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设盛唐-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奇微终究是个聪明人,想起韦的所作所为,不由得长长一叹!

    想想吧,一个英明的统帅,带领着虎狼之师,充满了活力,如ru虎啸谷,群山低眉,如雏鹰展翼,百鸟俯首。如旭日初升,如猛龙过江,如东风,如熔岩,横扫一切阻挡他的势力,谁也不能当面硬撼他的铁骑,谁也不能停止他的脚步。

    跟着他,象红日初升的气势,如大江东去,能够让人得偿所愿,为自己,为子孙后代,博来挥霍不尽的荣华富贵。留名史册,让后人提起来自己的功业来,都无比的向往。

    从此军史,历史上留名,万世流芳!

    孰去孰从,史万超做出了正确的答案。

    而他杜奇微做了什么,做的是拆台的工作,别人在努力建功立业,自己却在那里拖后腿,要是给他成功的话,对于朝廷是忠了,对于无数人的伟业却是巨大的难以挽回的损失!

    杜奇微突然醒悟了!

    他咬咬牙道:“我想求见公主,向她告发武承嗣的阴谋!”

    “还有什么吗?”史万超担心地问道。

    “他想向王爷下手!”

    “这不用担心!”史万超懒洋洋地道:“王爷稳如泰山!”

    “那我就放心了!”杜奇微欣慰地道。

    “不是吧,老杜,你立即投降了?我真的不敢相信啊!”史万超吃惊地道。

    “你聪明!我也不傻啊!”

    “真有你的,老杜!”

    ……

    杜奇微被送到了城中的监狱里,他是第一批收监的,然后同谋者接踵而来!

    有军官,有文臣还有商人,“你也来了!”大家见面寒喧,都是阵阵的苦笑,内心忐忑不安。

    到了中午,大家的惊惧之心下降了许多,因为送进来的饮食并不差!

    米饭、炒青菜、三杯鸭、豆腐鱼头汤!

    要是对他们不利,根本没必要给这么好的伙食。

    一个很低的可能是最后一餐,但大家几乎都没作任何的抵抗,除了一拳打脚踢之外。都信了“公主有旨,一个不杀”的话语,城里都是忠于她的兵,局势控制中,没必要骗他们。

    另有一个信号是进到监狱后,他们被松绑,就不加狱具在身!

    密谋者当中的文官私下说了,这是官方认为是轻罪才会这么处理。

    到了晚上,伙食是三杯鸡、糖醋鱼、炒青瓜和酸菜肉片汤,同样过得去,并且狱卒对待他们和气,有的人提出一些不过分的要求也得到了满足。

    这个监狱位于城西,称为“模范第一西狱”,条件较好,有抽水马桶,最多八人一个间,那些造反者都是素质较好,地位较高的官员、商人等等,被一锅端掉,关押在这里。

    据狱卒说参与谋反的地位较低者,则关押在军营里。

    ……

    第一天被捉进来的密谋者很多,第二天就变得少了,到了第三天就没有了。

    第四天,官府打开了牢门,要密谋者们准备好东西,说“协办大学士”张仁愿要见他们。

    今年以来,西域幕府已经改称为“西府”,隐于东方分庭抗礼之意,军队正式称为“西军”,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称为“内阁”,有数员大学士入值,协助太平公主管理军政大事。

    协办大学士的地位尊崇,要想杀他们根本不用他出面,看来确系有话想说。

    ……

    在一个大礼堂里,密谋者百余人见着了张仁愿,他身材高大,穿着中山装,肌肉鼓鼓,气质反类武官不象是文臣。

    见到人齐了,张仁愿声如洪钟,狠狠地痛骂道:“你们这些猪狗,胆敢密谋造反!以我之意,就算不杀头,至少也要流放,进行‘劳动改造’,在劳动的洪炉中醒悟自己的错误,痛改前非!”

    他狞笑一声道:“我们会让你们彻底地认清自己的罪行的!”

    “可是你们好运啊!公主殿下有喜!”张仁愿遗憾地道。

    人群中响起了一阵稀稀拉拉的恭喜声,张仁愿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公主为了给她与王爷未出生的孩子祈福,决定只要你们不反抗的话,不杀一人!”

    “很不错地,你们真聪明,无人反抗,没有一个人死掉的!”张仁愿嘲讽地道。

    “所以……”张仁愿取出一叠纸来道:“根据公主的意思,将定你们在写下了悔过书之后,一律驱逐出境,送你们回神都!如果不写,那就与城外军营关押的人员(地位较低的密谋者,他们也有机会,写了悔过书的关押时间短,不写的关押长)进行劳动改造,直到认识错误为止!”

    “这些是悔过书,怎么样?”张仁愿询问道。

    所有的人目光都注视着杜奇微,他平静地站出来,拿起张仁愿分派过来的纸,看都不看一眼,直截了当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按了手印(一式两份)后,说出了第三条路来!

第九四五节 第三条路

    “我是杜奇微,是这次密谋集团的头子,我奉了武承嗣之命而来,想要颠覆西府!”杜奇微坦然地道:“我有罪,我认罪!”

    “我深刻地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杜奇微认真反醒,把整个过程都说了出来,从他在神都受命,到西域潜伏,发展人员,密谋造反,听得大家眼都直了。

    不会吧,见识到传说中的“顿悟”,要是他杀人的话,算不算得上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杜奇微讲述道:“……我们的计划是由史万超对公主幕府动手,再用幕府印信,下令解除各个将军的军权……”

    他和盘托出了他的密谋之后道:“我签了悔过书,我想的是走第三条路!”

    “我愿留在西域,做王爷和公主殿下西征大业的一小吏,足矣!”

    “啪啪啪……”张仁愿给他拍掌,非常高兴,不管他是不是真心的,至少杜奇微这个表态极为有利于这番平乱。

    继他之后,人们逐个上前签名按手印,愿意留下的居然占了大部分!

    只有少数的一些人在签了悔过书之后,表示他们要回神都,于是当场释放,押送出境!

    所有的人不再送加监狱,杜奇微与一干人被集中一起,送去了城外的一个农场里安顿下来,再作处理。

    ……

    “你是说,他们大部分愿意留下来为西府效力?”太平公主听取了张仁愿的汇报后问起来。

    “正是!”张仁愿恭敬地道。

    “一个不杀”正是太平公主的圣断!

    当时大家听说有人想颠覆西府时,大家都义愤填膺,想的是彻底地、干净地清除隐患,杀一儆百!

    斩断朝廷伸向西府的魔手!

    在他们看来,朝廷除了想中断大家的伟业(此时西府所有的人都上了船,哪怕韦说要停止西征,他们也不会答应!),再有想摘桃子,那还得了!

    但太平公主手抚小腹,脸上露出母性的光辉道:“一个不杀!”

    “王爷曾经说过,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他不喜欢内战,不喜欢自己人杀自己人,西征是件伟业,把所有的力量都用上,要把每一个人的力量都用上……”

    太平公主的引起了诸人的深思,他们的那位主儿,天上人,目光远大,所作所为大气磅礴,令人万分佩服。

    “只要他们没有反抗,我提议,一个不杀!”太平公主轻声道:“不染自己族人的鲜血,给我与王爷将要出生的孩儿祈福!”

    “殿下圣明!”她的提议得到了所有大学士的赞同。

    待到平乱时,不得不说“一个不杀”的口号起到了极大的效果,兵不刃血就平定了叛乱。

    当时作出的决定是写悔过书的高层是礼送出境,没写悔过书的和低层人士则一律劳动改造,不想到大部分叛乱者既写了悔过书,又要求留下来。

    “他们这么做,主要是失败后,觉得没有面子,回神都根本抬不起头来。

    而在我们西府,有容乃大,又缺乏人手,只要他们投诚,连大食人都可以为我们效劳,他们更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张仁愿讲述道:“我与他们多人谈过,大体上的意思就是这样,当然也有可能有些家伙是有另外的想法的,但我想我们可以控制他们。”

    “关键是,他们并没有对我们造成损失,要是我们的人死了,只好以命偿命了,但是没有。”张仁愿大胆地道:“我提议,给他们一个机会!”

    他这等于为那些家伙背书(做担保了),但西府的官员向来勇于任事,在大政策之下,积极进取。

    “先生说得不错!”太平公主点头道。

    她对张仁愿是尊称“先生”,而张仁愿在公主面前自称是“我”,再有太平公主称呼韦的兄弟是“大伯”“二伯”还有“叔叔”(以孩子的名义称呼),私下地相当的客气,毕竟是在打天下的时候,关系很亲密。

    宽大处理,不杀人最好!

    于是那些悔过的人要进行西府特色的“学习班”生活,以便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同时进行劳动改造以加深印象。

    在“学习班”里也很明白地说了“谁认识错误越深刻,谁就能先得到自由!”鼓励他们积极进行改造,彻底地清算自己的错误。

    ……

    在所有人当中,杜奇微表现得最为突出,他不仅将所有的谋划交代得一干二净,还积极地现身说法,在所有的犯事者大会上作检讨,公开认罪,揭发武承嗣的罪行!(不能说是朝廷的意思)

    连头子尚即如此,其他人哪有话可说!

    他亲笔写的认罪书挂在学习班的醒目位置上,他协助管教人员帮教那些顽固分子。

    效果非常地好,所有的人都认罪了,配合改造。

    结果,仅仅一个月后,他被叫到会议室里,惊讶地发现了一个魁梧的身影,史万超!

    “你在我倒霉的时候来看我,我也在你落难的时候来看你!”史万超微笑道,招呼杜奇微坐下来。

    他荣光焕发,衣服簇新,重点在于这是军队常服,上面的肩章钉了三颗金星!

    中将军衔,相当于“将军”的位置。

    “谢谢你了!”杜奇微惊讶地问:“你官复原职了?”

    “还得谢谢你!”史万超爽朗地道:“我做了内应,破获你们的阴谋集团有功,还将你给的十万两黄金作了军费捐献,公主殿下让我做回将军了!”

    “确实要谢谢我了,以前我带了酒来,你带酒来了吗?”杜奇微微微苦笑一声道。

    “没有带酒,不过来了这个!”史万超递给他一份文书,看到上面的字,杜奇微不由得呼吸加快了。

    翻开来一看,没错,乃是太平公主签署的“假释令”,以其表现突出,确实改悔,故此假释,如若不再犯,一年后正式释放!

    虽然是假释,但他得到了自由!

    能够在阳光下自由地行走,不再象现在囿于一隅,

    与史万超同来的一个差官道:“史将军为了你,在公主殿下御前作了担保,公主殿下将你假释!”

    “谢谢你了!”杜奇微十分感谢地道。

    “行了,跟我走吧!我们去欧罗巴砍人去!”

第九四六节 京城的发动

    杜奇微之所以得到假释,有一个极为有利的因素是韦在神都平安无事。

    当时随着武承嗣阴谋的接近实现,在韦王爷周边的形势骤然变得高危,王府周围出现了许多一看就明显是伪装的小贩、游人、他们甚至不加掩饰地表明自己的身份!

    韦素来谨慎,之前还好,随着酷吏的完结之后,他简直是深居简出。基本上缩在家中,只有上朝时才出府,外人很难有机会见到他

    他上朝时都是坐马车,一出三辆豪华大马车,前后至少三百精兵护卫,府邸周围都设了明、暗哨,严密布控,警戒线一直伸到街道尽头。

    韦不去拜访任何人,每天除了公事必须出门,办完就径直回到家里呆着……

    “宅”得别人无计可施,武家兄弟和两张兄弟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但又不敢硬来,因为资深的军方人士说过只要给韦有百余人在手,出动上千人也不一定能够拿下他!

    三千人也不一定行!

    那个军方人士其实是武三思的狗头军师,说他研究过韦的多个战例发现:当敌人数目少过他时,他会以多胜少;当敌人多过他的时候,也不容易胜过他。

    因为韦的箭枝厉害,专门找到敌方军官去射,他那“毒蛇之吻”实在厉害,暴射之下,敌人的指挥军官很难逃生。

    一旦没有军官,士兵就象没头苍蝇。。。那时期的军队不象韦军的军制严密和主动性,高级军官死掉低级军官立即顶上,这就是素质!

    因为军校、教导团的存在,韦军的军官受训机会多,懂得应付复杂的场面。

    两张编组新军,几乎照搬韦的军制,但他们很快就会清楚什么叫做“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军队里没有人有韦威望高根基稳,说话令行禁止,二张也想学,但他们根本办不到!

    正如武则天想让李唐皇室和旧臣们听话,行吗?

    不行!

    在深宫妇人之侧的面首,涂脂抹粉的男人婆,想管住军队这头怪兽,同样是不行!

    连武三思都办不到,两张更是笑话。

    ……

    万一硬来,只要韦不死,结局就象酷吏不死一样,动手的人就准备自我了断得了。

    他们想另辟蹊径,才发现实在不好对付,采买时韦家的侍者出动都是成群结队,要不是货摊送货上门,而韦的护军,则极为谨慎小心,几乎不逛街,出动时同样是成群结队。

    后来知道了,韦家护军在神都的态度是。。。视为战区!

    在战区内时时一级战备,枕戈待发,随时准备打仗!

    而且韦贴身保护圈那些力量,都是家在西域,高侍遇,双薪!

    亦即是京城同级军人工资的四倍!

    钱多到一定程度就是个数字而已,他们得到的荣誉是武三思等人无法给的,他们的忠心度根本不会动摇。

    ……

    事情回到原点,武家兄弟和两张兄弟商量来商量去,最终还是决定利用在西域的谋反之事,

    这个说等西域之事确切之后,一旦成事,立即对韦下手。

    但武承嗣私底下对韦怕得要命,说韦神通广大,万一我们这边得到成功消息,他也知道,立即发动,将满城市得风雨交加,你们信不信?

    信!

    天知道韦私底下有多大的力量,保不准他一呼百应,城里的军队都响应他的召唤,那大家就死定了。

    再有一件事情,西域那边叛乱若是不成功,韦的态度会怎么样?

    放任他在外,凶险极大,万一他即刻造反呢?

    掌握了京城兵权的两张起初是雄心勃勃,临动手前,才知道烦恼,方才明白为什么两武明明对韦恨之入骨,却始终不敢下手!

    轮到两张睡不着觉了!

    ……

    决定与西域之事同时发动,除去韦这个眼中钉!

    他们以兵部名义,请韦于八月十四日上午到兵部大堂会商“云南兵事”。

    原来,韦以军力称雄,他回神都带出极大的威慑力,北方胡族胆怯,要不远遁,要不归顺,北方享受太平,平安无事。

    但南方土人不知道韦的厉害啊,尤其是云南地区,那里山高皇帝远,险要的地势更增长土人的自信心,常与武周朝官兵打对台,大玩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拢,敌疲我打的正确无比战略(许多有力量的家伙们天生的技能),让官兵疲于奔命,不堪其拢。

    并无大规模入寇,但疥癣之疮也是讨厌。

    云南地界的官府的报告上到朝廷,武则天觉得不能容忍,着兵部拿出切实可行的方略解决问题。

    韦是大军头,兵部呈文送到王府给他观阅,再请他于兵部大堂与诸大臣会商,此举是合情合理的。

    “情报很明显!”王府里负责情报的总管韦铭告诉韦道:“一天前宫里没有消息出来了!”

    皇宫里的消息出来,来自上官婉儿,现在没有消息,是上官婉儿那里有了麻烦,肯定是封锁了宫禁,不是上官婉儿叛变,她若有贰心,只需要送出假情报,不必停止送出情报。

    ”两张秘密调动了军队进城!是精锐的特种部队,曰为飞龙军,共三千人,与我们的飞虎军针锋相对!”

    “他们是想调虎离山!因为我们王府坚固,万一他们打不下来,那就举城轰动了!什么变故都会发生,而在兵部大堂将王爷您给解决了,那就省事得多。”

    “他们大概是怕西域之事不理想,怕我方报复,所以他们铤而走险,依臣之见,以静制动,看西域之事结果如何,不必理会他们!”韦铭知道西域将有叛乱之事,给出建议道。

    “去,为什么不去,我从来没有怕过的!”韦面带微笑地道。

    ……

    八月十四日上午,兵部里的武三思听到韦即将到达的消息,不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