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小宝若真是十八岁的骚年,还真会被他们感动,可惜他不是。
按他分析,如果他们没见着冯小宝时,他们会乖乖地去灵州,因为别无指望。
唐军因大非川之败而影响深远,主力机动部队缺乏,各部唐军谨守国境,实行的是依托坚城的稳守反击战术,没有什么将领出彩。
而冯小宝去西海来了个武装大游行,过大非川炫耀过武力而全身而退,斩首万级,这等功绩,哪怕是大唐诸卫大将军也不过如是。
更令人振奋的是他才区区十八岁,十八岁啊,当许多骚年还在埋头读书,追逐着小娘子,和她们嘻嘻哈哈时,冯小宝这位骚年做出了好大事情!
其实冯小宝还是低看他自己了,斩首万级,绝对是不小的功勋!
要不是左相姜恪苦心保他,希望他能够走得更远,不要象彗星般一时灿烂很快谢幕的话,只要让朝廷来个大肆宣扬,他即成为新一代的传奇!
即便在吐蕃,事后清点,才发现不知不觉中给冯小宝杀了这么多人,吐蕃的贵人们都相顾无言。
吐蕃人的管理松懈,生性散漫,大败唐军后,许多部族以为唐军没什么了不起,也不向组织报告,跑到了西海北岸去放牧,而他们的兵锋却一时没到,无法照顾,给冯小宝捡了个大便宜!
此事之后,吐蕃贵人们下令部族不得轻易过大非川,以免给唐人有可乘之机。
不管怎么说,冯小宝让诺罗敦、思八汗、达古伦看到了希望,也愿意投入赌注,他们想去凉州,投靠凉州唐家,实际上是依附冯小宝!
出兵、送马没问题,但要让人看到希望!如果是没什么能耐的将领,那三大部族干脆去灵州安居乐业得了。
追随冯小宝,一旦冯小宝打下吐蕃,占据地盘,三大部族就可以风风光光地当起了还/乡/团,没谁能够跟他们抢。
但大唐自有法度,朝廷让吐谷浑人去灵州,就得去灵州,想不遵守,除非有人背书。
凉州唐家肯接纳他们,冯小宝乐意收他们,当然还得有官府的允许。
现在冯小宝与左相姜恪关系这么好,想来他肯点头的。
当诺罗敦讲出他们的真实意图时,说他们三部吐谷浑人要做冯小宝的部曲,这份大馅饼砸下来,冯小宝有点魂游天外的样子,做梦也想不到他王八之气一发,小弟纳头就拜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诺罗敦叫多他一声,心忖难不成是所托非人啊?
冯小宝镇定下来道:“兹事体大,我得好好与人商议一下!”
……
请来商议的人不外乎是兄弟和老婆,普通军官则不叫了。
“吐谷浑人!”唐甜直言不讳地道:“与我们唐家闹得很不愉快,他们要去灵州,还是我们唐家背后使的力!”
“什么?”冯小宝、杨成献及程伯喜才知道究竟。
由来是东部吐谷浑被吐蕃所灭,首领诺曷钵奔凉州,结果与凉州最大的部族唐家因为牧场而争执。
唐家是地主,最好的牧场早早给他们占了,还奢侈地进行牧场休牧!(等于土地休耕,土地耕种之后停止耕种让土地休养生息)
留给吐谷浑人的牧场又少又贫瘠,吐谷浑人哪肯依啊,他们的族人要生存,想要报仇,必须要有牧场。
因此唐家与吐谷浑人爆发冲突,出了人命,大规模的火并在即。
官府见不是路,召集双方来开会解决。
事涉牧场,什么情面都没得讲,唐家寸步不让!
唐家广有人脉,大唐皇家、军队、高官里哪里没有唐家的骏马?!军队还使用唐家出的兵器!
凉州唐家彻底汉化,官府更信任和偏向他们。
最终结果是地头蛇挤走强龙,官府的说法是一动不如一静,不要动凉州唐家,反正吐谷浑都是迁徙来的,那就再迁一次呗(亏他们能够找出这样的理由),于是就有明年的大规模的吐谷浑迁居灵州计划。
相比于凉州唐家蛮横不讲理,灵州的形势要好,愿意接纳吐谷浑人。
听唐甜说完,冯小宝倒抽了一口凉气,想不到吐谷浑人这么烫手,亏他还想收他们作小弟。
凉州唐家这边要赶吐谷浑人离开凉州,你这边想收吐谷浑人去凉州,当唐家什么的干活?
“不过呢!”唐甜说道:“要是以你的名义,归顺于你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
“此事必须我父亲及长老们点头才行,这样吧,我们回家一趟,既是问问他们,也是回家探亲,你看可好?”唐甜问道。
冯小宝大喜道:“固所愿耳!”
……
冯小宝喜欢胡服装束,干净爽朗,杀人方便。
但此番毛脚女婿上门,得正尔八经地穿上官服,好给唐甜张目。
头戴幞头即包头软巾,也叫折上巾,两脚左右伸出,叫“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
穿的服装圆领袍衫,通常用有暗花的细麻布制成,领、袖、襟加缘边,在衫的下摆近膝盖处加一道横遥В视殖啤耙'衫”。
衣服色泽深青色,知会他人,这位少年是八品官哦!
八品官不算什么,可是冯小宝还不到二十岁,除了皇室子弟、有爵位的早早继承的、名教中人,没有什么人这么小的年纪就当八品官。
想想吧,冯小宝官阶还高过白居易哦,
白居易大大写《琵琶行》时,曾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他当时的职务是江州司马,司马一职在别驾、长史之下,是州刺史的佐官,实际上是闲职。其官阶是最低的文散官将仕郎,从九品,所以,只能穿浅青衣衫。
所以,冯小宝的八品官,绝对不掉份儿,对得起唐家对他的投资。
这次去凉州,冯小宝春风得意马蹄轻,部属也是一副的嚣张劲儿,加上河西马铁蹄滚滚,真的是见者为之侧目。
不几天进到凉州的唐家堡,路上见着比起以往要来得多的巡逻骑兵,气氛有点紧张。
见到小宝一众到来,他们这么高调张扬,唐家骑兵即时上前拦截。
但有唐甜在,就不发生误会了,不仅如此,大队唐家骑兵护送他到达唐家堡。
眼前的唐家堡啊,让冯小宝吃了一惊,貌似回到了洛阳的绿林山庄里!
第一四五节 再回唐家堡
唐家堡主道不得行马走牛,铺成了大气得体的石板路,两边有市政下水道,路边栽树,泥土、牲畜粪便统统不翼而飞显得干净、整洁。
出现了城管部队在整理市容,如冯小宝在绿林山庄那样,他们穿着制服,配备皮鞭,不服从管教的就是皮鞭伺候。
当然,城管带眼看人,象冯小宝一众进堡上路,他们甚至派人为他们开路,以免别人冲撞了贵人。
道路边立有更多的警示牌,警示牌图文并茂,教育人们要遵从市政管理,不可不讲卫生,随地乱吐痰、乱丢垃圾和让牲畜上街。
大街改回前店后院,而后院再有道路,那些道路是可以通行牲畜,即便如此,也有卫生保洁人员在不停地清理,力图保持干净。
由于广泛使用煤炭,对于牲畜粪便是用煤灰掩盖后再行清理,快捷干净,不用水源。
以往的脏乱差少了许多,如果之前来过这唐家堡的话,观感大变!
“哗!”冯小宝夸张地道:“我来错地方了吗?”
“没有!”唐甜得意地道:“欢迎你来到新唐家堡!”
“新唐家堡?!”
“是的!”唐甜讲述她到了洛阳的绿林山庄里,深有感触,觉得绿林山庄环境实在是太好了,于是找绿林山庄的内政总管要了一份关于内政的市容卫生整顿章程。
冯小宝作为现代人,喜欢生成文字,只要可能的话就做文字。
因此卫生整顿章程被唐甜弄到手,带回唐家堡,给她父亲亦即唐家家主唐正明看。
唐正明极为开明,得到章程后如获至宝,照单全收,立即进行治理,不到半年即见成效!
“不仅是市容市貌,关于绿林山庄养猪场的卫生管理条例,我们也照做了!”唐甜说道:“现在和你说了,我代父亲来谢谢你!”
“谢什么啊?有什么好谢的?”
“是要谢谢啊,我们牧场实施了外来人马隔离制度,今年不起马瘟了,而那些不注意的牧场,许多都发生了马瘟,特别是吐谷浑人来了之后!”
冯小定指导绿林山庄养猪,有一条就是内外分离,外人不能够进入养猪场,内里的人也要消毒,严格要求之后,猪场很少发猪瘟。
要知道,当时没什么药,瘟病是畜牧业的大敌,一发瘟,统统死光光不出奇,根本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损失。
唐家依照“内外分离”之后,在源头上控制了病源,情况就大不一样。
而且一旦发生瘟病,马上进行隔离、宰杀,死去的瘟马瘟羊统统深埋,有效地控制了瘟病进一步扩散。
“说,你还偷了我什么东西?”冯小宝瞪眼道。
“还有沼气池、妇婴保健院!”唐甜不好意思地道。
“哦哦!”冯小宝一本正经地问道:“唐大小姐,你还有妹妹不?”
“什么啊?”唐甜莫名其妙。
“偷了我这么多东西,你唐家嫁多一个象你这样的靓女过来!”冯小珠打着峨皇女英的主意哩。
唐甜闻言象被踩了尾的猫般张牙舞爪,大吼道:“你要是敢来多一个,我就一箭射了你下面的小jj!”
她大刺刺地公开说,听得唐家骑兵们跑快一点,冯小宝的部属则问旁边商铺道:“哎,你这块胡饼多少钱?”
“你手里不是有块胡饼么?”
“呃,我问问价钱!”
冯小宝对唐甜的试探无疾而终,看来目前她火气依旧很大啊,不宜开辟第二战场!
……
冯小宝与唐甜进入唐家堡内堡,知道了冯小宝横扫西海、过大非川,解救唐军战俘,共斩首万级之事,唐家对他非常重视,唐家家主唐正明立即接见了他们,重要的长老也陪同见面,还有唐家的嫡系子弟。
看着八品官袍的冯小宝和幸福得发光闪亮的唐甜一起向他行家礼,唐正明极为高兴地道:“佳儿佳婿啊!”
“多谢丈人的鼎力相助,有了唐家的八百匹河西马,小宝才有今天!”冯小宝态度诚挚,言调热切,让唐家人清楚地知道他知恩、感恩和图报恩,令到唐家人感觉到投资不亏本。
“那是你自己争气,我们唐家的河西马多了,但也没见到唐家子弟有你的本事!”唐正明手指陪坐的唐家子弟,那些唐甜的堂兄堂弟道。
冯小宝赶紧道:“唐家兄弟们弓骑远胜于我,要不是他们有不得出仕的家规,早就挂印封侯,几时轮到小宝!”
“呵呵呵!你不必过谦,其它大族也有条件,却没人能够象你这样敢杀到大非川的!”唐正明手一摆道:“何况,我们唐家从你那儿得到的也不少!”
大长老唐正英道:“那个‘城管’确实不错,我早就想教训一些皮痒的家伙了,他们上个厕所都要骑马,搞得没有一个地方是干净的!”
一问,失敬,唐正英正是城管部队的总舵主,有他出面,哪怕是唐家子弟也不敢不从。
“哎,长老,诸位兄弟们时刻不忘骑射,乃唐家立命安身之本啊!”冯小宝为他们开脱道。
“不错,骑射乃我唐家立足之处,但让马去喝人喝的水,还往井里撒马尿,那我就要开鞭子了!”唐正英老而弥辣地道,扫视唐家子弟,吓得他们赶忙低头。
这群兔崽子,闹得太过分了,城管正好管辖了他们的胡闹,顺理成章地打他们皮鞭,唐正英大为满意。
所谓英明,英字在先,他是唐甜大伯,别人不敢说的话他敢说,大声问起唐甜道:“十一娘,你肚皮怎么还不见动静,生下一儿半女!”
呃!有这样的大伯,问得这么直白,应该是他娘子或者唐甜老妈来问的吧。
轮到天不怕地不怕的唐甜低头了,再听到唐正英声如洪钟地响亮道:“难不成冯大郎不争气,不可能啊,他是制春/药的大老板,送给我的神仙丸(大力丸、春/药)很有效,我才刚刚让我那十六岁小妾给怀上了!”(他六十岁了)
唐正明低头了!
冯小宝、唐甜低头了!
唐家子弟统统低头了,暗骂道:“这个死城管,老不修!”
唐正明立即吩咐准备宴席,不想听自己老哥来大放阙词,尽管还没到饭点!
“哎,小宝现有一种新食法送上!”冯小宝献宝道。
火锅,又见火锅!
第一四六节 议收吐谷浑人
吃过火锅,个个都吃撑了,明明都是同样的牛羊猪马鱼肉,可是为什么这么令人开胃,吃到大家肚子滚圆动不得呢!
冯小宝和唐甜陪唐正明及二位长老唐正英、唐正经一起喝茶解气,私下密密斟酌。
“听十一娘说你有意收纳吐谷浑部族为部曲?”唐正明问道。
(部曲者:谓私家所有也。作为私人的部曲必须对主人效忠,主人对他也负有“保护”的责任。部曲必须完成主人所交给的任务,其中也包括从事农业劳动和其他劳役,但并非必须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主要职责还是作战。)
“是的!”
冯小宝诚恳地道:“小宝自知受唐家恩惠甚多,目前也难以报答,且不可能长期接受唐家供给,无论对小宝和唐家来说都是如此!”
“凑巧吐谷浑失国,有部族愿意成为小宝部曲,给小宝助力,小宝不由不心动哪!”
确实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合计几千帐的三个部族成为冯小宝的部曲,放过这次机会,不是想有就有的。
吐谷浑确实对冯小宝有三大帮助。
吐谷浑经济以牧业为主,吐谷浑人擅长养马。主要从事畜牧业,马、牛、羊、驼数量很多,马是游牧民族跨越山岭、驰骋草原的最好交通工具,吐谷浑的良马有龙种、青海骢,所产牲畜曾大量输往内地。传说每当冬季来临时,波涛起伏的青海湖被结成的冰块所覆盖,吐谷浑人把良种母马赶到湖中心的海心山上,到第二年春天,母马怀孕产下体格健壮的马驹,号为“龙种”。青海骢是波斯马与当地土著马杂交而生,号称日行千里。
总而言之,其马种非常好!
吐谷浑的手工业也有较高水平,白兰山出黄金、铜、铁,金属冶炼也比较发达。主要有采掘、冶炼、制造兵器及金银门,制作等部更是战争中出色的冶炼业所不可缺少的。
诺罗敦、思八汗、达古伦三大部族中,前两个擅长养马,后一个能够冶炼,还真是齐全。
最后是作为游牧民族,不提供骑射的骑兵就没天理了。
吐谷浑人失国,打不过吐蕃人,其归顺吐蕃人的部族在拦截冯小宝时不甚出彩,小宝连个印象都没有。
但得看是谁带兵,给冯小宝作主将带领的话,应该不同表现!
狼领导的一群羊能战胜羊领导的一群狼!
他们参军,至少能够让冯小宝少用许多的训练功夫就能够派上用场。
要知道,练兵得花钱的!
冯小宝练兵更是花大钱,尤其是他喜欢搞好军队伙食,以致于军中仓曹参军抱怨说他花在肉食的钱是其余帝国部队的三倍有多,太花钱了,都尉是不是准备去做牛/郎来帮补帮补军费啊?
而吐谷浑年轻人就是天然的骑兵,省钱咧,仓曹参军绝对支持使用吐谷浑人!
冯小宝一直用唐家的马,肯定有闲言碎语,甚至朝中的人说他勾结唐家,意图不轨这等的话说出来不出奇。
而将吐谷浑人收为部曲,作为主人的冯小宝使用自家部曲,别人难以指摘。
冯小宝的话,表达了强烈的想收纳吐谷浑部族的意愿!
听过后,唐正明长考,他不能不考虑种种利弊得失,而唐正英看冯小宝非常顺眼(是大力丸送去的作用吗?),拉他一把道:“要是我们同意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冯小宝精神一振,说道:“我会这样做……”
……
谈过正事,大家轻松下来,冯小宝说起了他打仗的感受道:“我们的装甲还是太重了,而且不够坚固!”
“不错!”一直没怎么出声的唐正经赞同道:“我们觉得也是!”
“不过呢,现在用上小宝的焦炭来炼铁之后,铁的产量提高了很多,质量也好过用柴火和煤炼的铁!”唐正经夸奖道。
“你们要多炼钢才行,用钢做装甲!”冯小宝提出见解道。
唐正经管着唐家的冶炼厂,知道这位唐家快婿不是普通人,请教道:“钢与铁是怎么样一个概念?好象都是铁吗?”
“不,含炭量高的就是生铁,含炭量低的则为钢!再低一点的是熟铁”冯小宝做建筑包工头出身,在建筑上水泥与钢铁不分家,他有这方面的知识,遂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