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统御全球-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的唯一出路就是尽快歼灭登陆的英美联军,尽量俘虏他们的官兵,然后用俘虏来逼迫英美联军和谈,哪怕是只要一两年的虚假和平,德国也可以腾出手来,和苏联单打独斗,这才是德国唯一的机会和生机。

    1941年10月初,艾森豪威尔问坎贝尔,问他是否能拿出1000架轰炸机,坎贝尔做出了肯定的答复。

    当时英美联军空军轰炸机司令部共辖437个中型和重型轰炸机中队,装备5000多架轰炸机,但是在隆美尔上一次的全面空袭之中,损失非常大。

    但是英美联军还剩余了两千多架,加上英国的库存,英美联军的轰炸机很快就恢复到了三千多架,一次性触动一千多架轰炸机,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如果空袭行动为48小时,则能够使用的后备轰炸机有1000架。此外,英美联军海军岸防司令部还可提供1700架“惠特利”、“哈德逊”和“汉普敦”轰炸机,这样一来轰炸机达到2710架。

    护航战斗机大约两千五百架,空袭总飞机数量达到了四千八百多架,这差不多是英美联军剩余飞机的百分之七十。

    为确保“千机计划”能够实施,坎贝尔口沬横飞地游说艾森豪威尔,最终获得强力支持。隆美尔不想和英美联军打空军消耗战,可英美联军却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

    但一次动用这么多轰炸机进行空袭在历史上还从未有过,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一是空袭必须越过德国“华盖床”系统,即主要由“维尔茨堡”防空雷达组成的探测、引导系统,以及bf110g…4a夜间战斗机和大量flak高炮组成的“康胡贝”防线。

    在以前的空袭中,英军轰炸机在这个防线前吃尽了苦头,损失惨重。而1000架轰炸机对德军防空火力来说更是异常肥美的猎物。如何才能降低战损

    二是“兰开斯特”及其他新型轰炸机装有先进的导航设备,但许多老式轰炸机却没有,怎样对这些不同型号的轰炸机进行编队,才能避免空中碰撞?

    三是预定计划空袭持续1个小时,目的是用短时间的密集轰炸来增大投弹强度。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2700架轰炸机能到达目标区并投下炸弹吗?

    坎贝尔把这些问题交给专家们解决。专家不愧是专家,很快就拿出了解决办法。针对第一个问题,专家们建议轰炸机最好在夜间实行长长的“溪流”式密集编队,这样轰炸机群被德军“华盖床”系统发现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在当时,德军每个“华盖床”一次只能引导一架夜间战斗机进行拦截作战,在一小时內最多只能进行6次直接拦截,只适合对付小规模轰炸。对纵长横短的条状密集编队拦截则力不从心)。

    而德军高炮又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对大量目标进行集中射击,因此专家们相信“溪流”式密集编队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轰炸机损失。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新老轰炸机分开编队,分别攻击一座城市的三个不同区域,并且飞行时拉开高度,这样碰撞的几率将会下降到每小时仅一次。

    第三个问题更好解决,将空袭持续时间延长为90分钟,这样轰炸机群将会飞得更从容,也不会对投弹强度产生太大影响。坎贝尔对专家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很满意,立即指派参谋长查尔斯?波特尔将军制定详细作战计划。

    现在剩下的唯一问题是确定空袭目标。坎贝尔想轰炸德国第二大城市汉堡,艾森豪威尔则想轰炸工业中心埃森。但作战研究室的专家们认为埃森不是一个好目标,因为整个城市被众多工厂排出的烟雾所笼罩,轰炸机在夜间很难瞄准目标。

    他们认为鲁尔工业区的科隆是个理想目标,因为它相对距英国较近,轰炸机飞临该城比较容易。更重要的一点在于科隆是德国主要的铁路枢纽,如果被摧毁,德国境内的物资运输能力将会遭到严重破坏。

    ……(未完待续。)

第576章 千机大轰炸(下)

    坎贝尔听了专家们的建议后,向艾森豪威尔作了转述,艾森豪威尔不再坚持己见。这样,具体轰炸目标将根据行动时的天气情况而在汉堡和科隆之间选择一个。

    10月13日,波特尔向坎贝尔提交了详细作战计划,坎贝尔看后更坚定了自己的行动决心,随即拍板将行动日期定在10月15日夜。

    但海军部却在此时突然拒绝参加空袭行动,理由是他们要对付猖獗的德军潜艇。

    听到这个消息,坎贝尔差点抓狂,这意味着他能动用的轰炸机总数将下降到1500架。

    为避免计划流产,坎贝尔赶紧四处寻找可用的轰炸机和机组成员,甚至动员飞行训练司令部的轰炸机、教官和学员也参加。

    尽管从坎贝尔内心来说并不愿那些无经验的“菜鸟”参加,但他别无选择。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天努力,坎贝尔终于又多凑出了356架轰炸机,包括一些没有归还岸防司令部的轰炸机和机组成员。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而,老天爷似乎故意要刁难一下坎贝尔,西欧的天空连续多天阴雨,行动只好推迟。

    10月16日,天气才逐渐好转。英军气象军官向迫不及待地坎贝尔报告说第一目标汉堡上空仍被厚厚的云层笼罩,但第二目标科隆上空已经放晴。坎贝尔立即下令放弃汉堡,改攻科隆。

    10月16日晚上10时30分,1856架轰炸机从遍布法国的103个机场陆续起飞。同时起飞的还有2113架战斗机,任务是压制科隆附近的德军夜间战斗机基地。

    飞行员们被告知,一旦机群飞过西欧上空,就开始寻找莱茵河,以它为导向标飞往科隆。

    坎贝尔为了避免己方大量轰炸机的损失,所以把时间选择在晚上,这样一来轰炸机机群受到的防空炮火打击率就会大量降低。

    另外就是此时的飞机,夜间战斗的能力可都很一般,就算是德国,拥有夜间战斗的飞机也不会超过三分之二,因为必须要加装了机载雷达的飞机,在具备夜间战斗的能力。

    盟军这么多飞机,基本上都装配了雷达的,勉强可以进行夜间战斗。盟军的飞行员素质是没有德军高,可他们的飞机数量不少,盟军不怕和德国拼消耗。

    坎贝尔的第一攻击波是装备最好的第1、3大队,包括490架“威灵顿”和188架“斯特灵”轰炸机,上面都装有先进的gee导航设备,它们轰炸的具体目标是科隆旧城区的新市场,空袭时间为110分钟,轰炸方式是将大量燃烧弹投在新市场南面和北面一英里范围内,把该处变为“火炬”,作为后续轰炸机的识别地标。

    第二攻击波是第4、10大队,包括431架“哈利发克斯”、90架“威灵顿”、70架“惠特利”、73架“兰开斯特”、46架“曼彻斯特”、34架“汉普敦”轰炸机,任务是轰炸科隆市中心。

    第三攻击波是第5、6大队,包括303架“威灵顿”、21架“惠特利”、410架“汉普敦”轰炸机,任务是进行补充轰炸。

    第一波飞机飞越马其诺防线的时候,被德国的防空雷达发现,德国方面发现的只是一并排四列的小机群,盟军以前也是小机群进行空袭。

    这时候德国防空司令部做出了最致命的一个判断,这是盟军的常规空袭,规模在两百架之内,此时的雷达也只有这个分辨能力。

    德国空军防空司令部立即命令位于内尔工业区周边的两个机场飞机升空作战,升空的夜间战斗机大约三百架战斗机。

    按照以往的经验,德国防空司令部认为,三百多架先进的bf190战斗机,足够对付盟军的两百架送死的盟军轰炸机了。

    可是盟军的飞机采用的是溪流编队。简单地说,盟军的飞机四架一排,后面的飞机全部跟随着前面的飞机飞,像溪流一样滚滚前行。

    双方在鲁尔工业区外围遭遇,看来德国防空司令部还是慢了半拍。双方的机载雷达基本同时发现了对方,德国的飞机立即猛扑上来,可是迎接他们的是不是挨宰的轰炸机,而是盟军护航的五百架战斗机。

    德国空军一边飞快地向上级汇报情况,一边和盟军绞杀,夜晚战斗可是没有白天战斗那么方便,要击落一架敌机,所花费的时间起码是白天的三倍。当德国空军和盟军战斗机绞杀的时候,盟军的第一波轰炸机机群立即加速冲向科隆上空。

    10月31日零时47分,第一波轰炸机飞到科隆上空时,机组成员们借助月光清晰地辨识到目标区。科隆的防空部队反应慢了一拍,当空袭警报响起的时候,英军轰炸机群已经开始投弹。

    110分钟内,数以千计的燃烧弹如雨点般落下!科隆旧城区开始熊熊燃烧,德军防空部队仓促应战,只击落了14架轰炸机。

    德国方面立即紧急起飞几千架飞机,可一切为时晚矣,因为鲁尔工业区距离马其诺防线实在不远,盟军后继的轰炸机不管不顾,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目标上空。

    在火光映照下,后续飞来的英军第3、4、5、6大队的轰炸机群很容易地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区域并投下炸弹。密集轰炸如此恐怖,以致当最后一架英机返航时,从160千米外也可看见科隆燃烧而映照的火光,浓烟更是直冲4600米高空。

    盟军空军飞行员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浓烟,许多人心中久久难以平静。此次空袭,英军轰炸机所投炸弹三分之二为燃烧弹。

    科隆共有2。43平方千米区域被炸(其中市中心1。2平方千米),在非居民建筑中,3300栋完全被毁,2090栋遭严重破坏,7420栋被轻微破坏。在住宅建筑中,13010栋被毁,6360栋遭严重破坏,22270栋轻微破坏。

    在空袭中,469人被炸死,10027人被炸伤,410132人无家可归。空袭过后,近70万的科隆市民中有110万左右的居民逃离了该城。(未完待续。)

第577章 罗斯福的调令

    英美联军飞机一投弹完毕,立即加速逃离,而他们的战斗机就留下来断后,后继赶来的德军在飞机的数量和质量上是占有不少优势,在绞杀之中也占尽了上风,可下面熊熊燃烧的科隆,却在哭诉着德国防空司令部的失职。

    英军1850架参战的轰炸机中,有163架损失,其中16架被德军高炮击落,124架被德国夜间战斗机击落,2架相撞坠毁,21架因机械等原因在科隆附近或上空坠毁,损失率8%。

    与以前的40%损失率相比,这次的损失率明显下降,证明了坎贝尔的大规模密集轰炸方式是正确的,并由此成为此后英军轰炸机的标准空袭方式。

    万幸的是英美联军为了轰炸科隆的铁路枢纽,没有空袭位于鲁尔工业区的各种兵工厂,比如德国在努尔工业区的十几条坦克生产线,梅塞施密特的飞机公司等。

    这些都是德国的命脉所在,至于这次事件的责任,当然是德国国土防空司令部的了,但隆美尔却依然为此深深自责,自己本来就是偷袭的高手,还拥有鹰眼,这次反而是阴沟里面翻船。

    ……

    巴顿的左翼英美联军这下是彻底完蛋了,包围圈越来越小,他们的活动空间也越来越少,正当巴顿打算亲自上前线血战的时候。

    他收到了来自美国白宫的电报,这封电报是罗斯福亲自发来的,其实这是一封调令,巴顿被任命为国防部作战科科长,立刻赴任。

    巴顿的职位将由其副手接替,罗斯福当然不想让自己手下的猛将就这样沙场折戟。巴顿内心虽然万分矛盾,但还是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还在血战的兄弟,丢下了自己的部下,踏上飞机逃跑了。

    因为巴顿的离去,被包围的英美联军士气更加低落,投降的英美联军也越来越多,这让隆美尔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先前包围着巴顿军团的一百多万精锐德军终于可以抽调出一些部队对法国境内的英美联军发动攻势了。

    隆美尔也想在彻底萧清这五十多万英美联军后在进攻法国境内的英美联军,可是艾森豪威尔对马其诺防线的持续猛攻,让马其诺防线处处告急,要不是莫德尔的高超的防御战术,此时马其诺防线怕是已经被突破了。

    隆美尔决定不在等了,立即抽调出五十万部队对着法国境内的英美联军发动了攻势,其实德军此时也是十分疲劳,弹药和燃油也消耗得十分的厉害,如果等隆美尔把这一切都准备好了,那么英美联军也打进德国本土了。

    德军的部队从比利时的边境开始进攻,当面的英美联军就是英国远征军,德军很快撕开英国远征军的防线。

    耶鲁德少将亲自带领第三十二装甲师对着阿拉斯加猛冲,只要阿拉斯加被占领,那么攻击阿登森林的三十万英美联军将被截断退路和补给线。

    耶鲁德到达阿拉斯加的时候,英美联军根本就没有在阿拉斯加布置守卫部队,这下耶鲁德轻而易举地率领第三十二装甲师占领该地。

    这下英国远征军的总司令罗德?高特坐不住了,阿拉斯加可是关系着英国远征军生死存亡的大事,几十万英国远征军的生命之城怎么能让德军占领,那也是逃生之门。

    登陆战争打到现在,胜负已经非常迷茫了,英美联军和德军到底谁死鹿手已经很难确定,罗德下令展开反击,企图拖延德军的攻势以避免英军被包围。

    此次反击的指挥官是哈洛德?法兰克林少将;他辖下的军队(法兰克军),包含了两个师,第10师和第100(诺森伯兰)师,外加第1军团坦克加强旅的三十二4台坦克以及60台法军支援的坦克。

    危急的情势已经蔓延到南方,德军的前锋已经撕开了一道普隆至康布雷的缺口,而且还威胁到布洛涅及加来。

    此举将会切断英国远征军的联系,并将他们和法军主力分开。魏刚将军的计划将会运用法兰克军的进攻来封闭这个缺口,同时在上述的两个师进攻阿拉斯镇时,利用英军第10步兵师维持住从史卡普到阿拉斯东边的战线。

    10月21日下午,第100师和第1坦克加强旅开始向阿拉斯南方进攻。这是英国远征军在战役期间唯一的一次大规模进攻,这次袭击原本应该是由两个步兵师组成。

    第一坦克旅有一种才刚刚被美国研制出来,用到战场上面来检验性能的m26潘兴重型坦克,这是为了专门对付德军的豹式之战坦克而紧急研发的。

    m26重型坦克重42吨,装备90毫米火炮,比德国的豹式火力还强大一点。(比历史上提前2年出现)

    两个步兵师分别从阿拉斯加左右两翼进攻,右翼这团在一开始取得迅速的进展,但他们很快就遇到有着空中支援的德国步兵和武装亲卫队,并且损失惨重。

    左翼也在前取得了最初的成功。负责防守的部队─武装亲卫队摩托化军团“骷髅队”(不久即扩充成骷髅总队)被实力超出预期的英军所败。

    因为耶鲁德为了快速赶路,并没有携带大型的反坦克炮,支援一些携带方便的32毫米和50毫米反坦克炮,而耶鲁德指挥的第三十二装甲师基本上是其他德军换装下的三号和四号坦克,根本不是美国m26坦克的对手。

    在情急之下,耶鲁德调来了师中的88毫米高射炮和120毫米野战炮,投入防线当中作为反坦克炮使用,最后关头时还在阵地周围设置了不少炸药以阻止m26潘兴坦克。

    英国远征军在遭受极大的损失后被迫停止推进。之后耶鲁德在德国空军的支援下,发动了一场成功的反击,将英军逐退。法兰克军至此已经被完全击退。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英美联军渐渐从开始的混乱中清醒了过来,开始变得有组织。

    虽然先手已经失去,但也不代表英美联军就是待宰的羔羊,英美联军毕竟处于内线作战,拥有自己的优势,一些隐藏实力还没拿出来,英国人酝酿着反击。

    这次反击事关重大,在西欧各国普遍恐隆美尔的时候,必须要打败隆美尔指挥的一支精锐德军,捅破隆美尔指挥的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否则这场仗打不下去。

    ……(未完待续。)

第578章 英国不是救世主

    目标,处于突出部且失去侧翼保护的第三十二装甲师;地点,阿拉斯。约翰牛发誓要给这个惹来无数麻烦的纳粹装甲师一个狠狠的教训,把这个场子找回来,让德国佬知道花儿到底为什么这样红。

    坦白说,英国人这次的反击做的真是出色,事到临头德军还是懵然不知,第一次交锋德军失败。原因是英军动用了m26潘兴重型坦克重型坦克,这种坦克的装甲特别是前装甲奇厚,而第三十二装甲师缺少大型反坦克炮。

    此时英军的战术还是老样子,坦克作为步兵支援坦克使用,也就是说坦克在前面挡住子弹和炮弹,步兵跟随在坦克后面,然后在距离德军阵地前五六百米处停下来,用大炮和机枪支援步兵冲锋,就算耶鲁德有铁拳和rpg火箭筒也打不着这些该死的m26潘兴坦克。

    耶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