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天书童-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些时日的邸报上,还有胡依依带回来的消息,肖遥基本了解了现在的苗疆和朝廷局面。

    自从凤凰山大乱之后,巫神殿一直封山不出。苗王由于实力严重受损,已经回到了自己的白苗领地,现在的凤凰山就是四大苗裔共同管理。

    凤凰大典没有举行,不过后面的茶叶交易,粮食交易,还是最近在凤凰城举行了交易会。只是由于朝廷在溪州限制了贸易往来,交易暂时也无法实现。

    苗疆内部,特使是四大苗裔,对于苗王无法保护巫神殿十分不满,苗疆主要势力,都倾向于逼迫苗王主动让位。

    彭氏土司的联名奏折,得到了很多土司的支持,而且现在四大苗裔和三大土司已经再次上疏,要求朝廷恢复正常的溪州商贸水运往来。

    巫衣派现在则没有了任何动静,鬼面去见过溪州巫衣派的分舵,但是早就人去楼空,而且也有一段时间了。

    毒龙教则没有什么异常,胡依依也不知道教主在哪里。鬼道的魏家和伍家则是闭门不出,西川的钟家和五柳派的人也不见了踪迹。

    总之在凤凰山大乱之后,多方势力尽都蛰伏起来,肖遥不认为他们已经离开了苗疆。

    估计钟家的人已经走了,因为他们的两个教主都已经死了。但是五柳派一面只是清虚死了,会不会离开苗疆还不好说,而且即使离开苗疆,他们也会秘密离开,因此行踪根本很难打探到。

    巫衣派则受到整个苗疆的指责,暂时是不会露头了,现在大家都在看着苗王接下来会怎么做。

    这一次苗疆各势力重新洗牌,最大的赢家不外乎是毒龙教和鬼道两家,这三方估计都会逐步走到前台,而且巫神殿究竟为了什么封山不出,这令肖遥倒是十分在意。

    难道首座巫神和第三殿巫神想要冲击化境?他们虽然找回来玉璧石碑,但是冲击化境还不是这般容易就可以做到的。

    而且苗疆势力重组,他们就不担心会被边缘化吗?

    大小姐的病情已经痊愈了,这几天一直和胡依依在城里四处游玩,至于那位神医,就呆在客栈里面,从不出门。

    肖遥就留鬼面负责在客栈里面值守,现在巫衣派销声匿迹,鬼面也就彻底投向了肖遥。

    只是接下来的几份快传邸报让肖遥十分在意,虽然杜威根本不够级别来看这份邸报,但是朝廷还是给钦差行辕照常发来了快传邸报。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那就是朝廷还是比较认同杜威的处置方式的。

    而邸报上的内容则有些出乎肖遥的意料,首先朝廷由理藩院,大理寺,都察院成立了联合调查土司们上疏弹劾康钦差索贿问题的专案组,然后朝廷居然真的放松了对于苗疆的商贸管制,虽然铁器还是受到限制,但是粮食,盐和茶叶交易的限制却是直接取消了。

    最令肖遥在意的是,朝廷居然没有立刻派钦差前来苗疆直接调查的意思,专案组也只是停留在京城,和苗疆公文往来,并不派新的钦差赶来苗疆,更没有撤销原来的钦差行辕,这倒是帮了杜威大忙。

    这几天陆陆续续被送回了三十几个原来留在凤凰城的钦差行辕随从,凤凰山上钦差行辕的人则一个也没有回来。

    朝廷不派钦差,这一点让杜威也有些意外,他虽然顶了钦差行辕的帽子,但是却是没有钦差的权利,虽然苗王也让人送回了一些原来钦差行辕的公文,但是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文书。

    十多天来,倒是肖遥一有空就陪着大小姐和胡依依在溪州城里闲逛,将城里比较好玩的地方统统逛了个遍。

    从原来每天的忙忙碌碌,到现在突然空闲下来,肖遥还真的有些不适应,只好一面继续修炼真气,一面不时的来帮杜威的忙。

    倒是彭山再也没有上门来,估计这个家伙也正忙的不可开交。

    杜威对于公事还是比较熟悉的,没有了新任钦差的到来,那么钦差行辕也就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

    但是杜威还是在肖遥的建议下,将湖州行辕的人和各种公文都转移到了溪州将军驻地,并且把苗王送回来的人也安排在了那里,在那里临时要了一片场地,城里只留十几个用来通信的传令兵和两个心腹的军官。

    杜威不能离开溪州城,因为钦差行辕没有圣旨是不能设在军营的,而且康钦差也没有被授予调动军队的军权,杜威如果搬到军营里面,那就更说不清了。

    “肖老弟,你说朝廷为什么不派新的钦差来溪州呢?”杜威拉了一把椅子,坐在肖遥的对面,手里则是今天刚刚到的邸报。

    “杜大哥,朝廷每一次派钦差,都是有一个明确的职责,现在不派钦差,就是对于钦差的职责还没有定下来。”肖遥接过杜威递过来的邸报,一边看,一边说道。

    “那么朝廷不想调查康钦差的死因了吗?”

    “怎么会呢,只是现在即使派了人,又能调查出什么来呢,关键的是,现在派钦差来溪州,就要直接面对那些土司们弹劾康钦差的这个问题,朝廷一直在京城里处理这个问题,估计也是同样的打算。”

    “莫非朝廷是想拖过去?”杜威有些不相信。

    “当然不是,这么大的问题,朝廷怎么可能拖的过去,而是朝廷对于是否向苗疆动武,已经有了决断。因为一旦直接派钦差来苗疆,就要直面康钦差的问题,如果这个案件过早的下结论,就会消弱朝廷出兵的正当性。”肖遥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你是说,朝廷准备派兵征讨苗疆?”闻言,杜威立刻追问。

    “现在的局面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实际上却说明朝廷在苗疆已经失去了实际的权威,不论如何调查康钦差索贿的问题,都不会改变这个现状,因此朝廷一方面放松对于苗疆的物资封锁,一方面拖着对于康钦差的调查,就是希望有一个准备时间,朝廷需要时间作什么呢,这不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吗?”肖遥逐步解释道。

    “那么四大土司会怎么办,我们要不要离开溪州?”

    “四大土司当然也在准备,他们想趁这一段时间更多的买进粮食,但是粮食通过陆路从中原运过来,或者走运河直接沿着大江运过来,运到苗疆都需要至少二十天的时间,根本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朝廷只要最后把粮食拦在溪州城外就可以了。”肖遥边说边思索。

    “但是如果朝廷一面暗中整备苗疆外围的几处驻军,还有江淮几省的营兵和府兵,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一举合围苗疆,因此我们现在决不能离开溪州,朝廷不撤销钦差行辕,也是为了稳住苗疆的各个土司。”肖遥看着杜威,说出了这个大家不希望的判断。

    那就是朝廷一旦动手,也极有可能不会通知城里的杜威,自己这些人就成了弃子。

    杜威看了看窗外,沉默了好一会,才慢慢开口说道,“我们应该怎么办?难道就在这里等着开战吗?”

    听到杜威的话,肖遥也有些同情杜威的处境,这种被抛弃的感觉实在不好,看来朝中有人并不希望杜威活着回去。

    肖遥突然对着杜威露出一副诡异的笑脸,“朝廷可没有说我们不能离开呀,只是朝廷没有撤销钦差行辕,至于怎么离开,那就要靠我们自己的智慧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第443章 杜威返京

    朝廷没有撤销这个没有了钦差的钦差行辕,按照肖遥的分析,这等于是用杜威来稳住苗疆的大小土司,只是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杜威等人就成了弃子,深陷敌营,一旦开战,结果可想而知。

    肖遥可不想留下来陪葬,但是自己已经上了杜威的贼船,也不好丢下他不管。

    最为关键的是,自己还有一些麻烦没有处理干净。既然朝廷开战的决心已定,那么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既不让朝廷给扣上一个私自撤离溪州的罪名,还要顺利的从溪州离开。

    其实肖遥并不担心自己在苗疆的安全,只是大小姐还在自己的身边,一旦开战,自己如何护送大小姐安全的返回中原,这才是比较麻烦的问题。

    肖遥看着杜威有些失神的样子,半晌,计上心头。开口道:“杜大哥,其实我们还是有办法避开这个问题的。”

    杜威听到肖遥如此说,立刻转过身来,“肖老弟,有什么你就快说吧。”

    “其实朝廷想要稳住苗疆的土司们,那么就不能在开战前撤销我们现在临时组建的这个钦差行辕,同时我们也不能自作聪明的自己解散掉这个行辕。但是我们却可以以行辕的名义,命令我们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这样不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离开溪州了吗?”

    肖遥觉得充分利用钦差行辕这块牌子才是王道。

    “什么理由,可以使得我们顺理成章的离开溪州?”此时杜威显然对这个问题更为关心。

    “当然是朝廷的公务了,我们可以起草一份钦差行辕关于苗疆形势发展的奏折,然后设为高等级机密文件,以至于必须由你亲自护送进京呈报。”

    肖遥说出了自己设计的方案。

    “既然朝廷不想撤掉钦差行辕,那么就不会给我们什么实质性的任务,但是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一些实质性任务,这个护送机密情报就是最好的任务。”肖遥开始详细的讲述自己的计划。

    按照肖遥的估计,朝廷一定不会同意杜威离开溪州,因为他现在是钦差行辕的临时负责人,牺牲他一个换来朝廷进军的顺利,这是十分划算的事情。

    因此杜威就必须既不影响朝廷的计划,又可以光明正大的返回京城,那就要溪州城里有杜威不得不亲自送回京城的绝密情报。

    按照本朝的规定,机密层级达到一定程度,就需要相应级别官员专门护送,杜威是四品,就需要找一个对等的机密情报。

    只是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机密情报,就是十分关键的问题了。

    但是这一点对于肖遥来说却不算什么,因为有一件事情正好可以当作这项机密情报,那就是凤凰山大乱的情报。

    虽然朝廷在苗疆也有一些暗桩,但是对于凤凰山大乱的真相,即使很多苗疆的土司都不清楚,那么这些暗桩就更不用说了。

    只要肖遥提供一份相对有价值的凤凰山大乱的奏章,并且说明康钦差在凤凰山的可能死因,那么杜威就可以借由这个借口离开。

    至于肖遥,根本就不算钦差行辕的人,自然就不需要留在这里与行辕共存亡了。

    肖遥之所以想要帮助杜威离开,正是希望杜威可以顺路送大小姐回京。

    肖遥并不担心杜威护送大小姐会出什么意外,首先杜威是以官员的身份,回京述职,因此一路上遇到危险的几率要小很多。

    其次,这个时候自己身边也只有杜威可以帮忙,同时那个王路也可以随同护卫。

    肖遥相信这件事对于杜威只是举手之劳,而且杜威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把和自己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化。

    这一直是杜威所期盼的,同时也是杜威对自己所展开的诸多攻势中很明确的一点。

    杜威既然这样做,就一定是有什么事情需要自己的帮助,只是现在还不到告诉自己的时候,那么肖遥此时正好可以借助杜威返京的机会,安全的将大小姐送回中原。

    送走大小姐,自己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而且自己是在杜威的帮助下,加入了影卫,杜威挂了,自己就连联系人都没有了。

    想明白这些后,肖遥还是决定要下一点血本。

    苗王那老狐狸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很多事情自己也没有必要再替他瞒着。而朝廷想要出兵苗疆,就一定要调查苗疆现在的基本情况,搞清楚凤凰山大乱的基本经过,就是重中之重。

    但同时肖遥却不想让杜威知道太多自己和苗疆之间的事情,则需要对凤凰山近期发生的很多事情进行一次加工,加入自己所喜欢的情节。

    不多时,肖遥暗自心中打好简单的腹稿,然后拿起桌上的纸笔,简单的写了一份三四百字的奏折草稿。

    其中的大意就是苗王联合他的堂兄第二殿巫神还有康钦差在凤凰山试图通过夺权控制巫神殿,但是却受到了各方江湖人士的反对,比如五柳派清虚等人。

    一场大战,巫神殿第二殿巫神战死,康钦差也死于那场大乱,苗王逃出凤凰山,巫神殿封山不出。

    肖遥自然不会说出四柱阴尸的相关内容,即使说了,朝中的那些人也不会相信。虽然这份奏折里面的很多内容并不新鲜,但是却是来自前方第一线的资料,因此也算得上重要情报,由杜威亲自押送也就合情合理。

    肖遥在写好奏折的同时,也向杜威提出了要他一路上顺路护送大小姐回京的事情,杜威倒是十分爽快,当时就答应了,而且还同意肖遥的建议,将王路作为助手,带在路上。

    有了王路,肖遥就安心了很多,其他人会背叛自己,但是王路和鬼面一定不会,因为他们品尝过生死符的感觉,知道背叛自己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有王路在一边做护卫,肖遥才更加放心一些。

    肖遥又和杜威继续商量了一些细节,才回到自己所住的客栈。

    将自己的安排告诉众人后,对于肖遥不能和自己一同返京,大小姐似乎有些失望,但是此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如果有关康钦差的事情没有处理好,对于肖遥和大小姐都意味着会有很多的麻烦,甚至会牵连到赵家。

    毕竟在某些事情上,肖遥等人和康钦差有着一定的关联,如果朝廷细细盘查,很多事情上根本说不清楚,必然会惹上麻烦。

    好在朝廷现在似乎更加注重对于苗疆的战争,因此也就根本没有想过派人具体调查康钦差的真正死因。

    在肖遥看来,不调查这件事本身就是朝廷的一种态度。

    如此做法,就等于朝廷在一定程度上守住了姓康的面子,不调查康钦差的死因,自然也就延宕了对于康钦差受贿的调查,即使那些苗疆土司们再怎么上疏,朝廷也可以用这个理由暂时拖延。

    一旦朝廷的军队部署完毕,开战后这些事情的对错就根本无关紧要了。

    大小姐和胡依依两人依依惜别,肖遥对王路细细嘱咐一番。翌日晨曦,杜威带着大小姐和王路二人,来到土司府办理相关手续。

    彭氏土司府根本没有限制杜威的行动,几人离开了土司府,来到城外溪州军营,带上一队钦差行辕卫队士兵,自然是杜威自己所直属的那些禁军侍卫,然后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踏上回京的官道。

    这些侍卫对于终于可以返回京城还是十分高兴的,留在这里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变成炮灰。

    现在溪州城虽然一片和平,但是无论是城里的土司府军队,还是城外驻扎的溪州将军手下的府兵,双方都在暗中备战。

    紧张的气氛,在军营里面时刻都可以感觉的到。

    随着杜威带着大小姐的离开,钦差行辕里面就剩下了两个负责联络的军官,每天从土司府的驿站里面领取邸报,这两个家伙甚至都不住在城里,一到晚上就返回城外的溪州将军驻地。

    肖遥自然也就不会再去那个临时征用的驿站,而是在客栈里面仔细计划着自己的进一步动作。

    这一次的西南行目标已经完成了,顺利治好了大小姐的病情,但是却惹上了一些麻烦,主要都与康钦差有关。虽然这个家伙现在已经死了,但是他可是宰相的妹夫,自己还是要谨慎一点。

    这一次西南行福祸相依,自己的武功大为精进,虽然现在滑落到了聚气成刃境界,但是比起初入苗疆时的自己已经强大了很多,此番和五柳派结下了不解仇恨,同时也得罪了西川钟家。

    钟家现在人才凋落,不足为患,但是五柳派和皇室过从甚密,自己要想办法除掉那鬼仆,才算是永绝后患。

    另外还有巫衣派,这个祸害虽然隐藏了起来,但是肖遥早就安排鬼面去详加调查过,现在也已经有了些眉目,趁此机会必然要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除了这些,肖遥仍然觉得此番苗疆之行的一些疑团还没有解开,苗疆大乱还有一些隐情自己还不清楚,如果这些能够调查清楚再好不过,如此以后也可以帮到彭山,或许也能使自己对巫族传承有更多的认识。

第444章 江南水师

    按照肖遥的计划,只要杜威回到京城,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自己抹黑了姓康的,因为自己所写的那一份奏折和自己向杜威提供的很多具体细节,都将苗疆很多土司对于朝廷的不满转向了康钦差在苗疆的大肆敛财。

    相信这个结果是很多人都愿意看见的,最关键的康钦差现在已近是死人了,根本就不能再做任何辩驳,那么这就是一个天然的替罪羊。

    肖遥从不怀疑杜威和康钦差本身的离心离德,从杜威招揽自己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那么杜威身后的人,一定会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