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统御全球-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随坦克突击群的炮兵开始紧急建立炮兵阵地,纳威尔开始放慢速度逼近英军防线,等纳威尔的炮兵在对着英军的防线轰击十多分钟左右,纳威尔率领的坦克已经在英军阵线前五百米处了。

    炮声一停,纳威尔的坦克集群就咆哮着,如猛虎下山一样,排着整齐的队列,伴随着步兵开始冲锋,这种情况下,英军拿什么去抵挡德国的钢铁狂潮,整个阵线的英军只能被四号坦克碾压得粉身碎骨,不投降的只能是下地狱。

    爱德华只能在自己的坦克内暗暗感叹德国德国强大的,迅猛的攻击突破能力,如此情况下,英军想要守住防线,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爱德华开始认真学习纳威尔的坦克指挥艺术,同时十分留意德国在多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未完待续。)

第292章 为国而战

    在装甲集团军里面单独设立航空军这也是德国的创举,从实战的效果来看,的的确确是非常有用的,装甲部队根本就不用发电报去请求空军司令部,然后空军司令部根据形势在决定派不派空军去增援。

    这个时间差距可就大了,隆美尔把航空军设在装甲集团军,航空军可以随时支援自己的坦克部队,两种方式谁优谁劣立马就见了分晓。

    纳威尔的四号式坦克突击群,咆哮着,轰鸣着,对着英军阵地碾压而去,没有死的英军也开始了拼死的反击,各种武器对着奔驰而来的庞然大物猛烈射击。

    “哒哒……哒哒……碰碰……轰轰……”的枪炮声响彻战场。

    英军的机枪、迫击炮、少量的残存的37反坦克炮,打倒四号式坦克上只能留下一点痕迹,根本就不能洞穿四号式正面80多毫米的装甲。

    英军也有少量的50毫米反坦克炮,如果英军在五百米之内射击四号坦克,50毫米反坦克炮还是可以击穿四号坦克。

    英军击毁一辆四号坦克,得到的回敬是几十发坦克炮的轰击,直接就把哪门炮连人员一起报销。

    德国四号g型坦克坦克突然出现超越这个时代防御力,也可以说是对其他国家新的威慑性武器,现在全世界普片装备的是37和50毫米的反坦克炮,50毫米的反坦克炮的穿透力在80毫米左右。

    当然,非洲战役之后,德国的武器装备将是各国间谍窥视的主角对象,同时也是其他国家研究模仿的对象,反坦克炮的威力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德国四号g型坦克的装甲优势将很快消失。

    所以隆美尔提前一年多研发豹式坦克,就算是美苏想要造出与豹式相同性能的坦克,最少也需要两年,哪么这两年将是德国坦克处于绝对优势的阶段,再过两年只能是相对优势,以后怕是势均力敌了,所以德国绝对不能和美苏搞持久战和消耗战。

    如何好好地利用这两三年时间,就是隆美尔这个即将上任的新元首重要任务。

    德国基本上没有可以真正帮的上忙的盟友,这就注定了德国必然走上挑战整个世界秩序之路。

    要知道现在这个时代,要把隆美尔设计的豹式坦克继续升级是非常困难的,坦克炮和发动机已经是最先进的了,能升级的就是装甲和电子系统,复合装甲德国也在研究。

    德国豹式坦克的钢铸造装甲已经是最先进的了,最少现在德国不会去装备什么复合装甲的坦克。另外就是电子系统的升级,这个隆美尔也没有办法,毕竟这个时代只有这个水平,只能有啥用啥了。

    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当美国研究出同等威力的坦克的时候,德国在想用升级豹式坦克的方法,来达到全面压倒性的坦克优势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德国在三年内必须有正确的战略和战术安排,不能有一点点战略上的失误,不然大家一起上纽伦堡绞刑架吧。

    “拼了,兄弟打啊!!哒哒……轰”

    一个不知名的英军军官,操着机枪对着奔驰碾压而来的四号式猛烈射击,“噼里啪啦”的炒豆的声音,迎接他英勇行为的是一枚50毫米反坦克炮,直接把这名英军军官撕裂成了碎片,然后随着猛烈的爆炸,被带到空中再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

    四号式坦克冲入了阵地,后面跟随的步兵也跳入了英军的战壕,那些还没有死的英军试图反抗,迎接他们的是暴风骤雨般的子弹。

    千万不要怀疑p40冲锋枪的射速和威力,在战壕里面残存的英军手中的步枪根本就不是p40式冲锋枪的对手。

    打一发还要退弹再上堂再瞄准,面对这样繁琐的步骤,在面对p40式冲锋枪的时候,只能被打成马蜂窝。

    当然拼死反抗的英军还是给德国造成了伤亡的,那就是手榴弹,狭窄的战壕,终于有哪么一些英军丢出了自己腰间的手榴弹。

    一颗手榴弹也至少要报销两三个德国士兵,英军能仍第一颗,地二颗,绝对没有机会仍低三颗,蜂拥而来的德国绝对是一阵乱枪,把那名英军打成筛子。

    “哒哒……哒哒……突突突……突突突……轰轰……”

    战壕的争夺总比外面和坦克对决残酷的多,如果英军运气好总能干死一两个德国,如果实在是运气霉一个垫背的都没有拉到,那也别埋怨谁。

    面对英军残兵的拼死反抗德国在付出一定的代价后,总算是顺利占领了第一道战壕,没有休息,这些在战壕里面的德国立即拿着武器就跑到在边上的装甲车上,然后在车上包扎伤口或者补充弹药。

    而装甲车在装载上德国的士兵后,也不停留,快速地追赶前面的坦克,他们的任务就是接着突击英军的第二到防线。

    此时的英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失去大炮,失去制空,面对德国德国的超级钢铁洪流,已经是砧板上的肉了,在纳威尔在突击英军的第二到防线的时候,英军第三到防线上的部队开始快速地收缩撤离,这些英军只能顺着战壕撤退,如果走平原,空中的飞机可是不答应。

    第二到防线的英军接到的命令是“与阵地共存亡”的死命令,英军虽然在装备,武器和训练方面与德国差距甚远,但是他们都是在为国而战,为谁而战的目标十分明确,所以在英军面对绝对优势的德国,依然悍不畏死地抵抗,不到重伤决不投降。

    英军虽然没有给德国坦克部队带来多少威胁,最多也就用几颗手榴弹绑在一起,炸毁了两三辆四号式坦克的履带,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德国步兵在保护着这些坦克,就是有英军想爬上坦克,揭开坦克顶部的盖子,在把手榴弹扔进去,那要英军能爬的上去在行啊!跟随的步兵找就把他打成马蜂窝了,在说四号式坦克的顶部盖子可以从内部锁死的,要想从外面打开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哒哒……轰轰……突突突……噗嗤噗嗤……”

    “哒哒……轰轰……突突突……噗嗤噗嗤……”

    “杀啊!……为了祖国……和侵略者拼了啊啊啊!……”

    枪炮声,喊杀声交织在整个战场上,英军的英勇并不能挽救他们失败的命运,不怕牺牲的精神和**是挡不住德国的钢铁洪流的。(未完待续。)

第293章

    293毫无办法

    但英军的拼死抵抗也暂时拖住了一下德国坦克突击群,这让几公里外第三到防线上的英军顺着战壕撤退了,当然这对德国来说,此时的英军撤退反而是好事,现在不是德国大量歼灭英军的时候,彻底突破英军的防线才是重点,同时扩大第二个突破口,好护送自己庞大的运输车队通过第二道突破口。

    扩大突破口的任务就是“第五装甲师”和“维京师”的任务了,这两个德国师起码要把突破口扩大到三十公里左右,这样才能保证运输车队不被英军的大炮攻击,当然空军也可以帮忙清楚两翼的英军大炮,拥有制空权的德国坦克部队的优势是无与伦比的。

    纳威尔和爱德华的坦克突击群放开了速度在埃及平原上狂飙,而施坦因纳和德克尔只能当起“保姆”的角色,这让施坦因纳和德克尔大叫“不公平”,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进行战术调整的,只能这样安排了,等到了开罗开罗城下,隆美尔才能调整。

    此时的隆美尔也在开始搬迁他的“前敌指挥所”了,路上是三千多辆汽车组成的“长龙”,就算是隆美尔想超车都不可能,只能随着滚滚车流向前。这个“前敌指挥所”当然是要跟随主力部队走的,最少要在一百多公里之内吧。

    钢铁狂潮裹挟着滚滚车流,扬起漫天的尘土,犹如一条苍龙,直奔英军的心脏。

    隆美尔已经安排好了,纳威尔在到达距离开罗三十公里左右的地方停下来,建立警戒阵地,等待后继部队,然后建立一个巩固的环形防御阵地。

    问题是隆美尔有多少人,3个坦克师,才四万人不到,这是进攻力量,最多用一个伞兵师和补充师来守卫防御阵地。

    补充师加上伞兵师总兵力三万多人,到是可能建立一个直比较完善的环形防御阵地!

    隆美尔的装甲师突击群顺利突破英军的两道防线之后,就全力朝开罗突击,蒙哥马利后撤的部队也在向开罗挺进。

    蒙哥马利的英军肯定跑不过全机械化的德军,隆美尔的装甲突击群率先到达开罗,隆美尔立即阻击人手建立黄兴防御阵地。

    隆美尔直接把补充师分成班或者是排战斗小组,这些班排战斗小组在先挖掘一个小型的防御阵地,然后坚守在那里,每隔一百米一个这样的战斗小组。

    这些战斗小组其实就是相当于哨所的功能,只要发现敌人他们就会用枪声或者步话机通知指挥部,隆美尔留在总部的状部队就会随即增援。

    布置完警戒部队,隆美尔再安排机动力量,第五装甲师的坦克在此时全部留在总部待命,他们将被分成三个坦克机动队,每个机动装甲队将配备50辆四号式坦克和数量相等的装甲车。

    说完步兵和装甲部队的布置,还没有完,这样的防线也没有完全稳固,隆美尔还在组织人手紧急修建一个野战机场。

    这个野战机场,隆美尔早就有安排,就是生产5*10米厚2毫米的钢板,用大卡车拉,一辆10吨大卡车可以拉五十张这样的钢板,一百张钢板就可以搭建一个野战机场,需要20辆卡车来运载野战机场所需要的钢板,而隆美尔足足带了20卡车的钢板,足够搭建一个野战机场了。

    搭建野战机场也很方便,先用推出机把地推平,用压路机一压,再把钢板铺上去,用铆钉链接好就是,十分的简单快捷,而停机坪就不需要钢板了,推平过后在用压路机一压就可以停飞机。

    泥土跑道主要是承受不住飞机降落时候的冲击而下陷,容易机毁人亡,有钢板的铺垫就完全没有问题了,停机坪就完全没有必要铺设钢板,经过压路机碾压的泥土,承受这些飞机完全没有问题。

    隆美尔的装甲突击群到达开罗之后,就在为修建黄兴防御阵地而忙碌,因为蒙哥马利带领的回援部队距离开罗也不远了,所以隆美尔必须要加快修建欢迎防御阵地的速度。

    隆美尔现在的整个运输车队有三千辆汽车,这样庞大的运输车队,必须要为他们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不能让敌人给突破或者偷袭。

    而德国就3个主力装甲师一个补充师和一个伞兵师,这点兵力又要进攻,又要防御如此大的环形阵地,这种情况下也只有隆美尔的这种方案是可行的,外围小规模警戒,中间布置机动装甲力量,在辅助空军力量,完全是可以保证这个环形防御阵地的安全,这样德国的整个作战物质也就安全了。

    既然没有问题,隆美尔立即下令阿米尼,用运输机把伞兵师空降到环形防御阵地周围。

    一个将军就是应该与自己的士兵战斗在一起,当然不是让将军拿着冲锋枪上第一线,那不是将军应该呆的位置。

    隆美尔的军指挥所还有四十架fa223运输直升机,等到了环形防御阵地修建完毕之后,这些直升机运输机也是机动力量的一部分。

    大炮这些直升机是装不了的,但是装上两个人,带上两挺mg42还是可以的,下边坦克,上面直升机配置机枪,现在这个时代又有那只部队是其对手。

    当然fa223只能在自己坦克上边行动,不然敌军的机枪就会他它给揍下来,因为fa223根本就没有装甲防护能力,被打中发动机和油箱立马完蛋。

    此时英军的其他战线也是节节败退,只是没有德国这样凶猛,德国连续突破英军的防线,德国装甲突击群已经兵临开罗城下。

    这一情况也被报告到了英军总指挥部,最高司令官蒙哥马利也慌了神,德国在开战之初就用强大的空中力量,摧毁了英军的大部分空军,使英军全面丧失了制空权。

    蒙哥马利的部队随时都在面临着德国飞机的轰炸,做为英军总司令的蒙哥马利也是毫无办法,作为英军总指挥的蒙哥马利毫无办法可不行,现在这种危局蒙哥马利面临着生死决策。

    是继续增援开罗,还是立即往苏伊士运河跑……(未完待续。)

第294章 埃及总督

    丘吉尔无法给蒙哥马利派出任何的援兵,面对当前的危局,这就只能靠自己了,蒙哥马利是战是逃,必须要他自己拿主意,但在最终决策前,蒙哥马利必须用电报这一最新情况汇报给首相丘吉尔:

    “首相先生,我是尼罗河集团军总司令蒙哥马利,现在有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向你报告,非洲可能要丢了,我无法抵抗住隆美尔狂风骤雨般的进攻。”

    丘吉尔一直在关注着非洲战场,他在接到蒙哥马利的电报之后,立即回电:

    “哦!是蒙哥马利将军啊!非洲之战的失利,这不是你的错,咱们在各个战线上都节节败退,这不是你的责任,你和你的士兵在面对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时,是英勇无畏的,是值得尊敬的,我的蒙哥马利将军,不用灰心,整个英军的人民都会支持你。”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对待蒙哥马利的时候,还是很宽容的一个人,他也知道英军士兵在与德国先进的装甲部队血战,这的确是很不容易。

    作为首相除了调集一切能调动的力量支援前线,满足前线总司令的各种要求,其他的真没有办法了,既然蒙哥马利总司令亲自打来电报,说明战线的局势已经很糟糕了,但丘吉尔首相有心里准备。

    首相的话让尼罗河这个总司令官泪流满面,呜咽着说出了一个惊天的消息:

    “尊敬的首相先生,我对我的无能感到万分的愧疚,但是我却不能对你隐瞒战局的真实情况,现在的局势不是糟糕,而是非常糟糕,完全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德国的三个精锐装甲师已经兵临开罗城下,尊敬的首相先生,你应该知道,我们在埃及开罗并没有什么正规军,正规军全部被派遣到前线去了。

    而我们留在开罗的兵力基本上都是仆从军,或者预备役部队,在如此情况下,我想我们很难坚守住开罗,尊敬的首相先生,我对我的无能感到万分的抱歉。”

    从蒙哥马利将军的电报,就可以看出蒙哥马利将军的为人也是很正直和果敢的,又从蒙哥马利将军的回援开罗的速度来看,蒙哥马利将军绝对不是一个草包。

    但是纵观整个英军的排兵布阵,蒙哥马利将军把英军的所有兵力都平均地放在埃及国境线上,布置成基本上没有纵深的防线。

    这种没有纵深的防线,在德国坦克的重点突破攻势下,滚滚钢铁洪流的碾压中,还能坚持得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蒙哥马利从开始布置兵力的时候,他就使用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兵力部署方案。

    也许是蒙哥马利将军的战争思维还停留在一战的时候,完全适应不了新形势下,新的战术,不管英军如何的英勇抵抗,结局就是被德**队分割包围然后歼灭,蒙哥马利将军对于英军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这方面看蒙哥马利将军绝对不是什么战争天才,最多算是不错的将军,蒙哥马利绝对没有英国吹嘘的那么神奇。

    这是战争啊!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不是英国媒体如何吹嘘蒙哥马利就可以挽救英军的颓势,而是需要指挥官卓越的指挥艺术,这样才能挽救非洲的英军,显然蒙哥马利将军不具备这样的才能,英军即将面临非洲之战的彻底失败。

    英军首相丘吉尔沉默片刻,眼眶地噙着泪水,无力地用手揉着太阳穴,用十分低沉的声音口述电报,回复蒙哥马利将军的请示:

    “我的蒙哥马利将军,你是非洲的军事力量的总指挥,非洲的整体局势我想你比我更清楚,所以我支持你的一切决定,包括战略撤退。”

    丘吉尔对着电讯官口述完电报,极力忍不住哭出声来,他呢喃着喊了一句“英军万岁”后,嘴里说着絮絮叨叨的话;

    “……我英勇的英军,我顽强的英军,难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