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种,够胆!果然是咱大清的人杰,难怪这么多的人愿意为他卖命!”
刘步蟾却不回答潘金山的疑问,一脸佩服的自愈。
“你是说那个”
大连通判宋禧一脸的震惊:“他此时冒险远渡重洋过来干什么?”
“谁,你说的是谁?”
姜桂题看到大堂内的几桌麻将桌上的众人,都是露出一副吃惊的颜色,不禁怒着问道:“是哪个牛比大人物来了?”
丁汝昌突然没有了打牌的兴趣,心烦意乱的把面前的麻将推乱,轻轻的说了三个字:“何长缨。”
这三个字,此时似乎成为了一种魔咒,包括刚刚一脸了然的江自康,也是一脸的苦笑。
“何长缨!”
姜桂题一下子站了起来,大嚷道:“这个小兔崽子,他不是在廊坊刚被打得落花流水么,这么快就逃到旅顺来了,他来干球事儿?”
“假如我猜的不错,包括之前强行吞并水师,他们就是要做一件事”
刘步蟾的目光望向东北方向。
那里是一堵墙,墙上挂着几副古画,都是丁汝昌多年收罗的珍品。
墙后面就是水师提督府衙的院落。
再后面就是旅顺城。
再北,越过群山和平野,就是大连金州,日军的第2军。
“这小子”
姜桂题站了半天,才重重的坐下说道:“比老头子我有种,牛比,真牛比!”
而在这个时候,潜伏在营城子,羊沟鼻子,横山村,鞍子岭,佛门寺,黄石,一带山岭低谷,海岸丛林里,里面的日军侦察兵和警戒哨卡。
均是惊疑不定的望着旅顺口方向,侧耳倾听荡漾过来的,如群山崩啸,如漫天雷霆的隐隐炮鸣。
“旅顺的清军这是在发什么疯?”
然后这些日军,就立刻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鄙夷神情:“呸,一定是得到停战的消息,这群死里逃生的懦夫,在欢呼他们的大难不死!”
旅顺军港龙河河口,西港码头。
何长缨在抗倭军旅顺军团的万众瞩目中,登上栈桥,走下福龙号鱼雷艇。
唐绍仪刚准备如同往常一般的随后跟随,被贾起胜悄悄的拉了一下袖子,立即醒悟的站在鱼雷艇上静静观看。
此时,所有靠岸的鱼雷艇上面的士兵们,都静静的笔直站立,均不下舰。
只有何长缨一个人,显目的走下舰艇,登上西港码头的水泥汀地面。
吴威扬,林云瑜,沈兆翱,陈世杰,李搏虎,毛超,郝天胜,李振华,左尚青,刘学仁,吕顺成,戚有伟,段熊波,霍国涛,曹锟,马德草,彭千宴,元思凯,于泽清,王士珍,黎元洪,孟舟,周凡,
这些是抗倭军的老面孔。
还有周鼎臣,徐四斤,黄兴武,这些新加入的老面孔。
当然还有杨用霖,马吉芬,唐风,刘冠雄,林文彬,这些崭新的面孔。
在这群笔直的军官团的身后,是上万的抗倭军水陆官兵。
身穿军灰色制式军装的是抗倭军陆军部队方阵,身穿白色水手军服的是抗倭军海军方阵,头上戴着钢盔的是抗倭军的宪兵方阵。
此时,这上万人的军列,都肃然无声的笔直立正,望着他的方向。
何长缨不禁心潮澎湃,眼睛湿润。
“敬礼!”
一道大吼,在西港码头滚滚回荡。
“啪!”
上万只右手,同时敬了一个标准的举手礼。
“啪!”
何长缨严肃立正,回礼致意。
西洋历3月18号上午10点,抗倭军的灵魂何长缨顺利抵达旅顺港,预示着一直在战火和夹缝中求生存的抗倭军,开始翻开新的壮丽篇章。
18号下午,何长缨到北洋水师提督府求见丁汝昌,江自康,姜桂题,等北洋老将。
众老将左右商议之后,一致决定不趟抗倭军这个浑水,拒绝面见。
这也是何长缨早有所料的事情,而且求见不过是一个礼节,他的目标根本不是这些老将。
而是刘步蟾。
在何长缨看来,杨用霖虽是一员有勇有谋,不可多得的海军悍将,然而刘步蟾这个等于大半个北洋水师的灵魂级人物,也是想要华夏海军尽快腾飞必不可少的一环。
对于何长缨的要求见面,刘步蟾倒没有故意‘拿派’,两人很快就在水师提督府的一个小山亭子里面会面。
这是何长缨第一次见到刘步蟾。
在他的那个时空里,这个今年紧紧四十四岁的青壮将军,北洋水师的第二号人物,在近一个半月之前下令炸毁定远舰,然后在当夜悲伤的自杀身亡。
留下无数的遗憾。
此时,在何长缨的视线里,看到了一个威壮有力,目光正直锐利的中年男人。
而年龄已经步入中年,然而在骨子和眉峰里面,依然满含着刀锋一般迫人的锐气的刘步蟾,也在同时带着好奇的神情,在观察着何长缨。
当然,这也是刘步蟾第一次见到这个极具传奇色彩,北洋乃至大清朝当下最耀眼的新兴将星何长缨。
两人并不落座,大眼对大眼的看了好久。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将军,不过很好”
何长缨突然脸上炸出一丝微笑的说道:“看来我并没有白来。”
第七百八十三章 跟他走一程
“看来你没有白来?哈哈”
刘步蟾似乎听到一个极为可笑的笑话一般,咧嘴大笑起来。
然后,刘步蟾很随意的坐在凉亭的一张椅子上面,嘴角带着微微的讥笑说道:“何都统似乎把自己摆得很高啊,旅顺港虽然城小,但是风大,可要坐稳了别摔着了。”
“我的来意,想来将军心里应该很清楚;之所以说没有白来,是因为将军虽然已经进入了‘识时务,知进退’的年龄,然而心里面依然还淌着热血,保持着锋利的愤怒和对华夏海军的一个纵横四海的伟大梦想。”
何长缨坐下来,给刘步蟾示意了一下,见刘步蟾不愿意接烟,就用火镰麻溜而潇洒的点燃,长吸了一口,顺手把烟和火镰放在石桌上面。
“纵横四海?哼!说得倒是容易,何都统果然有着‘大炮’的美誉,这炮声放得‘砰砰’的,可真是不是一般的响;”
刘步蟾望着何长缨,带着不屑的冷笑说道:“来来来,何都统来给我这个愚人说一说,就凭着这些舰船,这些设施,现在连个军港都不敢出,怎么个给我纵横四海?”
何长缨听了微微一笑:“我来见将军,并不是要口生莲花来说服将军,当然,我也不会口生莲花;而且这个国,这个家,也不仅仅是我何长缨的国和家,也是将军您的国和家,是全天下中国人的国和家;为国为家,流血奉献,是凭着自己的良心,凭着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和使命,而不是要靠着别人的说服。”
望着刘步蟾面无表情的脸孔,何长缨继续说道:“是这样的人,不用我去说服,自然就会去努力,不是这样的人,我就是说破喉咙也没有任何作用;就如我刚才所说,要让华夏海军纵横四海,虽然将军根本不信我的话,然而却依然这么问,愿意去听怎么个‘纵横四海’,就说明在将军心里,依然有着一个我华夏的海军梦。”
“因为将军心中还有梦想,还有挑战的逆境而上的锐气,所以我说我没有白来。”
说到这里,何长缨又从桌子上抽了一支烟,点燃,不再望坐着的刘步蟾,而是远望黄金山,狮子口,还有口外的碧海蓝天。
“在旅顺港,抗倭军已经集中了近三万的水陆军力;在辽东,抗倭军鸭绿江骑兵部队,正在收复所有失地,步兵团,辽东旅,超过一万三千人以上的军力,正在奔向金州;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全歼日军第二军。”
何长缨大声而激昂的说道:“在直隶,津门旅近万兵力也正在日夜兼程,在辽南战役开始之时,将会直下鸭绿江,然后进入朝鲜联合安州部队,平壤,汉城,一直推进到釜山,把日军赶进大海!”
何长缨目光灼灼的望着凝眉沉思的刘步蟾说道:“有了将军的参与,我们会更加的自信,不过没有将军的加入,这条复兴之路,我们抗倭军也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第一军怎么办?”
刘步蟾抬头凝视着何长缨,森然说道:“你不明白这么做的可怕后果?”
“东洋合约的大致内容,在一个月前就通过英国传达给了大清,三亿白银,辽东,台湾,或许这次还要再添加一些东西;假如朝廷割让辽东,在合约签订以后,辽东这里将属于东洋,朝廷再无权管辖,这里的一切战斗,自然和大清朝廷没有任何的关系。那时就是抗倭军发功辽南攻击的最佳时机。”
何长缨诚恳的对刘步蟾说道:“合约一旦签订,日军第一军绝对会走海路撤回东洋,到那时候,就需要北洋水师封锁渤海口,禁止日军再次运兵进入渤海湾,登陆直隶。”
这是何长缨第一次讲明他对未来战争的基本设计,之后,在明日的旅顺军团会议上,他就会正式的提出来,然后由参谋部分析,完善。
刘步蟾也不是一个蠢人,何长缨只是稍微解说,他就完全听懂了。
他听得是一脸的震惊,没想到何长缨的算计居然在这里!
就如他所说,只要朝廷把辽东割让给东洋,这里以后就算是打翻了天,东洋都没法对朝廷提出任何的抗议。
而且越抗议,就在世界上越显示东洋的无能!
然而,以后呢?
“之后呢,怎么走?”
于是,刘步蟾很认真的又问了何长缨一个十分要命而隐晦的问题。
风儿轻轻,天空蔚蓝洁净,有太阳一轮,白云悠闲数朵。
金色的阳光淡淡的洒在凉亭里,洒在何长缨和刘步蟾的身上。
何长缨站着没有说话,而是望着碧如翡翠的旅顺港海面。
停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咱们中国人就有这个毛病,外人都打到屋里来了,烧杀抢掠,还在考虑着以后!以后?以后的事和路,现在又有谁能看得清楚?在这之前,总得先把闯进屋子的强盗打死赶走不是!在那个时候,大家为什么不能再坐下来,心平气和的再商议以后怎么走?”
“不好商量啊!”
刘步蟾长叹一口气。
“从太平军以后,大清就和以前的大清有了很大的区别,不是他们想这样,而是面对天下大势,他们也无力阻挡!”
何长缨笑着说道:“等打退了日军,下面就是和平发展的时期,只要朝廷不逼迫太狠,只要这个国家能一天天的进步向上光明,只要这个朝廷能容下我和抗倭军;又有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的呢?”
“还是不好商量啊!”
刘步蟾又长叹了一口气。
“那就先干掉东洋,其余的事情,走到地头再说不迟!”
何长缨微笑着说道:“明天上午8点,抗倭军将开全体军官会议,将军如愿参加,我何长缨举双手支持;不然,将军就在这提督府歇着,等合约签订,送你们回津门。”
望着何长缨离开,刘步蟾内心挣扎起伏,望着桌子上何长缨留下的烟和火镰,大手微微颤抖着拿起,‘咔咔’的点燃。
半支烟吸了进去,刘步蟾的心渐渐的开始平静下来。
不知何时,丁汝昌踱步走进了凉亭。
“决定了?”
丁汝昌望着军港上面的舰群,感叹万千。
“我是一个海军,自小就以华夏舰队纵横四海,扬威天下为终生目标,百死无怨。”
刘步蟾压制着怒气说道:“我就跟他走一程!假如真的是一个满嘴大炮的野心家,别怪到时候老子跟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在听了刘步蟾口述的何长缨的设计之后,丁汝昌也被震得半天说不出来话。
“真是一手好算计!去吧,至少得率领舰队堵住渤海口,不让倭夷的运兵船再进入渤海,祸乱直隶;只要他何长缨不为了私欲,让国内血流成河四处烽火,而是一心强我大清,当个老中堂一般甚至权利更大的实权王伯(封王,伯爵),老夫也捏着鼻子认了。”
丁汝昌也是一肚子怒气的幽声说道:“陈世杰那一群小王八蛋也不想想,凭着你我对水师的影响,没有咱们的默,呵呵,今天天气真不错!”
丁汝昌连忙打住话头,笑着离开凉亭。
“王伯?哼哼!”
刘步蟾嘴里发出一声冷笑。
第七百八十四章 旅顺战前会议一
东洋马关,春帆楼。
下午3点。
清日双方开始第三次谈判。
因为李鸿章在接引寺养病,清方代表有李经方,伍廷芳,罗丰禄,马建忠四人出席。
日方代表有陆奥宗光,伊东已代冶、井上胜之助、中田敬义、陆奥广吉、原陈政几人。
在谈判中,陆奥宗光提出进行逐条进行议商的办法,也就是前一条假如不能达成共识,下一条就不能进行谈判。
东洋妄想用这种方法,取得谈判中的绝对主动权,逼迫大清逐一满足其欲壑。
对于东洋这种不要脸的提议,李经方四人顿时愕然,竟而愤怒。
李经方强压着火气,和陆奥宗光辩说道:“缔结和约,兹事体大。除非阅读全部条款,不足窥其全貌,从而难有分别讨论细目之便。诚如欧几里得所云:凡事物均由部分组成,若不就其整体而思,亦无从决定其部分。和款各条相互牵连,今不阅读全部条款,如何能逐条表明意见?”
陆奥宗光被李经方驳得语塞,这事儿也就是东洋拿着无耻当个性,欺负李经方稚嫩,想讹诈一下李经方。
在李鸿章中枪以后,东洋通过主动停战,好不容易取得了西洋列强的赞许,此时陆奥宗光倒也不敢撒泼,以免传出去被西洋列强耻笑。
陆奥宗光只好同意出示全部合约底稿,然后却又强硬的提出,在出示全部合约底稿以后,中方须在三日或四日内答复。
‘或将约内各款全行承允,或将某款更行商酌。’
无奈下,李经方只好屈服同意。
心中大喜的陆奥宗光,随即命令井上胜之助和中田歌义,将和约底稿送致李鸿章处。
不久,这份由东洋起草的合约底稿送达接引寺李鸿章床前。
东洋提出的和约底稿,其主要内容是:
一、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
二、中国将盛京省南部地方、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永远让与东洋国;
三、中国赔偿东洋军费库平银三万万两;
四、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更开顺天府、沙市、湘潭、重庆、梧州、苏州、杭州七处为通商口岸,东洋国臣民运进中国各口货物减税,免除厘金,并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
李鸿章在接阅到日方提出的和约底稿以后,忍着眼痛仔细看去,不禁‘为之愕然。’
虽然之前他早就预料到东洋‘所欲甚奢’,但还未料到苛酷到如此程度。
这份底稿和山海关未陷落前,从英国那里传出的条件大同小异,不过更加苛刻而已。
之前只是要辽东半岛,现在整个辽宁奉天以南,东洋居然都想吃进去。
还有新的‘东洋国臣民运进中国各口货物减税,免除厘金,并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则是更加过分!
看得心惊的李鸿章,急忙邀请科士达相商,科士达看了以后,也觉得东洋简直是在开玩笑。
随机建议李鸿章电告燕京,请于英、俄、法三公使,共同商议对策。
18号傍晚,李鸿章分两次将日方约稿条款,以密电的形式电告通州,转呈总理衙门。
在电报里,李鸿章把科士达的意见相告:“东洋所索兵费过奢,无论中国万不能从,纵使一时勉行应允,必至公私交困,所有拟办善后事宜,势必无力筹办。且奉天为满洲腹地,中国万不能让。东洋如不将拟索兵费大加删减,并将拟索奉天南边各地一律删去,和局必不能成,两国惟有苦战到底。以上情节,并祈密告知三国公使。至东洋所拟通商新约详细节目,一时务乞勿庸告知各国,恐见其有利可沾,彼将协而谋我。
当夜,慈禧急召枢臣商议,在议事之前,慈禧就定下基调,要‘需速成,早解燕京之困。’
在朝堂上面,翁同力言台湾不可弃,与礼亲王世铎、庆亲王奕,因为条约事宜,发生龃龉对辩。
慈禧听得心烦,就懿旨命令礼亲王世铎、庆亲王奕,和几军机连夜去恭亲王,询问意见。
随后,心里基本有定数的慈禧,下令退朝。
当夜,世铎,奕,翁同,孙毓汶,徐用仪,李鸿藻,刚毅,荣禄,一群大清皇族大佬在病榻前问计也不知是真病还是假病了的奕。
其间,孙毓汶力争须和,并言:“‘战’字不能再提。”
翁同和刚毅声言,东洋条件过苛,断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