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们的身后,江水还漂浮着诸多阵亡士兵的尸体,鲜血把原本泥黄色的江水染得通红。
“怎么回事?对面不过区区一个营,难道都冲不上去吗?”方庆坤此时身上的军服依旧光鲜,除了脚下的长筒军靴略有泥浆外,他身上并没有和其他奉军士兵们一样沾满泥浆和水迹。
“对面的皖军抵抗的相当顽强,第一营发动了两次进攻都没迫使他们退却!”身旁的副官急忙解释着。
方庆坤略微皱眉,然后道:“让团部的八十毫米迫击炮上去帮忙,务必半个小时内击退他们,不然的后续渡江部队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了!”
滩头上的那个皖军两江陆军第七师的步兵营,虽然人数不算多,但是其两挺重机枪给予了开阔无遮挡的奉军渡江部队极大威胁。
皖军虽然在这里并没有部署过多的主力部队,只是部署了一个营用于警戒防备不测而已,不过这个步兵营之前也是构筑了厚实的防御工事,尤其是那两个机枪堡垒更是坚固无比,以至于奉军多次动用迫击炮想要敲掉这两个机枪火力点都无功而返。
然而困难就不打了吗?
绝对不是,不管如何,方庆坤都是需要拿下这个皖军滩头阵地的,这是他身为首批渡江部队指挥官的责任。
他很清楚的记得,今天黎明出发前,林永权对他说的话:“安卿此去乃是我军渡江首战,肩负为我军开路,保障主力部队顺利渡江的重任,我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亲自为安卿向总统请功!”
渡江首战,这不仅仅是林永权对他的信任,更是对他的期!
他非常清楚在战前,第四军上下各部队都在力争首战的机会,因为在充满了自信的奉军将领们看来,这一次渡江作战必然是能够大获全胜的,而首战者无意就能够获得其中最荣耀的功勋。
不管是第九师还是第十四师还是说第一混成旅,他们都在孟恩远面前争夺了首战的出征机会,最后还是老牌的第九师获得了这个重任,而第九师属下的第三十三团更是获得了首批渡江的任务。
当林永权把第九师的作战计划交给孟恩远的时候,孟恩远看到了方庆坤的名字也是笑了笑:“方安卿还是个有能力的年轻人,这一次想必也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孟恩远在去年之前就对方庆坤颇为欣赏,去年京师战役里,他就是把时任作战处第三科科长的方庆坤借调到第一军担任作战参谋,京师战役结束后,铨叙处正式把方庆坤调往第一军,先担任第一军军部作战参谋,随后调任第九师第三十三团任职第一营营长,郑州战役后晋升中校,调任第十七旅任职参谋长,当时第十七旅旅长乃是杨德明。
这两人配合的相当不错,而方庆坤也是在任职期间获益匪浅,江北战役后,杨德明调任第十四师任师长,原第三十三团团长、1906届进修生潘峦清被晋升为少‘将军衔,接任第十七旅旅长一职,而方庆坤也就是顺势接任第三十三团团长,并晋升为上校军衔。
仅仅一年时间不到,方庆坤就连跳两级,从回国之初的少校晋升为上校,虽然这等速度在最近一年里的奉军而言也不算太快,比如他的顶头上司潘峦清去年入关之初也不过是一个少‘校营长而已,然而同样的时间里他却是连跳三级,并成功跨越了诸多校官一辈子都无法跨越的门槛,顺利成为少‘将。
但是方庆坤的晋升速度却也说不上慢了,你得知道人家1906年底才回国,真正加入奉军的时间不过一年多而已,而且他虽然也是留德生,但是在德国就读的只是普通的士官军官,并不是和杨德明一样的柏林军事学员。很多和他一样的留德生、留日生回国都只是从上尉做起,绝大部分现在还混迹在少校、中校这几个层次,能够在现在升到上校的并不多。
他能够挤过诸多人的竞争,而就任第三十三团团长,和孟恩远以及杨德明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杨德明在离任前,可是给他写了一份举荐信,而孟恩远也是向铨叙处那边透露了口风,说这个方庆坤才华相当不错,足以胜任一团重任,这才让他战胜了好几个资深军官,其中还有两个是进修生出身的资浅上校从而获得第三十三团的位置。
目前奉军里头,中层军官的位置,尤其是营长、团长这两个级别的位置相当多一部分都是被进修生所把持。你想啊,人家进修生刚毕业最低也是少校,毕业后分配的职位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营长,这就足以挤占大部分的营长份额了。而团长的话,也是充斥着大量的进修生,这不仅仅有着进修生的自身的素质超过普通军官,而且铨叙处也是根据赵东云有意无意的暗示,在提拔军官的时候大大倾向于进修生。
能够从进修生里抢到这个第三十三团的位置,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然而孟恩远的看重,林永权的信任,这些都给方庆坤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他无法想象自己在渡江作战的时候一旦失误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所以失败了决不能接受的!
一个营不行,那么就两个营上,两门三门迫击炮不够,那么就五门,六门甚至更多,总之他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击溃当前敌军,然后向内陆方向推进,为渡江的滩头阵地扩展战略纵深,避免后续渡江部队遭到敌军的机枪火力打击以及后续可能出现的火炮打击。
两江第七师的这个步兵营虽然装备和训练还算不错,在战斗刚发生的时候也保持了镇定,没有和大部分省军一样转身就逃,而是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战术。
毫无疑问,他们的顽抗给首批渡江部队,也就是方庆坤指挥的第三十三团造成了极大的麻烦,甚至一度威胁了后续渡江的顺利进行。
然而他们就算是表现尚可,但是也只有区区一个营而已,而奉军的首批渡江部队就有足足一个第三十三团,不管是兵力还是火力上,都是要远胜于他们这个步兵营的。
当方庆坤集结了第三十三团两个营,六门八十毫米迫击炮对这个两江第七师的步兵营发起攻势的时候,随着炮弹的不断落下,预计持续增加的伤亡,这个步兵营终于是和所有军队一样发生了崩溃。
这个拥有八百多人兵力的步兵营在死伤了近百人后,终于是在第三十三团的新一轮冲锋中崩溃,任凭那些皖军军官们怎么叫嚷,都无法阻挡那些皖军士兵们转身就逃!
从事实来说,在个皖军步兵营的表现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尽管他们只抵挡了大约一个半小时而已,但是他们却是成功杀伤了渡江的奉军两百余人,自身伤亡不足百人,伤亡比例大约二比一,这应该算得上是奉皖两军诸多战事中,首次出现如此大的差距了。
这换成了任何一支皖军部队来,哪怕是段祺瑞的这里第四师都很难取得类似的战果。
然而他们的顽强抵抗效果却是不大,区区一个步兵营而已,谈何阻挡第四军数万大军的渡江,仅仅是首批渡江的第三十三团就足以收拾掉他们了,所以他们在伤亡了近百人后崩溃了。
这个营的皖军崩溃了,抛弃了他们的阵地直接向西南方向逃却,然而方庆坤的表情却是没有露出喜悦的表情。
因为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而已,他的任务并不是只需要击退这一个小小的步兵营,他的主要任务还是向内陆挺进,建立稳固的滩头阵地,阻挡后续皖军的反攻,以掩护渡江部队的渡江。
“立即向西南方向挺进!”方庆坤快速下达着新的指令:“第一营沿江边挺进,攻占薛家凹一线并布防,第二营东进攻克花果山一线并布防,第二营随我前往雨山湖,追击并肃清敌方残军!”
随着方庆坤的命令下达后,第三十三团的官兵们并没有进行休息,而是就地在滩头略微整顿,使得各部队略微恢复了指挥体系后,各营就是迅速向西南方向挺进,他们要阻挡当涂方向的两江陆军第七师东进,以掩护后续部队的顺利渡江!”
当方庆坤指挥着部队向纵深挺进,扩展滩头阵地的时候,北岸孟恩远也是对着一个身材高大,留着八字胡须的上校道:“方团长,前线第三十三团已经巩固了滩头位置,而小黄洲上也没有发现有敌军部署,你们工程团可以顺利展开浮桥架设作业了!”
这个方团长就是这一次统帅部为和州渡江计划特别成立的特遣工程团团长,该工程团抽调了奉军里几乎大部分的专业舟桥部队,虽然受限于当代的技术水平,他们架设浮桥的水平也有限,但是这好说好歹也是奉军能够拿出手的唯一一支专业舟桥部队了,而第四军的主力部队能不能顺利渡江,就要看这支特遣工程团能不能短时间内顺利把浮桥架设起来了。
只有把浮桥架设起来,那么第四军的主力部队,包括等待渡江的第九师第十八旅、第十四师、第一混成旅才能够渡江,更为重要的是大量火炮部队,辎重部队才能够过江。
而火炮和辎重能够顺利过江与否的,这才是第四军渡江战役的关键,而不仅仅是把几千人用木船和竹排送过江去就算完了,准确的来说,首批渡江的第三十三团,后续乘船渡江的第三十四团,他们的任务就是掩护并保护舟桥部队能够顺利把浮桥架设起来。
如果浮桥无法架设起来,后续部队过不了江不说,这先过江的第十七旅就会因为缺少弹药被反推到长江里!
第三百八十九章 架设浮桥
“将军请放心,我方必云南下之前就已经向老师保证过,此番和州渡江作战,我方必云必将竭尽全力保障第四军上下顺利渡江,绝不会耽搁我军江南攻略的!”方必云一脸严肃道。
孟恩远听罢后点了点头,他对方必云的这个态度还是比较满意的,同时他也是相信这个方必云是有能力带领特遣工程团成功架设浮桥的。
架设浮桥,尤其是要在宽达数公里的长江上架设浮桥,而且还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别说对于1908年的军队来说困难无比,哪怕是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军队来说依旧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
为了在和州架设浮桥,顺利保障第四军渡江,奉军先后从各工程部队里抽调了大量技术军官,这些军官大多是专业的工程科出身,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方必云了。
方必云,河南郑州人,和绝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他原先也是读者四书五经但是随着庚子事变后,清廷开始教育开革,他就是随大众就读新式学堂,随后北上投军,当然了他不是去当大头兵,而是去军队应征幕僚,并成功进入当时的第三混成旅成为了清书。
紧接着他考入第三混成旅随营学堂,由于德语天赋较为出众,仅仅一年时间就掌握了德语,随后被赵东云举荐前往德国留学,成为众多北洋官派留德军事学生中的一员,而和很多留德生喜欢就读步科、骑科以及炮科不同,他选择了却是比较冷门的工程科,历尽留德生涯两年后,于1907年初回国,和诸多留德生一样直接前往东北投奔赵东云。
当时的奉军极度缺乏技术性的军官,尤其是工程科、电讯科等技术性的军官由于人数稀少,所以方必云的仕途比那些学习步科、骑科的同期留德生更为宽阔,先是担任统帅部参谋部军需部营建处舟桥科科长,随后调任第三师担任第三工程营营长,后调任第二军司令部,任职第二军工程司司长,领陆军上校衔。
其在第三师、第二军先后任职期间,组织架设了大量浮桥,开通了众多临时道路,甚至在江北战役期间还提出修筑一条从河南郑州到徐州的临时军用铁路,虽然该计划最后没有被批准,但是这个临时军用铁路所选用的线路,也是被作为后续陇海铁路的修筑线路。
此番奉军为了和州渡江战役从奉军抽调大量工程技术部队的精锐,编成了由统帅部直辖的‘特遣工程团’并派往和州作战,方必云又是被多个将领举荐,进而调任特遣工程团团长一职。
此人虽然由于担任的技术性岗位,在名声上自然是不如那些优秀的步科军官们那么出名,别的不说,就算是方庆坤在陆军内的名气也是要远远胜过方必云的。
但是话又说话来,奉军里优秀的步科军官多了去,多方庆坤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然而在工程技术能力上比得上方必云的还真没几个!
出了第四军司令部会,方必云没有过多的停留,而是直接前往江边,在那里他的特遣工程团已经是准备进行浮桥搭建作业了。
大量的木板,钢条等材料源源不断的从后方运输上来,数以千计的特遣工程团士兵们正在进行高强度的作业,为了支援特遣工程团的架设浮桥作业,第四军其他部队里的辎重、工程部队也是被调遣安排用以运输各种物资等。
方必云上前后,一个肩膀上挂着中校的中年军官快步走了上来:“团长,江水比我们预料的还要喘急,很难进行木桩作业啊!”
方必云听罢后看了看前方正在江水中的作业情况,随后他还是没有说话,而是拿出了随身携带的设计图纸,略微片刻后才道:“先暂停江心的木桩作业,该用沙石装填沉江后用铁索固定,另外你再去催催后头的人,让他们快点把木箱运过来!”
方必云对于现在出现的诸多技术性问题并没有表现出意外之色,要在宽达数公里的长江上架设浮桥,要在短短一两天时间内完成,而且这还是需要能够让高达一吨多重的火炮顺利渡江的浮桥,其所需的技术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从一开始他就不认为施工的过程会有多么的顺利,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是早在预料之中。
不过方必云对此已经是早有准备,为了这一次的浮桥架设,他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抵达和州,带领着几个技术军官亲自反复查探了和州范围内的多处江道,同时也是摸清了水位,根据这些信息他才是最后设计了浮桥的设计图,同时为了应对架设浮桥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他也是和诸多技术军官们一起准备了众多的应急方案,甲方案不行就改用乙方案,再不行就丙方案。
方必云亲自上阵指挥,不仅仅是协调施工的安排,更是要随时解决出现的众多技术问题,就在如此情况下,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原本平坦的江面上也是开始陆续出现了一小段的桥面,而这个桥面还在继续向南岸延伸。
设计中的这条浮桥将会极大程度上利用江心的小黄洲,以缩短浮桥的总体长度,简单来说这条浮桥是分成两段的,一段是北岸连接到小黄洲,另外一段则是从小黄洲连接到南岸,而考虑到小黄洲只是个冲积的沙洲,土质较软,存在泥泞路段,而重达一吨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走在上头的话,有可能炮车的轮子会陷入其中,进而影响整体的渡江速度,所以也就得同时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时间紧迫也不可能说运输纱土覆盖道路,最后方必云提出直接用木板铺路,运输木板比运输沙土要方便,而且架设浮桥也是需要厚木板作为桥面,虽然总体上需要的木板数量较大,但是这些木材都可以实现准备,早在第四军组建成功之前,军需部的营建处就已经组织人手在和州准备了大量的木板,为了获得需要的架设浮桥、制造部队渡江所的船只等所需要木材,奉军几乎是把和州以及周边地区的优良木材砍了个精光。
当特遣工程团正在紧张架设浮桥的同时,另外一边第十七旅的另外一个团,也就是第三十四团的士兵也是先后登上船只,然后朝着对岸划去。
在第四军的和州渡江作战计划中,首批渡江的是第九师,而第九师又分为两个批次,其第十七旅将负责轻装乘坐首先渡江,他们将会只携带枪支,重机枪以及的八十毫米的迫击炮渡江,但是他们并没有办法携带火炮,哪怕是山炮过江,也没有办法携带战马过江。
第十七旅过江后,他们的任务将会是利用随身携带的步‘枪,迫击炮,机枪建立初步的滩头防御工事,扩展滩头大约五公里的战略纵深,以避免后续皖军增援部队抵达后对皖军架设的浮桥、渡江部队进行火炮打击。
而把第十七旅全部运输过江,可能一直需要持续到午后时分,而后续那些船只里,一部分体型比较大的木船将会作为浮桥的桥墩使用,而剩下部分中小船只则是继续来回运输子弹、迫击‘炮弹等作战武器,以维持第十七旅在南岸的作战所需。
这一个过程里,实际上对船只的利用效率是比较低的,首先一来一回渡江自身花费的时间不说,而且往往是船只从南岸回到北岸后,又得依靠人力把他们拉到上游,然后才可以进行第二次的渡江。
因为长江的水是流动的,船只的渡江并不是直线从北岸到南岸再返回北岸,而是呈斜线运动,船只斜着到南岸,再从南岸又斜着到北岸后,往往距离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