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教。
这各家中似乎都是对立,又相互交融,比如墨家与儒家有许多共同点。兵家与法家又有许多共同点。这又是一个对立相融的平衡过程。
但一味地将它们区别开来,反而失去了真味。而后来人就这么做的。当时这些诸子著书立说,只是本意想百姓过一个好日子罢了。因此孔子才求道于老子。释迦牟尼才不排斥其他各种宗教。实际上自从张无梦为道教奔走小无形中就坠入下乘了。同样的还有后来的天主教,惩罚异教端,兢视政权。如果不是
;层中国人自巳不争有后来其人家欺负的局面六旧
他叹了一声:“所以说天居于地下,天地相交,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而天居于地上,否之匪人,不利于君子贞。只有相交相惠,将对立化为互利惠,才是大来小、往,否则就会成了小来大往。”
所以有人说因时制利。因时而变,实际上就是一个平衡二字。秦用暴法,刘邦入秦立法三章而得天下。可天下承平日久,法纪松驰,因此诸葛亮立法严峻,而蜀大治民不怨。
想到这里,他所看的诸子百家的言论,再次象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闪过。但现在看这些言论,石坚觉得是那么地清晰,似乎把握了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鞍、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脑、张仪小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部衍、晏子、昌不韦、管子、鬼谷子这些人当时,所写的言论真正用义。
不但是对诸子的言论。就是对鬼神,他都在思考。现在想起来,一切尊重科学,同样是对长时间迷信的拨乱反正,这也是一种平衡之道。但鬼神信了,就会天下大乱?否!象西方国家,信仰宗教的不知凡几,但人家科学发达,相信鬼神与对科学发展并不交涉。因此宗教也可以与科学互助补充。
不管鬼神有没有,人类确实需要一种信仰。可为了这种信仰大兴土木,荒废生产,又成了坏事。
这同样是一个看似对幕。实际上相互补充的平衡。
时间在默默过去。
不敢打忧,看来事情并没有结束。当然了,天地间产生了这么大的异象,不可能石坚一有所获吧。
过了好一会儿,石坚眉头渐渐地舒展。慢慢地他似乎找到了一些重要的脉搏,特别是对这种平衡的掌握,不但他对各种思想进一步地理解,而且对各种科学知识。都有了深刻的理解。
他不由自主道:“不行。我得辞官,写书。”
说完了,这才从沉思中醒悟过来。这样说不好,好象他象神棍一样,也产生顿悟了。
他不好意思地对张着大嘴,都能塞进一个鸡蛋的小皇上说道:“皇上,失礼了。不过刚才臣确实考虑了一些问题,对臣也有所帮助。”
赵祯说:“这是好事。可你不能辞官啊。”
今天这都是怎么一回事啊。虽然写书还不至于出家,但朝中这一摊子事怎么办?
石坚呵呵一乐,说道:“放心。我刚才是失言,还以政事为主。
不过是他打算将职责放一些下去了。经过这一次顿悟,也不算顿悟,石坚以前也考虑过。但没有这么系统考虑。刚才让赵祯一逼,使他发急,以前许多思虑一起涌上心头。然后潜意识地将这些事思虑做了一次总结。这种情形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只不过没有石坚弄出这么大动静而已。就是平常人都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不过,臣想写一本书。还请皇上恩准。”
因为这次的感悟,石坚生起了一种雄心壮志,他想将诸子百家,各种宗教法义,以及前世学习到西方的一些哲学知识,全部融会贯通,然后重新修订整理。而且连格物学也做重新的整理,加入一些新的元素
去。
这是一个庞大的过程。单靠他一个人是无法完成这项工作的。因此需要许多书籍与帮手。
说到这里。他拿起纸笔在纸上写道:
天地之始,一也。始分阴阳,二也。上浮者天也,下浮者地也。风雷贯于天地,阴阳始融。万物初生。夫者,否立否克,既消融既长生。为平衡之道也。
这一句,将大义立下。
然后才放下纸笔,今天的事情还没有办完。不过经过这一次感悟,石坚开始将吕夷简与夏殊的得失看得很轻。这就象一个大人。再回过头看两个小孩子打家家,还会放在心上么?
石坚看着众人,只是眼睛在夏殊与吕夷简脸上刻意地停留了一下,然后面露微笑。这一复。让大家感到十几年前,那个无比阳光的少年再次回来了。
石坚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错。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需要的人才不知凡几。各位,如果犯了错,请改正。在这里,我可以代各位保证,向皇上请求再给你们一个机会。”
实际上直指吕夷简。虽然这一次他犯下的错误很重,可如果他真能悔改。石坚现在也不想把他往死里逼了。这是一种心态。
现在外面天空晴明。屋内光线再次充足起来。石坚看到吕夷简脸上的神情阴晴不定。他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这一次如果你再不把握,不要怪我不客气了。一旦进宫,将真相徐徐揭开,整个案件拉开维幕,就是你想扦悔也来不及了。
然后石坚又说道:“皇上,我们走吧。”
还要进宫呢。不管现在石坚是否将一切看开了。他也不能坐视吕夷简与阎应文将一个赃名声。载在两位太后身上。看开并不代表着坐视不管。相反,石坚的手段也许更加激烈。就如丰,以雷电之势折狱致刑。而且石坚现在内心包袱全部丢下,顾忌更少。
这些大臣都知道,这还是为了郭氏之死之事,可内幕大家并不知道,更不知道石坚与赵祯交谈了什么。不过看到吕夷简脸色不善。有许多大臣心里面十分地舒坦。
正主儿都走了,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纷纷告辞。可走出来后,看到外面还有许多百姓在向天上张望。
于是大家一起往天上看去。
天上乌云散开了,可还有许多白云,也许因为彩虹的光芒,也是因为雨后光线的折射,一朵朵白去染着红光,一堆堆一团团地聚集在一起,象龙象凤,在杨家湖上空飘荡。
众人再次古怪地看着石坚,想到他刚才想下的那一行字。难道石坚真要写出什么奇书来,才会惊起这天地的异象?
再想到他刚才所说的要写书,以及那一笑中虽然让人如春风拂面,但也有一种俯视苍生的感觉。这些大臣心里再次起疑,难道石坚真要成圣人了?(未完待续)
( )
第六百八十二章 末路
第六百八十二章末路
召官员很快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另件事
在一行人的保护下,石坚与赵祯渐渐走远,慢慢地消失在众人的眼前。
这时候夏辣突然笑了起来,他对吕夷简说:“吕大人,你快点回家吧。你家里那几位少爷正准备逃出中原,求一个粉头将他们带到两湾大陆去呢。”
吕夷简本来脸色就很难看,现在听了夏辣的话,立即变得青黑一团。就象刚才天地异象前那大团大团的乌云一拜
他嘴张了张,忽然说道:“你不要五十步笑百步,马上大理相国也要到京城了!”
这一句话很少有人明白含义。这两个人都是奸雄,也许别人很马虎。可他们同样对消息很重要,往往一个不注意的消息,他们都分析出其中的内含。石坚在南方调查高家那位小娘子失踪,在大多数大臣眼里。只是一件普通的案件,可吕夷简立即感觉到这件案子石坚对待的态度不同。然后也找出这个”1小娘子失踪在夏辣地黔州的府上。
他立即派人注意此事,很快猜测出事情的真相。夏殊害了这三名女子。而石坚这是借这个机会,向夏橡动手了。
说完,吕夷简,挥衣袖,立即离开。
这时,大家看到夏辣脸上同样变得精彩起来。可还有很多人不解,高家相国?难道夏辣收了大理相国的贿赔?亦还是其他?
太阳渐渐地落下去。
可皇宫里传来一道道圣旨,先是侍卫禁戒,后是薛圣、陈希亮、唐介、蔡齐四位大臣进入皇宫。
石坚却出了宫。
整件事已经弄得差不多都清楚了。也再一次感概吕夷简的动操有术。只是这一次他的胆子太大了。
进了皇宫后,赵祯遮遮掩掩地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郭氏经过他的愿谅,但那时赵祯听到她还要当皇后,心中有一些迟疑。毕竟以前郭氏太嚣张跋扈,让他有点后怕。然后郭氏又提出要在百官班列宣布此事,赵祯就有点不愉快。
他先是询问了元俨,元俨自然不好过问。然后询问两位太后,两个老太太性格都有点软弱,而且信仰佛教,嗫嚅了半天。最后还是没有一个主意。
正好这时石坚奏折到了京城。于是赵祯就将这事情放了下来,等石坚回来拿一个主意。
谁知道过了几天,内侍阎应文说皇后暴毙,他就产生怀疑了。网要准备派人询问,两位老太后来了,让他不要过问。一听这话,赵祯肯定会产生一种想法,这是两位太后命令阎应文做的。一面虽然是妻子,可他妻子太多了,虽然赵祯放逐了一大批宫女,可这皇宫里宫女不知道有几百几千个人。严格来说,都是赵祯的妻妾,只是她们不说是妻妾。而说妃嫔,有的连一个封号也没有
就象绿兽,如果真宗收进了房,还会轮到石坚?但这事儿也不好说。现在还没有盛行理学。就是收进了房,赐给石坚亦无不可。就象李世民,将自己两个爱妃赐给了房玄龄,但皇后那是不行的。
但一个是养母,比起刘娥,赵祯其实就等于是杨太后一手抚养成*人的。李太后更不用说了,是赵祯的亲生母亲。
这中间的轻重,赵祯不用考虑,也分得清楚。可如果他是心谋更深的人,这件事处理也许更完美一点,可他的心谋不深,这件案子也处理让人雾里看花,看得不明白起来。
原来如此。难怪这成了历史上一大谜团。后来更奇怪,先是阎应文流放,最主要赵祯与杨太后的关系也开始生疏。或者赵祯嘴上没有说。心里面也不乐意吧。可怎样才使两位太后主动将这个罪责承担下来?这也很奇怪。
不过见到两位太后,一切自然清楚。于是石坚安慰赵祯:“放心。两位太后不是这样的人。如果是两位太后所为。臣自当为她们掩瞒。如果不是,正好还两位太后公道。”
赵祯只好点头。
见了两位太后,两个太后正在宫里谈心。平时这两个老太太清静无为,权利心小,正好成了一个老来伴,关系很好。正在说刚才这天气异常的事。
石坚参拜,两个太后也将他扶起来。
石坚看了一眼她们的神情,有些不自然。
石坚没有客气,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
杨太后神情有些不悦,心想我不是让皇上不要再追究此事了吗?为什么你还要追究。
李太后都没有生气,她的性命可以说是这女婿一手所救,连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还有今天这种尊贵的地位。只是感到有些为难。
石坚将她们脸色看在眼里,乘热打铁,说道:“两位太后,不是臣妄言,两位太后非是歹毒之辈,这中间有什么误会,让一些小人利用。”
说着他将李迪的事情说了一遍。
过了半天,还是李太后说了:“哀家也有错。”
原来听到赵祯的话后,两位太后犹豫不决。过了几天后,阎应文说郭氏要求见她们。想一想,两个老太太进了冷宫,看这个郭氏究竟有没有改正。如果是变好了,也可以给她一个机会。谁知道见了面后。郭氏破口大骂,说她们两个老不死的,自己与皇上关系很好,为什么在中间挑拨,让自己轮落到今天这地步。然后又骂两个太后的家世。说她们生于卑贱人家,
两位太后家庭确实没有她家好,可也不是一无是处,都是小官吏人家出身,其家庭背景与石坚相似。但也没有说是卑贱人家吧。两位太后当场脸气白了。这是两个老太太脾气好,否则立即命人将她拖下去,庭仗。
两位老太太扬长而去。临走时,杨太后还叹惜一声,说道:“天作孽,犹可活,人作孽,不可活。这是自取灭亡啊。”
就是这句话,着下大麻烦了。
她们离开后,一会阎应文过来禀报,说领两位太后懿旨,处死了郭氏。
两个老太太大惊失色,说:“我们什么时候命令你处死郭皇后
?”
阎应文说道:“才才不是两位圣上,说她不可活吗?老奴这才领旨处死郭氏。难道是老奴听错了?”
两个老太太郁闷,心想刚才我们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啊。但阎应文这话也可以解释得过去,自己是说了不可活的话。于是才有了后来的事情。至少杨太后不能说,我说话词不达意,让宫里奴才误会吧。李太后是尊重杨太后,也不好意思向皇上解释。而皇上孝顺,不敢过问。
石坚叹惜一声:“你们都受了小人的欺骗了,杨太后虽然说了这一句话,可没有明确下令处死郭皇后,作为一个奴才,就不能执行啊。况且郭皇后虽然被废,可还是前皇后。这是多大的案子?况且今天他敢矫旨处死废皇后,明天呢?后天呢?”
话不挑开,成了一个死结,要么不好说,要么不敢问。这一挑开,开始明白,上当了。
但石坚避嫌二没有审问。毕竟他与吕夷简有恩怨。因此下旨,命蔡齐、陈希亮、唐介与薛本审理此案。但同样薛圣与蔡齐也与吕夷简有恩怨,他们此次作为副手。镇场子的。而陈希亮与唐介作为主手。石坚临离开时,特地嘱咐一句,为什么郭氏突然生病?石坚都怀疑她生这个,病是人为的,而不是自身有病。还有郭氏为什么反常怒骂两位太后?
这一来,牵涉的面就大了。服侍郭氏的宫人,还有御医,以及相关的宫中禁卫太监,不知凡几。
如果在以前,石坚还会哀怜这些无辜的人。相信此案一旦大白,不知道多少宫中的宫娥与太监送上断头台。可现在他悟出了善恶之道,反而做事果断起来。
这是小失与大得的平衡。
特别是太监,真不能参政。宋朝还好一点,就这样,还有童贯之乱。唐明清就更不用说了。这件案子也为后来人提个醒吧。
石坚走出了宫门,嘴中苦笑了一下,我这算不算后知后觉聊
回到了家中,他来到书房。判才思想上的突破,他要记录下来。这是一种经验,如果将这种想法贯通到经义上,以后的人更加学会融合贯通,而不是象理学那样死板,更不会出现什么八股文。将这种理论贯通到国策上,国家也不会闭关自守,永远保持着一种开放学习的态度。这样也不会落后于人。将这种理论贯通到科学上,相互关联,更容易学习理解科技知识。
刚提笔,兴平公主走过来。
现在不是小姑娘了。是一个大姑娘了。虽然不如贺暖赵蓉那样艳丽,但别有一种温婉的风情。一条罗带,系在一身黄色袍裙上,象一朵菊花绽放一样。
石坚问道:“公主。找我有什么事?”
兴平就跪了下来。
石坚连忙将她抚起来。虽然是敌国之公主,可毕竟是公主。不过石坚家中公主太多了,但石坚礼节不能失。如果让一个公主给自己下跪,而自己坦然受之。传出去,那一群大臣又要说了,自己想做什么?
不过石坚知道她的来意。
现在的契丹形势有点不妙。
前面的庞籍,后面的范仲淹,还是张方平,都很好的执行了石坚的策略。四两拨千金,我们呆在幽云路,我不动你们,你们也不想动我们。但暗中支持大量货物。巧妙地维持着契丹各部一种平衡。本来契丹东京道的各部,因为完颜部的瓦解,没有一个强大的势力敢与契丹对抗。可现在看到契丹兵力抽不开,胆子大起来。
乌古乃死后,可乌古酒还安排了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