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统御全球-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蛔耪庑└盟赖膍26潘兴坦克。

    耶鲁德也组织了数只敢死队,携带铁拳或者rpg火箭筒上去打英军的m26,可惜英军步兵直接就把这些德军敢死队打成了筛子,此时,士兵的英勇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他们能做的仅仅是看着m26潘兴重型坦克旋转炮塔,一门一门的摧毁德军的小型反坦克炮和坦克,然后冲进德军阵地肆虐德军,死伤惨重,有40辆坦克被击毁。

    就连耶鲁德的副官莫斯特中尉,也在劫难逃,在距离耶鲁德仅1米地方被英军击毙,德军被迫后退。

    胜利女神已经向英军整理裙摆了,英国人欢欣鼓舞,一厢情愿的认为这是胜利女神在向他们大抛媚眼。

    他们再次肯定了情报部门的成绩“纳粹现有所有型号的反坦克炮,其射出的肮脏的穿甲弹绝对无法洞穿神圣大英帝国m26潘兴重型坦克坦克的前装甲”。

    丘吉尔坚信:胜利一定是属于光荣的大英帝国,歼灭第三十二装甲师,在德军战线上打开缺口,和纳粹一样实施坚决的反突击,反包围纳粹装甲集群,攻入德国本土解放受纳粹压迫的劳苦大众,把那个隆美尔抓到伦敦来游街,让大家看看与日不落帝国对抗的下场,神圣大英帝国将再度扮演救世主的角色。

    一切都显得那样美好,如果非要给英国人的进攻加上一个备注的话,那应该是这样的: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发动了一次正确的进攻;只是选错了对手。

    这也不好说什么,谁让此时的耶鲁德还不是很出名,未来的日子里,耶鲁德这个名字将会成为大英帝国的噩梦,这是一场宿命之战。

    自开战以来,耶鲁德还没吃过这样的大的亏,对于一个骄傲的人来说,这简直无法忍受。才组建的第三十二装甲师就要这样不名誉的收场?

    他自然也清楚,由于自己的孤军深入造成的影响,此时牵一发而动全身,已经是骑虎难下。

    到底该怎么做,该如何撕烂那该死的m26潘兴重型坦克坦克的装甲,这种技术问题已经没有时间做深入研究,但作为军队主官,自己必须要作出决定,荣誉归自己,责任一样要负担。

    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将,就不能只会打顺风仗,这是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耶鲁德下了一个疯狂的命令,师属所有火炮向前,集中火力打击m26潘兴重型坦克坦克。

    真是拼了,若是还不能摧毁m26潘兴重型坦克坦克,那第三十二装甲师可就真完了。很显然耶鲁德的这个决定非常的鲁莽,看起来像一个输了钱的赌徒,不过有时候上帝却垂青敢于冒险的人。

    第二天,英军继续进攻,一开始就投入了自己的王牌,但是m26潘兴重型坦克坦克装甲太厚,重量太大,前进速度与步兵徒步前进的速度差不多。

    这也和英军把坦克仅作为步兵的支援武器而非像德军那样将坦克组成单独的突击集群有关,上帝偏爱步兵,战争最终还是要靠步兵去做最终解决。

    但昨昨今今命相似,今今昨昨命不同,昨天还坚不可摧的帝国之骄傲,今天却被人家砍瓜切菜一样给砸了个稀巴烂。

    英国人不明白,德国人怎么一晚上就开发出了如此强力的反坦克炮,要是有的话,怎么昨天有不见动静?怪事年年有,今天特别多,这个世界的变化已经超出了英国人的理解。

    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德国士兵对上级刻板的服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们忠实的执行了耶鲁德的决定,把每一门能够称之为炮的东西都拖到了阵地前沿,誓要将反坦克进行到底,以维护日耳曼军人的荣誉,于是m26潘兴重型坦克坦克被摧毁了。

    在这里有必要重申,英国人的情报非常准,第三十二装甲师在进入阿拉斯加的时候,城里隐藏的英美联军间谍找就把第三十二装甲师的装备情况一清二楚地告诉了英美联军情报部门,这当然是准确无比的了。

    德军第三十二装甲师的确没有任何型号的反坦克炮能对m26潘兴重型坦克造成什么伤害,摧毁m26潘兴重型坦克坦克的是德军用来打飞机的150毫米榴弹炮和120毫米口径高射炮。

    用打飞机的高射炮居然能摧毁重型坦克,曲线射击的150毫米榴弹炮也可以打坦克?这听起来十分好笑,但事实就是如此,看来命苦真的不能埋怨政府呀!

    150毫米榴弹炮能打潘兴26坦克,是因为英美联军把这些潘兴26坦克当成了步兵支援坦克,他们的一栋速度几乎和步兵一样,当几十门150毫米榴弹炮对英美联军的步坦冲锋集团进行面覆盖的时候,英美联军的潘兴26坦克就悲剧了。

    120毫米高炮是由世界著名的火炮制造商克虏伯公司在三十年代末开始设计。当时,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还被严格限制发展军备,故该型火炮是在瑞士的克虏伯子公司完成设计和测试的。

    克虏伯公司的设计人员预见到作为高炮的主要作战对象……轰炸机将会向飞得更高、更快的趋势发展,因此他们选择了120毫米这一在当时尚属罕有的大口径,并使其赋予弹丸较高的炮口初速,这个特点为它日后成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奠定了基础。

    ……

    【感谢兄弟们的月票,推荐,打赏,落叶拜谢。】(未完待续。)

第579章 史上最大规模围歼(一)

    120毫米的炮弹个头够大,重量也一定不小,弹丸出膛初速度高,大质量乘以高速度的穿甲弹,其物理动量和冲量绝对非同小可,难怪破甲力如此之好。

    当120毫米高射炮开火的一瞬间,这场被英国人寄予厚望的阿拉斯反击战,就已经注定了要黯然收场,纳粹德国气数未尽。

    阿拉斯,m26潘兴重型坦克的处女秀,重型坦克的绝唱,还没来得及充分展示自己强悍的威力就被88毫米高射炮赶下了舞台,命运的变换实在是太快。

    耶鲁德有理由高兴,在第一辆m26潘兴重型坦克坦克被摧毁的瞬间,他就知道了,胜利将永远属于第三十二装甲师。

    而且还有意外收获,作为坦克战专家,不就是把高射炮的炮口放平吗?这就是高平两用的火炮啊!感谢上帝,感谢丘吉尔,感谢m26潘兴重型坦克,从此我将拥有最长的反坦手臂,作为报答,今后我会好好的款待英军的坦克。

    英国人退却了,这场战斗再打下去已经毫无意义,步兵失去坦克的保护,光是依靠步兵的集团冲锋,那约等于大家排着队去自杀。

    自从重机枪发明以后,没有哪个白痴的指挥官会要求士兵这样做,阵地前100米将是永远也冲不过去的死亡线,重机枪将是收割灵魂的死神镰刀,纯步兵集团冲锋没有任何意义。(天朝军队除外)

    之所以说约等于,那是因为10年后的朝*鲜战场一支光荣的军队颠覆了这个规律,英国人没有勇气做到,上帝偏爱步兵也是有条件的。

    阿拉斯战役,英军先赢后输,所有的后续计划方案看起来都有些可笑,军队士气不但没有提升,反而更证明了德军之不可战胜,似乎连上帝也偏爱德国人。

    接下来英美联军在西欧战场再无作为,除了投降就是崩溃,让人难以相信,这支军队在20多年前还把德国人打得满地找牙,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呀!

    德军追击英军但是被法军第3轻装甲师所阻挡,这让法国重装甲师认为德军不再令人畏惧。

    在当晚,不只是法军甚至英军也认为他们本来的计划及想法也是正确的。1941年10月23日,法军第3轻装甲师开起了自己的攻势,试图抢夺英军的功劳。

    德国空军和德国的增援军击败了他们的进攻,这次的行动超出原本期望的效果,袭击之激烈让第三十二装甲师以为他们是被10个步兵师攻击,此次袭击还让德国元首隆美尔一度紧张。

    隆美尔已经命令位于阿登森林的三十万部队开始发动反击,同时三十万预备部队也参加攻击阿登森林外围的英美联军。

    这三十万英美联军很难逃脱,隆美尔现在为了尽量少牺牲德军士兵的生命,基本上使用的是小刀切黄牛,一次一片的战术。

    时间证明这种战术是可行的,就是战争的时间会稍微延长一些,但德国从开战到现在,已经阵亡了两百多万士兵,伤残也有三百多万。

    这可是五百万年轻人,德国才7000万人口,18…35岁的青壮年最多1500万人,现在的德国已经出现兵员紧缺的问题,并开始招募35到45岁的男人参军了,甚至还有14…17岁的孩子。

    战争同样打后勤和金钱,同时也是打的是人力资源,并且是所有资源之中最重要的,有人才有一切,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也是战争之中最有效的一种作战方式。

    m26潘兴坦克的出现,让隆美尔大吃一惊,想不到美国佬这么快就开发出了重型坦克,还和自己豹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这场战争不能在拖了,拖得越久,德国失败得越惨。

    隆美尔在此时已经有一种想法,以何种方式来结束战争,当然最好的方式和后世一样,欧洲国家联盟的形势最好,或者是名义上的神圣罗马帝国,前提是德国主宰的欧盟或者神圣罗马帝国,而不是被美国左右和操控。

    英军实际上只有24辆m26潘兴1号坦克和16台装备90毫米大炮的m26潘兴2号坦克,以及支援他们的几台轻型装甲车。

    最后总计超过40辆英国坦克和20辆法国坦克在这场战役中折损,而德国只损失42辆。耶鲁德在他的日记里写道:在他辖下的师总共有989人战死、716人受伤以及132人失踪或被俘掳。

    英军在此次袭击中损失(战死或受伤)了约5000人,法军的伤亡数字并不清楚,但根据一些参与此次战役的法国士兵所述,可以推定法军的伤亡人数也不少。

    尽管大部分人误认120毫米高射炮在阿拉斯战役是第一次作为反坦克炮使用,但事实并不是如此。早在几年前的西班牙内战,德国志愿军秃鹰军团就已使用过88毫米高射炮来对抗装甲部队及其它地面目标,隆美尔也曾经使用过,120毫米高射炮配备穿甲弹也是隆美尔元首下令的。

    阿拉斯战役使得德军在1941年10月24日德军推进到阿河,阿登森林的英美联军被彻底截断所有退路,他们唯一的出路只能向马其诺防线上猛冲。

    艾森豪威尔此时的确正在猛攻马其诺防线,隆美尔现在想要侧翼这几十万英美联军投降,那是不现实的。

    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德军右翼e集团军群于1941年10月24日接到命令,开始发动攻击,同时被包围在比利时和荷兰的英美联军开始大规模投降。

    包围歼灭艾森豪威尔主力部队的战役开始了,a和c集团军群的进攻兵力增加到两百多万。

    两支大军像两把大钳子一样,对着法国中部冲击而去,这下两百多万英美联军主力的处境可是堪忧了,因为此时的英美联军主力基本集中的马其诺防线外面,艾森豪威尔并没有在法国中部一带布置多少兵力。

    就算艾森豪威尔在法国中部有几十万后备部队,他们要迎击德军近两百万精锐部队的夹攻,下场绝对是悲惨的,另外就是英美联军的机场有百分之五十是在法国中部一带,一旦失去这些机场,英美联军等于又被砍掉了一只手臂。

    ……(未完待续。)

第580章 史上最大规模围歼(二)

    10月24日后,德军两路大军全面进攻法国中部,因为这里英美联军兵力薄弱而进展神速,这下可没有敦刻尔克那样的撤退机会了。

    隆美尔是先截断英美联军退路开始,英美联军前有马其诺防线和齐格菲防线,后有两百万大军抄底,已经在劫难逃了。

    ……

    丘吉尔失魂落魄地闯进了白金汉宫的后花园,丘吉尔在进门之前,偷偷地把自己的裤袋中的一个小瓶子拿出来,然后从里面道出一点红色的液体摸在自己的眼眶周围,丘吉尔的眼泪顿时滔滔不绝地流了下来,原来是警察用来对付罪*犯的辣椒水。

    “呜呜……我的上帝啊!……求求你拯救那些虔诚的大英帝国的远征军吧!啊啊啊!!!……”

    丘吉尔根本就不去擦拭满脸的泪水,而是立即嚎啕大哭着冲进了白金汉宫的后花园,然后跑到乔治六世的面前,双膝跪下,双手伸直,在对着乔治六世连续不断的叩首,就像虔诚的基督教徒拜耶稣一样。

    这,这是什么情况,乔治六世被自己的首相弄得莫名其妙,连忙十分诧异地问道:

    “首相先生,你有什么事情吗?”

    “呜呜呜……我的国王陛下,大事不好了,德军把登陆法国的英美联军包围起来了,咱们大英帝国远征军更是被包围在阿登森林外面,他们现在是插翅难逃啊!那可是咱们整个大英帝国的支柱,整整六十万精锐部队啊!!!

    一旦他们被德军消灭,咱们大英帝国将不复存在,所有的殖民地也将失去,……我的国王陛下啊!!……求你救救他们把……”

    乔治六世把所有军权交给丘吉尔,现在丘吉尔来求自己拯救英国远征军,这也太扯了吧!隆美尔怎么可能放过英国远征军,绝无可能。

    “首相先生,我想这不可能吧!那可是两百多万英美联军,隆美尔哪里会就这样放过,逃脱的英美联军将来也会毁灭德国,我想隆美尔不会那么不知轻重,所以我的请求应该毫无作用。”

    “我的国王陛下啊!咱们只请求隆美尔元帅放过英国远征军就可以了,那些该死的美国佬瞎指挥,才把咱们陷害得这么惨,管他去死……我的大英帝国啊!!!你怎么多灾多难啊!!!……呜呜呜。”

    丘吉尔已经开始出卖盟友了,贫道不如死道友,这一切结果,就是美国佬的无能和瞎指挥造成的,一切责任都是他们的,丘吉尔如此想到,这不是我丘吉尔无情,为了大英帝国,管你这个想谋夺大英帝国全球领袖地位的美国去死,去把,死得越快越好。

    丘吉尔这个老东西想得很美,在这种关系到家族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上,隆美尔怎么可能放英国远征军一马,多半是丘吉尔这老东西是病急乱投医,或者是为了推卸责任。

    “首相先生,我明白了,我晚些时候给隆美尔写一封看看,咱们可以单独和德国缔结合约。”

    “谢谢国王陛下。”

    对于这份投降的书信,乔治六世为了那几十万精锐的英国远征军,是不想写,也必须写了,投降总比亡国要好啊!

    丘吉尔立即让空军用飞机立即紧急飞到阿登森林的蒙哥马利的指挥部,把这封信交给了英国远征军总司令蒙哥马利,让他找一个德军战俘,把这份国王陛下的秘密家信送给德军西线最高指挥官隆美尔元首。

    这一切都在秘密之中进行的,丘吉尔这个老奸巨猾的老东西,怎么可能让艾森豪威尔觉察到自己的意图,丘吉尔的意思很明白,让隆美尔放开一条路,让英国远征军可以撤退到敦刻尔克,他好在来一次敦刻尔克大撤退。

    丘吉尔开出的条件就是英国承认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导权,并且英国愿意和德国秘密和谈,但和谈必须是在英国远征军回到英国后。

    好吧!这封乔治六世的亲笔信几经辗转,很快就送到了隆美尔的手上,前半部分的大谈英德感情,可后半部,乔治六世笔锋一转,就把丘吉尔首相的要求和条件说了出来,让隆美尔方英国远征军一条生路。

    这可是关系德国生死存亡的大事可不能这么儿戏,丘吉尔那老东西说的话就是放屁,所有的承诺就是乔治六世用自己的信说出来的,丘吉尔到时候完全可以不认账。

    条约从来不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必要手段,那只是政治手段,希特勒不就撕毁了和斯大林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吗?战争时期签订的条约就是扯淡,国家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隆美尔当即给乔治六世回了一封信,并让一名英军俘虏送回去。

    隆美尔还派人把乔治六世的这封信送到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手上,戈培尔这个宣传天才自然会明白隆美尔元首的意思,比如公开这封信,让全世界都知道丘吉尔想单独丢下美国和德国和谈。

    那美国一旦知道了丘吉尔的卑鄙伎俩,会怎么对待英国,不用想都知道,丘吉尔这老东西这下就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

    德军于10月下旬把英美联军合围在马其诺防线到巴黎之间,这个包围圈是形成了,但是非常之大,差不多有半个法国的面积,德军的包围圈并不紧密,很多地方只是在战略点和交通枢纽有重兵布防,其他地方都是警戒性质的兵力。

    德国用于包围的才三百多万人,而英美联军的总兵力同样是两百三十万左右,德国在战略势态上占据了完全的优势而已,但此时说德军就一定胜利在握,那就太早了。

    围歼阿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