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旨材料为五彩提花锦缎,整体底衬是纵横交错的五层云彩图。按照黄白、墨绿、杏黄、红黄等七色,分为七节,总长度为3。2米,宽0。31米。用汉文和满文两种文字书写,其中,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两种文字均由两端向中间延伸,合于中幅。
圣旨正文中,汉文用楷写,共计12行,148个汉字;满文部分共计32行。满汉两文最后的年号落款处,均印有0。13平方米的红色大印,大印由满汉两种文字组成,汉字为篆体。
对于四大专家来说,这道圣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史事件,对于清朝的军事、吏制研究和考证提供了史料佐证,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化研究价值。
面对如此珍宝,四大专家那是爱不释手,不过观众朋友们关心的可不是这个,他们关心的是………
这道圣旨究竟值多少钱?!(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三章。耍赖
老百姓实在啊。
他们的要求不高,吃饱喝足,老婆孩子热炕头,因此得到宝贝的第一要求不是啥有没有史价值,文物价值,只关心值不值钱。
所以眼看四大专家拿了“圣旨”在哪儿瞎摆活,说能够研究史真相,对于清朝的军事、吏制研究和考证提供了史料佐证,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化研究价值,他们就觉得这些都是瞎扯淡,于是有人就喊道:“专家啊,这玩意到底值多少钱?”而问这个问题的却不是外人,正是那个傻乎乎的农村妇女李大脚。
作为带小花过来鉴宝的大人,李大脚觉得有义务问明白,刚才她傻,却似乎一下子就变精明了。
小花出声:“婶婶,咱不是已经把这东西卖了吗?”
“吁,别出声。”李大脚急忙堵住了小花的嘴。她傻,却不煳涂,看这些人的模样,小花爷爷藏着的宝贝一定很值钱,说不定比一百万还多,要真是那样的话,小花可就吃了大亏,小花吃了亏,就等于带她来的自己吃了亏,农村人不怕吃亏,就怕被人戳嵴梁骨。万一吃亏了回去,大家伙还不骂死自己,谁让自己是大人,小花是孩子呢。
这个憨厚了大半辈子的农村妇女,第一次耍起了小心眼。
四位专家教授还沉浸在亲眼鉴定如此珍宝的喜悦中,见问,作为代表的周教授沉吟了一下说:“因朝代不同圣旨也大有不同,圣旨基本上分为赐命和诰命,单彩的圣旨一般封五品官员以下的,称为赐命;而多彩一般是封五品以上官员的,称为诰命。五品以上的圣旨颜色又分三色、五色和七色不等。眼前这道圣旨就是传说中的诰命五彩圣旨,属于珍品。”
李大脚听不懂这些,就嚷嚷:“你木有听懂俺的意思,俺是问这玩意能卖多少钱?”
“咳咳!”周教授扶了扶近视镜,觉得这妇女太俗气太铜臭了,眼里就只有钱,这些东西蕴含的价值绝对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不过也不能啥也不说,于是就拿捏地解释道:“圣旨的价值一般从几个方面去评定,首先年代早的肯定要比年代晚的价值高一些;其次,凡是圣旨内容上涉及到史上重大事件和重要的史人物的圣旨,就比一般圣旨的价值要高一些;第三,一些圣旨是皇帝的亲笔,价值较高的;还有一些是当时的大书法家为皇帝代笔,也有一定书法艺术价值,它们要比翰林院编修们填写的圣旨价值高一些。”
李大脚抄着手,直翻白眼,刚才已经听不懂了,这会儿就更煳涂了,啥子翰林不翰林,俺问的是能卖多少个老头票。
可是周教授普及知识已经上了瘾,根本不理会这位山村愚妇简单的疑惑。
面对镜头,他侃侃而谈,仿佛这宝贝是他发现的,脸上充满了圣洁的光华:“像这种五彩圣旨,乃稀世之宝,据我所知,在2008年的时候有过两件,乃康熙年间的五彩圣旨,最后落户新乡档案馆,连中央档案馆都没有。这两道清康熙皇帝下的五彩圣旨,被民间保存了300多年,从日期来看,均为清朝康熙四十年所下。第一道圣旨是封任璇之母为诰命夫人,表彰其教子有方;第二道圣旨是封任璇之妻为“贤惠”,意为贤内助。”
“任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名臣,深得康熙皇帝赏识,康熙认为是任璇之母教子有方,同时认为任璇之妻通明达理,贤良聪慧,为一流的贤内助。康熙皇帝于是在康熙四十年五月三日一天之内,连下了上述两道圣旨。”
“另外我还曾经有幸见到过一道雍正皇帝时期的圣旨,据圣旨保存者介绍,雍正十三年,其先祖孟麟中武进士,官封陕西河州镇标右营游击,协副将之职,从二品。两张圣旨为雍正皇帝分别敕封孟麟祖父母、父母的诰命。圣旨开首为‘奉天诰命’四字,正文部分每段皆以‘奉天承运’、‘皇帝邵制曰’或‘制曰’开头。这里就有学问了,为什么这样说?要知道一般明清圣旨开头多为‘皇帝诏曰’和‘皇帝制曰’,区别在于,‘诏曰’由翰林院撰拟,内阁大学士奏定后,由皇帝钦定的庶吉士书法大家书写,最后钤皇帝玉玺,而‘制曰’是由皇帝对他所器重的受旨人或重要事件亲手书写。因此,孟家保存的圣旨或为雍正皇帝亲自书写。那意义就非同一般了。”
……
“哈欠!”就在周教授对着镜头神采焕发,讲叙自己所知道的圣旨知识时,一个很不和谐的哈欠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周教授皱了皱眉头看不乐意地看了对方一眼,李大脚,这位穿着棉衣棉裤的农村妇女,正像河马一样张大嘴巴露着大黄牙,哈欠连天。
见周教授等人望过来,李大脚就揉揉鼻子,说:“那个啥,专家同志,你们能不能长话短说,刚才说了那么一大串,俺一句都木听懂……现在俺就问你一句,这玩意值多钱?”嗓门很大,现场观众几乎全都听的一清二楚。
大家也都觉得这周教授太嗦,说那么多废话干嘛,赶快来点实在的。大家都等得着急了。
面多所谓有人希冀的目光,周教授扶了扶眼镜,笑了,然后说了一句:“你们问我,我也不知道!”
靠!有人当场就竖起了中指。
周教授很委屈啊,主要是这圣旨的资料太少了,昨天做功课的时候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宝贝,你让他怎么回答?
就在大家感到很失望的时候,一个声音却说,“他不知道,我知道!”
然后就见一个人站到了镜头前面,林逸等人一看,不是高和尚,还会是谁。
原来高和尚趁大家听周教授做知识普及的时候,就机灵地熘到后台,查了电脑,得到了第一手资料。
此时的高和尚威风八面,脖子上戴着佛珠,配合他那大马金刀的草莽气息,犹如“卷帘大将”在世,要多威风就有多威风。
在众人疑惑的注视下,只见高和尚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
“清康熙五色织锦‘诰命’圣旨,2010年于佳士得拍卖行上拍,最终成交价1150万;清道光织锦加官封冕圣旨,2011年于富士比拍卖行上拍,最终成交价1232万;有鉴于以上拍品的最终成交价格,我敢断定这道顺治朝五彩圣旨最低也值800来万………为什么这样?因为它品相有损,缺了两个卷轴。”高和尚说完笑嘻嘻地指了指周教授捧着的宝贝。“一个卷轴一百万,两个卷轴两百万,所以原本价值千万的东西,就只能值800万啦!”
最后这一段话有些嬉闹的成分,不过听在大家耳中,单单800万这个数字就犹如一个惊雷,把大家震的晕三到四。
谁能想到,这个藏在石膏像中的东西,竟然这么值钱。
尤其带着小花来的李大脚,一听这个数字,直接晕眩………“俺娘滴那个脚呀!”差点晕倒在舞台上。
“婶婶,你怎么了,你怎么了,婶婶?”幸亏有小花在旁边拉扯她棉裤。
李大脚只觉得头重脚轻,再也支持不住,扑通一下坐倒在了舞台上,然后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拍着大腿说:“小花啊,婶婶对不住你!这么好的宝贝却被人家掏一百万买走了!”
“八百来万啊,你不知道那是多少钱,俺数也数不过来,就这么一会儿就被人捡走了七百万!”
“老天爷啊,你不开眼啊,穷人咋就这么命苦,好不容易得了一个宝贝,还装不进自己口袋……”
看到这一幕,大家都觉得好笑。
这是什么?当场耍赖?
哭吧,看你能不能把那七百万哭回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四章。仰慕
自古以来,女人就都有三大绝技,一哭二闹三上吊。
作为农村妇女,李大脚不懂啥规矩不规矩,道德不道德,信用不信用,在她看来,小花家这宝贝卖亏了,这就是她的责任,所以她一定要把它“哭”回来。却忘了,这不是一个馍馍,一个红薯,更不是三两块钱,而是七百万!
而看到这一幕的观众们心思也很奇妙。
一开始林逸承诺花费一百万买下这个不起眼的石膏像时,大家是幸灾乐祸的,毕竟有人愿意当冤大头,那就显得自己很聪明。
可是随着一百万的东西一下子变成八百万,他们的心理就又变了。觉得林逸这是占了天大的便宜,捡了天大的漏,早忘记了之前的幸灾乐祸,变成了羡慕嫉妒恨。
随着李大脚这么一闹腾,众人的心理再次转变,全都忘了之前的一切,觉得林逸这是在欺负妇孺,坑人家小女孩,羡慕嫉妒恨又转变为了正义和气愤,觉得林逸这时候无论如何也应该就此表个态,不能就这么白白占了大便宜……
四大专家觉得都很不好意思,周教授想要把手中的宝贝交还给林逸,却被李大脚这个女人一下子抱着了他的腿,趴在地上使劲儿不撒手,嘴里嚷嚷着:“俺地老天爷呀,缺德啊缺德!你们千万不能这样做啊,俺们木有收到他的钱,这东西就还是俺们滴……呜呜呜!一手钱,一手货,这理儿俺还是懂得滴,俺木有看到钱,连钱毛都木看见,所以这买卖就不算数……俺现在不卖他啦,这东西还是俺们滴!”
反悔!
李大脚竟然反悔了!
还是当着电视机前的千万观众。
周教授老脸通红,男人的腿可是轻易就能抱地,尤其这女人抱了还使劲儿往怀里搂,周教授甚至能够感受到女人胸前那两团硕大的软绵,这种感觉很是让人羞愤………
多少年了?自己守身如玉多少年了?自从爱人离世以后,自己就再也没有接触过女人,可是眼前这个农村妇女,却做出如此令人羞愤且难堪的举动。
真真是羞煞读书人!
周教授被李大脚抱着大腿,像泥偶又像被点了穴道,一动也不动,老脸通红,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大脚带来的小花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只知道李婶婶在家里头被男人打了以后才会这样做,抱了男人的腿,披头散发地大喊:“你打死俺吧,俺不活了!”现在怎么也这样?好像那个爷爷没打她呀。小花搞不明白,于是也就懵懂地跟着哭,哭着哭着声音就放大了,并且是越哭越伤心。
于是,台上一个女人跪地马趴抱着别人的腿,
旁边一个小女孩使劲儿抹着眼泪,掉着眼泪豆豆,
那情景,真的是很凄凉。
给也给不了,还也还不掉。四大专家彻底无语了,一辈子知书达理,却困死在了李大脚这个愚妇手下。
本来人家林逸是不愿意当众揭底的,是他们死皮赖脸让人家揭底,现在揭底出来了,先是这个不懂事儿的农村妇女躺在地上撒泼耍赖,现在连观众们也跟着起哄,搞得人下不来台,他们觉得,这都是他们的责任。
对于林逸来说,则有些哭笑不得。
从一开始,林逸考虑的就不是这宝贝的具体价值,而是因为这宝贝能够帮助自己提升灵气,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当林逸开口出一百万买下的时候,甚至做好了亏本的准备。但是,一转眼,这玩意竟然变成了八百万………不管高和尚分析的对不对,总之这道五彩圣旨的价码绝对要超过一百万的,也就是说,自己的确是捡漏了,貌似还是很大很大的漏。
可是小花那边的李大脚却反悔了,连小花也委屈的哭了起来,还有那些起哄的观众,这可真是让人头疼。
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林逸觉得应该结束这场闹剧了,于是他就伸出手,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
起哄的观众们坐下了。
李大脚抬起头,用浑浊的眼睛看着他,
小花也不哭了,仰着脏兮兮的脸蛋,看着他。
林逸说:“没错,这道圣旨看起来是很值钱,就像刚才高大哥说的一样,也许在拍卖会上能够拍到几百万;但是,那些毕竟都是猜测,它究竟有多大价值,能够拍卖多少,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古玩拍卖市场犹如股票市场,起伏不定,有高也有低。如果你们实在不愿意卖给我,没关系,就当之前我那个承诺从没说过,这东西还是你们的……”林逸看了一眼李大脚和小花。
李大脚这个农村妇女竟然不由地老脸一红,刚才趴在地上也从不觉得丢人的她,在林逸的眼神下,竟然有一种害羞害臊的感觉。
“我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你趴在地上撒泼,也不是因为小花哭得很伤心,更不是她家中的事情让我起了恻隐之心,而是因为珍藏这件宝贝的那个老人……我可以想象得出,当年他是如何心惊胆战地把它藏在石膏像里,经了动乱年代,随时都有被批斗的危险……可以想象出,他是如何期待它能够重见光明,从而改善家中贫穷的生活。也许,在他临终的时候,他正想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却没有机会,因此才有了我今天的捡宝………”
“现在,既然你们不愿意以一百万的价码把它卖给我,那么我就把它还回去,物归原主,不拖不欠……”林逸说完这些,就笑了笑,似乎对于一下子没了几百万毫不在意。
李大脚没想到自己这么一哭,竟然真的把七八百万的宝贝哭回来了,一时间竟然有些发傻。
小花更是懵懂地看着林逸,觉得这位大哥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只说了几句话,全场就都不说话了。
此刻,所有人看着林逸的眼神都变成了惭愧和崇拜。
宝物到手,李大脚这个女人却又起了心思,刚才她听了一下,好像……好像这宝贝还不一定能卖八百万,还需要啥鉴定,啥拍卖,啥股票………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啊。
农村人的现实,装进自己口袋的钱才算钱。
再说了,小花她爹还要马上去医院治病,这一来二去要的可都是钱。
钱钱钱!!!
李大脚头大了。
所以她不等林逸回到座位,竟然飞快地爬起来,一把拉住他,也顾不得脸上的鼻涕眼泪,说:“这东西俺还是想卖的,不过你加点钱吧!”
突变,又是突变………
林逸都快被折腾的快没语言了。
幸亏这时候女主持人恢复了做主持的身份,对李大脚说:“这件事儿还是等节目结束以后再说吧,现在我们还要录制节目呢………”
好说歹说才把李大脚劝住,让她带了小花下台。
一场匪夷所思的石膏像“鉴宝”这才算是结束。
……
新的鉴宝开始,立马林逸就发觉不对劲儿了。
从一开始想要保持低调,不出风头的他,此刻俨然已经成了万众瞩目的“大明星”。
那些持宝人,不管是谁,只要上了台一准找他,什么金石,玉器,字画,木器……全都请他帮忙鉴定。
林逸这边忙得热火朝天,四大专家那边却遭了冷遇。
不过此时四位专家却没有半点不高兴的样子,反而觉得这是应该的。
像林逸这样,能够两次鉴定出“宝中藏宝”,说明了他鉴定能力的技艺精湛;能够一开口出价一百万,又说明了他身为藏家的实力雄厚。
一个身兼两种能力的人,又怎么会不被众人所仰慕?(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五章。百万宝贝
接下来的鉴宝活动可圈可点,尤其适逢元宵佳节,最后闪亮登场的宝贝们也带着浓郁的年味儿………
民国海上画家张桴园的一幅《岁朝集瑞图》喜庆吉祥,一派新春气象;一件清代的牙雕香囊见证了彼时文人雅士精美雅致的生活细节;出自河南扒村窑口的黑白花罐率意流畅的写意图案和精美工艺显现了金元时期能工巧匠的智慧和精湛技艺。尤其是一枚带戳记的清代五十两银元宝亮相,更是寓意着年年有余,金玉满堂。
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整个鉴宝活动的后半段几乎都是围绕林逸在转。
不管是持宝人,还是电视台的摄像机,都把目标对准了他,搞得林逸很是郁闷。
首先,林逸自认不是什么道行高深的鉴宝大师,自己也仅仅对金石和字画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