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设盛唐-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回事?”

    “回太后,在则天门上明发上谕,准许太平公主殿下开府!”内侍回答。

    释道宗大和尚气急败坏地道:“太后还没有允许,谁敢发出诏令?”

    见着上官婉儿进来,他怒视上官婉儿道:“是你盖的印玺吗?太后还没发话,你就盖印颁布了,你好大的胆子!”

    原来,一般圣旨颁布在走完流程后,都要经过武则天亲自允许才正式发出,岂料掌管太后印玺的上官婉儿没走这一步流程,径直下旨了。

    朝中有人当官好办事,上官婉儿拟旨,催着办好圣旨,立即盖印,再催着送到则天门上颁布,搞定!

    面对着释道宗的质疑,上官婉儿轻描淡写地道:“奴在殿上,亲自听闻太后准的旨意,因为大师您来了,就想着不打揽太后了。”

    释道宗咆哮如雷,上官婉儿根本不当他一回事!

    只是在武则天装模作样的斥责下,上官婉儿才装模作样地给了释道宗一个道歉。

    释道宗心凉半截,他这才知道,他在武则天的心目中只是一个玩物罢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六六五节 送别战友太平公主

    圣旨在则天门颁布,圣旨送到太平公主府宣旨,很搞笑的是,宣旨的天使是太平公主的老公韦。

    老公给老婆颁旨,老婆接老公递来的圣旨,而圣旨是她母亲、哥哥的意思,家天下就是这么滑稽。

    太平公主拜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的文散官官阶,因为正一品不设,所以开府仪同三司已是顶级的文官官衔了。

    赐食邑八千户,领“太平府”,节制大唐阳关以西军政事务,官吏悉由其指派,五品以下(含五品)官员若有不法者,可先斩后奏!

    本来朝廷想设立“平西府”是最恰当不过,但韦因为后世的“平西王”而敬谢不敏,拟旨的上官婉儿图省事,直接来了个“太平府”,结果西方诸人均称太平来了不太平!

    众人齐齐惊叹,各种滋味在心头,这样的妹子,逆天了!

    韦念完圣旨,将圣旨送到太平公主的手里,轻声道:“恭喜你,老婆!”

    “同喜,谢谢你,老公!”太平公主心情奇好,她容光焕发,红唇如火,眼眸含波带水地望过来,让韦直想*上一发再说其它。

    不过现在是没指望了,贺喜的客人们接踵而来,有如潮水一般,作为主人的韦与太平公主应接不暇。

    哪怕是牛皮哄哄的武家诸傻们、酷吏们,无一例外!

    真要是韦开府,那帮家伙只怕磨刀霍霍,群起而攻之,但是太平公主,太后唯一女儿开府,所有的人能做的只是庆贺!

    官一簇簇来,来得如此之多,直忙到深夜,让韦甚至都没有了精力与太平公主*上一发。

    ……

    清晨时光,韦与太平公主吃过早餐,沿洛河边散步,他们的护卫将前后千米的河岸尽皆封锁。

    经了昨天的兴奋,太平公主的心情还是很激动,她步履很快,韦反倒显得是慢悠悠。

    “你不和我一起,我真的有点怕做不好!”太平公主老实地道。

    过往,她与韦在一起,实际上大政方针最后把关的是韦,她有他作胆兜底,放心施政。

    “你娘行,你也行!”韦鼓励她道。

    这样答案太简单,不让太平公主满意,韦直言:“你可以萧规曹随嘛!”

    “发展经济、注意民生、增加人口、训练军队、同化胡族、要公平公正公道……”太平公主喃喃地道,其实韦的征西攻略早已展开,方针大政都已经实施,太平公主照样推行即可。

    她心中有了点底,想来也不是件难事,就高高兴兴地与韦牵着手,转身返回公主府。

    “我们不要把路封得太久了,这样不方便百姓出入!”她如是说。

    心情好时的太平公主,其实很通情达理的。

    ……

    三月三日,韦送别太平公主,直送到长安!

    他不用上班?

    对他这样级别的高官和这样的身份,请假条都不用写,只说去长安检查军务,谁都不敢说个不字。

    此时渭城河边,两人依依分别。

    山青水秀,阳光明媚,可是太平公主却是眼里含泪,韦也是神情黯然。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大队人马开拨。

    “你要当心!”太平公主知道神都是怎么样的一个形势,再三叮嘱道。

    “放心好了,一旦有什么不妥,我立即逃跑,逃到你的罗裙下躲起来。”韦煞有介事地道。

    太平公主扑哧一声笑出声来,旋严肃地道:“你逃出来就什么事都没有,逃不出来的话,你若有什么事,我。”她深吸了一口气道:“我,就在西域起兵,清君侧!”

    反对她老母?!

    这对于太平公主这种乖乖女是多么的难得!

    “放心!”韦轻拍她手掌道,看看周围环境,欣然曰:“取纸笔来!”

    太平公主立即抢着道:“你说,我写!”

    她老公的字太丑了!

    她老公的作的诗词都是大作,可是他题字的话,实在不衬诗意词章,太平公主不想暴殄天物,要自个来写。

    介个。。。韦面露难色,还是张仁愿道:“让我来写吧!”

    张仁愿,文武俱备,以文臣行武事,写字有几把刷子,取过笔来准备。

    “诗名为《送太平公主出安西》”韦说道,然后念下去。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场的人有的知道此的下半阙“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先前写的,下半阙如今补上了。

    诗是好诗,大家赞不绝口,可是太平公主不满意!

    她嘟起嘴道:“原来给我的是半成品,我还要!”

    她声娇音媚,“我还要”三个字听得在场男人都痹了半身,羡慕韦的好福气。

    好作品岂是大路货,想要就有的啊,在场的人齐齐苦笑,当事人的韦却问大家道:“听!”

    “叮当!叮当!”

    大家听到了清脆的驼铃声,此去西域,马匹、骆驼是必备工具,出动时有大队骆驼,在缺水时骆驼有大用,韦的军队里甚至有骆驼兵。

    《送别战友太平公主》!韦说出歌名后唱起来,大家静下心去聆听: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茫茫,征战路途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

    送战友,踏征程,任重道远多艰辛,洒下一路驼铃声,山叠嶂,水纵横,顶风逆水雄心在,不负朝廷栽培情。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我们再相逢,我们再相逢!”

    听得一从人等尽皆痴呆,太平公主不顾一切地投身韦怀中!

    这首歌唱得太应景了,象现在的景色正是“山叠嶂,水纵横。”

    目前的朝堂,武则天正在向着大位迈进,为了铲除异己,在她的纵容下,酷吏横行,一如周厉王止谤时的情形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可是这样的险恶环境下,韦却来了个“顶风逆水雄心在,不负朝廷栽培情。”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如是也!

    里面的歌词含意丰富,如“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大家都心照不宣,相信有那么一天,终会重逢于美好的时候!

    ……

    此歌一出,即时风靡大唐,尤其在长安与洛阳,人们送别时放声高唱这首歌,让酷吏听得丧气,变得色厉内荏,甚至惶惶不可终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六六六节 韦晞视军

    “啪啪啪!……”板子落在屁股上啪啪作响,清脆无比。

    上万士兵有眼福,观赏到他们的长官白白胖胖的屁股,还不止一个屁股,上百个屁股,一齐挨打屁股,颇为壮观!

    韦以兵部尚书的身份突击检查长安防备,首先是军中点卯,他坐在军营里发令点将。

    结果,上百个军官迟到,高中低各级军官皆有,韦震怒!

    唿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他也不问原因,倒也没斩任何人,只是下令打屁股。

    当众打屁股,比杀了他们更丢脸!

    然后会操,那些挨打了屁股的,除了要谢尚书大人的打,还要穿好军衣,带队会操。

    队列行进,骑射,模拟对战……

    韦越看越是皱眉头,天下承平已久,长安军队都养成猪了!

    他心中冷笑:大唐最能战的部队在西部,要是他学安禄山来个安西鼙鼓动地来,只怕攻占两京不在话下,不犯安大猪的错误,来个宜将余勇追穷寇,江山必会在手。

    “那些说我要造反的人,史将会证明他们,是对的!”

    呵呵,开个玩笑,韦这么做,不怕给太平公主狂扭他耳朵吗!除非他不想要这个老婆!

    这天底下还有什么女人够她好的。

    独一无二的太平公主!

    武则天有她的计划,她要登位。

    韦也有他的计划,利用武则天在位时,他去西征,打到大西洋。

    要是他早早当了皇帝,再去西征,离开国都太久,不是件好事!

    现在最好,韦深表满意目前状况,因此他做个大唐的忠心臣子。

    嘿嘿,“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便身死,千古忠有谁知!”

    俺是大唐的大大忠臣哪!

    韦笑容可掬,旁边的军将却在心里打鼓,都不知道这位大神将会怎么炮制他们!

    方才他说打屁股就是打屁股,没有一个人敢反对他,敢违抗他的军令,甚至挨打时都得忍痛不叫出声来。

    让所有人大喜过往的是韦有奖无罚,奖励了表现好的军队,对于差劣军队,只是罚跑。

    他早就过了那种要借人头来立威的时候,现在的他,在大唐任何一支军队里拉起部队来造反办不到,但要他们听从正常的军令,那是易如反掌!

    见到旁边诸将都松了一口气的样子,韦暗笑:“尔等高兴得太早了!”

    ……

    接下来就是百日练兵计划,从头开始:站军姿、练队列,耐力长跑、器材、骑射,骑战,阵战……

    部队调动(不是去打仗,兵部调兵无事),神都朝廷、兵部都惊动了,兵部侍郎李昭德赶快过去看个究竟。

    十天后他返回神都,告诉竖起耳朵来听的武则天,她那个东床快婿在做什么。

    “驸马爷在练兵!”李昭德告诉太后。

    “练兵?”武则天盯着他道。

    “对!就是在练兵!”李昭德在太后眼神重压下依旧不动摇地道。

    于是武则天看过了李昭德带回来的《军营练兵记录》之后,看过韦着军人每天唱《精忠报国》,发表了忠于太后的讲话。“军人,忠于太后,太后,对军队关怀备至,在太后的领导下,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人们生活富裕,军队强大,取得了对高句丽的胜利、突厥的胜利、破吐蕃、灭契丹,现在进行的西征大业方兴未艾……”韦往太后脸上大肆贴金,武则天欣喜不已,也相信了韦只是单纯在练兵。

    真想做什么,不会这边说忠于太后,那边拆台,这等于自打嘴巴。

    不过当李昭德唱起了《送别战友太平公主》,武则天沉默了,她听出了是什么意思。

    韦呆在长安的时间不长,然后他一路北上视察防务,所到这处,强调忠于太后,专心训练,做好打仗准备!

    听清楚!他只说忠于太后,一点没讲到忠于皇帝和大唐,改弦易辙之快,让武家诸傻们与酷吏们、大唐的粉丝始料不及!

    对防务他抓得非常紧,按检查情况奖的奖,罚的罚,升职、撤职,他一言而决,送到神都报备时,武则天一个名字都不驳回!

    北方军界氛围大改,军人们抓紧训练,忙碌不停,能直达武则天案头的监察司马报告均指出部队的作战能力更强大,对太后更加忠心,坚决维护太后的统治。

    ……

    韦到达了中受降城(包头),黑齿常之接着他,介绍军情。

    三座受降城守将分别是杨德清(杨成献之父)、黑齿常之和郭齐宗,位于抗击东突厥的最前线。

    此时唐军处于战略进攻状态,三座受降城军马精良,防御严整,控制温暖的漠南、黄河河套,如同绞索,牢牢地掐在了突厥人的脖子,让他们透不过气来!

    唐军依托坚城,扫荡部族,只要北方风雪一停息,雪化了,唐军就不断出击!

    在突厥人牲畜“春瘦”时,在夏天、在秋天,唐军战个不停,专攻人口和牲畜,抢劫突厥人的人口和牲畜,人口当奴隶,牲畜带回来吃掉或者卖掉,带不走的话那就杀,杀光他们的人与牲畜!

    要是突厥人大起,他们就退守城池,万把人步兵防守,突厥人十万骑兵也奈何唐城不得。

    虽然突厥人极力反击,但受降城形势实在太好,持续地给突厥人放血,他们的力量在不断地衰竭中,已经难以为继。

    除了被攻击,还有。。。唐人的商队再也没有来过。

    武则天、韦的态度坚决,谁敢资敌,就杀谁!

    过往,唐人大族为了利益,吃里扒外,把物资运送到草原上,投敌卖国助长突厥人实力。

    边将为了银子和功劳,养寇自重。

    但在武则天与韦面前,大族会被灭族,而边将也没有资本与朝廷讨价还价,并且还有西征的诱惑,他们将彻底平定北方!

    唐人的商队不在草原上出现,没有了盐巴、茶叶、酒、铁器、各种生活物资等等,突厥人的生活彻底沦为乞丐!

    贵族没有了丝绸裹身,牧民家庭没茶喝,连屎都拉不出!

    “突厥人已经没有什么反抗之力了,任我们宰割!”黑齿常之得意洋洋地道。

    “是时候了!”听取了黑齿常之的汇报后,韦拍板道。

    顿时,黑齿常之与部将们激动起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六六七节 招抚突厥人

    对于胡人,刀剑是与他们交流的最好法子,打痛他们,他们才会乖乖的。

    驻守三座受降城的唐军达到了战略目的,他们将突厥人结结实实地大揍特揍,让突厥人知道唐人不好惹之后,现在韦出来扮好人,招降他们!

    过往唐人对待突厥人只给两条出路,一是死人,二是奴隶。

    二选一,突厥人拒绝接受任何选项。

    第三条出路:成为唐人!

    只要成为唐人,成为编户(入了户籍),就可以得到唐人应有的待遇,他们可以分到田地、牧场,有受教育的权利、可以饮用大唐的好茶好酒,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不象在塞外,喝的是茶渣和酒尾!

    虽然他们要交纳税收,为大唐服兵役,可在部族不同样做牛做马!大唐生活有序,对于广大部族其实是件好事,死在同族之手的突厥人数量远远胜过死于唐人手里的数量。

    胡人对唐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相比之下,唐人哪怕对于自家的部曲、奴婢仆人,远比胡人对待自己族人要温柔得多。

    ……

    韦给出的第三条路,由黑齿常之派出小部队,持节打旗出行,旗帜上写有“招抚”两字,标注大唐驸马、左卫大将军、检校兵部尚书、检校工部尚书、壮武将军、通议大夫,登封县公,食邑一千八百户,柱国“韦”等一系列显赫身份。

    部队到达草原上招抚突厥人,愿意来的,俱都成为唐人。

    机会难得,过了这村没那店,苏州过后没艇搭!

    消息象风暴般的袭过草原!

    三天后,客似云来,来投的突厥人络绎不绝,一拨接一拨,一个部族接一个部族。

    他们人形消瘦,衣衫褴褛,眼中却带着无限的希望!

    别的唐将说要招抚他们,他们只怕是圈套,但是韦的到来,他们却信了。

    正因为他的厉害,他杀得突厥人多,他要对付突厥人,直接杀了,不屑去欺骗他们!

    所以突厥人信了!

    在中受降城三十里外的一座大湖泊,湖边有溪流纵横,沼泽处处,灌木丛生,水草极是丰茂。

    湖边小山上,韦设下了他的虎皮金椅,他坐在椅上,背后竖起了他的大纛,将军们左右分列。

    他的前方左右各有五千步兵排成了两个雄壮的方阵,而在大帐的后方左右,各有一万骑兵。

    他们共同见证昔日骄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