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深爱(出书版) 作者:柯南-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0。男人是有能力没能力都有野心

“怎么会想到自己创业?” 
“机缘吧。我觉得我不能算主动创业,很多时候是事情到这份上了,也就做了。”
“我很佩服自己创业的女人,要承担和男人一样甚至更多的压力,很了不起。”万诺丞说得很诚恳。
齐奈笑了,“可是我跟您的想法正相反,我觉得女人创业比男人要承担的心理压力要小得多,我们没有你们那么强烈的成功欲望,至少对我来说是,所以反倒会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失败,大不了再去打工;而男人往往对自己的失败容忍度很差,只想成功。人就是这样,欲望越强烈,压力越大。”
“是呵,”万诺丞笑了,不禁点头,“男人拼耐力确实拼不过女人。”
“何况,男人是有能力没能力都有野心,女人则是有能力才有野心,所以你们比我们痛苦多了。”
万诺丞第一次听到这种雷人的论调,不禁有些惊讶。
齐奈意识到自己这话有点儿小瞧男性的意思,赶紧说,“因为我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二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儿,尤其是我们公司招聘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踏实肯干的女孩子。”
“那你算有野心吗?”万诺丞问道。
齐奈促狭地一笑,“如果套我刚才的话,我就不好意思说我有野心,但我想还是有吧。只是我并不想赚什么大钱,就是想做自己的主,和几个自己真心喜欢的人一起工作而已。”
万诺丞笑道,“那是因为你还不能挣到大钱,等你能挣到的时候,你就想了。” 
齐奈想想,点头道,“恩,有可能,人在的财富面前的表现总是变化的,我也不例外。”
万诺丞又道,“挣一百万的时候,你能说不想做大款,只想过小资生活,看见一千万的机会你就不见得这么想了。”
“大款?”每当有人说这个词都让齐奈联想到暴发户,她不禁问道,“有女人想当大款吗?反正我不想,就如您讲,我只想过小滋生活,但不是资本主义的资,是滋润的滋,我只想要小小的滋润。”说完自己就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齐奈俏皮的笑容感染了万诺丞,她的笑容有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也很有亲和力。乐观,这对于创业非常重要,万诺丞想,如果不是那天的初遇,他几乎无法想象她伤心的样子。
万诺丞笑过后却是沉默,齐奈想两人至今都没有提撞车的事,不如借机道个歉,于是说道,“万总,那天晚上真不好意思,给您惹了那么大麻烦。”
“你经常喝酒吗?”万诺丞只问道。
“呃,是,我……”齐奈红了脸,坦言,“不顺心的时候我就喜欢喝一点儿。”
万诺丞问,“现在心情好了?”
“还好吧。”齐奈没想到话题一下转得这么私人,有些被动。
察觉到她的不安,万诺丞笑道,“还好?我以为我们公司要算你们的大客户呢。”
齐奈一愣,也笑了,“是喔,谈了这么个大客户,心情怎么会只是还好呢,应该是好极了。”
于是晚餐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继续。




31。为什么她却留不住她

周五,蒋微到齐奈办公室告别,她们都是重感情的人,正因为此,齐奈才那么不舍,但她不能那么自私,不能拦着她放弃自己做一位专业人力资源经理的梦想。
“齐总,”蒋微坐下来,“李清怀孕了,今年您肯定会挺累的,要不要再招个人来。”
齐奈摇了摇头,这两个月来,蒋微一直试图给德信再招一位人力经理,但面试没有一次成功。齐奈知道这主要是她的原因,因为她总是描着蒋微的特征去招,能招上来才怪。
“我倒有个想法。”
“你说吧。”
“我想和俞颖聊聊,不知您怎么看?”
“俞颖?她想回来吗?”
“还不清楚,如果她愿意的话,您想让她回来吗?”
“如果她愿意回来,当然好啊,俞颖至少在客户维护上是很不错的,人又可靠。”
蒋微笑了,“那我和她谈谈。”
“她现在在哪?”
“在一家IT公司。”
“做什么?”
“好像类似培训主管,但没那么专,也还有不少别的活儿。”
“所以,其实她还是挺喜欢培训的,只不过当时在咱们这实在没有学习和提高的途径。”
“恩,我和她聊过,当时咱让她转做培训时,她就抱挺大希望的,因为她确实喜欢培训这项业务。但是她自己不会,公司也没人能教她,她人又敏感,觉得大家都在抱怨是她的问题,就越做挫败感越强。”
“你觉得她回来的希望大吗?”
蒋微点点头,“她在那边做得也不太顺心,虽说公司规模比咱们大不少,但属于急速扩张的那种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人员流动特别厉害,没什么归属感。俞颖其实是个挺注重公司氛围的人,她一直就挺喜欢德信的氛围。”
齐奈点点头。
蒋微又说,“培训这块,咱们公司和两年前已经大不一样了,不论是讲师资源还是客户资源都有一定基础了,而且她有不懂的也可以向李清学习,我觉得她肯定愿意回来。”
“还是要先问一下李清的意见,而且也得让她们先见见,毕竟是她的部门招人,她得认可才行。”
“这我知道,我觉得她那应该没什么问题,有人来帮她,而且又是个很踏实的人,她现在正需要。”
“对,应该是。”
“我一会先和李清聊,然后再给俞颖打电话,找个她方便的时间和她详细聊聊。”
这是蒋微在德信的最后一天,齐奈想,她还惦记着德信的事,这样的员工是每个企业梦寐以求的,为什么她却留不住她?!她可以提供销售或支撑的各种岗位给蒋微,她也一样能做好,但她偏偏把职业生涯定位在人力资源这个在德信没有丝毫潜力可挖的岗位上。
蒋微打断齐奈的思绪,说道,“我下周一就不来了,但这事我肯定办完,您下周等我电话吧。”
齐奈点点头,眼里有些雾气,而蒋微的眼睛也是模糊的。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蒋微拿出一个信封,“齐总,我给您写了封信。”
齐奈含泪接过来,蒋微便起身出去了。




32。我不知道我的未来是什么

“齐总,这几天我一直不敢面对您,是因为自己的选择,选择离开这个团队。
和大家在一起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我们同甘苦,共患难。在要走的这一天,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浮现在我眼前。
在德信,我和您的关系在我心里非常特殊。忘不了,忘了不您刚接手德信的时候,我们没有人,您便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每天挎着个大包满处跑,回来还要自己做各种报表;忘不了,忘不了,裘丽一病好几个月,所有的商务工作又堆到了您这儿,细到连存档单都得您亲自录入;忘不了,忘不了在我最苦难的时候,您冷静地告诉我,蒋微,先抓住你自己能掌握的东西;忘不了,忘不了我们在两年前的晚上,四个女人喝醉了,大家相互在一起彼此依靠。
我不知道,如果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您,没有裘丽,没有这个快乐的团队,我会变成什么样子。直到现在,我都庆幸让我遇到您,遇到大家。我也庆幸自己经历这么多还保持着快乐向上的心态。
在德信,我努力工作,在工作中我也收获着友情与快乐,同时我也有自己的困惑,我不知道我的未来是什么。很长一段时间,我把工作当成一种报恩,一种还债,虽然我也很快乐,但我看不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我也一直在想,这种所谓的报恩到底对不对?!所以我提出离职,我怕耽误公司和员工,也希望找到新的工作环境让我有学习的机会。这不是什么漂亮话,只是在人力专业性上我确实不强,我希望有人来指导我,而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我也可以成为专业性很强的人力资源经理!
我一直希望走之前能够为德信再招到一位合适的人力资源经理,这段时间对人力经理的应聘者面试,也是我学习与比较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让我知道我并不比他们差很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我还有我自己出色的地方,这些让我对自己也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
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德信这三年的时间,其实,我已经比以前进步了一大步。您对我角色的重新定位,在人力经验上的失败和积累,每一次失败后您对我的点评,在人力角色上我已经做的刚开始不知要好多少倍。而我发现所谓的在德信工作是“还债”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实际的工作经验让我自己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慢慢地成长与成熟起来。
在这个团队里,我也从大家身上学习到了许多:张洁的高度执行力,裘丽的原则性,学会对别人说不,李清的谦让与宽容,还有您在销售上的契而不舍,到最后客户对您的高度认可。
齐总,即使我自己认可了我自己,我还是选择离开这个团队。还是那句话,我有能力,但我希望自己增加在人力上的专业性,我不想让自己变得懒惰,没有追求。是,现在的就业环境或许我应该慎重再慎重,但是齐总,我已经准备好面对出去之后可能的不如意,有可能发展还不如现在,但我想到外面去看一看。我们都是经历过感情挫折的人,我希望我自己可以变得更独立一些。
这个时候离开,齐总,我很放心。
齐总,您不再是三年前的那个您了,您也成熟了很多,也更有力量。没有我在这个团队,您也一样可以做得很出色。这个团队里,大家都很信任你,欣赏你,没有人质疑您的为人,这也是大家和您在一起的原因。李清的业务开展也越来越有起色了,裘丽那么踏实肯干,我相信公司会越来越好的!”




33。我会珍惜和护卫所有的来之…

齐奈的泪滴落在信纸上,她用纸巾擦了擦,把信收好,登陆博客,即兴写了首小诗。

如果分手

知道我是有待成长的指挥官,
也知道你不是最理想的军师,
努力说服自己,分手或许是理智的选择。

但如果分手…
如果分手…

请许我暂时放下坚强;
请许我将噙着的泪滑下脸庞;
请许我默默无语。
为曾经并肩作战;
为曾经共度困境;
为曾经的不屈服;
为曾经撒野般的哭泣;
为终于,我们站到了阳光下被温暖地照耀。

没有你,
我知道我需要更多的坚持,我要整装再出发;
但,是从这个高地再出发。
谢谢你,
把我扶上战马冲出重围,一路护送我到这个高地。

今天,我们又有了更高的目标;
只是你向左走,我向右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但尽情驰骋吧,去占领你想要的高岗。
不想说有一天我们或许还会胜利会师;
只期待你那未来的战壕风光无限。

向你承诺,我会珍惜和护卫所有的来之不易。




34。足够振奋军心了

“齐总,”李清兴奋地推门进来了,“杨萍把班组的轮训给咱们了,一共二十天的课!”
“是吗?”齐奈笑了,“恭喜你们!”
“哪啊,齐总,要不是您关键时刻跑过去,这个单子肯定没戏了。”
“你就别谦虚了,你要是前期关系基础打得不好,我怎么跑都是瞎跑。得庆祝一下,叫上你们部门的人,中午一起吃饭!吃饭前,先开个小会,简单说说这事。十一点一刻吧,会议室。”
李清出去后,齐奈收敛了笑容。二十天,确实值得庆祝,杨萍最终采用了两边安抚的方式,虽然德信只拿到一小部分,却足够振奋军心了。
但回想起那两天的狼狈,齐奈不禁面带倦容,心里有一丝委屈要渗出来,她果断地甩掉它,低头继续看报纸,一则有关邓亚萍的报道吸引了她。
十一点一刻,齐奈拿着报纸进了会议室。
培训项目部加李清一共七个人,一看就受到了喜讯的鼓舞,个个都很精神。
齐奈坐下来,笑道,“今儿可是咱们的好日子。”
李清点头,“恩,真是好日子。”
齐奈说,“这是个标志性的日子,是个里程碑,我们又开了一个省,而且是个大省!”
王凤阳说道,“齐总,给我们讲讲吧,怎么搞定的?”
“我给你们讲讲?得让李清给你们讲,她可是头功一件。”
李清诚恳地说,“齐总,真的,您给我们讲讲吧,就您选礼品这方面我就一直都觉得特有水平,你真得说说,我们得提高啊。”
齐奈说,“这个,没别的,就是用心,细心关注客户留给你的所有信息,尤其是他个人的,记性不好的就记本上,仅此而已。”
李清点点头,“没错,是这样的。”
“至于这次为什么能成,我觉得有几点是非常重要的。你们觉得我起了作用,没错,我是起了作用,但我做的只是最后一个环节。换个说法,这次是李清去不了,要是李清去了,结果也是这样。咱们都知道外省不好做,北方这些省咱们基本都跟了一年多了,为什么就做了天津和廊房?”
李清说,“我觉得是因为电话沟通效果就是不如面谈,差得远了,总不见面,电话打再多也没用。天津和廊房离的近,也就相当于去趟北京郊区,咱们老去就是不一样。”
郑志杰说,“没错,真得去见面,我管的两个省,我打了这么久电话,就觉得关系总是增进不了。”
“哈尔滨,”齐奈继续说,“李清总共去了五次,是吧,至少一个季度一次,你们也知道咱们公司的出差标准,除非和讲师一起,去哈尔滨就是坐火车,她基本都是夜里坐火车,白天谈事,然后再坐晚上的火车回北京,早晨接着来上班,什么都不耽误。她一个女孩子,零下二十几度的时候她都能跑去,谁不知道哈尔滨冷啊,客户也知道啊,那么大冷的天,她都能跑去,客户也是人啊,搁你们,你们不对这样的人心存好感吗?”
部门的几个销售纷纷点头,“李姐是挺让人敬佩的。”
“那是,我都敬佩她。但是,不单纯是勤出差的问题,每个人都必须有李清这种从成本出发的精神,珍惜每次出差机会,去一次就要有一次的效果,必须有这种压力。培训就是这样,销售周期长,但前期工作又必须做足,必要的市场费用总免不了。是,每个人都可以申请出差,但你去得足够多,却没有效果,那就是最大的浪费。”




35。勤奋没有天敌

坐在齐奈左侧的杨军心虚了,他是李清来以后招上来的第一个销售,号称在山东有一些资源,但山东划给了他有一年了,他济南、青岛、烟台的,去了个遍,也不见有什么成效。
听齐奈这话,杨军忙说,“齐总,我觉得山东应该也很快就能出单了。”
齐奈摆了摆手,继续道,“再有一点,就是必须足够敏锐,一个电话,李清就能感觉到客户的变化,而且重视这种变化。如果平时不认真积累和客户的感情联系,这种微妙的变化是很难察觉的。另外就是速度,你必须能对客户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就像我们这次做的,缓两天,这个单子肯定就丢了。正如思科CEO钱伯斯所说,这不再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而是快鱼吃慢鱼。所以我说,李清去了结果也是一样,我不过是替她去了。”
王凤阳是部门里最小的,毕业才一年,人单纯也热情,她喊了一句,“向李姐学习!”便鼓起掌来。
大家也都笑着鼓起掌来,弄得李清很不好意思。
掌声渐退,齐奈说,“我今天在报纸上看了一段邓亚萍的报导,写得特好,和你们分享一下。”说罢,她探身把报纸递给王凤阳,“阳阳,给我们念念。”
王凤阳打开报纸,郑重地念起来,“36岁的邓亚萍已是奥林匹克精神中的一个中国符号。从1989年世乒赛女双冠军开始,邓亚萍一路走来,8年间她囊括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在内的18个世界冠军。在很多人眼中,她代表着中国乒乓球运动走向巅峰的时代。1997年,退役后的邓亚萍先后在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她在剑桥获得了土地经济学博士学位,成为剑桥800年校史中,第一个攻下博士学位的世界顶尖运动员。12年后,邓亚萍迈出了人生旅途中更大的一步——走马上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担起了负责国庆60周年群众*工作的重任。无论是乒场上,学校里,或是官场,她的风格始终如一:自信、果敢、对未来的方向有着清晰的规划。很多人评价邓亚萍已经功成名就。一位邓亚萍的球迷曾这样说:她的人生已经足够传奇,可谓名利双丰收,运动员时期达到顶峰,退役之后迅速学习并获得傲人成绩,学业完成之后又再次转型进入国际组织直至今天的团市委官员,在她身上你很难发现失败是什么。”
念完,王凤阳把报纸还给齐奈,一边点头,一边说,“真的是太了不起了。”
赵雅静也说,“是,我也特喜欢邓亚萍,她心理素质实在是太好了。”
听销售们七嘴八舌一阵,齐奈合上报纸,聚拢大家的目光,缓缓道,“我们都知道邓亚萍没有任何先天优势,事实上,她的个头对于许多运动项目都是劣势,包括乒乓球。如果不是凭着一股永不轻易原谅自己的倔强,她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事实上,早在她的乒乓生涯里,她就把勤奋刻苦当成了一种习惯,这就是她的成功基因。给你们念这段报纸,就是想提醒你们,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