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的方向,唯有打倒幕府。所以维新派们在倒幕上只有程度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不同。所以胜海舟不能不为坂本龙马的话感到震动,他皱着眉头问道:“真的么?”

    坂本龙马坦然说道:“如果长州藩推翻了幕府,不管怎么改头换面,也只是建立起一个长州藩的新幕府而已。我认为任何幕府都是阻碍日本走向全新时代的障碍。所以德川幕府只要还政于天皇就可以了,我不认为有任何必要彻底摧毁德川家。”

    胜海舟忍不住微微点头,他是得到了德川家的赏识才得到了今天的地位,所以胜海舟并不想让德川家被摧毁。如果德川家只是还政天皇,日本得到了全面的改造,胜海舟觉得这是可以接受的。

    情绪上来了,胜海舟再也憋不住,就把中国方面有关未来日本证据改革的建议讲给了坂本龙马。坂本龙马认真的听着,有时面露喜色,有时候却又神色凝重。中国的建议与坂本龙马的想法有很大的不同,却又有着微妙的共同之处。坂本龙马是认为为了推翻日本的旧制度而消灭幕府制度,中国方面却是为了维持德川家的领导地位而全面改造幕府制度。基于这个出发点,反倒是中国方面提出的建议在制度上更加激进。至少坂本龙马是绝对不敢提出废藩置郡县的新制度。

    胜海舟也不敢真的把更详细的内容都向坂本龙马讲清楚,他只能把概略讲一遍,不到十分钟就讲完了。讲完之后,胜海舟静静的等着自己的高足发表看法,可坂本龙马完全陷入沉思状态,一声不吭。就在胜海舟准备开口问话的时候,坂本龙马先开腔了,他带着极大的期许表情说道:“老师,您能不能带我去见中国的皇帝陛下?”

    噗哧!胜海舟被坂本龙马给气乐了,他这学生性子洒脱,敢作敢为,经常有惊人之举。不过这个要求未免太离谱,别说中国的皇帝,连幕府将军都不可能见坂本龙马这样的小人物。更何况上次见面之后胜海舟本人也不是没有向中国外交部再次提出见韦泽的请求。这个请求被中国外交部毫不留情的拒绝了。所以别说胜海舟根本不想把坂本龙马引见给韦泽,就算是他有这个打算,也没有实现这个愿望的可能。

    胜海舟的考虑是正确的,中国方面此时也没有了这样的打算。韦泽正在上层查询到底谁是鼓动南下战略的家伙。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加,南下是一种必然。

    光复军其实已经制订了南下政策。从东北运来的桦木正在木料场阴干,之所以没有采取蒸木法,一来是造船业几百年都没有处理过这么大的木头,这些技术早就失传了。强行实验的话为把这些木料给糟蹋了。

    另外就是光复军的造船工业在技术上遇到了后劲不足的问题。韦泽搞螺旋桨加工,也有相当的设计经验。可这些经验也只是经验,韦泽对其中大部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韦泽本人从没有设计186X年舰船的经验,设计本身就存在缺陷,很多都是想当然的结果。想造出能够驰骋南海的钢甲舰,遇到了很多问题。韦泽倒也老实,开始普及知识体系,希望能够培养出一群能够掌握现在技术理论的技术人员。

    这诸多因素加起来,就让军舰制造的速度不快。木料也可以从容的靠自然降低其内部的含水量。在预计中,新的军舰会在1868年设计完毕。那是120到150毫米厚的钢甲舰,风帆与蒸汽混合动力。吨位在5100吨左右,靠蒸汽动力驱动的时候,航速最快能达到11节以上。最重要的是,到1870年,中国大概能够生产出20艘这种军舰。在这时候对荷兰与西班牙动手,英国人也得掂量一下。如果拿下了荷属东印度与吕宋,韦泽也不在乎趁着有极大可能爆发的普法战争,对法国人下手。

    南下的战争会在1870年左右开打。而现在的情况是一部分同志不知为何对光复军军委的计划视而不见,,急于立刻实施南下政策。韦泽从来不在乎有人反对他,若是没有人反对他才是不正常的情况。但是韦泽不能接受组织内部的同志用组织外的手段串联。

    在这样的局面下,日本问题就被放在一边。不管幕府到底对中国是什么态度,现在幕府已经正式答应了中国的最低要求,未来三个月内,幕府会明确表态,琉球归中国所有,日本不会对琉球插手。只要能确保这个底线,韦泽完全不在乎放弃了从日本捞到更多好处的机会。

    想从日本捞取好处是什么时候都能动手的,但是光复党以及光复军内部的问题却是一丝一毫都不可耽搁。

    先要找的自然是毕庆山,韦泽把毕庆山叫到自己办公室,开口就问:“老毕,提出现在南下是你个人的意见,还是有谁提出的这个意见?”

    看到韦泽神色不善,毕庆山知道出了问题,却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他迟疑的问道:“都督,这有什么关系么?”

    韦泽板着脸说道:“关系很大!如果是部队里面的同志这么讲的,那我就要批评人了。有军委,有党委,有参谋部。这又不是犯错误的看法,为什么不能拿出来通过组织来谈。”

    毕庆山一听就有点懵了,这是韦泽要他“告密”啊。

    韦泽根本不管毕庆山的脸色变得多难看,他继续说道:“老毕,我要你本着组织原则给我说实话,这个立刻南下的想法到底是怎么来的。”

第137章 帝guo主义范儿(十)

    毕庆山说了实话,最近财政部、商务部、税务局,这些部门都很希望能够对南方开战。而他们对南下的理由挺简单,韦泽开辟的越南与暹罗的大米航线现在成了南方非常重要的稳定支柱。

    以太平天国起义为先端的战乱,到现在遭受破坏最严重的是长江流域,而中原与西北进去的破坏程度大有超过长江流域的迹象。反倒是岭南地区的两广,广东被韦泽拿下之后一直很稳定,太平军离开广西的时候把那帮有勇气揭竿而起的人都带走了,广西也变得稳定起来。

    稳定就意味着人口滋生速度很快,以新政府的制度,首先要让那些肯劳动的人能够活下去。这就需要大量的粮食来稳定粮价。

    韦泽离开广东之后就不管广东的事情了,但是毕庆山作为国务院总理,作为各省省长的上司,他可得管这个问题。

    既然韦泽这么询问,毕庆山干脆就把自己的委屈一一拿了出来,“都督,种地的百姓现在分到了土地,他们都想让粮价高起来,粮价高他们才能多挣钱。可城市里面搞工业的部门不愿意粮价高,粮价高的话工人们的日子就难过了。现在部队拼命的修建水利工程,修建道路,可又让百姓们没有参与其中的收入。但是如果大量雇佣百姓,工程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咱们也没有那么多钱,那么多粮食。棕榈油一出,南方的同志们觉得这个好。以前发粮食,现在发油。有了油水,大家的这个气色就是不一样啊!”

    韦泽听了这个评论,心说这不是废话么。21世纪中国要减肥,减肥的原因还真的不单单是肉吃的太多,而是每道菜里面的油水非常充足。

    看韦泽的神色已经缓和,毕庆山暗自松了口气,继续说了下去,“想要得到更多油料,更多香料,就只能南下。都督你也知道,咱们政府里面的人员脱离部队很久了,可他们好歹也是当兵出身。所以他们说起南下打仗,都觉得很容易。”

    这说法很符合道理,韦泽已经开始不太担心是部队里面有人想打仗。他问道:“现在政府部门是非常想南下喽?”

    “非常想南下。这几年政府部门经常开会讨论,大家觉得现在货币发行量越来越大,增发的基本都是纸bi。城市里面发行的量最大,手里有钱,大家除了存银行之外,就是买东西。除了买房之外,剩下的就是买他们觉得现在需要的。我们的纸bi又不是和英国、法国、美国那样用黄金白银抵押。我们发行的就是纸,人民觉得这些纸有信用,靠的是咱们真的提供了这么多粮食和油料。这也是都督你提出过的理念啊!”毕庆山不愧是文官头子,最后还对韦泽倒打一耙。

    韦泽完全能够接受这种程度的抱怨,他问道:“经济压力都到这个地步了么?”

    “都督,你现在没到广东去,那边的情况据说不是那么好。现在广东的同志,特别是工业部门的同志很不高兴呢!”毕庆山继续猛吐苦水,“都督,咱们开辟了马鞍山钢铁厂,广东那边的钢铁销量登时就下来了。原来他们把铁锅等物品买到湖南湖北,现在湖南湖北不要他们的东西了。从马鞍山那边走长江多快,多省钱。他们原本还觉得能把东西卖到浙江与江苏,可现在浙江与江苏也是买的马鞍山的钢铁制品。浙江和江苏手艺人很能干,造出来的东西不比广东的差。若不是现在大修铁路,钢轨需求量非常高,广东钢铁集团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韦泽本以为是要整顿纪律问题,没想到闹出了经济问题。工业品是需要市场的,是要卖掉之后回笼资金的。回笼资金就需要百姓掏出钱来买,可百姓们购买的都是生活用品。他们需要购买自行车,却不会购买些钢筋放家里玩。

    毕庆山说的清楚,现在最能让百姓接受的就是粮食、油料、橡胶鞋。广东的粮食从越南与暹罗进口,油料现阶段最廉价的来源就是兰芳省。那里地广人稀,开辟出油棕树种植园之后就是非常稳定的油料来源。广东广西那边的人民更习惯热带气候,几年来已经有五十几万人去了兰芳省讨生活。除去当水手的,大多数都是从事种植园工作。

    古人说“有土斯有财”,开疆拓土,特别是开辟了有巨大产出的国土,对于经济的帮助才是最根本性的。

    韦泽此时再也没有严肃的心情。文官政府渴望通过战争来解决国内问题,的确是现代国家的一个共通之处。韦泽不知道该为此感到欣慰,还是该为此感到滑稽。要知道,就是在六年前,政府的财政部门还因为战争预算太大,公开反对军委提出的战争意见。现在的广东省委书记王明山就是依靠敢和军队叫板,才声名鹊起的。

    可现在根据毕庆山话里来推断,对扩张战争有着热情的,广东方面的同志可以说是表率。这真的有点造化弄人的意思了。

    韦泽的左臂撑在桌子上,左手下意识的捏着下巴,挂掉的胡子长出来不长,刺刺的感觉稍微平衡了点韦泽心中的压力,他问道:“就是说政府的同志希望打仗喽!”

    “对,我们希望现在就打仗。这样就能尽快把南方的移民以及收益纳入到新的预算里面来。钢铁企业会在全国兴建,那个我们挡不住。可油料、橡胶和香料必然是从南方运来。那都是收益啊。都督,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发行更多货币。咱们可是有几百万张嘴等着靠工资吃饭呢!”毕庆山说的情真意切,讲到几百万张嘴的时候,他更是加重了语气。

    看韦泽神色已经完全没有了严厉,毕庆山再次强调,“都督,你要是现在去了广东就知道那边的情况了。炒海鲜,炒青菜,炒米粉。大家一天都得最少二两油呢!这东西比粮食都顶用,油料顶饥!”

    民以食为天,韦泽开发棕榈油的目的就是解决吃饭问题。最佳的解决办法莫过于开发合成氨技术,但是现在钢铁的基础研究远没到那个技术水平,在没有技术突破的当下,开辟南海无疑是最佳的办法。虽然一国总理揪住油棕种植园不放看似有些不成体统。但是毕庆山其实抓到了重点,让人民吃饱了,什么事情都好商量。韦泽21世纪的精神上和19世纪的肉身投身革命都不是因为吃饭问题,但是跟随韦泽起来造反的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吃不饱饭,活不下去。这就是人民对饥饿的回应。

    经过这番讨论,韦泽确定如果毕庆山没有说瞎话,想近期内开战的主要代表是来自政府。韦泽对政府的一把手毕庆山说道:“这件事我会好好考虑的,最多一个月,我就给你回答。”

    听了这话之后,毕庆山脸露喜色。而韦泽接着正色说道:“但是!这给你们回复之前,谁也不许再散播这种观点,我还是那句话,我们是有组织有纪律的!”

第138章 帝guo主义范儿(十一)

    萨摩藩最终向幕府低下了头,至少是表面上向幕府低下了头。他们表示愿意加入第二次长州讨伐战,作为交易,幕府在京都牵头召开了一次会议。幕府代表建议会议地点在京都召开,这个在幕府看来挺温和的要求被中国外交部干净利落的拒绝了。中国外交部的人员坦然表示,“琉球是中国属国,最终决议签订不能在日本签订。如果在京都签订协议,那说明日本能决定中国领土问题。我方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幕府没有想到有这么多的内涵,他们也不敢拒绝中国的严正要求,经过商谈,去中国距离遥远,所以协议签署的地点放在中国游弋于萨摩藩外海的军舰琉球号上。

    琉球号是最新的命名,这是一艘中国主力铁甲舰,排水量5100吨,在日本看来这已经是庞然大物。5月19日,幕府代表搭乘的琉球号从江户出发抵达鹿儿岛城的外海,萨摩藩的蒸汽船运载了萨摩藩的代表也等在海上。

    双方的军舰吨位相差数倍,接舷之后,萨摩藩的代表顺着微微晃动的带阶梯的跳板奋力攀登,走了快一分钟才抵达中国的琉球号军舰上。吨位的不同意味着稳定性的不同,日本的那顶多一千吨的蒸汽船即便稳稳当当的停在海上,船身还会晃晃悠悠。与之相比,中国的军舰则如一座钢铁巨岛,在起伏的海面上岿然不动。

    协议内容是琉球以及琉球的附属岛屿都是中国的属国,属于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部分。日本承认不再入侵中国岛屿,承认不再入侵琉球以及琉球附属岛屿等领土。

    这个一谈完,中国就送客。当然,理由是冲突已经解决,中国没理由继续留在萨摩藩的外海。幕府代表心里面有些不爽,他们看到中**舰与萨摩藩那几条小破船的差距之后,心里面自然是非常高兴。能威慑萨摩藩,哪怕是借用中国的力量来威慑萨摩藩,对幕府都是非常有利的局面。即便幕府代表乘坐着中国的大军舰到了萨摩藩这里,中**舰也护送幕府代表回江户,可中国方面如此干净利落的拍屁股走人,在幕府看来未免不够给幕府面子。

    萨摩藩的代表们从另外的角度看到了中国的善意。中国在封锁萨摩藩海域的时候抓了不少日本的船只,签订条约之后,中国把抓获的船只以及人员都送到了萨摩藩的鹿儿岛城。萨摩藩再西化也属于封建藩主,他们还真没见过这么仗义的做法。仔细问询了这些船只上的人员之后,萨摩藩惊讶的发现中国并没有向这些船只上的船员勒索财物,所以萨摩藩高高兴兴的按照船只大小向这些船征收了一笔“赎身费”。毕竟么,萨摩藩没胆子向中国索要任何财物,加上丢了琉球,萨摩藩堤外损失堤内补,不让这帮人出点血,那就真对不起日本的传统。

    这些都是小事,萨摩藩对中国的战略策划讨论不休。这些人当然希望仅仅满足于琉球问题,不要再有更多动作。可强大的中国海军真的就到此为止不成?如果是萨摩藩有这样的实力,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这样处理问题。

    中国方面根本没有考虑萨摩藩的想法,经过漂亮的军事与政治手段双管齐下,韦泽挑起的琉球得到了解决。那个条约里面有些很含蓄的内容,例如“中国的岛屿”与“琉球附属岛屿”。中国的手其实远没有能力伸到硫磺列岛,可通过这个协议,中国把硫磺列岛以及附近的岛屿全部纳入了中国手中。至少按照条约来解释的话,日本南方的很多小岛全部落入中国手中。

    政治局认为对日问题到此为止,当下淮河以北打成了一锅粥,光复军的主要精力要放在未来的北伐,以及南下上。

    南下也不是政治局先提出的想法,最初的南下政策是韦泽提出,并且由韦泽强力推动。政治局委员们开会的时候都很支持毕庆山的观点。为了让中国长治久安,为了渡过眼下的沉重的粮食压力,有必要南下开战。

    “我原本还觉得奇怪,这年纪大了饭量反倒小了。我回家问了媳妇才知道,是油用多了。”甚至连韦昌荣都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以前的青菜都是水淖一下,现在青菜都是油炒。我还以为是媳妇炒菜的手艺变高了。没想到完全不是那回事。”

    中国真的是吃货帝国啊!韦泽心里面感叹道。宣传是不是有效看的其实未必在于理论的高深程度或者态度正确与否,而是在于能够打动人。毕庆山一句“你今天吃上用油炒的菜了么?”深深的打动了的光复党的同志。

    饭菜的改变与每个家庭都密切相关,就算是位高权重的这帮人也得吃饭吃菜。毕庆山发表意见的时候先告诉大家为什么饭菜好吃了,接着告诉大家来自南洋的油料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