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奇微终究是个聪明人,想起韦的所作所为,不由得长长一叹!
想想吧,一个英明的统帅,带领着虎狼之师,充满了活力,如ru虎啸谷,群山低眉,如雏鹰展翼,百鸟俯首。如旭日初升,如猛龙过江,如东风,如熔岩,横扫一切阻挡他的势力,谁也不能当面硬撼他的铁骑,谁也不能停止他的脚步。
跟着他,象红日初升的气势,如大江东去,能够让人得偿所愿,为自己,为子孙后代,博来挥霍不尽的荣华富贵。留名史册,让后人提起来自己的功业来,都无比的向往。
从此军史,历史上留名,万世流芳!
孰去孰从,史万超做出了正确的答案。
而他杜奇微做了什么,做的是拆台的工作,别人在努力建功立业,自己却在那里拖后腿,要是给他成功的话,对于朝廷是忠了,对于无数人的伟业却是巨大的难以挽回的损失!
杜奇微突然醒悟了!
他咬咬牙道:“我想求见公主,向她告发武承嗣的阴谋!”
“还有什么吗?”史万超担心地问道。
“他想向王爷下手!”
“这不用担心!”史万超懒洋洋地道:“王爷稳如泰山!”
“那我就放心了!”杜奇微欣慰地道。
“不是吧,老杜,你立即投降了?我真的不敢相信啊!”史万超吃惊地道。
“你聪明!我也不傻啊!”
“真有你的,老杜!”
……
杜奇微被送到了城中的监狱里,他是第一批收监的,然后同谋者接踵而来!
有军官,有文臣还有商人,“你也来了!”大家见面寒喧,都是阵阵的苦笑,内心忐忑不安。
到了中午,大家的惊惧之心下降了许多,因为送进来的饮食并不差!
米饭、炒青菜、三杯鸭、豆腐鱼头汤!
要是对他们不利,根本没必要给这么好的伙食。
一个很低的可能是最后一餐,但大家几乎都没作任何的抵抗,除了一拳打脚踢之外。都信了“公主有旨,一个不杀”的话语,城里都是忠于她的兵,局势控制中,没必要骗他们。
另有一个信号是进到监狱后,他们被松绑,就不加狱具在身!
密谋者当中的文官私下说了,这是官方认为是轻罪才会这么处理。
到了晚上,伙食是三杯鸡、糖醋鱼、炒青瓜和酸菜肉片汤,同样过得去,并且狱卒对待他们和气,有的人提出一些不过分的要求也得到了满足。
这个监狱位于城西,称为“模范第一西狱”,条件较好,有抽水马桶,最多八人一个间,那些造反者都是素质较好,地位较高的官员、商人等等,被一锅端掉,关押在这里。
据狱卒说参与谋反的地位较低者,则关押在军营里。
……
第一天被捉进来的密谋者很多,第二天就变得少了,到了第三天就没有了。
第四天,官府打开了牢门,要密谋者们准备好东西,说“协办大学士”张仁愿要见他们。
今年以来,西域幕府已经改称为“西府”,隐于东方分庭抗礼之意,军队正式称为“西军”,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称为“内阁”,有数员大学士入值,协助太平公主管理军政大事。
协办大学士的地位尊崇,要想杀他们根本不用他出面,看来确系有话想说。
……
在一个大礼堂里,密谋者百余人见着了张仁愿,他身材高大,穿着中山装,肌肉鼓鼓,气质反类武官不象是文臣。
见到人齐了,张仁愿声如洪钟,狠狠地痛骂道:“你们这些猪狗,胆敢密谋造反!以我之意,就算不杀头,至少也要流放,进行‘劳动改造’,在劳动的洪炉中醒悟自己的错误,痛改前非!”
他狞笑一声道:“我们会让你们彻底地认清自己的罪行的!”
“可是你们好运啊!公主殿下有喜!”张仁愿遗憾地道。
人群中响起了一阵稀稀拉拉的恭喜声,张仁愿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公主为了给她与王爷未出生的孩子祈福,决定只要你们不反抗的话,不杀一人!”
“很不错地,你们真聪明,无人反抗,没有一个人死掉的!”张仁愿嘲讽地道。
“所以……”张仁愿取出一叠纸来道:“根据公主的意思,将定你们在写下了悔过书之后,一律驱逐出境,送你们回神都!如果不写,那就与城外军营关押的人员(地位较低的密谋者,他们也有机会,写了悔过书的关押时间短,不写的关押长)进行劳动改造,直到认识错误为止!”
“这些是悔过书,怎么样?”张仁愿询问道。
所有的人目光都注视着杜奇微,他平静地站出来,拿起张仁愿分派过来的纸,看都不看一眼,直截了当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按了手印(一式两份)后,说出了第三条路来!
第九四五节 第三条路
“我是杜奇微,是这次密谋集团的头子,我奉了武承嗣之命而来,想要颠覆西府!”杜奇微坦然地道:“我有罪,我认罪!”
“我深刻地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杜奇微认真反醒,把整个过程都说了出来,从他在神都受命,到西域潜伏,发展人员,密谋造反,听得大家眼都直了。
不会吧,见识到传说中的“顿悟”,要是他杀人的话,算不算得上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杜奇微讲述道:“……我们的计划是由史万超对公主幕府动手,再用幕府印信,下令解除各个将军的军权……”
他和盘托出了他的密谋之后道:“我签了悔过书,我想的是走第三条路!”
“我愿留在西域,做王爷和公主殿下西征大业的一小吏,足矣!”
“啪啪啪……”张仁愿给他拍掌,非常高兴,不管他是不是真心的,至少杜奇微这个表态极为有利于这番平乱。
继他之后,人们逐个上前签名按手印,愿意留下的居然占了大部分!
只有少数的一些人在签了悔过书之后,表示他们要回神都,于是当场释放,押送出境!
所有的人不再送加监狱,杜奇微与一干人被集中一起,送去了城外的一个农场里安顿下来,再作处理。
……
“你是说,他们大部分愿意留下来为西府效力?”太平公主听取了张仁愿的汇报后问起来。
“正是!”张仁愿恭敬地道。
“一个不杀”正是太平公主的圣断!
当时大家听说有人想颠覆西府时,大家都义愤填膺,想的是彻底地、干净地清除隐患,杀一儆百!
斩断朝廷伸向西府的魔手!
在他们看来,朝廷除了想中断大家的伟业(此时西府所有的人都上了船,哪怕韦说要停止西征,他们也不会答应!),再有想摘桃子,那还得了!
但太平公主手抚小腹,脸上露出母性的光辉道:“一个不杀!”
“王爷曾经说过,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他不喜欢内战,不喜欢自己人杀自己人,西征是件伟业,把所有的力量都用上,要把每一个人的力量都用上……”
太平公主的引起了诸人的深思,他们的那位主儿,天上人,目光远大,所作所为大气磅礴,令人万分佩服。
“只要他们没有反抗,我提议,一个不杀!”太平公主轻声道:“不染自己族人的鲜血,给我与王爷将要出生的孩儿祈福!”
“殿下圣明!”她的提议得到了所有大学士的赞同。
待到平乱时,不得不说“一个不杀”的口号起到了极大的效果,兵不刃血就平定了叛乱。
当时作出的决定是写悔过书的高层是礼送出境,没写悔过书的和低层人士则一律劳动改造,不想到大部分叛乱者既写了悔过书,又要求留下来。
“他们这么做,主要是失败后,觉得没有面子,回神都根本抬不起头来。
而在我们西府,有容乃大,又缺乏人手,只要他们投诚,连大食人都可以为我们效劳,他们更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张仁愿讲述道:“我与他们多人谈过,大体上的意思就是这样,当然也有可能有些家伙是有另外的想法的,但我想我们可以控制他们。”
“关键是,他们并没有对我们造成损失,要是我们的人死了,只好以命偿命了,但是没有。”张仁愿大胆地道:“我提议,给他们一个机会!”
他这等于为那些家伙背书(做担保了),但西府的官员向来勇于任事,在大政策之下,积极进取。
“先生说得不错!”太平公主点头道。
她对张仁愿是尊称“先生”,而张仁愿在公主面前自称是“我”,再有太平公主称呼韦的兄弟是“大伯”“二伯”还有“叔叔”(以孩子的名义称呼),私下地相当的客气,毕竟是在打天下的时候,关系很亲密。
宽大处理,不杀人最好!
于是那些悔过的人要进行西府特色的“学习班”生活,以便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同时进行劳动改造以加深印象。
在“学习班”里也很明白地说了“谁认识错误越深刻,谁就能先得到自由!”鼓励他们积极进行改造,彻底地清算自己的错误。
……
在所有人当中,杜奇微表现得最为突出,他不仅将所有的谋划交代得一干二净,还积极地现身说法,在所有的犯事者大会上作检讨,公开认罪,揭发武承嗣的罪行!(不能说是朝廷的意思)
连头子尚即如此,其他人哪有话可说!
他亲笔写的认罪书挂在学习班的醒目位置上,他协助管教人员帮教那些顽固分子。
效果非常地好,所有的人都认罪了,配合改造。
结果,仅仅一个月后,他被叫到会议室里,惊讶地发现了一个魁梧的身影,史万超!
“你在我倒霉的时候来看我,我也在你落难的时候来看你!”史万超微笑道,招呼杜奇微坐下来。
他荣光焕发,衣服簇新,重点在于这是军队常服,上面的肩章钉了三颗金星!
中将军衔,相当于“将军”的位置。
“谢谢你了!”杜奇微惊讶地问:“你官复原职了?”
“还得谢谢你!”史万超爽朗地道:“我做了内应,破获你们的阴谋集团有功,还将你给的十万两黄金作了军费捐献,公主殿下让我做回将军了!”
“确实要谢谢我了,以前我带了酒来,你带酒来了吗?”杜奇微微微苦笑一声道。
“没有带酒,不过来了这个!”史万超递给他一份文书,看到上面的字,杜奇微不由得呼吸加快了。
翻开来一看,没错,乃是太平公主签署的“假释令”,以其表现突出,确实改悔,故此假释,如若不再犯,一年后正式释放!
虽然是假释,但他得到了自由!
能够在阳光下自由地行走,不再象现在囿于一隅,
与史万超同来的一个差官道:“史将军为了你,在公主殿下御前作了担保,公主殿下将你假释!”
“谢谢你了!”杜奇微十分感谢地道。
“行了,跟我走吧!我们去欧罗巴砍人去!”
第九四六节 京城的发动
杜奇微之所以得到假释,有一个极为有利的因素是韦在神都平安无事。
当时随着武承嗣阴谋的接近实现,在韦王爷周边的形势骤然变得高危,王府周围出现了许多一看就明显是伪装的小贩、游人、他们甚至不加掩饰地表明自己的身份!
韦素来谨慎,之前还好,随着酷吏的完结之后,他简直是深居简出。基本上缩在家中,只有上朝时才出府,外人很难有机会见到他
他上朝时都是坐马车,一出三辆豪华大马车,前后至少三百精兵护卫,府邸周围都设了明、暗哨,严密布控,警戒线一直伸到街道尽头。
韦不去拜访任何人,每天除了公事必须出门,办完就径直回到家里呆着……
“宅”得别人无计可施,武家兄弟和两张兄弟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但又不敢硬来,因为资深的军方人士说过只要给韦有百余人在手,出动上千人也不一定能够拿下他!
三千人也不一定行!
那个军方人士其实是武三思的狗头军师,说他研究过韦的多个战例发现:当敌人数目少过他时,他会以多胜少;当敌人多过他的时候,也不容易胜过他。
因为韦的箭枝厉害,专门找到敌方军官去射,他那“毒蛇之吻”实在厉害,暴射之下,敌人的指挥军官很难逃生。
一旦没有军官,士兵就象没头苍蝇。。。那时期的军队不象韦军的军制严密和主动性,高级军官死掉低级军官立即顶上,这就是素质!
因为军校、教导团的存在,韦军的军官受训机会多,懂得应付复杂的场面。
两张编组新军,几乎照搬韦的军制,但他们很快就会清楚什么叫做“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军队里没有人有韦威望高根基稳,说话令行禁止,二张也想学,但他们根本办不到!
正如武则天想让李唐皇室和旧臣们听话,行吗?
不行!
在深宫妇人之侧的面首,涂脂抹粉的男人婆,想管住军队这头怪兽,同样是不行!
连武三思都办不到,两张更是笑话。
……
万一硬来,只要韦不死,结局就象酷吏不死一样,动手的人就准备自我了断得了。
他们想另辟蹊径,才发现实在不好对付,采买时韦家的侍者出动都是成群结队,要不是货摊送货上门,而韦的护军,则极为谨慎小心,几乎不逛街,出动时同样是成群结队。
后来知道了,韦家护军在神都的态度是。。。视为战区!
在战区内时时一级战备,枕戈待发,随时准备打仗!
而且韦贴身保护圈那些力量,都是家在西域,高侍遇,双薪!
亦即是京城同级军人工资的四倍!
钱多到一定程度就是个数字而已,他们得到的荣誉是武三思等人无法给的,他们的忠心度根本不会动摇。
……
事情回到原点,武家兄弟和两张兄弟商量来商量去,最终还是决定利用在西域的谋反之事,
这个说等西域之事确切之后,一旦成事,立即对韦下手。
但武承嗣私底下对韦怕得要命,说韦神通广大,万一我们这边得到成功消息,他也知道,立即发动,将满城市得风雨交加,你们信不信?
信!
天知道韦私底下有多大的力量,保不准他一呼百应,城里的军队都响应他的召唤,那大家就死定了。
再有一件事情,西域那边叛乱若是不成功,韦的态度会怎么样?
放任他在外,凶险极大,万一他即刻造反呢?
掌握了京城兵权的两张起初是雄心勃勃,临动手前,才知道烦恼,方才明白为什么两武明明对韦恨之入骨,却始终不敢下手!
轮到两张睡不着觉了!
……
决定与西域之事同时发动,除去韦这个眼中钉!
他们以兵部名义,请韦于八月十四日上午到兵部大堂会商“云南兵事”。
原来,韦以军力称雄,他回神都带出极大的威慑力,北方胡族胆怯,要不远遁,要不归顺,北方享受太平,平安无事。
但南方土人不知道韦的厉害啊,尤其是云南地区,那里山高皇帝远,险要的地势更增长土人的自信心,常与武周朝官兵打对台,大玩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拢,敌疲我打的正确无比战略(许多有力量的家伙们天生的技能),让官兵疲于奔命,不堪其拢。
并无大规模入寇,但疥癣之疮也是讨厌。
云南地界的官府的报告上到朝廷,武则天觉得不能容忍,着兵部拿出切实可行的方略解决问题。
韦是大军头,兵部呈文送到王府给他观阅,再请他于兵部大堂与诸大臣会商,此举是合情合理的。
“情报很明显!”王府里负责情报的总管韦铭告诉韦道:“一天前宫里没有消息出来了!”
皇宫里的消息出来,来自上官婉儿,现在没有消息,是上官婉儿那里有了麻烦,肯定是封锁了宫禁,不是上官婉儿叛变,她若有贰心,只需要送出假情报,不必停止送出情报。
”两张秘密调动了军队进城!是精锐的特种部队,曰为飞龙军,共三千人,与我们的飞虎军针锋相对!”
“他们是想调虎离山!因为我们王府坚固,万一他们打不下来,那就举城轰动了!什么变故都会发生,而在兵部大堂将王爷您给解决了,那就省事得多。”
“他们大概是怕西域之事不理想,怕我方报复,所以他们铤而走险,依臣之见,以静制动,看西域之事结果如何,不必理会他们!”韦铭知道西域将有叛乱之事,给出建议道。
“去,为什么不去,我从来没有怕过的!”韦面带微笑地道。
……
八月十四日上午,兵部里的武三思听到韦即将到达的消息,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