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氏为王-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听从孙膑的建议,认为作壁上观不可取,一旦韩国不支,必然归降魏国,如此大大损伤了齐国的利益。便劝说威王先答应救援韩国,让韩国上下一心死守新郑,然后以各种理由推脱,知道大半年后才出兵相救,此时无论魏军还是韩军都已经疲惫不堪,田忌便用孙膑之计在马陵大败魏军,杀死了上将军庞涓,齐国从此取代魏国的霸权,称霸中原里六十余年。

    肥义在此时举出此例,无非是想让主父也效仿当年的齐威王,先答应救援燕国,却坐视两国消耗,待精疲力尽时在发病图之。

第九十章 大朝信宫(八)

    肥义此言一出,在场的十几人竟然有大半喝彩,皆附议赞同。唯有赵章邹眉说道;“相邦此举未免有些太过奸诈了,如此一来我们必然遭来燕国的嫉恨,还不如痛痛快快的打上一仗。如今我功灭中山的主力大军仍然集结待命,大可以直接向东横插,切断齐国大军的退路,随后北上与燕军会和,共歼齐军,父王以为如何?”

    赵雍邹眉,沉吟一会了说道;“你说的从战术上确实可行,但并非万无一失。大军出动,定然声势浩大,齐军的统帅田文若是机灵些的话,恐怕我们大军还没赶到他就已经率领齐军逃之夭夭了。而且齐国毕竟是大国,论国力雄厚远胜于我们诸国,就算他的主力大军在河北损失殆尽,也可以轻易的再次从内地招募起来一支大军。齐王和孟尝君这两人都是睚眦必报之人,我们若是背后捅冷刀子,他们必然嫉恨我赵国,从此再无和解的可能,齐国也会将我赵国视为生死对头,而和争霸的秦国何解。”

    “所以对付齐国这样恢复能力很强的国家,必须下定决定,即便不能一战将其彻底打跨,至少也要让他元气大伤,再无还手之力。否则它必然掉转枪头,从此视我赵国为心腹大敌,将我们的主要精力都留在了河间。这对我们赵国争霸天下的目的相互背驰,南辕北辙。”

    赵何面色露出不解神色,困惑道;“那父王您的意思是我们赵国袖手旁观以,保存实力为上,不插手齐燕之间的纠纷?这样燕国万一支撑不住了,那当如何?”

    赵雍笑着摇头道;“当然不是,我说的是尽量避免和齐国兵戎相见,但却能够迫使齐国知难而退。”

    肥义略微差异,道;“恕老臣愚钝,如不出兵,如何能让齐国知难而退。”

    赵雍的嘴角处露出了笑容,“寡人决定在信宫大朝天下,邀请各国君王和太子共同赴宴,相邦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面面相觑。

    大朝天下,号令诸侯来贺,这是何等威风之事,仪仗似乎也只有未衰落之前的周天子可以做到。即便是先后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人,也只是号令些小国君侯前来会盟,地点也大多挑在国外。

    可信都是赵国陪都,就在赵国腹地,如今的齐、秦、楚、魏、韩、燕也是堂堂的万乘之国,动则带甲数十万,赵雍若是原来想来号令诸侯前来,恐怕会冷冷清清收场,成为天下人的笑话。

    可今时不同往日,在吞下中山国后,赵国的南北两块一斤浑然融为一体,人口也增加了一小半,国势暴涨。更重要的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曾经强盛一时的中山国竟然被赵国攻灭,赵国之军力鼎盛,令天下人为之动容。单从军事实力而言,赵国的实力已经超过了齐秦,位列诸侯之首。

    所以主父才如此自信的决定在信宫大朝诸侯,以此扬国威,向世人宣布,赵国正式进入了争霸时期,而不再是当年那个凡事仰人鼻息的贫弱赵国。

    战国初期,经过了李俚吴起变法后迅速强大起来的魏国首先称霸,魏国霸业衰退后,威王中兴的齐国和变法自强的秦国一直是争霸的主角。在楚国为张仪所骗受到重创后,天下二极话的趋势越来越越明显了,秦国和齐国各据东西,三晋和楚燕则时而倒向齐国,时而倒向秦国,被而过驱使作为争夺霸业的棋子。

    赵雍刚刚即位时,赵国国力衰退,数度响应齐国的号召合纵伐秦皆是大败而归,损失惨重。赵雍索性退出了合纵,转而专心发展实力,对外则与各国保持着一种和平的态度,一连十几年都未发生过什么大规模的战事。

    为了低调示人,赵雍甚至在五国相王后自愿放弃了王号,而改成为君。连实力与赵国差上许多的宋、燕、中山都先后称王了,而赵雍却摒弃了王号,放弃了“王”的尊号。

    对此赵雍做出的解释是“无其实,敢处其名乎。”

    没有称王的实力,就不图慕虚名,赵雍当初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是何其的心痛和不甘,赵国当时的孱弱让他痛心无比,所以愈加的渴望着变法自强。而如今的赵国,在吞并中山、林胡、楼烦后,国土扩大了足足一倍,并且拥有了天下最优良的骑兵军团,已经初步具备了称霸中原的资本。

    赵雍铮铮之言下,满朝的大臣皆为之心情震荡。就便是反对胡服骑射的公子成等人,也不得不承认赵雍确实是个难得的天才之主,在他执掌赵国的二十九年间,赵国从当初一个贫困孱弱的二流诸侯国,一跃成为实力强劲,拥有带甲数十万,骑以万匹计的强大军力。

    大朝信宫,赵国无疑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向天下诸侯宣布,赵国将与秦齐并列,正式进入了争霸的行列,而干预齐国和燕国的战事无疑是赵国行动的第一步。

    大殿中一时安静到极点,人人都情不自禁屏住了呼吸,脸上具是相望神色。这对赵国无疑是个标志性的事件,即魏文侯霸业衰退后,赵国成为了三晋新的领袖,继承了春秋巨无霸晋国的霸主身份,凌驾于诸侯之上。

    “赵信。”赵雍高声喝道。

    :“末将在。”赵信上前一步,大声应命。

    “传我诏令,传书齐、秦、楚、魏、韩、燕、宋、鲁、卫九国国君,邀请他们和太子前来信宫一聚。报于周天子,请他遣使来贺。如若不应,视于我赵国为敌!”

    “诺!”赵信热血沸腾,疾跳的心脏仿佛要从口中跃出,转身大步离去。

    “肥义。”

    “臣在。”

    “拟诏,令代相赵固即可统领大军东进,扎营肥东,齐军若是主动挑衅,则毫不犹豫的进行反击。”

    肥义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一旁有些不知所措的赵何,还是低头应道;“诺。”

    “赵章。”

    “儿臣在。”

    “你立刻带着本部骑兵,拿着我的书信前往齐军大营,邀请孟尝君前来信宫。”

    赵章一愣,齐军可是有三十万大军,他的本部骑兵不过万余,若是赵雍的做法激怒了他,自己的小命可就不保了。

    所以赵章有些担心的说道;“那他若是不答应呢?”

    赵雍却自信无比的笑了笑,道;“放心,田文是个聪明人,聪明人一般都不会干傻事的。他一定会来的,除非他不想活着回齐国了,”

    赵章见主父如此保证,便也不再多说,只好领命。

    待赵雍下完命令后,忽然想起了赵何还在身边,便转过头微笑着说道;“何儿,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赵何摇了摇头,神色有些暗淡,低着头小声的说道;“没有了,父王。”

第九十一章 大朝信宫(九)

    通往各国的驿道上,背插红旗的一队队赵国骑兵们尽情驰骋,只是奋力的抽打着马鞭,丝毫不恤胯下战马的耐力。他们背着着象征着使节的红色旗帜,携带着主父写给各国君主的书信,马不停蹄人不离鞍,一路飞驰奔向各国的王都。

    很快,赵国的骑兵们就将主父的意思传遍了天下,赵雍的书信简单明了,只是寥寥数语,毫不客气的告诉他们;我赵雍将要在信宫大朝天下,广邀各国君王和太子前来相会。

    虽说是请,却与胁迫无疑,要知道邀请一国的君王和储君来到自己的陪都会面,这本身就是一种恃强凌弱的以势压人,一直低调置身于列国相互征战外的赵国,如今却用一种强硬无比的姿态向天下宣布了自己的高调复出,就此参与到中原霸权的争夺之中。

    千年成周,古都洛邑,悠长的钟鼓声敲响,王宫内沉重的城门缓缓推开,赵国信使高举着主父的诏令一路策马疾行,如入无人之境。周天子姬延双手微微颤抖,从满脸骄横的赵国使者手中接过了诏令,脸色有些苍白的说道;“请转告主父,寡人因身体抱恙,就不前往恭贺了。今令太宰代替寡人前往,还望主父见谅。”

    在大梁,在新郑,魏王和韩王忽然间才发现了,就在他们仍在齐秦争霸之间摇摆不定之时,他们的老兄弟赵国不知何时已经变得如此强大了起来。北驱三胡,南并中山,十余年间国土和人口增长了近一倍,远远的将魏韩二国甩在了身后。之前为了对抗强秦的蚕食,魏韩二王不得不奉齐王为主,任他驱使与秦国争霸。可如今他们却多了一种选择,赵国的强势复出让两国重新审视起了天下格局,单纯的两极争霸变成了秦齐赵各据一方,齐国已经不再是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国家。

    毕竟相比其贪婪无度的齐王,同为三晋的赵国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从血缘上都更容易让魏国和韩国接受。当初魏文侯称霸中原时,正是打着紧密团结三晋的旗帜,重复了当年晋国的强势将齐秦楚强行压制。所以赵雍书信来邀,魏王嗣和韩王仓并没有过多的抗拒,多年来积弱的心态,早已经让他们失去了大国的骄傲,便纷纷应邀携着太子前往信都相会。

    燕国自不用多说,在得知赵雍答应为燕国调停后,燕王职大喜,便将国事交予苏秦等人,立刻动身前往信都于燕太子相会。宋鲁卫国小势衰,在齐魏楚等国的咄咄逼人下朝夕不保,自然对赵国多加巴结,收到书信后皆携太子前往赴约。楚国因为隔得太远,与赵国并未接壤,自然不惧赵国强势。再加上楚国虽数败于齐秦,国力大衰,但终究是地广人众,依旧是七雄中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楚王自然不肯自降身份来朝拜赵雍,便只是派出令尹斗阶代替自己出使赵国,像主父恭贺。

    临淄宫呢,收到赵雍书信的齐王田地暴跳如雷,狠狠的将信笺摔倒了地上,在宫人们的战战兢兢中怒吼了许久,最终还是不甘心的将信笺从新捡了起来。他虽然性情急躁,却并非傻瓜,如今赵国大军兵锋已经逼近河间,在齐赵边境集结,一旦加入占据,必然将深入燕地的齐国大军退路截断,赵信此时派来邀他前去信都,无疑是**裸的用武力强逼,若是拒绝,下一刻极有可能是大军挥至。

    赵国这些年来的逐渐强大田地也是心中清楚的,只是因为赵国一直与周边各国保持和平相处,只是对胡人和中山国大兴兵戈,所以久而久之,田地便也将赵国的威胁不放在心上了,只是专心西向与秦国争霸。

    他之前之所以同意任由赵国兼并中山,一方面因为正在函谷关与秦国激战,无暇北顾;一方面也是因为对宋国的膏腴之地垂涎已久,想要撇开楚魏独吞之,这边需要赵国对他吞并宋国的默许;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田地原本以为依照中山国昔日之强,怎么也能拖住一年半载,即便赵国能够得手,也必然会元气大伤,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消化掉中山以补充损耗的国力。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中山国竟然会如此不济,也没想到赵国竟会如此之强。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顽强存立了两百多年的中山国竟然已经化为了尘埃,彻底的融入到了赵国之中,赵国非但没有因为旷日持久的战事损耗国力,反而因为兼并了心腹大患中山国而士气大振,赫赫武功令诸侯畏惧不已。

    这时田地才不得不重新注意起赵国这个新兴起的军事大国,发现它的强大实力已经不是四面树敌的齐国所能对抗了。只是田地他早已经习惯了霸主的身份,现如今如何能做到对赵国低头,于是便刷了个花招,明里答应了会携太子前往赴约,过几天却派出使者向赵雍报于自己旧疾复发,不能前往,只是派出太子田法章代替自己前往。

    九国中唯一态度反复不定的就是秦国,当赵国的使者持着主父的书信赶到秦国时,咸阳为之动怒。自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起来的秦国一改当年的贫苦,不断向关东蚕食魏韩楚三国的领土以壮大国力,经过惠文王和武王三十余年的扩张,已经成为了一个势力强劲的国家,虽然国力上不足富庶的齐国,但军事上的实力已经将齐国甩在了身后。虽然武王暴毙后秦国陷入了内乱中国力有所衰减,但也是天下间数一数二的大国,赵雍却派出使者来传秦王赴约,这无疑是对秦人的骄傲以侮辱。

    所以消息一传出,朝中大臣们纷纷上书反对,一个个在朝堂上慷概激昂,请求太后和秦王断然拒绝赵国的无理要求,更有激进者要求派兵攻到赵国的河东,以示警告,让赵国收起对秦国的小觑之心。

    秦人对赵国的一直声讨,到让身为秦相的楼缓的处境极为尴尬。一方面他是赵人,是主父以势相逼强压着秦国任命;另一方面他却又是秦国相邦,于公不得不从秦国利益出发。以往秦赵交好,他的处境尚且好过一些,如今秦赵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了,便让他难以自处。所以他干脆闭了嘴,在朝堂上一言不发。

    楼缓的异常举止自然逃脱不了正高居座上的芈太后眼中,眼神微动,看向楼缓笑着问道;“楼相今日一言未发,想来心中定是有何高见,不妨说予本宫听听。”

    楼缓忙收敛心神,微微欠身行礼,心下却是凛然。

    别看这个年过四十的女人仍是貌美如花,眉目间风情万种,但其心志之坚、手段之老辣,即便是久为政客的楼缓也自然不如。芈太后本名芈八子,为楚国公族之女,为秦惠文王的妃子。武王举鼎暴毙后,因年轻无后,他的几位兄弟便为了争夺秦王之位大打出手,最后得到赵雍支持的赢稷胜出,在其母和舅舅魏冉的支持下登上了秦王位,芈八子也因此成为王太后,开始临朝称制。

    如今芈太后一手把持着秦国的国政,以秦王年少为由代替他处理国事,在内重用兄弟魏冉和芈戎,以此二人把持朝政,将秦王架空,把整个秦国牢牢掌控在手中。赵雍强压令楼缓入秦的本意是为赵国争取到更多的利益,但却在芈太后的强势之下举步维艰,虽为相邦却无相权,行事处处受到手下的牵制和推脱。

    这一年来的相处,楼缓早就领教过这个女人的厉害,所以对她的问话丝毫不敢大意,沉吟了一会才说道;“太后,恕臣之言,秦赵本就是兄弟之邦,相互依仗。如今主父大朝信宫,我秦国不如与之配合,壮其声势,约为盟友,共击齐国,如何岂不是很好。”

第九十二章 大朝信宫(十)

    话音还会落下,却听到身后一声冷哼响起,一阵阴阳怪气的声音随即响起,

    “楼相说的轻松,只是不知是在为赵国效命还是为我秦国效命。”

    楼缓面色有些难看,转过身来道;“在其位谋其政,我既为秦相,自然以秦国利益为重,如果华阳君认为我有什么做的不当之处,大可以当面指出。”

    说话的那人正是华阳君芈戎,他是芈太后嫡亲的弟弟,才华虽然不及芈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但血缘上更近一层,所以极得芈太后器重,被封华阳,号称华阳君,与其兄弟穰侯魏冉一起把持秦国国政。他素来嫉恨楼缓平白无故的占据了相邦的位子,挡住了自己和兄长魏冉的向上之路,所以素来与之不合,常常出言讥讽,久而久之,楼缓倒也习以为常了。

    见楼缓出言反驳,华阳君冷哼一声,正欲开口,却见姐姐的目光递来,眉头微皱,面露不悦。华阳君心中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便闭嘴不再多说。

    芈太后这才放下心来,道:“楼相说的也有些道理,果然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言罢又望向一旁一直未说话的秦王赢稷,开口道;“大王,你也别光顾着偷懒,说说你的看法。”

    “是,母后。”赢稷微微欠身行礼;眉头微微奏起,凝神思虑了一会才说道。

    “母后请恕儿臣愚钝,其中要害关系至今仍未想通,只觉得楼相过的有些道理,舅舅说的也不错,委实让人难以取舍,还是母后你来做决定吧。”

    “你个小滑头。”芈太后笑着骂了句。

    “看来是母后太过于纵容你了,养成了你这么一副懒散的性子。别忘了你才是秦王,总不能对事事都这么心不在焉,母后现在还年富力强,还能帮上你一些忙,可要是老了糊涂了怎么办,这秦国的担子还不是要靠你自己担着。”

    赢稷却嘻嘻一笑,不以为然道;“母后哪里会老,你若是走到咸阳街上,谁不会以为是哪家的小娘子出门上街,不消半刻,定会引来狂蜂浪蝶们的追捧。”

    此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