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统御全球-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英国一直很低调,他们从不发表任何政治言论,甚至主动给英国政府和民众捐款捐物,所以他们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隆美尔》在英国公开上映,丘吉尔也想看看这部电影,丘吉尔真想知道隆美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电影这个坑终于完美收官,推荐,月票,打赏送来吧,我的兄弟们,这是说好的幸福哦!vip群208912025,友情赞助群208912565。】(未完待续。)

第174章 丘吉尔的誓言

    《隆美尔》在英国公开上映,丘吉尔也想看看这个隆美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丘吉尔知道这部电影的真实度极高,里面拍摄的第七装甲师的就是真实的,德国的所有武器装备也是真实的,要了解真实的第七装甲师,那肯定要看这部电影。

    战时内阁的几个大臣,在首相府齐聚一堂,他们赶来什么呢?大家一起来观看《隆美尔》这部电影。

    因为这部电影的真实度高,又是实地拍摄,所以英国战时内阁要从这部电影了解德国的魔鬼之师,了解纳粹战神隆美尔。

    丘吉尔和战时内阁的几个大臣在首相府放映厅内,偷偷摸摸开始观看《隆美尔》。

    电影从一战的时候写起,当丘吉尔看到用区区一个排的兵力,就俘虏法军一个师,丘吉尔也忍不住为隆美尔鼓掌叫好。

    丘吉尔不由感慨万分地说道:

    “隆美尔真是一位战争天才,大英帝国有这样的敌人是不幸的,但对于我个人来说,能有这样的对手,我觉得自己又是非常幸运的。”

    战时内阁其他成员也纷纷发表自己对隆美尔的看法:

    “原来隆美尔在一战的时候就这么厉害了啊!”

    “当时它才二十岁吧!天才,战争天才啊!”

    “遇到这样的敌人,真不知道是我们这届战时内阁的幸运还是悲哀。”

    等电影放到法国战役之后,第七装甲师那严肃的军纪,昂扬的斗志。立即把丘吉尔他们几个感染到了。

    普通大众只看电影是不是的拍得惊险刺激。画面美不美。丘吉尔他们看《隆美尔》目的就不是这样简单了,他们是想通过电影了解第七装甲师,了解隆美尔这个人。

    德军的素质,那真是比英军高一大截,至少第七装甲师是这样,这不由得丘吉尔不承认。

    接着电影出现了第七装甲师的装甲部队,几百辆四号坦克出现在银幕上,那场面直接把丘吉尔一等人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二战初期的四号坦克。比英法的坦克好太多了,可以说二战初期四号坦克是性能最好,火力最大的中型坦克,而且第七装甲师全是四号坦克。

    战时内阁几个看到第七装甲师装甲部队,那是半截心都凉了,这还不算完,接着银幕上出现了第七装甲师半履带装甲车。

    “该死的。”

    丘吉尔忍不住咒骂了一句,因为这些半履带装甲车的数量同样不少,起码有一百多辆,这相当于一个英**级部队的编制。

    半履带车之后就是自行火炮。先是装载着88防空炮的自行火炮,这种自行火炮大约二十四辆。

    “这就是可以打坦克的88毫米防空炮吧!”

    “是的。这种88毫米防空炮号称坦克的开罐器。”

    “我知道了,咱们的玛蒂尔达坦克就是被在寒风中88炮给击毁的,该死的88炮,我讨厌坦克开罐器这个名号。”

    “我的上帝啊!隆美尔那个纳粹战神是怎么想到把88防空炮装到坦克底盘上的?”

    “这种防空炮装在坦克上实在太恐怖了,机动与火力都可以发挥到极致,而且具有多用途,对空打飞机,平射打坦克,仰角射击就可作为普通大炮使用。”

    “神器啊!这东西咱们也要有,立即让军工部门仿制。”

    “时间来不及了吧!咱们还没有合适的反坦克炮呢!”

    “时间来不及也要研制,一年不行就两年,我就不相信大英帝国研究不出一款好的反坦克炮。”

    二战爆发前,各国使用的反坦克炮的大多数是三七毫米,五十毫米的反坦克炮都很少,德国是把防空炮装上去的,英国现在是想仿制都没有办法。

    自行反坦克炮之后,就是150毫米口径的自行火炮十辆,那巨大而高昂的炮口,把丘吉尔等几人看得目惊口呆。

    “我的上帝呀,这些德国佬真是不想让人活了,这么大口径的炮,他们居然也装在坦克底盘上。”

    “你仔细看看,这是些什么坦克底盘?”

    “好像是2号坦克底盘吧!”

    “2号坦克已经开始在德军中退役了,德国佬这是废物利用啊!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丘吉尔看到第七装甲师的装备,那心里真是凉拨凉拨的,英军和人家比起来,那简直是乞丐。

    战时内阁的几个人看完第七装甲师的所有武器装备,全都沉默无语了,隆美尔如何打法国战役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碰……该死的隆美尔。”

    “该死的魔鬼之师。”

    “歼灭他们,我发誓一定要歼灭他们。”

    “首相先生,咱们拿什么去歼灭他们啊!”

    “拿什么去歼灭他们?他们不是要去非洲吗?咱们就在非洲歼灭他们,希腊咱们也不守了,立即放弃希腊,把所有英军撤退到克里特岛,然后转运到非洲。

    在从中东,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抽调军队到非洲,同时在美国购买坦克,买飞机。

    我要让第七装甲师下地狱去,我要把该死的隆美尔抓到伦敦来游街。”

    “首相先生,你确定自己没有发烧?”

    “我才没有发烧呢!执行命令吧!”

    “既然首先先生决定了,我等照办就是。”

    日本也在上映《隆美尔》这部电影,小日本本来就崇拜强者,日本又实行的军国主义教育,崇拜英雄那简直是从天皇到平民。

    《隆美尔》这部电影在日本火得一塌糊涂,电影院是场场爆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日本人,全都去看《隆美尔》这部电影。

    派拉蒙公司全体上下笑逐颜开了,他们真是想不到啊!这部《隆美尔》的电影居然可以火遍全球,派拉蒙公司这次是赚翻天了,全球票房不会少于六亿美元。

    这一成绩绝对是电影史上最高的全球票房,派拉蒙公司五千万美元的巨制《隆美尔》,换来全球五亿票房,简直是赚的盆满钵满。

    中国正处于战争之中,只有一些大城市,才可以看到《隆美尔》,所以中国的票房贡献不会太多,但一两千万美元应该有。

    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没有播放《隆美尔》这部电影,那就是苏联,此时苏联正搞个人崇拜呢!他们不可能让吹捧《隆美尔》的电影在苏联上映。

    另外苏联是红色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是根本对立的两种制度,资本主义的电影绝对无法进入苏联的电影院,这个无容置疑。

    【请兄弟们在看书之前,首先把把推荐票投了,别浪费,养成一种习惯就好,6月1日爆发6章,落叶求兄弟们手中的保底月票,这是我们说好的幸福哦!别忘了。】

    ……(未完待续。)

第175章 塞翁失马

    德国也同步放映《隆美尔》了,在德国,隆美尔的名气极为响亮,号称帝国之鹰的隆美尔,现在被拍成电影,德国民众排着长长的队列去买票。

    所有德国人在看完《隆美尔》这部电影之后,无不感叹这部电影拍得好,他们对隆美尔的崇拜之情更甚。

    电影比报纸可直观多了,第七装甲师现在也更加出名了,这支隆美尔起家的部队,和隆美尔一起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部队。

    德国那些未婚的女孩纷纷给隆美尔写情书,隆美尔在意大利与安娜发生的事情,到现在还没有传到德国,隆美尔可是德国女孩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德国的青年,他们同样是对隆美尔崇拜的得五体投地,无人不以隆美尔为榜样,他们不用政府动员,就主动去报名参军。

    这部电影在德国掀起了隆美尔的崇拜狂潮,这是戈培尔意想不到的,戈林也亲自去看了《隆美尔》这部电影。

    戈培尔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就知道这电影大多数事件都是真实的,就连坦克和部队,都是第七装甲师的制式装备,战争场面也真是无比,就好像战场实录一样。

    既然隆美尔已经这样出名了,隆美尔也成了德国民众的心目战无不胜的帝国英雄,戈培尔也不可能去打压啊!他只能接受这一现实。

    ……

    丘吉尔在向非洲紧急调兵,丘吉尔为了对付隆美尔的德意非洲军团,连希腊这个战略点都放弃了。近十万驻守希腊的英军开始撤退到克里特岛。然后才从克里特岛撤退到非洲。

    丘吉尔还从中东。印度,澳洲,加拿大等殖民地抽调殖民地军队去增援非洲,从美国购买的武器装备也源源不断地运往非洲。

    英国已经失去直布罗陀海峡,如果英国再失去埃及和苏伊士运河,那英国从此就无法进入地中海了,英国在地中海沿线的所有的利益将损失矣尽。

    如果德国再拿下非洲,抢下苏伊士运河。那德国很可能改变进攻方向,如果德国突然不进攻苏联了,而把兵力调到中东来,就凭英国在中东和印度那点殖民地军队吗?

    给德国塞牙缝都不够,所以丘吉尔必须死死地守住埃及,保护好苏伊士运河。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德国绝了进兵中东的心思,让他们把进攻方向对准苏联,这才是丘吉尔为什么不顾一切地调兵增援非洲的原因。

    在希腊战役爆发前,非洲的英军已经进攻到突泥斯一百多公里的阿盖拉地区,英军为了守住希腊这个欧洲唯一的立足点。被迫从北周抽调兵力和物质去增援希腊。

    这下非洲的英军没有办法在继续进攻了,他们的进攻止于阿盖地区。这就使得意军免于彻底失败。

    英国政府向巴尔干转移力量,他们想利用意军在希腊的失败,在希腊建立战略进攻基地,可这等于在德国的腹部按上了一把刺刀。

    德国怎么可能让丘吉尔如愿呢!丘吉尔真是异想天开了,德国在进攻苏联之前绝对把这一威胁扼杀在摇篮里面。

    从短期战略上看,英国在希腊又被德国揍得满头是包,英国不光没有在非洲彻底打败意大利,而且还把德军引到了非洲,可以说英国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但是从历史的结局看,英国在巴尔干半岛拖住了德国进攻苏联的步伐,让德国把进攻苏联的时间整整后延了三个月。

    进攻苏联的时间最好是从三月开始,那时冰雪已经融化,德国有差不多九个月的进攻时间。

    历史上,可历史上,因为德国因为希腊战役而延误了三个月,德国到6月下旬才开始进攻苏联,结果德国刚刚打到莫斯科城下,已经是11月初了,苏联开始降雪,气温骤降到零下四十度。

    如此烦人的天气,德国坦克根本无法发动,士兵的枪栓都被冻住了,所有的卡车也无法行驶,苏联的严寒在拿破仑之后,再一次挽救了苏联。

    美英两家随即加大苏联对的援助,苏联也利用冬季整军备武,德军从此陷入苏联的战争泥潭之中不得脱身。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英国在非洲和希腊的臭棋,在不知不觉地改变了二战的局势,德国看似在希腊战役中大获全胜,实则为自己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但有一种方法可以破解这个败亡的伏笔,那就是希特勒放弃进攻苏联,把兵力转向中东,然后直接打到印度去,那时候德国那里还缺资源啊!

    可希特勒对进攻苏联情有独钟,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希特勒的决定,这就是独裁者的害处,独裁者的决定一旦出现错误,根本无法纠正。

    现在德军即将登陆非洲,何况赫赫威名的隆美尔将军,非洲的英军又无法在几天之内,消灭三十多万意大利军队。

    丘吉尔不愧是一个枭雄,他立即给尼罗河集团军的司令韦维尔,让韦维尔带着北非的英军撤退到梅尔沙隘口。(尼罗河集团军是第八集团军的前身)

    梅尔沙隘口在古代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它的左边苏比特湾,右边的怪石嶙峋的山区,车辆根本无法在这些山区里面通行,山区之外就是沙漠。

    只要英军守住了这里,德军根本无法进入利比亚,只是这个古代的隘口能不能挡住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英军在这里布置一个师加一个装甲旅。

    话说隆美尔在拿下马耳他岛之后,他就接到了希特勒回柏林述职的命令,如此要命的时候,希特勒居然让他去柏林述职,而且还不能不去。

    隆美尔简直无语至极,他只好让自己的几个兄弟组织兵力登陆******,而他则乘飞机去柏林觐见希特勒。

    希特勒亲自接见了隆美尔,给他补发了橡叶铁十字勋章,同时晋升隆美尔为装甲兵上将。

    这比历史上提前了四个月,隆美尔终于是上将了,虽然装甲兵上将比陆军上将要低半级军衔,但好歹是上将不是。

    这次述职,隆美尔先是讲了自己的非洲的战略,可希特勒根本就对非洲战场不重视,他根本就没有听完隆美尔的述职,就说道:

    “隆美尔将军,你是帝国之鹰,把你放到非洲那鸟不下蛋的地方,全都是墨索里尼的要求,其实东线才是你施展战争天赋的地方。”

    ……(未完待续。)

第176章 推心置腹

    隆美尔知道希特勒已经下定决心要进攻苏联了,他以前已经劝过希特勒了,可没有任何作用,希特勒对进攻苏联情有独钟,至死不渝。

    既然劝解无效,隆美尔也不会继续自找没趣,但有必要提醒下希特勒一些事情:

    “伟大的元首,你已经决定要进攻苏联了吗?”

    “是的,《巴巴罗萨计划》已经制定好了,进攻时间定在六月22日。”

    希特勒对隆美尔还是非常的信任,他并没有隐瞒进攻苏联的计划。

    “伟大的元首,我有一点个人的看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吧!”

    希特勒在面对隆美尔的时候,很少发表长篇大论,说话也很理智。

    “谢谢伟大的元首,我认为进攻苏联,应该从三月底或者四月初开始,在苏联冰雪融化之后,就立即发动对苏联的进攻。

    苏联的冬天一般在十月底三月初,这样咱们就有差不多**个月的作战时间。”

    “隆美尔将军,我估计咱们击败苏联只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再说武器弹药和部队的调动,最快也要等到五月份才能完成,再说希腊还有近十万的英军没有歼灭呢!所以我才决定把进攻时间定在六月。”

    德国进攻苏联,集结了三百五十万军队,加上仆从国的两百多万军队,德国进攻苏联的总兵力达到了五百五十万左右。

    如此庞大的军队数量,必须要几个月的时间,才可能准备完毕。只是这样一来。希特勒又走上了历史的老路。如何改变希特勒的决定,隆美尔飞速地思考应对之策。

    “伟大的元首,不如这样,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苏联一定会休假,咱们不放利用这个节假日,发动突然袭击。

    我听闻苏联的军官都有在节假日外出游玩的习惯,如果咱们在5。1劳动节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绝对可以打苏联一个措手不及,这会让咱们少付出很多的代价。”

    希特勒看着隆美尔,沉思片刻后说道:

    “那岂不是要把攻击计划提前一个多月?那咱们后勤部门的压力可就大了。”

    “是的,伟大的元首……法国副总督施佩尔有一套加快铁路运输的计划,这套计划可以使德国的运输效率提升一倍,德国的铁路系统如果按照施佩尔的计划执行,绝对可以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

    希特勒不可置信地看着隆美尔,惊讶地问道:

    “施佩尔真有这样的整改计划?”

    “绝对。”

    “那你立即让施佩尔把这个计划报到统帅部试行,如果真如你所说的那样,我原则上同意把《巴巴罗萨计划》定在5。1劳动节。”

    “预祝伟大的元首取得德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胜利。”

    希特勒切切实实地夸奖了隆美尔一番。因为希特勒要密切关注《巴巴罗萨计划》,所以他把德意非洲军团的一切事物交给隆美尔全权处理。

    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权力了。希特勒自从二战爆发来,还是第一次给予一个将军如此大的权力,不是希特勒的心腹爱将,根本不可能。

    本来隆美尔还想提醒希特勒准备防冻油和防寒服的问题,可隆美尔看到希特勒那自信满满的样子,就闭口不说了。

    为言胜,先言败,那是中国人的传统,希特勒绝对不希望听到德国打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