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设盛唐-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族也不是不想抢了商队,但商队往往与突厥贵酋合资,那面银狼旗就是他们给的,抢了唐人的商队的部族,商队可能不再来,更有可能沦为贵酋的奴隶(给他们一个发兵攻打的理由)。

    安营扎寨后,摆出了货摊,有精细得如同雪白一样的精盐、大块的茶砖、各种铁器用具如铁刀铁锅铁铲等等,这些是草原民众最急需的物品。

    草原上也有盐泽,但那些盐是苦的,里面杂质是千奇百怪,擦在拷肉和加汤里,导致食材味道无法形容,而唐人制的盐则不然,是咸的就是咸的,让食物正常。

    茶砖的作用自不待说,草原民众吃肉不好消化,又没有青菜,只好饮茶,没茶的话连屎都拉不出来。

    铁器:游牧民族也有些冶炼业,但生产力落后,用来铸造刀剑都不够,拿来铸造生活用品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而且他们的手艺也差,唐人什么都造得好。

    除此之外,还有漂亮的丝绸衣服、实用的口袋、水桶、粗陶器皿等等。

    “来!”唐人打开了一瓶烧酒,那是酒厂烧锅的头尾酒(劣酒,好酒取中段),但对于没见过世面的部族男人简直让他们眼睛发亮!

    唐人老掌柜倒酒在壶里,酒香味让男人们贪婪地嗅着。

    老掌柜慷慨地给他们一人一浅底泥碗的酒,一干而净,砸巴砸巴!

    而少掌柜则发给了近前的孩童们一人一根麦芽糖,好甜哪!

    不用多说废话,生意就做起来了,唐人商队只要马和牛,说今年风声紧,就不要羊了。

    “想换我们这么多东西,你这三匹马太瘦了吧!”老掌柜叹了一口气道:“你们的马匹,还是瘦了点!”

    “没有去到黄河边放牧,马匹吃草吃得不多,还没长多少肉!”男人低声说道。

    “加多一匹马吧,本来加多二匹马才够本的!”老掌柜道。

    现在是夏天,赶着做完生意,商队即撤,否则到了秋天,万一突厥、唐人双方交兵,给唐人逮着了那就是奸细,给大队突厥人截着了,突厥人的部族很多,彼此不认账,商队可能成为开胃小点。

    如果牲畜春天吃草得好,起码没这么瘦,但得往南边去。

    这个营地的牲畜是瘦了,没办法的事。

    在大伙儿兴高采烈地做着生意时,趁大家没注意,少掌柜往马群里丢了一条脏毛巾!

    ……

    商队在此逗留三天,与赶来的各个营地的部族做生意,购下了一千二百匹马和八百头牛,少掌柜赶着它们南返,而商队则继续北上。

    他们走得很匆忙,赶路很急,之前他们也不断地了解、联系,找的都是大部族。

    过后几天,巴拉丰湖营地的突厥人在饮马时,发现了不妙的迹象,好些马匹情绪低落,步履艰难!

    打也打不动,叫也叫不走,不肯食草、不愿喝水。

    ”不好!“部族里的老人经验丰富,立即动手把这些可疑的马匹分离出来。

    然而,分离了这几匹马之后,更多的马匹也发生了症状,而最早出现症状的马匹倒在地上,四肢不住地痉挛,马嘴里吐出了大量的秽物!

    一个可怕的念头泛现他们的脑海里:马瘟!

    马瘟全面爆发!

    大群大群的马匹发病,几乎没有幸存者。

    突厥人惊骇不已,孩子们纷纷哭了!

    他们的巫师出动作法,老人寻找草药,但是那时期的技术力量,马瘟一旦爆发,几乎是没得挽救!

    短短几天,营地里的马匹就死了一半!

    更可怕的是还出现了牛瘟

    突厥人焦头烂额,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马瘟和牛瘟是常见的牲畜病,一扫就一大片。

    如果他们有疫控中心,把情报汇总之后,他们会发现,马瘟与牛瘟的发病地点与唐人的商队路线是重合的。(未完待续。。)

第五九一节 再度出击

    “什么?”金帐里,阿史那骨笃禄霍地站起来道:“草原各地都出现了马瘟?”

    “是的!”他dd阿史那默啜叹息道:“各部自行处置,起码损失了三分之一的马匹,多的三分之二!”

    “该死的!该死的!”阿史那骨笃禄坐不住了,在金帐里来回地踱步。

    他倒没有疑到唐人在搞鬼,毕竟他们的观念没有想到这点,之前,草原上时常爆发马瘟。。。以当时胡人悲摧的卫生习惯,马瘟根本避免不了,阿史那骨笃禄在头痛此事的影响。

    马瘟的话,他们还怎么能够与唐军交战!

    在突厥贵酋的计划中,与唐人谈判是必须的,谈判不成,那就只好pk了,怕都要打了,不然部族没活路。

    再呆在北边,太寒冷了!

    突如其来的马瘟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阿史那默啜出主意道:“要不我们先答应他们的要求,过了现在的难关再说。”

    “愚蠢!”阿史那骨笃禄怒斥道:“一旦答应他们的要求,我们兄弟俩好运的呆在洛阳给他们当猪来喂养,不好运的,我们见不到明年的太阳!”

    “不会吧?”阿史那默啜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以为唐人还是以前的那么温柔。

    “不会?!”阿史那骨笃禄恼火地道:“武承嗣那种猪当然不会,你看看韦、王孝杰、契明、杨成献会不会!还有程务挺没死,你问他会不会!”

    听闻他们的名字,阿史那默啜打了寒噤,不再说什么,在突厥人的心目中,韦诸人等同于恶魔化身!

    打是打不了,投降又不好,时间就那么地消耗过去,直到八月中,此时的马瘟牛瘟已然平息(分隔开来好的/病的,还有天时不利于马瘟传播),但突厥大部族损失牛马不小。

    ……

    突厥的一个小部族在西受降城对出的三十余里放牧,虽然危险,他们没办法,好的地方都给大部族给抢走了。

    这天,部族民众乞力斤扎与家人正在放牧,但见马儿奔腾、牛群低首吃草、羊只如云,越靠南,草越肥,这里的牲畜长得越好。

    乞力斤扎喜上眉睫,心忖如果有个商队来就好了,把它们卖出去,那就

    突地,感觉到大地震动,乞力斤扎疑惑地抬起头来,难道有什么大牧群过路吗?

    他找着了振动的方向,定睛望去,却是南边有金属反光闪烁,蓦地,他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厉叫:“唐人,唐军来了!”

    马蹄声密密麻麻的响起,最终连成一片,听上去沉闷而又慑人心魄。

    带头唐将……风声在王孝杰的耳边唿啸,望着前方的部族,他目光专注仿似看着猎物的鹰隼!

    乞力斤扎与家人先是拼命地驱赶着牧群,然后他们万分不舍地离开了牧群,个人独自逃生。

    他扭头一看,只见到唐军已经到达了他们的牧群旁边,他们辛苦了一个春夏的心血,都归他们所有了。

    很快他们就不必为他们的牲畜操心了,斜刺里冒出一队唐军骑兵,迎面一排弓箭射来,乞力斤扎被命中两箭,贯胸而入!

    在他被黑暗彻底吞噬的时候,他喃喃地道:“为什么你们唐人拥有这世上最好的土地,还要打我们!”

    唐军前后包抄,消灭了这个小部族,杀光所有的男人,抢走女人和牲畜。

    从东到西长达前里的战线上,处处烽烟四起,唐军在黄河的东、西、中、前四座受降城、朔州、云州、松漠都督府各地的步骑大规模出动,向突厥人展开了剿杀。

    ……

    洛阳兵部大堂上,韦以检校兵部尚书的身份坐正中,武三思则以兵部侍郎头衔陪坐一侧。

    两人称兄道弟,井水不犯河水。

    维持在你同意我方一个位置,我同意你方一个位置,即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大家安排职位时轮流来,一些关键性的位置,要是韦坚持,武三思就让他。

    因此大家坐一起,倒是有说有笑。

    对于武懿宗的挑拨,武三思倒也不傻,这不,功劳不就到手了!

    “开战十天以来,我方斩首、俘虏突厥人五万,牛马羊只十一万,边境五百里内无敌踪,唔。”武三思手拈胡须道:“这功劳不是很大啊!”

    功劳不大,盖因杀的人太少!

    突契全盛时期,堪称控弦百万也不出奇,虽多经打击,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是皆有人口,否则也不会愤起造反。

    以唐军各地兵力二十多万出击,只杀俘得五万人,其中可能半数非突契人的倒霉鬼,这次出击,功劳确实不算很大。

    杀的都是小鱼小虾,大鱼已经闻风而遁。

    韦轻笑一声道:“我早预料到了,要不然我也不会坐在这大堂上,而应该到了受降城指挥!”

    武三思恭维道:“驸马爷神机妙算,决胜千里之外……”

    “咳,你我兄弟,说这些东西真是见笑了!”韦打断他的话道:“兵部的捷报你打算怎么写?”

    “此事易耳!”叫武三思去打仗那就见笑,吹大牛皮的功夫足与阿三比美,他兴致勃勃地道:“我军北击突厥,千里无胡迹,虽卫青、霍去病亦不过如此也,可否!”

    韦点头称善。

    “驸马爷,今突厥人丧胆,何不一鼓作气,直达突厥牙帐(蒙古杭爱山),仿效霍骠骑的封狼居胥,岂不美事一桩!”武三思鼓动道。

    一举两得,成则有猪肉可分,败则将韦取而代之,坐正兵部尚书位置。

    “时机尚未成熟!”韦摇头道。

    “今有一事,愿得驸马爷解惑!”武三思动问。

    “三思兄有何不明?”韦问道。

    “此次出击前突厥部族突闹马瘟,听闻是驸马爷的神机妙算?”武三思目光紧紧地盯着韦道。

    可惜韦这么老到的人,岂会给他看出端倪道:“三思兄过虑了,我签发的命令有多少,三思兄又不是不知道!我一概不知。”

    “闹马瘟乃军情司所为,派出特工随着商队一路传播过去!”武三思说道:“这军情司都是驸马爷的手笔,怎么能说不知道呢!”

    结合到韦不到前线挂帅,若突厥人有一战之力,他也不会这么大方的。

    武三思终究是有他的门路,知道了这件事。

    韦是坚决不认地道:“军情司还是作了些事情,你若真想知道,不如直接去找他们!”

    两人正在纠缠是不是韦做的,只见一人怒气冲冲地闯到堂上,大喝道:“韦,你欺人太甚!”(未完待续。。)

第五九二节 摆设就是摆设

    兵部堂官议事,普通人自然进不来也不敢来,否则就有林冲闯白虎节堂之厄。

    但刑不上大夫,来者是武承嗣也!

    他戟指怒骂道:“好哇韦,你把我当猴子来耍了!”

    武承嗣负责礼仪,参与祭祀嵩山,武则天曾10次登嵩山,唐武后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武则天登嵩山,改嵩山为神岳,封其为天中王,配有天灵妃。

    她喜欢嵩山,武承嗣投其所好,积极从事祭祀嵩山之事,呆在嵩山半月,刚刚回朝,正盘算着这次所得时,却惊闻唐军大举进击突厥之事。

    顿时他出离愤怒了!

    须知突厥使节来到神都,双方议和,武承嗣乃谈判的主力,他还真的花了很多的功夫,认真想成事,费了n多口水,他这边谈得好好地,快要妥协时,突闻军鼓大起,韦连知会都不知会一声,即行开战。

    那他武承嗣之前所作所为是抛媚眼给瞎子看…白费功夫?

    须知他可是太后侄子、同中书门下三品!

    居然一点都不知道,人家完全当他作摆设,别人将怎么看他?他哪还有面子。

    所以他冲到兵部大堂上兴师问罪,韦手指武承嗣道:“且慢,他也有份!”

    武三思嘿然道:“你是主官,我只是听你的,要求保密!”

    听你m的,我叫你给我叩三个头你为啥不去呢?

    这鸟人,知道打仗的消息,居然对兄弟同样保密,为的是不泄密得到一份功劳。

    武承嗣瞪了武三思一眼,心忖以后再找他算账,现在他要盯紧韦。

    韦微笑道:“感谢奉先兄的支持,没有你唱红脸,我唱白脸,岂有我们今天胜利之喜!”

    “事情由我决定,为稳妥起见,对你保密,你与突厥人谈判,做得很好。大家都为的是大唐,奉先兄不满,小弟愿意置酒赔罪了!”韦还是拱手道。

    “我呸,我缺酒喝吗?我要喝你的酒!”难得找到一个机会,武承嗣怒喝道:“我也是朝中的大臣,你居然不信我!”

    “就着你过往的所作所为,我真的不信你!”韦心忖道,表面上还是让他,赔罪道:“此事小弟没有向你通报,向兄赔罪了!”。

    “赔罪有用吗韦,你这个田舍汉!”武承嗣怒吼道,把案桌上的笔墨镇纸什么的东西尽数扫落在地,大闹兵部。

    韦变了脸色,微怒道:“武奉先,这可是兵部大堂!”

    不过终究给他面子,没叫兵卒围了他。

    武承嗣虽怒,但能奈他何,口头上占占便宜,动动案桌,伤得了他分毫么。

    看他在那里蹦得欢,韦呵呵笑道:“奉先兄,你的风度!风度!”

    风度你x的,武承嗣口不择言地:“xxxxx”,颇有问

    韦笑道:“”直气得武承嗣拂袖而去,径往皇宫告御状。

    告韦不把大臣当大臣,连他也敢耍了!

    “姑母,韦他胆大妄为,自行了事!实在太过份了!”武承嗣向着武则天叩头,哭嚎道。

    “此事哀家已经知晓,他是怎么说的?”武则天问起来。

    “他说事情由姑母决定的,他只是照办而已!”武承嗣见旁边无其它人,眼珠子一转,进谗道。

    “嗯,是吗?”武则天微微点头。

    待他离开后,上官婉儿进来,武则天与她谈起此事,上官婉儿失笑曰:“此则武承嗣所进谗言也,驸马为人有担待,岂会不接这层因果!”

    “说得那也是,韦连抗旨的事情都敢做,这些少之事,岂会不认。”武则天认同道。

    武承嗣回到洛阳,收获信息:唐军一直备战中,拿他当了幌子,尤其是军情司派人到北地散布马瘟,根本不想与突厥人谈和。

    整个过程只有武则天、韦、武三思、上官婉儿和岑长倩(户部尚书)知晓,而他则给蒙在鼓里。

    觉得受到了大欺骗的武承嗣越发地恼火,他肝火旺啊,他得位本来不正,又觉得给韦摆了一道,大丢面子,越发地恼火,指使两个御史丁大楚和成文悦上奏弹劾韦此次出击突厥乃好大喜功、浪费公帑却无收获,该当去职!

    弹章上去,韦自辩道:“进攻达到了最好的效果,一是大振我朝威风、我军士气,之前胡人南下牧马,想来就来,今我军一出,突厥人望影而遁!此外,我军出击,达到了演习、熟悉、显示武力的多个目的。”

    “且突厥人避而不战,真的不能够制服他们,逃就可以了吗?”

    韦的奏折上白纸黑字写得非常清楚:“气侯可以要了突厥人的命!”

    武则天聚精会神地看着韦的上奏道:“越往北生活越是不易,天气酷寒、滴水成冰,牧草不盛,突厥人鼠目寸光,往北逃窜,臣敢断言,此必伤及元气,其人丁不盛,其牛马羊没于风雪中。今年不敢战,明年更难战也!”

    北边的大风雪,可以要了突厥人的命!

    此起彼伏,一切尽在掌控中!

    韦说明好处,并且大胆地提出丰州、胜州等黄河南岸及朔州、云州诸地,可以大规模地减少守卫部队,节省国家钱粮。

    过往,边境一线受到突厥人的诺大压力,常备军不少,且一日三警,把城门关闭,什么都做不成。而今受降城筑起来之后,把防御圈大规模地向北推进,黄河南岸更安全,能够放心地放牧,从事生产,同时也节省大笔大笔的钱粮。

    算过账,怎么都不亏的。

    武则天非常高兴,说韦虽然年龄不大,乃老成谋国也。

    不料,又有数份弹章上来,皆是弹劾韦的,顿时武则天的脸沉了下去。

    ……

    “臣叩见太后殿下、皇帝陛下!”武承嗣受召进宫见驾。

    “你看看吧!”武则天着内侍把一份奏折给他看。

    武承嗣仔细看去,乃韦上的奏折,对此次唐军出击之事进行归纳总结,其中有上众人的功劳,除了边将,还有行政人员如韦、武三思和武承嗣等!

    武承嗣,很好地起了到迷惑突厥人的作用,是为有功!韦保奏他爵位应该提升。

    顿时武承嗣呆楞了哦。

    “你看看驸马是怎么对你的,你呢,大闹兵部,当众将他辱骂,背后又进谗言,鼓动御史弹劾他,实在令哀家无语你的行径!”武则天失望地道。

    “臣……”武承嗣无话可言,唯有低吼道:“他为什么不早说!”

    ……

    武承嗣的宰相之位还没坐上多久,被武则天认为他不合适,即被去职!(未完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