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上章-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室国掌握的诸般证据确凿,曾亲眼见过“白术”的人也在场,由不得白叔辛再抵赖什么。在这样的年代、这种情况下。白叔辛如此身份的修士受审,要么闭口不言,若开口便已没什么狡辩的机会。

    据虎娃所知,威芒大将军并未动刑,至于白叔辛是怎么开的口,虎娃亦没有多问,他只是将离火叶借了出去,过了两天,威芒又将这件法器还了回来。白叔辛的供述其实没有提供太多的线索,竟然与野黄的口供牵扯到同一个人。便是郑室国的副兵正黑锋。

    当初也是黑锋找到白叔辛、托他去办一件事,就是化名为白术参加巴室国公子会良在凉风顶召集的各宗门同修聚会。白舒辛要私下告诉会良,少务归国途中必死无疑,而此罪名将由公子仲览承担。届时自会有人在善川城动手,会良等到刺客得手之后便趁机拿下仲览,至于刺客的来历,可以指向帛室国与众兽山。

    就是这么简单的任务,白叔辛担任的就是一个传讯者的角色,他既没有参与刺杀少务的谋划。也没有亲自加入刺客的队伍。当他归国之后,又去了一趟国都向黑锋大人复命,黑锋告诉他,国君为了表示感意。特赐一枚异宝月犀石。

    白叔辛将这枚月犀石带回白果城,置于白雉岭道场中,曾拜访他的同修都见过。他当然不会说出此事的内情,而他人也没有想太多。皆以为这是国君为勉励国工大人为国效力所赐。虎娃让盘瓠去偷这枚月犀石,事先也不知道这回事,没想到此器恰好成了一件重要的物证。

    野黄和白叔辛都被审了两次。第一次是让他们开口,第二次正式公审,在通常情况下,公审便是意味着定罪了。这本是理正大人的职责,但国君少务早有命令,由采风大人队饮就地负责。至于最终的行刑,像这种重犯还要上报国都、请求国君下令,各城廓一般是不能私自处置的。

    野黄和白叔辛事先并没有料到,这场公审的规模非常大,地点也是在城主府外的广场中央。不仅有善川城的官员到场,瀚雄城主还邀请了附近各部族、氏族、家族、村寨的尊长前来旁观见证,还把善川城一带的修士也都尽量请到了。善川城的民众闻讯,当然也会来看热闹。

    这场公审的结果,使得城主府外的广场上一片哗然,假如不是瀚雄事先派军阵维护秩序,野黄和白叔辛恐怕会被愤怒的民众冲上来当场撕成碎片。盘瓠偷回来的那枚物证月犀石也被当众出示,在场民众都看见了;两名人犯的供述,众人也都听见了。

    紧接着巴室国中的各城廓也是一片哗然,然后便是巴室国之外的其他四国的很多民众也都听到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巴室国新君少务,曾在武夫丘上苦修三年有余,成功登上主峰并成为剑煞先生的亲传弟子,而后出师下山、归国继位。少务原计划将跟随一支商队悄然回到巴室国,而郑室国得到消息,由副兵正黑锋奉国君郑股之命暗中谋划,派高手于途中行刺。

    为了掩盖真相,他们选择在巴室国的善川城动手,并派一名国工白叔辛,化名白术跑到巴室国,捏造事实栽赃帛室国及众兽山。国君少务临时改变行程,恰好避过杀身之祸,但那支商队除了一人杀出重围,其余五十余人皆遭屠戮。

    侥幸杀出重围者,便是如今的善川城城主瀚雄。瀚雄突围时曾斩刺客一臂,那名刺客便是郑室国的将军野黄。国君派人密查凶案线索,由瀚雄城主谋划、盘元氏将军出手,查已将野黄和白叔辛抓捕归案,并于善川城中公审,有万民作证。

    这个消息随即就传遍了巴原各地,采风大人队饮早就做好了准备,动用了最快的传讯方式,不仅派出采风官到达国中各城廓公开宣讲,还派人以各种身份进入周边各国,在民众中宣扬此事。此事实在太令人震惊了,巴原各地的民众尤其是各大势力没法不关注,因此散布的速度极快。

    消息中并没有提彭铿氏大人的名字,这是虎娃特意要求的,他抓获野黄、引出白叔辛,都动用了一些隐秘的手段,也不想被太多人知晓。在这件事情上,虎娃表现得足够低调,甚至是默默无闻,将最大的功劳都给了瀚雄与盘瓠,而这两人也正是需要立功的时候。

    不论队饮大人准备得再充分,消息传播的速度也受到通讯手段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在其他地方的民众尚未听说之前,善川城之外最快得到消息者,当然就是邻国的白果城城主白伯乙。

    ……

    有人夜闯白雉岭道场盗走国君所赐的月犀石,白叔辛追贼追到山中便不见了,白伯乙正派人四下搜寻呢。善川城那边的消息突然传来,简直如晴空霹雳!白叔辛不仅被抓走了,而且被押在城主府门前公审,就连那枚月犀石也当做物证出示。

    白伯乙与白叔辛一起长大、一起修炼,兄弟之间的感情极深,他当即就乱了方寸,等勉强冷静下来思考对策,又做了一个极为不冷静的冒险决定——率高手潜入善川城营救白叔辛!

    以一名五境修士的心智与心境,怎会做这样冒失的事情?凡事要看因由,白伯乙也是艺高人胆大,手下亦能调集一批精锐高手,白雉岭一派的修士也都表示要去营救白叔辛。

    白叔辛落在巴室国手中越久、处境就越危险,而且郑室国就越被动,于国于家,白伯乙都有理由将人劫走。边境一带,两国之间皆有密探渗透,白伯乙查清了白叔辛被关押的地点,并非是在善川城的牢房里,而是在巴室国戍边军阵的军营里。

    白伯乙选择动手,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没人会想到有什么人居然会夜袭军营,而且那处军营只驻扎了一支军阵。普通军士当然不是白伯乙所率领的众高手之敌,乔装改扮趁黑夜突袭,届时抢了人就跑,应该有得手的把握。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该冒的险就得冒,这对谁都是一样的。虎娃带着盘瓠潜入郑室国拿下野黄与白叔辛,何尝不是更大的冒险呢?虎娃会做种的事,白伯乙也会。

    白伯乙这位城主调不动直接由国君指挥的戍边军阵,但可以调动城廓守备军阵。他将四支守备军阵中的两支,悄然布置在山中准备接应,自己则率领了二十多名修士经密道潜入了善川城,蒙面夜袭军营。

    白伯乙本以为凭自己的修为和手下这些人的实力,就算突袭不能成功,他也能脱身。可这次偷袭不但失败了,而且白伯乙本人也受伤被擒。那座军营里的确只驻扎了一支军阵,但军阵中的人却非原先的普通军士,他撞到了镇南大将军威芒手中。

    威芒来到善川城之后,一直住在城主府中没有公开露面,包括公审白叔辛与野黄时亦未现身。白伯乙的情报工作还差了点,并不知威芒在此。除了威芒,军营之外还埋伏着一批精锐高手,虎娃、盘瓠、瀚雄等人也都在。

    威芒来到善川城,表面上虽没什么动静,但早就做好了随时开战的准备,白伯乙调动城廓守备军阵、率众高手由密径的潜入国境动作当然被他发现了。

    动手时飞矢如雨、法宝横空,只一个照面功夫,白伯乙这边就被打倒了近一半人,接下来的激战中更是一个都没跑掉。(未完待续。。)

048、国策(上)

    对于早就制定好总体战略计划的少务来说,尚未开战便抓住了白果城的城主,这绝对是个意外,也是个绝佳的进军良机。但少务此刻尚在远方,前线负责指挥军事行动的威芒不可能请示国君之后再做决定,当机立断发兵白果城。

    白果城地处边境,平日驻扎了六支戍边军阵,城廓本身也有四支守备军阵,这也是相当强的一股军事力量了。但在这个和平年代,白果城这些军阵只是起到警戒作用,却并没有做好真正的战争准备。可是少务在善川城一带,早就做了充足的战略布置。

    巴室国的戍边军阵悄然调集了十支,其中有六支原先就在边关驻守,其余四支是从别处悄然赶来的。善川城的守备军阵也有六支,名义上是城廓守备军阵,实际上已替换为真正的野战精锐。不计后勤辎重人员,前线上已有总计十六支军阵的作战部队。

    白果城与善川城的交界处大多都是平原地带,并没有太多战略纵深可防守,且镇南大将军忽率大军攻破关防、来得太突然了!郑室国的戍边军阵刚刚集结、尚未来得及摆开阵式,军营就被攻破了,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便缴械投降。

    威芒率大军进发之时在车上竖了一根长杆,就将城主白伯乙绑在了杆顶。沿途民众都看见了、也听闻发生了什么事。威芒并没有强攻城池,而是派四支军阵堵住四门,然后大军绕城而过、推进到羽屏山一线,倚仗地势建立了防线。

    被白伯乙带到边境山野、尚未来得及回城的两支守备军阵,也在城外被顺势歼灭。这仗几乎都没怎么打,白果城全境已被占领,只剩下一座孤城。

    绕过城廓向前推进,在后方留下隐患本是兵家大忌。可是白果城中只剩下两支全无斗志的守备军阵。根本无法出城作战、对威芒的大军够成威胁。

    白果城民众刚刚听说了善川城那边传来的消息,尚在震惊之中。巴室国先君后廪以及新君少务,可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白果城的事情。而郑室国不仅派人行刺少务,而且屠灭了整支商队,此事非常不得人心。

    各国之间常有冲突,但近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表面的和平,就算是当年的混战,也要讲究师出有名、大义为先,哪怕只是表面上的大义也必须得有。上位者若失去了其统治地位的权威性与正当性,也很难得到支持与拥护。

    人们都在猜测——少务是否会派使者到郑室国问罪。并且举兵压境?不料在这个关键时刻,城主大人却不见了!当白伯乙再出现时,已被绑在了杆顶上,而巴室国大军已至。

    白果城既无守城之兵,又失去了领军之将,威芒只是围城三日、稍微发动了一番攻势,白果城便不战而开城受降。巴室国的后勤辎重人马随即跟进入城,瀚雄立刻派人在白果城全境进行安抚民众的工作。

    瀚雄以国君少务的名义宣称:巴室国此番进兵,只为声讨郑股的不义之举、还击白伯乙挑起的战端。与白果城民众无犯。除了在交战中被俘的军事人员,其余民众若想离开白果城逃避战祸,巴室国大军一律放行。至于留下的民众,不仅没有被劫掠之忧。还将免去一年赋役。

    这是少务早就准备好的、在攻占白果城之后颁布的政令。

    威芒大军虽然没有劫掠村寨、扰犯民众,但是获取了白果城廪仓与兵库中囤积的粮食与军械。白果城本就是物产富足之地,又是边境关防所在,与郑室国腹地隔着一条山脉、交通往来不甚方便。因此城中储备了大量战略与军需物资。

    仅仅是廪仓中的粮食,就足够威芒大军一年之需,而不必再从别处调用。兵库中的军械。也可以再装备近十支军阵,更重要的还有大量箭矢贮备,这些物资原本是用以补充消耗的。再加上威芒收缴了六支戍边军阵和四支城廓守备军阵的兵甲器械,亦可再装备同等规模的巴室**阵。

    所以虽只是攻占了一座城廓,却有极大的收获。在少务的全局战略中,为何一定要首先拿下白果城?不仅是因为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可在南境建立稳固的防线、免除北上作战的后顾之忧,也是因为这座城廓丰富的物资储备,他早就通过各种途径摸清楚情况了。

    说实话,白果城的民众对巴室国并无恶感,有很多年纪大些的长者,反而怨念后廪当初为何要放弃这座城廓?现在倒好,巴室国又打了回来。占领白果城之后,威芒大将军并没有率大军继续冒进,而是依托于羽屏山一线固守。

    这一战的成功在于准备充分、发动突然,打了郑室国一个措手不及,且师出有名。但等郑室国反应过来,继续越境就绝没有这么轻松了,盲目扩大战线也不符合少务的战略计划。

    这是一场不宣之战,巴室国绝对是偷袭,但这场偷袭却让人无话可说。少务还没有来得及派国使去质问郑室国呢,白果城的城主白伯乙却入袭善川城、率先挑起了战事,巴室国当然要顺势还击。假如没有白伯乙潜入善川城被擒之事,威芒这场仗未必会这么打。

    威芒大军突然攻破白果城边境关防,是在公审白叔辛的三天后、抓住白伯乙的次日。等到白果城已完全被攻占,白伯乙派往国都、急报白舒辛失踪消息的第一位使者,还走在半路上呢!与之相关的其他消息,亦未传到郑室国都。

    等白果城被拿下之后,少务派出的国使才出发,从另一处边关进入郑室国、前往其国都质问郑股。

    而巴原各地民众接下来这段时间,所听闻的消息一波比一波震憾。刚刚有人揭穿了郑室国行刺杀屠戮之事的真相,紧接着就传来白果城城主擅自杀入善川城挑起战端、被巴室国顺势反击占领城廓的消息。

    据说巴室国已派使者去质问郑室国君,且在善川城一带源源不断地调集重兵,看架势若是接下来两国谈崩了,巴室国恐会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战。

    就是在这种气氛中,虎娃却悄然离开了善川城,盘瓠还有藤金、藤花皆随行,他们乘车一路北上,直奔与相室国交界东端的金沙城。

    少务如今不在国都中,就在金沙城一带城暗中集结重兵。如今世人将皆知,巴室国举兵压往南境,可虎娃心中却清楚,威芒所率领的精锐军阵也就是那么多,后续增派的大都是新招募的扩编军阵,还有一部分附近城廓的守备军阵。而巴室国真正的大军,已悄然向相室国边境集结。

    ……

    一国的现役常备军队,平时也就那么多,包括各城廓的守备军阵以及国君直接指挥的野战精锐军阵,在不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国中的大部分精壮劳力不可能长期脱离生产只在军营中操练,否则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以及经济结构迟早会崩溃的。

    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国君也会下达全国总动员令,临时招募大批军队。少务已在全国各城廓都下达了战事总动员,由城主和兵师大人负责,打开了各城廓的兵库,武装了新征集召的民众,不断向前线开拔。

    就算下达了全国总动员令紧急扩军,等新扩编的军阵形成战斗力并能投入前线,也需要一段时间,这要看一个国家的动员速度、后勤组织能力以及政令能否得到支持与响应,还要看战略储备是否充足、将领的指挥与操练是否有效率。

    巴室国的全国战事总动员堪称神速,这要得益于先君后廪多年来的筹备、以及新君少务在国中的声望。各城廓的廪仓与兵库中粮秣充足、兵甲齐整,应征从军者又大多服过役、曾接受过军事训练。

    巴室国男子成年后都要服役一年,役期可以分两次,大多是在各城廓守备军阵当兵、接受最基本的军事训练。其中精锐者会被升职留在军中,从小队长开始做起、成为军中的骨干,而解役者则回乡劳作,在特殊情况下将重新接受征召。——这是后廪制定的国策,后来亦被相室国的国君相穷效仿。

    灵宝的兄长村宝、虎娃的师兄大俊、北刀氏将军,最早都是这样的出身,因服役时表现出色而留在军中,各自拥有了不同的命运轨迹。国君的总动员令是随着善川城的最新消息一起传到各城廓的,少务也激发与利用了举国民众的同仇敌忾之心。

    巴室国迅速扩编大军加强守备或开赴前线、,这时就能看出其国力积淀以及推行政令的效率,这一切都是发动国战的潜力。就算别的国家也下达同样的总动员令,恐怕也没有巴室国这么快、这么有效。若是在组织战斗力的速度上慢了,在战略上也就败了。

    巴原各国民众,对国战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另外四国而言,普通民众可能只将之视为宗室之争,就像一个父亲的五个儿子打架争家产。可是在巴室国民众的记忆中,百年前那场战乱却是无比沉重,充满痛苦与仇恨。(未完待续。。)

恭贺新春!

首先祝全体书友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每天此时,皆送春联一副,今年代表虎娃奉上——

    含厚和光天下福地

    大隐同尘太上家门

    呵呵呵,不知哪位书友会贴在门上?再拜,祝安康,恭喜发财!

    **(未完待续。。)

048、国策(下)

    ps:  除夕快乐!

    当年巴原最中央、最肥沃的土地上;最繁华富庶的城廓、村寨,反复遭受了各方势力的洗劫,几乎化为一片废墟。另外四国宗室在周边并没有遭受太大战乱波及的地域占据了各自的地盘立国,而巴室国是在废墟中重建。所以一提到战乱,巴室国人想到的便是敌人曾洗劫与毁灭他们的家园。

    来自祖先口口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