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长的逆袭-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道,大概在忙着定什么策略吧。”好事之徒二号无聊的回答道。当然要是他们看到这军帐里是一群人在奋笔疾书的情景,一定会惊呆了吧。

    忙了一晚,魏斌等人一共写了数千张“告示”纸条,赵礼问道,“大人,我们怎么弄进去?现在长安城的东门应该每日还会开放一两个时辰,不如找人扮做百姓带进去?”

    魏斌笑道,“带进去然后怎样呢?挨家挨户发告示吗?怕是没贴几张就被捉起来了。”

    众人也都犯起愁来,这写字他们还在行,发传单的事儿都不在行啊。

    魏斌其实早在想出这个计策前就有了个设想的雏形,这时也不回答,走出去来到一堆攻城器械旁边,反复打量着。

    徐庶也跟着熬了个通宵,眼睛通红,看着魏大人的举动非常不理解的问道,“将军,看这投石车作甚?哦,难道您想。。。”

    “哈哈哈,正如军师所想,”魏斌大笑,“用投石车把这些字条给投进去不就行了。”

    一个偏将赶忙问道,“将军,这些字条都是帛纸,非常柔软,实在太轻了,怎么投的进去呢?”

    赵礼这会儿变得异常聪明,训斥道,“蠢啊你,用石头等重物将字条绑住不就可以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众人都笑了起来。

    魏斌眨了眨眼睛,又凑过去对着徐疯子耳语了几句,徐庶一听,脸上笑得比哭还难看,“大人这不是为难我吗,这晴空万里,我上哪找风去?”

    魏斌可不管徐庶的“哀求”,“恶狠狠”道,“我不管,你赶紧把风给我整来,这些字条可就等着你的西风了!”

    苦了徐庶,总算是在第二天等来了要的风,由飞骑营护卫着,将这些投石车运抵长安城的西侧。现在城中没多少骑兵,要是有步军胆敢不自量力冲出来破坏投石车的话,就分分钟灭了他们。

    接着便出现了司马懿他们后来听到的消息所报,投石车为主,射箭为辅,魏斌手下将数千份“泄露了”天机的字条全部射到了长安城上空。伴随着不大不小的西风,一些字条落到了城墙上,而更多的字条落到了长安城中。

    守城的魏军士兵有不少人都拿到了这个奇怪的“漂浮物”,打开一看,居然发现了令他们非常惊悚的内容。有些人赶紧报告给上头,但更多的则是如同瘟疫一般传染开的恐慌。

    司马懿等人极其震惊,连忙下令各中下级军校,将所有收到的这些字条统统收回,还派出人手在长安城中挨家挨户搜查捡到这些“传单”的百姓,命他们交出来。一时间长安城中鸭飞狗跳,鸡犬不宁。

    后世有句话说得好,叫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司马懿等人愈是不允许各士卒收留此物,越是有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长安城被困,被朝廷“抛弃”的消息。军中很多人在巡逻、吃饭、训练时都会偷偷互相询问,“看到那个字条了吗?”“看到了看到了,也不知道真的假的”“这还能有假,要不是真的,为何一点援兵都没有?”。。。

    而坊间百姓们也疯狂私下传播着这个消息,很多百姓甚至开始有组织的往城外逃去。但后来司马懿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再去加强戒严不许出城后,大家伙的意见愈发大了。

    过了十余日,在一次例行的军前会议上,有粮秣官向司马大人汇报了一个粮草情况,称因为潼关的补给粮草未到,长安城中的军粮不足一月了。

    司马懿也没办法,只能说道,“这样吧,想办法减少军中每顿的供应量。。。“

    粮秣官有些犹豫,但是一下跪倒在地劝道,“大将军,现在军心不稳,如果减少粮食供应的话,恐怕会让众军士心生更多不满。”

    司马懿的脸色一下变得非常不好,“汝方才所言,军心不稳,是谁人教你这么说的?”

    粮秣官脸色大变道,“末将失言,请大将军恕罪!”

    司马懿缓缓道,“粮秣官妄议军心,拖出去打二十军棍!”

    粮秣官也不抵抗,就这么被执法的军校拖了出去。

    看到司马大人很不高兴,两侧的武将们都不敢言语。少顷,司马昭才出列道,“大将军,不如我们主动出击,说不定可以扭转军心。我军人数占优,如果策略得当,其实还是有较大胜算的。”

    司马懿面色稍霁道,“子上,你有何策?”

    司马昭想了数日才得到了一个自认为完美的策略,“我军可分兵两路,一路两万人马,多立旗帜,佯装主力东进,放弃长安,直奔潼关,从时间上来计算,朝廷的援兵应该已经到潼关以东了,这样对方会认为我们想要撤退,必然会派骑兵进行追击,我等趁对方骑兵离去,率一到两万人攻击城外的蜀军大营,尽量在营内交战,相信绝不会处于弱势。如果对方骑兵回救,则那两万人可与朝廷援军夹击潼关,必下之。等到骑兵回援时,我们已在蜀军营内,蜀营障碍甚多,对方骑兵肯定无法展开攻势,我方至少有五成机会获胜。最重要的是,潼关会被我军夺回。“

    “如果对方骑兵不回救呢?”司马师问道。

    “他们五千骑兵想吃掉两万大军未必那么容易,而另一路的我们就有不低于六成的机会击退对方本营人马,长安城只留下五千兵马防守即可。这样总比待在长安任由流言四起的好!“司马昭信心满满的说道。

    众人也觉得有道理,都把目光望向了司马大人,“大人?子上的策略不错,不如就干吧!”“我们干吧!司马大人!”

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兵

    郭淮确实没死,而是在几个亲随的拼死拉拽下逃出了潼关,往东面的洛阳逃去。

    他心中充满了没有完成司马大人托付任务的沮丧和悔恨,此刻偷生的他只是为了能去朝廷报信,请皇帝速速派援兵前来而已。

    “陛下!。。。”郭淮连夜进宫,跪在曹面前,“请陛下速速派援军前往潼关,否则司马大人性命堪忧啊!”

    曹其实没有料到司马懿会把事情弄到这个地步,或者说没有料到蜀军居然能够做到这种地步,从子午谷偷袭?这真的是骇人听闻,不知道是哪个不要命的武将想出来的奇招。

    当他听完满身是血的郭淮描述完当前状况,曹坐不住了,传旨召见曹爽、陈群、夏侯玄等人。

    听完军情回报,这几个人都非常震惊,陈群虽是文官,但也马上建议道,“陛下,臣以为应请曹爽大人率军速速增援潼关。”

    其他几个人也都纷纷赞同,曹爽一方面心中有种很满足的感觉,但另一方面也感觉到这次的残局极其棘手,连忙说道,“陛下,臣之前对蜀军出兵陇右预测有误,惭愧至今,还请陛下谨慎选择重臣率军增援。”

    曹心说这个族弟可真是滑不粘手,总是不想承担责任。难道自己对待司马家族的态度还不能让朝中各位了解自己的心理吗,自己并不是个不能明辨是非之人。

    “曹将军,如果朕命你以最快的速度前往潼关救援,目前可以聚集多少人马?”

    “陛下,目前吴军蠢蠢欲动,我豫徐州方向必须保持足够数量的人马,而辽东公孙渊素有野心,冀幽方向兵力也不可减,因而只可尽取司州之兵前往增援,除去洛阳守城人马,预计可调之兵不足三万。“曹爽对于局势的分析还是比较有条理的,侃侃而谈。

    曹点头道,“朕命你为征西将军,调集两万精兵即刻起程向西,拿下潼关,以接应司马大军!”

    ………

    曹爽回到府中,便派人去请关系较近的夏侯玄,和自己的亲信丁谧、何晏等人聚在一起,商议此次西征的对策。

    夏侯玄这次前来,还带了一个人,曹爽一见,脸色不悦道,“太初,为何还带陌生面孔前来?不知此事非同小可乎?“

    其实曹爽知道那人是钟会,只不过他听说这钟会平时喜欢和司马懿的儿子一起下下棋吹吹牛什么的,所以不是太喜欢他。

    夏侯玄笑道,“将军获此重任,想必已有决胜之策了?”

    曹爽叹了口气道,“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潼关易守难攻,如果真如郭淮所述,有近万精兵守关,可不好办啊。”

    另外几个亲信都劝道,“相信司马大人肯定也会全力攻打潼关,两金夹击,料定蜀兵受不了太久。”

    曹爽沉吟不语,钟会却大笑。

    夏侯玄有些不悦,之前带他来的时候说好的勿须多言,没料到这家伙还是开始故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士季,何故发笑?“

    “曹将军,诸位大人,会以为司马懿已经大势已去。”钟会语不惊人死不休。

    夏侯玄和其他人都摇头,“司马大将军有三四万人,又有长安雄城,就算拿不下潼关,也至少守的住一两个月,我们还赶不到吗?”

    钟会正色道,“按正常思路推断,确实如此。但诸位焉能不知孤立无援者军心大动,难以为继乎。潼关既失,长安已为孤城,如我是蜀军将领,当想方设法传递消息入长安城,城内军民心绪震动,何能再守月余?最终司马大人必将会被迫出城求战,或正中对方下怀。再者,两万援兵打下目前的潼关需要至少十余日,甚至根本无法攻下。司马大军很可能就这么活活被拖死在潼关里了!“

    夏侯玄驳斥道,“士季,司马大人多年征战,经验远超尔等后辈,不可纸上谈兵,妄议战局啊。”

    不过钟会的话倒是很让曹爽感兴趣,其实他非常乐意看到司马懿的覆灭,因为这老家伙最近今年势力增长太快了,自己面对他时也不得不谨言慎行,实在难受。想到这,曹爽便道,“太初,如此更要多给后辈上沙场征战的机会了,既然这钟会才思敏捷,此次就让他随我出征吧!”

    钟会不动声色道,“多谢曹将军!”

    ………

    司马懿选择使用其子司马昭的对策,也是万般无奈,但当前情况下,也似乎没有比这更好的计策了。

    似乎预感到这次行动的结果不可预测,司马懿做了这样的安排,让司马昭统帅两万兵马前往潼关,自己和司马师一起率余部攻击蜀军的城外大营。

    这些日子流言纷飞,终于在这一天,司马大人要出兵了,大家似乎都感觉到一切要在今天得到终结。

    司马昭先行出城离开,他的哥哥司马师紧紧拉着司马昭的手说道,“兄弟,此去战况险恶,你要多多保重!”

    司马昭第一次得到父亲的重任独自领兵出征,不似其兄长,而是信心满满道:“大哥,何出此言,我等一定能马到功成,待我拿下潼关,再回师与父亲和你汇合!”

    司马师心中却有些悲痛,只能忍住眼泪道,“兄弟,保重!”

    司马昭笑着向父亲和兄长告别,头也不回的出城去了。

    回过头来,司马懿等人站在城头,看着司马昭那旌旗林立的人马远去,同时也派出了斥候,侦查蜀军的动向。

    ………

    “什么?长安城内有兵马向东去了?”徐庶得到己方哨探军校的回报,反复核实着。

    “军师,我看的很清楚,看数量至少有两万多人!”那军校非常肯定的说道。

    徐庶稍一思考,便问魏斌道,“将军,看来对方是想去夺回潼关了,机会难得,大人可率骑兵精锐追上他们掩杀过去,则事可定矣!”

    魏斌倒是犹豫了起来,“军师,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样的行动会遭到我军骑兵的冲杀吗?这不是送死么?我难以想象那司马懿会出这个昏招啊。会不会我们一追上去,他们就派人来袭击我们大营?”

    徐庶笑道,“大人不必担心,我飞骑营速度远远快于对方,对方骑兵力量大减,无法与我匹敌。这两万人一旦大败,则大局已定。至于对方偷袭我军大营,两万人尽出,所余能有一万人?我等守营人马毫不惧之!”

第一百四十四章 抉择

    魏斌还在犹豫,赵礼劝道,“大人,也许对方就是希望我们畏首畏尾,犹豫不决。我等骑兵追击,也未必就能一定击败两万步军啊。我觉得对方其实也没有太多计策可用了,到了现在,就是硬拼而已。”

    魏斌最终点点头,“赵礼,你与我率飞骑营所有人马,立刻追击对方的出城之军!”

    魏斌心道要么不动手,动手就倾巢而出。很快,四千多飞骑营将士整装待发,也毫不遮拦,就向长安以东追去。

    路上,魏斌却一直不住思考着什么,赵礼看到大人的表情,问道,“将军,是否仍担忧司马懿等会率军去攻占徐军师的大营?”

    魏斌点点头,“军师手下不到万人,我料司马懿至少还有不少于万五之军,兵力上还是有优势的。”

    在驰骋的马背上的,人的思路也灵活不少,赵礼思索道,“将军,我们尽快击溃那两万大军,再回师救援便是,相信军师可以支撑到那时吧?”

    魏斌努力思考着,突然摇了摇头道,“如果对方就在我军军营内混战,我等骑兵是否很难发挥速度优势?”

    赵礼点点头,“肯定不如平地之上效果理想。”

    在走出了十几里地后,魏斌突然又想起了官渡之战中曹操偷袭乌巢后,袁绍没有派全部人马回援,而是分兵去攻击曹营,最终功败垂成的事情来。脑中像划过一道闪电般清晰了许多,己方的粮草尽在大营之中,如果司马懿足够阴险,就是要浑水摸鱼呢?

    想到这,魏斌对赵礼说道,“我考虑好了,你率领大部分骑兵继续前行,我率领亲卫骑兵数百回师,防止司马懿偷袭我军大营。”

    赵礼诧异道,“大人,为何又改变主意?”

    魏斌说道,“粮草更为重要。当前我们占有整个战局的优势,我们需要求稳,而对方希望我们生乱。这也是我们一直对他们所作所为。我选择相信潼关的王平和吴班将军,既然他们可以夺下潼关,必然会坚守,也只有坚守一条路。”

    赵礼有些急了,“魏廷洛阳来的援军可能也快到了,王平和吴班将军真的能守得住吗?”

    魏斌咬牙切齿道,“那两人手段毒辣,我宁肯选择相信他们!而我无法承受失去本军粮草的结果,那样我们就要退兵了!”

    ………

    “司马大人,蜀军的骑兵人马已经全部出击,向司马昭人马方向去了!”斥候回报,而司马懿等人其实也居高临下,隐约看到了远方扬起的尘土,斥候的消息佐证了他们所见。

    “好,诸位,率领各部人马,随我出城,攻击蜀军本营!”司马懿不再犹豫,立刻下令道。

    长安城的西门缓缓打开,司马懿等将率领剩余的一万多人,按照预定计划向城西的蜀军大营奔去。

    司马师扶着腰间的长剑,心道这次父亲不同以往,居然走此险棋,结局真的很难预料,自己一定要保护好父亲大人!

    没过多久,这些人就看到了渭水北岸的蜀军大营了,此刻的蜀军大营似乎很安静,根本和这场大战无关的样子,司马懿抽出长剑,坚定地说道,“诸位,成败在此一举,杀进蜀军大营,尽可能烧毁对方的粮草!”说完便身先士卒,带领着人马往前冲去。

    徐庶其实已经看到对方过来了,冷笑一声司马懿真是走了一步险棋啊,自己的大营布局乃是充分考虑了防守的,岂是你们那么容易攻破的?

    徐庶下令道,“曲胜,你率各部人马,按照日常训练时的布阵,依据各营寨,严密防守对方的冲击,务必要保护好后营的粮草辎重!”

    曲胜一脸杀气的去了,此刻前营的士卒已经和司马懿的人马接战了。越过了营寨前方的陷马坑、鹿角等等障碍,司马大军潮水一般向蜀军营内冲来。

    蜀军前营内每隔数十步便修建有一座望警戒的敌楼,此刻发挥着应有的作用,自上而下射出了无数箭矢,很多魏军士兵中招倒下,而后面跟上的魏兵弓手也纷纷向上射箭回击,有的甚至在箭头处附上提前准备好的引火物,射出带火的箭矢攻击者这些危险的箭楼。

    很快,许多座箭楼都着起了火,有些蜀兵浑身着火摔落下来,不知是被火烧死还是摔死。魏军的冲锋势头很猛,因为像司马懿这样的大将都冲在最前,那些小兵都受到了鼓舞,一扫前日流言四起造成的惶惶气氛,很快,蜀军前营似乎就要被攻破了。

    徐庶在中军坐镇,听到前营的战况,不由得骂道,这司马懿是回光返照吗,不要命一般,死也要拖你下水的感觉啊,连忙调派人手,在中营集结防御,防止对方突入内部。

    之前徐庶出征时,曾向益州的虎步军营借了不少手持的连弩,现在要派上用场了,依托着坚固的营寨和合理的布局,一阵阵的连弩之箭射向对方,魏军士兵成排倒下,后面的人却不要命的继续往上冲。

    在杀伤了数百冲锋在前的士兵后,魏军居然突入到了中营的营寨,可见对方的战力不容小觑。徐庶坐不住了,抢来一把长剑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