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铉点点头,“我确实有点怀疑!”
房玄龄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挂在墙上的一幅地图前,他凝视片刻对张铉道:“将军请看!”
张铉走了过来,房玄龄拾起木杆指着地图道:“从临沂县南撤是进入彭城郡,但彭城郡的驻军主要在彭城,而北部没有驻军,而且都是平原地带,滕县、沛县、丰县几个大县都比较富足,洗劫这几个大县后,便可直接进入梁郡的砀山县,目前梁郡的驻军不多,所以从孟让想进入梁郡的企图来看,我觉得战略上还是行得通。”
“先生的意思是说,孟让是真想与我们合作?”
“上次我就给将军说过,孙宣雅收容孟让必生祸患,两虎怎能同居一山?再说,孙宣雅和孟让就算使计,这种信孟让也不敢写,一旦写了,他们之间就不会有信任了。”
张铉负手来回踱步,低头沉思片刻又问道:“那先生可有应对之策?”
房玄龄笑道:“不管此事是真是假,我们都可以将计就计。”
“怎么个将计就计?”
房玄龄低声对张铉说了几句,张铉缓缓点头,房谋杜断,房玄龄果然名不虚传。
张铉立刻写了一封信,让王善带回去给孟让,随即张铉又给下邳郡驻军的杨义臣写了一封信,让人绕道鲁郡南下,赶往下邳郡。
隋军在东安县按兵不动,张铉还需要等到秦琼的军队赶来汇合,与此同时,张铉又派李寿节率一千军队前往沂水县以南越八十里处觅高处筑城堡,积极进行储粮备战
就在齐郡和北海郡军队大规模调动的第二天,王薄便接到了历城县探子发来的紧急鹰信,这让王薄紧张起来,同时心中也有了一丝期待,如果他能再次挫败隋军南征,那么随着齐郡隋军的力量衰弱,他是不是可以率军反攻齐郡了?
王薄站在城头上凝视着北方,心中思绪万千,旁边他的妻弟徐顺明笑道:“姊夫是想杀回齐郡吧!”
“虽然是这样想,却未必能办到。”
王薄笑了笑,“既要做好杀回齐郡的准备,又必须给自己准备好一条后果。”
“姊夫是说鲁郡吗?”
王薄摇了摇头,“如果能战胜隋军,我会直接杀回齐郡,可一旦兵败,鲁郡也呆不住,我考虑去东平郡,或者去投瓦岗。”
王薄眉头慢慢皱成一团,“其实我最担心的还是孟让,如果孙宣雅还继续重用他,他们之间比如会生内乱,会被隋军所趁,后果很严重啊!”
“既然如此,姊夫再写信提醒一下孙宣雅。”
“我不知提醒他多少次了!”
王薄叹口气,想到孙宣雅的愚蠢,不由恨恨道:“他从来就不肯听我的劝,总以为我提醒他是因为我和孟让之间的个人恩怨。”
“可我真不懂,孙宣雅为什么这么信任孟让?不给姊夫面子。”
“因为女人,你不知道吧!孙宣雅最宠爱的小妾就是孟让之妹,一旦涉及到女人,孙宣雅就会昏头了。”
徐顺明沉默不语,他自己何尝不是这样,他的姐姐不就是王薄的妻子吗?王薄也因此对自己格外器重,当然,妻子和小妾不同,自己也和孟让不同。
沉默片刻,徐顺明又劝王薄道:“姊夫再试一试吧!或许孙宣雅不知道隋军已经准备再次南攻了。”
王薄点了点头,“也罢!我就再尽力劝他一次,如果还不行,只能说是天意了。”(未完待续……)
第343章 蒙阴城堡
费县,这一次孙宣雅吸取了教训,他在费县部署了两万重兵,发誓要守住这座临沂县的北大门,同时任命自己的兄弟孙志安为费县主将。
就在隋军云集北方东安县之时,孙宣雅也亲自前来费县巡视军队备战情况,尽管孙宣雅还没有得到隋军准备再度南下的情况,但孙宣雅也知道飞鹰军不会善罢甘休,一定还会再次南征。
城头上,孙宣雅望着北方一望无际的麦田,心中着实有点担忧,和所有乱匪一样,孙宣雅对外宣称自己拥有二十万大军,实际上包括了十几万老弱妇孺,真正的士兵只有五万人。
孙宣雅的军队远不如王薄军队精良,不仅装备落后,而且战斗力也逊色不少,只是依仗人数众多而压王薄一筹。
孙宣雅十分担心粮食问题,他要养二十余万人口,粮食不足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他,现在他的存粮已经不多,普通民众开始实行配给制,尽管怨声载道他也没有办法,就指望着今年夏粮丰收解决燃眉之急,眼看再过一个月小麦就要成熟了,如果这个时候隋军南征,将给他的夏收带来巨大的麻烦。
这时,身后传来兄弟孙志安的声音,“我有急事要见大王!”
孙宣雅一回头,只见他兄弟孙志安手中拿着一封信,焦急地要推开亲兵的阻拦。
“让他过来!”
孙宣雅忽然有种预感,会不会是隋军有消息了。
孙志安匆匆走上前,“大哥,是王薄的急信!”
孙宣雅不由眉头一皱,王薄写信来做什么?王薄每次写信或者是他亲自前来,都是要求自己杀了孟让。一两次他还可以应付一下,可每次都这样要求,着实让孙宣雅有些恼火了,自己任用谁关他王薄什么事,非要他三番五次跑来对自己指手画脚。
尤其上次王薄大胜隋军,导致人人都在说王薄才是琅琊郡之主。令孙宣雅十分嫉恨,所以从上次大战结束后,孙宣雅便一直没有和王薄联系。
孙宣雅一把从兄弟手中夺过信,随手将信打开,皱着眉头粗粗看了一遍,他的脸色慢慢变了,开始变得紧张,又仔细地将信看了一遍,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隋军居然在东安县集结,而且这一次是以张铉为主将。
孙宣雅又看了两遍,信中没有他想要的详细信息,他立刻对兄弟道:“送信人在哪里,带他来见我!”
不多时,一名送信士兵被带了上来,他上前单膝跪下。“参见大王!”
“你们主公还有什么口信要带给我吗?”
“回禀大王,还有一个消息是我家主公刚刚得到。但不能确定,所以主公吩咐卑下,如果大王感兴趣,可以告诉大王。”
“什么消息?”孙宣雅急问道。
“我家主公得到消息,隋军在蒙阴崮开始修建城堡,但不能确定。如果大王有兴趣,可以派人去看一看。”
孙宣雅一时不解,隋军在蒙阴崮修建城堡做什么?这时,孙志安小心翼翼提醒他,“会不会当然废弃那座粮堡?”
孙宣雅顿时想到什么。立刻喝令道:“拿地图来!”
他的亲兵连忙在他面前铺开一幅地图,孙宣雅很快在地图上找到了位于蒙山崮的那座粮堡。
城堡叫做蒙阴堡,距离费县不到五十里,原本是北齐在四十几年前修建的一座坚固城堡,用来存储粮食,虽然已经废弃多年,但当年北齐是用大青石筑城堡,尽管略有损坏,但稍微修缮后依旧可以使用,难道隋军是想用这里来储存粮食吗?
孙宣雅心中有点紧张起来,他沉思片刻,对孙志安道:“速派一支军队前去查看,如果有可能,立刻给我摧毁这座城堡。”
“遵命!”
孙志安当即派部将杨猛率两千军迅速北上,他还是不太放心,又亲自率领五百人在后面接应
费县地形复杂,东面是大片平原,北面也是一片平原,但向北地势渐渐变高,丘陵纵横,然后便进入连绵起伏的蒙山山脉。
孙宣雅在地图上找到那座废弃城堡位于费县以北五十里处,正好是莒县和费县的交界处,也是蒙山山脉向南的最后一个山口,过了这座城堡,地势变得平坦起来,甚至可以奔行骑兵,所以这座城堡的战略位子极其重要。
张铉在第一次南征琅琊郡时便发现了这座废弃的城堡,而第一次南征失败使张铉意识到如果不解决后勤保障问题,他们很难剿灭琅琊郡的乱匪,这座废弃城堡的战略价值便立刻凸显出来。
城堡位于蒙山以南,便叫做蒙阴堡,用蒙山大青石筑成,于北齐天统元年修建,迄今整整五十年,是北齐在琅琊郡为剿匪而修建,最多可以驻军三千人,储粮五万石,
北齐灭亡后这座城堡便废弃了,随着岁月流逝,这座城堡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城堡内野草丛生,城墙多处坍塌,但这几天随着一支隋军的到来,城堡又开始被重新修葺了。
城堡周围都是巨大的石块,采石非常方便,一千隋军和数百名石匠在城下叮叮当当的凿石、运石,一块块大青石被吊上山腰,修复这座位于山腰处的城堡。
城堡内的杂草已清除干净,露出了长满青苔的基石,隋军在原来基石上重新铺了一层石板,使地基变得干燥,并在石板上搭建了百余顶帐篷,作为士兵的宿营。
在城堡的东北角,两座巨大的石制粮库正在修建,每座粮库可以存放万石粮食,两万石粮食足以保证隋军南下后勤所需,另外还要再修建一座物资仓库,这样,一座强大的隋军后勤基地便出现了。
紧靠城墙处搭建着用巨木做成的简易吊塔,正将一块块青石吊上城头,碎裂粉化的大石被士兵们逐一清除,换上新凿成石块,用石灰和米浆修砌,城墙将坚固异常。
此时在城头之上,偏将李寿节正远远眺望着南方的官道,从城堡向南原本都是大片麦田和村庄,现在都已经荒芜,一直到几十里外靠近费县才有一点人烟,但前几天士兵们发现有贼军的探子出没。
这让李寿节多少有点担心,贼军会不会北上来骚扰自己修城?
李寿节是辽东人,年仅二十出头,能说一口流利的高句丽语言,他是在涿郡时便跟随张铉,参加过所有的战役,经验已经十分丰富。
他知道该怎么警戒,就在二十里外官道边的山丘上,他秘密修建了一座示警烽燧,如果有贼军北上,烽燧会立刻通知这边。
就在这时,李寿节忽然发现十几里外三股黑烟腾空而起,这是烽燧的严重警报,这表示有千人以上贼军出现了。
“速命所有弟兄退回城堡!”李寿节大声喝喊道。
‘当!当!当!’
城堡上警钟大作,正在四周采石的隋军士兵立刻放弃手中的活计,纷纷向城内撤离,与此同时,城堡上刚刚修好的铁门也开始缓缓关闭,只留一条缝隙让隋军撤入。
城堡虽然还没有完全修葺完成,但隋军先修葺坍塌的部分,使城堡最低高度也有两丈,足以抵挡小规模的进攻,更重要是,城堡修建在半山腰,更加易守难攻。
李寿节回头看见城内的百余顶帐篷,他立刻喝令道:“所有帐篷都收起来,防止贼军用火攻!”
士兵们纷纷将一顶顶帐篷收起,城内立刻变得开阔起来,这时,五百名隋军士兵已经先一步奔上城头,张弓搭箭,严阵以待。
半个时辰后,一支贼军队出现在十余里外的官道上,仿佛一条长长的小黑点,看起来不过两千余人,这让李寿节顿时松了口气。
这时,李寿节心念一转,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如果让这支贼兵就这么逃回去,那也太便宜他们,他有机会给予这支贼军以重击。
他立刻对士兵们令道:“所有士兵下城,只留第一队在城墙上守卫!”
他又回头指着躲在仓库内几百名工匠道:“让所有工匠也上城来!”(未完待续……)
第344章 守城初战
杨猛率领两千贼兵正向蒙阴堡疾速赶来,看得出王薄的消息并没有错,蒙阴堡确实是被修葺过了,而且城堡上还插着一面隋军大旗,似乎城内有军队驻扎。
杨猛不敢贸然上山,眼看距离城堡不到两里,他一摆手,军队缓缓停下。
“去查探一下!”
两名探子向山上飞奔而去,杨猛又打量一下山腰处的城堡,为了运送粮食,上山有一条平坦的斜坡,斜坡上堆满了尚未完成的青石块,四周看不见一个隋军士兵或者工匠,倒是城头上依稀有一点驻军,但地势太低,他看不见驻军的情况。
片刻,两名探子奔了回来,向杨猛禀报道:“启禀将军,城头有大约百余名士兵和几百名工匠,城门已经关闭,除此之外周围再无隋军。”
杨猛大喜,又追问道:“你们确定只有百名隋军士兵?”
“卑职能确定,确实只看见百余人,城头上其他都是工匠,不过城堡已修葺完整,没有坍塌之处。”
杨猛心中暗忖,‘看来隋军只有百人护卫工匠修城,这是摧毁城堡的机会。’
杨猛得到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将城堡彻底摧毁,当然,如果隋军重兵驻防他也没有办法,但现在隋军只有百余人,岂不正是他的机会?
这时杨猛发现了工匠们放置在城外的简易吊塔,又看见山下有大量已砍伐的松木,又高又直,堆积在青石旁,他忍不住得意一笑,“天助我也!”
“立刻制作攻城梯!”
杨猛率领两千贼军,而对方只有百人。这个机会他怎么可能放弃,两千贼兵开始制作简易攻城梯,将几棵大木并排钉在一起,中间再钉上可供蹬踏的木条,一架三丈高的简易攻城梯便完成了。
一个时辰后,贼兵已经制作了十几架攻城梯。这时鼓声大作,坐在山下休息的贼兵士兵纷纷起身,开始进行集结。
城头上,数百名工匠已经撤下去,只剩下一百士兵,但另外九百名士兵却躲在城垛后,手执弓箭,等待主将下达射击的命令。
李寿节心中异常紧张,这还是他第一次单独率军和贼军作战。尽管只是一场小规模的战役,但失败的后果却十分清楚,不仅要重挫这次南征琅琊郡的计划,同时也会造成隋军的重大伤亡,他将成为北海隋军的罪人。
他目光紧紧盯着城下的贼军,两鬓已渗出密密的汗珠,这时,城下敌军进攻的战鼓轰隆隆敲响。李寿节紧张得心脏都快爆掉,他又看了看城头上的隋军。隋军士兵们的冷静沉着给了一点安慰,他不停告诉自己,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隋军士兵,怎么可能战胜不了两千贼军?
蒙阴堡不大,周长只有四里,其中东面是悬崖。北面则背靠山崖,只有南面和西面可以发动进攻。
贼军的进攻已经开始,两千贼军士兵扛着十架攻城梯,高举盾牌,正沿着上山的坡道一步一步向城堡东墙靠近。
“放箭!”
李寿节一声令下。百名士兵一齐向坡道上放箭,稀稀疏疏的箭矢射向贼军士兵,开始有贼兵被箭矢射中,惨叫着摔倒,滚翻下山去。
数十人的伤亡阻挡不了贼军的进攻,杨猛一挥大刀,恶狠狠吼道:“出击!”
“杀啊——”
两千贼兵呐喊着向城堡冲去,一架架攻城梯高高竖起,向城堡越奔越近,不仅是李寿节,所有的隋军士兵都紧张万分,如果不是经过严格训练,隋军士兵都会忍不住站起身了。
李寿节死死盯着越来越近的贼兵,‘嗖!’一支箭擦着头皮从他头顶射过,吓得李寿节蹲了下来。
‘轰!’
几架攻城梯几乎同时搁在城墙上,贼兵士兵开始蜂拥向上攀爬,李寿节望着头顶上的攻城梯,他大吼道:“出战!出战!”
这时,蹲在城墙背后的隋军纷纷起身,将一块块大石向下砸去,一群群贼兵士兵被大石砸翻,翻滚着跌下城去,箭如雨发,密集的箭矢射向城下的贼兵,贼军士兵惨叫着一片片倒下,顿时死伤惨重。
城头上忽然涌出密密麻麻的隋军士兵,惊得杨猛目瞪口呆,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中计了,城内远远不止一百名士兵,隋军是在诱引自己攻城。
“撤退!”
杨猛大声喊叫,被吓得魂飞魄散的贼军跌跌撞撞向山坡下奔去,队伍已不成队形,争先恐后,混乱不堪,李寿节大喊道:“开城门,杀出去!”
城门开启,一千隋军士兵从城堡内杀了出来,在后面追杀贼军,杀得贼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无数贼兵跪在地上苦苦求饶,隋军士兵一路追杀,贼兵四散奔逃,投降者不计其数。
杨猛被一支箭射中后肩,吓得他伏在马上仓皇奔逃,一口气奔出二十余里,等了片刻,陆陆续续有残兵逃来,最后只收集到三百余残军,杨猛不由长叹一声,他回去该怎么交代?
“将军,先回去吧!”
几名亲兵纷纷劝他,“咱们兵力太少,被隋军击败也是必然,大王不会怪罪!”
杨猛无奈,只得调转马头向费县而去,他身上插着一支箭也不准士兵们拔掉,只是简单包扎一下,至少要让大王看到自己的伤情。
一队士兵垂头丧气往回走了数里,这时,迎面来了一支数百人的军队,为首大将正是孙宣雅,吓得杨猛连忙翻身下马,匍匐在地上。
孙宣雅见他背上箭伤,便知道他是惨败而归,不由怒问道:“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