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统御全球-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哇哇……”

    一名在莫拉河洗澡的孩子被那冲天的火光下得哇哇大哭,其余孩子也连忙爬上岸,惊恐地哭喊着父母。

    “妈妈……爸爸……”

    在国家实验室外的大人们,眼睁睁地看着那架巨大的运输机撞在国家实验室的一栋大楼上,那栋大楼瞬间被夷为平地,接着就是漫天飞舞的航空燃油,引燃一切可以引燃的东西,包括钢铁。

    “快,快打消防电话,有飞机摧毁了。”

    “走帮着营救伤员。”

    那些准备冲进美国国家实验室的人却被荷枪实弹的安保人员挡在了外面,国家实验室的安保人员根本不让他们进去参与营救。

    大家只能一边咒骂着俺爸,一边当吃瓜围观群众:

    “这栋大楼里面的人全完了。”

    “是啊,整栋大楼都被夷为平地了,不可能有活人了。”

    “哎……真是祸从天降啊!”

    “嗡嗡”的声音又从空中传来,又是一架大型运输机从远处飞了:

    “你看,那架运输机在降低高度。”

    “对啊!”

    “那驾驶员是不是傻逼,这里都坠机了,他还降低高度。”

    “说不定是消防飞机呢!”

    “我的上帝啊!那架飞机对着我们飞来了。”

    “发q……”

    “快跑啊!”

    这架大型运输机又对着美国国家实验室内的一栋大楼撞击了下去,再一次的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又一栋大楼被夷为平地。

    这声爆炸刚结束,天空之中又接二连三地出现大型的运输机,美国国家实验室里面响起凄厉的警报声,还有安保官通过喇叭的惊恐喊声:

    “这不是演习,这是恐怖袭击,所有人员立即疏散撤离,所有人员立即疏散撤离……”

    “轰……”,喇叭哑火了,安保官待的那栋大楼也被飞机撞击了,美国国家实验室内爆炸声不断,一片火海,火焰冲天。

    每架运输机装载着十吨航空燃油,撞击爆炸之后引燃的直径起码超过一千米,猛烈燃烧的航空燃油,吞噬着一切。

    美国国家实验室内到处都是人的惨叫声,还有那惊恐奔逃的人群,这里可有十万科研人员啊!在一片火海之中,惊恐的人群又能逃出去多少呢?

    而天空之中,还有大型运输机撞击下来,美国国家实验室内的火焰冲天,燃烧产生的高温在一公里之外就会觉得皮肤刺痛。

    美国国家实验室彻底完蛋了,不光是他们研究出来的文件资料要完蛋,就是那十万科研人员,不知道有多少能活下来。

    美国在橡树岭的同位素提炼工厂,也遭遇了同样的撞击,美国的原子弹计划之下是彻底完蛋了。

    1941年9月11日,注定是让全世界记住的日子,美国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美国国家实验室和同位素提炼工厂被彻底摧毁。

    这次恐怖袭击造成三万多名科研人员的死伤,其中包括美国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格罗夫斯和奥本海默。

    美国的原子弹计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因为科研人员的巨大损失,前期的研究资料也被烧毁,美国已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重启原子弹的研究计划了。

    隆美尔在得知这次恐怖袭击之后,当即怒火万丈,他立即在电台发表了公开演讲,隆美尔在演讲中痛斥了这次恐怖袭击是******的,这些发动恐怖袭击的人应该被送上绞刑架。

    一个名叫is的中东反美组织宣称,这次袭击是他们发动的,他们的目的就是警告美国,别在梦想统治世界。

    也不知卡纳里斯那个特务头子是怎么买通了这个反美组织,也许是is想提高本组织的名声吧!其实这也是各有所需。

    罗斯福在听闻国家实验室和同位素提炼工厂被恐怖袭击摧毁后,这个橛子总统当时就昏了过去,等罗斯福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

    此时已经有一个叫is的反美组织宣称为此事负责,罗斯福明明知道这件事情是德国干的,可他能怎么办?

    罗斯福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罗斯福现在还不能和德国在明面上撕破脸面,因为他还要偷袭德国呢,不能在这件事情上,让德国提前警惕美国。

    美国原子弹计划的失败,这更加坚定了罗斯福立即开辟第二战场的决心,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计划失败了,而德国的原子弹计划却在如期进行着。

    如果德国把原子弹提前研究了出来,那美国争霸世界的梦想也就彻底破灭了,美国向德国投降也是一定的事情。

    这绝是罗斯福无法忍受的,美国绝对不能向德国投降,一定是德国向美国投降,所以罗斯福必须尽快开辟第二战场,在德国还没有研究出原子弹之前把德国打投降。

    罗斯福的计划绝对没有错,美国在其曼哈顿计划彻底失败之后,尽快开辟第二战场就成为了美国唯一的选择,不打也不行了。

    德国的即将研究出来的原子弹,就是美国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未完待续。)

第521章 坑已经挖好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1941年9月二十日。

    隆美尔表面是天天为登基做皇帝忙碌,其实他已经把他的两个铁杆兄弟秘密调回了柏林,现在莫斯科前线已经稳定下来,朱可夫那点残兵败将也蹦跶出个什么玩意儿来。

    德国现在还留着半个莫斯科不拿下,就是为了制造德军主力被苏军吸引在苏联的假象。

    现在向法国境内大规模调集部队,也来得及,但如此一来,美国很可能就放弃登陆法国的战略计划,为了歼灭英美的有生力量,必须要让英美联军登陆成功。

    要想达成这个战术,就绝对不能向大西洋防线调集大量的部队,所以英美联军想要登陆就登陆吧!不然德国可是没有机会去歼灭他们。

    只是隆美尔要适当调整一下海防师的兵力,从而让登陆的英美联军付出惨重的代价就可以了,然后在法国马其诺防线一代歼灭他们,到时候英美联军想跑都不能了。

    德国此时在北欧的挪威瑞典有13个师,在意大利有21个师,南斯拉夫有25个师,希腊有12个师,匈牙利有4个师。

    而在大西洋沿岸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共59个师,约占其总兵力的18%,在这59个师中,部署在法国加莱的有23个师,在盟军即将登陆的诺曼底仅为6个师又3个团,部署在荷兰和比利时有16个师,部署在整条大西洋防线上其他地段的部队有14个师。

    当然这也是德国四处扩张的后果,不得不四处布置兵力,这样布置不是隆美尔瞎指挥,而是为了迷惑英美联军,让他们以为德国判断的登陆地点就是加莱。

    英美联军的登陆战就在今后半个月之内了,隆美尔也没有打算增援部署在大西洋防线59个德军师,只要合理地部署这59个德军精锐师,76万兵力还是够英美联军喝一壶的。

    如何合理地部署这59个师,经过隆美尔和曼施坦因等人的仔细商量,决定驻守加莱的23个德军师不动,让英美联军始终认为德国判断的英美联军登陆点就是加莱。

    隆美尔只是决定悄悄地从荷兰和比利时抽调4个德军师去增援诺曼底,从而使诺曼底有十个德军精锐师又三个团,其中还有两个装甲师。

    隆美尔也不敢向诺曼底部署太多的兵力,万一英美联军发觉了,然后改变登陆地点,那隆美尔做的一切就有点得不丧失了。

    ……

    隆美尔于1941年9月23日在总理府地下室召开了战略会议,根据隆美尔的要求,所有参会的人员,都不得携带手表,笔记本,笔之内的东西,会议的内容也禁止任何人记录和外传,此时英美的间谍已经是无孔不入了,隆美尔不得不格外小心。

    就连隆美尔与各集团军联系的密码本,都是按照隆美尔提供给的“原始密码本。”发报,这个原始密码无法破译,并且一个月一换,至少在电讯这一块,英美将不会在像历史上一样对德国的军事行动了如指掌了。

    这些与会的高级指挥官分别为:

    曼施坦因元帅,古德里安元帅,莫德尔元帅,格鲁克元帅,龙德施泰特元帅,保卢斯元帅,博克元帅,

    参加会议的就7个人,这么小的范围已经是不可能泄密的,隆美尔打算不在隐瞒什么,而是直接告诉他们,英美两国将在什么地方登陆。

    隆美尔首相发言:

    “各位元帅,因为情况紧急,我判定英美联军即将在法国登陆,因为他们认为此时正是我们主力陷入苏联战争泥潭的时候,也是英美苏两面夹击我们的最好时机,英美苏三国自以为得逞,岂不知我隆美尔已经给他们挖好了坟墓,等谁随时把他们埋葬。”

    “啪啪……啪啪啪……”

    下面立即响起了掌声,隆美尔的战绩摆在哪里,由不得他们不服,在说隆美尔自担任元首以来,把很多全力都下放了,这让他们的指挥少了很多制约,整个欧洲的经济在隆美尔的治理下,也是全面复兴,这一切都是隆美尔元首的功绩。

    “嗨!隆美尔。”

    “隆美尔元首那战无不胜的战绩让我们万分期待啊!”

    “对,对,咱们在隆美尔元首的指挥下,一定会把英美联军打得狼狈逃窜。”

    隆美尔可不是来接受膜拜和吹捧的,连忙把手一抬,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隆美尔来到背后的巨大地图前,说道:

    “各位将军,咱们到地图前来讨论吧!”

    这几位将军元帅这下知道隆美尔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的,连忙起身来到地图前面,隆美尔开始侃侃而谈:

    “我想咱们在西线的部署你们都清楚了,我就不在重复,咱们只有59个师,要防御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线,而咱们的海防师只有33个,一个师的平均防御宽度最少都是四十公里以上,咱们的反登陆防御力量是如此之薄弱。

    这样的防御强度,想要挡住英美联军的登陆作战,几乎不可能,因为英美集结了两百八十八万兵力,陆军共136个师,其中123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3个空降师,约153万人。

    海军投入作战的军舰约5300艘,其中战斗舰只包括13艘战列舰,47艘巡洋舰,134艘驱逐舰等。

    英法联军还有5000余艘运输船,空军作战飞机13700架,其中轰炸机5800架,战斗机4900架,运输机******3000架。”

    “啊啊!!……这……这……”

    有几位不知道情况的元帅,在听到英美联军有如此庞大的登陆兵力,还真把他们吓了一大跳,这要和西线的德军比较起来,那差不多是几十倍的差距啊!这样的仗很难有胜利的把握。

    隆美尔却是一脸轻松,继续说道:

    “针对这种情况,我已经从苏联偷偷轮换下来两百万精锐部队,这两百万精锐部队将很快悄悄进入指定的埋伏地域,埋伏的地点在这里——阿登森林。

    同时还有一百八十万德国二线部队进入马其诺防线,他们将拼接坚固的马其诺防线正面阻挡英美联军的进攻。

    另外咱们在意大利还有21个师,在13个师,南斯拉夫25师,这些部队咱们可以抽调一大半出来用于破袭战术。

    等因英美联军进攻马其诺防线的时候,咱们埋伏在阿登森林的两百多万精锐部队立即杀出来,首先是断敌后路,然后包围歼灭。

    而咱们在意大利南部和希腊的部队也同时杀出来,攻击破坏从诺曼底到马其诺防线的一切公路和桥梁,从而让英美联军进退维谷。

    ……(未完待续。)

第522章 英美准备跳坑

    咱们把战场摆在得法边境的马其诺防线上,咱们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咱们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咱们必须大量布置雷达于德法边境,防止英美的空军偷袭咱们的工业区。

    咱们的具体战略是这样的,等英美联军登陆的时候给予大量杀伤,然后节节抵抗,步步后退,将他们引到马其诺防线前面来,然后在马其诺防线前布置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一举歼灭这些登陆的英法联军。

    为了不引起英美的怀疑,大西洋壁垒上布置的海防师一个不动,咱们只把在荷兰和比利时的四个师悄悄地调上去。”

    “我的元首,咱们除了海防师还有野战部队啊!不如咱们多调二十个师到诺曼底,再加上诺曼底原有的8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咱们兵力达到五十万人,不管英美联军选择何种登陆新式,咱们同样可以从容应付。”

    隆美尔摇摇头说道:

    “如果咱们那样部署,英美就不会在诺曼底登陆了,或者他们会放弃登陆,不管是那种情况,都不是我不希望看到的,这年百八十万英美联军一天不消灭,他们有天天蓝梦寝食难安。

    所以咱们必须一举歼灭这两百八十万英美联军,要想完全地围歼他们,咱们就必须让他们登陆成功,这个毋容置疑。”

    因为隆美尔元首的随和,参加会议的元帅的发言也十分踊跃,大家都畅所欲言。

    “我的元首,咱们在诺曼底的那些堡垒很多都没有完工,咱们是不是利用这段时间加紧完成。”

    “当然可以,只是咱们的施工能不能放在晚上,并且要尽量伪装好。”

    龙德施泰特元帅管辖着诺曼底,要快速地建造未完工的那些堡垒,就是龙德施泰特的职责所在,至于修建堡垒所用的建筑材料和所需的大口径火炮,隆美尔可以从德国修建在法国的装备库房调拨。

    如果要修建诺曼底的防御设施,而其他防御段的堡垒也必须一统修,当然其他防御段的修建只是做做样子,用以欺骗盟军的侦察机。

    如果盟军选择和历史上的时期登陆,那么半个月的时间,也足够龙德施泰特修建一些防御堡垒了,再说诺曼底以前本身就有不错的反登陆设施。

    ……

    德军的大多数部署,都没有做任何的变动,部署在诺曼底的四个装甲师悄悄地后退到距离诺曼底三十公里处,然后利用当地的森林巧妙地隐藏起来。

    隆美尔不把坦克布置在海滩也是有原因的,第一海滩上并不适合装甲作战,另外就是英美联军那无数的超大口径舰炮,为了避开英美联军的舰炮,隆美尔也只能把坦克集群安排在距离海岸三十公里之外。

    隆美尔布置完所有的任务,就立即飞到了马其诺防线,实地考察马其诺防线。莫德尔元帅这防御战专家已经抽调来,担任马其诺防线总司令。

    莫德尔打进攻战不行,但是莫德尔打防御战却是很有一套的,何况德军还有十分坚固的马其诺防线可以依赖,德国只需要把进马其诺防线的门改在德国一方即可,工程量并不是很大。

    莫德尔一道马其诺防线,就开展了工程,因为从德国本土抽调的一百万二线士兵已经达到了七八十万,有这些士兵,已经足够的人力开始改建工程了。

    同时,驻守西欧各国的一些德军师也接到了隆美尔的命令,开始和欧盟的军队换防,这些兵力的调动,就需要更多的时间了,保守估计半个月之内可以完成。

    总之西线的一切工作,都在隆美尔的指挥下,高效地运转着,一切的目标都在为打造一个巨大的包围圈而努力。

    ……

    早在1940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但当时美国尚未参战,英国根本无力组织这样大规模的战略登陆作战。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回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

    眼看苏联实在扛不住了,而且美国已经加入《大西洋宪章》组织,所以苏美和苏英达成协议,英美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但英美在备忘录中对承担的义务作了一些保留。

    1941年3月,英美伦敦会议,但此时苏德战场形势非常严峻,德军已进至斯大林格勒,苏联强烈要求英美在欧洲发动登陆作战,以牵制德军减轻苏军压力。

    英国只好仓促派出由20018人组成的突击部队在法国第厄普登陆,结果遭到惨败,伤亡18810人,伤亡率高达96。5%。

    1941年4月,英美卡萨布兰卡会议,苏联再一次请求英美开第二战场,英国以上次登录的失败为借口,以大规模两栖登陆的复杂与危险必须谨慎从事为理由,坚持要求推迟对欧洲大陆的登陆。

    实际上英国一则想乘苏德相争坐收鱼翁之利,二则想借美国的力量恢复大英帝国战前在北非和南欧的传统势力。

    当然遭到美国的反对,英国美国原子弹计划的失败,而德国的原子弹还在稳步进行中,必须在德国没有造出原子弹之前打败德国,所以美国不能等。

    英国在罗斯福的强大压力之下,作出了妥协,英国同意成立英美特别计划参谋部,负责制订在欧洲的登陆计划。由英国陆军中将f?摩根担任参谋长。

    摩根上任后立即组建“考萨克”,“考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