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人的幸福观-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施友忠;347;注54(L)。
     见 Eichhorn(5)。
     见前文,p。174;还有后文p。357。
     见 Kao Yu…kung(高友工)(L);施友忠(2);349…355(L);Harrison;152…153;289…290(1)。
     施友忠(2);380。此处提到的起义当然只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Harrison 对此作出了简洁、实用的概述。279…304(L)。施友忠也对具有代表性的起义的“意识形态”给出了说明。
     方勺的文学创作完全局限在此类作品中。在宋朝正史里没有对他的介绍。
     由 Li Kuangpi(李光壁)和 Shih Shaopin(史绍宾)出版的两个文集,分别传达出当代中国探讨这些起义的问题之印象(其他文学作品,可见 Harrison)。但是,通常说是“封建主义”制度导致了人民悲惨的生活,从而爆发了起义。Teng…Ssu…Yu(邓嗣禹)(1)认为个人的错误统治和权力滥用才是真正的原因。
     Ch’inghis k’oukuei。8a;见施友忠(2);353…354。(《泊宅编·附〈清溪寇轨〉》,方勺著,中华书局,1983,p。111…113。)
     认为这种绥靖政策是灵活抵抗的聪明形式,还是“保守主义”的尴尬表达,直到今天仍然在学者中争论。见 H。Franke(3);217…219。
     比如说《中国科学院》,48。有关井田制,见前文,pp。24…25。
     Sung…shi(《宋史》),276:22476b…22477a。有关王小波起义,见 Harrison;150…152(L),Eichhorn(3)。
     有关侠士和强盗的此类小说的两部典范是《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它们是通俗小说,第一次合在一起刊行是在14世纪。
     他的生平见《宋史》,438:23438b…23439a。有关钟相的记载,见Sievers(塞尔弗)(特别是p。viiix;1…9),其中也讨论到海盗杨幺的起义和钟相的关联。
     San…ch’ao pei…meng hui…pien;3:122;(《三朝北盟会编》,徐梦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p。996。)
     见《中国科学院》,38…40。
     在1966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和同年8月10日的《光明日报》中有对侯外庐的毁灭性批评攻击。
     宋代正史中没有康誉之的生平记载。
     这三个都城为开封、洛阳和商丘。
     Tso…meng…lu;12b。(《昨梦录》,康誉之著,见《宋人说粹》,桃源居士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p。168…169。)
     前面提到过的这部小说(见本书注68)具体体现了许多真实历史事件的记载,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部历史文献。
     见 Mote(1);231…232。
     Lu…shih ch’un…ch’iu(《吕氏春秋》),14;2:140。见 R。Wilhelm(6);180…181。
     见前文,p。137。
     Po…ya ch’in;3…5。见 Fu Lo…shu;67…71。(《伯牙琴》,邓牧著,中华书局,1959,p。3…5。)
     见 Fu Lo…shu;74…76。
     见前文,p。65。
     见Mote(2)。起名有含义的还有以下几个朝代:明(明亮)朝和清(满族)(清明)朝。见后文,p。254。
     见前文,p。30。
     有关学说的概述见冯友兰(1);2:434…571。
     见前文,p。208。有关邵雍,见冯友兰(1);2:451…476;Forke(1);3:18…40;Carsun Chang(1);1:159…183;侯外庐(2);4:521…535。
     见前文,p。210。
     有关陆九渊,见 Huang Siu…chi(黄兆杰);冯友兰(1);2:572…579;Forke(1);3:232…248;Carsun Chang(1);1:285…307;侯外庐(2);4:648…691。
     Hsiang…shan hsien…sheng ch’uan…chi(《象山先生全集》),33:247。见冯友兰(1)。2:573。
     “心”的真正含义是“心灵”。所以,“心学”也可翻译成“心灵学派”(Heart School);但这种表达可能不能太清楚地反映出这个学派的特点。
     见前文,pp。220…221;另注36。
     Wang Wen…cheng kung ch’uan…chi;32:37。见 Fung Yu…lan(1)。2:595。(《王阳明全集·顺生录之八·年谱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p。1102。)
     Meng…tzu;7A;15。参见 Legge(1);2:456;R。Wilhelm(8);160。(《诸子集成·孟子正义·尽心上》,焦循著,中华书局,1986,p。529。)
     Wang Wen…cheng kung ch’uan…chi;32:37。见 Fung Yu…lan(1)。2:595。(《王阳明全集·知行录之三·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p。112。)
     有关王畿,见冯友兰(1);2:623…629;Forke(1);3:414…423;Carsun Chang(1);42…43;99…110。
     Fung Yu…lan(1);2:623。有关王艮,见冯友兰(1);2:623…629;Forke(1);3:399…403;Carsun Chang(1);2:25…27;113…118;侯外庐(2);4:974…995。
     有关李贽,见 0。Franke(4);Hsiao Kung…chuan(萧公权)(5);Carsun Chang;2:126…127;171…172;侯外庐(2);4:1031…1095。
     Wang Hsin…chai hsien…sheng i…chi(《王心斋先生集》);1:16。见冯友兰(1);Carsun Chang;2:116…117。
     引自 Carsun Chang;2:118。原文不可确定。
     Carsun Chang(1);2:117;《中国科学院》,43。
     Ho hsin…yin chi;1;《何心隐集》,何心隐著,容肇祖整理,中华书局,1960,p。1。
     《中国科学院》,43。
     Carsun Chang(1);2:114。
第五部分:现实的灰尘(1000—1800年)第三节 等待和听天由命(9)
    有关新儒家哲学的最重要两个代表程灏和他的弟弟程颐,见冯友兰(1);2:498…532;Forke(1);3:69…104;Carsun Chang(1);1:185…241;113…118;侯外庐(2);4:571…584。
     Wang Wen…cheng kung ch’uan…chi;1:24。见冯友兰(1)。2:613…614。(《王阳明全集·知行录1·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p。27。)
     人伦(或五伦)为: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
     有关梁汝元,只有在《明史》中介绍王畿和王艮的生平中附带提及。
     Ho Hsin…yin chi,24,(《何心隐集》,何心隐著,容肇祖整理,中华书局,1960,p。24。)
     有关颜钧(颜山农),见Carsun Chang(1),2:119…121。
     李贽《何心隐论》,见Ho Hsin…yin chi,10…12,(《何心隐集》,何心隐著,容肇祖整理,中华书局,1960,p。10…12。)
     Ho Hsin…yin chi,68…69,《何心隐集》,(何心隐著,容肇祖整理,中华书局,1960,p。68…69。)
     见前文,p。81…82。
     插入的此段在整个语境中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像在这种排比结构的文章中经常会发生的情况那样,其中一个版本不小心漏掉了论证中的这一环。
     “八节”就是春夏秋冬开始的第一天,冬至夏至两天,及春分秋分两天。
     Ho Hsin…yin chi,70…71,(《何心隐集》,何心隐著,容肇祖整理,中华书局,1960,p。70…71。)
     Ho Hsin…yin chi,1…2,(《何心隐集》,何心隐著,容肇祖整理,中华书局,1960,p。1…2。)
     《明史》中有张居正的生平记载。Ming…shih,213:31263b…31269a。
     Ho Hsin…yin chi,2,(《何心隐集》,何心隐著,容肇祖整理,中华书局,1960,p。2。)
     Ho Hsin…yin chi,3,(《何心隐集》,何心隐著,容肇祖整理,中华书局,1960,p。3。)
     Ho Hsin…yin chi,3,(《何心隐集》,何心隐著,容肇祖整理,中华书局,1960,p。3。)
     见前文,p。231。
     这篇序显然受到侯外庐的启发,侯外庐在自己的著作中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评价梁汝元。见侯外庐(2),4:1003…1030;(3),29…31。
     Immanuel Hsü(徐中约),26。
     有关颜元,见Freeman(弗里曼)(1);冯友兰(1),2:631…652;Forke(1)。3:526…539;Carsun Chang(1),2:293…316;胡适(1),3:60…69;侯外庐(2);5:324…390;Hummel(恒慕义);912…915。
     有关顾炎武,见Forke(1)。3:484…489;Carsun Chang(1),2:216…235;胡适(1),3:57…60;侯外庐(2),5:204…252;Hummel;421…426(L)。
     有关王夫之,见Vierheller(维赫勒);冯友兰(1),2:6341…650;Forke(1)。3:484…489;Carsun Chang(1),2:264…292;胡适(1),3:60…69;侯外庐(2);Hummel,817…819(L);邓嗣禹(2)。
     徐中约;40。
     徐中约;41。
     Ts’un…hsueh pien;1:48,见徐中约;41。(《习斋四存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存学编,p。79。)
     有关李塨,见冯友兰(1),2:631…635,650…657,663…672;Forke(1),3:539…546;Hammel,475…479。
     有关戴震,见Freeman(弗里曼)(2);冯友兰(1);2:651…672;Forke(1)。3:546…557;Carsun Chang(1);2:337…358;胡适(1),3:69…82;侯外庐(2);5:430…464;Hummel;695…700(L)。
     Meng…tzu tzu…I shu…cheng,1:34。徐中约;60;Carsun Chang;2:353。(《戴震全书·孟子字义疏证》,戴震撰,张岱年编,黄山书社,1994,p。159…160。)
     Meng…tzu tzu…I shu…cheng,1:36。徐中约,60。(《戴震全书·孟子字义疏证》,戴震撰,张岱年编,黄山书社,1994,p。161。)
     见前文,p。444。注83。
     削辫本身象征了和一切太传统的东西了断的决定性转折。在1911年的中国革命中,削辫因此也成为民族主义者的标志,因为它意味着和非汉族的外来统治挥手告别。
     见前文,p。80…81,86。
     有关龚自珍,见Forke(1),3:557…558:Hummel,431…434(L)。
     见Nivison(倪德卫)(2),198…199。
     Kung Ting…an ch’uan…chi,81。(《龚自珍全集·平均篇》,龚自珍著,王佩诤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p。78。)
     见前文,pp。72…74。
     有关黄宗羲,见deBary(3)和(4),又冯友兰(1),2:640…643;Forke(1)。3:474…478;Carsum Chang(1),2:236…263;侯外庐(2),5:144…203;Hummel,351…354。
     译本见deBary(3)将书名翻译成《致君书》(“Plan for the Prince”),见deBary(4),将书名翻译成《等待黎明》(“Until Dawn”),见Carsun Chang(1)。
     I…ching(《易经》),Wilhelm/Baynes(卡利·贝恩斯),Pantheon Books。第36卦。
     Ming…I tai…fang lu,7。 见Bary(1),537,(《明夷待访录》,黄宗羲著,中华书局,1981,p。7。)
     Carsun Chang(1);2:259。
     尽管伯夷和叔齐这两兄弟蔑视商朝最后一个“堕落”的统治者,但他们却是出于忠君的动机归隐山中,而且因为不肯吃周朝之食而饿死。
     见前文,p。238。
     据说崇祯皇帝于1644年在京城上吊之前说过这些话。当时他被叛军所围困,这些叛军入城后又被满族打败。
     Ming…I tai…fang lu,1…3。见deBary(1),587…588,(《明夷待访录》,黄宗羲著,中华书局,1981,p。1…3)
     众所周知,下面两个人徒劳无功。强有权势的司令袁世凯临死前(1915/1916)建立了一个新政权,想自己当皇帝;而军阀张勋于1919年将最后一个满族皇帝溥仪(宣统)重视拥上皇位,但只为时几天。
     林语堂(2),338,脚注。(译者根据此书英译本译出——译者注。)
     林语堂(2),388,152,343…361,(见《林语堂名著全集·第二十一卷·生活的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319…334)
     英文有部分的译本(100章回中的30章)。见AWaley,Monkey(《西游记》),London,1942Eberhard(8)介绍了整部作品的内容。
     在当代中国,这部小说被着力研究着。孙悟空被诠释成是反抗当政的民众领袖。比如,见RBS,3:No。724。
     有关李汝珍,见Hummel,472…473。
     Ching…hua yuan,32:128…131,Lin Tai…yi(林太乙)译,107…114,(《镜花缘·第三十二回》,李汝珍著,张友鹤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p。138…131。)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到女儿国的冒险经历让此书广为人知。
     Ching…hua yuan,16:57,Lin Tai…yi,74…75,(《镜花缘·第十六回》,李汝珍著,张友鹤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p。106…107。)
     Ching…hua yuan,14:48…50,Lin Tai…yi,67…69,(《镜花缘·第十四回》,李汝珍著,张友鹤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p。90…92。)
     Ching…hua yuan,14:48…51,Lin Tai…yi,67…69,(《镜花缘·第十四回》,李汝珍著,张友鹤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p。90…92。)
     Ching…hua yuan,11:35…36,Lin Tai…yi,57ff,(《镜花缘·第十一回》,李汝珍著,张友鹤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p。66…68。)
     Ching…hua yuan,43,Lin Tai…yi,60…61,(《镜花缘·第四十三回》,李汝珍著,张友鹤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p。76…77。)
     有关利玛窦和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的充分文献,请见George H。Dunne(邓恩),Generation of Giants,(《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Notre Dame,1962。)
     见前文,p。223。有关16、18世纪间的早期现代史中的反基督教运动,见George Wong(黄乔治,音);Liang si…ing(梁思英,音)。第五章曙光(1800年以后)
第六部分:曙光(1800年以后)第一节 沉睡与来自天父的讯息(1)
    人造的天堂
    273尽管中国人的确曾经采取过很多积极的尝试,试图解决他们的困境,诸如介绍引进早期的工业与资本主义形式(这些史实,也只有近期才被学者们逐渐努力地发掘),但我们仍然不能否认这样一个现实:近八个世纪以来,中国总体处于发展的停滞之中。有趣的是,这种状况的形成,并非基于思想史朝着玄妙的方向逐渐发展;恰恰相反,这个时期的中国思想更为关注于现实世界。而正是在具有强烈宗教信仰的朝代,如唐朝,中国人的想像力与各种新奇的思潮纷然呈现、令人惊叹;而那时的中国在世界当时各个文明之中也处于领导性地位,与全世界的文明城市缔结了亲密的往来关系。或许,中国还不曾像那个时代那样贴近世界发展的脉搏。至于有宋一代,儒学的昌盛使情况完全发生了改变。在对疆域的拒绝和对其他宗教排斥的同时,中国也失去了增长自身智慧的可能。世俗化的倾向被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朱熹忽略了,但实际上,这种忽略只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儒家对乌托邦思想的忽视,最终受到了报复。过去的历史经验已经被总结成为教条,新、旧历史之间的裂痕逐渐加深,以至于只有将新的以乌托邦方式出现的观念旁置一侧,才能够保证灾难性的断裂不致出现。自宋代以来,正是儒家自己将自己置于这样的境地。尽管它给人一种现世的印象,但实际上它却离现实越来越远。起初,儒家还可以把现实排除出它的理论范畴“天下”之外;随着现实力量的凝聚和凸显,儒家的思想体系已经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乌托邦的理想化特征。随着外力的不断增强,这个封闭体系最终被冲破。19世纪,中国在西方列强强力胁迫下的“开放”被中国人深深引以为耻(其他曾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也遭受到了相同的命运)。但事实上,这种文明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其天然合理性。从这个角度讲,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同样负有责任,尽管这种责任或许是间接的。
    中国人的幸福观第五章曙光(1800年以后)274当然,中国儒家学者们一开始了解到的西方思想并未使他们感到恐慌。基督教的思想,经过耶稣会会士的学者们审慎地传达之后,呈现为西方人极富宗教元素的世界观。这种形象的传达,比较成功地给中国学者留下了基督教与儒教同样开明、现世并且具有历史根基的印象①。传教士们对自然科学的强烈兴趣也帮助他们加深了这样的印象。另外,作为一种宗教,中国人对基督教的反应还是相对柔和的,尤其当把基督教与佛教相比后——佛教的引入,并没有撼动正统儒教的地位。只有极少部分学者,如果他们的确曾经存在,能够洞悉千禧年(末日审判)这样的概念内部具有的爆炸性力量——这样的概念,普遍存在于基督教以及其他几乎所有西方思想体系当中。同样的,他们很少能够注意到发生的一些奇怪的变化——很难想像与基督教无关——这些变化自15世纪始开始发生于欧陆的思想界,直接影响到了耶稣会会士灵活的传教方法以及他们在天文学、物理学、化学以及地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令人钦佩的知识。举例而言,在1607年,李之藻,②(卒于1630年)一个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