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统御全球-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十多万乌克兰解放军和十万德军则穿插到莫斯科的后面去,截断莫斯科的所有对外交通,记住,顶在第一线的是乌克兰解放军,德军只有在他们顶不住的时候才出动帮助他们。

    十万德军组成的攻击集群,应该可以粉碎苏军任何形式的反攻,至少在冬季来临之前是这样。

    再派遣十万德军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之间布防,五十万德军在外集结待命,如果列宁格勒的苏军敢出来,就歼灭他们。

    接着再派遣十五万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之间布防,八十万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外集结待命,如果他们敢出城,也歼灭他们。(未完待续。)

第494章 不能再拖了

    一百八十万同盟国的军队和六十万德军一起进攻莫斯科吧!记住一个德国士兵带三个同盟国的士兵,我会让同盟国在运送一百八十万补充士兵过来,你们就放心打吧!弹药和兵力绝对不会少你们分毫。

    其余德军部队就在莫斯科外集结待命,准备随时发动全面的进攻。

    攻打苏联首都,我们不想付出任何一点代价是不可能的,同盟国会说我们不仗义,真是为难啊!”

    “元首,这主意不错,这让我们的损失瞬间减少三四倍。”

    “元首,你给我们多少坦克和飞机等重型装备。”

    “具体数据在参谋官哪里,我只记得一个大概数据,坦克有一万二千辆,其中有豹式坦克以前八百余量,各型飞机有一万三千于架,七十五毫米以上的火炮两万八千多门,火箭炮,三千四百多部。”

    参加会议的几名高级指挥官纷纷倒吸一口冷气,这么多重型武器装备,差不多是占了德国重型武器装备的百分之八十,这完全是国运之战啊!

    “请问元首,弹药和油料等物资的储备情况呢?”

    “已经运送到前线的弹药和油料等物资,足够你们放开手脚打一个月,德国国家物资储备库里面的各种物资够你们打半年,整个欧洲的工业全开的话,那就随你们打,但从德国到苏联的运输能力毕竟有限,所以我还是想请各位将军节约使用各种物资。”

    参会的几名高级指挥官纷纷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下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战一场了。

    曼施坦因上前一步问道:

    “元首,是否已经下定了决心。”

    隆美尔无奈地笑了笑:

    “当然,相信各位已经知道,英国已经在法国发起了一次试探性登陆作战,英国两国随时都在想两面夹击我们,留给我们的时间真不多了,德国的未来就看各位将军的了。”

    “一切为了德国,吾必将为之努力奋斗终身。”

    “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将军立即根据上述战略,制定出详细的战略计划,东线总指挥部的三台电脑和三百参谋官,任你们调遣。

    三天之后,我需要一个完善的战略计划。”

    “保证完成任务,我的元首。”

    隆美尔很是欣慰地点点头,他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晋升命令文件,开始宣读:

    “第二件事是就关于晋升的命令,鉴于各位将军这段时间的辉煌战绩,我决定晋升龙德施泰特、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屈希勒尔,赖歇瑙,凯塞林,邓尼茨……等八人为元帅军衔,晋升保卢斯……等一十八位陆军为大将……”

    火线晋升的仪式是非常简陋的,简陋到只有两位摄影师来见证这个无比荣誉的时刻,唯一让大家万分满意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元帅军衔标志,是隆美尔元首亲自帮他们佩戴的。

    ……

    罗斯福既然已经知道了日本的偷袭计划,那就必须做到未雨绸缪,这个未雨绸缪可是不防止日本偷袭,而是近可能让日本偷袭成功,从而让美国的孤立主义者无话可说地通过他的参战议案。

    罗斯福开始让前线美军休假,甚至马放南山,因为罗斯福现在还真不知道日本将要偷袭美国什么地方,所以他只能让有可能被日本偷袭的地方全部休假。

    这只是罗斯福的第一步,他还有更加隐蔽的动作,美国开始往英国起运大量的武器装备,其中包括坦克、装甲车、大炮、飞机、等各种物资。

    这些战备物资,全部是秘密送往英国的,除了罗斯福和几个高级将官知道具体数量,就在没有知道了。

    隆美尔也很快收到了这个情报,这是美国犹太人组织送来的,他们也不知道这批战略物资的具体数量。

    从每天都会有几艘万吨货船开往英国分析,就可以猜测出来,这批战略物资的数量将几位庞大。

    隆美尔毕竟是穿越者,他虽然不知道罗斯福往英国送了多少战略物资,但他知道,罗斯福这是在为英美联军登陆做准备。

    莫斯科之战是真的拖不得了啊!

    1941年8月6日,整个东线战场到处炮声隆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会战拉开序幕,战斗永远是从空中开始打响的。

    德军一万多架飞机在凌晨时分,开始陆续从前线个机场起飞,奔袭苏联境内的各大机场。

    苏联已经获得十几部雷达,这些雷达全部部署在莫斯科周围地区,德国空军想要偷袭已经不可能,就算德国飞机可以用低空飞行来躲避雷达的探测,可苏联已经建立了十分完备的地面航空警戒哨。

    只要德国飞机一道达苏联的阵地上空,就会被苏军探查到,苏联空军就会立即起飞迎敌。

    此时的苏联空军他们有八千多架飞机,英美援助的先进飞机就有五千多架,英美志愿空军人员三千多人,此时的苏联空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开战的当日,德国一万两千多架飞机就和苏联八千多架飞机在空中鏖战,德苏双方的损失大约是1:1。8,。

    就算是这样,空军的损失也让凯瑟琳冷汗直冒,德国的主要空军力量就这一万多架飞机,飞机损失了可以继续造了要是这些精锐飞行员损失了,那比损失一家飞机更加严重。

    德国虽然有比较完备的飞行员培训单位,可那些是才出校门的菜鸟,他们的战斗技术,不可能和那些久经沙场的老飞行员媲美。

    整个东线的上空,已经打成一锅粥,这里没有什么己方空域和敌方空域之分,一会儿你打过来,一会儿我打过去,双方盯着的就是敌方的飞机和机场。

    德国空军在飞行员素质、飞机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一些小小的优势,所以德国损失的飞机和机场要比苏军少一半。

    德国还有另外一个优势,那就是德国有专门用于精确对地攻击的ju87,而苏联没有,所以德国可以派出ju87支援地面作战,而苏联空军几乎没有办法支援地面作战。

    空军在鏖战的时候,德军及其各同盟军与解放军开始了地面进攻。

    首先出动的七十多万乌克兰解放军,他们的战斗任务是从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之间穿插过去,然后到达斯大林格勒的背后,截断哪里的欧亚大铁路,其中三十万防备斯大林格勒苏军的反攻,其中四十多万进攻身后的乌拉尔工业区。

    ……

    【看着兄弟们还有那么多月票投来,订阅也送上了,落叶真是莫名的感动,连烂尾都不好意思,落叶唯有咬牙坚持了。】(未完待续。)

第495章 决战模式开启

    配合他们行动的有苏联反叛军五万多人,这些苏联反叛军将从科米森林出击,偷袭乌拉尔工业区最北面的城市,以达到牵制和分散苏军的目的。

    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之间的距离五百多公里,这个距离实在太大了,大到乌克兰解放军可以从容穿插的地步。

    七十多万乌克兰解放军排着几路纵队滚滚地向前开进,当头的是三个装甲师,他们几乎没有遇见任何抵抗,只是偶尔几颗埋在公路上的地雷,让人比较烦之外,这次穿插就像是在行军。

    斯大林和朱可夫太迷信他们的三大重点防御了,结果隆美尔根本就不按照他们的计划出牌。

    德军的这种大规模穿插,朱可夫的意见是试探着出击下,结果苏军几个师的部队好不容易走出坚固的工事,就被雨点般的炮弹给砸回去了。

    德军根本就不给苏军走出坚固防御工事的机会,是的,苏军的坚固工事可以抵抗德军人的进攻,同时也阻碍了苏军的出击。

    苏军想在自己的防御地段,因为防御阵地内沟壑纵横,碉堡和暗堡灵力,苏军连大规模出击都多不到,因为苏军修建的防御工事绝对不会留下一个向外的出口。

    朱可夫随即放弃了试探性的截击,他深信自己的大纵深防御,德军无法攻破,就算德军包围自己的这三处重兵防御点,也是无济于事的。

    在乌克兰解放军穿插的时候,一百多万俄罗斯解放军也开始穿插,他们的作战目标是穿插到莫斯科的背后去,截断莫斯科的所有对外交通。

    其中七八十万用来防备莫斯科苏军的反扑,其中五十多万用来向苏联的乌拉尔工业中部进攻。

    那苏军的乌拉尔工业区就会受到三个方向的进攻,苏军驻防在乌拉尔工业区的部队是有一百多万。

    可乌拉尔工业区的面积有两个四川省那么大,看着乌拉尔工业区的苏军部队不少,这些苏军却是平均地分布在乌拉尔工业几十座城市里面。

    所以苏军在乌拉尔工业区的兵力十分的分散,他们并没有形成拳头,苏军也不敢让这些苏军聚集在一起,因为有一股苏联反叛军已经窜入乌拉尔工业区。

    这些熟悉地形,而且还有很强的煽动性叛军,会让很多对斯大林政权有仇,或者对斯大林政权不满的人,加入他们的行列。

    苏军在乌拉尔工业区的一百多万军队,只能抽调出大约五十万人来应对俄罗斯解放军和乌克兰解放军的正面进攻,其余的人全部被苏联反叛军牢牢地拖在了各城市。

    苏联反叛军大多数是从苏联革命战争年代走出来的人,既然乌拉尔工业区的城市不好打,他们随即转入攻略苏军的农村地区。

    打土豪分田地没有,那就打集体农庄分田地,任何国家的农民,对土地的渴望都是非常强烈的,在农庄快要饿死的农民,当然举双手欢迎苏联反叛军的解放。

    苏联反叛军在乌拉尔工业区的发展是极为迅猛的,为了更有趣的农庄,在听闻苏联救**来了,农庄的农民就主动把苏联派驻的干部整死,然后派人去联系苏联反叛军,如果联系不上,则主动挂出苏联救**的牌子。

    苏联反叛军给自己取的名字就是苏联救**,他们的目标是彻底推翻斯大林政权,并在苏联实行公平的社会主义,在国际上主张与欧洲国家和解。

    苏联救**大多数都是列宁时代的人,他们不可能因为斯大林的迫害就改变自己的信仰,他们是铁杆的列宁追随者。

    而俄罗斯解放军就不同了,他们是德国的傀儡部队,他们的主张是苏联依附德国,同时在苏联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现在双方合作在一起,而且德国还给了苏联救**一些必要的支持,因为双方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推翻斯大林政权,如果不推翻斯大林政权,他们都得死啊!当然这也是隆美尔给苏联埋下的一颗炸弹。

    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之间的德军也很快部署到位,莫斯科与斯大林格勒的十五万德军也到达指定位置,这两个重兵防御城市之外,还各有几十万德军虎视眈眈,只要这两个重兵防御城市的苏军敢出来,他们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一百八十万欧盟军队和六十万德军组成的联军,在五千辆坦克,四千多辆装甲车,两万门大炮,数千架飞机的掩护下,对莫斯科的防御圈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战。

    德军的炮弹如同雨点一般打在苏军阵地上,炮击之后就是坦克加装甲车突击。苏军的抵抗也是空前顽强的,他们用手中的反坦克炮,巴祖卡火箭筒和德军在阵地上浴血厮杀。

    德军的豹式坦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车体前面挂着履带,冲在最前面,豹式坦克除了美国支援的一百毫米反坦克炮可以正面在八百米击毁豹式坦克之外,苏军其余的火炮几乎无能为力。

    只要德军的坦克突击群冲入苏军阵地,跟随进攻的装甲车就立即放下步兵,与阵地上的苏军面对面地厮杀起来,德国有坦克支援,苏军没有,但苏军还有巴祖卡,混战之中,德军坦克和装甲车的损失就在所难免了。

    德军是一如既往地突破了苏军的防御阵地,但苏军并没有崩溃,因为他们的阵地纵横交错,突破几处并不能彻底包围突破口的苏军。

    被包围或者没有被包围的苏军,很多都选择死战到底,德军一般会给这些苏军留下一点时间,苏联列宁时代的元帅叶戈罗夫和布柳赫尔就会很快前来招降,如果苏军投降就自不用说了,如果不投降,德军就立即发动猛攻予以全部歼灭。

    说实话,投降的苏军不太多,只有三分之一不到,这的确大大出乎叶戈罗夫和布柳赫尔的意外,隆美尔对此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给予了他们足够的信任。

    德军在莫斯科防御圈艰难地推进,双方的炮火每时每刻都会把天空打成火红一片,当一百多万俄罗斯解放军穿插到莫斯科背后,莫斯科方面的炮火反击弱了下来。

    不是苏军没有炮弹了,反之是苏军在莫斯科储备了大量的弹药和各种物资,朱可夫是在节约弹药,因为他已经做好了长期坚守莫斯科的主意。

    朱可夫不是没有想过派兵去击退那一百多万俄罗斯解放军,他是真不敢从莫斯科防御圈里面抽调一百多万部队出去进攻一百多万俄罗斯解放军。(未完待续。)

第496章 朱可夫不是吃素的

    因为德军在莫斯科正面的进攻实在太猛烈了,坦克和装甲车如潮水一般涌来,飞机也是漫天飞舞,德国地面部队可以得到空中支援,而苏联没有。

    所以苏联的损失很大,苏军的阵地也在不断地被突破,当然德军的伤亡肯定也不小。

    ……

    弗拉索夫是俄罗斯解放军的总司令,他带着一百多万俄罗斯解放军向莫斯科后面穿插,穿插的前半截还是非常顺利的,可后半截穿插就不那么顺利了。

    朱可夫虽然不愿意从莫斯科防御圈抽调部队去阻击弗拉索夫的穿插,但斯大林却不这样认为:

    斯大林认为,绝对不能让德国包围莫斯科,一定要想方设法确保莫斯科对外交通的畅通。

    斯大林的认识也不算错,如果德国真的完全包围莫斯科,整个莫斯科包围圈里面就有的七八百万苏联人,每天的粮食消耗都是十分惊人的。

    虽说莫斯科储存得有近半年的粮食,可谁敢保证苏联有能力在半年之类解除莫斯科的包围,没有人敢做这样的保证,就连朱可夫也不敢。

    指望英美发起渡海作战吗?斯大林已经知道英国派了两万士兵渡海作战的事情,在斯大林看来,那不是反攻,那只是表明英国的一种态度。

    要想夹击德国,至少需要派遣两百万士兵登陆法国,才有可能实现所谓的两面夹击,应英国只派了两人去送死,所以斯大林并不把全部的希望寄托于英美。

    斯大林虽然独%裁,他的认识和政治智慧是相当的高,英美的确不会为了苏联留一滴血,他们什么时候出兵,完全是根据自身的利益来确定。

    朱可夫也不是笨蛋,但斯大林让他出兵阻击穿插的俄罗斯解放军的时候,他们就明白斯大林的最终战略意图——尽全力守卫苏联莫斯科,如果实在坚守不住,那就撤退。

    这是战略选择的问题,不存在对错,只是看那种战略最适合己方而已。

    既然决定出击,朱可夫精打细算地从莫斯科防御圈抽调了八十万军队出来,这些部队全部是趁着漆黑的夜晚出莫斯科城,然后赶赴召集修建好的防御工事。

    为了打击俄罗斯解放军的嚣张气焰,朱可夫又悄悄地集中起三百辆喀秋莎火箭炮,然后趁着无月的漆黑夜晚,把这三百辆喀秋莎火箭炮部署到了俄罗斯解放军前进道路边。

    俄罗斯解放军一个由缴获的苏联坦克装备的装甲师,毫无戒备地闯入了朱可夫布置的喀秋莎预设范围。

    刹那之间整个天空被喀秋莎映红,无数火箭弹“嚯嚯”地呼啸着飞山天空,然后砸落在俄罗斯解放军装甲师的坦克突击队列中,整个俄罗斯解放军的坦克突击群完全被苏军喀秋莎所淹没。

    打完火箭弹的苏军喀秋莎火箭炮发射车,立即在空军的掩护下撤退回莫斯科防御圈。

    弗拉索夫的坦克师完蛋了,一百多辆坦克,只剩下不到三十辆,其余坦克全部被摧毁。

    弗拉索夫得知消息后,心疼得直掉泪,但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开始让修理营的士兵全力修复那些可以修复的坦克,至于损失掉的坦克,这个不用担心,德国应该会把损失的坦克补上,毕竟哈尔科夫坦克厂已经在生产t34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