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上章-第5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巫知是轩辕时代人,早在几百年便已飞升昆仑仙界,他当然不可能认识这些人,但是这一路熟悉今日之人间,听闻的种种言论,再结合自己的仙家神识观察、推测,就可以得到种种结论,并将自己的判断告诉伯禹。

    在皋陶府中初见时,巫知还是一派仙家高人风范,谁能想到一出浦阪城,他就暴露了“真面目”,不仅此刻如此,这一路上嘴都没消停过。几乎每碰到一个人,他就对伯禹分析一番其来历、内心的态度,可能是什么出身又经历过什么事情。

    他不仅分析人还分析事、分析物,分析各个村寨的民风,可能迁移的历史,多少人丁、多少男女老幼……

    这些信息很多都是有价值的,但也有很多对此刻的伯禹而言是毫无无意义的,假如换一个人,这一路上头皮都得炸了,碰上了这么一位几乎无所不知、总在脑海中喋喋不休的主。但伯禹真是很有修养,就这么忍了,且表现如常。

    跟着伯禹来的还有三百七十多人,其中有一百一十多位族老,这么多人城主府里肯定坐不下啊。于是就大家推选了十人为代表,将进入伯君府参与商议治水之事。

    至于其他人,相柳则令属下好生安置,该休息的休息、该吃饭的吃饭,这些族老都是各地受尊敬的长者,谁也不好开罪。伯禹远道而来,相柳当然要设宴款待,先休息一夜,明日再开始议事。伯禹既然来了,也就不着急这一天,当晚就住在伯君府中。

    巫知又在伯禹的脑海中开口道:“你居然敢住在相柳府中,他对你不怀好意,且已恼羞成怒,只是忍着没有发作。一旦翻脸,你连跑的机会都没有!”

    伯禹在心中问道:“那么以巫知先生所知,他会翻脸吗?……假如要暗害我的话,这里就是他的地盘,在哪里都可以动手,何必要在城主府中呢?”

    巫知:“嗯,据我分析,他也不会在此时翻脸,至少不会公开翻脸。你在不在乎是一回事,但心中一定要有数!我告诉你,此地聚集大大小小的各部首领有三十七位,其中九人对相柳唯命是从,有十七人对相柳心怀不满、却迫其威势不得不以其为尊。”

    巫知是怎么看出这些的?仙家神通自能查人心绪,他也能察言观色,再根据种种暗中听到的民议推测,就不难得出这些结论。如此说来,巫知之能岂不是与獬豸的天赋神通差不多?其实这还是两回事,獬豸察人,只事出于一种本能,没巫知这么多花样。

    当夜休息之时,相柳又安排两位美人侍寝,被伯禹拒绝。巫知告诉伯禹,其实这两位美人都是相柳曾享用过的,皆未有生育,分别为周边的哪个小部族进献……等伯禹睡下后,巫知又告诉他,屋中的各间器物是用什么材质、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打造,很多应是来自器黎部之物……

    提到器黎部时,伯禹还特意追问了几句,等接下来再说着说着,巫知突然发现,伯禹已经睡着了。(未完待续。)

007、造册

    次日一大早,以相柳为首的三十七位部族君首,还有众人推选出的十位族老代表,再加上伯禹及其助手伯益,齐聚相柳的伯君府大堂中。

    若论身份,原共工部附属势力中受册封的三位伯君地位相等,但相柳却在更高的位置与伯禹并坐,另外两位伯君则与伯禹的助手伯益坐在下方。由此也可见相柳的强势地位,并不怎么把另外两位伯君放在眼里,而在场其他人好像也默认了这个事实。

    刚刚入座,巫知的声音便在伯禹的脑海中响起道:“这三十七位部族首领,相柳本人不算,昨日还有九人对相柳惟命是从,而这九人中今日已有七人心怀犹豫。剩下的二十六人中,昨日有十七人对相柳心怀不满,但敢怒而不敢言,今日有则二十人是如此心态。

    这么算下来,在座只有八位君首仍打算继续依附于相柳,而他们的部族所在地基本未受洪水影响。还剩六个倒没关系,他们也不能阻止什么,一切还要看今日商议的结果如何……”

    伯禹微微一笑,其实不用巫知说,这也是他早就能料到的结果。伯禹不是来害这些人的,他就是全心全意来帮这些人的、真心为天下治水。只是要了解了这一点,绝大多数人都会拥护他,除非是他将来治水无功,否则没人会公开站出来阻止他所要做的事。

    他这兼程赶来,路上没有任何耽误,为何不把那些族老都劝回去,反而要带着这么多老人家一起?昨日到达城廓仅仅是中午,他为何不着急议事,甚至治水方略连一句都没有提,反而接受了相柳的宴请,然后早早地就休息了?

    他这一路耐心地向众族老宣讲了自己的治水方略,并承诺给各部族一个更富足安定的将来。这些部族首领昨日饮宴后,肯定都会私下去向自家村寨中的族老打探消息,也会了解伯禹的治水方略以及将来的计划。结果对各部族民众几乎都有利,他们又怎会不改变态度?

    相柳部这些年趁势坐大,甚至导致相柳本人野心膨胀,也是时运使然,主要是因为这场大洪水。各部族归附于相柳,其实只是不得已的选择,就算不想正式归附相柳,也会在相柳的威压下行事不得不以其为首。但若有更好的选择,谁又会甘心如此?

    伯禹笑而不言,而他的助手伯益已取出三块狭长的沙盘放在了大厅中央,上面展示的就是巴原以下、巫云山脉以东,大江流域的山川地势。

    这边刚把东西摆好,巫知的声音又在伯禹的脑海中响起道:“这沙盘好生粗糙,其实用神通造影之术,不仅不需要制作这些东西,而且可以随意展示地形地势变化,还随心意展示任何一处细微地貌。

    想要完整包含大江两岸地形,非得有仙家修为法力不可。但你也不要失望,我刚刚总结了一门神通秘法,就是元神造影之术,有大成修为便可施展。就算修为低些,不能将大江两岸之景尽数容纳,也可从一城一寨开始。

    天下各派修炼宗门,类似的神通秘法也不少,但我所创出的这门秘法,可谓格外精妙,其玄理就在于……”

    巫知居然创了一门秘法,又开始向伯禹讲解其玄理,不仅讲解玄理,他将这门秘法也当场传授给了伯禹,语气中带着自得之意。

    这时相柳皱眉问道:“伯禹大人,大家都在等着您说话呢,您为何一直笑而不语?”

    伯禹的表情一直就保持在刚才笑而不言的样子,无论他再好的心性修养,也不可能在一位真仙于元神中传授秘法时还不发怔。照说这位真仙巫知绝不是坏人,心思也算纯净通透,否则不会就将自己所创的神通秘诀这么轻易的传授给伯禹。可是这个人的毛病,也实在太……

    伯禹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巫知了?他甚至有点怀疑,轩辕天帝是不是也受不了巫知的烦,所以才找个借口将巫知给派下界了,否则怎么偏偏要派此人来呢?或者天帝是故意派巫知来惩罚他的,还是因为当年崇伯鲧盗玄珠之事。

    伯禹收起笑容,暂时也不再理会巫知,指着前方道:“相柳大人,你可知这三面沙盘中展示的是什么?”

    相柳沉吟道:“第一面沙盘中,是洪水来临之前大江流域的各部地势。第二面沙盘中,展示的是如今各部之地。至于第三面沙盘,难道是伯禹大人治水成功后的地形地貌?”

    伯禹却没有直接问答,而是问众人道:“今日众首领与众族老代表在此,我想问一句——大家希不希望治水成功?”

    这能说不希望吗,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就连相柳都没有再说什么。其实真有个别人不希望治水成功,就以相柳为代表,但在这种场合,谁都不可能将这种想法公开说出来。

    这场大洪水,天下各部损失惨重,但也有人趁机占了不少便宜。比如相柳部所在的地域基本未受洪水影响,不仅保留了最大的实力,而且还吸纳了迁移来的很多人口。周边的各部族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归附于相柳,这也促使了相柳的野心更加膨胀。

    洪水削弱了各部,而且将中华之地分隔成一片片局部的地域,相柳部正好占据了其中之一,这是称霸一方得天独厚的条件,相柳并不希望这场洪水退去,虽然那可能有利于其他所有人,但不利于相柳本人的野心。

    伯禹环顾众人又问道:“治水功成,大家希不希望返回家园、安居乐业如初?”

    在场众人又纷纷点头道:“当然期望!”有人甚至以哽咽的声音道,“梦寐以求!”

    若是当初迁居后能找到更好的家园、拥有更好的生活,十多年的时间也许就不会再惦记着返回家乡了。可是洪水带来了地形地貌的永久改变,各部民众大多仍生活在苦难之中,他们的处境又日渐困顿,还不得归附强势的相柳,当然希望恢复以前的生活。

    伯禹点了点头,又一指那第三面沙盘道:“相柳大人方才说得不错,这就是治水之后的大江之地。”

    相柳沉声道:“您开什么玩笑,怎会变成这样?”

    伯禹坦然道:“禹不是开玩笑,当然也不敢开玩笑,这面沙盘,乃众高人合力所制,便是推演治水成功之后的结果。但大江两岸不会凭空如此,要依赖我辈之行。”他这并不是吹牛,这面沙盘是集合了禄终、仓颉、虎娃甚至是巫知的分析推断,按照伯禹的治水方案最后得出的结果。

    相柳的声音有点冷:“这样的沙盘,谁都可以随意制成,尚未发生之事,伯禹大人又有什么办法保证结果一定会如此呢?”

    伯禹笑道:“我一人自然不能,但各部民众合力当可成功。至于如何做到,大家先不必着急,我今日来此,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治水之后,诸位返回何处家园?这些新出现的沃野,又该如何划分?”

    洪水造成的地形地貌的永久改变,而伯禹治水是顺势为之,治水成功后也不会恢复当初模样。他先问了众人两个问题,又拿出了最终成功后的结果。这里有很多人想返回家园、安居乐业如初,而伯禹则告诉他们,还可以比当初生活得更好、处境有更大的改善。

    当初的家园已不在,村寨城廓和土地田园皆被冲毁,甚至很多地方都已经消失,地形地貌皆不可辨认。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将出现更多更适合安居与开垦的沃野,这些部族到时候应该回迁到哪些地方,地界又该怎么划分,这是今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正常情况下,先要该谈怎样做成一件事情,然后才谈得上怎样分享成功的收获。今日伯禹却反其道行之,先让各部君首瓜分将来的好处,大家立刻都聚拢过来,暂时再也顾不上别的事情。

    相柳面色阴沉,但他心里也很清楚,今日是阻止不了伯禹了,否则就是跟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为敌。其实连他自己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若真如伯禹所说,治水之后会出现大片新的沃野,远超出洪水之前各部族所拥有的良田总面积,那么相柳部也能得到很大一块好处。

    有洪水之前的沙盘做对照,各部族划分地盘的原则很简单,谁从哪里迁来,便大致回到哪里去。可是很多人原先生活的地方已经被毁、难以恢复,或者生存条件实在不怎么样,在周边原先的无主之地,又出现了大片的沃野,他们当然也希望去占据。

    伯禹没有直接管这件事,先是让众部族首领自行商议,十位族老代表也参与,由让伯益负责登记,并在沙盘上标明。这样一讨论起来,很快就出现了争执,因为谁都想占据更好的地方,而有人则想占据更多,比如相柳部。

    其实地方是不缺的,洪水来临之前,这一片地域就有大量无主荒野,没有开发价值、不适合生存之地,也没人会去占据。但是洪水改变了一切,眼前的沙盘又展示了新的地貌,结果当然是大不一样了。

    这时候伯益说话了,占据那些沃野有这么几个原则,首先是原先生活在那里的部族回迁去;其次更重要的一点,大江两岸不会凭空变成这座沙盘上展示的样子,须知这是治水之后的结果,而治水需要集合万民之力。

    谁听从号令、出力更多,就能占据更多更好的地方,尤其是那些新出现的无主沃野。相柳部如今强势,是因为其部族实力强大,实力越强大就可以出更多的力量,那么依照这种原则,他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

    然后伯禹顺势谈起了人力、物力的调派,何处应该疏浚河道、何处应该排淤筑堤,都需要花多长时间、付出怎样的代价。哪些部族愿意出力完成那一部分,便可以得到相应的利益。好处的划分于是又变成了治水任务的分配,让各部首领自己去争取。

    伯禹甚至都没有刻意强调什么,商议就自然过度到最关键的部分,那就是落实治水方略。事已至此,谁也无法阻止伯禹推行治水方略了,就连相柳部都不由自主参与其中。

    众人一直商量到黄昏,谁也没有休息的心思,又点上灯接着争执谈判。天黑后,各部族的任务分工以及将来能得到的好处终于商议完毕,都由伯益进行登记。

    伯益这些情况都记录在一本羊皮制作的书册上,并将书册交给了伯禹。伯禹翻看着书册道:“今日商议已毕,各部将出多少人力物力、耗费多少时日、能收获什么结果,都是大家自己要求的。届时若是完不成的任务,必受天子责罚,便以此册为证!”

    伯禹说这番话时,神情严肃、语气郑重。各部责任已明,先别谈将来的好处,谁要是故意有所保留,企图偷奸耍滑,可别怪伯禹到时候不客气。

    当初伯羿为何会斩杀二十多位君首?不也就是这个原因嘛!而崇伯鲧治水未成,本人都已粉身碎骨,伯禹当然有底气说这种话,惩罚别人时更是不会手软。有这本书册在手,便是明明白白论功行赏、论罪处罚的证据,届时能让天下各部无话可说。(未完待续。)

008、防风氏的要求

    等事情都处理完了,外面的天色已经蒙蒙亮了。伯禹吩咐伯益备车,谢绝了众族老及各部首领的挽留,在日出时分便告辞离开,行事之果断出乎意料。他说走就走,当然也有很好的理由,因为治水之事紧急,还要与大江两岸各部商谈,不能在相柳部一地停留太久。

    这位夏后氏的君首仍然赤脚步行,众部族首领一直将他送到城外,清晨的一阵凉风吹来,很多人的脑袋都变清醒了。有不少部族首领昨夜争执得面红耳赤,心太贪、胃口有点大,想吃下的地盘太多,结果在后来领的任务也更重,此刻回想起来,好像有点完不成啊?

    这怎么办?所有事情都在伯禹大人的书册中记着呢!有人赶紧找他人私下商议,请求协助的同时又让出了相应的好处。

    相柳回到府中,独自坐在那里脸色阴晴不定。伯禹治水,无论将来能否成功,目前已很难公开阻止了,除非能除掉这个人。但这种事情绝不能乱来,他真要这么做了而且又让别人知道了,不仅会成为各部之敌,就连部族内部的各支势力也都会反对他。

    若想稳妥,除非是相柳本人亲自动手。伯禹的修为如何看不清楚,在大多数时候他就像一个凡人,但相柳知道他绝不普通。至于伯禹的助手伯益,应有大成修为,但在相柳眼中也不足为虑,但那拉车的两匹枣红马却是九境妖龙所化。

    相柳自恃再高,也没把握无声无息地除掉伯禹、还能掩盖住任何动静,动手时万一走脱了一条妖龙或者被他人察觉,那他也等于死定了。相柳的神通法力乎已不弱于当年帝江,但那又怎么样,他还能比伯羿更强吗?

    况且伯禹在大江流域的治水之策已定,就算其本人不在了,天子照样可以换人来实施。另一方面,伯禹治水之策对相柳部也有好处,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拥护,真要对其人动手,不妨等他治理了大江流域的水患再说,到那时也许有更好的机会。

    治水先从大江流域始,然后才是中原地带,若这里的治水已成功,但中原治水尚未完成,中华各地仍被洪水分割,相柳部则可更好地独霸一方。就在相柳这么思忖的时候,有属下来报,伯禹已渡江而去,进入东南方向防风氏的地盘。

    伯禹走得好快啊,相柳终究没有下定动手的决心!相柳又想起,他曾经和防风氏联系过,那边也煽动了不少以炎帝旧部自居的族老将拦路诘问。看来那些人不仅拦不住伯禹,反而又会成为伯禹的助力。

    ……

    虎娃离开蒲阪城向西南而行,按照原先的计划,他带着少务和盘瓠将通过夏后氏部族的领地,再由崇伯鲧开辟出的那条道路回到巴原,先进入迎仙城,然后坐船回到巴都城,这是少务继位以来路途最长的一次巡视。

    可是刚刚离开蒲阪城,少务便对虎娃说,他想去陇西平原看看。那里新出现了八百里沃野,已有近十个部族迁居开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