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设盛唐-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八八节 可惜了!

    阳光漫天下,碧波无垠的海里。

    唐船一百艘前锋对上了前方大片小帆船,非常之多,超过三百艘。

    “倭国人还真有胆量啊!”遥看倭军,他们大小旗帜队形整齐,没有开帆,声势不弱。

    可是与唐船比起来,那真的是差得远了。

    唐船主力舰长四十米有多,宽度为九米二,排水量达到了恐怖五百吨,对比上那些十吨的小帆,一艘顶百!

    步军主将是王孝杰,水战主将却是荆东灵,这位参谋长宜步战宜水战,指挥能力一流。他与王孝杰并列,身边站满了将军和参谋,望着倭人空群而出的样子,轻松地道:“倭人这么有种,岂可不和他们玩玩。”

    “风向?水流?”

    “风向由海吹陆,但水流我们是逆流!”参谋叫道。

    “命令舰队展开!”荆东灵下达命令后,各条战舰依据之前演练的过程,拉开彼此间的距离,并不挤成一团。

    双方交战的地方离陆地并不远,在岸边的小山的山顶上,石见国的国造土井岗摆出仪仗,他坐在唐人的胡床上观战,见到唐军的强大舰队展开成宽大的战线,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土井岗紧张得透不过气来,能做的事只能祈祷。

    双方舰队在接近,见到差不多的距离,倭人的船只分出了上百条小艇,艇上差不多有近二十人,一齐划桨,找着唐船冲过来。

    艇上堆满了一堆堆的木柴,教人一看便知倭人想学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美周瑜赤壁放大火。

    果不其然,随着距离越来越近,第一排的倭船上点着了火,开始加速,运桨如飞,火势渐大。

    倭人无人离船,后面也没有系着逃生的小船,端的是以视死如归的精神杀将过来。

    “愚蠢!”唐军将领们纷纷表示bs。

    一通鼓响起,唐船前出二十艘,船舷两侧的掣棹孔一起探出长桨,划入水里。迅速加速,每条唐船上站满了士兵,强弩硬弓全部严阵以待,准备攻击。

    更有袒/胸赤着上身的力士檑响战鼓,喧天震响,海面动荡。

    说时迟,那时快,唐船纷纷以万斤之力,撞在了倭人小船上。

    干净利落地将他们撞得粉碎!

    冲角有什么用?冲角的作用在于当敌火船挨着已身时,已经将它们给撞碎去。

    这些火船要是带着油料的,只怕唐船还忌之三分,只可惜带路党吉备真宗说这倭国从没有这么奢侈的国度,真要是有这么多的油料,早拿去吃喝了(倭国没有石油,油料是动物油或者植物油)。

    撞得木船一艘接一艘的粉碎,余船在海面上燃烧,却烧不到迅速移动的唐船。

    倭人纷纷落水,即时受到唐船上弓弩的攻击。

    那时期没有火炮,投石机搬到船上只能够打面目标,点目标命中率很低,主要靠弓弩,而唐兵有水平的用弓箭,普通兵士则用弩,他们在船边预设好一个个弩架,把弩放上去起到稳定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万向架,用弩向落水的倭人射击,命中率极高,如同枪毙一船,将倭人纷纷射杀,沉下去,海面上升起一滩滩血水。

    见着火船无功,倭人倾巢出动,二百余条较大的船只滚滚而来。

    “舰船向中央靠拢!”

    唐国旗舰打出旗号,原本展开的松懈的队形迅速密集。

    巨大的唐船灵活得象小船一船,说散就散,讲合就合,很快形成了密集队形。

    双方接战,立时杀声震天,箭枝的唿啸声成为了战场的主旋律。

    水战以弓箭为先,因此双方箭来箭往,火箭硬箭,纷至沓来。

    甫一接战,唐箭射程远超倭人,只见得一枝枝箭落在了倭船上,立时起火,害得倭船上的人慌忙救火,又要反击,一片混乱。

    水战大家都有所准备,用一包包打湿的泥土盖在着火点上,把火浇熄,这谁都会,不过倭船中箭得多,反击得少,处于不利地势。

    “中军下半帆,转左舵,左舷划桨,右舷停桨!”

    “左右侧翼鼓劲继续前进,包围倭船!”

    荆东灵有条不紊地下达军令,听着鼓号和看到了旗号,中央前行的唐船纷纷转舵,同时左边继续划桨,右边则停桨,如此很快地船只打横之后,又按照新的指令,以微速前进。

    如此唐军形成了战列线!

    一条长龙似的唐船头尾相接,军官们兴奋地高叫着韦式胡语:“fire!”所有的人持弓使弩,向着倭人万箭齐发!

    火箭如千灯万盏,劲箭似雨打残花般投向了倭船。

    硬弩扎在倭船上,弩身上携带的油料打着了火,火势蔓延,倭人的湿泥包一下子用完,而淋水上去,油料随水而走,烧得更快。

    而且救火也是不易,因为箭枝如雨,嗖嗖飞来,射杀船上倭人,他们惨叫着,纷纷倒在血泊中。

    一条条战船失去了控制打横,着火被焚的船只尽是叫喊逃命之声,后面倭船冲过来同样突破不得唐船的战列线,给弓箭射定!

    此时唐军两翼的战舰撞向了倭船侧边船只,重击之下,多条倭员倾覆,半船人都掉了水里去。

    两侧唐船突破了阻挡,以高速冲向倭人队列左右,包围他们。

    唐船前进,同样形成了战列线,每个人都掣起大弓,向倭人发动了暴风骤雨的箭雨洗礼。

    火箭射船,硬箭伤人,天作之合!

    史万超这家伙着他的亲兵们排队,给他准备弩箭,他哈哈大笑着,操纵船舷边沿的硬弩,用“望山”瞄准,轻轻扣动板机,一射一个准。

    他射完这把弩,立即到另一把弩那里去,再射!

    他亲兵多啊,马上给射箭后的弩上弦,等着他不间断射击。

    所有到处,个人不留,只要冒出头来的,都给他射爆。

    在射程内没有一活口,其他船的军官见到眼红,也如法炮制,好象机关枪扫射般,凶残无比。

    唐军舰队形成合围!

    泼雨般的箭枝往这群变成了惊弓之鸟的倭人射去,到处火光熊熊,处处是人的惨叫声。

    给唐军带去观战的吉备真宗为自己族人的悲惨遭遇而悲哀,更让他动容的是唐军箭枝从没间断过,好象不要钱一般!

    相比之下,倭人的箭既少又弱,与唐军相比,根本不是一个层面。

    他勐醒过来,唐人之富裕,妥妥地压制了自己的族人。

    而在旗舰上,荆东灵看着海面上烈火翻腾的地狱,遗憾地道:“可惜了,倭人太少,不能够重新演绎第二个白江口之战!”(未完待续。。)

第四**节 牛肉干征服倭人

    唐军在石见国那贺郡的浜田城外海大破倭人,尽歼其水师,近万倭人(其实大部分都是农民)丧命,而唐船没给击沉一艘!

    这战绩吓到了石见国的国造土井岗,他派出使节询问唐军有什么要求?

    派出的使节粗通唐话,七窍通了六窍,那唐话听得唐人面面相觑,都以为自己读得书少,不懂得听唐话了。

    如同阿三说英文,英国人听不懂一样。

    好在有一个吉备真宗,与对方日语进行沟通,代为讲述唐军的需求。

    于是土井岗得知唐人的要求是“臣服,或者死!”

    当然,还有第三条路就是逃跑,成为丧家之犬。

    臣服呢,唐军不会剥夺他的位置,相反还有好处给他,他可以得到奖励,更多的人口,更好的生活。

    不臣服的结果就是个死!

    这让土井岗很纠结,不过得知唐军的一个消息后他就下定了决心:唐军计划不走了,他们要占领石见国!

    如果唐军是过路客,则土井岗躲起来,等唐军过后再当还乡团。

    唐军占着石见国不走,则土井岗逃到别人地盘,寄人篱下,日子绝不好过!

    更有可能客死异乡,反正出逃的结局难料,反倒不如作唐军的傀儡,而且也不一定是傀儡,唐人说不会怎么干涉他们的内政。

    ……

    浜田港里鼓乐齐奏,热烈欢迎唐军的到来,土井岗率领众倭人卑躬屈膝将王孝杰和荆东灵领进了他的国造府,肉麻地说着欢迎的语言。

    韦并没有上岸,他见到战事妥当,遂兵分两路,亲率诸大将突袭平城京去了。

    他大咧咧地道:“倭国的国相当于我们的州,一个州刺史,轮不到我去见他!”

    韦的姿势高傲,诸将以之为然,毫无异议,石见国之事交付给荆东灵和王孝杰主持。

    与筑紫国国造府差远了,人家是宫殿群,而此处就一座中型的殿堂而已。

    当他们看到唐军的高大威武和一副副铁器行头时,均不无庆幸没有与唐军交战。

    铁甲铿锵,一个唐军的装备至少等于倭国十个正兵的价值,仗还怎么打!

    尤其是王孝杰带来的陌刀队充当他他的侍卫队,动用高达二米的史万超作为队长,这一站出来啊,倭矮们以高山仰止的精神无比地景仰他,抬高脖子望着史万超,脖子都酸了。

    他们还真的没见过这么高的人,要是有相机的话,一定争相与他合影!

    陌刀队同样个个高大威勐,装甲在身,如同装甲勐兽一般。

    扛在肩上的长长陌刀闪耀着寒光令倭人们不寒而栗,不期然地,倭人们深深地鞠躬,比对自己的主君更为恭敬!

    起初倭人们对于不战而降持一定的怀疑态度,见着唐军之后,所有的倭人都惊愕与震撼了。

    真要是打,打过后连站这里的资格都没有!

    来到大殿上,倭人们请唐军将领们坐下,寒暄几句,马上送上食物。

    食物真心讲来,还算可以的!

    倭人贵酋们竭尽所能,将山林里的鹿、山鸡、野猪、獐子等,溪水里纯天然游鱼和海里的鱼虾蟹贝等,他们平时都舍不得吃啊,给唐军纷纷送上了。

    虽然烹调技术不怎么样,但是胜在天然,让呆在船上没有新鲜食物的唐军十分赞赏。

    唐军立即以茶酒**回敬,先上酒,上好酒,酒坛一打开,所有的倭人眼都直。

    深深地吸气,可怜那个年代的倭矮们哪见识过这么样的好酒,他们之前只有浊酒,后来浊酒中加入石炭澄清成为“清酒”但滋味不佳。

    而唐军带的东神酒(由千金公主与太平公主联合出产,自称东都洛阳出产的神酒,两公主联合,可是很牛13),无色清亮透明,喝下去那是醇香芬芳,甘润挺爽,味道极品。

    倭人喝下去,有如遭到雷击!

    喝一口,快活似神仙,饮后回味,舒畅快意,实在难以描述那种快活。

    酒好菜佳,唐倭两国人相谈甚欢。

    土井岗小心动问:“不知道上国到此有何贵干?”

    “日后你就知道!”荆东灵高深莫测地道。

    酒过三巡,话匣子打开,荆东灵开始讲述大唐的繁荣,仅拿洛阳来说,人口已达百万!

    一府之地,人口百万!

    听得倭人们难以想象,他们属于上层人物,知道一个地方聚集百万,那是多么了得的事。

    “我大唐有户过六百万,人口过三千万!”荆东灵自豪地道。

    “三千万!”倭人们疯狂点手指头,感觉到人口的恐怖。

    “我们的士兵,个个都是那么的高大,一个可以打你们十个!”荆东灵一点都不谦虚地道。

    不由分说,他随便一指,着两个海军陆战队士兵出列,给倭人们演武。

    两个士兵目光凶悍,拳脚刚劲有力,满殿生风;而兵器开动,闪亮的刀身寒光迫人,来了个双刀对单枪,有如真打,骤然一个转折,刀在枪手头顶上停住,几乎将对方砍死。

    然而枪手施展锁喉枪,枪枪夺命,看得倭人眼花缭乱,突出一枪,直插心口!

    两人停手,向着大家鞠躬,获得掌声如雷。

    再来射箭,用一石弓,五十步内百发百中,弓弦嗡鸣,倭人心惊!

    倭人们也算有见识,他们对比一下自家弓箭,倍感沮丧。

    “他们不过是普通一兵,我们这次来,带来了一万二千个这样的兵!”荆东灵又来打击他们道。

    吓,这是灭国之兵!

    席间他高谈阔论,倭人的信心尽失,只觉得唐人什么都强,什么都好!

    等到西湖龙井(韦自然关照自家生意)沏好后送上来,彻底地征服了倭人!

    龙井很贵,不过他家出的茶确实好,好到出产后,太平公主拿龙井茶敬奉她爹娘,马上被朝廷列为贡茶!

    最好的龙井只有皇家才可以享受,中等价位的龙井,卖到倭国是一两黄金一两茶,那是天上人(倭人对贵人的称唿)才可以享受到的。

    而现在唐人给大伙儿喝的是中等价位龙井(上品韦那里自然有,大将们总是想法子来点茶喝),喝得倭人们简直觉得是神仙才可以享受到的生活!

    **在双方互送礼物,倭人是讨好,而唐人则要收其心。

    倭人送上白银一百两加上珍珠一斗,他们确实很穷,而且不知道辖区内有一个世界罕见的大银山,身在宝山不自知。

    而唐人还礼是龙井茶与东神酒,加上牛肉干,还有一担丝绸。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牛肉干是硬通货!

    就算在大唐,也不可以公然宰杀健康的牛牛,更遑论四斤生牛肉得一斤风干牛肉!

    一斤生牛肉四十元,四斤生牛肉得出的一斤风干牛肉如果卖价低于百元,都是假货!

    韦家里出的牛肉干货真价实,约对是四出一,吃起来嚼劲十足,口感超好。

    当土井岗小圈子里分食牛肉干时(他可舍不得分发给更多的人吃),吃到他们是两眼泪下。

    要是能够当一个唐人,穿着丝绸,吃饭有牛肉干和唐酒,和朋友一起喝龙井,此生无憾矣!(未完待续。。)

第四九十节 石见银山

    倭人被唐人的武力震慑,被唐茶酒丝绸和牛肉干征服。

    因此第二天的高峰会议上全盘接收了唐人的要求。

    石见国成为唐国的藩属,不过不易帜,表面上还是倭人的政权。

    唐人不干涉土井岗的施政,但在内政与外交上接受唐人的指导,在军事上可以保留军队,并且唐人还会派出军人去训练他们,打仗的时候,听从唐人指挥。

    平时土井岗只要不反唐,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唐人保持对他应有的尊重。

    一昧强压,只会引起反弹,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这点韦早就清楚。

    “我们现在保证你们的政权稳定,而你们保障大唐的利益,等到合适时候,你们就可以成为大唐的官员,你们和你们的子孙,成为大唐子民!”荆东灵郑重许诺道。

    与会的倭人倍感振奋!

    成为大唐的子民,彻底改变人生和子孙们的人生之路。

    “你们可以组织人员为大唐打工,我们将按照市价的百分之一百三十给你们付报酬;加多一成给那些民众,百分之二十是你们的收获。出动军队给我们打拼,我们同样付给报酬。”荆东灵不为已甚地道。

    “好,好!”土井岗知道了许多:唐人不动摇他的政权;唐人有一条光明出路给他们;唐人讲究公平交易,不会强买强卖。他大为高兴,盘算着如何从唐人那里赚钱。

    而荆东灵也是脸上带笑,因为韦的倭国攻略是“远攻近交”,攻打远方倭人,让他们陷于混乱,交好近邻倭人,让他们出力,一来打来犯的倭人,二来矿山中的矿工,肯定是倭人,高贵的唐人主要用来打仗和技术工。

    ……

    看着倭人送上的地图,虽然画得不知所云,但经过首席带路党吉备真宗的翻译,荆东灵找到了迩摩的大森町。

    “确实有个大森町啊!”荆东灵倒抽了一口凉气道。

    因为韦大将军的描述中,就是那个大森町,为他们的目的地!

    韦说得很直白,真要是在那里找到了银矿山,这可是神鬼莫测之机,因为无论是韦还是作出预言的玄清道长,谁都没来过那里!

    说是玄清道长找到的,但许多人暗地里认为是韦的本事,因为玄清道长是有修为的,不应理红尘之事。

    神人?大妖?韦。

    好在是我们的大妖,荆东灵充满信心地带领二千人马走起了旱路。

    他并不白费工夫,一路走,一路造地图,观察地形,细心地注明险要位置,预备设立关卡。

    浜田城到大森町的道路不好走,丘陵地带,绿树如海,荆东灵自开拨起,给予土井岗的第一条指令就是让他集中人手准备当建筑工,再有集中人手,准备春耕,以便为唐人提供足够食物。

    没有发生什么战事,一路的倭人尽皆迎风而降,唐军威武之师到达迩摩的大森町,没有发生过任何战斗。

    大森町是座不大的小镇,被茂盛的山林包围,景色极好。

    唐军二千人已经把小镇挤得满满当当的,往外走,都无立足之处,尽是树。

    于是砍树扎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