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人敬鬼神,仪式庄严肃穆,来不得半点马虎。
“礼毕,稍息!下面请大总管训话!”赞礼官高呼道。
“这里,寄托了我大唐二十万忠勇将士的灵魂!”韦晞高声道,所有人目光刷地集中在那座高耸的纪念碑上,仿佛看到一支庞大的军团在上面浮现!
“我的心情,是骄傲又沉重呐!”
“我为我们将士们的英勇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也为我大唐整整丢失了二十万优秀子弟的命而痛心!”
“二十万人哪!”
“整整一个州、甚至是几个州的人口,就这样的丧失了性命!”
“虽然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是为了我大唐边境的安靖,是为了我大唐百姓能够安乐地吃饭,过生活,但!在他们的家庭,他们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他们的逝去,让二十万家庭遭遇了骨肉分离的剧痛!”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吐蕃!”
“我大唐,不想要他们的土地,那里寒冷而荒芜。而吐蕃人,却想夺取我们的地方,因为我们的人们漂亮,我们的土地富饶!”
“为了保家卫国,整整二十万大唐优秀子弟捐躯!”
随着他的演讲,场上寂静无人声,只有风吹旗角猎猎作响,大伙儿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位年轻的大总管,聆听着他的训导。
“我不想再建多一座纪念碑,我想结束与吐蕃的战争,所以我将率领你们出征,打败吐蕃,占领逻些,当吐蕃的土地归入大唐,这片土地的战争将会平息,重归和平!”
他面带微笑,问起军官们道:“最好的敌人是什么敌人呢?”
“死去的敌人!”军官们疯狂地大叫起来。
“对!”韦晞也大叫道:“让我们进攻,征服和消灭他们!”
“让我们进攻、征服和消灭他们!”军人们高呼声,声音响彻云霄!
“当着我们的先烈发誓,他们的血不会白流!”韦晞高呼道。
“我们向你们发誓,决不让你们的血白流!”军官们齐齐拨刀,当空挥舞地吼叫道。
不止说说而已,遂行当时的仪式:所有的人都看着,天地为证!
高级军官们歃血为盟,由军士奉上托盘,上有银刀(消毒过,韦晞可是怕死的)和酒碗,每位将军割破皮肤,将血滴在碗中,然后军士将酒碗里的血酒倒进酒海中(一种大型的装酒器皿),混和后,将血酒再分回酒碗里,送回给将军们。
然后将军们将血酒一饮而尽,把碗砸地,齐声誓曰:“不破逻些,誓不还军!如若违誓,有如此碗!”
……
血誓之后,即行进兵。
车辚辚,马萧萧,铁骑滚滚,剑指高原。
第一支出动的部队由程伯喜率领的山地步兵第一师,共有一万五千人,副将是史万超,韦晞亲自与第一师一起出动。
他们将要踏上的征途是几十年前,一个年轻的唐朝女子离开长安,逶迤走过崇山峻岭的道路。
那位盛装的唐朝女子,就是文成公主,当她到达逻些时,注定了她背后的那条路从此繁荣,从此商贾云集,从此刀兵相向。
要承担起一段历史,这条路,就是唐蕃古道,亦可以叫做青藏线。
在山地步兵第一师的后面,更多的部队追随着他们的步伐前进。
甚至在所有的部队之前,工程兵已经开始了修路,通向逻些的道路!(未完待续。)
第四二七节 灭亡吐蕃示意图
下午时分,洛阳定鼎门通往皇宫地大街上,三骑急骑自城外飞驰而来,大叫道:“让路!让路!”
很快地,京城执金吾也派出了骑兵,给他们先导开路,一路大叫着让路!
十分嚣张,但帝都臣民们还是很开心地给他们让开道路,因为他们听到了骑士们边跑边喊道:“捷报!捷报!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韦晞攻占暖泉(温泉)!吐蕃长巴约率万人归顺我大唐!”
露布报捷!
让路后驻足的百姓目视捷报骑兵离去,议论纷纷。
他们并不知道吐蕃暖泉在什么位置,更不清楚长巴约何许人也,万人归顺大唐对于大唐和吐蕃敌我形势将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但大唐取得胜利是好事,至少胜利死的人将会比战败要少嘛。
户部尚书郭待举散朝回家,他家在宜人坊,遇到马队,老远听着叫声,他骑马也避让一边(唐代立国伊始就规定官员即使是宰相出行也须一律骑马,只有贵妇和年高德勋者才可以坐轿)望着马队呼啸呐喊而过,他的脸上尽是一片满足和满意。
想当年,韦晞还是一个毛头小子时,郭待举为兵部尚书的高官,地位与他相差悬殊,就对他特别青睐,大开方便之门。
天理良心,郭待举真的没收过韦晞的任何贿赂,顶多就是收些土特产。
今天,郭待举还因当年的举荐之功而受用不尽!
这里面还有袁公公瑜的功劳呵,他现为侍中,最近身体不好,一直请假,都在家里静养,想想后,郭待举着从人带马,转向位于南市的“永太坊”去看望一下袁公瑜。
路过南市边,却见南市南入口附近立有一处大大的木牌,足有两丈(六米)宽一丈高,下面汇集了好些人员,都在兴高采烈地讨论着。
郭待举眼力好,看到木牌上赫然写着大唐灭亡吐蕃进军示意图!画的正是吐蕃地图,得到的消息很快,上面已经画出了温泉与大非川的路径来。
顿时他大吃一惊!
要知道,这样做固然可以展示唐军的武力,万一失败了呢?
丢的可是朝廷的脸面,
而且示意图下人员聚集,不合官府统治之法,须知官府最忌人员啸聚一起,生出事端。
南市来往人流众多,一旦有人挑头,一呼百应,干起坏事来,那还了得!
尤可虑者,昭昭功业向民众展示,郭待举做官久了,哪还不知道“捧杀”之法,什么叫做“功高震主!”
真要到那一天,哪怕是驸马都尉,照杀不误。
谁敢这么大胆在南市放置这样的牌子?
要是有人想害韦晞,他不能坐视不管。
他暂时不走了,急派人去询问,不久得到回报道:“是太平公主下令做的!”
“太平公主?”郭待举诧异了,竟是太平公主所为?
他微一沉吟,派了近侍到公主府请问家令“此举是否合适?”然后他径往袁公瑜府里拜访。
……
袁公瑜,陈郡扶乐人,很早就向武则天进忠,但其生性耿直,曾密折弹劾左相许圉师导致许被免职,受到许的势力反扑,受陷害本应去职京师,但不知咋地却能久居朝堂,现为侍中(三品高官),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举荐韦晞的功劳保着他?
听闻郭待举报来的消息,袁公瑜大呼痛快!
他在病中,竟然叫家人准备酒席,与郭侍举共饮庆祝。
“你就别喝了,等驸马凯旋而归,再与他喝个痛快!”郭待举劝道。
“驸马战功赫赫,我大唐幸有此良将!当浮一大白也!来来来!”袁公瑜不听劝地道。
“你现在生病呢!”郭待举再劝道。
“那就先喝了,再治病!”袁公瑜看上去真的超高兴了。
“你啊你!”郭待举不再劝了,与他对干起来。
……
等郭待举喝得醉熏熏地回到家中,派去公主府打探消息的人早已经回来,报告主人道:“阿郞(主人),公主府家令说了,谢谢郭尚书的关心,公主此举,乃是玄清道长所教,且经过请旨,不必担心!”
“噢!”郭待举不由诧异,想不到小小的一个示意牌,背后站了一位神秘莫测的道长和两圣至尊!
他不知晓此事的来由,实质是太平公主想给她与韦晞未出生的孩子祈福,但这孩子的父亲正在对外族大动干戈,杀人放火,血腥遍地,想来得不到什么福气。
太平公主在京城各大寺庙和道观布施三万贯钱祈福,再花上十万贯钱去做好事!例如给受灾的地区匿名寄钱救灾,修路等等,当中登州独得好处,给投了五万贯去改善市政建设。
这点她受了驸马的影响,给神佛不如给生人。
但这还是不够,毕竟她财力有限,包括三十万的国债购买和现在的十三万贯,导致她的银根紧张,难以支撑。
她问起京城大德之士,无一不是要她继续投钱去做法事,以化解仇怨,否则难说将来孩子的祸福。
如若不做,莫谓言之不预也!
想想后,她派人去了老君观,为是否可以联系玄清,问他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为驸马的孩子祈福呢?
她知道,玄清是驸马的兄弟,只有玄清才会坚定地站在驸马这边,对她不打诳语。
很幸运地,不在老君观的玄清派人通知太平公主:解决之道是在洛阳南市设立一大唐灭亡吐蕃进军示意图,画出驸马的进军过程,写下日期和战果,让天下人知晓。
如此大唐民众高兴,从而抵消来自吐蕃的怨气!
无论玄清此策是否有理得当,反正太平公主是病急乱投医,派人做好了这大幅示意图,在家令提醒下,进宫请求在南市摆设。
见着天后,太平公主双膝下跪求母,差点没痛哭出声(给劝住没哭出来)。
事涉小皇孙的安危,天后非常重视,她思忖再三后,准了!
为此,她还力挡了不知道多少份的弹章!
这样的事情做出来,在封建社会可是大忌讳!
才有了南市的这幅大型示意图,展示了大唐军队的进军路线,与捷报同步更新,让大唐子民们与各处胡商知晓大唐军队雄风,而韦晞之名,也从示意图竖起的那一刻,声名远扬!
示意图是有效的:是年冬十二月,太平公主产下一子,母子均安!
高宗皇帝极为高兴,下旨扩建老君观,同时大赦东都罪犯。(未完待续。)
第四二八节 开始行程
自大非川出发,唐军前几天的行程有如郊游。
唐蕃古道,之前吐蕃人几十万人抵达,因此道路痕迹明显,且不会错,因为,没有多少的人迹。
景色极好!
正值夏季,所以处处都是草青花绿。在古道边,到各式各样的野花。是成片成片满山坡都是,阵势恢宏,直达天际!
场景异常震撼。花如巨毯般将高原盖住,红橙黄绿蓝靛紫,入目处七彩缤纷。
关键是没有敌人!
出动三天,没有遇到一个敌人,没有任何一个吐蕃人骑着马冲锋,更没有人向他们射冷箭,甚至连个骑马跑来窥伺的吐蕃人都没有。
牧民身无长物,没有传说中的坚壁清野,没有破坏水源,要知道破坏水源让人很恶心的,对方会放腐烂的动物死尸或者粪便污染水源,但唐军依据地图找到的水源水质清澈。
遇到的些少吐蕃或者吐谷浑牧民都对唐军表示恭顺,这不是郊游还是什么?
作为出动的前锋,每个军人都配备两匹好养的矮种马去运输装备物资。
唐军所有的人都是制式装备,他们装备有公用的帐篷、煤炭、锅等,还有集体用的登山过涧设备和大量的绳索等。
个人装备除了兵器弓箭、还有被铺、防水衣帽、换洗衣服、保暖内衣(鸭绒或皮衣)、袜子若干、火石、水壶、餐具、小刀、指南针、帽子、手套、洗漱用品、药品、盐樽、大包卫生纸等。
每个军人还要携带三天的食物。
征吐蕃部队食谱几件宝分别是:炒面、肉干、茶叶、榨菜,还有一种是奶酪。
为了这场战争,大量地准备了炒面也就是炒面粉,那是抗美援朝时志愿军吃的炒面。
采用小麦、高梁、黄豆、芝麻磨制出来的面粉,加盐后炒出来干巴巴的熟面粉。
吃法就是混入开水,然后用筛子朝着一个方向不停揽动,成为半固体,加入肉干和奶酪,就可以吃啦!
当然,行军中哪来这么多开水,就只能和冻水或者雪水一起干吃了。
滋味呢,因为加入了芝麻,嗅起来很香,吃上几天,只能够机械地往嘴里塞。
从将军到士兵都吃这个这个,
因为被炒熟过,食用方便,可以长时间地储存。
这是唐军历史上一个创举,在高原上,想吃饭或者大饼,均不容易,一是缺水,二是没有高压锅肯定得夹生饭,大饼同样不容易熟,重要的是,哪有这么多的运输力去运输燃料?那时可没有汽车!
高原上也没有什么森林,即使有的煤炭也还埋在地底下。
炒面粉提供热量,好在有大量的肉干,还有带着的马匹提供的马奶和奶酪,同行的牦牛、牛羊也提供肉食。
这就是远征吐蕃逻些的军队所能吃到的东西,他们还带有豆子,除了给马匹打打牙祭之外,还用来做发水豆芽,此为大总管教的,吃起来时,每个官兵顶多得到一小把,把它们珍而重之地吃下肚去!
好在大总管英明,炒面除了麦子还放了黄豆、芝麻等改进口味和营养,还有肉干,可是人们能量的来由!
无糖的马奶和奶酪味道寡淡,不过官兵们从不嫌弃。
茶叶是每个军人必须吃的,大部分人都带了大块的压制茶砖,吃的时候切一小块,有条件时就煮水沏茶,没条件时干嚼,感谢大总管,唐军直至到达逻些时都有茶喝(吃)。
与国内其它唐军相比,远征吐蕃部队的装备更豪华,他们的衣服暖和,人人有指南针,打了绑腿,带有充足的肉干,他们能够食用红景天预防高原反应,每个人都按照要求从头包到脚,以防紫外线……
什么是紫外线?
就是能够晒伤人的光线,哦,谁说的,大总管说的。
军队知道大总管不是人,乃天上武曲星君下凡,他说什么,大伙儿最好照单全收!
……
事实证明,唐军的准备充分,出动三天,没有任何减员,部队士气高涨。
天气一直很好,没有雨雪,阳光明媚,晚上繁星点点,银河灿烂。
大伙儿均认为此为大吉兆,跟随大总管,将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
前面是河卡镇,通往河卡镇的道路都平平缓缓,两旁则是宽阔的草原,十分单调,草质不是很好,不是很鲜嫩的那种,属于荒原草甸,草看起来很多,却是青黄色,能够喂养的牲口不多。
第一师经过时宿营,牧草很轻易地给啃光光,要是停留在同一片地区,得到远处放牧了。
继续前行,渐渐可以见到高山牧场,成片绿毯子也似的青翠草场,山间云雾缭绕,颇似仙境。就在远处山脊上,河卡镇在望。
果然,人类都是聪明的,他们占据着最好最容易生存的地方,凭借周边草场,他们放牧牲畜,就可以生存下来。
程伯喜与韦晞同行,他无聊地问道:“为什么这里的草长得很好,而之前的草地长得这么差呢,也好象没有什么水源啊?”
当时科学落后,许多都不清楚不明白,他是随便问问,也没想找到答案,没想到韦晞说道:“这里有山,山有高度,阻挡了水汽,水汽落在山岭上,滋润土地,草就长得好!”
“平地上,风把水汽都吹走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这你也知道啊!”程伯喜惊讶地道。
“我什么都会!”韦晞傲然地道。
“这我信!”程伯喜说道:“你这么快就做了驸马,当了大将军,人家说你不是人!”
“我是妖怪!”韦晞直说自己的本相。
“很大的妖怪!”程伯喜同意道:“大妖!”
周围的官兵都敬畏地看着韦晞,眼中的崇拜毋庸置疑。
从望远镜望过去,先头部队已经进镇,似乎没有发生战斗的样子。
他们打出了安全的旗号。
马蹄声起,斥侯飞报:“方圆三十里都没有敌人的踪影!”
“走吧,我们进镇!”韦晞招呼道。
而大将史万超则狐疑地道:“会不会有什么埋伏呢?为什么这么顺利啊!”
这不止是他的疑问,还是大部分官兵的疑问,什么时候吐蕃人变得和气了?
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对战,从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正面打得过时一拥而上,进行穷凶极恶的屠杀,正面打不过时就会袭扰战:日夜不停地在敌人周围射箭,杀死落单,打水、捡马草的敌人,反正不会让你舒服得过。
居然吐蕃人没有采用这些战术,诡异得紧。
“有个p埋伏!”程伯喜冷哼道:“你没看我家三弟已经打马进镇了么!”(未完待续。)
第四二九节 最大的带路党(一)
阿拉伯谚语:当你还没有见到敌人之前,你的品德便会在他们之间传扬!
……
河卡镇里空无一人,每一间屋子几乎都是空着的,里面除了一些搬不走的家具外什么都没有。
几乎都是石头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