请一些具有较高素质的人作为记者,对一些重大新闻,以及突发事件,进入实地追踪了解;

    而且新闻报道时,尽可能不要有主观立场,你们的任务就是将事件事原原本本的报道出来,至于民众看了,持什么样的立场那是民众的事,你们必须确保自己的中立性。唯有这样,才能长期保持大秦时报的权威性。”

    如果连权威性都没有了,那么秦牧费尽心机去分什么行业版块,也就没有任何用处了。

    总之,为了提高数理化的地位,秦牧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中国的情况与西方不同,西方经过文艺复兴之后,各门自然学科正在蓬勃发展,中国自从汉武之后独尊儒学,导致了其他自然学科严重萎缩,若不迅速矫正这种畸形的知识形态,自己再努力,最后中国的科技还是会落后于西方。

    王夫之不知道他想的这么多,听说要聘请大批记者,他不禁皱着眉头道:“陛下,这会大大增加报社的支出”

    秦牧立即摆手道:“王卿治学方面是行家,但在生意经上,你还真是不行。聘请记者固然会增加报社支出,但却能大大提高报社的新闻报导速度、质量、以及权威性。

    这权威性越高,报刊的销售量就会越大,报社的收入也必然越高,而且广告的收费也能大大提高,现在发一个广告,收费是二十龙币,到时就可以收一百龙币,甚至一千龙币。

    你尽管照朕说的去做吧,具体的行政管理方面,朕再给你找个干练的人才,不用你操心行政管理方面的事情。”

    “是,陛下!”

    *************

    PS:继续磕头求月票,求订阅,亲们,支持一下吧,再顿首!。

    (未完待续……)

第1111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县与帝都南京隔江相望,距离南京约百里左右,快马半日可至。

    县境除滁河下游和长江沿岸为冲积平原外,多属玄武岩方山丘陵和黄土岗地。从南京走陆路往淮安、清江浦、海州、泗州等地的话,都要行经**,因此**的商贸也颇为发达,每天车马熙熙攘攘。

    临近梅雨季节后,天空时常是细雨茫茫。张志年过五旬,须发已微微花白,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腰间系着一个渔篓,手上拿着钓竿,冒着细雨来到县城南郊的龙池边。

    南郊龙池出产的鲫鱼肉质细嫩,十分鲜美,远近闻名,但是价钱也比其它地方的鲫鱼高出三成。

    张志挽着衣袖和裤脚,因为池边泥泞,连脚上那破旧的“千层底”也脱下来别在了腰间,不管怎么看,他都像个乡野村夫。

    不过附近的农人多数认识他,见了他总会停下,让到路边,恭恭敬敬的施上一礼,叫一声:“张训导。”

    在明代,各县分设“县儒学”,是一县之最高教育机构,县学通常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

    府一级的教谕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

    府学训导以及县学教谕、训导、嘱托则多为与金榜无缘的举人或贡生,由地方官指派。

    其中嘱托是约聘教员,类似于后世的代课老师。

    而无论是教谕,还是训导、嘱托都与地方行政、诉讼无关。没有油水可沾,“奉薄俭常足,官卑廉自尊”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他们的奉禄极为微薄。而且作为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每天与四书五经打交道,也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多不善于经营;

    依靠他们微薄的俸禄,不过是勉强能养活自己而已,因此往往只能抛下妻儿一个人去就任,长期过着“妻离子散”的生活。甚至连堂上双亲。都无力奉养。

    张志拿着钓竿来到龙池边,拿出蚯蚓为饵,下了钩。望着一池蒙蒙烟雨,葱笼春景,紧了紧身上的蓑衣徐徐吟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其实他远远没有诗词中描写的那么惬意,他的发妻留在老家奉养年过七旬的老母,原来妻子靠着织布勉强能维持着家中的生计,但半年前,妻子因劳累过度病倒,至今没有恢复。

    张志一个个的去拜求同僚借钱,可同僚和他领着一样微薄的薪俸,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哪有钱借给他呀。

    张志求告无门,绝望无助。正准备辞去训导一职,回家再想办法。最后还是一个家境较为殷实的学生回去求了父母接济张志,才勉强支撑过来。

    如今龙池钓鱼,也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贴补家用。

    张志故作轻松地吟完诗,才注意到今天来龙池边垂钓的人多了不少。细雨蒙蒙,加上大家都戴着斗笠,披着蓑衣,一时也看不出是些什么人。

    张志心中不禁暗叹,因为池中的鱼总是有限的,这来垂钓的人多了,难免僧多粥少

    接下来,张志发现自己今天所在的位置大概是风水不好,下钩许久都没有鱼儿上钩,透过迷茫的烟雨,却发现别人不时钓上鱼来,急得他不时抽起自己的鱼钩,蚯蚓还在,可怎么就没鱼来吃饵呢?

    他四处张望了一下,提起钓竿,拿上空空的鱼篓换了一个地方,还是没钓到鱼。

    他很想厚着脸皮,蹭到南边的那株古柳下,因为他注意到,古柳下的那人钓上的鱼最多,这地方应该是最好的。

    只是古柳处地方窄,除了一处水面比较干净,其它的多生水草,不适合下钓,张志只得作罢。捱到暮色将临,他才钓起两尾鲫鱼,想起家中境况凄凉,张志拿起鱼篓,抚着被雨水打湿了的胡须,不禁感叹:“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李寓,怎么是你?”

    “恩师,不光是我,其他同学都在,恩师在上,请受我等一拜。”

    从古柳边站起来的,不是自己的学生李寓是谁?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3 8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