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大营的压力,在滁州坚持住。等韦泽北伐归来,就能以精锐部队与张应宸的十六军一起解决清军江北大营。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其他的部队中,第十七军十八军驻扎庐州一带,十九军驻扎在寿州。二十军现在驻扎在桐城,部队准备等秦日纲的实力发展起来,就逐渐向庐州退却。直到把庐州以南的地区全部交给秦日纲负责。

    确定了战略之后,韦泽把政务工作交给在完粮纳税中表现出色的毕庆山,职务为省署专员。从九月下旬开始,部队就进行了全面的大练兵活动。

    庐州是个好地方,韦泽在这一带终于弄到了硫铁矿。虽然以眼下的开采能力,整体的产量不大。但是韦泽并非要用硫铁矿冶铁炼钢。尽量把硫铁矿碾碎,通过高温加热,得到二氧化硫。军工厂已经有用硫磺制作硫酸的经验,即便如此,看着那黑乎乎的“工业硫酸”,军工厂也都傻了眼。

    好在硫酸虽然颜色差点,品质倒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火帽需要的雷酸汞数量比较少,只要大量制作雷酸汞的时候按照步骤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的多。

    而且四次雷酸汞事故,炸死杀伤部队里头十几位颇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工厂里面痛定思痛,在韦泽提出的以ISO9000为基础的质量控制条例下开始安全生产。大伙见过雷酸汞爆炸后血肉横飞的实验室,为了更好的保障自己的性命,安全生产的推行基本没有遇到压力。反倒是众人对与化学的热情远超过韦泽的想象。韦泽干脆就把烧制玻璃的工作交给了兵工厂负责生产雷酸汞的部门。

    毕竟在透明的玻璃器皿中生产产品,有良好的观察条件。就算是要发生爆炸,大家也能事先看出端倪,尽量避免伤亡。

    至于加工火帽枪的军工部门,最近就比较高兴。韦泽提出的坩埚高碳钢冶炼经过了上百次实验失败后总算是成功了几次。有高碳钢的刀具,在枪管上钻孔的效率明显提高。坩埚钢可比淬火得到的那些铁强出去太多,用淬火得到的刀具铁加工一根枪管的时间,坩埚钢就能加工出最少五根。配合了专门钻孔的水力钻床,效率更是能提高到原先的十几倍。一万五千杆火帽枪的枪管已经完成,反倒是枪托以及刺刀等配件的制作比较缓慢。

    看着一番风顺的训练进入十一月初,清军总算是有了动向。韦泽得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清军加强了在凤阳的兵力,而且在洪泽湖上,也逐渐出现了清军水兵的踪迹。

    在凤阳的捻军向韦泽报告,清军最近向凤阳送去了大量物资。据捻军所说,火药的总数达到数万斤之多。一听说有数万斤火药,韦泽立刻就屈服了。

    精挑细选,严加训练之后,韦泽手下的一万五千部队大概成型了。可想把这支军队锻炼到更强大的地步,首先就要有足够的后勤补给。对于其他太平军来说,平日里也训练,同样有目的明确的训练。与其他太平军的训练相比,韦泽部队的训练已经不仅仅是目的明确,而是一种能不断改进的训练。改进的内容包括装备,训练,指挥在内的整个体系。

    这样的训练极大的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同样,这样的训练大量的消耗了韦泽的后勤物资。韦泽不仅很清楚雷酸汞怎么制造,同样很清楚好几种无烟火药的制造流程。把硝化纤维溶解在乙醚和乙醇里,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成为胶状物,通过压成片状、切条、干燥硬化,就得到非常实用的无烟火药。问题是,现在的生产能力无法向韦泽稳定的提供大量乙醚。

    同样,韦泽的控制区内暂时没有大规模的硝石产地。凤阳的数万斤火药是韦泽非常在乎的一笔收入。

第31章 北伐(三)

    “总参谋长,胡军帅已经把凤阳打下来了!此次缴获了两万多斤火药,胡军帅给您送来了一万斤。”寿州军分区司令胡成和派来的通讯参谋给韦泽带来了“喜讯”。

    “你们胡军帅扩军了不成?”韦泽只能想到这个理由。若不是扩军,胡成和也未必短期内就需要如此之多的物资。

    通讯参谋答道:“总参谋长明鉴。胡军帅在寿州附近很多地区都开始收税。在凤阳附近尤其扩张了很多地盘,当地大批的百姓前来投军。”

    “那胡成和就不怕清妖打回来之后向当地百姓二次收税么?既然收了人家的税,那就有保护一方的责任了。他在淮河以北能弄出些什么呢?”韦泽问道。

    通讯参谋对韦泽的保守看来并不太支持,他答道:“总参谋长,眼下清妖一路败退,我军不断扩大地盘,以现在的趋势,我们控制整个安徽根本不用花费太多力气。”

    韦泽懒得与通讯参谋就战略判断做过多的讨论,他问道:“胡成和扩充了多少人?”

    “现在十五军和十九军已经有了三万人的规模。”参谋答道。

    “扩张了三倍是吧?怪不得胡成和敢留下两万斤火药,若是没有这么多火药,他连部队训练都只怕完成不了。我知道他开办了一个兵工厂,不过胡成和现在手里面有这么多火枪么?”韦泽问道。

    “所以胡军帅请求总后勤部向寿州提供更多物资。胡军帅保证,只要物资能跟得上,他能确保从寿州到洪泽湖口之间的淮河防线不出问题。”通讯参谋认真的转述着胡成和的观点。

    “胡成和是不是想让你高速我,他已经做好了进攻五河的准备。打下五河之后,胡成和让19军守五河,他自己带着15军守寿州和凤阳。”韦泽带着一些嘲讽的语气说道。

    通讯参谋愣了好一阵,才试探着问道:“总参谋长,胡军帅已经给您发过文件了么?”

    “哼哼!”韦泽冷笑一声,“这还用发文件?看看地图不就清楚了么。再说了19军还准备办成水军不成?还是准备让19军到了洪泽湖再扩一次军?胡成和怎么想的啊?或者说,水军的事情,他想过没有?”

    “总参谋长!您这太神了!”通讯参谋立刻对韦泽大拍马屁,“胡军帅这一个多月在寿州四处出兵,清妖是望风而逃。胡军帅看局面不错,就按照总参谋长提出的守江必守淮的战略,制定出一个从寿州到洪泽湖口的防御体计划。如果以六万部队在这个地区实施进攻型防御。”

    “那他这六万部队是野战军还是税警团?”韦泽笑道。

    “那个什么团?总参谋长您能再说一次么?”通讯参谋没听说过税警团这个名词。

    “没什么,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韦泽并不想批评胡成和,毕竟能够坚持韦泽定下的守江必守淮的战略,这已经是算是有战略视角了。至于把野战军办成税警团,韦泽也不觉得这思路有什么问题,要知道当年**时代的几支税警团战斗力都不能算是弱。

    “你回去告诉胡成和,如果他要搞这么多吃饭的嘴,我们后勤根本供应不上。我建议他看看历史上有关军垦的例子,例如曹操搞的屯田制度。有人的话,不如搞屯田。”

    打发走了胡成和那边的人,韦泽不想费功夫考虑胡成和建立淮河防线的野心。这个想法看似非常合理,实际上属于没抓住问题关键的典型案例。

    在新式通讯技术以及社会制度建成之前,各国都是皇权不下县。欧洲是封建主横行,美国是地方利益集团独霸一方。与他们相比,中国的皇权对基层的渗透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韦泽知道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社会管理体系,这个高强度的管理体系,不仅是能让中央政策深入县级别,更能让基层组织深入到村里面去。而胡成和的问题就在于没能理解基层的意义。

    韦泽现在的完粮纳税,本身就是对基层的一次洗牌。最好的结果莫过于韦泽能够通过完粮纳税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农村体系出来。当然,这并不现实。新中国的全新农村体系,首先有一个工业思路作为支撑,而且新中国发展迅猛的工业,也在向农村提供了大量的重工业反哺。韦泽手里面没有这两方面的条件。

    如果说韦泽是明知道自己手里的筹码,胡成和明显更差一些。他对现状并没有理论性的理解,而是简单的认为靠军队把清军排除在根据地之外,就能解决问题。这无疑开始走向穷兵黩武的方向。眼下清军水平烂,这么做还不算昏招,如果满清朝廷里头真的有聪明能干之辈,能化解这个局面的办法多的是。

    所以韦泽只能先让胡成和自己折腾,他的注意力放到了另外一件事上。如果北伐的话,北上的道路很多,可到底沿哪条路回到安徽?

    “齐王,要不要从君子营里面抽人加入北伐军?”韦昌荣问道。

    “从君子营里头抽人?”韦泽愣住了。

    君子营是韦泽学习石勒的举措。控制区内,所有被定为地主士绅的家族,都得出一个人参军。这些人被归于“君子营”里头。韦泽说的自然是好听的很,这帮人也可以按照军属待遇,他们的妻子儿女可以不交税,他们的父母也能够减少3%的税。韦泽还宣布,这些人经过训练和培训,就可以作为未来军官以及文官预备役来使用。

    韦泽从来没有对地主士绅说过,他的部队里头并不存在幸进的概念。这个“君子营”待遇再好,也不过是为了让地主士绅们能有些通敌的把柄。而且韦泽也相信,地主士绅们不会傻到看不透这点。

    是不是乖乖的派人加入君子营,这就是韦泽统帅的太平军与安徽当地地主士绅之间的一个博弈,一个妥协。韦泽等于是划出一条减税的线出来。如果地主们肯屈服,表示了对韦泽的恭顺与支持,韦泽不在乎给他们减税。如果地主们坚持自己不合作的立场,那他们就得接受韦泽定下的完粮纳税的规矩,地多的多交税,地少的少交税,没地的不交税。

    到现在为止,君子营人数寥寥,总人数不超过200人。这200人中最少得有180个都是土地刚超过100亩的地主的儿子,而且来的都是些在家族中毫无地位的儿子。甚至有几个胆大包天的地主们,认了些干儿子给送来了。

    对于这帮人,韦泽根本没有在乎过。却不知道韦昌荣怎么想起用他们了。韦泽拒绝道:“这不妥,我给他们说过,定然不让他们上阵送死,如果是用了这些人,就等于是违背了承诺。”

    “这里头的小子们也有不怕死的,二三十号人都要求加入军队呢。”韦昌荣答道。

    “让他们……”韦泽说了一半就停顿下来,沉思了片刻,韦泽说道:“那你告诉他们,他们也是从普通战士开始,打起仗来也可能会死。而且若是这些人敢临阵脱逃,投降满清。他们全家跟着一起倒霉。如果他们确定了这点之后,还想一起打仗,那就让他们入伍好了。”

    弄完了这些事情之后,韦泽还得解决火药问题。全世界最好的硝石矿来自智利,至少在德国人一战前发明出合成氨工艺前,英国人控制了很大一部分智利硝石的销售渠道。当年英国佬认为一战时候德国人很快就会因为缺乏硝石而撑不住,所以才敢放手与德国死磕。结果因为无视科技的威力,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几乎耗尽了大英帝国的血。

    韦泽在初中化学课本上做过一习题,那是关于溶解度饱和度的问题。说在新疆有个湖,夏天可以收食盐,冬天则是收硝酸钾。问为什么。这是考验不同温度下的饱和度问题。如果信息没错的话,这个也是有关硝酸钾产地的问题。

    既然韦泽没办法万里迢迢的去新疆弄硝酸钾,剩下的办法就非常非常的土笨。找些盐碱地,汲取地下的卤水,过滤之后熬煮卤水。根据不同溶解度来分离晶体,硝酸钠的结晶体犹如食盐,是方型的。硝酸钾的结晶体则是长型结晶。

    安徽还就是不缺盐碱地,这个问题挺好处理。安徽不是火山活跃区,所以挺缺乏硫磺。在中国附近,日本、琉球,都是硫磺产地。这些地方的火山十分活跃,至少也是曾经十分活跃,所以有大量的硫磺矿。

    这个才是韦泽最头痛的问题,一硫二硝三木炭,别看硫磺的比例看着最低,反倒是特别不好大量弄到的产品。木炭可以随意烧制,硝石制备顶多费点事。而没有硫磺矿,那就只能干抓瞎。

    韦泽甚至在考虑,自己是不是干脆放弃黑火药,充分利用安徽的硫铁矿资源,发展无烟火药算了。不过他最后忍住了,这年头的技术扩散问题无法解决。韦泽千辛万苦弄出来的新技术,很可能只是一两个微不足道的小纰漏,就导致了外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老老实实的继续玩黑火药呢。

    就在韦泽为大规模远征中遇到的火药匮乏问题忧心的时候,新参谋部里一位年轻参谋找到了韦泽,“总参谋长,属下已经联系了一批硫磺,希望总参谋长能够批准联系交易。”

    PS:今天只有一章,明日恢复双更

第32章 北伐(四)

    在1853年9月,总参谋部来了一次大换血,九成以上的岗位都换了人。不管是被调走的人员,还是那些那些调进来的新人,大家都知道韦泽这么做的理由。有过总参谋部经验的将领到各个部队,可以在部队里面更快建立起参谋制度。

    走了一批“老家伙”,年轻的一波加入了总参谋部。这一波年轻人与韦昌荣、胡成和等老资历不同,他们资历不够深厚。但是这帮人却是第一批通过笔试以及技能考试选拔出来的军官。韦泽认为这帮人需要的是老老实实的先学习上一波总参谋部定下的规章。可没想到这里面的年轻人远比想象的更加活跃。

    一名叫李维斯的参谋向韦泽提出,他可以帮助韦泽的部队联系硫磺,而且这家伙高速韦泽,现在至少已经确定了有一批硫磺可以随时去购买。

    韦泽看着这位年轻的参谋,他心里面有些话实在是没办法说出口。若是说李维斯对部队有二心,现阶段还真的不能如此评价。如果是一个手腕圆滑的家伙,即便是私下操作筹备此事,那也会假手他人来办这单生意。

    可若是说李维斯是一心为公,那更加谈不上。至少在韦泽看来,一心为公的标志就是李维斯能够在部队的体系里头提出购买硫磺的方案。为这件事出头的应该是部队,是参谋部,而不是他李维斯。

    只是此时却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想处置李维斯有的是机会与借口,现在的重中之重乃是能否顺利弄到硫磺。有了硫磺的话,自然解决了韦泽的火药供应问题。若是弄不到硫磺,韦泽还能解决了明显的不守纪律的李维斯。

    “我们可以动用徽州商人的渠道,从上海,从各地弄到硫磺。不仅是硫磺,包括硝石,生丝、茶叶,他们的人脉广的很,在安徽能办很多事情。”李维斯向韦泽解释道。

    “你是说若是我们想继续扩大生丝与茶叶生意,不妨就找徽商从地方上收购么?”韦泽问道。说这话的时候,韦泽的语气已经相当的不客气。尽管从来不排斥商业,但是韦泽却不是那种允许别的商业集团随意插手韦泽地盘的人。

    李维斯并没有害怕,他认真的说道:“总参谋长,咱们皖中倒是不怎么出产生丝与茶叶,出产这些的大多是皖南。在皖中自然是我们太平军说了算。可在皖南一地,我们又何不利用徽商的人脉呢?”

    皱了皱眉头,沉默了片刻,韦泽突然说道:“我记前来了,几个月前你负责过搜罗茶叶与生丝吧?”

    见到韦泽想起了自己,李维斯情绪更加激动起来,他眼睛发亮的说道:“正是!属下奉命负责这个。在这等军资紧张的阶段里头,总参谋长您却反复强调不能损了卖茶叶与生丝的那些人的利益。就这一份心肠,还有您定下的规矩,属下是由衷的佩服。”

    韦泽倒没有多么好心,安徽本地的茶叶与生丝价格都不算贵,韦泽卖给军火商人史密斯的时候,还不担心运输问题,所以他给供货商人的收购价很合理。对韦泽来说,只要有得赚就行。正常的买卖还能扩大韦泽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敲骨吸髓式的压榨并不适合眼下的韦泽。

    然而李维斯明显没有这么认为,提起此事,李维斯连连赞美韦泽的仁义,不过夸了几句之后,他还是忍不住先给自己洗清,“总参谋长,属下本该早些将这个汇报,但是那时候属下与家里面联络的时候还没得到回信,所以也不敢乱说什么。还望总参谋长见谅!”

    不用韦泽催促,李维斯已经开始主动交代其自己的来历。李维斯的家族是很传统的徽商。徽商来自安徽南部的徽州府,包括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即古代的新安郡。《徽州府志》载:“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

    清乾隆末年,封建统治日趋没落,课税、捐输日益加重,徽商处境愈来愈困难。1831年,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陶澍革除淮盐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